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中原大战双方都拉拢张学良,为何他选蒋介石?看看蒋给得有多丰厚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中原大战中,无论是对于蒋介石还是对于反蒋派来说,张学良的东北军都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1、双方对张学良的拉拢利诱
  1930年2月10日蒋、阎电报战初起时,在接到阎锡山要求与蒋共同下野电报时,蒋介石即电请何成濬详询奉天张学良的态度,东北方面的动向是蒋介石作出战略决策的重要参考。为笼络张学良,蒋介石一方面令何成濬与张学良保持密切联系,同时派方本仁、吴铁城、李石曾、张群等人,以各种关系前往沈阳劝张疏晋近宁。
  2月20日蒋致电张以北方事务相托,声称:"阎如启衅,则请汉兄立举义旗,共同努力完成统一也。"3月26日,为了示惠张学良,蒋介石致电吴铁城主动表示:"内政部长及军事参议院长与外交(部)次长,请汉兄即推人电保以便提出。"同时,蒋介石早早就开始其银弹攻势,3月27日,蒋致电宋子文,令其在4月5日前电汇张学良50万元。
  南京方面极力拉拢张学良,反蒋方面也不落后,阎冯代表贾景德、梁汝舟、薛笃弼等前往沈阳与张联络,极力争取张学良,许以陆海空军副司令职和华北地盘。
  蒋、阎对立初露端倪时,张学良曾向阎表示亲近,东北和华北、西北接壤,地理上的接近使双方有更多相同的战略利益。
  1930年1月17日,阎锡山致电张学良,请其协助从秦皇岛起运外购的飞艇、机关枪、子弹等武器弹药,张学良批示:"电军、警、关,切实给予便利,如咱事一样。"
  次日,在给阎锡山复电稿中初言:"晋辽提携,绝无问题。"后改为:"时事纠纷,近顷愈甚,欲图挽救,宜从提携人手,大而可安一国,小之亦有益地方。"蒋、阎争端愈演愈烈后,张学良从自身利益计,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立场,公开表态显得不偏不倚。
  3月1日,张学良发表通电,针对阎、蒋之争声称:
  "殊途原可同归,图终贵乎慎始。在介公力任艰巨,固鞠躬尽瘁之心;在百公析理毫芒,亦实事求是之意。特恐词纵详明,意难周到每滋一时之误会,驯启众人之猜疑,或且推波助澜,酿成战祸,循环报复,未有已时。则是二公救国之愿未偿,亡国之祸先至,非二公之所及料,亦非学良之所忍言也……尤望介、百二公,融袍泽之意见,凛兵战之凶危,一本党国付与之权能,实施领袖群伦之工作。"
  同时在给阎锡山的电报中表示:
  "东北四省,对日、对俄关系复杂,外交上不便与南京政府断绝关系。际此时局,处境较具苦衷,外交问题,今后仍与宁府联络进行,尚希谅解为幸。""东北四省,与山西省同有维持华北治安之责,所以视其形势如何,除出兵协助碍难实行外,在维持治安上必要之范围内,不妨接济武器弹药。"
  2、蒋介石的价码
  为拉拢张学良站到南京一边,蒋介石方面采取了各种手段。以高出市场价一倍的价格向东北兵工厂购步枪5万支。随着蒋军在战场上的失利,蒋介石急于拉张学良参战。6月5日,蒋电方本仁、吴铁城,有意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并全权负责北方。
  8日电宋子文,询问其何时可拨付张出兵费用200万元。16日蒋再电古应芬,请李石曾力劝张学良出兵:
  "凡奉张所要求者,务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允纳,即有不合理而难允之件,亦不必拒绝,或竟暂允其请,再在决战后详行讨论可也。现在惟一目的,只要其五日内能出兵平津也。"
  6月21日,在蒋介石授意下,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此时,张学良已倾向于蒋介石。1930年7月底;南京方面李韫珩五十三师拟转海运由青岛登陆,协助韩复榘夹击胶济线晋军。当时青岛地区为奉系海军控制,登陆青岛必须获得其同意。
  蒋介石乃电请张学良令准该部登陆,8月初,因奉张的协助,李韫珩部陆续登陆青岛。对此,蒋介石在日记中表示:
  "到青岛部队已完全上陆,集中胶州,兵力虽只一师,而青岛为奉天海军所在地,我陆军得以上陆,在逆方观之,必疑奉天方面已加入我战线矣。且青岛可以上陆,则天津亦可以上陆,阎锡山之后方动摇矣。奉军虽未加入作战,而于我之政略战略,皆占先一着矣。"
  但是,张学良此时尚不急于明确表态,一则他深知自己在这场大规模内战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绝不轻易表态,而是待价而沽,谋求更大的利益;二则东北内部高官看法不一,意见尚需整合。
