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雍正王朝中,康熙既然已经决定把皇位传给雍正,为什么不提前把十三阿哥放出来?

  康熙为了将皇位传给老四胤禛,提前做了五步准备!
  第一,就是将老十三软禁起来!
  老十三是位"侠王",忠实的四爷粉丝,经常给老四冲锋陷阵。康熙必须把他关起来,不让他搀和夺嫡的事。这也是为了保护他,大阿哥和太子已经算是废了,老十三必须保护好,留着给胤禛用。
  同时,康熙这么做,表面上消弱了老四的势力,让老四成了"孤王"。没有老十三在,胤禛少了一个为他"拼命"的人,手里也无兵可用。这样,八爷党自然觉得老四被打压了。老十三被打压,释放出一个假信号:老四一派不行了。
  第二,康熙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分化八爷党势力。
  太子二次被废以后,正好遇上西北战败的事。大家都以为谁能当"大将军王",代替皇帝亲征西北,谁就会是皇位继承人。康熙把身为八爷党的老十四提拔出来,一时间,老十四成了"准储君"!老八把注意力从老四身上转移到老十四身上。老十四本来是八爷党,现在康熙将八爷党也给分化瓦解了。于是,才有了康熙大寿之时,老八将老十四的送给康熙的寿礼掉包成死鹰的事。
  第三,让老四府邸的奴才年羹尧任陕甘总督,控制老十四的粮草。
  老十四能出任大将军王,有一个交换条件就是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八爷和老十四都想拉拢年羹尧,年羹尧也是"首鼠两端",背着胤禛跟他们勾搭。因此,老八和老十四以为能将年羹尧跟自己拴在一条船上。可惜,邬思道做媒,让胤禛娶年羹尧妹妹秋月为侧福晋!年羹尧成了胤禛的小舅子,他只能专心支持胤禛。
  这样,老四胤禛即位以后,有年羹尧控制西北的粮草供应。老十四没有粮草,他也不能带兵谋反。毕竟,西北本来就缺粮,不可能就地筹集粮草,只能依靠从内地经陕甘转运粮草。
  因此,老十四在康熙暮年被放出去做"大将军王",远离京城。其实,就等于被排除出"继位人选"。大家设想下,康熙死了,老十四远在西北,怎么继位?就算是康熙遗诏让他继位,老八等人也早改了密诏,立自己为皇帝了。总之,康熙不会让未来储君远离京城,这个权利中枢的。
  第四,康熙将马奇,张廷玉等人降职,让他们不要参与夺嫡之争。
  因为,辅佐错了皇子,这些官员会被新皇处罚。然而,辅佐对了皇子,这些大臣又容易持功自傲。于是,康熙将他们降级处罚,等待新君登基以后,重新提拔重用。这样,他们对新君会感恩戴德。
  第五,秘密召见隆科多,提拔隆科多为九门提督,掌管京城防务。
  康熙用两道密旨控制住隆科多,让他如实宣读传位诏书,辅佐新君登基。隆科多早就跟舅舅佟国维商量好了,他就等着康熙召见他。佟国维明白,只有康熙钦定的新君,才是"铁定"能继位的。所以,让隆科多将宝全押在康熙身上,全力支持康熙的旨意。
  因此,隆科多如实宣布传位诏书,拥立胤禛登基。并且,在八爷党不想向雍正下跪时,隆科多以是否"不想作大清的臣子"威逼八爷、九爷、十爷,让他们向雍正下跪!雍正顺利登基!康熙觉得,有这五步准备,胤禛就能顺利登基。其实,我也觉得有康熙这五步旗,雍正登基一事已经是万无一失了。
  首先,有隆科多出任九门提督,支持雍正登基。九门提督手里有两万余人马,控制着京城九门防务。 只要隆科多专心支持雍正,就没有人敢在城内谋反。而且,隆科多确实派兵将京城戒严了。
  其次,就算是丰台大营或者西山锐建营的几万兵马被八爷党控制。但是,老八等人就在京城,都在新皇老四的把控之下。他们敢率兵谋反?开玩笑!他们敢攻打九门,老四就敢先灭了八爷党全家!
  最后,丰台大营的等士兵也不是二百五,攻打京城,那可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而且,他们将领的家眷都在城内。如果他们在城外谋反,只要雍正一道圣旨下去,隆科多直接就把他们家人带到城楼上,挨个砍了!
  所以,康熙没有放出老十三,因为真的没必要。 但是,邬思道觉得隆科多态度不明,于是,想到了用被圈禁的老十三控制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建营。
  首先,邬思道这么做,主要是不知道隆科多的态度。 所以,请老十三出面控制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建营。这样,有这两处兵马在手,如果遇到危险,还能有兵反击。
  其次,当邬思道知道胤禛继位以后,依然让老十三出马,应该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怕老八武力谋反。 不过,我真的觉得,老八已经不敢谋反了。隆科多把控九门,丰台大营的兵就进不来!除非强攻!但是,那是谋反!他们敢?!
  (文|勇战王聊历史)
  是问的康熙皇帝为什么不提前放出十三阿哥胤祥来辅佐皇四阿哥胤禛顺利登基吗?
  这就是康熙帝的高明之处,决定把皇帝位置交给谁,只有康熙帝自己明白,别人是无法知道的,虽然有遗诏,但是已经存放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没有那一个人胆敢以身试法去乾清宫碰那东西!
  还有一条;乾清宫是神圣的地方,森严壁垒,没有人能私自进得去,或者说进去拿到了又有什么用?
  康熙驾崩前的"夺嫡"形势
  浏览康熙帝对确认皇储的足迹,就可以看到康熙帝的继承人最后定格在皇四阿哥胤禛身上,但是在皇四阿哥胤禛与皇十四阿哥胤禵这二位之间存在着争议很大。
  原因有三:
  一、康熙五十一年至康熙六十一年这十年之间"九王夺嫡"是竞争最激烈的十年,大阿哥胤禔、被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及十三阿哥胤祥已然排出夺嫡队伍,剩下的五位皇子都是精英,因为太子位空悬着,都眼巴巴的惦记着那个皇帝宝坐。
  二、剩下的竞争皇储;名义上只有两个团队,一个以四阿哥胤禛为首的团队,只有他胤禛独身一人,因为他的忠实支持者十三阿哥胤祥已经被圈禁。第二个团队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老九、老十、老十四集团四人,虎视眈眈。
  三、皇八子胤禩由于夺嫡中公选新太子锋王毕露,又不知养悔,在康熙五十七年死鹰事件中被康熙帝断绝了竞争太子位的可能性,转而扶持即将出任抚远大将军王的皇十四阿哥胤禵,看似夺嫡落下帷幕。
  实则皇储继承人的争斗在四阿哥胤禛与十四阿哥胤禵两人之间展开并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暗中较劲!
