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老谋深算的慈禧,为啥会选3岁娃娃当皇帝?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慈禧太后,叶赫娜拉氏,这个掌管大清48年的特殊女人,在政治生涯中经手了三个小皇帝:同治6岁、光绪4岁,溥仪3岁。她2次垂帘听政,第三次未遂 ,慈禧选的这个三岁的小娃娃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
  慈禧选皇位继承人有她自己的套路
  慈禧的老公咸丰帝是个倒霉皇帝,他在位时,内有披头散发的太平军闹事,外有英法洋鬼子的炮火侵袭,而他本人又沉迷于酒色,是个短寿皇帝,31岁就走完了他的人生。后宫佳丽三千,只留下一个儿子,就是慈禧生的同治皇帝。这个可怜的小皇帝一继位就成为慈禧的傀儡,比他的父亲还要短寿,19岁就崩了,两个月后他心爱的皇后阿鲁特氏也死了,她的死和慈禧脱不了关系。同治连个孩子也没有留下。慈禧就按照清朝律例,从咸丰皇帝的近支中挑选。
  慈禧的三个大伯子夭折的夭折,去世的去世。现在她还有5个小叔子:老五惇亲王奕誴、老六恭亲王奕訢、老七醇亲王奕譞、老八钟郡王奕詥、老九孚郡王奕譓,慈禧就从他这五个小叔子府中物色人选。
  1、慈禧的小叔子老五性格粗野,是个学渣,道光帝一点都不喜欢他,早就把他过继给已经去世的惇恪亲王绵恺(·奕誴的三叔)了,慈禧把对他的考虑扔到一边。
  2、慈禧的小叔子老六,眉眼里都透漏着才智,又心思缜密。他的两个儿子年龄也偏大些,一个16岁,一个13岁,不利于慈禧操纵。另外慈禧如果立了他的儿子怕以后玩不转老六,不但垂帘不成,小命难保。
  3、慈禧的另外两个小叔子,老八和老九两人均无子嗣,不用考虑。
  慈禧最合适的人选
  4、慈禧的小叔子兼妹夫老七、醇亲王奕譞。他的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而他和慈禧的妹妹正好有一个刚四岁的儿子载湉,身上流有叶赫那拉氏的血。慈禧就把他接进宫,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的一生被慈禧操纵,是一位最憋屈的皇帝,长大后想来个变法图强,脱离慈禧的魔掌,结果被慈禧给搅和了,还给他扣了个大逆不道的帽子,慈禧还令人把光绪最爱的珍妃投入井中淹死。
  慈禧的眼里容不下任何一粒沙子,于是开始张罗下一个傀儡皇帝。她最后决定立自己亲弟弟的外孙、载漪之子、自己亲侄女的儿子、身上有叶赫那拉的血、15岁的溥儁(jùn)为"大阿哥"(皇储) 。预定庚子年元旦让光绪帝给他让位。但是这个储君不被西方列强所支持,最终因庚子之乱被废,这时候溥仪还不在人世。
  8年后,慈禧开始把眼光瞄向自己妹夫的孙子、奕譞的四子摄政王载沣的长子、慈禧的侄孙子、3岁的溥仪身上,并把他接进宫中抚养,随时代替光绪皇帝。
  (最右边溥仪)
  不久慈禧就把自己妹妹唯一在世的儿子光绪皇帝用砒霜毒死,光绪皇帝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于是溥仪就继承了皇位。溥仪的父亲载沣当了摄政王。这个摄政王在当天日记中记载:"面承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大行皇帝(即光绪)生有皇子即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现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亦未有储贰,不得已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钦此!"
