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广西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问题提出
  对于中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国内高校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针对以往注重知识积累的弊端,为适应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提出要以培养人文素养和提高应用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二是教学内容,针对以往重史和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要读文本、读经典、重本轻史;三是教学方法,探索了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学界基本是在宏观上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教材)体系与模式、课堂改革、教师风格化教学等不同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加以研究和尝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然而,这些改革,总的来说,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整理归纳利用,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这一问题,以期在微观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然目前已有之研究,基本停留在微观层面,即主要探讨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诸种意义和作用,论述也较为简单。
  总的来说,对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学界的研究仍是尝鼎一脔。因此,本文试图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考察,以解决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这一难题。
  二、现实的需要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等要求,广西高等教育应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融合到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确立培养创新文化人才的教育理念,发挥高校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大学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价值观念的变化,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很多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日益边缘化,课时也在不断压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普遍存在学习古代文学有什么用的疑问,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学生的学习目的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因此,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学生中不仅对于古代优秀的作家作品不甚了解的大有人在,如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而且他们对于地方文化特质和文化名人等更是茫然不知。这样的现状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此外,当前广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是文化建设相对不足,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进行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的教育,将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广西文化建设。尤其是,自 2012 年以来,广西重点培育打造14+10产业体系,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国家战略,推进广西东盟经济圈的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是文化的建设,广西需要大量从事文化传播工作、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人才,这就要求广西高校培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探讨地方历史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重新定位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教育界只注重古代文学的基础课功能,而忽视了它的文化传播功能。众所周知,文化和文学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故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既强调其基础课的功能,又要突出其文化传播功能。因此,古代文学这一门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定位,而重新定位为要为广西培养适合的文学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以服务于广西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外,广西各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中心,若以学生身边的地方文化为突破口,将容易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将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而且,作为传统课程的古代文学得益于传统而又囿于传统,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普遍遵循的套路是注重重点词、句的解读,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而从教学手段来看,也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因此,课程改革极易流于形式。而若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中,将地方文化作为古代作品理解的图释者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承载者,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怀,教学改革则较易操作,而且也符合高校目前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的时代趋势。
  总的来说,古代文学在教学中引入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这是改变古代文学教学中只重史之文学历程,而忽视古代文学史之空间地域特色之弊端,让学生从时空两维度立体了解古代文学的重要途径。古代文学教学与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的结合,既让古代文学教学更具实践性与现实性,又让学生参与地方历史文化宣传与保护,对推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无疑有着示范作用。
  四、改革实践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学改革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虽然今日中国高校众多,教材繁杂,然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大致还是延续写作背景、作家生平以及作品介绍等教学模式,这就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探索该课程教学改革,应主要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转变观念,引入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从教材、课程、教法上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材改革
  目前的古代文学教材普遍使用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及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很难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有学者指出教学研究的变革,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它需要理性思维的力量,它要求研究者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编写一本题为《广西历代作家作品选》的纸质本教材。该教材当是一本既能体现广西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培养人文素养的作品选读教材。教材编写的主要内容如下:
  1. 选择作品的标准要能体现广西地方文化的特色,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及适应教学的需要,选择具体标准有:(1)与文化名胜古迹有关;(2)为广西历史文化名人所作;(3)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4)具有乡土情怀。
  2. 作品的编写体例拟遵循以下原则:(1)作家传记类资料。主要包括作者列传、传主与广西有关的论述以及后人的若干评价等。(2)文本原文。通过查阅地方志、地方诗文词集、地方民俗文化、地方历史文献等,精选经典作品。(3)研究资料。提供学界不同学者所撰写的关于作品或作家的论文,一篇作品选择二、三个不同的代表性看法即可,以为教学提供多元理解的资料。(4)思考与练习。选择某篇作品,涉及几个主要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理解作品;练习的形式多样,包括读书笔记、文学评论、文学创作、文学采风等等。(5)作品数量控制在 100 篇以内。不限于广西籍作家的作品,与广西有关的作家或作品均可入选。
  (二)课程改革
  1.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设置广西地方文学教学的专题版块。依照《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等著作,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渗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讲述先秦神话传说时,可引入广西壮瑶等族的布洛陀、莫一大王、一幅壮锦、百鸟衣、盘瓠王、密洛陀等民间故事;又如讲述唐宋代文学时,可重点讲述客桂文人的文学活动,如柳宗元、李商隐、苏轼、秦观、黄庭坚、范成大等;又如在讲述明清文学时,可重点介绍桂籍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如蒋冕、戴钦、吴廷举、岭西五大家、临桂词人群体等。
  2.重新设计实习实训环节中的文学创作与采风的课程。通过与广西各地景区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前往实习,以宣扬广西地方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学采风与创作,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转为实地考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调研、作业检查等方式,丰富古代文学教学方式。
