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生态理性与社会理性(1)

  摘要:判断与决策在管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阐述了判断与决策的基本过程。传统经济学假定人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是完全理性的,但在实际的决策中并非如此。文章在回顾了Simon的有限理性与Kahneman和Tversky的直觉与偏差的基础上,分析了决策与判断过程中生态理性与社会理性。
  关键词:决策;判断;有限理性;生态理性;社会理性
  期望效用理论假定决策者对每一备选方案的结果及其概率拥有完全的信息,能够充分理解这些信息,并能够对各种结果做出比较,选择能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方案。但在现实中,由于内在和外在的约束条件的存在,决策者很少按照期望效用理论进行决策。期望效用理论虽然是一个完美的标准化的决策模型,但不能描述实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判断与决策的过程;第二部分回顾基于Simon的有限理性的判断与决策理论;第三部分分析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生态理性;第四部分分析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社会理性。
  一、 判断与决策过程
  Hasie(2001)指出判断与决策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如何根据愿望(Desires)与信念(beliefs)选择行动方案(Courses of Action)。行动方案是指可供选择的行动空间;信念是指对各种有关客观状态的信息的把握、对外部各种不确定事件出现概率的推断、对实现每一行动方案的各种手段的判断以及对各种行动方案最终结果的估算;愿望是指对各行动方案与不确定事件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各种结果的偏好。决策的过程涉及三个方面:罗列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估计各种不确定事件出现的概率;推断出各种方案在不确定事件作用下产生的后果。理想的决策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能有效达成决策者愿望的决策。决策的过程也是决策者搜集与加工信息的过程,也是判断的过程。
  传统的经济学假定人是全知全能的,能够搜寻到所有备选的行动空间,在外部环境确定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从中选出效用最大化的方案。而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则假定理性人(Rational Inpidual)能够估计所有不确定事件出现的概率,能够根据贝叶斯法则推算后验概率,并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选择行动方案。
  理性选择理论是标准的判断与决策理论,但不能精确描述具体情况下的决策。标准的决策与判断理论与现实中决策与判断过程存在很大的差距。标准的理论旨在阐明决策与判断的原理,是抽象与概括的,其结论根据一系列的公理经过逻辑推理得出、所以普遍适用、不受时间限制。因而,标准的决策与判断过程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并且融合了所有可得到的信息。管理实践中判断与决策过程则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做出有用决策。实践中决策质量的高低由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程度决定,与所构建的理论的精确程度无关。实践中的决策与判断需要做出切实可行的决定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与具体的决策环境相关,是针对特定情况做出的反应,因而,在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管理实践中的决策会导致严重的错误。
  理性决策思维方式崇尚的是规范研究,即注重"应当是什么"的研究。这种标准化的决策理论虽然精确、完美、逻辑一致,但现实中,由于决策者内在的约束(Internal Constrains)和外部约束(External Constrains)使得现实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完全理性。
  二、 对完全理性的判断与决策过程的质疑
  人类自身在时间、注意力、记忆力、信息搜集与加工等方面存在许多约束。Simon 首先提出有限理性,Kahneman和Tversky发现了启发式与偏差,他们分别从理论及经验两个层面对完全理性提出了质疑。
  心理学学者Kahneman和Tversky通过行为实验证明人的决策往往偏离标准的决策理论——期望效用理论。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识别出了各种直觉与偏差,如代表性直觉(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易得性直觉(Availability Heuristic)、情绪直觉(Affect Heuristic)、原型(Prototype Heuristic)、锚定(Anchoring)与调整、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乐观(Overoptimistic)等。其研究范式被称为"启发式与偏差"(Heuristics and Bias)方式。这种研究方式是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那些偏离完全理性的行为,总结出系统性的直觉与偏差以预测和解释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偏离理性的行为。
  Simon首先对完全理性的研究范式提出质疑。Simon放松了完全理性的假设,认为:第一,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在决策时并不是事先存在的,是通过决策者搜寻得到的,而搜寻行动方案空间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可供选择的行动空间事先不能提前确定,搜寻的成本也就很难事先估算,成本—收益分析在搜寻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并不适用,所以搜寻过程不是完全理性,而是一个直觉性的过程;第二,各行动方案产生的各种结果的概率分布是未知的,相反,决策者要在未知概率的情况下应对各种不确定事件;第三,人们在做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非最优。满意是指,选择一个最能满足个体需要的行动方案,即使这一方案不是最理想或最优化的。这三个假设的结合被Simon称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Simon认为,决策者自身认知能力有限与任务环境结构的约束,使得决策只能达到满意而不能达到最优。
  Simon的有限理性研究的决策过程是在有约束条件下的解决问题的过程。Simon(1990)认为有限理性是由两个约束导致的:任务环境的结构与决策者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偏误到底多大程度是由决策者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所导致,多大程度是由任务环境的约束所导致?虽然研究人自身认知约束的成果很多,但外部环境的约束无论在经济学还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都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的假定受到了基于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的挑战,但行为决策模型只是研究了认识约束条件下各种判断与决策偏误,却忽略了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环境与社会约束。
  三、 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生态理性
  人类是复杂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生态环境的约束,其活动必然受限于生态边界,其判断与决策过程也必然受到生态环境的约束。因此,不存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的绝对理性。那种规范性的、标准化的判断与决策理论对人类适应现实环境来说是毫无价值的。只有与生态环境的要求结合起来的理性,才是真正的理性。这种与环境要求相结合的理性被适应性行为与认知中心(简称ABC研究中心)称为生态理性(Ecological Rationality)。生态理性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强调人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决策的生态理性程度与决策结果反映了当时的环境结构、与当时的环境吻合的程度正相关。具有生态理性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是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信息结构的过程,也是从适应环境过程中获得的识别环境信息结构的功能作用的过程。生态理性观并不关注抽象的决策理性,而是关心具体的判断与决策能否与特定的环境结构相拟合,注重的是决策过程的"生态合理性"而不是"抽象合理性"。与理性标准相比,生态理性是一种很低的标准,但对于人类的大多数认识实践来,生态理性已经足够。
  与完全理性相比,生态理性虽然是一种程度较低的理性,但人类的时间、经验、精力、能力等很有限,而且人类又面临着复杂的环境,所以在判断与决策时应以生态理性作为评判标准,即以具体情境下决策的结果与环境信息结构的适配性或对应性作为决策合理性的标准。与理性模型相比,生态理性模型充分考虑了人类利用环境信息以优化决策的智慧。环境中的信息结构虽然限制了完全理性的决策,但也使得简单而快捷的决策成为可能。ABC研究中心称这种决策方式为"快速节俭启发式"(Fast and Frugal Heuristics)。这种简单直觉(Simple Heuristics)式的决策正是利用了环境中的信息结构。环境中不同的信息结构会带给判断与决策不同的启发式直觉,这些快速节俭的启发也使得决策结果具有生态理性。也就是说,当一种启发式直觉对应于环境结构时,当一种具体的启发式策略与特定环境的信息结构相匹配的时候,决策者的判断与决策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是合理的。
  四、 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社会理性
  决策者不仅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而且还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决策者的信念与偏好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会受到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影响。决策者总是处在关系复杂的社会中,决策个体之间通过亲属关系、伦理道德、友情及其它的社会关系相互影响。一方面,各种社会关系会限制决策者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断与决策;另一方面,当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与决策者的内在能力限制时,社会关系也会帮助决策者做出令人满意的判断与决策。社会理性模型正是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对判断与决策的双重影响。
