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明朝末年,崇祯朝名人名将列表总览

  一、内阁首辅(18位)。
  1、黄立极(天启朝末代首辅,天启、崇祯两朝过渡性首辅)。
  2、施鳯来(黄立极后,崇祯朝第一任首辅)。
  3、李国(施鳯来后,崇祯朝第二任首辅)。
  4、来宗道(李国之后,崇祯朝第三任首辅)。
  5、周道登(来宗道之后,崇祯朝第四任首辅)。
  6、韩爌(周道登之后,崇祯朝第五任首辅)。
  7、李标(韩爌之后,崇祯朝第六位首辅)。
  8、成基命(李标之后,崇祯朝第七位首辅)。
  9、周延儒(成基命之后,崇祯朝第八位首辅。)
  10、温体仁(周延儒之后,崇祯朝第九位首辅)。
  11、张至发(温体仁后,崇祯朝第十位首辅)。
  12、孔贞运(张至发后,崇祯朝第十一位首辅)。
  13、刘宇亮(孔贞运后,崇祯朝第十二位首辅)。
  14、薛国观(刘宇亮后,崇祯朝第十三位首辅)。
  15、范复粹(薛国观之后,崇祯朝第十四位首辅)。
  16、张四知(范复粹后,崇祯朝第十五位首辅)。
  17、周延儒(张四知后,第二次为首辅)。
  18、陈演(周延儒死后,崇祯朝第十六位首辅)。
  19、蒋德璟(陈演后,崇祯朝第十七位首辅)。
  20、魏藻德(蒋德璟后,崇祯朝第十八位首辅,也是最后一位。)
  二、六部尚书。
  1、兵部尚书。
  1、1:崔呈秀(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朝最后一任兵部尚书,过渡性兵部尚书 )。
  1、2:阎鸣泰(崔呈秀后,崇祯朝第一任兵部尚书)。
  1.3:王在晋(阎鸣泰后,崇祯朝第二位兵部尚书)。
  1.4:王洽(王在晋后,崇祯朝第三任兵部尚书)。
  1.5:申永懋(王洽后,崇祯朝第四任兵部尚书)。
  1.6:梁廷栋(申永懋后,崇祯朝第五任兵部尚书)。
  1.7:熊明遇(梁廷栋后,崇祯朝第六任兵部尚书)。
  1.8:张凤翼(熊明遇后,崇祯朝第七任兵部尚书)。
  1.8:杨嗣昌(张凤翼后,崇祯朝第八任兵部尚书)。
  1.9:傅宗龙(杨嗣昌后,崇祯朝第九任兵部尚书)。
  1.10:陈新甲(傅宗龙后,崇祯朝第十任兵部尚书)。
  1.11:张国维(陈新甲后,崇祯朝第十一任兵部尚书)。
  1.12:冯元飚(张国维后,崇祯朝第十二任兵部尚书)。
  1.13:张缙严(冯元飚后,崇祯朝第十三任兵部尚书)。
  2、吏部尚书。
  2.1:房壮丽(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朝末任吏部尚书,崇祯朝过渡期。)
  2.2:王永光(房壮丽之后,崇祯朝第一任吏部尚书)。
  2.3:闵洪学(王永光之后,崇祯朝第二任吏部尚书)。
  2.4:李长庚(闵洪学之后,崇祯朝第三任吏部尚书)。
  2.5:谢陞(李长庚之后,崇祯朝第四任吏部尚书)。
  2.6:田维嘉(谢陞之后,崇祯朝第五任吏部尚书) 。
  2.7:商周祚(田维嘉之后,崇祯朝第六任吏部尚书)。
  2.8:庄钦邻(商周祚之后,崇祯朝第七任吏部尚书)。
  2.9:谢陞(庄钦邻之后,复起第二次任用。)
  2.10:傅永淳(谢陞之后,崇祯朝第八任吏部尚书)。
  2.11:李日宣(傅永淳之后,崇祯朝第九任吏部尚书)。
  2.12:郑三俊(李日宣之后,崇祯朝第十任吏部尚书)。
  2.13:李遇知(郑三俊之后,崇祯朝第十一任吏部尚书,明朝末代吏部尚书。)
  3、户部尚书。
  3.1:郭允厚(崇祯朝第一任户部尚书)。
  3.2:王永光(郭允厚之后,崇祯朝第二任户部尚书,兼任吏部尚书)。
  3.3:毕自严(王永光之后,崇祯朝第三任户部尚书)。
  3.4:候恂(毕自严后,崇祯朝第四任户部尚书)。
  3.5:程国祥(候恂之后,崇祯朝第五任户部尚书)。
  3.6:李待问(程国祥之后,崇祯朝第六任户部尚书)。
  3.7:傅淑训(李待问之后,崇祯朝第七任户部尚书)。
  3.8:倪元璐(傅淑训之后,崇祯朝第八任户部尚书,兼任礼部尚书)。
  4、礼部尚书。
  4.1:孟绍虞(崇祯朝第一任礼部尚书,过渡型)。
  4.2:何如宠(崇祯朝第二任礼部尚书)。
  4.3:李腾芳(崇祯朝第三任礼部尚书)。
  4.4:黄汝良(崇祯朝第四任礼部尚书)。
  4.5:李康先(崇祯朝第五任礼部尚书)。
  4.6:黄士俊(崇祯朝第六任礼部尚书)。
  4.7:姜逢元(崇祯朝第七任礼部尚书)。
  4.8:林欲楫(崇祯朝第八任礼部尚书)。
  4.9:王铎(崇祯朝第九任礼部尚书)。
  5、刑部尚书。
  5.1:苏茂相(崇祯朝第一任刑部尚书)。
  5.2:王在晋(崇祯朝第二任刑部尚书,兼任兵部尚书)。
  5.3:乔允升(崇祯朝第三任刑部尚书)。
  5.4:韩继思(崇祯朝第四任刑部尚书)。
  5.5:胡应台(崇祯朝第五任刑部尚书)。
  5.6:冯英(崇祯朝第六任刑部尚书)。
  5.7:郑三俊(崇祯朝第七任刑部尚书,兼任吏部尚书)。
  5.8:刘泽深(崇祯朝第八任刑部尚书)。
  5.9:甄淑(崇祯朝第九任刑部尚书)。
  5.10:李觉斯(崇祯朝第十任刑部尚书)。
  5.11:范景文(崇祯朝第十一任刑部尚书,兼任工部尚书)。
  5.12:徐石麒(崇祯朝第十二任刑部尚书)。
  5.13:张忻(崇祯朝第十三任刑部尚书)。
  6、工部尚书。
  6.1:薛凤翔(崇祯朝第一任工部尚书)。
  6.2:刘廷元(崇祯朝第二任工部尚书)。
  6.3:李长庚(崇祯朝第三任工部尚书)。
  6.4:张凤翔(崇祯朝第四任工部尚书)。
  6.5:南居益(崇祯朝第五任工部尚书)。
  6.6:刘遵义(崇祯朝第六任工部尚书)。
  6.7:曹珖(崇祯朝第七任工部尚书)。
  6.8:张廷登(崇祯朝第八任工部尚书,兼职都御史)。
  6.9:周士朴(崇祯朝第九任工部尚书)。
  6.10:刘遵宪(崇祯朝第十任工部尚书)。
  6.11:陈必谦(崇祯朝第十一任工部尚书)。
  7、都御史。
  7.1:曹思诚(崇祯朝第一任御史)。
  7.2:曹于汴(崇祯朝第二任御史)。
  7.3:闵洪学(崇祯朝第三任御史、兼职吏部尚书)。
  7.4:陈于廷(崇祯朝第四任御史)。
  7.5:唐世济(崇祯朝第五任御史)。
  7.6:商周祚(崇祯朝第六任御史,兼任吏部尚书)。
  7.7:锤炌(崇祯朝第七任御史)。
  7.8:傅永淳(崇祯朝第八任御史,兼任吏部尚书)。
  7.9:王道直(崇祯朝第九人御史)。
  7.10:刘宗周(崇祯朝第十任御史)。
  7.11:李邦华(崇祯朝第十一任御史)。
  二、宦官(太监,排名不分先后)。
  十二监是明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
  明代宫廷置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等十二监,各设掌印太监主管,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