  康熙帝的合理铺垫
  就是在这个康熙五十七年,西北的准格尔部发生了叛乱,而且把朝廷派去西北大营的传尔丹部的六万大军让罗卜藏丹曾打了个全军覆没。
  虽然需要一位皇子带兵,但是康熙帝的布局不但合理,更让人们摸不透的是;懂兵的阿哥只有两个;十三阿哥胤祥继续圈禁,让皇十四阿哥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王。
  出师典礼极为隆重,用正黄旗纛、亲王的体制,朝廷上下官员似乎明白了;他才是皇帝继承人!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只有邬思道解释的清楚,看的明白:这是康熙老皇帝的调虎离山计策,最能闹事,惹是生非的阿哥就是十四阿哥胤禵,留在北京必定与八阿哥胤禩结党营私,不如派去西北大营去带兵打仗,远离京城,然后派年羹尧任陕甘总督,既打了罗卜藏丹曾,又给了四阿哥胤禛的空间。
  康熙帝的用心良苦
  康熙五十七年抚远大将军王是康熙帝导演的一场大戏,此刻在康熙眼里已经默认了皇四阿哥胤禛为皇帝继承人,可是为什么不把俠肝义胆的十三阿哥胤祥放出来帮助皇四阿哥胤禛料理、或者帮助胤禛?
  一、这是在保护十三阿哥胤祥,因为他的争强好胜,因为他的侠肝义胆,因为他是一位直性子人。
  二、康熙帝不想让儿子们流血,不想让儿子们争斗,把十四阿哥胤禵放到大西北青海就是这个意思,一旦放出十三阿哥胤祥,难免又陷入党争之中,谁知会发生什么事!
  三、康熙帝不敢保证十三阿哥胤祥就是站在四阿哥胤禛一边,如果站错队,又是让他陷入困境。
  四、留着四阿哥胤禛登基后赦免十三阿哥胤祥,胤祥定会感激未来的新皇帝,忠实的为新皇帝效力。
  五、皇四阿哥胤禛自称为"孤臣",康熙帝就成全他的愿望,做一位孤家寡人才是帝王的本色,如果把十三阿哥胤祥放出来,真的与四阿哥胤禛搅到一起,岂不坏了孤臣名声。
  事实证明;胤祥下场最好
  事实胜于雄辩,康熙帝不愧为一代明君,所有的步骤都是按照康熙帝的策划而进行的,康熙六十一年的康熙帝驾崩印证了这一点。
  如果按照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描述:外面有年羹尧控制抚远大将军王,内有隆科多管着九门兼领着宣诏大臣,就在这一夜,已经确定皇帝继承人的皇四阿哥胤禛,用金牌令箭放了十三阿哥胤祥。
  十三阿哥胤祥,如同放出来的一只老虎,稳稳当当的拿下了京畿卫戍,进一步巩固了雍正帝的皇权。
  在雍正皇帝执政的未来日子里,十三阿哥胤祥为雍正帝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作用,积极贯彻落实雍正帝的刷新吏治,至于雍正帝与他的亲弟弟大将军王胤禵,康熙帝活着的时候就对雍正帝的生母乌雅氏说:你生的这两个儿子呀!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属于作者邸晓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带你一起去看古史!欢迎网友评论、留言!
  康熙皇帝二废太子之后十余年,没有再册立储君。关于继承人的问题,成为康熙心中永远的痛,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国本不能丧,所以,在很多解读康熙继承人问题的书籍中,你可能看见这样一个高频词:默定。
  什么叫默定?其实就是将继承人暗自一人定在心里,择机宣布,不让其他任何人知晓。
  在康熙皇帝驾崩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从老大胤褆到老十四胤禵,以及朝野大臣,都是不知道康熙心中默定的继承人到底是谁的,而且历史书的记载也表明了这一点。大多只能通过分析来完成基本判断。
  在《雍正王朝》里,迫于编剧和观剧者的需要,我们大都可以知晓康熙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老四胤禛继承储位展开的,所以我们都知道老四胤禛最终会即位,有了老四先入为主的印象。
  但是历史上这段过程是晦暗不明的,皇子们竞相争夺,各显神通,就为博得个好彩头,没有观剧的状态,自然多了很多神秘。恰恰在《雍正王朝》中,康熙没有再册立储君的那十年,老十三胤祥却被圈禁了。而历史上老十三的这十年并没有圈禁,只是被冷落成了闲散皇子。不管是圈禁还是冷落,都具有相同的意义,这点毋庸置疑。
  按照我们的理解,老十三胤祥是老四胤禛的得力助手,为什么偏偏要将他圈禁,直到康熙皇帝驾崩还不放出来呢?要是早放出来,为老四胤禛擎天保驾,岂不是完美?
  那是我们小瞧了皇子们争夺储君之位的险恶状况。想想看,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老大胤褆的想法:为皇阿玛着想,我来动手干掉他,除去"庆父之忧"。再想想看,老八胤禩引诱肖国兴供述太子胤礽的事儿。如果再翻开真实的历史,那就更不得了了,老大胤褆和老八胤禩关系要好,因为都是惠妃抚养大的孩子,他们甚至利用一个道人张明德,训练一帮死士,预谋杀害太子胤礽,最后被康熙发现,张明德被判凌迟处死。
  一个皇太子,竟然被亲兄弟们暗相伤害,甚至要除去他的性命,这是何等的残酷和现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从江南赈灾回来之后,老四晋升为雍郡王,并加派追收国库欠款的任务。出人意料的是,老十三居然没有晋升。
  朝阳门码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等待他高抬贵手的一帮人在老八胤禩的怂恿下为老四胤禛接风,高配的迎接礼仪和众人的期待无疑给老四胤禛挖好了坑,就等他跳进来。就算是再冷的冷面王也难以招架这般阵势,是老十三胤祥自己往里跳,为老四挡驾。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回,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老十三又是替老四挡驾,陪同太子去见康熙,差点被老大胤褆当作重点打击的对象。有这样一位侠肝义胆的兄弟处处为老四胤禛遮风挡雨,对于老四来说,是莫大的福份,为什么却反遭康熙的不待见呢?
