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三国时东吴国力远超蜀汉,陆逊也不输诸葛亮,为什么不进行北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三国时期的吴国多次北伐,但全部失败。
  一般认为,吴军善于水战,但陆地作战战斗力不强,远远不如曹魏军队。
  首先,208年赤壁之战以后1个月,吴军就开始北伐,试图一举杀入曹魏腹地。
  当时周瑜率兵攻打江陵的曹仁,孙权则亲自攻打重镇合肥。
  合肥是遏制吴军北上的重要据点。
  如果吴军不能占领合肥,也就无法北上。
  结果,周瑜攻破南郡,打败曹仁。但合肥城非常坚固,蒋济依靠数千守军,对抗孙权三四万大军毫不占下风。
  孙权攻打合肥近半年不克,军队疲惫不堪,只能撤退。
  由此,吴军第一次北伐失败。
  第二次北伐是214年,当时曹操出动重兵去攻打汉中张鲁。
  孙权认为是好机会,再次出动主力攻打合肥。
  出兵前,刘备也希望孙权出兵,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并且同意将骗走的荆州分一半给孙权。
  这边孙权再次出动三四万大军,围攻合肥。
  合肥主力有张辽、乐进、李典等七千多人。
  有了第一次防御成功的经验,守军不但很有防御经验,还多次主动出击。
  张辽曾带着800敢死队,夜袭孙权大营,斩杀武将陈武,杀得吴军大乱。
  这次对于合肥的围攻也是久攻不克,吴军出现大面积的传染病。
  孙权有了第一次经验,只得撤军,亲自率领1000多人断后。
  谁知道,张辽很有经验,立即出动数千兵力去追击,在逍遥津和吴军遭遇。
  当时孙权主力已经撤退,1000多人被曹魏数千人包围,孙权自己也很危险,冒险骑马渡河,在其他部队接应下逃走。
  第二次北伐也就这样惨败了。
  孙权在世的时候,还在230年、234年两次北伐攻打合肥,尤其是234年第四次合肥之战差点就打赢。
  当时,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也即他人生的最后一次进攻曹魏。
  东吴也知道此次如果不能胜利,恐怕两国就再不可能胜利。
  孙权再次出动主力围攻合肥,差点就攻破合肥新城,曹军守将满宠吓得差点投降。
  然而,曹叡驾御龙舟亲率中央大军前往救援,孙权无奈只能撤退。
  孙权死后,东吴权臣诸葛恪曾第5次北伐合肥。
  这次诸葛恪出兵更多,攻打合肥军队高达10万人,还有西线姜维的配合。
  然而,此时吴军多年不做战,战斗力下降严重,还是久攻不克。
  诸葛恪又缺乏孙权、周瑜的才干,一味强攻,搞得军队疲惫不堪。
  几个月后,曹魏援军赶到,将士气低落的吴军杀败,造成吴军数万人的伤亡。
  这就是东吴的5次北伐。
  事实证明,曹魏军队在陆战上的优势很大,东吴军队依靠水军防御有余,进攻不足。
  陆逊其实也北伐了,而且也不止一次,只是吴国和蜀国情况不同,蜀国诸葛亮大权在握,可以全权控制北伐,而东吴大权在孙权手里,虽然孙权后来破例设置"上大将军",地位更在大将军之上,而且让陆逊担任,但是控制全局的权利仍然在孙权手里,陆逊要北伐,都是得听孙权的。
  陆逊第一次北伐 ,就是有名的石亭之战,先是周舫诈降,骗曹休进入包围圈,然后孙权让陆逊担任大都督,总督各路人马在石亭给曹休大战,其实这次本是有机会直接覆灭曹休的,曹魏这边贾逵及时设置疑兵,并有朱灵断后才救出曹休,但是惭愧的曹休没多久就病死了。诸葛亮还认为这是个机会发动了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
  第二次 ,这时已经是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诸葛亮和孙权联络,希望一起伐魏,两国当时是同盟,所以孙权自帅大军到巢湖,准备攻合肥,而派陆逊和诸葛瑾攻襄阳,而魏国皇帝亲征合肥,孙权撤退,陆逊这边本来也没有什么收获,听说孙权撤退,而且跟陆逊的亲信韩扁还被俘虏,然后陆逊和诸葛瑾合谋,打了一小仗反而俘虏了千把人。
  第三次 ,或许是第一诈降的效果太好,所以这次陆逊再次派人诈降,不过这次的对象是王凌,然后陆逊进攻庐江,这次陆逊应该是围点打援,但是被满宠识破,所以想派人截了陆逊的退路,陆逊发现后马上撤退,也没有损失。
  其实还有一次,只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但是陆逊是胜了的。而且专门新筑了一座城,作为军事重镇,常驻兵3万。
  通过上面就可以发现,陆逊并非没有北伐,但是陆逊并没有绝对的的权利,所有的北伐都是经过孙权允许或者命令的,而且,说诸葛亮谨慎,陆逊更谨慎,没有100%把握基本都不打,有一点危险就是立马撤退,也不至有损失。相比于诸葛亮大权在握,就算败一次、两次也没人能把诸葛亮怎么地,而陆逊头上一直有皇帝压着,所以一点不敢怠慢,能打就打,不能就退,就是不能败,一旦败了就要等着接祸了。而且陆逊北伐的规模除了第一次,其余都不大,所以也没有大书特书。