  1930年6月5日,张学良召集东北高官商议应付时局办法,会中意见约分成三派:
  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等人主张保境安民,不与任何一方合作;王树翰、莫德惠、刘尚清、沈鸿烈、鲍文樾等人主张与南京合作;于学忠、万福麟、王树常、臧式毅、荣臻等人则表示静候张学良决定。
  为了促使张学良彻底倒向自己一方,7月,蒋介石任命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张学良以是否就南京方面任命的副司令一职问题征求张作相、汤玉麟等意见,张、汤等表示反对,强调:
  "此时就副司令名位,即须尽副司令职责,势将与阎成对峙局势。我不犯人,人将犯我。环顾内情,熟权利害,窃以为不可。"
  张学良在内部反对声中,再次推迟表态,答应蒋军夺回济南就考虑出兵。张认为如果蒋军夺回济南,那表明反蒋联军已陷入被动。8月15日,蒋军占领济南,蒋介石连电张学良出兵。24日蒋介石答应由张学良主持华北,随后又明确答复由宋子文给张学良速筹500万元出兵费,并答应发行1000万元的公债整理奉票。
  张学良感到出兵的条件已经满足,内心已有"拥护中央"的打算。9月初,张学良召开东北高级干部会议商讨时局,会中张作相、张景惠仍反对出兵助蒋。张学良心意已决,坚持入关主张,张作相等被迫放弃反对意见。张学良决定令于学忠、王树常组成第一、第二两军,出兵关内。
  9月18日,张学良发出通电,"吁请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静候中央措置"。20日,于学忠率部先行入关。张学良出兵严重地动摇了反蒋派的军心,阎锡山迅速将晋军向黄河以北撤退,撤回山西,庞炳勋、孙殿英、刘春荣等部均纷纷自由行动,随同晋军撤到黄河以北。
  3、张学良出兵的作用
  而东北军和晋军也形成默契,东北军每到一地,即通知晋军让防,阎按通知节节退兵。21日、22日,东北军和平接收天津、北平。为保持同晋军的关系,东北军到达河北、察哈尔后即停止前进,没有进入山西。
  东北军入关后,陇海、平汉两战场的西北军也军无斗志。19日,石友三通电拥护张学良,率部由鲁西开往豫北。各路友军或垮或撤,冯玉祥西北军处境艰难,面临后路被截、重兵包围的威胁。蒋又派人四出活动,多方利诱,使冯部迅速分化。
  9月28日起,吉鸿昌、庞炳勋、梁冠英等高级将领纷纷举兵投蒋,赵登禹、刘汝明、魏风楼、张人杰等一小部分部队退入晋南,平汉线的反蒋军处境险恶。10月2日、3日,蒋军先后占领开封、许昌。6日,陈诚部占领郑州。9日,杨虎城部占领洛阳,25日占领潼关,截断了西北军回陕西的退路。
  在大局已定时,10月4日,阎锡山、汪精卫秘密到郑州与冯会晤共同商定联合发表停战通电。阎锡山随即发出下野通电,表示:
  "今者撤兵河北,损失及半,欲再以战争求达目的已属不可能矣。叠奉严命督促归田……本总司令即日释甲归田。"
  5日,阎、冯、汪联名电张学良表示愿意停战,听候和平解决,冯玉祥率副司令部人员撤到黄河以北的新乡。10月15日,阎、冯决定联袂下野,鹿仲麟领衔通电罢兵息战。
  11月14日,阎、冯通电取消太原的陆海空军总司令部。
  蒋介石与张学良约定晋军由张学良负责收编,西北军由蒋介石负责收编。张学良对晋军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晋军被编成第四、五、六、七四个军(1931年7月改为第三十二、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军),分别由商震、徐永昌、杨爱源、傅作义任军长,另有护路、炮兵、骑兵各一个师,共十六万多人。
  退入山西的西北军初被编成第三军,1931年6月改为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任军长。黄河南岸的西北军为蒋介石收编。对于阎锡山和冯玉祥,蒋介石坚决要求他们出洋。阎锡山声言要去日本游历,躲到大连。冯玉祥则隐居于汾阳县峪道河。
  中原大战历时半年之久,交战双方投人兵力总数达140万人,死伤四十余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30年度,南京中央的财政支出为5.39亿元,其中军务支出就达到2.45亿元,占到将近一半,连绵的战争严重阻碍了国家建设的有效进行。