  晋升为郡王好不好?当然好,因为那样,说明你有功于前,在满清磨炼皇子体制之下,在九王夺嫡的情势之下,这也意味着,老四胤禛走向储君之位更进一步。
  当你更进一步的时候,也就是风险剧增的时候,因为太子、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等虎视眈眈,怎么能够容忍你的前进?他们会想着法子,以对付太子的手段来对付你,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而老十三作为老四的跟班儿和手臂,自然是要被最先除去的对象。
  康熙皇帝明白这个道理,老四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追缴国库欠款的差使上,老四胤禛玩了一手"操切"的把戏,将差使办砸了,以麻痹其他夺嫡皇子们的神经,放松对他的警惕。老四成功将这个皮球踢回到康熙身上,康熙批评了老四胤禛及其所属追欠的事儿,对于老四胤禛来说,未尝不是一件躲避风头的好事。其他皇子听闻康熙对老四的批评,未尝心里不是洋洋得意,从而认为老四不过如此尔尔。
  反过来,要是胤禛再办好了这件差事,康熙必定又要对他晋封,如果为亲王了的话,势必成为夺嫡皇子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去不足以平愤恨,那老四胤禛就危险了,因为他不像八爷党,是个光杆儿司令。
  而康熙根本就没有让老十三参与进来,细细一想,不正是保护老十三免遭众皇子算计的一种策略吗?其他的事情挡驾还行,直接面对朝臣、皇太子、皇子们的挡驾无异于就是将自己摆到众叛亲离的位置上,老四都办不好,老十三也必定为其他夺嫡皇子算计而深陷其中。
  《雍正王朝》九子夺嫡到最后,其实就是老四、老八和老十四之争。在明面上,康熙都在投放这样一种烟幕弹,那就是不是老八就是老十四,老八虽然在举荐新太子的时候遭受康熙严厉打击,但是却并没阻止他的发展,无论是晋封爵位还是交办差使,康熙都一视同仁对待。老十四,在老四等人的谋划下,当然也是康熙皇帝自己的意见,更是从一个贝勒,直接任命为大将军王,带领西北几十万兵马到西藏平叛,继承人的风向,似乎在老十四和老八之间飘扬。
  而这时候的老十三,却还在被圈禁,和阿兰一起捉蛐蛐儿。试问,除了老四胤禛,还有谁,还会记得这样一个被圈禁的皇子,他们会相互算计使坏,比如说在康熙的六十大寿上,老十四用一块天石试探老八,结果老八上当,自以为可以嫁祸老十四,用死鹰换了天石,让老皇帝受刺激,以老皇帝之手实行相互陷害打击,这也逼迫老皇帝不得不做足最后的准备。
  这些夺嫡皇子老八老十四,正忙着相互掐架,怎么也不会去关注一位被圈禁的皇子老十三的。被冷落,被遗忘,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出其不意,一举定江山。对老十三的冷落和遗忘,其实也就是对老四的遗忘,让老四消失在夺嫡皇子的视野之中。
  这种效果其实是很明显的,当老八胤禩还在琢磨着说:京里的老四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的时候,老十四的出征和策反鄂伦岱让老九喊出了:原来我们都看走了眼,老十四才想当皇上。
  其实这一切还都是康熙的局上局,老十四终究远在千里,有年羹尧的和大清军事制度的牵制他无法动弹,重用隆科多在一废太子的时候就开始了,将佟氏一门的荣耀押在最后一搏,也是康熙的良苦用心了。在这里,也许很多人都还不明白,八爷党其实早已经落入到隆科多的"口袋"还不知。
  等待老十三出其不意的一击,只剩下时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康熙老皇帝至死还玩了一把帝王之术,让新皇帝雍正派人拿着金牌令箭放出老十三,将施予恩德之权交给儿子雍正。老十三势必有了这十年的磨炼,应该懂得自己的使命与归宿,必将为了报答新皇帝的恩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事实也是如此。
  故,老十三不能提前放出,一是因为他的性格问题,必定会遭受算计而连累老四。二是放他出来,会成为夺嫡皇子们的众矢之的,以老十三和老四光杆司令的基础,无法稳定局面。三是康熙将恩德之权交于老四,以备老十三为了报效老四能堪大用。
  《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代表着武力,是雍正的铁杆盟友,也是他顺利继承皇位的定海神针。康熙在生前就已经选择了胤禛,却没直接放出胤祥来保驾护航,其实是老爷子作的长远打算。当时朝野的局面
  康熙心里的继承人是胤禛,但他始终没有抖出来,一是为了保护胤禛,避免重蹈废太子覆辙。因为康熙的几个儿子都非池中物,谁要是成了公开太子,谁就会成为其他人攻击的对象。一旦胤禛被对手抓住把柄或群殴,即使康熙也无能为力。
  二是为了稳住局面。康熙已经风烛残年,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以至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够顺利地把江山传给下一代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当时觊觎皇位的人,有胤禛、胤禩与胤禵。胤禵是康熙分化八爷党的一颗棋子,远在西北,还受到年羹尧的牵制,难有大动作。
  胤禩就不一样了,他坐镇京城,还有九爷、十爷以及许多朝臣的支持,可谓树大根深。任何局势的风吹草动,都难以瞒过他。在失去圣心的情况下,他要翻盘,只能兵行险棋,把局面搅乱才能浑水摸鱼。
  十三爷的影响力不用多说,谁都知道他是胤禛的人,如果康熙在最后关头将他放出来,那就约等于公开宣布,胤禛是继位人。那胤禩等人会怎么想?