  此外还设有四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廿四衙门。
  宫女也有六个局(尚宫、尚仪、尚食、尚寝、尚功等),每个局下设四个司。
  司礼监:批答奏章,传宣谕旨,总管有关宦官事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如东厂提督、南京守备等。
  内官监:主要掌管采办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围屏、床榻、桌柜等)
  司设监:掌管卥簿、仪仗、围幙、帐幔、雨具等。
  御马监:主管内府马政。
  神宫监:掌管太庙及各庙的洒扫及香灯等。
  尚膳监:掌管御膳、宫内食用和筵宴等。
  尚宝监:掌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印绶监:掌管古今通集库以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图书、勘合、符验、信符等。
  直殿监:掌管各殿及廊庑洒扫之事。
  尚衣监: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袜等。
  都知监:起初负责各监行移、关知、勘合等事,后来专门跟随皇帝,负责导引清道。
  1、王承恩。
  2、张彝宪。
  3、高起潜。
  4、方正化。
  5、王德化。
  6、曹化淳。
  三、锦衣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初始职能为三项: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此三项职能在一段的时期内并未设立供其稳定实施的制度。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认为锦衣卫有滥用职权,依势作宠之态,便此时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将内外刑狱从锦衣卫职责中废除,交由法司处理。
  正统成化时期职权有所扩大,一些在朝廷中由宪司负责的事项逐步由锦衣卫处理。
  镇抚司由卫的下属独立于锦衣卫,权力扩大,可直接向皇帝上奏。
  正德初期,太监刘瑾操握政权,将心腹布于朝廷各要位上,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也常对刘瑾阿谀奉承。
  随着刘瑾权势的进一步扩大,锦衣位不得不依附于东厂,厂卫格局形式发生变化。
  在由钱宁治理卫事时,锦衣位权势再一次上升。
  世宗嘉靖时期锦衣卫权力鼎盛时期,待陆炳执掌卫政之时,锦衣卫权力达到顶峰,卫权甚至超越厂权,东厂亦为之低头俯首。
  隆庆、万历、泰昌时期,史书上对此期的锦衣卫人事变迁少有记载。
  万历初期,朱希孝为锦衣卫指挥使,其对权力的行使可谓规规矩矩,不扩大事态,严格遵守规矩,对事物的处理比较谨慎。
  万历十年,刘守为锦衣卫都督,其与东厂狼狈为奸,作威作福,虽对锦衣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了锦衣卫与东厂互利互惠、相互合作的局面。
  万历后期,神宗久久不理朝政,此时非法羁押、长期监禁的情形普遍存在,此时锦衣卫权力不及东厂之势。
  天启崇祯时期锦衣卫权力低于东厂,沦为其附庸。
  自万历年间,明朝的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朝廷分崩离析,大臣们结党自拥,大太监魏忠贤权倾内外。
  熹宗初期,刘侨为锦衣卫镇抚司指挥,因为人正直,"不肯献媚,不肯杀人" ,遵纪守法,魏忠贤便借势将其削馆免职。
  随后田尔耕投靠魏忠贤甘愿作其义子。其为人"阴险狡诈",又因其"缉捕有功"升为锦衣卫都督。
  崇祯初期,朱由检虽已拨乱反正,但社会矛盾一时并未消除。此期由董琨治理锦衣卫之事,此人急功近利,必究便被罢免。
  随后由吴孟明掌管锦衣卫,此人虽公正,但为不阿,行事时总观望东厂之态。
  崇祯末期,骆养性掌管锦衣卫。
  1、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有锦衣卫指挥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骧,毛骧制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最后自己也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杀头。
  2、第二任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就是他秘密禀告朱元璋的,蓝玉案之后也被朱元璋赐死。此后到建文时代都没有常设。
  3、第三任是明成祖时的纪纲,永乐十三年(1415年),他将《永乐大典》总裁官解缙置于雪地冻死。永乐十四年(1416年)因为支持汉王夺嫡被杀。
  4、明英宗时,锦衣卫指挥使是刘勉和徐恭,《明史》记载他们"皆谨饬"。王振上位后,提拔亲信马顺作了锦衣卫指挥使,明英宗被俘后,作为王党"余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
  5、明景泰时,卢忠当了指挥使,指挥了一把景泰朝的"金刀案",扑朔迷离之后,卢忠甚至装疯,一把刀引发的血案被内阁和司礼监联手压了下去。"夺门之变"后的指挥使是逯杲,公然索贿,胡乱按罪,被准备谋反的曹吉祥的侄子曹钦发现了无间身份后砍了,为事业献身。
  接任的是门达,也不是好人,明宪宗继位后流放广西。
  不过天顺朝最出名的指挥使是皇帝的大恩人袁彬,全大明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摘出来,所有人听过的好话加起来估计也没有给他一个人的多。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台锦衣卫都得大清洗一遍,只有他服侍了两代皇帝还都是正牌卫使。
  去世时官爵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为帝国超一品的大员,连母亲和妻子都是一品诰命。
  另一位在同期做过锦衣卫指挥使的是蒙古人哈铭,他和袁彬是唯二与英宗在"土木之变"后共患难的。
  6、宪宗朝的第一位指挥使是万贵妃的弟弟万通。后继者朱骥持狱公正,风评不错。
  7、正德朝时,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与张采攀附刘谨,刘瑾倒台后也被处死。
