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一、刘邦给刘太公建了一座城,让他尽情玩耍。
  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就是刘邦的老爹刘太公了。当年刘邦在家特别没有出息,虽然是亭长,但是跟街溜子没什么差别。因此刘太公是恨铁不成钢,常常抱怨。
  可是有一天刘邦做了皇帝,这下子刘太公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刘邦这家伙还故意来嘲讽自己的老爹:当年你觉得我最没出息,现在你觉得呢?
  刘太公可不敢再顶嘴了,那时候可没有确定以孝治天下,万一说错话,可能要被拖出去打屁股。但是刘邦却表现得非常孝顺,隔几天就过来给刘太公请安。
  本来刘太公还接受这种仪式,可是时间长了以后,管家告诉刘太公:那是皇帝,可不能再这么给你请安了,说到底你也是他的臣子!
  此后刘邦一来,刘太公就恭恭敬敬地拿着扫把在门口等着,刘邦嘿嘿一笑,就把刘太公封为了太上皇。
  做了太上皇以后,刘太公觉得无聊,就把御花园开发成了自己的菜园子。但是他还是觉得没意思,为啥?因为他以前在丰县的时候,可以喝酒赌钱、斗鸡踢球,现在啥娱乐活动都没有了。
  刘邦为了尽孝心,立刻在长安打造了一个新丰城,跟丰县那儿是一模一样,让刘太公到里面尽情地玩耍。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就这么度过了自己的85岁人生。他去世后两年,刘邦也跟着去世了。
  二、李渊躲在后宫,尽情地生孩子。
  李渊把天下打下来以后,心里别提多激动了。谁也想不到当年做马仔的人,也能成为领导马仔的领袖人物。
  不过他没高兴多久,因为他有一个厉害的二儿子李世民。李世民一口气就把李渊的两个嫡子都给干没了,再加上李玄霸此前已经去世,使得李渊只剩下了李世民这一个嫡子。
  再加上当时京城已经被李世民的兵马给控制住了,因此李渊不得不默认让李世民做了太子。两个月以后,李渊就被迫做了太上皇。
  没办法,再不让位,谁知道这个心狠手辣的儿子会不会对老爹下手呢?还是早点做太上皇算了,也落得一个清闲。
  此后李渊做了10年的太上皇,这日子实在是没办法打发啊。因为跟坐牢一样,除了吃穿用度都很奢华外,想要出门遛个弯都不可能,除了自己的卧房外到处都有人监视。
  那就在卧房里搞点事情好了,于是李渊就在后宫利用李世民送来的若干名美女开始生孩子。野史上说他一口气又生了30多个儿女,不过正史记载,李渊最小的俩儿子,都是在那10年里生的。至于女儿肯定也有,只是记载不详。
  三、李隆基做了太上皇,还整天想要搞事情。
  李隆基要是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挂了,那还能称得上一代明君。可惜这哥们寿命太长,安史之乱的时候,他一言不合就带着一家老小跑路到四川去了。
  路上还不忘把自己心爱的杨贵妃给宰了,可就算是这样,也无法挽回自己在大唐将士们心目中的形象。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太子李亨果断留在了前线,负责镇压安史之乱。当然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提前登基。
  于是李隆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做了太上皇。要知道,李隆基的权力欲望那是相当大的,他压根就不可能长期被人家给架空了。
  做了太上皇以后,李隆基依旧不忘搞事情。他不断给唐肃宗李亨的新朝廷派遣官员,尤其是宰相这一个级别的官员,李隆基也想安插。为啥?因为他想要架空唐肃宗。
  气得唐肃宗差点撂挑子不干了!所以说唐肃宗是两面受气,一边要被太上皇李隆基的势力所渗透,一边要应付安史之乱的危局,真的是太难了。
  等到长安被收复以后,唐肃宗就把李隆基从四川给接回来了。这个时候李隆基才正式开始了自己太上皇的生活。
  因为接触不到权力了,唐玄宗就躲在后宫和宫女、梨园弟子们整天唱唱跳跳,日子也算逍遥。不过唐肃宗却对自己的这个老爹不放心。
  宦官李辅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各种欺负李隆基。先强行让李隆基搬家,拿出了强拆的架势来,吓得李隆基差点从马上摔下来给摔死。
  唐肃宗对此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夸赞李辅国这家伙真懂朕的心思。所以说唐肃宗是真的要收拾唐玄宗李隆基了。
  后来唐玄宗最贴身的宦官高力士被流放到了巫州,陈玄礼被逼着退休拿养老金了,就连玉真公主,也被逼着出家了。
  唐玄宗身边所有可以相信的人,都被唐肃宗给撤了,你说唐玄宗这个太上皇晚年是不是太凄凉了?到了晚年这哥们估计是得了抑郁症,整天闷闷不乐,最终在78岁的时候郁郁而终。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去世的还有他儿子唐肃宗李亨。
  四、最成功的太上皇乾隆皇帝。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最幸福的一个人,绝对是乾隆皇帝。这哥们25岁登基,做了60年皇帝,又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实际掌权时间高达64年,是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也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长寿的一位帝王,足足活了89岁。
  当然了,这哥们还是最成功的太上皇。在乾隆85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做了60年皇帝了。当年有约定,做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
  过去说这个约定,也没想着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现在不小心活了这么大,总不能提前去死吧?于是乾隆只好宣布自己做太上皇,把皇位让给了嘉庆皇帝。
  但是乾隆做太上皇的这3年多时间,依旧还牢牢掌握着权力。嘉庆的前三年多,一直都是傀儡状态。一直到去世,乾隆才放弃了权力。
  所以说乾隆堪称史上最成功的太上皇,既能够让自己牢牢掌握权力,又能够让自己得以善终,还活那么大岁数,就问你还有谁?
  总结:除了太上皇,还有一位无上皇。
  太上皇大家很熟悉,但是无上皇似乎很少有人知道。不过这称呼早就被人家给准备好了。太上皇一般是皇帝的父亲,而无上皇,则是皇帝的爷爷,也就是太上皇的父亲。
  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无上皇,就是北齐后主高纬。别看这孩子岁数小,才二十多岁,但是他在北齐即将亡国的时候,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果断把皇位禅让给了太子高恒。
  结果没多久,身为太上皇的高纬,又让高恒把皇位禅让给了高湝。虽然高湝不是高恒的儿子,但是高恒莫名其妙就做了太上皇,而太上皇的父亲高纬,自然就是无上皇了。
  不过可惜禅让高湝的诏书还在路上,才走了4天时间,北齐就灭亡了。所以高纬这个无上皇也只当了4天时间。
  参考资料:《史记》、《旧唐书》、《清史稿》、《北齐书》
  历史上的皇帝很多,但太上皇却不多,历史上的太上皇却屈指可数,他们有的被逼无奈,有的功成身退,总之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当上了太上皇,这也决定了他们最终怎样度过余生!
