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2014年,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回国,一老人大哭爸爸,我找不到你了

  2014年3月28日清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挤满了人。平常来给烈士扫墓的人也不少,但远远没有今天多,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没有多少人往陵园内走,反而全都挤在入口处,神色十分焦急,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群中还有十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随着时间流逝,部分老人已经忍不住哭出来,其中还有一位老爷爷哭着说:"爸爸,你到底在哪啊?我找不到你! "
  太让人震惊了,怎么会有人来烈士陵园找父亲呢?难道是老人家忘事,找不到自己父亲的墓碑吗?但也不可能这群人都找不到亲人的墓碑,挤在陵园门口吧?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们很快就得知了真相。
  上午11点,烈士陵园大门两侧,拉起了警戒线。十几位老人立刻拉起来一条横幅——"中国志愿军烈士后代迎接亲人回家"。上面的字让围观的人了解到,他们只是在等待亲人回归故乡。
  车队一辆辆开过来,驶进陵园。在陵园外等候一上午的人,他们手臂上缠着黑纱、披麻戴孝,等待车队将志愿军遗骸全都送进烈士陵园内。直到下午1点,最后一辆车终于到达,所有人都在等待中,忍不住哭出声。
  之前,那位哭着说找不到爸爸的老爷爷,依旧还在哭泣,他怀中捧着父亲的遗像,眼神紧盯着车辆,边哭边说:"爸爸,我找不到你了!60多年啊!我这辈子还能见你最后一面吗?"
  把目光看向老人怀中的照片,能看出那是个正值壮年的年轻人,而抱着父亲遗像的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印象中的父亲,还是一头黑发、年轻,看起来十分阳光,而这也是老人对爸爸的最后印象,因为爸爸再也没有机会变老了。
  图|邓菊平(左)和邓其平(中)
  这位老人名叫邓其平,身边跟他一起守候的,是他的妹妹邓菊平。两兄妹哭了一上午,声音早就嘶哑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被运送回来的这批抗美援朝烈士遗骸中,到底有没有他们的父亲——邓仕均。
  但不管有没有,他们兄妹都必须来。这是抗美援朝结束后,第一次将烈士们的遗骸接回祖国。这群牺牲的烈士们,都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
  不知道大家对邓仕均有没有了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算得上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勇士。细数他的人生经历,光是抗战时期,他就参与了腊子口、平型关、保北等100余次战斗;他曾12次负伤,9次获"战斗英雄"、"工作模范"、"特等战斗英雄"等称号。
  那么,邓仕均是如何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让我们先从年少时期的邓仕均开始了解吧。
  文章开头提到,邓仕均的儿子在沈阳烈士陵园等候,但其实邓仕均并不是沈阳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1916年,他出生在四川苍溪一户贫苦家庭,当时贫苦百姓能吃饱就不错了。
  尽管家中十分拮据,但父母心中都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们已经老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邓仕均的父母省吃俭用,终于攒下了一点钱,送儿子去私塾上学。邓仕均的老师经常对时事政治进行批判,严厉指出不足,并且教导学生:国家与百姓一体,缺一不可,只有将百姓放在心中,才能真正保护好国家。
  图|做农活的百姓
  小时候,邓仕均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对他来说,外面的世界太遥远,也不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什么样的威胁之中。邓仕均读书的时间很少,没两年父母就无法维持学费,他也因此辍学,回家帮父母分担农活。