  慈禧为什么要立3岁的溥仪为帝,解密
  1、溥仪和慈禧的血缘关系较近,他的嫡祖母是慈禧的亲妹妹。溥仪继位后,如果自己不死可继续垂帘,如果自己死了,大权就在自己的亲侄女、皇太后隆裕手中,皇权仍旧在叶赫那拉氏手中。
  2、当时溥仪还是个3岁的吃奶娃,慈禧好操控,如果不死,慈禧可以按老套路继续垂帘听政,慈禧自己也不认为自己这个"老佛爷"会那么快死去,就在她死去时嘴巴都未闭合,好像还有话说。
  3、溥仪是醇亲王府里的子孙,光绪皇帝的侄子。慈禧和光绪皇帝的关系闹僵以后,把光绪皇帝囚禁到瀛台,到后来38岁的光绪正值壮年却突然暴毙。醇亲王府里的人不可能没有任何想法,心里一定恨死慈禧。慈禧为了拉拢醇亲王府,消除仇恨,把溥仪过继给光绪皇帝当儿子,成为储君。
  4、溥仪的爹载沣是慈禧妹夫家的五儿子,他二哥是光绪皇帝。他本人老实低调和其它近支比起来慈禧自然更好摆布。他的婚姻都是慈禧给指定的,当时他已经订婚,那女孩还是他的意中人,为了迎合慈禧他毫不犹豫地退婚了,慈禧很看重他。选择载沣的儿子溥仪当皇帝,慈禧能更顺利地垂帘听政。
  5、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瓜尔佳·幼兰,又是慈禧的心腹荣禄的亲女儿,也就是说慈禧的宠臣荣禄是溥仪的外公。选溥仪解决了慈禧遇到难题:
  将来新皇帝的儿子与新皇帝、与同治帝的关系怎样处置?对此,荣禄建言:等嗣皇帝(光绪)有子,承继同治为嗣,兼承光绪之祧。
  综上,慈禧手上的冤魂太多,作恶太多,若立其他人为皇帝她怕自己死后,被清算,那些冤魂被平反,从各方面考虑立溥仪当皇帝是慈禧最好的选择,令她遗憾的是这一次垂帘未成,1908年11月15日她随光绪皇帝去了。
  慈禧确实算的上中国旧社会中顶尖女子,用老谋深算这个词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17岁进宫,短短5年连升4级,这种升级打怪模式在中国女性职场了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很多人看到了慈禧26岁就走上了人生巅峰,坐上了皇太后的位置,但是有多少人想到一个女人在26岁的如花似玉的年龄却成了寡妇的悲哀。
  慈禧在位期间一共立个3个皇帝,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儿皇帝,6岁的同治是她的亲儿子,也是紫禁城中最后一位出生的皇子,法定继承人,同治的上位和慈禧没有任何关系,毕竟是唯一的法定继承人,有着其天然的合理性。
  说起慈禧最后立的3岁儿皇帝溥仪,的确为他感动唏嘘,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压在了一个3岁孩子身上,毁了他的一生。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等人的逼迫下,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代表6岁的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也许人们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慈禧太后会选择年仅3岁的溥仪当最后一任皇帝。
  毕竟清朝200多年基业,皇家枝繁叶茂,应该选一个近亲宗室中成年子弟来继承皇位,才是挽救时局之举。
  如果仅从溥仪的出身和血统来讲,慈禧太后选他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
  溥仪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祖父和硕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个皇子,这都说明他是正宗的皇族出身。
  1875年同治去世后,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皇位继承出现了危机,而同治的母亲慈禧太后,力排众议,没有在同治帝的子侄辈中选一个继承皇位,而是选了奕譞的二儿子爱新觉罗·载湉作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同治帝的堂弟,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光绪作为咸丰帝的嗣子继承皇位,可见慈禧是有私心的。
  第一,光绪帝的母亲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也就是说,光绪是慈禧太后的侄子,也是外甥,属于亲上加亲;
  第二,光绪和同治是平辈,慈禧就还可以以太后的身份光明正大的控制朝政了。
  第三,光绪帝当时才4岁,根本不具备亲政的可能,慈禧太后临朝听政理所当然。
  溥仪的父亲载沣是奕譞第五个儿子,也就是光绪的亲弟弟,由于奕譞的第1、3、4个儿子都早夭,载沣实际上是光绪帝的二弟。
  1891年,奕譞去世,载沣作为长子继承了和硕醇亲王的爵位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宣统帝在醇王府出生,是和硕醇亲王载沣的长子、光绪帝的侄子。
  溥仪是载沣的长子,光绪的侄子,正经的皇家血脉,按理说溥仪是光绪 的侄子,并不具备继位的资格,但是历史总有巧合,光绪38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一男半女,皇位继承人又成了问题。
  这次还是慈禧太后出手,选择了溥仪为嗣皇帝,过继给同治,同时还兼顾了光绪皇帝,毕竟隆裕太后是自己的亲侄女,溥仪年龄小好控制。
  溥仪的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是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的女儿,她曾被收养在慈禧太后身边。
  可惜溥仪刚进宫不到2天,光绪和慈禧都先后去世了,溥仪登基,由他的父亲载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短短3年清朝就走向了灭亡,而溥仪也成了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慈禧选三岁的溥仪当皇帝,实际上是因为她欠债太多,借新债还旧债,如此而已。
  慈禧是一个极度自私且权利欲极强的人。同治(载淳)驾崩,无子嗣,如果是为帝国考虑,他她应该立一个年龄大的,比如恭亲王奕訢的儿子载溦。慈禧为了自己垂帘听政,把她亲妹妹的儿子,四岁的载湉(光绪),弄来当皇帝。载湉和载淳同辈,既然从同辈中选为什么不选一个年龄大的,选载湉不就因为他是慈禧的亲外甥而且年龄小,她好继续垂帘听政嘛!