  历史上的太上皇大致分为5种:
  儿子追封型:刘太公
  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但他这个太上皇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儿子刘邦的本事,因此老头没有在长安这样的大地方呆过,被追封太上皇后,刘太公跟着儿子到了京城长安,但是,和如今那些退休后随子女到大城市"享福"的老年人一样,刘太公也很不适应全然陌生的环境。他住的是深官大院,一望无际的亭台楼阁,显得死气沉沉。吃的倒是好,也有娱乐节目,可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舌头也就麻木了,娱乐节目看多了,也逐渐索然寡味了。为保证他的安全,刘邦甚至给他配备了专门的卫队,他到哪里,都有一帮彪形大汉跟着。终于,太公开始抑郁了,成天就没个笑脸。刘邦是个孝子,看到老爸不高兴,儿子很着急,终于刘邦发现太公常念叨乡下的日子,说老哥几个在一起唠唠嗑、下下棋,那才有意思呢!刘邦挠挠头,计上心来!不久后的一天,刘邦亲自来请太公,说要带他回老家看看,太公一听,高兴得路都不会走了。一行人出了宫,走了没多远,刘邦在轿外喊:爹,到了!太公下轿一看:哇,真到了老家的村口。但老头一想,不对啊!这没走多远咋就到家啦?最后才知道是刘邦请了工匠,照丰邑的样子重新建了一个"新丰",把乡亲们全都迁了过来。老头很感动!这个"鸡犬识新丰"的故事,出自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事情真假不好说,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刘邦这样有出息的儿子,刘太公生活应该挺滋润!
  被逼无奈型:李渊
  说起李渊,这个人挺奇怪,他是一个开国皇帝最后做了太上皇的人,原因大家应该也很清楚,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上位,李渊被迫退位,李渊退位后,开始住在"太极宫",在古代李世民属于篡位,因此他很忌惮李渊,派人监视并软禁李渊,因此李渊虽然贵为太上皇,但生活的确实的确不咋样!到了贞观三年,他从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大安宫,在大安宫生活期间,李渊除了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宴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大安宫。李世民经常到九成宫(即隋朝的仁寿宫,位于今陕西麟游)避暑,李渊也不愿意出行。李渊郁郁寡欢,最终贞观九年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岁。因此李渊的太上皇生活很凄惨!
  类似于李渊,唐朝的另一个太上皇李隆基也是,因为安史之乱,李肃登基后,他被迫退位,晚景凄凉!
  身体不佳型:宋孝宗
  宋孝宗是南宋少有的主站有位君主!宋高宗身体很好,到了宋孝宗继位时 宋孝宗赵昚继位时已经不年轻了,做了二十七年皇帝之后也已年过花甲,垂垂老矣,就照先皇的前例禅位给太子赵惇,这就是宋光宗。但是,宋孝宗的太上皇生活并不幸福,因为光宗是个"妻管严",他被他那不孝的皇后老婆给牢牢控制住了。五年之后,孝宗病逝,儿子竟然托病不去参加葬礼,看出宋孝宗晚年生活也不咋样!
  追求享乐型:高湛
  北齐实际只存在了二十几年,却有六个皇帝,而且一个赛一个的荒淫残暴。第四个皇帝武成帝高湛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吃喝玩乐,干脆把皇位推给只有十岁的儿子,钻进后宫专门研究声色犬马。当了太上皇之后,高湛更加疯狂地纵欲享受,结果几个月下来,二十多岁的他就耗尽元气一命呜呼了。
  功成名就型:乾隆
  乾隆是少有的高寿皇帝,在成就十全武功后,乾隆很自豪,在皇帝宝座上端坐了六十年之后(这个记录只有他爷爷康熙能破),觉得自己已经功德圆满,该无牵无挂地享享清福啦,于是就宣布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开始了无忧无虑的太上皇生涯,但是乾隆当政后并没有放弃权利,仍然控制朝政,大事都有他决定,皇帝没有实权,因此,只有乾隆的太上皇才是名副其实的太上皇!
  中国历史上有特别多的太上皇。比较有名的是唐太祖李渊,唐明皇李隆基,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等,大唐和南宋时代,太上皇频繁出现。
  唐朝太上皇大多不是自愿的,都是儿子通过一系列或政变或斗争后借机上位。太上皇不得已无奈交接。
  南宋从赵构开始,却大多是自愿放弃当皇帝,主动当太上皇。这也和内外部环境有关。四周强敌环视,皇帝不好干,皇帝的权利也没那么大。谁爱干谁干!