  接任指挥使的是钱宁,钱宁从小被太监义父"嬖之"。做御前侍卫时更是跟武宗同睡一张床,后来被武宗皇帝亲近江彬扳倒。
  江彬继任锦衣卫指挥使和武宗皇帝也是"出入豹房,同卧起",且同时兼管东厂。武宗死后,江彬也被杀。
  8、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更迭很快,朱宸、骆安、王佐、陈寅都是嘉靖在安陆兴王府的旧部。
  之后就是陆炳,他是嘉靖奶娘的儿子,而且还于火灾中救过嘉靖的命,居官并无过甚之恶迹,并且对士大夫折节有礼,不曾陷害一人,为朝士所称。明代唯一的以三公兼三孤,中年暴毙。
  9、嘉靖三十九年接任的是朱希忠,他是"靖难"功臣朱能的后人,袭封成国公。
  10、万历朝张居正时代的指挥使是刘守有,他是名臣子弟,出身好。后期是骆思恭,到天启四年,在"移宫案"中出了大力,可惜被魏忠贤陷害,接任指挥使的是田尔耕。
  11、崇祯皇帝继位后完结,接任的是骆思恭的儿子骆养性。之后是吴孟明,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
  四、武将勋贵(排名不分先后)。
  1、卢象升。
  2、孙传庭。
  3、周遇吉。
  4、阎应元。
  5、郑成功。
  6、袁可立。
  8、孙承宗。
  9、虎大威。
  10、杨国柱。
  11、曹文诏。
  12、曹变蛟。
  13、熊廷弼。
  14、洪承畴。
  15、袁崇焕。
  16、左良玉。
  17、祖大寿。
  18、陈奇瑜。
  19、吴三桂。
  20、满桂。
  21、郑崇俭。
  22、邓玘。
  23、猛如虎。
  24、祖宽。
  25、闵梦得。
  26、喻安性。
  27、王业浩。
  28、余煌。
  29、冯元飙。
  30、柯夏卿。
  31、丁启睿。
  32、阮大铖。
  33、堵胤锡。
  34、史可法。
  35、马士英。
  36、孙嘉绩。
  37、杨廷麟。
  38、揭重熙。
  39、沈宸荃
  五、国戚。
  1、周奎。
  2、大明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1370年—1644年)。
  第1代,中山武宁王徐达,16年1370年11月29日-1385年4月7日,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洪武十八年二月己未。
  第2代,魏国公徐辉祖,15年1388年11月24日-1402年 洪武廿一年十月丙寅—建文四年,徐达子。
  第3代,魏国公徐钦,15年 1407年9月1日-1421年3月2日,永乐五年七月辛巳—永乐十九年正月壬辰徐辉祖子。
  复封,魏国公徐钦,1424年10月25日-1424年12月19日,永乐廿二年十月乙巳—永乐廿二年十一月庚子,徐辉祖子。
  第4代,魏国公徐显,14年,1425年3月27日-1448年 洪熙元年三月戊寅—正统十三年,徐钦子。
  第5代,魏国公徐承宗,16年,1448年8月3日-1464年1月14日,正统十三年七月戊子—天顺七年十二月庚寅 徐显宗弟。
  第6代,魏国庄靖公徐俌,53年 1465年-1517年7月30日 成化元年—正德十二年七月丙戌,徐承宗子。
  第7代,魏国公徐鹏举,54年,1518年12月29日-1571年3月4日,正德十三年十一月癸亥—隆庆五年二月辛丑 徐承宗曾孙。
  第8代,魏国公徐邦瑞,18年,1572年5月22日-1589年 隆庆六年四月丙寅—万历十七年徐鹏举子。
  第9代,魏国公徐维志,5年,1589年10月30日-1593年8月27,万历十七年九月丙寅—万历廿一年八月癸未 徐邦瑞子。
  第10代,魏国庄武公徐弘基,1595年9月2日— 万历廿三年七月己亥—崇祯末,徐维志子。
  第11代,魏国公徐文爵,弘光元年四月—弘光元年五月,徐弘基子。
  3、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定国公(1404年—1644年)。
  第1代,定国忠愍公,徐增寿追封,徐达子。
  第2代,定国公徐景昌 ,34年,1404年8月5日-1437年,永乐二年六月己亥—正统二年六月,徐增寿子。
  第3代,定国公徐显忠,11年 1438年10月24日-1448年 正统三年十月丁巳—正统十三年四月,徐景昌子。
  第4代,定国公徐永宁,50年 1455年4月16日-1504年 景泰六年三月乙亥—弘治十七年正月,徐显忠子。
  第5代,定国荣僖公,徐光祚,23年,1504年6月24日-1526年,弘治十七年五月壬寅—嘉靖五年八月,徐永宁孙。
  第6代,定国公徐延德,39年 1529年12月11日-1568年1月10,嘉靖八年十一月癸卯—隆庆元年十二月壬辰 徐光祚子。
  第7代,定国康惠公徐文璧,35年,1568年4月21日-1602年,隆庆二年三月甲戌—万历三十年六月,徐延德子。
  第8代,定国公徐希 ,29年,1603年1月27日-1630年 万历三十年十二月癸卯—崇祯三年,徐文璧孙。
  第9代,定国公徐允祯15年1630年-1644年崇祯三年—崇祯十七年,徐希?子。
  4、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成国公(1402年—1644年)。
  第1代,东平武烈王朱能,5年,1402年9月30日-1406年 建文四年九月甲申—永乐四年十月。
  第2代,平阴武愍王朱勇,42年,1408年7月28日-1449年,永乐六年七月壬子—正统十四年,朱能子。
  第3代,成国公朱仪,45年1452年5月23日-1496年,景泰三年五月丁酉—弘治九年三月,朱勇子。
  第4代,成国恭僖公朱辅,28年,1496年12月10日-1523年10月30日,弘治九年十一月己酉—嘉靖二年九月己 朱仪子。
  第5代,成国公朱麟,1年1525年3月25日-1525年,嘉靖四年三月辛酉—嘉靖四年六月,朱辅子。
  第6代,成国荣康公朱凤,8年,1529年10月11日-1536年7月23日,嘉靖八年九月壬寅—嘉靖十五年七月己未,朱辅弟。
  第7代,定襄恭靖王朱希忠,38年,1536年9月26日-1573年,嘉靖十五年九月甲子—万历元年九月,朱凤子。
  第8代,成国公朱时泰,1年,1574年-1574年万历二年—万历二年九月,朱希忠子。
  第9代,成国公朱应桢,7年,1580年3月14日-1586年,万历八年二月己亥—万历十四年,朱时泰子。
  第10代,成国公朱鼎臣,2年1600年4月20日-1601年,历廿八年三月辛亥—万历廿九年,朱应桢子。
  第11代,成国公朱应槐,10年1601年10月10日-1610年7月18日,万历廿九年九月己酉—万历卅八年五月壬申 朱应桢弟。
  第12代,成国公朱纯臣,34年,1611年4月15日-1644年 ,万历卅九年三月癸卯—崇祯十七年三月,朱应槐子。