  当年,选了载淳同辈的载湉,慈禧答应将来给载淳立嗣。后来立三岁的溥仪,就是给载淳立嗣,为同治皇帝续香火,兑现她当年的承诺,也算是还她当年的欠债。
  溥仪的生母是慈禧的红人荣禄的女儿,也是慈禧的养女,反正是亲上套亲。他的妹夫醇亲王奕譞听话,醇亲王的儿子小醇亲王载沣也听话,都不会背叛她。她不死可以继续垂帘听政,死了可以保她不受清算。一切都还是为了自己考虑。
  慈禧选三岁的溥仪,皇帝年幼不能主政与大清国不利,皇帝年幼,生子遥遥无期与爱新觉罗皇家不利。大清自同治出生,紫禁城几十年不闻婴儿啼,立溥仪是慈禧欠下的新债。慈禧立3岁的溥仪,所谓的秘密就是慈禧满足她自私的心。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清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载湉病得越来越重,而慈禧太后也已是到了即将油尽灯枯的时候,但是光绪帝膝下没有子嗣,皇位到底由谁来继承,成为了一个问题。
  最终,慈禧太后做主,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当时只有三岁的溥仪为嗣皇帝。
  古话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何况当时的清王朝风雨飘摇朝不保夕,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为何要让一个才三岁的小娃娃作为继承人呢?看着似乎非常奇怪。
  按照古代的规矩,皇位的传承自然是子承父业,清朝也是如此,不过在晚清时期,事情出现了差错,慈禧太后亲生的同治帝膝下没有孩子,直接就驾崩了。
  因为同治帝无子,自然就应该从宗室当中过继一个孩子给同治帝为嗣子,但是慈禧太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抱养了与同治帝同辈的,醇贤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为继承人。
  因为载湉并非同治帝的子侄,而是他的堂弟,所以这就算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如此一来同治帝也就没有了后嗣,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因为慈禧太后想要继续掌权,不肯为亲儿子立嗣。
  实际上还真未必如此,因为按照当时清朝宗室的情况,慈禧太后也无法为亲儿子立嗣。
  清代的爱新觉罗人口有远近之分,在当时的近支宗室中,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后裔属于远支,只有嘉庆帝与道光帝的后裔,才算是近支。
  同治帝殡天,咸丰帝这一脉就算是断绝了,如果要选择继承人,那就只能从道光帝与嘉庆帝后裔之中选择合适的人继承,不可以跨越近支宗族关系。
  同治帝驾崩时和,嘉庆帝后裔还有三支也就是惇王、瑞王与惠王三支,道光帝还有隐王、恭王、醇王、钟王、孚王五支,不过惇王与瑞王两支曾因绝嗣,后人实际上都是道光帝后嗣。
  如此一来,除了惠王之外,其他几支近支宗亲都是道光帝的血脉。
  当年的咸丰帝属于次长,而同治帝也是同辈中比较年长的。
  同治帝驾崩的时候,溥字辈只有隐王后裔的溥伦在世,而且只有三个月,那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很容易夭折,如此一来根本就没有其他人可以给同治帝立嗣。
  因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给同治帝立嗣,所以最终慈禧太后让醇亲王的儿子载湉成为了新皇帝,其实,载湉的生母刚好也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载湉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载湉继位使得同治帝绝嗣,慈禧太后当时承诺,将来光绪帝如果有了皇子,就过继给同治帝作为嗣子,继承宗祧,只可惜,光绪帝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下孩子。
  同治帝与光绪帝两位皇帝都没有孩子,也就意味着他俩都已绝嗣,到了慈禧太后临终,这个事情就不能够再不处理了,在古代,绝嗣断了香火,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慈禧太后让年长的载沣作为继承人,那么也就意味着同治帝与光绪帝,都断绝了祭祀宗祧香火,绝了咸丰帝的脉,这可不是慈禧太后愿意见到的。