  乾隆是因为实在太老了,干不动了。当了一辈子弹幕王,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当几年太上皇,虽然并不顺心顺意,却也心甘情愿。
  那这几位我们都不说。说说大明唯一一位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关于这个人,本人是十分鄙视的。客观来说很矛盾,也很难评价,他是个有魅力的人,也是个矛盾的人,一个失去担当的人,也是个身不由己的人。
  "土木堡之变"后,闪耀人格魅力的明英宗差点单枪匹马征服整个瓦剌。短时间内聚拢了一大批瓦剌粉丝,吓的也先赶紧把他丢回大明,既然没有油水,就别祸害我了。
  回到大明的朱祁镇,主场已经成了他弟弟明景帝朱祁钰。就算再不心甘情愿,他也只能当个太上皇——原来哥哥也可以当了太上皇,还以为只有老爹能当呢。最后被实际软禁在南宫之中。
  他这个太上皇估计是挺惨的——自己作的。生活都需要自给自足还没有生财之道。只能靠皇后变卖首饰,做做女红维持。
  我们要说朱祁钰这人还不错。"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挺身而出,虽然身不由己,但能信任支持于谦,击退瓦剌,这就是大功劳。而尽管他也希望这个哥哥早点死,自己一脉千秋万代。却并没有对哥哥朱祁镇,侄儿朱见深下狠手——这要是他们祖宗朱重八,估计这父子俩早阴沟里埋了。因为长期生活在极端心理压力之下,护国有功者朱祁钰对误国有罪者朱祁镇的对峙中,竟渐渐落了下风,可见明景帝这是个有良心的人——只有有良心的人才会折磨自己。
  弟弟有良心,哥哥却脸皮太厚。不然朱祁镇也活不了那么久,早找块豆腐撞死了。我始终坚信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明景帝毕竟没有杀他,那么对他完全可以理解,自保而已,一旦真要太上皇翻盘,景帝一脉只能更凄惨。
  结局也就是这样。朱祁钰儿子死了,自己也要死了。太上皇急三火四的在野心家石亨,徐有贞的匡扶下复辟了。至于那个病中的弟弟,理都没人理他。明代和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两个皇帝同台竟然持续了小一个月。我们实在不知道景帝是怎么死的,也不愿意猜想,就留点美好吧。
  《明史》记载,癸丑,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给武成中卫军二百户守护。
  三十岁就自己为了一个狼心狗肺的哥哥把自己折磨死了。可叹。
  差点丢天下的回来尊为太上皇,守住天下的死去被贬为郕王谥曰戾。说朱祁镇是最忘恩负义的人,也无可厚非。你说你就赏弟弟一个皇位尊号又如何?继位合法性,搞个诏书不就完了。反正朱祁钰也没儿子。结果不但给了恶谥,贬了王,更把坟给刨了。祖坟都没让进。人家抱你孩子下苦井了?下人啊!何况他还脑袋短路的杀了于谦。只为了复位名正言顺。
  这就是做了几年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镇。他的太上皇余生是发奋图强再做皇帝。做了皇帝后贬斥功臣,杀害于谦,信任奸佞。虽然后期拨乱反正。但能让人记住的,也只是"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杀于谦",唯一的闪光点是死前废除了"后妃殉葬"制度。连儿子也没教好。还好有个好孙子!
  就算是贵为"太上皇",也逃脱不了普通人"幸福的家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族各有各的不幸"的世间常规。
  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死后追封的不算,生前被尊为太上皇的有21人。其中,正常传位给继任者的太上皇,其余生大都幸福安康,而在政变中逼迫成为太上皇者,大多晚景凄凉,甚至悲惨。但是,也有个别这样的太上皇却度过了幸福的余生。
  例如:逼迫成为太上皇的唐高宗李渊和唐玄宗李隆基,其余生便是"悲喜两重天"。唐太宗李世民和太上皇李渊上演了一出"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的幸福喜剧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李渊被迫成为太上皇,但是他却依旧 "毫无觉悟"地"霸占"太极殿,并不想挪窝。
  然而,太极殿却是唐朝的权利和正统的象征,如果有外臣或外国使者前来朝拜,皇上一般都会在太极殿诏见或接风,可是皇上办公的地点却在东宫。因此,当时的情况颇为尴尬。
  怎么办?面对自己的父亲,又不好采取非常手段,李世民也是深感无奈。
  李渊和最小的儿子李元婴剧照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天 ,李世民偶遇李渊身边的宠信大臣裴寂,遂突然有了主意,既然不能动大的,那就动小的,动了小的,自然就会惊动大的。毕竟,李渊和裴寂的君臣关系好的如同"基友"一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时,二人便有了颇深的交情,经常在一起昼夜饮宴。天下大乱时,也是裴寂说动李渊太原起兵。李渊太原起兵时,裴寂进献宫女五百人、晋阳宫中粮草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胄40万领。李渊开大将军府时,任命裴寂为长史,并赐爵闻喜县公。李渊攻取长安自任大丞相时,任命裴寂为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食邑三百户,并赐其田地千顷、甲第一所、织品四万段。杨侑欲禅位于李渊,李渊推辞不受时,裴寂率众劝进。李渊建立唐朝时,拜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而且每日都会赏赐御膳。同时,每有临朝,都会请裴寂同坐,散朝后还要将其留在宫中。而且,平时只称"裴监",而从不直呼其名。
  可见,李渊和裴寂的关系之铁,很容易让人想到"基友"一词。
  但是,究竟如何动呢?总不能直接动手,毕竟好说不好听,更不能无中生有吧。
  李世民剧照
  俗话说"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时,李世民对裴寂用上了掌权者最爱用的"捧杀计"。先是将裴寂的食邑增加到一千五百户,又在去回南郊祭祀途中命裴寂与长孙无忌陪同自己同乘御辇,以彰显其尊。
  通过一系列对裴寂的"抬举"之策,然后就等着他犯错了。
  629年1月,李世民终于找到了对裴寂下手的机会。当时,宫中有个叫法雅的和尚被李世民赶出宫后,心生怨恨,便到处宣扬"歪理邪说",扰乱社会秩序。
  李世民闻之大怒,令兵部尚书杜如晦审理此案。经审理,又得知裴寂曾听过法雅和尚"讲课"。原本,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李世民却因此小题大做,果断将裴寂的官职罢免,并削去其一半食邑, 让其回乡"颐养天年"。
  对此,裴寂请求留京居住,却又被李世民一通斥责,什么德不配位啦,什么才学不足啦等等。
  随着裴寂的离去,李渊也感觉一直"霸占"太极宫,似乎有点"危险"。于是,在同年四,李渊主动从太极宫搬到了原来自己"赏赐"给李世民的宏义宫,后改名为大安宫。
  事后,李世民深知李渊心中不爽,也总想着和父亲缓和一下关系。所以,每有宴会,李世民都会邀请父亲前来参加。甚至,为了让父亲有个更好的避暑场所,向来反对大兴土木的李世民,竟然决定在宫城的东北方向营建一座大明宫,以作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
  可惜,李渊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李世民的一片孝心,就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享年71岁。
  至于网络盛传的李渊当上太上皇后,生活过得"开开心心、吃喝玩乐;老当益壮、造下一大堆儿女"的说法,应该是吸人眼球的胡乱瞎猜。
  裴寂剧照