  第13代,成国公朱元臣,34年,崇祯十七年八月—,朱应槐子。
  5、大明黔国公(1408年—1661年)
  第1代,定远忠敬王沐晟,32年 1408年7月29日-1439年5月2日,永乐六年七月癸丑—正统四年三月丁卯,沐英子。
  第2代,黔国荣康公沐斌,11年,1440年-1450年 正统五年—景泰元年十月,沐晟子。
  第3代,黔国武僖公沐琮,32年,1465年9月14日-1496年10月12日,成化元年八月己亥—弘治九年九月庚戌,沐斌子。
  第4代,黔国庄襄公沐昆,23年,1497年11月5日-1519年,弘治十年十月己卯—正德十四年六月,沐诚子。
  第5代,黔国敏靖公沐绍勋,16年,1521年3月19日-1536年,正德十六年二月甲午—嘉靖十五年,沐昆子。
  第6代,黔国恭僖公沐朝辅,12年,1536年12月30日-1547年7月7日,嘉靖十五年十二月乙亥—嘉靖廿六年六月庚子,沐绍勋子。
  第7代,黔国公沐融, 3年,1547年11月8日-1549年,嘉靖廿六年闰九月甲辰—嘉靖廿八年,沐朝辅子。
  第8代,黔国公沐巩,1549年12月3日,嘉靖廿八年十一月庚辰—,沐融弟。
  第9代,黔国公沐朝弼,17年1554年4月14日-1570年,嘉靖卅三年三月癸丑—隆庆四年,沐朝辅弟。
  第10代,黔国公沐昌祚,25年,1571年2月28日-1595年,隆庆五年二月丁酉—万历廿三年八月,沐朝弼子。
  第11代,黔国公沐睿,15年,1595年-1609年10月19日,万历廿三年—万历卅七年九月丁酉,沐昌祚子。
  复封,黔国公沐昌祚,17年,1609年-1625年,万历卅七年—天启五年,沐朝弼子。
  第12代,黔国公沐启元,4年,1625年4月25日-1628年7月10日,天启五年三月丁卯—崇祯元年六月己亥,沐睿子。
  第13代,黔国公沐天波,34年,1629年1月11日,崇祯元年十二月甲辰—永历十五年七月丙寅,沐启元子。
  6、大明英国公(1408年—1644年)。
  第1代,定兴忠烈王张辅,42年,1408年7月29日-1449年,永乐六年七月癸丑—正统十四年,张玉子。
  第2代,宁阳恭靖王张懋,66年,1450年7月4日-1515年 ,景泰元年五月戊辰—正德十年三月,张辅子。
  第3代,英国庄和公张仑,21年,1515年11月25日-1535年7月25日,正德十年十月癸酉—嘉靖十四年六月乙,张懋孙。
  第4代,英国公张溶,1535年12月21日,嘉靖十四年十一月甲申—,张仑子。
  第5代,英国公张元功,15年,1582年4月18日-1596年12月26日,万历十年三月甲申—万历廿四年十一月庚子,张溶子。
  第6代,英国公张元德,3年,1596年-1598年,万历廿四年—万历廿六年五月,张元功弟。
  第7代,英国公张维贤,1598年12月20日,万历廿六年十一月甲辰—崇祯,张元德子。
  第8代,英国公张之极,张维贤子。
  第9代,英国公张世泽,2年,1643年-1644年崇祯十六年—崇祯十七年,张之极子。
  7、大明西平侯(1377年—明末)
  第1代,昭靖西平侯沐英,15年,1377年 - 1392年,洪武十年 - 洪武二十五年追封黔宁王,后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末。
  第2代,惠襄西平侯沐春,7年1392年 - 1399年洪武二十五年 - 建文元年因无子,其弟沐晟继承爵位。
  第3代,忠敬西平侯沐晟,39年,1399年 - 1438年建文元年 - 正统四年赠定远王。
  代西平侯沐昂,6年,1438年 - 1444年正统四年 - 正统十年,晟有子斌,字文辉,幼嗣公爵,居京师,而以昂代镇。赠武襄定边伯。
  第4代,荣康西平侯沐斌,14年,1440年 - 1454年正统五年 - 正统十四年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袭封黔国公。
  8、大明镇远侯(1403年-1644年)
  第1代,武毅镇远侯顾成,11年1403年-1414年永乐元年 - 永乐十二年赠夏国公。
  第2代,镇远侯顾兴祖,1414年-?永乐十二年 -靖难之役中,因顾成被擒降燕,顾统被诛。顾统之子顾兴祖继承顾成的侯爵爵位。孙淳嗣。
  第3代,镇远侯顾淳,弘治十六年卒,无子。其堂弟溥嗣。
  第4代,襄恪镇远侯,顾溥,-1503年?-弘治十六年子仕隆嗣。
  第5代,荣靖镇远侯,顾仕隆,1503年 -?弘治十六年-?赠太傅。
  第6代,镇远侯顾寰子肇迹嗣。
  第7代,镇远侯顾肇迹,-1644年?-崇祯末年都陷,爵亡。
  9、大明西宁侯(1403年—1644年)
  第1代,西宁侯宋晟,4年,1403年- 1407年永乐元年 - 永乐五年。
  第2代,西宁侯宋琥,1407年-永乐五年 - 宣德年间尚成祖安成公主。
  洪熙元年,因不敬罪连坐,被夺爵位,并削驸马都尉官。宣德年间恢复。
  第3代,忠顺西宁侯宋瑛,宣德年间 -尚成祖咸宁公主。瓦剌也先入侵时战死。赠郓国公。
  第4代,西宁侯宋杰。
  第5代,西宁侯宋诚。
  第9代,西宁侯宋裕德,1644年-崇祯末年死流寇难。
  10、大明武安侯 (1403年—明末)。
  第1代,忠毅武安侯郑亨,31年,1403年 -1434年永乐元年 - 宣德九年赠漳国公,妾张氏,自经以殉,赠淑人。
  11、大明永康侯(1403年—明末)。
  第1代,忠烈永康侯徐忠,10年,1403年 -1413年永乐元年 - 永乐十一年赠蔡国公。
  12、大明阳武侯(1420年-1644年)
  第1代,忠武阳武侯薛禄,原名薛六,10年1420年 - 1430年年永乐十八年 - 宣德五年赠鄞国公,传爵至明亡。
  第2代,阳武侯薛诜,1430年 - ?宣德五年 - 。
  第3代,阳武侯薛翰无子,族人相争袭位,久而不得请,后,田宅归入公家。
  第4代,阳武侯薛翰,1577年-?万历五年。
  第5代,阳武侯薛翰?- 1644年? - 崇祯末年崇祯末年,李自成攻占京师,薛濂被害,爵位遂亡。
  13、大明安远侯(1411年-明末)。
  第1代,襄湣安远侯柳升,16年,1411年 - 1427年永乐八年 - 宣德二年原封安远伯。
  永乐八年,晋升为侯爵,仍世袭伯爵。正统十二年,升融国公。
  第2代,武肃安远侯柳溥。
  第3代,武襄安远侯柳珣登庸乞降,加太子太傅。又以讨琼州黎贼功,加少保。卒赠太保,谥武襄。传至明亡,爵绝。
  14、大明丰城侯(1403年—1628年)。
  第1代,刚毅丰城侯李彬,19年,1403年 -1422年永乐元年 - 永乐二十年赠赠茂国公。
  第2代,忠宪丰城侯李贤,29年,1422年 -1451年永乐二十年- 景泰二年,赠丰国公。
  第3代,丰城侯李勇,1451年,景泰二年。
  第4代,武襄丰城侯李旻,1522年,嘉靖初年无子,李彬大将之玄孙李熙继承爵位。
