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困境及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诉求尤显迫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升和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对外传播对构建中国当代新形象、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在这一传播进程中,文学译介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必由之路。因此很有必要对中国当代文学目前的译介状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通过对影响译介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可以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寻求恰当的文学译介出路。
  一、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译介状况
  文学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举办了多种文学研讨活动。2006年中国作家协会启动"中国当代文学对外译介工程",准备依托海外优秀翻译人员和出版机构,利用3年的时间把中国作家的百余部优秀文学作品译介到海外,增强和拓展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2010年中国作协又一次举办了"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来自英、美、日、韩、法、德等十几个国家的汉学家、中国作家及译者齐聚一堂,就"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途径""文学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主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一份实实在在的努力。据作协的统计,迄今为止,被译介到海外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已达1000余部,被译介的作家200余人。[1]例如从1981年起中国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发行《熊猫丛书》,先后译介并出版了诸如铁凝、贾平凹、梁晓声、张洁、韩少功、张贤亮、池莉等作家的近200部作品。虽然后来因为资金及翻译人才缺失等原因,中国文学出版社停办,但在2009年,国家外文局下属的外文出版社在适当的契机对当时几近停版的《熊猫丛书》重新编辑整理,相继翻译并出版了40余部当代文学作品,译介工作在历经磨难之后又一次展露生机。《熊猫丛书》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近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海外影响重大,成为各个国家汉学家研究中国文学时的必备读物,很多国家把它视为了解中国的一个途径。作协对中国当代文学外译的语种及出版时期也进行了统计。作协创作研究部的李朝全对搜集到的870余部译作的语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发现涉及的语言多达25种。其中日译本262部,英译本166部,德译本56部,法译本244部,荷兰译本30部,占据译本语种的大部分份额。[2]同时,李朝全对20世纪50年代后出版的文学译本进行了统计,得出的结论是50年代出版49部,60年代出版32部,70年代出版28部,80年代147部,90年代230部,进入新世纪以来约390部。[3]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对外翻译小说迎来了繁荣景象。
  二、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困境
  实际上,如今每年都有近千种中国文学译作在国外发行和出版,但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需求相比,其产生的国际影响并不让人乐观。中国当代文学要想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译介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1.当代文学作品译入译出失衡
  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译介被引进国门,其新颖的创作思想、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使国内读者耳目一新,对新时期人们解放思想、推动社会变革作用重大。同"译入"的发展态势相比,中国文学的"译出"情况则显得黯然失色。根据美国史密斯大学的汉学家桑禀华教授的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翻译出版的文学图书有348种,其中仅有8种来自中国文学作品,占美国的外国文学作品出版数量的4%。2011年亚马逊北美店图书销售排行榜显示:国内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小说《青衣》排在第288502位,《玉米》第325242位;"先锋文学"作家余华的《活着》排在第206596位。在北美名列10万位之后的排名,其图书销量及影响极为暗淡,难以进入大众视野。这些统计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来自中国内地的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中呈现出一少二低三无名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入与译出数量明显不平衡。近年来中国图书出版界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施,虽然成绩显著,但是对外推广资助的项目中文学类作品的比例和种类却很少,文学类作品译入与译出失衡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扭转。
  2.优秀的文学翻译人才匮乏
  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原作的表现水准。莫言作品的译者葛浩文先生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其译文地道流畅,充分融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情趣,同时又非常注重对作品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准确把握,他对莫言荣获诺贝尔奖功不可没。然而目前国内极度缺乏中译外的高端翻译人才,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内具有中译外定稿水平的高级专家数量现今仅有一二百人,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译文质量低劣,特别是近年来粗制滥造现象不断呈现,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建设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出版发行渠道不畅
  出版发行渠道的不畅是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最大阻碍。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社会及历史等因素形成的障碍,造成西方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阅读经验欠缺,消极的认知和判断长期存在。多数中国当代文学的译本在国外被归于学术化、专业化、边缘化的小众行列,只通过学术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例如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TheSongofEverlastingSorrow:ANovelofShanghai)、朱文的《我爱美元》(ILoveDollars)、陈染的《私人生活》(APrivateLife)、韩少功的《马桥词典》(ADictionaryofMaqiao)等作品,都是通过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市场反应不容乐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汉学家罗福林观察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很少有国外的主流出版机构涉及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及推广,而由美国学术出版机构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商业市场上基本没有销路。[7]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学译作若想在海外占据一席之地,市场影响因素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此外,中国文学还面临对外推广机制的定位问题。英国汉学家杜博妮认为,中国只关注出版商、编辑、审查员、学者之类专业读者对文学译本的可接受性,对实际读者的阅读及审美需求则重视不足。这种决策性的失误使译本在海外的传播变成一种硬性推销,难以在目标读者中流通和接受,中国输出的文学作品难免在大众市场上遭受冷遇。
  三、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措施建议
  创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良好氛围。在认知形态上,要意识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走出去,而不是送出去。在推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时,不仅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同时要关注跨文化传递的诠释方式和西方的文化准则,使中国文学具有适于接纳的阅读品质。在语言环境上,全面普及汉语教育,消除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偏见,让汉语教育与文学和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只有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推进"汉语热"的传播,西方在阅读、理解和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时,才不会产生误读和歪曲。培养高水平的文学翻译人才。海外的汉学家及译者虽然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面对日益频繁的中外沟通与交流,培养高水平的译者队伍已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的本土译者应能够以主动的姿态从事高水平的译介活动,加强与海外译者群体的合作。政府和民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举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培训、研讨、互访、联合培养等活动,加强中外译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和切磋。例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年来先后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文学翻译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企鹅出版集团联合举办中英文学翻译研讨班,邀请海内外著名汉学家、作家及译者互动交流,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提高翻译水平的方法和手段。