  如果硬要说吃喝玩乐,究竟是当皇帝时的吃喝玩乐日子惬意,还是当太上皇时的吃喝玩乐日子惬意,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了。可能,当太上皇的郁闷心情已远远大于"吃喝玩乐"的心态吧。
  同时,李渊当太上皇时已是60岁的老人,且不说他究竟有多少生育能力和精力,但以他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仅有最小的儿子李元婴(628年-684年)是他当太上皇第二年生的,第十二个女儿淮南公主李澄霞(621年-689年)是在他当太上皇5年前生的,而在之后的5年中,就算每年生一个女儿都是很正常的,有可能还是算少了,正好是19个女儿。
  也就是说,李渊在当太上皇期间,可能连一个女儿都没有生过,仅有一个儿子,又哪来得"老当益壮、造下一大堆儿女"之说。
  唐肃宗李亨和太上皇李隆基上演了一出"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凄凉悲剧
  小时候,常听父亲说,你小的时候活的是爸爸的人,爸爸老的时候活的是你的人。
  虽然,这种平常人家的父子亲情,却在帝王家中极为罕见,甚至上演了一出出"最是无情帝王家"的人间悲剧。
  756年,唐玄宗李隆基因安史之乱逃到了成都,却被趁机称帝的唐肃宗李亨尊为"太上皇"。
  一个月后,李隆基在高力士、陈玄礼以及600禁军的护卫下,匆匆返回长安,并想要借机摘掉"太上皇"的帽子。
  李隆基剧照
  谁知,当李隆基刚刚行至凤翔地界,护卫他的600禁军,就被唐肃宗便派来的3000精骑全体缴械,并"护送"他进了长安。
  原本,李亨可能并没有对李隆基下黑手的想法,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是,却因李隆基想要在长庆宫上演一出百姓拜"二圣"的戏码,从而引起了李亨的反感。
  于是,李隆基便迎来了自己晚年的"牢笼"生活。
  为了彻底孤立李隆基,李亨一边借助宦官李辅国之手打压李隆基,一边借鉴先祖的经验收拾李隆基的亲信。如:高力士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被迫出居玉真观等。
  自此,李隆基身边再无亲信之人,成了一个真正的形影相吊的"孤家寡人"。
  最终,在762年5月3日,77岁的李隆基神情落寞地对着杨贵妃的画像"朝夕视之而欷歔焉"中,走完了自己凄凉而又孤苦的6年太上皇生涯。不过,巧合的是,李隆基在年幼时经过6年的幽禁生涯走上了"开元盛世"的道路,而他老年时却又在6年的幽禁生涯中黯然落幕。
  图片来源网络
  历代的太上皇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主动型,其二为被逼型,前者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太上皇帝,后者则是名副其实的太上皇。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在他们成为太上皇之后,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度过余生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的态势。
  这里四姑娘各举例子来说明一下。赵武灵王:专心致志搞事业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赵国在他手中真正实现了强盛,而后期的赵武灵王觉得做国君实在是太耽误他的时间了,于是他将国君的位子传给了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封"主父"(也就是最早时期的太上皇帝)。赵惠文王处理赵国的国政,而赵武灵王则专心致志研究赵国的扩张,即对外的军事,甚至他还亲自到秦国去考察。
  但是因为赵武灵王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导致四年后,他在沙丘的行宫被围困致死。赵国也很快走了下坡路。南北朝时期的三位奇葩太上皇:将皇位传给年幼的儿子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齐和北周都出现了太上皇传位于孩童的现象。北魏拓跋弘在十二岁的时候登基为帝,即献文帝,只是他年纪太少,因此由嫡母冯太后临朝听政。或许是长期压抑的结果,或许是真的对皇位不感兴趣,六年后,他将皇位交给了年仅五岁的儿子拓跋宏,而自己成为太上皇帝。当然,虽然已经退位,毕竟拓跋宏还小,因此国政还是由拓跋弘来处理,冯太后依旧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拓跋弘突然离奇去世,而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拓跋弘去世的时候只有23岁,他的去世和冯太后有没有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北齐的高湛是出了名的荒唐皇帝,25岁继位的他基本没有做过几件称得上是对北齐好的事情,在他做了三年多的皇帝之后,借着彗星的出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那10岁的儿子高纬。高纬正是北齐的亡国之君以及处死兰陵王高长恭的元凶。
  高湛之所以要做太上皇就是为了更好的玩乐,但是军国大事还是他说了算。四年后,耽于享乐的高湛去世,时年32岁。无独有偶,另一个为了享乐才退位的太上皇就是北周的宇文赟。宇文赟是著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儿子,都说虎父无犬子,宇文赟可实在不能和自己的父亲相提并论。
  宇文赟做了一年皇帝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那只有7岁的儿子宇文阐,而自己大扩后宫,立了五位皇后,尽情的挥洒人生,不过享受人生的时间并不长,第二年就病逝了,时年22岁。他去世的第二年,杨坚篡周立隋,又一年,宇文阐被杨坚杀害。唐睿宗和乾隆:主动退位,握有实权
  很多人都知道,唐睿宗曾三让天下,这第三让就是让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即唐玄宗。不过唐睿宗的主动让位里多有有些逼迫的成分在里面。在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唐睿宗这三方势力的角逐中,实际上唐睿宗是占了下风的。每当宰相来议政的时候,唐睿宗首先会问有没有问过天平公主,再有没有问过李隆基,这最后一道才是他。他的皇位本身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帮他坐上去的的。
  因此在争权的过程中,唐睿宗如坐针毡,索性直接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帝,还是握有实权,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处置权都还在手中。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很久,后来李隆基解决掉了天平公主,唐睿宗终于正正经经成为太上皇,开始不问世事,窝在百福殿里看花开花落,三年后去世。
  另一个握有实权的太上皇帝的典型代表就是乾隆皇帝,乾隆退位带着点炫耀的成分在里面,十分符合他"十全老人"的作风。但退位不代表退出历史的舞台,实际上军政大权还是握在他手中。三年后去世。
  以上握有实权的太上皇帝实际上是不多的, 而多数是不仅没有权力还被软禁起来的憋屈太上皇。李渊、李隆基:憋屈的太上皇
  李渊被李世民逼着退位后,先是在太极宫住了几年,太极宫的宫女和妃嫔被李世民放出去了一大部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妃嫔和宫女伺候李渊。后来李渊被安置到了大安宫,一个比太极宫低洼潮湿的所在。父子俩难得见一面,李世民很少会去大安宫问安,而李渊也极少出来走动,实在憋闷了,李渊就和自己的那些妃嫔关上灯谈生人。李渊即便六十岁了也还有生育能力,在太上皇时期还不忘给李世民添弟弟。