  中原大战的结果,蒋介石获得空前胜利,统治力量大为加强,全国统一的基础基本稳固。张学良兵不血刃,在关内取得巨大地盘,也是一位大赢家。几位输家中,阎锡山虽被迫暂离山西,但实力尚存,保留有山西地盘,李宗仁、白崇禧也在广西苟延残喘,只有冯玉祥西北军全部崩溃,从此即离开军队,失去东山再起的资本。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和珅刘墉纪晓岚谁的官职最大,为何一个称臣一个要称奴才?自然是和珅的官职最大,其他两位在这方面与和珅比,还真是没什么可比性,至于臣和奴才的称谓区分,请见下文。和珅不仅仅官职最大,同时也是三人之中最年轻(有为)的。基本资料和珅(1750年为啥李世民和赵匡胤不杀开国大臣?在中国封建王朝当中,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在辛辛苦苦打下天下以后,都会选择将一同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有选择地诛杀一批,以便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也有少数例外的皇帝,比如虽为大唐第二任皇帝,却是关羽对刘备军队的建设功不可没,他镇守荆州时,手下有多少兵力?荆州巅峰时期纸面有20万部队,不过主力都投降曹操了。赤壁后刘备占据的地盘总人口数按照汉朝的户口统计不到荆州一半,估计刘备在荆州巅峰时期撑死不到8万。刘备入川,张飞等入川先后两次抽掉刘秀起兵于南阳是正确的吗?毛泽东主席生前博览群书,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了如执掌。他老人家早在上世纪的1948年11月4日闻听南阳解放的消息后,在西柏坡的民房里奋笔疾书,写下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新闻稿。其中有一段百日维新起初得到慈禧的默许,最后为什么会触怒慈禧太后?上学时看百日维新觉得六君子死得可惜,现在看觉得他们死的不冤。做为历史爱好者我觉得百日维新并不是触怒了慈禧太后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百日维新太不靠谱。慈禧当政后,正是中国最危险时期,数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到底写了什么?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是有原因的。首先读过清史稿或者有关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孝庄是皇太极五位妃嫔中排名最后一位,当时的地位也不怎么高。毕竟皇太极是大清的缔造者,按照礼制和萨达姆攻入科威特,算不算发动战争?答案无需多言,大家又不是傻子不算!因为科威特是美国支持的,那么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不算战争,而且自古以来科威特就是伊拉克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呲牙科威特国没韩信被刘邦杀死,他老婆貌美如花,最终有何下场?西汉第一名将韩信共有三个妻子,第一位香姬很受宠爱却不幸红颜薄命,还没有等到韩信封侯拜将那一天,就己香消玉殒。第二位薄姬只是韩信人生中的一位过客,来去匆匆。第三位殷嫱是他第二次付出真历史上的寇准包拯赵德芳是否同殿称臣?有什么历史依据?坚持原创,杜绝抄袭,欢迎关注,为您解惑寇准和包拯同是北宋名臣,但他们并未同殿称臣,赵德芳其事迹大多为小说演义杜撰,再加上他早逝,也没和前两人同殿为臣过。先说寇准,准确的名字应该是寇林冲买刀用一千贯,武松打虎知县赏一千贯,一千贯相当于现在多少元?回答这个问题,直接简单的以黄金或者白银进行换算肯定是不行的,我认为以购买力来衡量应该是最科学的办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维持基本的米价面价是一个政权稳定繁荣的先决条怎么看待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有些人都在盯着唐太宗不好的地方,很多好的地方,为什么压根提都不提呢?有人说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给唐朝以后的历史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效应,导致中唐后唐时期宫廷政变频出对于这种