  陆逊多次进行北伐。
  228年,以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诱敌为契机,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魏国大将曹休的部队于石亭(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境内),三路吴军斩俘魏军1万余人,缴获牛马军资无数,大败的曹休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去世。
  232年,陆逊移兵庐江,曹魏老将满宠安排了口袋阵想歼灭东吴军队,陆逊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撤军了。
  234年,陆逊与诸葛瑾率万余人进至江夏(今湖北省鄂州市)、沔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准备进攻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在陆逊派往孙权这里的使者被魏军俘获,军事机密泄露的情况下,陆逊镇静处置,派士兵种植农作物,自己与诸将弈棋、射戏,然后与诸葛瑾继续按原计划进军,暗中派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等地,魏军不敢撄其锋芒,东吴军队又大有斩获而平安撤军。
  241年,陆逊遣重兵30000屯守邾城(今湖北省黄冈市禹王街道办事处境内),并修缮加固城池,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如此写道:陆逊重邾城之守,而魏人息志。
  上面只提到了涉及陆逊的北伐,事实上,根据《三国志》站在曹魏立场上的记载:时权岁有来计。
  也就是孙权时代,东吴每年都北伐。 但是,东吴的北伐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就是水军较强陆军较弱,一旦深入魏境,就会出现满宠所说的『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弃船而进入魏国国境二百里,后面的地方都没有派兵驻守(因而十分空虚)——的状态,因而经常会遭遇不利。
  然而,曹魏南线的主要兵力(三分之二)是防备和对付东吴的,而且拒不完全统计东吴北伐14次,曹魏伐吴6次,显然曹魏也是把东吴当成了主要对手,可能只是因为《三国演义》等的重点描写是蜀汉北伐,东吴北伐的存在感才显得弱一点。
  东吴国力远超蜀汉,陆逊也不输诸葛亮,为什么不进行北伐?
  在我的记忆里,东吴的北伐,好像不少吧;孙权一直有一颗carry的心,之前的合肥之战,不正是北伐吗?夺取荆州,斩杀关羽,累死刘备后;诸葛亮再度与东吴结成"孙刘联盟",期间诸葛亮北伐的同时,东吴都有积极的响应;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
  合肥之战 第一次合肥之战;公元208年,曹操赤壁新败,周瑜、曹仁对峙于南郡;孙权亲领大军,发起了第一次合肥之战,最后无功而返;第二次合肥之战;公元215年,曹操专注于汉中战事,留乐进、张辽、李典等人驻守合肥;孙权趁机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最后被杀得丢盔弃甲,惨败而归,险些丢了性命;第三次合肥之战;公元233年,孙权欲出兵围攻合肥新城,因城离水太远,二十余日不敢下船;上岸以后,中满宠伏兵,以失败告终;第四次合肥之战;也是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公元234年,孙权、诸葛亮相约,各执十万大军,夹攻曹魏;曹魏采用,先集中火力击败吴国,再回过头来收拾蜀国;结果吴国兵败,岐山方面,司马懿坚守不出,累死诸葛亮;吴、蜀两国皆以失败告终;第五次合肥之战;公元253年,诸葛恪手握大权,不顾群臣劝谏,发动北伐战役;领大军二十万进攻合肥,依然以失败告终;
  襄阳之战 公元236年,孙权北伐曹魏,派陆逊统军,攻打襄阳;此次北伐,虽然没能成功拿下襄阳,但也收获颇丰;陆逊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等等等等……
  另外还有石亭之战,虽算不上东吴主动出击,但此战由陆逊指挥,大败曹休大军;迅速形成追击之势,也可算作北伐战役!