  这一点是李世民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要知道李世民还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孩子出生了。李渊的太上皇生活持续了九年,在70岁的时候去世,也算是难得的高寿了。
  另一位长寿的太上皇就是李隆基。李隆基是在安史之乱中被一直懦弱的儿子李亨夺了皇位而变为太上皇的。最初李隆基和李亨两地分居,李隆基还稍微有点权力。
  但后来,两京收复,唐肃宗将李隆基迎回了长安,真正的软禁生活才开始,发动了数次政变的李隆基也算是一位拨乱反正的果决强主,但在成为太上皇之后却只能被欺负,尤其还是被一个太监欺负。他回到长安后住在兴庆宫,受到李辅国的监视,只有一些梨园弟子陪着他娱乐,还有高力士和陈玄礼相陪。后来李辅国矫诏把李隆基迁到了大明宫的西内,真正被孤立起来,高力士和陈玄礼都被调离了李隆基身边。就这样,李隆基在78岁的时候郁郁而终,当时身边一个知心的人也没有。
  太上皇,就是皇帝在位时还活着的老爹。中国历史上太上皇不在少数,如果不算割据政权,单论大一统王朝的话,共有13个。
  最幸福的太上皇:刘太公
  刘太公是刘邦的父亲,在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刘太公曾被项羽绑过肉票,还差一点在两军阵前煮了他,最后在楚军营中被囚禁了两年多才被放回来。
  但回到儿子身边的刘太公就享福了。为了避免老子给儿子行礼的难堪,刘邦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而且还专门为父亲修建了一座宫殿,供他吃喝玩乐。
  已经八十多岁的刘太公刚开始还很开心,但时间不长也就腻了,开始怀念以前的生活和他的老伙计们,整天茶饭不思,闷闷不乐,甚至想回到老家丰邑去。
  刘邦看到后,就暗中请了工匠,照丰邑的样子重新建了一个"新丰",把老家乡亲们,甚至包括鸡鸭狗羊,全都迁了过来,刘太公激动的老泪纵横,从此过上了舒适惬意的生活。
  这个故事叫"鸡犬识新丰",刘太公的太上皇可谓坐收渔利,得来毫不费工夫。
  最悲惨的太上皇:宋徽宗赵佶
  1126年,北宋和金刚刚联兵灭掉辽国之后,金国就撕开了盟友的画皮,露出了侵略者的狰狞面目,长驱而入,直捣东京汴梁。
  消息传来,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风花雪月之境、温柔富贵之乡的宋徽宗吓得老脸煞白,立即决定撂挑子不干了,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而赵佶自然也就成了太上皇。
  不过,金国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在靖康之变中,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一起掳了回去,随行的还有他的子孙儿女、他的三宫六院、他的皇亲国戚和他的文武百官。到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五国城后,赵佶在受尽了亡国奴的屈辱,最终死在了异国他乡。
  最痛苦的太上皇:唐高祖李渊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同日还杀了两人的十个儿子,李渊在一天之内痛失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内心悲痛可想而知。
  而在政变之后,李渊无奈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将朝政大权尽付于他。于是,李世民趁机驱逐李渊的亲信,而大力提拔自己的手下,搞得李渊身边只剩下了一个裴寂,而且裴寂的尚书左仆射职务还被免了。别说发布政令,就算想找个人聊天也不容易。
  在这种形势下,李渊的亲信之一陈叔达开始劝李渊,如今太子即位已成定局,陛下应早作决断!
  李渊的嫡子共有四人,其中三子李玄霸十六岁就死了,如今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也被杀死了,只剩下次子李世民一人。就算他能处置李世民又能怎么样呢?自己百年之后,又该将皇位传给谁呢?万念俱灰的李渊最终禅位给了李世民,自己坐上了太上皇的位置。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主动禅位做太上皇的,只有李渊一人而已。虽然李世民此后对他还算不错,但也仅限于生活上的照顾而已,李渊内心的痛苦无法排解。就这样,李渊在痛苦中又活了9年,最终病死。
  最无可奈何的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年轻时那也是雄才伟略,先是斗倒了中宗时期的韦后一党,拥立自己的父亲李旦登基。之后,又斗倒了姑姑太平公主,大权独揽。而且,李隆基还开创了大唐王朝的巅峰——开元盛世,能与之媲美的只有隋文帝时的开皇之治。
  但是,李隆基晚年变得昏庸起来,宠爱杨贵妃,并因此重用奸臣杨国忠,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李隆基带着贵妃、大臣,和儿子李亨一起逃出长安,在途经马嵬坡时,李亨发动政变,杀死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但由于政变主力陈玄礼仍旧效忠于玄宗,所以李亨只好跟李隆基分道扬镳。
  不久之后,李亨在灵武城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后来,李亨收复两京,接太上皇李隆基回来,派来了3000名全副武装的精兵,遣散了李隆基的护卫,"押"回了长安。虽然李隆基违心地说,"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但李享并没有放过他,不仅把李隆基的心腹高力士流放了,而且生活条件也很差。
  在这样的环境里,李隆基的晚年更加寂寞、凄凉,整日郁郁寡欢。公元762年,李隆基病死在长安太极宫,享年77岁。
  最没有面子的太上皇:宋高宗赵构
  赵构在建立南宋之后,就一直奉行议和政策,并且为此不惜害死了抗金英雄岳飞。不过赵构并不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他始终认为,南宋是打不过金国的,如果硬要打可能会亡国,而他推行的议和政策,保全了国家。
  然而在绍兴和议二十年后,金主完颜亮再次发兵攻宋,证明了委曲求全的议和政策不靠谱,让高宗颜面无存。而更响亮的耳光还在后面,虞允文在采石矶大战中,大败金军,又证明了南宋是能打得过金军的,这下高宗彻底没有面子可言了。
  在举国上下一片主战的声浪中,赵构不得不让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而赵昚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岳飞平反,积极组织北伐,这简直就是打赵构的耳光啊。不过赵构脸皮厚得很,他在太上皇的位置上一直坐了二十五年,活到八十一岁才死。
  不过,相信赵构的太上皇生涯并不快乐,他的主张是被证明了错误的,在儿子和文武百官面前难免会觉得没有面子。而且,赵构开了南宋禅位的头,他的儿子赵昚后来也禅位给光宗,当了太上皇;光宗后来也成了太上皇,不过是被迫的而已。这样,南宋一连出了三任太上皇。
  最峰回路转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的太上皇是个特例,因为他不是皇帝的老子,而是皇帝的哥哥。
  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被敌兵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瓦剌权臣也先把英宗作为筹码,要挟明政府让步屈服,为了打乱敌方的如意算盘,皇太后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下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这就是景泰帝,为了照顾英宗的面子,遥尊他为太上皇。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瓦剌看到无机可乘,不得不与明政府议和,放回了明英宗。朱祁镇回到北京后,就被囚禁在了南宫,而且一待就是八年,期间生活非常困苦。