  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拯救饱受地主压榨的农民,苍溪也因此解放。红军来到苍溪后,带领当地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群众组织。
  红军扛起了反封建的大旗,宣扬共产主义、人人平等的思想。看见红军在家乡四处忙活,还会帮百姓种地、建房,邓仕均想起了老师曾经的教导,心中有百姓才能保护、拯救国家。
  邓仕均不知道红军的未来要面对什么,但是他知道,既然是战士,那肯定要上战场。很多地方都有日本人,他们四处发起战争,战火虽然没有蔓延到自己家乡,但他不想躲在别人身后,只要他出一份力,打跑敌人的机会就又多了一分。
  就这样,邓仕均跟红军战士一起活动,在家乡站岗放哨、帮助红军送信。5月,红军招兵的信息一出,16岁的邓仕均瞒着父母,离开家乡,徒步60多里,赶到歧坪镇报名参军。
  邓仕均先后担任过勤务员、通信员。在队伍里,也结识了很多好友,邓仕均原以为自己谎报年龄参军,本应是队伍中最小的,没想到大家都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
  图|行军的战士
  欢快总是短暂的,邓仕均感觉自己经历最多的就是行军。队伍永远在前进,一路走啊走,从这个战场奔赴下一个战场。第一次走向战场的邓仕均,不能说一点都不怕,耳边全是炮火声,完全听不清战友在讲什么。当他拿起武器,和敌人面对面时,仿佛世界安静下来了。
  第一次经历战斗,带来的是一股不真实感。硝烟四起的战场,邓仕均凭着本能往前冲锋,这时他耳边听见的全是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喊"冲啊"!邓仕均也被感染了,坚定心中的信念,他就是为了上战场打敌人,就算自己死,也只会死在战场上。
  邓仕均在战斗中,明白了作为红军战士该承担的责任。他的性格,经过战场的磨练,越来越稳重。说出去大概都没人相信,那个在战场上出手迅速利落的战士,如今才16岁。
  1933年一次战斗,邓仕均在战场上厮杀。突然,一颗子弹直冲他袭来,邓仕均一心都是敌军,完全没注意到这颗子弹。子弹直接打穿了他的右脸颊,他的脸和衣服瞬间被鲜血染红。
  旁边的战友发现邓仕均中弹,当即打算让他下战场。邓仕均脸颊中弹,导致脸上火辣辣地痛,连张嘴说话都十分艰难,只能连连打手势,表示自己还可以继续战斗。战况十分焦灼,战友只能同意,邓仕均就带着伤继续战斗,与战友们顺利攻下敌方阵地。
  邓仕均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出色,他在战场上十分勇猛,下了战场,他又有柔情的一面。炊事班做饭时,邓仕均也会帮忙洗碗做饭;护理员照料伤员时,他也在一旁帮忙,顺便学习,说自己学点医疗知识,以后也能照顾好战友……
  1935年2月,邓仕均得到了组织的肯定,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光荣加入了共产党。
  邓仕均跟随队伍参加大大小小许多场战斗,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曾经16岁的少年,如今成长为年过30,高大威猛的男人;他也从一个新兵,变成一名有威望的团长。十几年的战斗生涯,邓仕均终于看见中国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但仍有无数威胁存在,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勾结各地土匪,闹出十分严重的匪患。战士们肩上仍然扛有重担,为了真正的和平,他们依旧在努力。
  邓仕均也被调往陕西任职,一天比一天忙碌,各个城市都得重新建设,还得将躲在背后的国民党特务揪出来。直到陕西内部情况逐渐稳定下来,邓仕均才有了一丝空闲时间,此时他心中满满都是父母,参军18年,战争终于结束,他也有机会联系家人了。
  1950年4月,邓仕均给苍溪寄了封信。建国初期,邮路还不畅通,这封信在路上辗转了数月,才终于交到邓仕均父亲邓元高手中。这封来信,让全家人都充满震惊和喜悦,18年没有消息的孩子,在国家解放的同时,带来了自己平安的好消息。
  图|邓仕均
  邓元高夫妇接到信息后,几个晚上没睡好觉。18年来,他们心中满是对儿子的担忧,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18年。如今儿子虽来信报平安,但他们还是不放心,想亲眼看看儿子的近况。
  邓元高和妻子商议好,决定前往陕西看望儿子,从四川去陕西的路,哪有这么简单。邓元高家中又十分贫穷,拿不出钱乘坐交通工具,但这些困难如何能打倒思念之情?