  所以,必须要找个溥字辈的过继过来,作为嗣皇帝,不仅继承皇位,也要继承先帝宗祧。
  正如张之洞所言:皇帝(光绪帝)临御三十余载,不可使无后。
  权衡再三,慈禧太后挑中了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嗣皇帝,继承同治帝与光绪帝的宗祧,一人兼祧两房,这也算是慈禧太后出于私情做出的一个必须的选择。
  不仅如此,还有其他的考虑,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也是光绪皇帝的皇后,如果溥仪只是继承同治帝的宗祧,礼法上,作为光绪帝皇后的隆裕太后,就成了婶母。
  按照规矩,隆裕太后的身份就会变得非常尴尬,只有让溥仪作为同治帝与光绪帝的嗣子,这样一来隆裕太后才能够以母后的身份,作为皇太后,继续垂帘听政。
  溥仪的父亲载沣与慈禧太后亲厚,而其生母苏完瓜尔佳幼兰,乃是慈禧太后心腹宠臣荣禄的女儿,因此溥仪算得上是"自己人",比起其他的宗室子嗣,溥仪当然合适。
  慈禧太后的确能够让载沣作为新君,但这么一来的话,就等于断掉了同治帝与光绪帝这两位先帝的后嗣宗祧,而且也让大统从咸丰帝这一支转移去了奕譞那一支。
  载沣是个成年人,他若登基,作为叶赫那拉氏的隆裕太后当然也就十分尴尬,成了摆设,自然也只能交出大权,叶赫那拉氏家族从此也就退出了朝堂。
  只有让溥仪登基,让隆裕太后垂帘、载沣摄政,这才是对于前朝、私情最好的选择,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数十年岁月,自然考虑的问题非常多,也是当时最合适的。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就一直想除掉光绪帝,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但是慈禧心中早就对光绪产生了嫌隙,她巴不得光绪早点驾崩。
  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光绪帝载湉病危,慈禧一看,就知道光绪已经不行了,于是便将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养育在宫里。其目的也很简单,那就等光绪帝驾崩之后,便顺势继位。
  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驾崩,慈禧将年仅三岁的溥仪立为皇帝,是为宣统帝!并尊慈禧为太皇太后。
  以上便是溥仪继位的大概。但是你仔细想一下,这其实是有问题的。慈禧这么一个老奸巨猾的人,怎么会偏偏选择一个3岁的孩子继承皇位呢?难道她不知道,溥仪年幼,不能做什么事情吗?
  这些,慈禧当然知道!那么她又是寓意何为呢?笔者总结下来,一共有三个原因;
  第一,溥仪的身份特殊
  当然了,这儿所指的身份特殊,并不单指溥仪拥有皇室血统,因为拥有皇族血统,这必然是继承皇位的一大因素。溥仪的另外一个身份,则是慈禧"情人"荣禄的外孙。
  我们知道,溥仪的父亲是摄政王载沣,母亲是"苏完瓜尔佳氏",而这个苏完瓜尔佳氏便是慈禧的心腹重臣,同时也是慈禧的情人——荣禄。一开始的时候,慈禧便将其养在宫中,后来才将其嫁给载沣的。再者,溥仪的祖母是慈禧的亲妹妹。
  所以,溥仪特殊的身份,是慈禧选择他的一大理由。因为这样一来,大清朝的皇权还依然是掌握在"叶赫纳拉氏"的手中。
  第二,无奈之举
  其实,在立溥仪为帝之前,慈禧还培养了一个人,他便是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次子,同时也是慈禧的弟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外孙——爱新觉罗溥儁(jùn)。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那个"大阿哥"。
  慈禧很想将溥儁立为皇储,便预订在庚子年元旦时让光绪帝自行退位,甚至连他的年号都想好了,叫"保庆"。但是,此时光绪帝仍是外国各个势力心中的满清正统皇帝,他们也都很支持光绪帝。再者,这溥儁也算是自己叶赫纳拉家族的人,所以自然会引起各国势力的不满。
  所以慈禧的这一计划就落空了。后来,在光绪二十七年,即公元1901年的时候,端郡王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因此溥儁也更没有机会再做什么皇储。于是便被废除了"大阿哥"的名号。慈禧的计划便更加没希望了。
  所以,最后在权衡之下,还是决定由自己妹妹的孙子溥仪担任皇帝,因为这毕竟也是自己家族的一员!