2002年张文秋在京病逝,身披国旗安详长眠,朱镕基沉痛哀悼2002年7月11日,在北京一家医院的病床上,99岁高龄的张文秋老人停止了呼吸,身边的亲友见状顿时泣不成声。提起张文秋,人们往往想到他是毛主席的双重亲家,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毛主席的罗一秀毛主席的首任妻子,虽未被承认,建国后主席却为她破例老一辈的革命家们,他们的家庭生活大多是十分的朴素单调。由于常年的将经历投放到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上,所以对家庭的照顾往往是不够的。这时候作为他们革命伴侣的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就起到了很重毛泽东选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读书笔记毛泽东认为需要做某一项工作的理由,从来不是那些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道义层面,而是基于实现主要目标的需要。开头就说,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刘志丹的手下大将,陕北红军的重要将领,授衔后为何有人质疑?众所周知,陕北红军为中国近代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陕北根据地成为红军的落脚点,而陕北根据地正是刘志丹与谢子长等人带领陕北红军创建的,足见陕北红军对中国革命红军长征,哪支部队最早到达陕北?军长自降副军长,后升任军团长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序列中,有一支最早到达陕北的部队,这就是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在主力红军长征后与党中央失去直接联系和被敌人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在徐海东和程子华吴焕先等同志的率领下,黄河下游有一个部落,叫商族,相传是个有功的部落黄河下游有一个部落,叫商族。相传,商祖齐(读xi)在尧舜时期与禹合作治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由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夏朝末年,商部落成为强大的部落,唐朝成为首领。夏朝统治了大约40热血丹心铸警魂追忆革命先烈程利新2017年的夏天,我被安排到陕西省洛南县麻坪镇栗西口村包扶贫困户,期间有幸认识了村委会的炊事员程兰英,慢慢地,我和她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从她那里我了解到她曾经有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敖汉旗2022年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瞻仰先烈英魂铭记红色历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身前是重围身后是祖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2021年无数令人破防的瞬间,无数的微光汇聚却照诸葛恪过于顺利的人生,却是夷灭三族的悲剧幼年聪慧过于常人诸葛恪早年博学多识,素有神童之称,诸葛恪的父亲是东吴重臣诸葛瑾,诸葛恪幼年时期孙权曾问过他你的父亲跟你叔叔诸葛亮比较谁更厉害?诸葛恪回答当然我爸更厉害了,因为我爸知最闪亮的坐标对话洪灵菲烈士后代洪瑞宁书生成战士挥笔化刀枪洪灵菲后代洪瑞宁解读红色家书感悟初心使命革命先烈后代访谈实录在广东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红砂村的洪灵菲故居亦瑞居右侧南北厅,洪灵菲烈士的家书手迹收藏于此。其中大部分是洪灵菲写给妻子秦静毛泽东画像为何罕见漏双耳的?民间流传祖国不统一,不露双耳毛泽东画像大部分只露一个耳朵,露出双耳的画像极为罕见。最早的天安门城楼画像是张振任先生绘画的画像,这幅毛主席画像从50年代到60年代一直悬挂在天安门城楼,而这张画像毛主席只露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