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

  一、"超研究"的性质及与"跨学科研究"的区别
  我们所说的"超文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文学研究中,超越文学自身的范畴,以文学与相关知识领域的交叉处为切入点,来研究某种文学与外来之间的关系。它与比较文学的其它方法的区别,在于其它形式的比较文学是在文学范畴内进行,而"超文学研究"是文学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研究
  这里所说的"超文学研究"与已有的大量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中所说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一回事。
  什么是"跨学科研究"呢?我国现有各种比较文学学科著作对"跨学科研究"的解说,大都全盘接受了美派所倡导的"跨学科研究"的主张,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通常的解释是:"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它门类之间的关系研究,文学与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过,我们在认可"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前,首先必须解答这样的问题:第一,"跨学科研究"是所有科学研究中的共通的研究方法,抑或只是文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第二,"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还是文学研究中的特殊方法(只是比较文学研究才使用的方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各门学科中通用的研究方法,并不是文学研究的专属。科学的本意就是"分科之学",分科就是一种分析,然而光分析还不行,还要"综合",而"跨学科"就是一种综合。自然科学中的数、理、化、生物、等学科的研究,往往必须"跨学科",以至产生了"化学"、"生物医学"等新的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也有"学"、"教育学"、""、"宗教心"这样的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才能解决一个问题。如我国最近完成的"夏商周断代研究"的课题,就是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物理学、化学、文艺学等跨学科的专家学者联合攻关的结果。
  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也是肯定的:"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而不是只有比较文学研究才使用的方法。"文学是人学",一切由人所创造的学问,都与文学有密切的关联,这是不言而喻的。而研究文学势必要"跨进"这些学科。例如,我国读者最熟悉的恩格斯对巴尔扎克创作的评价。恩格斯从经济学、学看问题,这就使文学与经济发生了关系;从阶级分析的角度谈到了巴尔扎克与传统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态度,这就使文学与发生了关系;又谈到巴尔扎克对法国风俗史的描绘,这就使文学与历史学发生了关系。可见,文学评论与文学研究,势必会不断地涉及到纯文学之外的各种学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然而,虽然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的时候跨了学科,我们也决不能把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视为"比较文学"。再如,我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王国维的研究角度是叔本华的悲剧哲学,俞平伯等"索隐派"用的是历史考据学的角度与方法,毛泽东等人用的是的阶级分析方法,现在更有很多人从宗教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之"梦"及人物的变态心理,从性学角度研究男女两性关系,从医学角度研究林黛玉等人的病情和方,从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与宫廷政治,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中的经济问题,从学角度使用统计《红楼梦》中的用字用词规律。……《红楼梦》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是"跨学科"的。然而,我们可以因为红学研究都跨了学科,就把"红学"划归到比较文学学科中来吗?当然不能!凡有一些文学研究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提笔写文章,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跨学科","一不小心"就"跨了学科"。对文学研究来说,最容易"跨"的,是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哲学、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等。有很多文学研究的文章,仔细分析起来,就跨了许多的学科。前些年文学研究和评论界提倡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观照作品,其实质就是提倡用"跨学科"的广阔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而不能一味胶着于某一学科的视角。可见,如果我们单从"跨学科"来看问题,则大部分文学评论、文学研究的论著和文章,特别是有一定深度的论著和文章,都是"跨学科"的,然而,我们能把这些文章都视为"比较文学"的成果吗?都视为比较文学研究吗?当然不能!文学研究,除了纯形式的文本研究(像当代英美有些"新批评"理论家所做的那样,尽管纯粹的形式的、纯文本的研究极难做到"纯粹")之外,即使纯粹的字句分析那也是跨学科的——从文学"跨"到了语言学,更不必说字句和形式之外的研究了。可见,"跨学科"是文学评论的文学研究中的共同途径和方法。文学与其它学科的这种"跨学科研究",甚至形成了若干新的交叉学科,如"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文学史料学"等。但是,恐怕很少有人赞成把"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或"文艺美学"等看成是"比较文学",尽管它们是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因此,我们在学科理论上必须明确: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必须是同时又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的研究,那才是比较文学,才是我们所说的"超文学"的研究;单单"跨学科"不是比较文学。例如,在宗教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基督教与中国文学、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因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来的宗教,这样的跨学科研究同时也是跨文化的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研究;而关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的研究,还有某一国家的政治与该国家的文学的关系研究,某一国家的内部战争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等,都不是我们所说的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这种研究没有跨文化、跨国界、跨民族,这只是一般的跨学科研究,而不属于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在这里,"跨语言、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应该是比较文学学科成立的必要的前提。换言之,有些"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属于比较文学——当这种研究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时候;而另一些"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则不一定是比较文学——当这种研究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时候。总之,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是将某些国际性、世界性的社会事件、历史现象、文化思潮,如政治、经济、军事(战争)、宗教等,作为研究文学的角度、切入点或参照系,来研究某一民族、某一国家的文学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里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与文学相关的有关现象或学科领域的"国际性"。