  第三,年幼好控制
  慈禧在立溥仪为储君的时候,她知道自己已经将不久于人世,她也没指望自己能够再次垂帘听政。但是,自己的侄女隆裕太后还在,这也是自己叶赫纳拉氏的成员,所以她必须保证,自己所选立的这个皇帝得顺从自己侄女的安排。
  所以在溥仪继位之后,隆裕太后便正式垂帘听政,和溥仪的父亲载沣共同掌管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但是很不幸的是,宣统二年,即1911年10月,辛亥革命便爆发了。同年12月6日,载沣顺势辞去了摄政王的职位,而这个隆裕太后便成了即将走向灭亡的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和终极责任人。
  这是慈禧万万也没有想到的!
  总结:
  其实无论是哪一条,都可以说是慈禧故意为之,都是她权力欲望的完美诠释。慈禧对权力有着近乎痴迷的程度,她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死后也想让自己家族的人控制皇权。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此时的大清帝国已经走到了历史的边缘,想不被淘汰都难了!
  史料参考:
  《清史稿》;
  《光绪朝东华录》;
  《清史稿 · 本纪二十五 · 宣统皇帝本纪》;
  老谋深算的慈禧,为啥会选3岁溥仪继承大统?主要原因还是溥仪血缘关系占据优势,而且同时满足了慈禧的私心溥仪血缘占优势
  清朝历史上光绪帝虽然与慈禧太后同年病重,而且他们的死期仅差一天,但是毕竟慈禧太后还是死在了光绪帝的后面,在这里先暂时不谈光绪因何而故,慈禧太后终究还是要另立新帝。
  光绪帝死前并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慈禧只得在家族之间,挑选新的大统继承人,首先,溥仪的祖父的嫡福晋与慈禧同源,是慈禧的妹妹,两人都属于叶赫那拉氏,另外,溥仪的曾祖父为道光帝,血缘关系纯良,而且溥仪的父亲为慈禧的心腹载沣,因为血缘关系的影响,立溥仪为新帝,可以让那些注重正统的朝臣更容易接纳和扶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慈禧决定由溥仪来继承皇位时,光绪皇帝当时还并未离世,对于这个结果还算满意。慈禧的私心,对权力的控制
  慈禧不顾清朝"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执掌清政府大权48年,自然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人,慈禧决定立三岁小儿溥仪为新帝,终究还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光绪离世,慈禧太后虽然病重,但还是期望能康复,若身体恢复往常,三岁小儿,懵懂无知,自然极易控制,对慈禧太后重新掌握大权,并无太大影响,毕竟慈禧历同治、光绪二帝,这一套政治流程,慈禧心中已经轻车熟路了。
  另外,慈禧自身病重,立溥仪为新的皇帝,也是在为自己的势力铺路,首先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不仅是慈禧的养女,而且是慈禧的心腹权臣荣禄的亲生女,即便慈禧身亡,清朝还是掌握在慈禧的势力手中,对慈禧的身后事自然会尽心,定会保住其最后的颜面,而且通过这个安排,清朝还是控制在叶赫那拉氏的手中。
  3岁被慈禧立为皇帝的,也只有光绪一人了!为何慈禧要立3岁的光绪?咱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背景
  当时同治皇帝不幸辞世,此时,皇后阿鲁特氏已经怀有皇子数月有余。可是,慈禧却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召开了一个"立新"大会。慈禧势在必得,为此专门让荣禄带军进京,以防万一。而且不准阿鲁特氏参与,参与的人都是亲王
  由于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慈禧一派,事先已经交代好了,所以,刚开始有人提议立恭亲王奕訢的儿子为新皇,就遭到反对,而恭亲王也委婉推脱了这个提议。于是,慈禧就提出立醇亲王之一为王,这也受到恭亲王等人的反对,最终投票,7比3通过。通过后,年仅3岁的光绪当夜就被接到宫中!