  还有一些小的战役,这里就不提了;总之,孙权还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所以才有这么多北伐;早期确实没办法,荆州这边有关羽大军驻防,东吴也要时刻提防,很难腾出多余的人马北伐;况且,单单发动合肥之战,并不是长久之计,必定要拿到荆州,才有机会真正意义跨出国门;陆逊在世的时候,前期基本上都在争夺荆州控制权,后来孙权登基,陆逊不久后又领了丞相一职,之后就很少统兵了;
  所以!在把荆州问题弄明白之后,陆逊就很少统兵了;总共就打了那么几场战役;石亭之战,襄阳之战;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诸葛亮与孙权同期的各次北伐,乃至于季汉、东吴后期配合的几次北伐,都难以克服双方北伐途中不同的水文条件所带来的行军时令之差异,这种客观条件的不允许,使得两国无法达到理想中的两路呼应。
  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都是从汉中出发,以陇西为主要战场,途径秦岭山区。在山区行军,最怕雨季的山洪,所以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就必须选择在雨量少的一、二月出兵 ;而孙权、陆逊与诸葛恪的北伐,主战兵种是水军、运输主力是水路,相当依赖水量大的季节,河水流量越大,越能装载更多的军械与粮草,所以东吴方面就必须选择在雨量大的七、八月出兵,方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战力 。
  一边必须躲开雨季山洪,一方必须利用雨季河道,这就硬生生地把两军的出兵最佳时节,间隔整整半年,有了这么个时间差,自然是有利于曹魏的从容应对咯,两路呼应的战略价值便大打折扣。
  而且,从季汉军事中枢汉中 、政治中枢成都 ,到东吴的军政中枢建康 ,相距千里,来回一趟起码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路程,在古代那种没有现代交通、通讯方式的条件下,很难做到军事行动的步调统一。
  综上,东吴与季汉之间的几次呼应式两路北伐,均无法做到同步行动,往往存在一方已然收兵了,另一方才刚刚出兵的情况,这并不完全是汉吴两国有一定隔阂所致,还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所致。
  这个问题让吴大帝孙权情何以堪啊,当年张辽的阴影可是挥之不去啊!