  社会理性模型认为,追求个体的完全理性不可避免会对他人的理性产生影响,或者与他人的理性相冲突。判断与决策总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正是由于这种相互牵制的社会关系,决策者不可能完全按照标准化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理论进行判断与决策,其决策结果不是完全自利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而且,决策者在判断与决策过程中必须适当考虑他人的利益,才能使自身的利益得以实现。
  有时,在情况复杂而决策个体的时间、信息、能力有限时,根据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做出的判断与决策虽然不具备内部一致性,但往往是有效的。面对自身能力限制,决策在判断与决策时,可以利用社会关系做出合理决策,达到社会理性,而无需追求完全理性。
  五、 展望
  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根源于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约束。内部约束主要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而外部约束主要来自生态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制度的约束。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态约束与社会约束下的生态理性与社会理性。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文化与制度约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2.Hastie.R.Problems for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653-83.
  3.Kahneman,Daniel.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a Perspective on Intuitive Judgment and Choice.Prize Lecture,2002.

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的安装问题摘要现如今机电安装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运行情况。所以做好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机电安装工作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摘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国家相关部门也对此进行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鉴于此,在新时期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放水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放水安全事故原因与对策近年,水库泄洪放水过程中屡发安全事故。如2015年4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地八村上游某水库放水,村中水渠突然流量加大,两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管理方法摘要现如今,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我国平稳的经济发展为契机,多年来在造福一方百姓方面功不可没,于国于民,其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确保工程能够实现预期经济效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方法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水闸施工的管理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问题,需要做到合理妥善处置。文中就以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应用功能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为达到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笔者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水电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做为基础设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得到显著发展,其中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就需要对水利施工技术中滑膜技术应用摘要本文首先针对滑膜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水利工程案例,简单介绍了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使用滑膜技术的相关技术重点。希望本文能够为水利工程行业技术人员带来水闸加固中水利施工的技术应用摘要水闸对于水利工程有着重要作用,水闸加固技术对于保证水闸质量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重点探讨了水闸加固技术的要点,并结合案例说明了其应用,以供参考。关键词水利水闸加固要点1概述水闸加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摘要钻孔灌注桩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基础,被广泛的应用,因为钻孔灌注桩不但有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等优点,而且有承载力强等优势。所以,现实水利工程项目中常常会见到钻孔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档案收集难点与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的难点,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关键词水电工程档案难点对策档案管理大型水利工程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工程,是
我国古代文学教学革新思路论文1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在各大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秘书新闻等相关专业都有开设。古代文学不但是人农业科技革新思路论文1农业科技创新是建立农业增长长效机制和我国粮食安全长城的一道屏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量事实一再表明,农业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业灾害多发重发,2009社区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影响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86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实行社区精神卫生健康宣浅谈珠心算与创造力培养的论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要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探析论文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网络道德问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网络道德问题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产物,对人社会都有着重大影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网络道德问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问题生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论文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问题生后进生,要想教育转化他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文首先分析了问题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然后从三个方面运用积极心理学阐述了转化问题生后进生的方法。中职学校的学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采访方法论文一利用心理学知识把握受访对象的心理情绪(1)分析受访对象的个性类型不同个性的受访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记者应该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在对受访对象采访之前进行个性分类,从性别年龄着装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始在美国展开,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心理学中发展的比较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对人类的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人类群体不断的完善发展。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育人论文大学直接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而人才的本质特质在于良好的适应性。良好的心理适应性以良好的心理机能为基础,而心理机能可分解为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基本的心理构成成分,本文拟从知情意大学生德育论文怎么写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把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成德艺双修的艺术人才,是现代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德育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摘要艺术类大学生作为艺术家的论文我国化工厂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探讨在化工企业生产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某些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威胁着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安全可靠性,在降低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会加大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化化工企业的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