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改变耆英命运的不平等条约

  摘 要:晚清时期,许多官员的的命运都掌握在与外国交涉和战争中,耆英也不例外,有人称他是投降卖国的鼻祖,有人又说他开创了诚实外交,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探讨了耆英的一生。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  耆英
  走到19世纪的古老中华帝国,步履越加蹒跚,已经远远的被甩到了世界的后面。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其中就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一些清朝大臣。耆英便是这一员,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春风得意的官场
  耆英又是何许人也呢?耆英,满洲正蓝旗,爱新觉罗氏。曾任过盛京将军、浙江将军等职务。在道光28 年的时候,耆英被召进京城做官,由于他为人诚实可信,很得道光帝的宠爱,被拜为文渊阁大学士。道光帝还特意赏赐他双眼花翎,可以说是集权利和荣耀于一身。清朝的花翎分为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花翎如此高贵,故此在清朝特别被人重视、向往。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降清后被赐籍汉军镶黄旗,在收复台湾后,康熙特许赐戴花翎;后乾隆帝下明诏,不但上述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这在当时是千古犹荣的恩宠。由此可见耆英的官场是多么的顺达。
  投降卖国的鼻祖
  1840年,英国的大炮轰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自此,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外交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在晚清前期的外交中,耆英一直是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在鸦片战争期间,他分别与外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因此,耆英被学术界认定为 "中国近代投降外交的鼻祖"。其实,在这些签订"卖国"条约的大臣中,何尝不是有着几多无奈。
  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后,迅速走上了强盛的道路,随即它也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当《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传播后,强烈地刺激着那些对黄金狂热的人们,英国更是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他们兴匆匆的拿来了工业品,希望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大捞一笔,可是事与愿违,中国当时的社会并不需要这些。于是,他们找到了鸦片,这个不仅可以摧残中国人的意志,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可观收益的商品。中国人中还是有人看穿了他们的意图,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提出禁烟,林则徐就是这个提议的实践者。利益被损的英国人怎会如此罢休,一场战争就这样不可避免。中英战争因禁烟而起,但在中英条约中却对鸦片问题缺乏明确的说法,这确实是耆英的失误之处,这也成为他的卖国提供了有力说辞。浙江巡抚刘韵珂抨击说:"两年来干戈扰攘,专为禁烟,即为陋银。烟禁仍开,银尽可待。"平心而论,在禁烟问题上,耆英确实是处于两难境地。如前述及,中英战争因禁烟而起,要想对外国人重新施行林则徐在广东时期的严格禁烟政策,已经无法办到。而施行鸦片流通收税的政策,又碍于道光帝已颁布禁烟的谕旨在前,更是是行不通。在这样情况下,拒绝鸦片贸易合法化,在中国内部实行禁烟,成为耆英的最佳选择,也是惟一选择。耆英上奏说"凡事当先清其源,独禁烟,应先截其流"。 可见,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鸦片战争及其后的整个和谈期间,耆英认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的儒家文化以及中国式的交往方式,一定会使洋人为其折服,使用这种外交方式,可以保存国家的大体不受损伤。基础此方面的考虑,耆英一直对英国人热情以待,俨然摆出了一幅请君入瓮的架势,但是洋人不是为了中国人的热诚以待而来的,对于耆英的积极反应也只是为了能从中获取利益罢了。但耆英本人却自以为得其实,坚信并继续用这种方式奢望解决中外交涉问题。他试图通过变通的方法来保存清王朝的某些权益,并为此争所不应所争的,放弃所不应放弃的。无疑,耆英在关键问题上,没有把握到重点,使中国丧失了大部分的主权。在变通的幌子下,清政府一次又一次退让,使中国的权益蒙受巨大损失并贻害无穷。由于耆英的不必要"变通",清政府的尊严和利益屡遭践踏,它再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对外关系,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耆英确实没有弄懂中外交往的关节点。显然,"务存大体"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主观愿望,而"量为变通"反映了清王朝对国际惯例的无知,以及在西方列强面前的疲于应付。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面临着时代的转折点,而以耆英等为代表的清朝外交大臣,由于面对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威胁的惧怕,适应了其他侵略者在中国获得同样利益的需要,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严重的灾难,耆英作为外交大臣难辞其咎。
  "诚实开明"的外交
  耆英作为晚清政局的一员重臣,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作为平平,惟独在外交上,使大家把目光转向了他,他提出的"务存大体 量为变通"和"示以诚信,一视同仁"的外交原则,也使大家产生了褒贬不一的判断。
  中国人自古就形成了一种对"夷狄"的优越感。在许多朝代,外国使者的到来,如果要觐见皇帝,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时期,英国使者马嘎尔尼来访,就是因为觐见礼节的问题,弄得双方不欢而散。在这点上,耆英的做法还是有可圈点之处。作为皇家宗室的封疆大吏,与"外夷"平起平坐,实属难能可贵。他放下了天朝大臣的架子,直接与外国使者进行交谈,并把中国式的嘘寒问暖也用到了英人身上。在签订《南京条约》时,耆英被邀请到在英国兵船上参观,他对英国的一些兵器和乐器都详加地询问,甚至还问到英国使者巴夏礼读什么书,显示出了对英国的重视。他的开明还体现在中国第一张照片的拍摄上,中国第一张照片拍摄距今已有124年。1844年,于勒?埃及尔以法国海关总检查长的身份来到中国,清廷接见了他,当时宫里还没有人见过照相机这洋玩意儿。当于勒提出要为朝廷大员拍照时,没人敢尝试,耆英跟洋人打交道多,自然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模模糊糊,但是人像还算清晰:脸形瘦长、吊眼弯眉、额头闪亮、山羊胡子,这也为后人对耆英有了一个清晰、立体的认识。