  说多了都是泪,东吴不是没有北伐过,虽然没有像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但也是一直在努力啊,单单陆逊就北伐了四次,只是都成不了事。
  没错,不管是军队的整体力量,还是所占据的土地面积,东吴跟蜀汉相比之下,后者完全是处于弱势的。可是,如此强大之下的东吴,在北伐的这件事情上面,并没有成得了事。有些人会片面地认为,那是因为东吴胆子小,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情绪化的,如果能够理智地看待这件事情,自然就能够明白东吴的北伐之痛了。
  首先东吴固然比蜀国国力强,但破事儿也多,江东那群土豪从来都不安分,家族势力错综复杂。而且江东军队擅水战儿不擅长陆战,这一点周瑜在南郡,孙权在合肥都向我们证明过。最终要的东吴和蜀汉的国策不一样,东吴是先保证江东,再图中原,所以和曹魏没太大仇怨,孙权称帝前,还接受了曹丕的册封。而蜀汉是铁了心的要兴复汉室,和曹魏势不两立。
  至于东吴的统帅陆逊,的确非常地有才,出将入相,和儿子陆抗一同扛起了东吴的江山。
  可是自己一心很难二用,他那么勇猛的一个人,在面对强大的北魏的时候,是相当害怕的,因为自己如果稍微地松懈,肯定会被北魏袭击,那样子的话,好不容易占据的荆州,就会在自己的手中断送掉。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陆逊的这种担忧跟害怕,东吴的领导者肯定也是如此。所以,东吴才不敢在北伐这件事情上面做得太冒进。还有一点是更为现实的,就是陆逊跟诸葛亮完全不同,后者在蜀汉的地位,是属于那种自己想要北伐的话,主子也不敢吭一声说不要北伐的。陆逊在东吴的发言权肯定不如诸葛亮。
  因此,就算陆逊心里面非常地想要在北代这件事情上面做些什么成绩出来,也必须要考虑到孙权怎么想,毕竟孙权这哥们到了晚年可是出了名的昏庸。正是有着前面所说到的那些情况,所以东吴虽说非常地强势,但是在讲到北代这件事情的时候,本身是使不上什么劲的。
  这一点跟诸葛亮时期的蜀汉相比,真的是说多了都是泪。
  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陆逊还是象征性的搞了几次北伐的,而且或多或少都有点收获。比如石亭之战重创曹休,第四次北伐,陆逊又攻占邾城。
  夷陵之战后,魏蜀吴三个国家中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的局面已然形成。刘备死后,诸葛亮便派遣邓芝出使东吴以求加固盟友关系。那么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孙刘联盟已经恢复,诸葛亮五次北伐之际,盟国东吴究竟有没有进行配合作战呢?
  诸葛亮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春,当时他命赵云和邓芝率一支疑兵在箕谷拖住曹真的大军,自己则亲率各部兵马攻取祁山,一时间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均归降了,整个关中地区都震惊了。魏明帝曹睿亲自前往长安坐镇,并命张郃带大军前去抵御,张郃不负众望,在街亭大败马谡,蜀军不得不退回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告终。
  这时候东吴在干什么呢?同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诱使曹魏大司马曹休带兵来攻,石亭之战爆发。八月份,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为左督、全琮为右督,各带兵三万迎战魏军。此役吴军大胜,据《资治通鉴》记载: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不过吴军并没有乘胜追击以扩大战果。
  然后就在公元228年冬,诸葛亮进行了第二次北伐,出兵散关,包围了陈仓,曹魏将领郝昭英勇守城,蜀军粮尽而退。
  陆逊
  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命陈式将军攻取武都、阴平,郭淮带军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同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国号为吴。这一年秋,孙权迁都建业,命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总理荆州军政。由此可见,这一年东吴完全没有配合作战,孙权忙着称帝呢。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出兵祁山,怎奈粮草不济,又只能无功而返。同年,孙权命潘濬领兵数万去讨平五溪蛮夷 (他们莫非是去报沙摩柯之仇?)。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军占据五丈原,和魏军对峙于渭水。同年,孙权亲征前线,准备进攻合肥新城,并派遣陆逊和诸葛瑾率万余人进军江夏,准备攻击襄阳。然而曹睿听说后迅速做出应对,亲自带兵到前线督战,孙权军攻城不利后就撤退了。陆逊听闻主公失利,便也撤军了。
  曹睿
  因此,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仅有第一次和第五次勉强可以算是配合作战,但双方出战有明显的时间差,均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诸葛亮全力发动北伐战争,为什么东吴没有尽全力配合作战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司马懿当初说的四个字:外亲内疏。即孙刘双方表面上亲密无间,实则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孙刘联盟是否真的牢靠呢?陈述三件事:其一 ,益州豪强雍闿造反的时候,曾暗通过孙权,还把蜀汉朝廷任命的新太守张裔流放到了东吴;其二 ,据《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死后,东吴曾在吴蜀边境增派兵马;其三 ,后主刘禅投降之后,东吴曾派大军进攻永安,目的当然是去抢占领地了。
  司马懿
  所以,双方进攻曹魏,实际上都在保存实力,诸葛亮死后把大军平安带回,孙权出兵稍有失利就撤退了。孙权盼着魏国和蜀国大战,诸葛亮其实也盼着东吴和曹魏大战,可以牵制魏军。如此,吴蜀之间又怎么会有真正的友谊呢?