  胤禩对于皇权一直都是贼心不死,可以说贯穿整个剧情,他明显就会不甘心。接着就会在康熙活着的时候,把局势搞砸。他的手里是握有几张牌的,比如"郑春华事件",他可以拿来大做文章,胤祥就会很被动;联合胤禵,里应外合等等。
  康熙要的是稳,他的接班人要的也是稳,为了稳住局面,任何可能引起局面动荡的事,他都不会做;任何可能打破平衡的人,他都不会放。
  既然是留给雍正的牌,就让他亲自启用
  康熙关押胤祥,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因为胤祥不够成熟,容易被人利用,关着他是为了保护他,也为了避免他闯出祸而连累胤禛。
  康熙在临终前就明说过,关胤祥十年也是为了磨炼他的心性,留给胤禛做帮手。既然是为胤禛准备的,那就干脆把这个人情卖给胤禛。对于胤祥而言,康熙放他出来与胤禛放他出来,虽然都自由了,但还是有点区别的。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在,广施恩泽都是领导的一种驭人之术。如果放胤祥的是康熙,那胤祥出来后只会将恩情记在康熙名下,他也只会感念康熙的好。同理,如果是胤禛放出胤祥,那胤祥也会对胤禛感恩戴德。
  胤禛刚继位,肯定离不开胤祥的鼎力支持。康熙肯定希望他们兄弟俩能够同舟共济,所以,为了加深胤禛、胤祥的兄弟之情,这个人情留给了胤禛。
  在传位前,康熙已经做过许多布局,但最后还是需要胤禛的临场把握,把"金牌令箭"留给胤禛就表示给了他临机专断之权。
  看过篮球的朋友都知道,当年NBA湖人队有"科比时间",即最后关键时刻,禅师也不管了,谁上场或谁出手都由科比决定。此时此刻,康熙就如同禅师,胤禛就如同科比,局面已经进入"胤禛时刻",放胤祥的事就留给胤禛决定了。
  其实康熙不把十三阿哥胤祥放出来,对雍正继位还有好处,这就是康熙的高明之处
  看过《雍正王朝》电视剧的都很清楚,在康熙驾崩的当晚,各位皇子都蠢蠢欲动,本来四阿哥的优势并不是很突出,甚至康熙亲口说传位于四皇子,八爷党都不承认。就在当夜,十三阿哥从宗人府被释放出来,迅速接管了丰台大营的军权,迫使八爷党认输,保证了雍正的顺利继位。
  康熙已经做好周密安排,稳住隆科多
  能够坐稳皇帝位置的关键,是拥有军权。这是八阿哥和四阿哥都能看透的事情,康熙同样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利用两道圣旨,牢牢的拴住了隆科多的心,让隆科多以九门提督的身份护卫雍正继位,毕竟他手上有两万兵马。
  剩下的就是丰台大营,康熙如果提前把十三阿哥胤祥释放出来,康熙传位给谁就是清清楚楚了,且不说康熙以什么样的理由释放十三阿哥胤祥,单单是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就会有所准备,毕竟他是手握十万兵马的大将军王,而且也是觊觎皇位已久的人。
  不提前把十三阿哥放出来,目的是为了迷惑八阿哥和十四阿哥
  当时丰台大营的主帅成文运是八阿哥的人,八阿哥一直以为丰台大营是自己全权控制,他拉拢的重点人物是隆科多。所以康熙是为了迷惑八阿哥,避免打草惊蛇,故意不能提前把十三阿哥释放出来,否则,八阿哥定会提前准备,还没等胤祥到丰台大营接管兵权,估计十三阿哥原来的部下早就被八阿哥调走或者杀害。
  但是康熙肯定是安排好的,不然张五哥怎么会轻而易举的拿到皇帝的金牌令箭,一个金牌令箭就立刻能到宗人府把十三阿哥胤祥释放出来。
  我觉得电视剧还有一个纰漏的地方就是,面对多年的苦心经营,皇位争夺的关键就在那一晚,八阿哥为什么不能想到十三阿哥会被释放出来。他完全可以提前把十三阿哥的旧部调走,或者对圈禁胤祥的地方多派兵马看护。
  也许就是康熙的演技水平也很高吧,把八阿哥完全迷惑了,十四阿哥送死鹰作为寿礼的事件,康熙没有继续追查,让大家以为十四阿哥是康熙铁定的继承人,八阿哥甚至没有把四阿哥看的非常重要,就连四阿哥自己都认为夺嫡没有希望了,还是邬思道的点拨,才恍然大悟。
  康熙的帝王心术真是太高明了。
  康熙把胤祥关了十年,直到他死,胤祥仍旧处于圈禁的状态。那么试想一下,康熙如果多活一个月,胤祥是不是得多关一个月?康熙如果多活一年呢?五年呢?十年呢?二十年呢?
  康熙圈禁胤祥,开始是主动为之,到了后来,因为形势的变化,竟然搞成了想放而不能放出的局面。这是康熙的遗憾,也是胤祥一生的遗憾。
  回到问题上来,"康熙传位胤禛之前,为什么不把胤祥放出来稳定局面呢"?第一,康熙传位于胤禛,时间是在康熙逝世以后,传位方式是遗诏。
  康熙庙号圣祖仁皇帝,但毕竟不是神仙,他没有准备预判自己死亡时间的能力。
  "传位之前"是个很笼统的时间概念,它处决于康熙生命的长度,这个时间节点,康熙把握不好。其实,谁也把握不好。第二,放出胤祥就能稳定局面吗?
  有些人看了胤祥丰台杀将的剧情以后,就觉得他深谋远虑,很善于经营人脉。
  抛开小说和历史,咱就拿《雍正王朝》这剧来分析胤祥。
  剧中的胤祥,的确很接地气,大家都很喜欢他。
  1,他很有大侠的风范,出手帮助弱女子阿兰。
  2,他不势利眼。第一次废太子前夕,他明知太子有难,还是很真诚地和他交心。
  3,他对付贪官,很有手段,让大家看起来解气。
  4,他忠于胤禛,一忠到底,从不三心二意。
  5,他丰台杀将,大胆率性,敢作敢为。
  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和胤祥交朋友。剧中的胤祥,也被弱势群体称作"侠王"。
  (圈禁前)
  然而,雍正登基以后,我们对胤祥陌生起来。他不再那么开朗地笑了,总是蹙着眉头,胆子也变小了,对着雍正唯唯诺诺起来。雍正曾经对他说:"这不是我想要的十三弟。"
  (圈禁后)
  同样一个人,十年之前,侠义满怀;十年之后,满身官气。然而,他当侠王时,落了个囵圄十年的下场;他融入官场后,却是亲王加身、铁帽子世袭罔替。
  这样的反差,究竟说明了什么?