  可见,我们不使用"跨学科"或"科际整合"这样的概念,而是使用"超文学"这一新的概念,是表示不能苟同美国学派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尽管这种看法已经为不少人所接受。使用"超文学"这一概念,有助于对漫无边际的"跨学科"而导致的比较文学学科无所不包的膨胀和边界失控加以约束。它可以提醒人们:"跨学科研究"是所有科学研究中的共通的研究方法,也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因此,我们不能把"跨学科"研究等同于"比较文学"。
  二、"超文学研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教材和专著,绝大部分都在"跨学科研究"的专章中,列专节分别论述文学与其它艺术、文学与哲学、与历史学、与心理学、与宗教、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诚然,搞清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对于跨学科研究是必要的。但是,这些只是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研究,是一般的跨学科研究的原理层面上的东西,还不是我们所指的"超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方法,不是总体地描述文学与其它学科的一般关系,而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具体的问题出发,研究有关国际性、全球性、或世界性的事件和政治运动、形势、军事与战争、与宗教思想等,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时代的文学、甚或全球文学的关系。"超文学"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前提下建立自己的方法,确定自己的适用范围的。
  同"跨学科"的研究相比,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方法的范围是有限定的,有条件的。与文学相对的被比较的另一方,必须是"国际性的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这是比较文学"超文学研究"得以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是"国际性的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呢?"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不同于所谓"学科"。"学科"本身是抽象的、人为划分的东西,"学科"是科学研究的范围与对象的圈定,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与课题本身。而"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可以被划到某一学科内,但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例如,对文学影响甚大的弗洛伊德主义,可以划归"学"或"哲学"学科,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又不等于"心学科"或"哲学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们所说的与文学关系密切的"国际性事件"之一,可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到"军事"学科,但它显然不等于"军事"学科。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所涉及到的正是这种具体的"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它们不是被圈定的学科,而是在一定的时空内有力、有影响力的国际性的思潮与事件。这些思潮和事件大体包括政治思潮、经济形势、跨国战争、宗教信仰、哲学思潮等。在这样的界定中,自然科学作为一个学科与文学学科的关系,不在"超文学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之内。而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具有传播力的国际性思潮,如唯科学主义思潮与文学的关系等,则属于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的范围。
  例如,在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所谓"红色三十年代"的共产主义政治思想对欧美文学、对亚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那时,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的左翼政治思潮,极大地改变了那个时代世纪文学的面貌,而且,左翼政治思潮从欧洲、俄苏发源,迅速地波及了包括日本、朝鲜、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在内的亚洲国家,并影响到文学,形成了文学史上所说的颇具声势的"无产阶级文学"。同样的,六十至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不仅对国际政治本身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于不少国家的文学也产生了影响。在美国、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在日本,甚至在黑人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出现了呼应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出现了规模不等的青年人的"造反文学",出现了歌颂毛泽东的诗歌;相反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出现了反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另外,虽然有些政治事件并没有国际性的影响,但对比较文学而言也有价值。如,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国家,都出现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歌功颂德的文学,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深刻的相似性,很值得进行超文学的比较研究;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所谓"冷战"时期,在某些敌对国家出现了具有强烈冷战色彩的文学,如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国家的"反美"文学,中国的七十年代大量出现的"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文学,作为政治与文学的"超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都相当具有研究价值。但是,上述提到的这些课题,目前的研究均非常薄弱。在我国,艾晓明博士的博士论文《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1]是研究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文学与国际共产主义政治及国际左翼文学的不可多得的力作。而上述其它方面的研究,则基本是空白。  文学与战争、与军事的关系,历来密不可分。古代世界文学的史诗,是以描写部族之间、民族之间的血腥战争为基本特征的。可以说,没有战争,就没有史诗,而这些战争往往是"跨民族"的、没有国界的战争。