  第5代,丰城侯李熙,31年,1522年 -1553年嘉靖初年 - 嘉靖三十一年无子。
  第6代,丰城侯李儒,1553年,嘉靖三十一年-。
  第7代,丰城侯李承祚,1628年?- 崇祯元年崇祯元年,被夺去爵位戍边。次年,与梁梦环等人押赴刑场斩首。
  15、大明恭顺侯(1425年-1644年)。
  第1代,忠勇恭顺侯吴克忠,原名答兰,蒙古人,24年1425年-1449年洪熙元年- 正统十四年忠壮国公恭顺伯吴允诚之子。土木之变时,其与弟吴克勤俱殁于阵。赠邠国公。
  第2代,忠壮恭顺侯吴瑾,12年,1449年-1461年正统十四年 - 天顺五年吴克勤之子。赠凉国公。
  末代恭顺侯吴惟英?-1644年?- 崇祯末年吴允诚七世孙、吴克勤六世孙、吴瑾五世孙。崇祯末,都城陷,举家自缢。
  16、大明宁远侯( 1457年 - 明末)。
  第1代,忠僖宁远侯刘安,1457年-天顺初年 -成化年间继承其父刘荣广宁伯爵位。
  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再封其宁远侯,并世袭,再增俸禄三百石。
  曹石之乱时,刘安受伤,加封为太子少傅。成化年间去世,赠峄国公。传爵至明亡。
  六:皇亲(共27位)
  1、秦王。
  封地:西安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樉。
  世系: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李自成攻破西安后,末代秦王朱存枢被俘,死。
  2、晋王。
  封地:太原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
  世系:晋恭王(朱?)-晋定王(朱济熺)-晋王(朱济熿)-晋王(朱美圭)-晋庄王(朱钟铉)-晋端王(朱知烊)-晋简王(朱新典)-晋惠王(朱慎鋷)-晋穆王(朱敏淳)-晋王(朱求桂)。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李自成攻陷山西后,末代晋王朱求桂被俘,死。
  3、周王。
  封地:开封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橚。
  世系:周定王(朱橚)-周宪王(朱有火敦)-周简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镳)-周恭王(朱睦审)-周庄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铤)-周端王(朱肃溱)-周王(朱恭枵)。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冬,李自成攻开封,末代周王朱恭枵出告示,杀贼一人者,赏黄金50两,贼久攻不克解围散去。
  (1642年)四月,李自成再围开封,决河灌城,死者数十万,城破后,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军救出,不久去世。其孙南走,死于广州。
  4、楚王。
  封地:武昌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桢。
  世系:楚昭王(朱桢)-楚庄王(朱孟烷)-楚宪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荣氵戒)-楚愍王(朱显榕)-楚恭王(朱英佥)-楚王(朱华奎)。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张献忠攻湖广,兵至武昌,俘虏末代楚王朱华奎,将其一家沉入江中,他的子嗣无幸免者。
  5、鲁王。
  封地:兖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檀。
  世系:鲁荒王(朱檀)-鲁惠王(朱泰堪)-鲁庄王(朱阳铸)-鲁端王(朱观火定)-鲁恭王(朱颐坦)-鲁敬王(朱寿鏳)-鲁宪王(朱寿鋐)-鲁肃王(朱寿镛)-鲁王(朱以派)—鲁王监国(朱以海)。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但南明时出了一个监国。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攻兖州,鲁王朱以派被俘,死。其弟朱以海来到绍兴,称为鲁王(监国)。后来,清兵攻绍兴,朱以海入海,部分子孙流散海外。
  6、蜀王。
  封地:成都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椿。
  世系:蜀献王(朱椿)-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党)-蜀和王(朱悦菼)-蜀定王(朱友垓)-蜀怀王(朱申鈘)-蜀惠王(朱申凿)-蜀昭王(朱宾瀚)-蜀成王(朱让栩)-蜀康王(朱承龠)-蜀端王(朱宣圻)-蜀恭王(朱奉铨)-蜀王(朱至澍)。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张献忠攻陷成都,末代蜀王朱至澍与妃妾们投井自杀,全宗的人也都被杀。
  7、代王。
  封地:大同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桂。
  世系:代简王(朱桂)-代隐王(朱仕廛)-代惠王(朱成炼)-代懿王(朱俊杖)-代昭王(朱充耀)-代恭王(朱廷崎)-代定王(朱鼐铉)-代王(朱鼐钧)-代康王(朱鼎渭)-代王(朱传火齐)。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大同,末代代王以及他的全宗都被杀。
  8、肃王。
  封地:兰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楧。
  世系:肃庄王(朱楧)-肃康王(朱瞻焰)-肃简王(朱禄埤)-肃恭王(朱贡錝)-肃定王(朱弼桄)-肃怀王(朱绅堵)-肃懿王(朱缙贵)-肃宪王(朱绅尧)-肃王(朱识鋐)。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攻破兰州,末代肃王朱识鋐被俘,全宗的人皆被杀。
  9、庆王。
  封地:银川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亲戚,朱旃。
  世系:庆靖王(朱旃)-庆怀王(朱邃欻)-庆庄王(朱邃塀)-庆恭王(朱寘錖)-庆定王(朱台浤)-庆惠王(朱鼒枋)-庆端王(朱倪贵)-庆宪王(朱伸域)-庆王(朱帅锌)-庆王(朱倬纮)。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流贼攻宁夏,末代庆王朱倬纮被俘,下落不明。
  10、岷王。