  一个被称为"侠"的人,身上注有几个特点:第一,有能力;第二,热心肠;第三,敢为人所不敢为。所以,胤祥在剧中又被称为"十三大胆"。
  可以这样理解:在圈禁以前,胤祥根本不懂官场的规则,行事很是偏激,而且胆大。
  这就是康熙帝圈禁他的根本原因。但康熙爱子深沉,名为圈禁,实则保全。
  康熙本来是想圈禁胤祥一段时间,让他好好地磨一磨性子。到了后来,他看中了胤禛至孝坚毅、勇于任事的秉性,圣心默定他继大位。这样,就更加不敢放出胤祥。
  为什么呢?
  1,九王夺嫡,来势汹汹,胤禛并不占据优势。放出胤祥,外界会解读成为加强胤禛的实力。这样,其他皇子就会针对胤禛使坏,不利于康熙暗中替胤禛铺路。
  2,康熙担心放出胤祥后,他旧习不改,搞出什么不好收场的事,影响了胤禛继位的大事。
  3,康熙认为胤祥出来后帮不上什么忙。
  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出身低微,在他十三岁时,其母已经逝世。胤祥经常受兄弟们的白眼,只有胤禛护着他。可见,胤祥没有什么外戚力量支持他。
  胤祥筹集赈灾银两、追比国库欠款,得罪了官场。在朝廷中,他没有形成势力。
  胤祥被圈禁多年,就是以前有那么一点人脉,随着时间的冲淡,早就物是人非了。
  (丰台杀将)
  至于说他丰台杀将,像毕力塔、张雨、白尔赫等旧部仍旧拥护他,那只是个异数。以上众人,都是胤祥在户部任职时的手下,追比欠款潦草收场后,胤祥担心他们在文职任上受到打击报复,就把他们调到武职上。其后,胤祥也没有能力管他们,但他们都混到了副将、参将,而且还都记着十三爷的好。从中,可以看出胤祥这侠王挺有人格魅力的。
  关于这批旧部,胤祥自己都拿不准他们会不会变。这股力量胤禛不知道,那么康熙就更不会清楚了。
  以上,就是"康熙传位胤禛之前,为什么不把胤祥放出来稳定局面"的原因。说点闲话:在康熙的心里,圈禁胤祥和容妃有点类似,都像扎在他心里的钉子,而且扎得太久了。对于容妃这颗钉子,康熙不想拔;对于胤祥这颗钉子,康熙是不能拔啊!
  因为老十三是康熙留给雍正的新手大礼包,新手大礼包当然要让雍正自己拆封。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乾隆去世以前,对和珅各种恩宠和娇惯,和珅贪墨无数,在朝中横行霸道,连嘉庆都惧怕他几分,当存钱罐老和富可敌国的时候,乾隆撒手归西,马上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典故。这个吃饱不只是钱上吃饱,还有杀鸡给猴看,新皇立威。
  老皇帝去世以前,越是重视谁,想把谁留给儿子,就越是低调,越是不重视谁,就越让他放纵揽权。这个也不是偶然,是有历史教训的。
  清朝初年,顺治把江山给了四个开国元勋,辅政大臣,这是公开的托孤,结局则是鳌拜揽权,尾大不掉。其实早在三国的时候,刘备托孤给诸葛亮,这个算是家喻户晓的正面例子,但是仔细看看后来的历史,会发现,诸葛亮并没有让蜀国休养生息,而是一次又一次北伐,掏空了本来就无法和曹魏抗衡的蜀国的人力财力。
  老皇帝把权力公开给了托孤大臣,不管大臣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很容易尾大不掉,恃宠而骄,不把新皇帝放在眼里,所以老皇帝不如把这些大礼包封存起来,让新皇帝自己去处理——你觉得看不惯的,你去收拾,你觉得对你好的,你去加恩,重用,要让他们搞清楚,以后你才是他们的主子,他们对你必须唯命是从,这就是帝王心术。
  其实在《雍正王朝》里,对于康熙这个举动,给出了足够的解释。
  第19集,康熙大寿,寿宴上收到死鹰,康熙忍住怒火,自己也知道了皇子间夺嫡的矛盾已经白热化,恐怕要乱,于是接下来马上就颁旨。
  第一个,处理的是王掞,这里是明说的——
  朕早有旨意,不再设立太子,以免邪佞之人借拥立之功紊乱朝政,却料王掞在朕体欠安之时,又妄言奏立太子,其心殊不可测,着即免去王掞一切职务,限明日递解回原籍。
  王掞是太子的师傅,位高权重,对待他是押送回原籍,第一,对外可以说明,太子肯定是接位没戏了,第二,告诉大家不要乱买马,第三,其实也是保护王掞,直接把他踢出局,这样不管以后谁上谁下,和他就无关了。所以王掞也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政治身份,等于是自由了,于是马上就去帮雍正把郑春华羞死。实际上就是帮四爷保驾护航了。
  接下来,处理的是雍亲王胤禛,廉亲王胤禩,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是这样说的——
  朕躬违和,国事繁剧,岂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皇八子廉亲王胤禩,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举止失措,临事畏搪,深负朕望,胤禛,胤禩,着撤去一切差事,张廷玉,马齐着革去大学士职衔,暂留上书房行走。
  所有人都还不敏白的时候,张廷玉反应最快——
  反倒是四爷坐不住了,收拾金银细软准备解散队伍——
  邬先生先是被吓得一愣,然后大笑,给四爷解释。
  邬先生对于新手大礼包是这样解释的——
  在第二十集里,康熙对隆科多也是,明说了,打压你的不是你六叔,是我,因为宝刀就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用。
  这里隆科多恰恰中了邬先生说的,辅对了人恃宠而骄的咒语,后来张廷玉,十三爷都没有挂,只有舅舅自己挂了。
  所以大礼包不是那么好做的。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么长一段台词,国家一级演员,老艺术家李定保老师一气呵成,不但台词不中断,动作,表情,神态都是同步到位。这就是老艺术家的风范,现在的小鲜肉片酬几千万偷税漏税还只知道12345对口型。
  向老艺术家致敬!