  同年9月,邓元高和侄子邓仕瑶,一人背着一个背篓,里面装着几双草鞋、干粮还有做竹席的工具,另外还有许多竹条。二人沿着山路向前走,路途崎岖艰难,但他们还是向着邓仕均所在的方向前进。
  叔侄俩日夜都在赶路,困了随便找块空地睡下,渴了就喝点泉水,饿了就吃点干粮;直到干粮吃完,身上的盘缠也用完了,他们就一边走,一边编竹席卖;再后来,连竹条也没了,他们只能沿路乞讨,一路流浪到陕西。
  这一路走了18天,邓元高的草鞋破了一双又一双。脚上的水泡刚长出来,就被挑破,他的双脚走到最后,已经不能看了。苍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从四川苍溪来到了陕西西安。
  一到西安,他们就四处打听邓仕均所在的部队——63军的驻地。眼看就要看见儿子了,邓元高完全不想休息,又再次前往63军驻地。就这样,二人又走了整整两天,终于找到了部队驻地。邓元高找到执勤战士,说自己儿子是邓仕均,能不能帮他把儿子喊过来。
  图|傅崇碧
  但邓仕均不在这里啊!眼前这位老人毕竟是邓团长的父亲,战士连忙找到领导报告。63军军长傅崇碧知道后,亲自出来迎接邓元高,得知老人一路步行,风餐露宿。傅崇碧深受感动,立即打电话通知邓仕均,并派车将邓元高二人送往旬邑县马栏镇,让这位念儿心切的老人,尽快看到自己的儿子。
  车子缓缓开向马栏镇,邓仕均和妻儿已经等候许久。邓元高刚从车上走下来,就被邓仕均抱紧,父子二人时隔18年终于见面了。邓仕均仔细端详父亲,父亲的头发几乎全白了,他忍不住落泪。看见父亲衣服破烂、浑身脏乱不堪,邓仕均不敢想象父亲这一路怎么走来的。
  不论遇见什么困难,邓仕均从来没低过头、弯过腰,但这个时候,他终于有了一个港湾,来自他的父亲。邓仕均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当场跪下对父亲磕了几个头,说:"是孩子不孝,没能在您身边陪你。"邓仕均的妻子苑秀珍也在一旁,跪下给邓元高磕了个头。
  邓元高抱紧儿子一直摇头,忍不住放声大哭,把18年的思念,在哭声中诉说出来。父子二人相见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都为之流下了泪水。邓仕均把妻子扶起来,并抱起儿子邓其平,对邓元高说:"爸,这是我和秀珍的儿子,秀珍如今还怀着一个。"
  "好!好!好!我孙子真好看,怀着孕不能一直站着,快带你媳妇回去休息。"
  邓仕均带着众人回到住处,给父亲洗澡、理发,买了些新衣服,带他四处逛逛,见识了许多新奇玩意儿。但邓元高最爱的还是和小孙子玩,每天都抱着邓其平,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邓元高千里寻子的事情也迅速在部队传开,历经这么多年的战斗,战士们谁不想念家,谁不思念父母亲人?他们对父母一样思念,但军令在身,他们必须坚守岗位。不少战士都赶来看望邓元高,让这位老人在部队的这些天,过得十分充实。
  苍溪老家还需要邓元高照料,他也得赶回去告诉妻子,儿子的近况。很快就到了分别时刻,邓仕均握紧父亲的手,说:"队伍还需要我,等我得空了,一定请假回去看望你和母亲。你们在家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邓元高依依不舍,对着孙子亲了又亲,最后和邓仕均夫妻说:"我和你母亲在家中等你们。"谁都没想到,这面成了父子二人的永别,在苍溪翘首等待的母亲,再也等不到归家的儿子。