  封地:武冈府。
  始封组:明太祖的儿子,朱楩。
  世系:岷庄王(朱楩)-岷恭王(朱徽煣)-岷顺王(朱音瀼)-岷简王(朱膺钅丕)-岷靖王(朱彦汰)-岷康王(朱誉荣)-岷宪王(朱定耀)-岷王(朱禋洪)-岷王(朱企崟)。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流贼攻武冈,末代岷王朱企崟和全宗的人全部被杀。
  11、韩王。
  封地:平凉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松。
  世系: 韩宪王(朱松)-韩恭王(朱冲火或)-韩怀王(朱范圯)-韩靖王(朱范仰)-韩惠王(朱徵钋)-韩悼王(朱偕氵充)-韩康王(朱偕灊)-韩昭王(朱旭櫏)-韩定王(朱融燧)-韩端王(朱朗锜)-韩王(朱亶火脊)。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流贼攻陷平凉,末代韩王被俘,死。
  12、沈王。
  封地:潞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模。
  世系:沈简王(朱模)-沈康王(朱佶焞)-沈庄王(朱幼学)-沈恭王(朱诠钲)-沈宪王(朱允栘)-沈宣王(朱恬烄)-沈定王(朱珵尧)-沈王(朱效庸)-沈王(朱迥洪)。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明末,李自成的大将刘芳亮攻城,把年纪尚小的末代沈王朱迥洪掳走,下落不明。
  13、唐王。
  封地:南阳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儿子,朱桱。
  世系: 唐定王(朱桱)-唐靖王(朱琼烃)-唐宪王(朱琼炟)-唐庄王(朱芝址)-唐成王(朱弥鍗)-唐敬王(朱宇温)-唐顺王(朱宙栐)-唐端王(朱硕熿)-唐王(朱聿键)-唐王(朱聿镆)。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南明时却出了皇帝。崇祯九年(1636年),唐王朱聿键率军倡义勤王,却被勒令回国,废为庶人,幽之凤阳,改封其弟朱聿镆为唐王。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陷南阳,朱聿镆被杀。
  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京沦陷,福王朱由崧立于南京,释放了朱聿键。
  顺治二年五月,南京被清军攻破,朱聿键行至杭州,南安伯郑芝龙等人拥立他为监国,立政权于福州,年号隆武。顺治三年,清军克绍兴,鲁王朱以海逃往海上,福建大乱,郑芝龙假言海寇至,率兵航海逃去。清军入福建,俘虏唐王朱聿键。
  14、赵王。
  封地:彰德府。
  始封祖:明太宗的儿子,朱高燧。
  世系:赵简王(朱高燧)-赵惠王(朱蟾塙)-赵悼王(朱祈镃)-赵靖王(朱见氵爵)-赵庄王(朱佑棌)-赵康王(朱厚煜)-赵穆王(朱常氵臾)。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流贼攻彰德,末代赵王被俘。
  15、襄王。
  封地:襄阳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儿子,朱瞻墡。
  世系:襄宪王(朱瞻墡)-襄定王(朱祁镛)-襄简王(朱见淑)-襄怀王(朱佑材)-襄康王(朱佑櫍)-襄庄王(朱厚颎)-襄靖王(朱载尧)-襄王(朱翊铭)-襄王(朱常澄)。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陷襄阳,襄王朱翊铭死。他的儿子朱常澄寄居九江府。
  16、荆王。
  封地:蕲州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儿子,朱瞻堈。
  世系:荆宪王(朱瞻堈)-荆靖王(朱祁镐)-荆王(朱见潚)-荆和王(朱佑橺)-荆端王(朱厚烇)-荆恭王(朱翊钜)-荆(朱常氵言)-荆康王(朱常火由)-荆定王(朱由樊)-荆王(朱慈火畐)。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末代荆王死。张献忠的军队围宫,尽掠而去。
  17、淮王。
  封地:饶州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儿子,朱瞻墺。
  世系:淮靖王(朱瞻墺)-淮定王(朱佑启)-淮庄王(朱佑楑)-淮宪王(朱厚焘)-淮恭王(朱载坮)-淮顺王(朱载坚)-淮王(朱翊钅具)-淮王(朱常清)-淮王(朱由榛)。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南明时,立淮王朱常清为监国。同年桂王永历帝登基,使节至,淮王取消监国及年号。后来,淮王下落不明。
  18、德王。
  封地:先是德州府,后来搬到济南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潾。
  世系:德庄王(朱见潾)-德懿王(朱佑榕)-德恭王(朱载墱)-德定王(朱翊馆)-德王(朱常洁)-德王(朱由枢)。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崇祯十二年(1640年)正月,清兵攻克济南,末代德王朱由枢被俘。
  19、崇王。
  封地:汝宁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泽。
  世系:崇简王(朱见泽)-崇靖王(朱佑樒)-崇恭王(朱厚耀)-崇庄王(朱载境)-崇端王(朱翊钅爵)-崇王(朱由樻)。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 崇祯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攻汝宁,俘虏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阳伯。崇王不从,被杀。
  20、吉王。
  封地:长沙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浚。
  世系: 吉简王(朱见浚)-吉定王(朱厚冒)-吉端王(朱载均)-吉庄王(朱翊镇)-吉宣王(朱翊銮)-吉王(朱由栋)-吉王(朱慈煃)。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崇祯十六年(1644年),张献忠入湖南,烧吉王府,末代吉王朱慈煃南窜。明亡后,吉王死在缅甸。
  21、益王。
  封地:建昌府。
  始封祖:明宪宗的儿子,朱佑槟。