  在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既然决定传位于老四,但并没有放出老十三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老十三的性格缺陷,嫉恶如仇很有可能犯下大错牵连到老四,所以圈禁十年来打磨打磨他二是康熙已经提前布局好,要把老十三这个大杀器在最关键的时刻由老四放出以示恩德。
  康熙最明显的布局手段之一就是由老四老十三救下的张五哥为贴身侍卫。而张五哥的另一重身份就是他的妹妹是老十三的女人,他可以说是老十三的大舅哥,所以老四在康熙驾崩以后可以第一时间就利用张五哥拿到康熙的金牌令箭。这个金牌令箭有着如尚方宝剑一般皇帝亲临的作用,所以老四用着金牌令箭救出了老十三,老十三又用这个金牌令箭加上丰台大营的旧部来掌控了兵权。
  下面宋安之来为大家具体分析。
  一、先说说康熙为何圈禁老十三。
  康熙在临终之时先单独召见了老四,他对于九子夺嫡时的几位重要阿哥进行了点评。(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原创)有废太子胤礽、老八胤禩、当时风头正盛的老十四、被囚禁的老十三。还说出了老四的缺点说他待人有欠宽和,办事过于急躁,所以给他留下了一串念珠。
  康熙对于老十三的评价甚高,早在一废太子时就肯定了老十三的侠义,临终时又评价老十三心地光明,是个重情义的性情中人,但嫉恶如仇不善于变通,害怕他一时冲动犯下大错牵连到老四,所以圈禁他十年用以打磨其心性,这样就可以做好老四的帮手了。
  康熙的意思就是害怕老十三一时冲动犯下大错牵连到老四,所以借江夏镇之罪圈禁其十年,以打磨其心性,成熟以后为老四好好办事。
  二、康熙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让老四成为新君施恩于下。
  自古以来帝王心术可以说是御下的顶级心术。像其中之一的表现就是很多老皇帝临死之前罢免了很多朝廷重臣,让新皇帝登基以后再起用这些大臣,使这些大臣感恩戴德,这样新皇帝就可以坐稳皇位了。
  像康熙临终之前就罢免了老四、老八、张廷玉、马齐的官职,这样既放出了烟雾弹迷惑了众人保护了老四,还可以使老四登基以后再起用这些人时达到拉拢人心的效果。
  而康熙留着老十三不放,让老四登基以后再放他就是打着这个算盘。
  三、康熙的其他布局保证老十三不用提前放出来。
  虽然康熙不提前放老十三出来既有打磨其心性以后好好辅佐老四和让老四登基以后放老十三用以拉拢他的效果。但当时局势复杂,八爷党虎视眈眈,毕竟关系到老四能不能顺利登基,康熙还不放老十三,主要还在于有着其他布局。
  首先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老十三早年带过兵在军方拥有很高威望,像隆科多和图里堔这些人都曾经是他的旧部,他在军队也拥有很多旧部。康熙不放老十三反而可以迷惑势力庞大的八爷党,毕竟老十三如果提前出来,说不定八爷党会给性情中人的老十三下套或者将他的旧部提前调到其他地方或者清除了,所以圈禁老十三还可以迷惑八爷党,这也是老十三在康熙驾崩当晚出去就轻轻松松掌控了兵权的原因之一。
  文章开头提到的贴身侍卫张五哥也是保证老十三关键时刻顺利放出掌控兵权的布局之一。
  还有对待隆科多更是显示帝王恩威并施的御下之术。
  康熙临终之前秘密召见隆科多,先是让张廷玉宣读处死隆科多的圣旨,使张廷玉一直保存着这道圣旨。(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原创)再宣读了一道给隆科多加官进爵的圣旨,并且将隆科多早年穷困潦倒时当出去的传家宝刀送还给了他。这样一吓一升官使隆科多先是地狱后是天堂,对康熙是感恩戴德,自然听从康熙的命令,认真负责宣读传位遗诏。所以康熙传位于老四以后,负责京城守卫的九门提督隆科多最起码可以保证老四的安全。
  升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施放一个巨大无比的烟雾弹,使八爷党内斗,老四渔翁得利。
  康熙末年的大将军王极其重要,康熙对其也是态度暧昧。诸多大臣认为成为大将军王不只是掌控了兵权,还会是皇帝的继承人,由此很多阿哥跃跃欲试。
  而邬先生看的明白,借他的话就是知道西北战事的失败就是八爷党在背后搞鬼,故意搞成失败局面,用以换自己人来掌控兵权。而康熙更高明,表面上要挑选阿哥当大将军王,其实已经内定八爷党的阿哥了,这样八爷党就不会在背后搞鬼了,由此可见八爷党的势力之大!
  康熙最后任命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老四门人年羹尧为陕甘总督。这样一来八爷党的党首老八对于老十四就忌惮无比,甚至暗中下绊子,两人开始内斗,老四的压力相应减轻了很多。而陕甘总督年羹尧掌管西北大军粮草,把住了老十四的命门,保证了老四登基以后不会害怕老十四起兵造反。
  老谋深算的康熙暗中不动声色的诸多布局之下既保证了老四可以顺利登基,不用提前放出老十三,又可以在关键时刻顺利放出老十三。在某种程度上又保护了老十三和老四,还使老四施恩于下来拉拢人心。这盘棋下的高明之极!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剧情不只是精彩还有诸多深意。所以久经不衰。分析这样的电视剧还是有着不少的见解和感悟的!