到了现代,除了一个国家的内战之外,所有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或国际集团与国际集团之间的战争,因此,战争本身往往就是"跨国界"的人类行为,战争对文学的影响也往往是跨越国界的影响。从战争、军事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现象,很多情况下就是揭示战争与文学关系的"超文学研究"。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两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刺激是空前的。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二十世纪"战争文学"的繁荣。要深入研究以世界大战为背景、为题材、为主题的"战争文学",就必须立足于战争与文学的关系,在"战争"与"文学"之间,在不同的交战国之间,找到独特的契合点、交叉点和问题点。一方面,研究战争及战争史的学者,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战争文学"这一不可替代的材料,重视战争文学所特有的对战争的形象、细致的描写,以补充战争史文献的缺欠和不足;另一方面,研究文学的学者,面对战争文学作品,不能只逗留在作家作品的分析、人物性格的分析、作品形式与技巧的分析等纯文学层面,而必须研究战争与作家的立场与观点,例如作家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抑或是作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作家                                   的好战态度与反战态度;必须研究战争与作品的人物形象,战争与作品中的人性、战争与、战争与的价值判断等问题。但是,在目前的文学研究中乃至比较文学研究中,关于战争文学的"超文学"的研究,还很少见,还没有被展开。笔者的《"笔部队"与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4]一书,是战争与文学的"超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尝试;倪乐雄的专题论文集《战争与传统——对的另一种观察》[5]中的有关论文,如《武亦载道——兼谈儒文化与战争文学》?〈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背景与特征之比较》等,从中外文化比较的开阔视野,成功地展开了中外战争文学的比较研究。但是,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战争文学的论文和著作,还都局限于"战争题材"本身,局限在国别文学内部。这种研究也有战争与文学的"跨学科"意识,但是,却往往没有把视野进一步扩大为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广度,因而它还只是一般的"跨学科"的研究,还不是真正的"超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另一方面,将反法西斯主义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进行总体的比较的研究,就很切合战争与文学的"超文学"研究的途径;同样,对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法西斯主义文学的研究,也必须具有跨国界的世界文学的总体眼光。对中国的抗日文学的研究,仅仅站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内部还不够,还必须有自觉的中日文化的比较意识,必须将中国的抗日文学与日本侵华文学置于一个特定的范围,进行必要的对比,研究才可能深入。
  宗教是最具有国际性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学与国际性的宗教的"超文学"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宗教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共生的关系。这种研究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其一,是在宗教中看文学,所谓"在宗教中看文学",就是立足于宗教,去寻找和发现宗教如何借助文学,如何通过文学来宣道布教。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宗教性的文学作品,亦简称"宗教文学"。如起源于印度、流传于亚洲广大地区的佛教文学,包括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等;起源于犹太,而流传于全世界的圣经故事、圣经诗歌等。其二,是在文学中看宗教。所谓"在文学中看宗教",就是立足于文学,看作家如何受到宗教的影响,作家如何借助宗教意象、宗教观念、宗教思维方式来构思作品、描写人物、表达情感和思想。这两种不同立足点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揭示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何影响和作用于文学。在以往的比较文学研究中,文学与外来宗教的比较研究受到了重视,涌现出了大批的成果。在我国,关于印度传来的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和深入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就陆续有梁启超、鲁迅、胡适、陈寅恪、许地山、季羡林、赵国华、孙昌武、谭桂林等重要的研究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佛教及佛教文学对于激发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对于志怪小说、神魔小说的形成,对于声韵的发现及诗歌韵律的完善与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佛经的,对于大量印度民间故事传入中国,对于引进和丰富中国中的词汇、语法,对于文言文体的通俗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特别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光这个课题的博士论文,就出版了五六种。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特别是与我国的回族和维吾尔族等西北部少数民族文学,也有深刻的联系。近来面世的马丽蓉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6]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具有开拓性。
  与文学的关系也特别的紧密。外来对某一本土文学的影响和渗透,可以改变本土作家的世界观,可以影响作家对世界、对人生及文艺的认识角度与方法,从而使作家的创作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在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的研究中,外来哲学思想与某一本土文学的关系,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如,在东亚文化区域中,中国的哲学思想曾影响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中国的老庄哲学的自然、无为的观念和哲学中的忠孝观念等,对日本历代文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晚明时期的"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到了朝鲜,使朝鲜产生了"实学派"文学。对阿拉伯文学造成很大影响的"苏菲主义"神秘哲学,受到了印度的吠檀多派哲学和欧洲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思潮对东方文学的影响特别明显。如尼采的"权力意志"及"超人哲学",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哲学等,在东方文学中,或引发了相关的文学思潮,或出现了相关的文学流派,或出现了表现相关哲学思想的作品,或促进了文学批评观念与方法的变革。应该说,二十世纪东方各国的先锋派的文学,无一不同西方的哲学思潮有关,换言之,外来哲学思潮是东方发展嬗变的重要的外部推动力之一。
  看来,作为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超文学研究"在谨慎规定自身的同时,也可以在许多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艾晓明《中国左翼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2] 郅薄浩《神话与现实——〈一千零一夜〉论》,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3] 王向远《井原西鹤市井文学初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增刊