  直到1457年,明景帝病重,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就策划并发动了"夺门之变",半夜里把太上皇朱祁镇从南宫放出来,兵不血刃的来到了奉天殿,朱祁镇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坐上了皇帝宝座。政变发生几天之后,景泰帝死去,原因不明。
  中国历史上,被迫成为太上皇,之后又重新登上皇帝宝座的,只有朱祁镇一人而已(唐昭宗不算),他的太上皇经历可谓峰回路转。
  最有权的太上皇:清高宗乾隆
  太上皇们之中,名气指数最高的当属清朝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继位,在皇帝宝座上端坐了六十年之后,忽然觉得自己已经功德圆满,不能超过自己的爷爷兼偶像康熙大帝,于是就宣布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颙琰,开始了无忧无虑的太上皇生涯。
  其实,我猜乾隆是因为自己活得时间太长了,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而且有两个儿子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所以到乾隆禅位时,身边只有五个儿子了,他可能害怕再不禅位,将来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了吧。
  但是,乾隆虽然当了太上皇,但朝政大权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继位的嘉庆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请示乾隆才能决定。朝中大臣汇报工作,也都是跟乾隆汇报,嘉庆也就列席旁听而已。
  四年之后,乾隆帝无疾而终,驾鹤西游去了,享年八十九岁,创造了中国皇帝寿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乾隆皇帝的禅位的确属于功成身退,但是他一贯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导致中国与世界脱轨,科技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当半个世纪之后,中国被迫与世界接轨时,就只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了。
  总之,所有的太上皇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精彩,有的凄惨,比如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成为太上皇后被长期囚禁;武则天在神龙政变后被迫退位,也曾被尊称为太上皇,等等。只是限于篇幅,无法全部细细说清,以上几位只是中国历史上太上皇们的代表而已。
  历史上太上皇极少,数千年的历史中,下面我就盘点了九个比较出名的太上皇。分别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shen);宋光宗赵惇;明英宗朱祁镇;最后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捡来的太上皇;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每天都去给刘太公请安,行父子礼节,但是刘邦的管家却对刘太公说"你虽然是皇帝的生父,但也是陛下的臣子。你也应该对皇上行礼。"第二天,刘太公在门口果断的给刘邦行礼。结果刘邦知道原因后刘尊奉刘太公为太上皇了。如此看来刘太公的太上皇过得还不错。
  惨死土炕的太上皇; 金国攻打宋朝都城汴梁时,宋徽宗赵佶迫不及待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不想背负这亡国之君的骂名。退位做起了太上皇。结果金国军队破汴梁城,有了靖康之耻,徽钦二帝都被俘获,带去了五国城,过着被羞辱虐待的猪狗生活,最终做了九年的阶下囚太上皇,死在了土炕之上。
  不甘心做太上皇的; 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被俘之后,失去了皇帝的位置,被迫成为了太上皇,但是后来却不甘心。终于发动了政变,夺回了皇帝的位置。
  做的最长的太上皇; 赵构做了36年的皇帝之后退位,当了25年的太上皇。赵构是主动让位的,而且做了25年太上皇,想来应该是生活的不错。
  主动让位型太上皇; 一般主动让位的都过得不错。唐睿宗李旦主动让位给了唐玄宗李隆基,宋孝宗主动传位给了宋光宗赵惇,都可以说是颐养天年,过得悠闲自在了。乾隆皇帝也是主动让位,过得不错却是因为传位没有把权利传给嘉庆。
  被动让位型太上皇; 被动让位的太上皇过得就凄惨了,唐高祖李渊和唐玄宗李隆基,还有宋高宗赵惇,这几位属于典型的被迫做了太上皇。基本上都被限制了行动,过起了囚犯一样的生活。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数百个,太上皇却只有十几个,而且这十几个太上皇里,有一些还是自己不承认自己是太上皇的(尴尬 ),关于太上皇的下场,则各不相同。
  下场最好的,当属主动让位的。
  这种情况有两个典型——乾隆帝和宋高宗。乾隆帝中年的时候,由于长期不立太子,被大臣指责贪恋权位。乾隆帝表示并不是贪恋皇位,于是自己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说自己如果在皇位上干到圣祖皇帝(康熙帝,在位60年)的年头的话,就主动禅位。乾隆也就是顺口一说,因为在他之前,康熙帝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在位六十年。结果偏偏自己贼长寿,到了乾隆六十年,大臣们提醒乾隆不要忘了当年立下的flag,乾隆不得已禅位给了嘉庆。虽然自己做了太上皇,可是对权力的欲望丝毫不减,以太上皇的名义继续掌控朝政,直到三年后去世。
  宋高宗赵构和这种情况类似,属于迫于内外压力主动退位,可是他比乾隆还过分的是,他足足做了25年太上皇!在这25年里他大事小情都要干涉,搞得现任皇帝宋孝宗很不爽,最后宋高宗死后,宋孝宗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干脆两年后也禅位了。
  比主动禅让惨的,是被动禅让。这种事情多出于唐朝,唐太祖李渊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被李世民的军队逼宫,不得已立李世民为太子,两天后禅让给李世民称太上皇。李世民虽然在之后对李渊还不错,但也仅仅是面子上的事情而已,生活待遇尚可,但也被逐出皇宫,去秦王府邸居住。至于老皇帝心里是什么滋味,那就不是李世民关心的问题喽。
  唐玄宗李隆基也一样。安史之乱使李隆基的微信大减。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太子李亨和玄宗一行在路上分道扬镳,太子一党在灵武称帝,遥尊成都的唐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之后长安光复后,唐玄宗虽然表面上还有皇帝的体面,实际上已经被儿子给软禁在皇宫里不得出入了。
  最悲惨的莫过于因为国难成为太上皇的。宋徽宗在第一次金兵南下之后为了逃避战乱,急急忙忙的禅让给儿子宋钦宗想要南逃。结果无论是宋徽宗还是宋钦宗都没有躲开靖康之难,被抓到冰天雪地的五国城里受尽凌辱而死。
  明英宗因为土木堡之变被鞑靼军队俘虏,明朝朝廷另立了明代宗,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一年以后,英宗回朝,明代宗为了防止明英宗争皇位,将他在南宫囚禁七年,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七年以后明英宗政变复位,第一件事就是把明代宗废掉,并给了一个恶谥,可见仇恨之深。