  东吴实行的霸业,武装割据政权。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和曹操都很尽力。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因见不到汉献带而不给盟主袁绍,曹操对这心里头是满意的。孙坚与曹操心有共识的是袁绍无能,袁术人品极坏。孙坚与蓸操的战友之情基础很不错。
  皇族刘表追讨传国玉玺致使孙坚伤亡。
  孙策艰难时以传国玉玺做交易,赚得袁术兵将确立霸业基础,曹操当时救下天子刘协,给于关注,认证江东孙家父子无篡汉野心,曾封孙权讨虏将军。
  曹操和刘备共灭袁术及吕布,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曹操为丞相因此功劳更有说服力,间接为孙策洗却耻辱,令孙权心里不无感激。
  赤壁战败,曹操不恨江东,还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丞相胸怀颇有大爱!……
  曹操喜欢孙家,基于孟德文台的战友挚情,父子相传,心各自知。
  至陆逊在东吴当大都督掌兵时,三分鼎立的时局已经明朗。因孙曹合谋袭取荆州还擒杀了关羽,双方预防西蜀刘备来报仇争夺地盘。东吴实得利益,形势与战略适宜于防守。
  将帅由主,孙权明智,吴魏互通信使,
  双方息战修和。陆逊儒将风度,并非好战者,又何苦去北伐战魏!……
  曹魏的力量比东吴的强得多,陆逊的能力远比诸葛亮低。
  东吴北伐4次,取得一点小的成就,主要是魏国太强了,打不过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的为什么现在的人拿不动当时的武器呢说起古人用的兵器,我们在影视剧中看的最多。除了一些人使用的飞镖暗器外,大多数富有主角光环的人物,兵器也都是五十斤起步。要是碰上英雄好汉军前叫阵,要没个百八十斤的兵器,都不好意思拿出明武宗的选择其实有很多,为何嘉靖成了皇帝?这又不是明武宗选择的,而是杨廷和等大臣的选择。其实选择也并不是很多,选朱厚熜理由是两点,最主要的是朱厚熜的血缘身份确实离皇位最近另外杨廷和等可能认为朱厚熜年纪小并且孤苦伶仃好控制,南宋开国贤相,一生开挂励志,晚年却靠绝食自杀,以保全家赵鼎画像公元1226年,宋理宗也想学学唐太宗,遴选二十四位功臣,把名单交给画师,命画师画像,然后把画像放在昭勋阁里,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理宗所选的功臣,只有曹彬潘美曹玮李继隆韩建文帝的从小玩伴,拥有一支神秘大军,但为何关键时没救他?朱元璋晚年由于太子朱标早逝,他不得不遵从嫡长子继承方式,封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也很无奈,如果儿子朱标活着,将来继位很正常,不会引发内乱,毕竟朱标是长子。换储后果朱标突然一死,泰坦尼克号沉没至今,为何没人打捞?号称当时永不沉没的最大客船的泰坦尼克号,却造成了20世纪最大的海难事故。泰坦尼克号。现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在北纬41西经49(具体是这个坐标414335。00N495654。00W)的淞沪决战蒋介石草草收场20万官兵只有4万运到台湾长江防线全线失败,蒋介石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把电报住地上一扔,气急败坏地骂道娘希匹!敌军敌军,汤恩伯是谁家的司令,是国军司令还是敌军司令?为什么只报敌军进攻不见国军抵抗?嗯?他对俞济渡江战役中,国军炮弹不装引信,司令醒悟原来只剩我一个国民党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公然发动内战,破坏和平,蒋介石的这一行为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唐秉琳唐秉煜吴广文等曾在国民政府任职的人就率先秘密的打响了反蒋旗帜,这三人前往江阴要塞任职后,通过红色文物党史故事见证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珍贵文献来源党建杂志八本蓝章图书胡俊作为中国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可谓浩如烟海,而其中100年前的8本盖着蓝色藏书印章的外文图书,则是学府珍藏的瑰宝和共产主义先驱们追寻真理百团大战期间,国军趁机血洗彭德怀老家,得知真相的元帅是何反应1940年10月,正处于百团大战获得初步胜利的阶段,彭老总突然收到了一封信,拆开这封信后,彭老总脸上的表情一瞬间变了,他紧咬着牙关咯咯作响,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拿着这封信身体忍不住林碧春1970年,中洲总统博卡的王妃给台湾领事馆打来电话救救我,我要回家!领事馆一听是两年前嫁过去的王昭君,立马挂了电话。被挂断电话的王昭君更加绝望,但之后她想到了一个用妹妹用掩护逃离这刘备为什么偏偏一定要弄死吕布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但却因为人忠奸不分,多疑。对陈宫的意见再也不肯听取,反而听了一些叛臣的说法,最后导致下邳遭遇滑铁卢,成了吕布一生中最悲惨的决策