  (三)教法改革
  古代文学的教学历来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环节。以往的古代文学史的教学,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应转变观念,在教学方法上跳出传统模式,从单纯的讲授型教学转变为研究探索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能力,提高授课效果。具体改革措施有:
  1.在教学环节中实现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相融合。主要形式有:
  (1)将寻找古代文学中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如唐宋文人与桂林山水)以作业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及地方文化名胜,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局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型、主动型学习。这样,课外学习古代文学与文化便从规定变成需要乃至必要,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中,让学生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在广西地方文化典籍、广西历史文化名人、广西地方文化程的一种娱乐,听、说进而被忽略。认知评价理论注重学生的内在激励,即内部动机的形成,强调满足个体的自主、能力和归属需求来达到内在动机的形成。在认知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将学习动机的培养纳入课堂,通过教师对课堂的操控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以此增强学生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的参与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这为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机遇,同时也存在新的挑战。

梁季江陵政权始末及江左士族社会变迁论文萧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据寿阳反梁十月,侯景叛军自横江济于采石掩袭梁都建康建康告急,梁宗室诸镇起兵勤王。然诸军互相猜阻,相仗不战1(卷162,梁武帝太清三音乐传播在有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一音乐传播的概念与功能(一)音乐传播的概念1。什么是传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传播是人的社会交往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产生的重要前提,更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传播是英文communica关于对幼师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的论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各地电视台举办的社会性歌手大赛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更对幼师生的文艺爱好和课余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师生的声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传统的工程学科。可以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要求,提出电力工程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分析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特点。优化课程群建设的课程群建设工业设计论文一核心课程群构建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技术艺术人文与社会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相应地,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也应由社会构成艺术构成和技术构成3方面组成,其中社会构成是基础,艺术构成是特项目驱动程序设计教学研究论文1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初开始接触专业课时就要学习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学习比较困难,就算对一些理论知识有所理解,但是在实践阶段也很难有效的掌握其技巧与技术。特别马尔库塞下论科学技术与人自由的关系论文一前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西方工业社会中强大推动力的科学技术渐渐展示出了其两面性的特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带给了工业文明极大的物质财富,且加快了西方各国的战后重建工工艺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导语工艺美术是美化生活环境生活用品的造型艺术,将艺术与物质相结合,那么关于工艺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怎么写呢?一起来看看吧!能够帮助的到您!工艺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涉及特种工艺编织工艺伯林的多元价值观及自由选择思想论文摘要以赛亚伯林通过对思想史观念史的大量研究,得出了价值的不可通约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多元价值论,肯定了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多元化的必然性,从而,为自由主义提供了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代谢综合征防控方式研究论文本文作者朱红亮郭宏敏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治未病防病传变的思路,郭红敏等13认为MS病理基础以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实浅析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论文摘要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从民法的平等原则中发展出来的,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这项原则符合我国的宪法相关规定,其他物权方面的规定也不存在冲突,主要是为了保护物权方面的利益。本文主要对物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管理研讨论文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在水利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问题与解决路径研讨的论文经济建设支出范围为满足社会服务供给需要支出。主要包括农林水事物支出。广东是轻工业大省,三农问题的缓解依赖于经济建设出。农林水事物支出增长迅速,20072009年,占财政支出比重由5国际贸易专业学术论文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同步快速增长,国际贸易风险事故也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困扰众多外贸企业的一大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贸易专业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国际寿险业意外险和健康险市场管理的论文入世后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2109。35亿元快速增加到2003年的3880。4亿元,保险公司的数量从2001年的35家增加到2003年的54家。市场主体的大量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与探索论文摘要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校学生的学习及思想情况,研究和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服务措施和治学办法,帮助学生成长成材,为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167名在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论文一学则行远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1。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笔者看到那些特别厌学的学生就感到痛心,他们似乎什么课都不想上,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什么活动都不愿意参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论文1大一的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各种系统的生产流程有进一步了解。同低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防护方法论文低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防护方法论文一导致低压线路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1线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运行故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的用电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与此同时,论文公共投资主导的德国智库分析本文导航1首页2公共资金保障智库公益性以下为为您编辑的公共投资主导的德国智库分析,敬请关注!!公共投资主导的德国智库分析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相比,德国智库的优势在于其政府直接资助的公共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论文摘要班级作为目前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是现阶段学校教育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园地。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一个班级中所有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协调浅析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尝试论文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辅导教师职业技能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远程教育呈现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点,这对身处远程教育一线的楠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技能委求。北京交通大乎远程与绝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