  至于中国第一个太上皇刘太公,则十分有趣。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年龄并不太大,结果没法给父亲安放位置。虽然自己是天下最大的皇帝,可毕竟不能让自己的父亲给自己行臣子的礼仪。所以为了安排一个比皇帝还大的位置,专门设立了"太上皇"以尊崇刘太公,也算是刘邦尽一点自己的孝心吧。
  太上皇分两种,一是自愿或者被追封成为太上皇的,二是被迫退位当太上皇的;前者的日子自然过得十分的舒心,后者的日子自然是过得不如意。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刘太公,他是儿子刘邦当了皇帝后加封他为太上皇的,因此他的日子过得十分舒心。我国最后一位太上皇是乾隆皇帝,他为了不比爷爷康熙多当几年皇帝,故自愿退位当太上皇,当了太上皇的乾隆依然大权再握,跟当皇帝没有区别。李渊被迫当了太上皇,他的日子就过得不舒心,没几年就郁闷而死;李隆基也被迫当了太上皇,最终也是忧愤而死。唯一自愿当太皇却过得不舒心的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了,他就是当了太上皇还是免不了成为亡国之君。
  刘太公当了一辈子的老实人,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想最终儿子当了皇帝,他也跟着享受了太上皇的待遇。最开始刘太公与刘邦以家人之礼相见,后来管家教育刘太公说: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但实为人臣,不能让皇帝对他拜见。之后刘邦再来看望拜见父亲,刘太公就拿著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大惊,知道原因后就尊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也曾受过一些罪,也就是刘太公、吕雉两人被项羽抓住了,做了几年的人质,还差点被项羽给煮了。当了太上皇的刘太公不用再劳动了,过上了几年的舒心日子而寿终正寝。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他自己当了皇帝,让李渊当了太上皇。李渊这个太上皇的日子过得明显不舒心,据说是被软禁了且无任何权力,过了九年的幽禁生活后得病而崩。武则天在神龙革命后,也被迫当了太上皇,不到一年,武则天就驾崩了。唐玄宗在马嵬坡遭遇兵变后,被迫杀死爱妃杨玉环,处死丞相杨国忠,然后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全国官吏不再听唐玄宗号令。安史之乱结束后,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安心当起了太上皇;宦官李辅国奉承肃宗,离间玄宗与肃宗的关系,迫使玄宗被软禁于太极宫甘露殿,最终忧郁寡欢而死。
  宋徽宗赵佶为了避免成为亡国之君,在金军兵临城下之际,传位给儿子宋钦宗,他自己当了太上皇,但是权力还是掌握在赵佶手中。最终金兵击破开封城,掳掠一翻后扬长而去,宋徽宗父子也被金兵劫掠北上,一路上受尽金兵的折磨与侮辱。宋徽宗这个太上皇的日子十分不好过,他在金国生活了十多年,最终被虐待致死。宋徽宗一到金国就被迫进行了牵羊礼,被金太宗封为昏德公,儿子宋钦宗被封为重昏侯;在金国的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惨遭蹂躏九年后,宋徽宗病死了。乾隆当了太上皇后,大权还是在他手中,跟当皇帝没有什么区别,当了三年零四个月的太上皇后,乾隆也病死了。
  "太上皇"这个职位可以说是非常尴尬的位置,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当过皇帝的人"退休"的,当初手握皇权一声令下百官惶恐,然而现在却顶着个太上皇的名号,其实并无一点实权,那么他们从皇帝的位置上"退休"后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呢?
  一、太上皇李渊以造人度过余生
  唐高祖李渊的晚年生活还是比较惨淡的。隋末时期,隋炀帝搞得天怒人怨,天下纷争并起,李渊作为隋炀帝杨广的表弟是本不打算造反,因杨广待他不薄,虽派人监视他但还是给他高官厚禄,但次子李世民野心极大,于是命令刘文静和裴寂把隋炀帝身边的宫女送到了李渊的床上,事后李渊知道已经无法挽回才被迫起兵。
  李渊起兵造反后,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女儿李秀宁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几乎把全天下打下来了,李家打败了窦建德、王世充等人建立了唐王朝,李渊当上了开国皇帝,然而正是这几个儿女都那么优秀才注定了李渊的晚年悲惨结局。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逼迫李渊让位,从此李渊就成了太上皇,对于丧子之痛和丢失了帝王权力滋味的李渊来说犹如从天上掉进了地狱,贞观三年从太极宫搬到大安宫养老的李渊开始纵情声色,把心里的怒气全撒在女人的肚皮上了,直到贞观九年去世,这几年李渊竟然造出了二十多个子女,李家的生育能力可谓是非同凡响。
  二、太上皇刘太公悠闲自在度过余生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没当过皇帝,他出身平民之家,一直以为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刘邦建立汉朝后,尊奉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并把他从老家接到皇宫享受生活。
  刘太公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之前连远一点的城市都没到过,突然来到那繁花似锦的皇宫,虽然天天有酒有肉,山珍海味享之不尽,戏台歌舞看个不停,但对他来说还是过得不快乐,因为这里没有老伙伴,没有熟悉的村民,没人和他打招呼,刘邦得知父亲闷闷不乐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京城旁边新建了一个村子,完全按照老家的模样还原过来的,并且把全村的居民全部迁过来,至此刘太公才高兴起来,又可以和老友一起谈天说地了,所以说刘太公的晚年还是悠闲自在的。
  三、太上皇乾隆把大权在握度过最后三年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乾隆早期还算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还开创了"康乾盛世",延续了爷爷康熙、父亲雍正治国理政的能力,因为寿命极长,在位六十年时,认为自己不应该超过祖父康熙(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便自己禅让皇位给儿子嘉庆,但他名为放权,实则同样手握大权,因为他连玉玺都没有赐给嘉庆,嘉庆这个皇帝当得有名无实。
  乾隆当上太上皇后,骄傲自大,好大喜功,恩宠贪官污吏,耳朵里只听到溜须拍马的声音,才出了和珅这等巨贪,清朝国力也自此出现严重下滑,乾隆这三年即便是太上皇也是大权在握,比皇帝权力还大。
  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还有很多,这里只列举几个比较耳熟能详的,可以看出各个朝代的太上皇的老年生活不同,有的不问朝政,有的憋屈无比,有的风光无限。