  邓仕均刚送父亲离开,还没从悲伤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就接到上级的入朝命令。他将一切情绪藏好,带领部队前往泾阳县集合。此次他们要面对的敌人,是拥有先进装备的美军部队,前方路途惊险万分,但他们必须前行。
  10月31日,邓仕均带领全团乘坐火车到达山东曲阜,补充兵员、进行一个多月的训练。队伍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重新踏上战场,战士们心中没有多少恐惧,全是一股不舍之情。这次的战场是在朝鲜,他们不害怕牺牲,只怕自己死后,尸骨埋在他国,无法重回故乡。
  12月中旬,朱德来到山东兖州,召开了19兵团团以上干部大会,邓仕均也参与了该次会议。出发的通知一直没下来,队伍一直在进行严格训练,为随时上战场做准备。31日,苑秀珍在三原生下一个女儿。邓仕均远在山东,开心的同时又懊悔自己没陪在妻子身边。
  邓仕均心想,等朝鲜战争结束,他就带着妻儿回苍溪看望父母。为了胜利,邓仕均每天都和战士们一起训练,所有人都等着入朝的通知。直到1951年2月,命令终于下达。
  2月17日,正值除夕,大家都在欢度新年,四处都是爆竹声。63军却在摸黑前行,来到边境,悄悄渡过鸭绿江。
  第二天,63军军长傅崇碧下令,每个师的师长和团长乘坐同一辆车,行驶在队伍最前方勘察地形,团长邓仕均在第三辆车上。此时,美军的飞机出现在边境上空以及战场周围,为了躲避敌机的侦察,队伍只能走十分偏僻的道路。
  朝鲜多为山地,道路不仅窄还有很多弯道,司机不仅要警惕周围的环境,还要注意地形。但敌机在上空盘旋,仿佛像块巨石,紧紧压在队伍的胸口上。山路险峻,司机对道路不熟悉,再加上敌机在四处投放炸弹的轰炸声,导致队伍频频出现意外。
  邓仕均所在的车辆,在经过一个大坡时,前方竟是一条死路。司机连忙操控方向盘转弯,但已经来不及了,只见车子直接冲下山沟,两人当场牺牲,邓仕均和警卫员陈明月身负重伤。
  邓仕均被救出来时,全身无法动弹,失去了知觉,只好将他留在后方养伤。在后方养伤的日子,对邓仕均来说十分难熬,身上有伤,连行走都困难。身体好转一些后,他立刻请求重返部队,但他伤势过重,组织一直没同意。
  随着战斗一次次打响,邓仕均每次听见自己管理的559团打得不太好,在敌军的攻击下处境艰难,心中十分焦急,恨不得飞到队伍中,带领战士们打仗。此时,上级打算将邓仕均提拔为189师副师长,但他挂念559团的战士们。邓仕均找到陈明月,二人出发向南寻找部队。
  回归部队后,邓仕均立刻请求组织给他发布任务。5月15日,邓仕均带领559团,向汉城(今首尔)东南方向的杨平穿插前进,掩护东线主力部队进攻。559团接连渡过北汉江、洪川江,19日清晨,队伍挺进基谷里、石山里、佳日里时,遭到敌军袭击。
  敌军约有一个团的兵力,双方打得十分激烈。战斗持续了一天,战况十分焦灼,敌军牢牢阻止559团行进的速度,战士们一次次打退敌军的进攻,3营营长也在这次战斗中,当场牺牲。
  19日傍晚,师长命令邓仕均甩开敌人,带领队伍继续向敌人纵深迂回前进。邓仕均带着1、2营大胆向敌人纵深穿插,他和陈明月还有一个司号长冲在最前面。以最快速度前进,直接冲上山顶,在敌人和他们距离不过几米时,邓仕均边拿枪射击,边大喊:"给我打!"