  世系: 益端王(朱佑槟)-益庄王(朱厚烨)-益恭王(朱厚炫)-益宣王(朱翊鈏)-益敬王(朱常迁)-益王(朱由本)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有些疏远。明亡,末代益王朱由本组织抗清失败,逃往福建,后死。
  22、衡王。
  封地:青州府。
  始封祖:明宪宗的儿子,朱佑楎。
  世系:衡恭王(朱佑楎)-衡庄王(朱厚燆)-衡康王(朱载圭)-衡安王(朱载封)-衡定王(朱翊镬)-衡王(朱常氵庶)。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有些疏远。明亡,清兵攻陷山东青州,末代横王朱常氵庶逃亡,下落不明。
  23、荣王。
  封地:常德府。
  始封祖:明宪宗的儿子,朱佑枢。
  世系:荣庄王(朱佑枢)-荣恭王(朱载墐)-荣王(朱翊鉁)-荣王(朱常溒)-荣宪王(朱由枵)-荣王(朱慈炤)。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有些疏远。明末,张献忠入湖南,末代荣王朱慈炤和母亲姚氏逃走,不知所终。民间传说朱慈炤后来隐姓埋名,以当私塾先生为生,康熙18年在山东汶上县被清军捕获,全家被杀,清朝为政治需要硬把他说成是"朱三太子"朱慈炯。
  24、潞王。
  封地:卫辉府。
  始封祖:明穆宗的儿子,朱翊镠。
  世系:潞简王(朱翊镠)-潞王(朱常淓)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略亲。南明时,末代潞王差点被东林党人立为皇帝(可惜后来是福王被立为皇帝)。清军南下时,朱常淓也当了几天监国,顺治二年六月,南京被清军攻破,朱常淓投降,后死。
  25、福王。
  封地:洛阳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洵。
  世系:福恭王(朱常洵)-福王(朱由崧)。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很亲。明末,贪婪的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杀死,他的血被做成了"福禄酒"。他的儿子朱由崧南窜,后来用计当上南明皇帝,荒淫无度。顺治二年五月,清军渡江,朱由崧逃到安徽芜湖被俘,被清军押赴北京处死。
  26、瑞王。
  封地:汉中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浩。
  世系:朱常浩(就一代)。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很亲。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重庆,朱常浩被俘,死。
  27、惠王。
  封地:荆州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润。
  世系:朱常润(就一代)。
  结局: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很亲。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攻长沙,朱常润在战争中下落不明。
  甲申国难时殉葬之人:
  1、大学士范景文及其妻妾。
  2、户部尚书倪元璐与他的一家十三口人。
  3、左都御史李邦华。
  4、副都御史施邦昭。
  5、大理寺卿凌义渠。
  6、兵部右侍郎王家彦。
  7、刑部右侍郎孟兆祥与其妻何氏儿子孟章明,儿媳万氏。
  8、左谕德马世奇并其妾朱氏、李氏。
  9、左中允刘理顺并其妻万氏、妾李氏及儿子、奴仆婢女满门共十八人。
  10、太长寺少卿吴麟征。
  11、左庶子周凤翔与他的两个妾。
  12、检讨汪伟与他的妻子耿氏。
  13、户部给事中吴甘来。
  14、御史王章。
  15、御史陈良谟与其妾时氏。
  16、御史陈纯德、赵馔。
  17、太仆寺丞申佳允。
  18、吏部员外许直。
  19、兵部郎中成德并母张氏、妻张氏及子。
  20、兵部员外金铉并母章氏、妾王氏及弟錝。
  21、光禄寺署丞于腾蛟并妻。
  22、新乐侯刘文炳并祖母与弟。
  23、左都督文耀及妹、子孙男女共十六人。
  24、驸马巩永固并乐安公主及子女五人。
  25、惠安伯张庆臻并阖门男女。
  26、宣城伯卫时春并阖家。
  27、锦衣卫都指挥王国兴。
  28、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
  29、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并一家十七人。
  30、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副兵马司姚成。
  31、中书舍人宋天显、滕之所、阮文贵。
  32、经历张应选,阳和卫、毛维、张儒士、张世禧并二子。
  33、百户王某。
  34、顺天府学教官五人,俱失其姓名。
  25、长州生员许琰,俱死之。
  死述:孟兆祥守正阳门,死于门下;王章、赵撰骂敌而死;范景文、申佳允、刘文炳、卫时春赴井。
  金铉、滕之所、阮文贵、张应选投御河;施邦曜饮药;凌义渠扼吭;巩永固及乐安公主、张庆臻自焚;
  其余皆投环自缢而死。

百战战神慕容垂晚年继承人错选,最终导致了后燕的灭亡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慕容垂是一个具有传奇性的人物。然而,纵使慕容垂再如何的雄才伟略,选择了慕容宝这个酒囊饭袋作为太子,最终还是在参合陂后燕日落西山。登国十年(公元395年)五月吴敏超捉放韩德勤新四军的战略与策略1942年,陈毅同志在淮南地区与新四军第二师干部合影。(图源中国近代影像资料库)通过1940年秋黄桥之战,新四军在苏北打开局面,站稳脚跟。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江苏盐城重大国危局俄罗斯的人口危机有多严重?1900年,俄罗斯帝国人口超过1。32亿1950年,二战结束后的第五年,苏联人口1。78亿1991年,庞大的苏维埃帝国解体,这一年苏联人口2。87亿,这一年也是苏联人口的巅峰。苏联中美首次交锋,志愿军云山击溃美王牌,美军惊呼这是中国式葬礼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以后,正式与联合国军遭遇,开始了第一次战役。第40军首先取得了开门红,连续在温井楚山击溃南朝鲜军队,拿下了志愿军入朝以后的第一场胜利。与此一千多名开国将帅中,担任过正国级领导人的,有且只有这6位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472期。