  [4] 王向远《"笔部队"与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倪乐雄《战争与文化传统——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6] 马丽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安徽出版社2000

浅析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论文一创作背景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室内设计中儿童家具的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重视让设计师对室内设计中的儿童家具设计产生了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儿童家具这一话题。文章就儿童家具的设计进行怎么给论文设置页码论文要设置页码才能更显条理性,那么大家知道应该怎么给论文设置页码吗?论文设置页码的方法1在菜单栏选择插入,进入页脚选项,在弹出的窗口点击编辑页脚2毕业论文页码设置接着在菜单栏会出现数学小论文作文5篇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问题意识的培养等问题越发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数学小论文作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数学小论文作文篇1我教育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问题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与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相比,管理的对象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化社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实施论文摘要赏识教育能使体育课堂教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开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赏从构式语法看比N还N论文论文导读比N还N句式被广泛运用于口语和文艺作品中。所有本文采用构式语法研究比N还N。这种意义冲突的消除叫做语义压制。语义压制,从构式语法看比N还N。关键词比N还N,构式语法,语义压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论文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渐被人们认可接受。它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倾向提出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反正。本文分析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说明通识浅析国际法渊源的内涵和外延论文一国际法渊源内涵的分歧对于国际法渊源的内涵,即什么是国际法的渊源,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派别。(一)单一内涵学派大部分学者认为,国际法渊源的内涵是单一的,其中规避外显语言的语用学策略论文摘要规避语言的外显性在人们日常的交际中司空见惯。本文试图探讨人们规避语言外显性的各种语用学策略,最后从语用学的角度剖析人们规避语言外显性的种种原因。关键词外显性会话含义预示序列模糊在版式设计中多组图片的使用处理分析论文一图片在版式中的作用及图片的分类图片在版式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视觉冲击力比文字强85,在视觉上可以使版面更加立体在主题思想的传达方面也更加清晰直接。当一个版面当中出现多组图片的情
新闻编辑时效性有关问题探讨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加,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基本媒介之一,只有具有时效性才能保证新闻的传播真实可靠,才能使新闻具有时效性,才能使浅谈对新闻编辑及新闻编辑工作的认识摘要何为编辑?从职业角度看,编辑就是新闻信息的ldquo整合人rdquo,rdquo把关人rdquo及ldquo发言人rdquo。一篇报道从记者的采访,写作到见报,是一个反复思考,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学课程的教学策略内容摘要高校文学课程作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高校文学课程特有的文学审美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选本文学与当代文学批评模式的演变一意识形态询唤批评模式strong就文学批评的主张的手段而言,选本批评是以其选和编的方式得以呈现的。选本批评功能的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选的方式也即选者的批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青年批评家五人谈编者按为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文学创作与评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近期,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与我刊邀请了五位本土青年当代文学中的九一八国难叙事及其症候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学意义,实质是它最早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由于中国当时是鸦片战争后列强瓜分东方殖民地的弱国和牺牲品,也由于当时西方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国家存在着绥靖主义思潮和政策当代文学传播研究关键词视图时代文学传播媒介一视图时代的文学创作与传播strong与文字相比,图像在信息传递上更加直接,影像感官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和眼睛,使之产生的愉悦感大大超过对文本的接受,其直接媒介即讯息在当代文学理论的价值摘要近年来,国内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研究犹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其媒介即讯息理论在传播学和文艺美学领域更是广受欢迎,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笔者不揣谫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学术研讨会综述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湖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青年论坛于2014年9月2021日在湖南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及相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去翻译的困惑目的与对策摘要翻译是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化与语言差异直接影响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去的接受程度,翻译过程无法脱离翻译的社会目的及其社会功能而进行。只有遵从翻译目的论,以国际文化认讲好中国故事与文学语境选择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和基本途径。特别是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就更有条件和更有能力担纲这一重任,因为文学创作本来就是讲故事的,它天然赋有着最能把故事讲好讲精彩讲澜熳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