1942年,张茜生下儿子,陈毅看了一眼就走,奥地利军医大怒回来1942年5月25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的夫人张茜生下了儿子陈昊苏,当时由于环境险恶,张茜已经转移到苏北阜宁乡下垮周村的一户农家,他在这个农家生下孩子后,把消息告诉了陈毅。陈毅得知这元朝98年之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时期(6)废太后太子顺帝竟不及与脱脱等商议,突然颁发诏书宣告中外,废掉卜答失里太皇太后名号,废燕帖古思的太子储位,外放高丽。这诏书颁发出来,廷臣大哗,要脱脱入朝请顺帝取消前命。脱脱也不推辞,中国第一大油气田你知道长庆油田是怎么肝出来的吗?中国第一大油气田中国AAA级信用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攻坚啃硬拼搏进取,来看看长庆油田在陕甘宁盆地肝石油说肝就肝一切为了中国石油自给为甩掉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实现石油基本自给。195三次机会全错过蒋介石为何没能消灭新桂系?文章小长,建议无聊时或睡前看,能催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后,中国的政局呈现五大军政集团并立局面。这五大军政集团分别是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新桂系以及张学良。以1929年蒋从9。18到淞沪会战,蒋介石为何对列强国际干预抱那么大希望?1937年8月12日的凌晨,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的前指,已经在上海郊县南翔开设完必,所部第87师推进到杨树浦第88师进抵闸北配属的重炮团也在江湾以南占领了阵地,一切进攻准备就绪,只待他是陕北红军创始人,拟定大校军衔,三大元帅不悦,主席也说低了导语中国人民在千年变局中走进新时代,这背后是沉重的历史责任与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极度渴望。回望茫茫云海,在时代变迁的诡谲魔术下,艰险与灾难仿佛岁月的使徒,伴随着近代中国的发展。在充斥着蒋介石和国民党登上台湾岛后都做了点什么?精彩程度超出你的想象1949年10月,当新中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上欢聚一堂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蒋介石却悻悻离去,抵达了他后半生客死他乡的地方台湾。而他晚年时在台湾的所作所为,更影响了后来台湾一个世纪的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剿与抚是怎样进行的?义和团在山东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引起帝国主义者的恐惧和仇视,他们指责地方官吏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教士教民,对毓贤尤为不满。1899年12月初(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美国公使示意清政府元朝和蒙古帝国有何关联?为何忽必烈成为元朝皇帝,蒙古就被割裂元朝和蒙古帝国有何关联?为何忽必烈成为元朝皇帝,蒙古就被割裂经过成吉思汗和他后代子孙们的努力,蒙古一族人从辽阔的草原起身。横扫了欧洲和亚洲各国国家,还灭掉了其中的四十个国家。将蒙古斯维亚托斯拉夫将他的领土变成一个帝国,改变了欧洲的面貌公元945年,老伊戈尔统治着松散的东欧领土联盟,被称为基辅罗斯,这个联盟在他父亲的领导下联合起来。伊戈尔统治了30多年,成功地扩张并控制了他的领土。他前往他的内部盟友德雷夫兰,希望赏名曲学新中国史主播君的话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歌,唱出了全体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建设社会主义大路上阔步前行的豪迈气概。我们走在大路上是由李劫夫作词作曲,创作和发行于1963年的一首
末代皇贵妃珍妃,贞烈一生作者关如是(光绪与珍妃)光绪皇帝作为清朝最后的骨气,能够匹配他的,不是自己的皇后,而是珍妃。一有一次初遇光绪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由两位皇太后垂帘听政。七年后,慈安太后逝1974年高干子弟的爱情往事跟随初恋赴陕北,最后娶了当地农妇1996年,一个矮小的中年男性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他曾是意气风发前途无量的高干子弟,本该如自己的名字一般福泽深厚,流芳百世,却因为一场插队锒铛入狱,葬送了自己的全部前程。一昔日的美满开国大典,黑帮大佬站在毛主席身侧,死后周总理亲自葬其入八宝山每个人的一生轨迹不同,所选择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顶点,也有超出自己极限的国家情怀。曾有一位黑帮大佬,其功绩不亚于一般的革命为国之人。用自己一生的余力,致力于国家的崛黄永胜说徐向前曾被俘虏,不然哪来这么多钱财,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徐向前一辈子打了很多仗,最危险的一次就是率领的西路军作战,最终数万战士只活下几千人,徐向前本身也是一路乞讨才回到组织身边。一位共和国的统帅居然弄到这种程度,这在我党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航空工业的时代变迁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总是听人感慨,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的70余年间,又经历过怎样的时代变迁?飞机制造从修理组装到自主研制时间回到抗美援朝时期1950年11月,电视连续剧绝密543人物原型(一)青春回忆杀绝密543是2017年首播的,以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的真实战斗历程为素材的电视连续剧,深深地吸引了观众。因为这部剧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也引起了大家对剧中人物的真实原型的关1881年,清政府在英国购了一块地,面积16。7平,上面立了5块墓碑2016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英国的一个学习摄影的中国留学生带着自己的朋友,打算去学校附近拍摄一些风景照。在他们行进的路上,经过了一片墓地,墓地葬着的人基本上都是英国当地的人,龙说夜郎丨汉阙出现在墓葬,不仅关乎身份,还有更深层的寓意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贵州省金沙县后山乡汉墓的墓室东侧前端,出土一块伏羲女娲画像石。在墓室西侧对称处,同样出土一块正方形画像石,长宽0。7米,厚7厘贵州古代科举状元名录(欢迎补充)清代赵以炯(?1906年)又字鹤林,贵阳花溪青岩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十二年(1886年)成进士,参加廷试(殿试)获第一甲第一名,成为贵州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鸦片战争,清政府到底输在了哪?文秦慕风说到世界战争,鸦片战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鸦片战争,甚至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可以说对于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战争总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战争已整整一个月了,世界有10个没想到欢迎关注咸阳禁毒先锋资料图这个世界,最大的无知,是不知道我们自己无知。战争已经爆发整整一个月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没预料到这场战争,没想到会现在打成这个样子,更没想到,世界秩序就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