  第50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按照电视剧里,康熙只用了三步棋就能稳住局面,让雍正顺利接位子。
  第一步,十四阿哥的"死鹰"案,摁着不动,目的是稳定朝局,在换位的过程中,不造成混乱局面。如果彻查"死鹰案",那么,无论是老八,还是老十四,都有理由将整个换位的过程搞乱,根据邬思道的分析,稳定对老四有利,混乱对老八有利,所以康熙按下"死鹰案",维持朝局稳定,对老四接位,是有利的。
  第二步,削去老四老八的权力,同时对张廷玉和马齐降级,做这件事的目的,同样是稳定朝局。因为将这几个人削去权力,那么这几个人就无法调动一兵一卒,特别是张廷玉马齐这两个人,作为近臣,又是群臣的领袖,他们如果有所行动,那么底下六部九卿和京官们必然会鼓动起立太子的议题,这样就是混乱一片。太子的老师曾经上书让康熙立老四为新太子,结果被康熙下旨训斥了一顿,并让他告老还乡,目的就在于震慑群臣,此时要稳定,让群臣闭嘴。
  前面这两步,都是为了稳定,稳定的朝局,才能让康熙平稳定传位给雍正,但是,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在第三步。
  第三步,胁迫隆科多,即保证九门内的兵权在刚继位的雍正手里。如果雍正顺利继位,但是宫内的兵权不在手,那么就像邬思道说的,老八他们此时仍然有机会更改遗诏,夺取位子。胁迫了隆科多,老四拿到宫内的兵权,即便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建营来逼宫,但是老八他们在老四手里,这些近郊的兵群龙无首,既然新君已立,勤王也就没了借口,此时不说老十四的大军,陕甘的年羹尧和关外的铁帽子王,都可以真的来勤王,再说此时放出老十三振臂一呼,丰台大营也会屈服,况且丰台大营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既有老八的人,更有老十三的人。雍正接位后,老九想找个借口去城外调兵,但是老四命令图里琛将他看管了起来。
  只要保证雍正顺利接位,那么城外的几个大营并不足以成为威胁,康熙做了这三步就能保证雍正继位,有没有老十三,这个时候并不会改变什么。
  一 记得《雍正王朝》有一幕,康熙和张五哥在雪中散步,康熙问:"朕的儿子谁最好?"张五哥回答说,"十三阿哥最好"。康熙是有点开心又有点意外,开心是他心中也特别喜欢十三阿哥,意外是目前十三阿哥被圈禁,张五哥竟然敢于说十三阿哥最好。康熙又问"因为他救过你?"张五哥承认了,但同时也表示"我说十三爷好,并不单单因为他救过自己,而是十三爷心怀坦荡,为人仗义!从来不暗中算计人!"
  张五哥一番肺腑之言,让康熙内心深为受用。竟然答应张五哥的请求,特地释放十三阿哥。
  其实这是十三阿哥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以后受到牵连被圈禁。当时是十四阿哥抓住机会诬陷太子起兵谋反,刚好十三阿哥因当晚与太子在一起,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最终太子被废,十三阿哥也被关押。
  而在太子第二次被废,胤祥又被以"暗杀郑春华""血洗江夏镇"为由被第二次圈禁,这一圈禁就是十年。把一个生龙活虎的"侠王"变成了一个病秧子。
  在"死鹰事件"时,众皇子呈献礼物,其中四爷胤禛替十三阿哥呈献寿礼,而十三爷准备的是用鲜血写的《孝经》,康熙神色黯然,眼角明显有泪花的痕迹……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十三爷其实是康熙最为喜欢的儿子,正是因为对十三爷的喜欢,就必须要保护他,避免在"九龙夺嫡"中遭受损伤,更要为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一个得力助手。
  二 圈禁十三爷其实更多的是欲加之罪!因为太子被废,"九龙夺嫡"势必水深火热,而十三爷的性格注定是难以应对各种尔虞我诈的暗算陷害,所以康熙要保他,就必须让他置身事外,那就先把他软禁,一方面保护他免受陷害,另一方面也是打磨一下他的性格。
  经过十年的软禁,十三爷的确改变了很多,更加成熟老练!而这个过程中康熙未曾释放,直到雍正登基才释放!
  第一,康熙要保护他的继承人。
  康熙的继承人他内心早就想好了,就是四爷胤禛,虽然八爷账面实力更强,但从第一次太子被废,推举新太子,八爷结党营私被捅开以后,其实康熙就对八爷深为忌惮,并且很是厌恶他的举动。所以康熙内心是认可低调务实并且不争不抢的四爷胤禛。而胤禛与十三爷胤祥关系最为亲密,如果康熙提前释放胤祥,就意味着增加了四爷胤禛的砝码,一旦这样,那么胤禛就被推在台前,而八爷党肯定要群起而攻之,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就很难想象。
  第二,康熙也是保护十三爷胤祥。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冷静,而十三爷本就是侠肝义胆,雷厉风行的人物,如果他出来了势必就引发各种混乱也不得而知,但是肯定会引发八爷党对他的攻击,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么十三爷也极有可能受到八爷党的伤害。这也是康熙不愿看到的。
  第三,胤禛释放会让他更加忠诚于新皇帝。
  被关押了十年,一旦被释放胤祥内心肯定还是很激动的,而谁放的注定会让他内心对其更为感激,就肯定会为其卖命。当然,这也是康熙玩的一个手段,他留给胤禛去办这件事,随后十三爷肯定会对雍正感激涕零,也会对其忠心耿耿。而且十三爷胤祥这的确如此,不断顺利让胤禛上位,而且在雍正朝多次化解危机,成为雍正皇帝最为依赖的力量。
  康熙看的更远,他不断政治头脑一流,而且对人心的把握更深,所以康熙的每一步棋都是高深莫测,而事后又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而圈禁胤祥这一步棋,有私心,更以大局为重。
  三 可以说,胤祥为雍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正是这样,才得到雍正皇帝的最大认可,封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当然,我认为他对十三爷的认同不仅仅体现在封王这一方面,而是在十三爷因疲劳过度而亡以后,让其恢复本名"胤祥",而其他的都是"允"字,这是雍正内心真正的把他当做兄弟,而非君臣,这层关系有且只有胤祥一人。
  这份荣耀是胤祥应得的,他不仅侠肝义胆,得到众多人士的钦佩,他更是把江山社稷放在心头,替雍正分担更多,最终九十二年阳寿折了一半,最终四十二岁都英年早逝,因为十三爷着实是夜以继日的操劳,也是生生累垮了,最终操劳而死。
  幸亏康熙皇帝把他圈禁起来,给雍正留下一个极为重要的助手,没有胤祥的辅佐,雍正更是举步维艰,危机四伏。
  胤祥正如张五哥所言,他不是做太子的合适人选,但是他是最适合的辅佐之才,故而康熙把他留到最后,最后也是尽显他的能力。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马兰84年就登上春晚,挤走原配嫁余秋雨,59岁无子女,她后悔了吗有人说,爱情是一种感觉,也是盲目的,看上眼,动了心,就不顾一切地想与对方在一起,即使对方已经有家室又何妨。现实中,像巴金谢晋那样的好男人,一生只一次婚姻,与原配相守终生的男人,真的为什么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却在战后迅速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迄今为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对世界格局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作为二战最激烈的现场,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死亡2700万人,伤亡总计4200中国十大古都排名昨日在微头条发了一个关于中国古都的演变情况,从20世纪20年代的四大古都到当今的十大古都,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无非都是在争论哪个是真正的古都,哪个古都的历史最悠久。