  为何慈禧执意把3岁光绪立为新皇?看完以下几点就会明白:
  一,无视阿鲁特氏及其腹中皇子
  慈禧当时虽然大权在握,但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生下同治,她才能以"皇太后"的身份和慈安并立朝堂,可如果阿鲁特氏产下皇子,那阿鲁特氏就会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上有慈安,下有阿鲁特氏,她们可都是名正言顺的"六宫之首",慈禧就没了名分,那她是肯定要"退居二线"的,所以,慈禧必须在阿鲁特氏产下皇子之前就消除这个隐患;
  二,年龄
  新皇的年龄越小,就意味着慈禧垂帘听政的时间就越长,这也是为什么她不赞成恭亲王之子被立的原因。恭亲王之子当时已经十几岁,万一被立,没两年就要"还政",慈禧可不愿意太早"消停"。这和后来软禁光绪、立端王之子为"阿哥"一样道理,就是"拖",拖的越久越好
  三,忌讳
  在同治皇后的人选上,慈禧和慈安发生了分歧,最终同治选择慈安皇太后钟意的阿鲁特氏,这让慈禧很恼火,她把怒火都撒在了阿鲁特氏身上。如今,阿鲁特氏怀孕在身,万一产下皇子,慈禧害怕阿鲁特氏上位后报复自己
  综上所述,阿鲁特氏产子之后慈禧会很被动,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这之前另立新王,所以,3岁的光绪就这么登上皇位了
  皇帝遗孀有孕在身却要另立他人,这也招致大臣们的强烈不满,满朝大臣和全国各地的奏折纷涌而来,可惜,都被慈禧给摁下。阿鲁特氏在得知这些之后,为了表达抗议,自尽身亡
  次年,御史吴可读在同治墓前自尽,留遗书谴责慈禧违背祖训、逼死阿鲁特氏、断了皇帝一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御史尸谏"。吴可读一事引起了极大震动,连西方多国公使也表达了不满,在各方压力下,慈禧承认自己"决策不当",并承诺,光绪之后不管谁做皇帝,都视为同治之子,这也是为什么端王之子只能叫做"大阿哥"的原因

感觉两个时代的人,其实就差3岁,始皇帝与刘邦我们如果仔细地去翻阅一下历史资料,会发现汉高祖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前210年。这两个朝代的开创者,年龄上仅仅相差了三岁。可以说他们他身高不足一米五,21岁成红军最年轻军团长,带出一位大将叫粟裕提起寻淮州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十分陌生,但是提到粟裕,很多人就可以很快地反应过来是谁。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寻淮州,便是粟裕将军的挚友也是他的上级。红军时期,寻淮州是我军之中一电视剧人世间中,周志刚全家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电视剧人世间一开始就讲清楚了时间是1969年,这个时间的中国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第三年,剧中并没有重点表示当时的中国社会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只是提到了郝冬梅的父母被下放到农村,那90年代,80多岁的陈云给中央写信,为何要求停播一部电视剧?20世纪90年代,连续剧陈云出川正在热播,但没过多久,这部电视剧却突然被停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陈云出川是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讲述的是陈云在长征中,在飞夺泸定桥准备去往夹金山后,贺龙给许光达介绍对象,竟被拒绝,许光达结婚十天,被迫分离1929年的9月,正是秋风萧瑟之时。秋风吹过,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凉意。21岁的许光达,参加了周恩来主办的军事训练班。结业后,许光达被派到湘鄂西进行革命工作。不久后,开始在贺龙麾下担任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124)写在后面的话四个月的时间,写完了两晋南北朝的故事,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对于普通人来说算是不容易懂的一段历史,我以前对这段历史也是比较糊涂,只是知道了这段历史中的一些人和事儿,所以前段时间我查阅资魏晋南北朝人物卡前赵刘聪刘聪?318年8月31日效忠势力前赵职位前赵第三位皇帝匈奴大单于刘聪本名刘载,字玄明,新兴郡匈奴人。前赵开国皇帝刘渊第4子,母为张夫人。幼时聪明好学通晓经史和百家之学,熟读孙吴兵法盛名之外的于右任,也可能会颠覆我们的认知在中国老百姓眼中老虎苍蝇都要打,最认可的便是青天,何谓青天?青天的标准是什么?无疑,他是一个标杆。蒋介石对其礼让三分,毛泽东对其极为赞赏。他就是于右任。于右任先生头上的光圈是多方面董存瑞参军前用的枪是什么型号?这枪和老套筒还有关系呢老电影董存瑞中,少年董存瑞在正式参加八路军之前已经是村里的民兵,总缠着要去当兵,要参加战斗。观众应该会注意到,董存瑞在村里当民兵时一直背着一支短小的骑枪,第一次跟随县大队参加反扫荡夭折的领土买卖,1853年美国打算以5000万美元购买墨西哥42土地美国和墨西哥比邻而居,但是美国对待墨西哥的态度绝对与远亲不如近邻背道而驰。19世纪40年代,美国以战争为手段攫取了墨西哥格兰德河和希拉河以北约220万平方公里土地,而进入19世纪5八路军115师出了三位元帅,职位在罗荣桓之上的他,为何没有军衔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出自八路军第115师的高级将领有三位被授予元帅军衔,分别是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其实,当时还有一位大人物,职务排名在政训处主任罗荣桓之上,他