  耆英在鸦片战争期间,主持中国外交史的时间最长,他的一切外交活动,都是以诚实开明、一视同仁为主要基调。他依据这一政策,比较平稳的处置了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交涉。在鸦片战争期间,他除了广州进城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外,其余的问题基本上有了一个结局。耆英在其任内,为谋挽回中国之利权,确已尽其心智。道光帝称赞他"久任封圻,办理诸务,俱臻妥善"。 英使德庇时认为",耆英被高高推崇的地位,亦如他那值得被尊重的品格一样,远超过于任何一个和他来往的欧洲国家的代表"。耆英主持外交的最大贡献,是在中外之间维持了数年和平相安的局面。诚信守约的主张,归根结底是从中国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其中要求对方守约,目的是为了限制列强侵略,维护国家权益,而要求自己守约,则是格于时势,鉴于敌强我弱,避免重启衅端,导致新的战争,实属务实的选择。在耆英的思想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与外人平等交往的主张。然而,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它只是耆英等天朝官吏,为文饰丧权妥协而从传统中寻找借口的自我辩护和精神安慰而已。这种不可避免的结局是耆英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客观地讲,妥协与丧权辱国,囿于传统及缺乏近代国际知识,耆英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而造成这一结局的最终原因则是中国近代的落后,清廷的长期闭关锁国以及当时整个统治阶级的昧于国际大势。耆英诚实开明的外交政策,也不能不说是代表了先进的中国人要求近代化的尝试。
  不得善终的结局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进逼天津,咸丰帝认为耆英熟悉洋人的事务,于是就下旨叫他前往天津协助谈判,可是,耆英怎么也不会预料到,这次他走上的决不是从政崛起的光明坦途,而是通向死亡的不归路。
  1858年夏,英法联军占领天津,直指京师,朝廷上下一片震惊。咸丰皇帝急忙再次命令耆英协同先期到达的桂良、花沙纳与英法议和代表谈判。但英法议和代表不但不对耆英抱有任何好感或信任,反而对其表示出特别的不满与鄙视。原因是他们攻占两广总督衙门后,缴获了一些清廷官方档案,其中即有耆英向清帝报告其如何欺蒙、敷衍、控驭"外夷"的奏折。在议和过程中,英国人拒绝与耆英会面,并拿出耆英的奏折交给桂良、花沙纳等阅看。当时耆英被搞得狼狈不堪,窘困异常,无法继续参与对外议和谈判,便离开天津返回北京。
  耆英在未获皇帝允准之前,擅自离开天津返回北京。咸丰皇帝闻讯后大怒,以耆英于大局未定之时,"不候旨擅自回京……实属自速其死",命僧格林沁将耆英锁拿进京,由恭亲王奕䜣、惇亲王奕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共同审讯耆英。恭亲王奕䜣等人奏请咸丰帝,将耆英定为绞监候。但时任理藩院尚书的肃顺则从振刷政治的角度出发,上奏咸丰帝:耆英的供词多为巧饰之词,并无不可在奏章内奏陈的机密之事,显然是"居心巧诈",对于这样的畏葸无能者,应即行正法,以儆官邪而申国法。最终,咸丰皇帝下令耆英自尽。
  耆英被处死也是有一定的内幕的。道光30 年,咸丰即位, 耆英失宠,道光皇帝在位的时候,他还能得到皇帝的理解和认可。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的国家主权,耆英作为对外交涉的大臣,当然是难辞其咎,朝中自然有很多大臣对其不满,称其是"媚外求荣"的卖国贼。而新即位的咸丰帝为了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必然要从解决中外矛盾的角度出发,重新振奋国民人心,对外国侵略者采取了强硬的政策,所以,耆英就必然是咸丰帝的一颗棋子,替罪羔羊。咸丰帝即位不久,就亲笔朱谕历数耆英"畏蕙无能"、"抑民以奉夷,罔顾国家"、"丧尽天良"、"贻害国家"等罪状,将其从正一品降为五品顶带,以六部员外郎候补,这还是"从宽"处理。耆英受到咸丰帝的罢免之后,心中并不服气,公然写出对新皇帝不满的对联"先皇(道光帝)隆褒,有胆有识;时皇(咸丰帝)罪过,无耻无能",借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懑。在君主专政的时代,耆英写出如此对联,确是找死的行为。所以,他的死亡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为条约,耆英得到道光帝的宠爱,官场春风得意;因为条约,耆英成为朝廷和后人唾骂的对象,成为卖国的鼻祖;因为条约,耆英失去了咸丰帝的宠爱,官衔一降再降;因为条约,耆英擅自回京,生命不保。

浅析新三板上市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还属于弱势力量,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难题,比如融资。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引导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基本经济浅析新形势下集团公司海外企业财务管理一引言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主要经济形势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浅析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以及新医院会计准则出台以来,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浅议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单位在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果想要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就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财务管理创新青海省转制科研院所财务管理的创新应用探析1引言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适应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青海省18家科研机构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从改制发展情况看,科研开发类院所的发展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探析1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1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总体来说,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观念较为淡薄,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更加重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引言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的评价,是监督经营管理环节的有效工具,也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战略管理的依据。