大部分网友认为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我一个同事的老父亲,93岁,没病没灾,大年初五,吃完早饭,一家人坐在堂屋聊天,重孙子坐在他脚脖子上,他腿一抬一抬的给重孙子轧轧板,一家人有说有笑,突然老父亲头一歪,不动了,他们赶快我国为什么没有保留皇室当我们在翻看手机的时候,会经常看到日本天皇英国女王或王子公主的时政新闻花边琐事,那时我就在想我国为什么最终没有保留皇室?是臣民抛弃了他们,还是时代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自己放弃了,众英国送给乾隆3件寿礼,若乾隆不当成垃圾,中国或已成为强国点击上方中鞠堂关注我们吧!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中国近代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史学家普遍认为,东西方在明朝中后期阶段,随着全球化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以至于赶超,而到十八世纪六十诸葛亮的神奇故事在百姓中流传久远,是真是假?真有这么神奇吗?有一则诸葛亮的传说就是南朝宋人刘静书的志怪小说异苑卷四里面的记载说,这个四川临邛县有口井啊,不但不出水,还过冒火。更厉害的是这个火啊,很有灵性,比汉朝政府强盛呢,火就大到了汉桓帝,青楼女子的坎坷一生曾资助过开国上将,遭前夫跳河诅咒谈到旧社会,上海总是一个大家永远逃不开的地方,这里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空气里充斥纸醉金迷这里战火纷飞,饥寒交迫,大雾中弥漫着战火硝烟。人们对这座魔幻的城市总是有着特殊的情感,让人趋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张思德精神述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作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演讲。这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是祭文,也是宣言。从此,一个傅恒在临死前向乾隆提出一个什么建议,若采纳,鸦片战争就不会输?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咱大清朝就是一根朽木雕不得人,茅房里的土堆不得墙。整个大清朝小三百年的历史,过得那叫个稀里糊涂。傅恒算是第一个被打醒的满人,很可惜的是打醒没多久,明白了世界正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这个小村庄,见证了战略进攻的开始孔月仙,刘邓首长的老房东,1926年生人,1947年入党,2002年去世于春梅,解放战争时期的沙河崖村妇女主任,女民兵连连长,1928年生人,现年93岁高龄,当年经常为两位首长做手
古代袁隆平,从国外偷回来一根薯藤,让中国多了几亿人口16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到来了。哥伦布为代表的探险家们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下,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寻找东方的黄金和白银,当然,还有香料。哥伦布,数学可能不好,计算出现了失误,选择了中国古代全国有多少人口战乱对中国总人口数量影响有多大?从史书记载的人口数量可见一斑。据汉书。地里志记载,西汉鼎盛时期全国人口是595094978人。按今天的河南省地区计算,人口有11591939人,分为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梁启超家书里的教育经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作为政治家,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作为思想家,他开启民智作为文学家,他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哪些外国人参加了红军长征?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的伟大征途中,有一批特殊的红军战士。他们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爱让他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完成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洋顾问李德李德,原名奥托布1957年毛主席身患风寒,吃中药时奇怪问药方里酸枣仁起什么作用前言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毛主席向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中医药,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和平年代,相信和重视中医药,一直以来都是他老人家的一贯主张。图毛主席195宰相找高僧算卦我能活多久?高僧吃到一万只羊,就是你死期不知你是否听说过食万羊的经典故事,曾经有一位宰相,因改朝换代而遭到贬黜去做地方官,欲找一位僧人探求自己未来的处境。当他询问僧人能否回归朝廷之时,僧人说道相公命中注定要吃一万只羊,现比干丞相一生清廉,穷的叮当响,为什么在封神榜被封为财神爷?云中答题,相互学习。比干,子姓,华夏族,沫邑人,因封于比邑故称之为比干,也称王子比干,商王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乃殷商王室的重臣。比干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二十岁被授以少激流百战护航路丹心熠熠照汗青我党隐蔽战线百年征程纪略油画八一南昌起义。通讯员摄编者按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与世长存。岂曰无声?河山即名!隐蔽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斗争史的一个重要篇章。百年征程,波诡云中国古代清廉的宰相,穷到皇上都看不下去爱卿,你多少贪一点儿如果给古代历代的宰相们按照贪污程度排名的话,很多人估计都挤不上去,可如果给清廉的宰相们排名,很多人都会被排除下去,被苏轼评价为既有王佐之才,还有文辩智术之才的陆贽,一定能排上清廉榜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与一统江山的刘伯温,谁会更厉害些呢?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智多星,很多人也总喜欢拿此二人来比较,到底是孔明聪明呢,还是刘伯温更胜一筹呢?三国时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深韬略通历史,神机妙算,辅佐刘他是有名的清廉宰相,穷到皇上都看不下去爱卿,你也贪一点儿听到贪官这个词,很多人都是深恶痛绝的,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贪官一直都不绝于耳。可能是出于人本性的贪婪,很多人在为官时不能坚守道德底线,被财物迷失了双眼,比如清朝时期有名的大贪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