1976年,毛主席逝世,修建纪念堂排除了几个选择,最终选址为天安门广场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溘然长逝,全国人民陷入巨大悲痛之中。此时,几个迫在眉睫的难题需要人们去解决,毛主席的遗体该存放在何处?民众又该到哪里去瞻仰毛主席的遗面对船员被土著杀害,郑和为何阻止了手下反击?提到郑和,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船队出使西洋,而且去了七次(第七次是奉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之命),或许还有人听说过在航海途中为了给船员打发时间,郑和发明了麻将这一项如今老彭老总蒙冤时,妻子浦安修与前妻刘坤模,二人对他的态度如何?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们为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是人民的伟大功臣。值得一提的是,十大元帅中,每个人的感情生活不一样,有的元帅家庭美满,幸福快乐,有的家庭则面闽西发现山顶洞人揭秘洞穴人的生存方式20世纪40年代,周口店发展的北京人头盖骨神秘失踪,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恩案。至今官方提间都在不停我这失的五个头性。那么,为什么头盖什会引发如此多的关注?在已知纳多远古人英造址中,很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级以上政区及(一)乌市克市伊州博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新疆,古称西域。清统一其地,称回疆,设伊犁将军。1884年,取故土新归之意,正式设立新疆省。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设立了西域都护府阎红彦没有军级,按理不应参加授衔,毛主席却说上将名单要有他1955年,在评定军衔时,中央打算将大元帅军衔评给毛主席,但毛主席却说自己不参与评选,并建议地方的干部也不参与评选,把机会留给在军区工作的同志,在这之后,如邓小平谭震林等人都主动放毛主席忘记救命恩人,他写诗讽刺,59年相见,主席好好养老喂,对面坪子里的人,你们看见毛润之了没有?。1925年7月的一天,一队荷枪实弹的团丁突然冲进韶山冲,对着坪子里的人喊道。你们找他有什么事儿啊?。对面的团丁又喊道团防局成局长找他!。当年苏联为什么大方的给了哈萨克斯坦大片领土?苏联尚未解体之前,对于国家领土这个问题,是看得极为重要的,有人用噬土成性来形容它。可是,这样一个视领土为生命的国家,竟然眼睁睁看着哈萨克斯坦占去了大片的土地,对此还没有一点办法,这1949年,他设计的五星红旗当选为国旗,毛主席盛赞就是要大团结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系列建国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其中国旗国歌国徽等工作备受瞩目,它们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容不得半点马虎,牵动着国人的心。当时为了选出最优秀曾国藩支持的清末留美幼童中都产生了哪些名动一时的人物?清末留美幼童指的是在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在曾国藩等人支持下选派到美国留学的一百多名学生,这些学生被送出国时大多只有1314岁,他们到美国后,进入美国的高等学府学习,并且大为什么秦始皇最早打算定都洛阳?因为他没有软实力,虽然武力取胜,确十年而亡,缺少文化底蕴。定都洛阳不光是武力,需要的是软实力。什么是软实力?比如外来入侵成王,最后反而被同化。这就是中华文化,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