主要内容包含投试论道桥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策略在施工单位中,财务的支出与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决定了施工体系的整体运营速度。只有明确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合理的开展财务管理,才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近年来与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相关试论发电公司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伴随现代企业竞争程度的加深,企业运营所面对的市场所处的资本环境不断变化,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愈来愈向以集团策略为主导以全方位预算控制为重点以内控为主线的集权式管控方向发展。当代微机与试论关于监狱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一些思考在监狱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监狱的财务管理工作做为监狱工作的重要内容受到了监狱管理者的较大重视,经过多年不断的规范完善,监狱财务管理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浅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蓬勃发展,也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没有认识到
浅析面向21世纪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1958年创办的老专业,从开始的耐火材料不断发展到含盖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等四个方向的规模较大的专业,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试论基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培养宽口径厚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材料力学是一门理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沟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桥梁。材料力学也是力学基础课程之一,许多院校都将其作为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可为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强有力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探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我校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该课程具有专业特点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对传统三大工有关应用型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各种无机固体材料的统称,其主要包括关于理工科课程课间文化建设与实践改革初探随着高中文理分科,理工科学生接触到的人文教育越来越少了,在大学期间,理工科学生接触到的也大多是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文教育的环境,人文气息不足,而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是需简析高耐热性透明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21世纪以来,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高技术的发展又向各种材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各种光学材料中,传统的一些有机光学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运用摘要分析BIM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述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安全管理科技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撑下,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不断的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水渗漏问题以及具体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关键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外墙渗漏1建筑工程常见的水渗漏问题分析1。1建筑物外墙渗漏。建筑物外墙渗漏也是建筑工程的连续墙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建筑工程当中运用连续墙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案例来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当中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实际运用。关键词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1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连续墙施公路软基地段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软基问题是公路建设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需要采取恰当的施工技术与手段加以有效处理,否则后续公路容易出现路面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加强其施工技术专项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公路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