  战士们反应迅速,很快就将敌人打退,占领高地。邓仕均向师长报告情况,得到回复:"打得好!目前战况有变,你需要带队伍继续战斗,掩护主力部队向后转移。"
  天黑后,全团都撤到洪川江北岸。邓仕均也迅速将任务发布下去,带领队伍抢修工事,准备阻击敌人。敌军很快赶来,他们的飞机、大炮、坦克齐齐上阵,对559团进行猛烈的攻击。邓仕均和队伍进行反击,接连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战斗至第二天,师部传来撤退的命令,邓仕均立刻组织队伍分批撤出阵地。
  5月20日晚7点,邓仕均带着2营撤出阵地。队伍来到一个窄小路口时,突遭敌军的炮火攻击,一发炮弹直接击中队伍中央,邓仕均和通信员都被炮弹的碎片击中。邓仕均忍着剧痛,下令队伍在附近找掩体进行掩护。
  陈明月立刻冲到邓仕均身边,打算替他包扎受伤的大腿。此时,敌军的炮弹再次落下,飞起来的弹片正好击中邓仕均头部,当场牺牲。陈明月脑子一片空白,身为警卫员,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首长,心中一阵悲痛。
  陈明月找到一块门板,战士们轮流抬邓仕均的尸体,浑浑噩噩地前进,碰到了从前线撤回的刘波政委,向他报告:"701(邓仕均的代号)牺牲了。"刘波愣了许久,无法言语,最终说:"将邓团长的遗体抬回去,如果路上出现意外,找个合适的地方掩埋,一定要记住位置,做好记号。"
  队伍行至洪川江附近时,抬着邓仕均的遗体很难过河,只能选择就地掩埋。他们找到一块开阔地,将邓仕均安葬在此处。邓仕均牺牲被就地掩埋的消息传回国,毛主席得知后,整个人十分失态,沉默了许久后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邓仕均的遗体抢回来!"
  21日夜晚,陈明月带着30人,再次渡过洪川江,爬过一座座山头,找到掩埋遗体的地方。谁知这块地方已被敌人占领,四处都是敌人的坦克,灯火通明,根本无法下手。
  陈明月独自前进了几次,差点被敌军发现,根本无法靠近那片开阔地。无奈之下,只能请示上级,在等待30多个小时后,撤退的消息才传来。抢夺邓仕均遗体的任务,最终失败。
  图|烈士遗骸回国
  朝鲜战场的地底下,掩埋了无数中国烈士的遗骸,他们在异国他乡沉睡了几十年,但他们的灵魂永远在守卫中国领土。2014年3月28日,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归祖国,时至今日,共有825具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离开祖国几十年后,终于再次归家!

李宗仁在民国末年当上总统,他为啥制约不了蒋介石?1949年11月20日,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50天后,广西南宁的飞机场上一架飞机正在待命,螺旋桨不停地拍打着空气,旋转着,等待着,一个男人望着中华大地不舍得说道起飞吧。飞机划1959年,毛主席回乡不见堂弟毛碧珠,连发三问,部下他是富农韶山是毛主席的家乡,是毛主席年轻时发展革命的起点,一个人无论行得多远,总会思念养育自己的一方故土。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年,毛主席终于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本带着愉悦之情回乡的毛主席他曾被埋入地底两天一夜,被两只苍蝇救了命,出来后从不打苍蝇导语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一直处于战乱年代,那个年代中诞生了无数保家卫国的革命先烈们,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能够从战争当中活下来的革命者都是幸运的。这些从战争中活下大家如何看待清朝?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清朝若真是一无是处,你告诉我这么大的版图哪来的?跳墙掉下来的?清朝是古典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当中能稳固控制最大的疆域的王朝,没有之一老子今天就把话放在这,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王朝,李建成玄武门被杀后,太子妃下场如何?1300年后才知李世民太残忍可怜如花似玉女,生于末世帝王家,这句诗本是后人出于对崇祯皇帝的长平公主的同情所作。但只要是生于帝王之家,或是与皇权扯上关系的女性,又有哪一个命运不是如同长平公主一般,她们不仅不能自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军衔是上将还是中将?解析抗战时期的军衔体系实际上,关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谈判,早在1937年2月就已经开始了。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我党代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诸同志,与蒋系的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等人在西安进行初步接四川与贵州地区划调整,当年5个县,为何划入了贵州省?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四川省与重庆市之间的分分合合。今天,我们聊聊贵州省与邻居四川省之间的区划调整,关键就是遵义地区。