1955年9月27日下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军授衔典礼在北京进行。在获得军衔的一千多名开国将帅当中,有一部分将帅后期发展很好,成为副国级干部(如司马懿太可怕了,有才华又能隐忍,老板又爱又怕司马懿的才华谋略不在诸葛亮之下,诸葛亮屡次北伐攻占魏国都被司马懿化险为夷,最终以守为攻活生生把诸葛亮给拖死在五丈原。诸葛亮用兵如神,深谋大略,纵观曹巍阵营中,除了司马懿,还没谁能与1993年在八届全国人大领导选举结果中仍在列的三位开国将军都是谁时光进入九十年代,曾经的开国将军们相当一部分已经去世,健在的大都进入了暮年岁月。就是1955年授衔时的年轻将军,也接近了耄耋之龄。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于北京人民北京党史慕课第57课59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论述讲话精神,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热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联合出品了北京党史慕烈士陵园里的照片是我穿上父亲的衣服戴上父亲的帽子拍的来源海报新闻当人们去烈士陵园瞻仰时,目光总会在英烈的照片上多停片刻,想要看一看,这个未曾谋面的英雄长着怎样的面庞轮廓眉梢眼角。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他是革命烈士王亚箴王亚箴(190刘伯温临死前留了一筐鱼,朱元璋不解其意,17年后他恍然大悟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与其他的许多皇帝不同,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但他善于把握时机,并且知贤善用,他手下有许多的有勇有谋的将才。刘伯温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以武力名扬四方,而是1950年邓小平发出绝密电报,毛主席怒摔茶杯这些土匪太嚣张了1950年3月,毛主席刚刚从苏联回国,难得的出国经历让毛主席的情绪很是高涨,就在这个时候,一封名为西南各地近日连续发生大规模土匪武装暴乱的绝密电报被送往了中南海紫光阁。毛泽东访问苏
三炸水门桥美军的幸运与我军的无奈今年春节假期,我们将又一次迎来精神与视觉的盛宴,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即将上映。长津湖之水门桥是根据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我军三炸水门桥的故事改编的。对于水门桥之战,在我军战史上写他身高只有一米四多,21岁却成为红军军团长,带出一个战神叫粟裕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来到了井冈山,开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国的革命局势。我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史称土地革命时期。在土地革1951年,四川揪出一名前军统女特务,押赴刑场途中为何改变判决?1951年,新中国已经成立两年的时间,仍有许多国民党的特务和残余势力潜伏,这些人在暗中对新中国进行破坏,对人民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清理掉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潜伏势力,一场轰轰烈烈1940年,129师新组建的9个旅的旅长都是谁,建国后都是什么军衔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为了限制共产党的发展,经过多次谈判仅给了三个正规师的编制,为了抗日,中共也就接受了这个结果。然而接受这个结果并不等于就是这个结果了。随着抗日战争的进狄仁杰探案之虎穴寻踪(一)话说垂拱四年(688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这一日,狄公携李元芳数人,微服出行,来到了望江县城。望江香茗山狄公一路听闻望江县令郭文泽勤政爱民,任职不久,肃清匪患,路不拾遗,有意罗炳辉率红九军团独立作战,伪装成中央军智取敌军重镇1935年3月底,毛主席指挥了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用当时所有人和如今大多数人都不能看懂的战略战术,在赤水河这条对茅台酒极为重要的河流两岸来回穿梭,甩掉了蒋介石调集的40万大罗马帝国最大的失败是什么?罗马帝国最大的失败是什么?罗马人最大的三场失败是什么?阿利亚战役(公元前390年)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争,一场正在崛起的罗马共和国和在他们的酋长布伦努斯领导下入侵的高卢部落之间的一场老山战役中,他5次立功,退伍后9次舍身救人,41岁因看不起病去世前言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吃了败仗的越南依然心有不甘,在老山一带筑起防御工事,双方在此大小战斗持续十年之久,其中涌现出史光柱傅平山顾金海等诸多英雄人物,其实不光是他们,还每日一学党史学习教育(二百零三)党史知识问答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伏击侵华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A。平型关B。娘子关C。忻口D。太大宋最后的荣光,崩于1100年宋元祐八年(1093年),执掌大宋朝政近十年的女强人高太皇太后,病倒了。这一次的病来得很猛,62岁的她,估计是熬不到冬天了。作为太皇太后的乖孙子,时年17岁的年轻天子宋哲宗赵煦,内小小县令,芝麻大的小官竟敢挑战权威,被和珅陷害降为奴才除了烧车御史谢振定敢于挑战和珅之外,七品芝麻官武亿也曾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打击过和珅。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又字授堂,号半石山人,河南洛阳偃师人,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金石学家。武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