这样的交流和研讨可以有效培养本土高水平翻译人才。畅通文学传播渠道,拓展多元化的文化接受方式。实际上,为了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和推广措施,但仍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采取措施促进作家、译者、版权代理商、出版机构之间的交流,特别要同海外主流出版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其图书销售网络,走联合出版的道路,实现良性合作。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海外出版发行基地,拓展对外出版和销售的渠道。另外,积极调动各种媒介手段,发挥广播、网络、电影、电视等新技术平台的助推作用,凭借多种媒介形式的宣传及传播效应,营造多样化的文化接受环境,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产生积极效应。例如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在1987年被张艺谋导演改编并拍摄成电影《红高粱》,该片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莫言的文学作品随之也引起了国际视野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媒介手段对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宣传和推广作用重大,成为文学传播的助推先锋。
  四、结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已引起举世瞩目,西方社会近年来对中国的社会现状、发展变化、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了解欲望。让西方通过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看到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是当代文学的历史使命,这不仅需要我们认清和分析我国文学译介的现状和问题,而且需要我们在如何培养高水平的译者队伍、与海外出版发行机构合作以及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促进当代文学有效传播方面积极探索有效途径,认真思考和总结,只有这样中国当代文学才能真正走出去。

化学教学化学实验论文第一篇化学教学化学实验论文一认真完成化学实验预习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化学实验有效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化学实验。教师设计化学实验时,必须合理安排化学实验教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力初探论文化学在高中的学科项目中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更是学生在此阶段需要学习的重点项目。在进行化学学科学习的过程通常以化学实验来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化学实验的观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并最终得出结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论文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研究性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教学重心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实验教学的模式以及提问方式等都可以一定程度进行革新,尝浅谈中考化学要认真审题试题命题相比较,选择题的第15小题(也可能是其他小题)将改为有关物质含量的计算试题,同时将第55题的第一个小题删掉,只保留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液等知识的综合计算,这样的变化将降低试题浅谈高中化学单元过关教学法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学生较好地提高技能和素质(尤其是自学能力),可以达到其他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现将单元过关教学法介绍如下,以求抛砖引玉。一进行自学辅浅谈化学调控技术在园林中的运用经济的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审美角度也处于不断转变之中,在现代建筑中,园林造景需求愈来愈大,在钢筋水泥硬朗线条的包围中,适宜的绿色呈现与彩色点缀,将会带给人丰富的视浅谈化学授课导入运用投影一观片解题法初中学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的,化学新授课运用投影导入法。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特别是对于动片更敏感。教学时,可根据新课内容,对学生有机化学复习策略浅谈有机化学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例如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考生历来把这一单元的考题作为得分项目,不会轻易放弃浅谈怎样学好高中化学呢一如何学好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由于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密布,许多同学认为化学难学,内容多杂乱。也有同学说化学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考试时很难得高分。这些都体浅谈龙门山石灰石矿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论文关键词石灰石矿云中寺排土场特点现状泥石流形成机理灾害治理论文摘要通过对云中寺排土场的特点及受纳岩土后的特征分析,论述了该排土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明确提出了根治该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浅谈从南海地名词汇看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论文关键词南海地名地域文化特征论文摘要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考察了南海17个地方地名词汇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认为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
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经过了历代中国人民的继承和扬弃,其已经融入了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思想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以工匠精神开创德育新局面江浙一代自古繁华,名商巨贾辈出。宁波地处东海之滨,地理位置优越,因此更是经济活跃地区。繁荣活跃的经济活动,势必需要培养大量的技术性人才,而大量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反过来又会促进地区经职业院校教师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对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品行决定着学生的前途,也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首先必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简析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现在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能够越来越容易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但是因为相关的保护措施还没有到位,学生在接触信息的时候很可能会受到社会上的消极思想的影响,比如说拜金主义和享乐主浅谈西藏地区汉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浅谈西藏地区汉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一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在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讲课策略,以及教师的态度及行为方式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发展的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隐喻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隐喻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一研究背景在中国,截至2013年4月7日,在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mdashmdashCNKI的论文中心,以ldquo网络语言rdquo为关基于翻转课堂的对外汉语学习平台的设计一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1。继孔子学院成为汉语言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超语言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超语言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一引言二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对话复调小说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对话思想,在复调小说中的对话主要体现为对话的平等性对话的不可完成性和复调小说整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一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内涵与优势网络自主学习以其丰富的共享资源和开放的互动交流改进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大学英语学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不单单是语言学,几乎现代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追溯到希腊文化。说到古罗马,其文明程度比起古希腊可以说是相差甚远。但是基于应用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基于应用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一应用语言学与文化导入教学概述1。应用语言学概述应用语言学这一概念是在1980年由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middot德middot库尔德内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