当时,四川省把遵义地区总一说历史之春秋战国(全集)历史是真实的文化提到春秋战国,无疑不让人想到各诸侯国的相互攻伐,上卿大夫们纵横捭阖以及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千古战局。然而,这些无一不是由人创造的,而创造这些恢宏历史的就是我们民族发展中公元前是什么意思?有多少年?华夏五千年历史又是怎样计算的?观察中国历史年表,会发现这样一件奇怪的事,从文化渐渐形成开始历史便会被划分为公元前公元。比如说公元前2297年,尧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公元前2227年尧让位于舜。公元前的历史一直持哪个王朝建立江山最容易,哪个又最难,为什么?你觉得中国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到底哪个朝代的开国江山是最难打的?答案肯定有很多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不同见解。比如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天下很难打。朱元璋是草根儿出身,又没有血染湘江三年不饮湘江水,湘江战斗有多残酷这是一场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战斗,这是红军建立以来经历最苦的一次战斗,湘江,红军在这里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与敌人苦战,硬生生地撕开了一道道封锁线,最后虽然成功渡江,但红军阵亡超过
刘伯温死后,两个儿子结局如何?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盘点中国最伟大的五位皇帝第五名。结束纷乱,再度一统中国最伟大的五位皇帝,谁是第五名,咱们一起看一看。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开始,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这期间总共有494位皇帝。从中挑选出最伟大的五位皇帝,不同的解放后才移居到北京的新北京人和老北京人,生活习惯上有区别吗?谢邀!本人今年61周岁,1952年家母随军来到北京,后来一直住在海淀部队大院,记得当年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八一中学读书,在这期间也有部分土著的老北京人的孩子在此读书,由于当年都比较好李刚仍然健在的开国元帅夫人,今年94岁高龄,孙女是一个歌星谈到开国那段充满了一代人艰苦奋斗努力斗争的时期,人们往往都会回忆起那些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们。这些在历史上留下熠熠闪光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成就为一个崭新的中国奠定了基础,正是在千千万万烧脑的计谋啊,都是套路看了曾仕强老师对于明合暗斗的解读,瞬时间收获很多。都说读书是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收获前所未有的风景。现在来重温一遍这个故事。首先是曹操发布檄文,意图一统天下,刘备孙权两家结盟。红色特工叛变,特科领导人你越反动越好,毛主席特批他重新入党当某一天的深夜,你抬头仰望星空,或许有那么一刻,特别想要放空自己,尽情眺望着宇宙,幻想着是否真的有另外一个世界,有另外一个自己,他在做着此时自己不敢做的事,不敢过的人生。脚踏着坚实傅作义部队接收改编,士兵见到解放军很纳闷你们谁官大谁官小?作者我看行历史1949年2月中旬,北平和平解放后,华北军区第19兵团第63军担任改编傅作义部队第13军89师的任务。其中,补训师3团教导员宋双来带领6个干部,以及一个文书和一个通信豫东战役的一点思考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认为,共产党打不过自己。共产党也觉得打不过国民党,但是共产党觉得自己早晚能打过国民党。于是共产党积极运动,绝少防御,更别提正面硬刚!此乃共产党上下共识!粟大将通西班牙曾经设想,以一万士兵征服明朝,这有可能实现吗?这个并无可能。历史上西班牙确实有过这个打算,当时传教士哲罗尼莫马任在对大明进行了间谍活动后,曾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写过相关的调查报告。里面提到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中国是个物产清朝皇帝年号简介他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年号,有个别的还有两个年号。下面咱们先来说一说吧!这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他在位时期还不叫清朝,那时候叫后金,他也不算皇帝吧!文苑丨皇帝的捉弄和苏轼的栖惶从元祐九年到绍圣元年元祐八年九月宋英宗皇后神宗之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10321093)去世,终年62岁。这位被宋史誉为女中尧舜的太皇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擅改祖宗之法,寄托信任于保守旧派的主力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