1954年军委成立,主席为首12名委员都是谁?和十大元帅有何关系?1954年军委成立,主席为首12名委员都是谁?和十大元帅有何关系?毛泽东给陈毅等元帅授勋在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没有中央军委这个机构的,当时领导全国军队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著名作家周立波去世捐出全部遗产,他的妻子忍痛完成遗愿周立波,这是一个传奇的名字。当我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暴风骤雨时,我被这本气势恢宏的小说深深地震撼了。几千年来重压在中国农村之上的封建统治,被追求解放与自由的农民们彻底地推翻。这一伟大甲午战争的反思天朝为啥总被小国暴打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花费巨资,以举国之力建造的亚洲第一海军北洋舰队,被当时所谓的蕞尔小国日本海军一举歼灭。公元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最初,舰队拥有二十五艘舰艇阿拉伯帝国第二位奠基者默罕默德统一了阿拉伯,是阿拉伯的奠基者,第二位奠基者就是欧麦尔,在欧麦尔统治的10年内,阿拉伯人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囊括伊朗高原至北非的黎波里的广大土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日本战国三杰日本战国三英杰,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为统一日本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战国大名,他们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织田信长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中国人的祖宗,到底是从哪来的?我们中国人的祖宗,到底是从哪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今天,老冯用最简单最浅显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这事给大家说清楚,注意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知识分享文,不能当作学术论文。事实上,中国人的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为何还派关羽去守华容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首诗就是唐朝诗人杜甫对诸葛亮指挥能力的高度评价,说的是诸葛亮才能和伊尹吕尚差不多,军事指挥能力则盖过萧何曹参。公元208年左右,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湖广熟,天下足(下)长沙武汉(下)湖北曾侯乙,是周朝分封的曾国国君,姬姓,氏南宫名乙,生于公元前475年。专家们花了几十年才证明曾国就是随国,一国两名(为啥猫叫咪?)。此人比较可爱,喜音乐,擅车战,怕网友逼问美国少校如果非要开战,是和中国打还是日本打?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段时期是完全和平的,也可以说人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如果说哪个国家是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那么非美国莫属了。在很多人看来,自美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后,便仿佛是一个毛主席否定轰炸金门,韩先楚25年后赞叹主席真高明1958年7月18日晚,毛主席召集军委副主席和空军海军等单位的负责人,布置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任务。毛主席指出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不能只限于道义上的支援,还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鲁迅后人独子资质平庸,孙子当倒插门女婿,没一个人会写文章鲁迅与许广平的独子周海婴,其实是避孕失败后意外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时局动荡不堪。鲁迅和许广平忙于文化救国的大业,压根不想把精力腾出来照料小婴儿,为此他们一直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