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为什么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还要杀?

  东吴真正看清天下形势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鲁肃。
  鲁肃死了以后,东吴就真的无人了。至少在把控大局的层面上,没有一个人超过鲁肃,所以孙权犯下一系列错误,也就不奇怪了。
  夺取荆州,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那是鲁肃给孙权定下的目标。孙权的确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在夺取荆州的同时,孙权犯了个大错,那就是杀掉了关羽。
  杀掉关羽的后果我们都知道,直接造成了刘备发兵攻打东吴,南方集团互相内耗,最终便宜了北方曹魏集团。
  其实从孙权诛杀关羽的那一刻开始,北方的曹魏就已经胜利了。不管后来蜀汉和东吴的人才多么努力,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南方两大集团把有生力量都给消耗光了,以至于北伐后劲不足,最终被曹魏逐个吞并。
  那么孙权为啥要诛杀关羽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吕蒙自作主张吗?当然不是。像关羽这种重磅人物,吕蒙没有得到命令,是绝对不敢碰的。他夺取荆州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必要跟关羽过不去。
  一、吕蒙跟关羽没有任何仇恨。
  在电视剧《新三国》里,把吕蒙描绘成了一个对周瑜、鲁肃各种感恩戴德的人,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吕蒙为了给周瑜、鲁肃雪耻,为了完成鲁肃夺取荆州的心愿,所以在夺取荆州以后,居然为了大都督自作主张杀掉了关羽。
  这事儿显然有很大问题,吕蒙从始至终都是孙权的嫡系。孙权和周瑜并不是一路人,周瑜是孙策的嫡系,而不是孙权的嫡系。
  早年孙策在位期间,吕蒙不受重用。等到孙权上台以后,特别提拔了吕蒙,陆续成为了横野中郎将、庐江太守。
  因为孙权也要在军中培养属于自己的嫡系力量,权力不能都给周瑜拿走了。所以说鲁肃、吕蒙都是孙权在军中的力量。
  那么吕蒙就没有杀掉关羽的理由了,他必须要听从自己的主公孙权的命令。也就不可能有违背孙权的命令,私自斩杀关羽的可能性了。所以说孙权才是诛杀关羽的主谋。
  二、孙权要杀关羽,必须有战略考虑。
  在孙权看来,关羽绝对不好惹。否则关羽镇守荆州六七年时间,孙权早就找机会灭了关羽了。只要关羽安安稳稳镇守荆州,孙权就找不到机会对关羽下手。
  问题就出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孙权觉得机会来了。但是他也不敢正面跟关羽宣战,因为他担心打不过!
  就算关羽腹背受敌,孙权也只是背后偷袭,从来不敢正面跟关羽较量。可是在夺取荆州以后,阴谋就变成了阳谋。
  作为荆州的老大,你说关羽会怎么想?他肯定是恨透了孙权。等关羽逃回益州,被刘备杀了也就算了,万一没杀呢?
  关羽可不是吃素的,他肯定会想办法来找孙权报仇,夺回荆州。也就是说,孙权诛杀关羽,那么刘备可能会攻打荆州,也可能不会。但是孙权不诛杀关羽,关羽肯定会想办法攻打荆州,这就是孙权的谋划。
  三、出于私愤,孙权也要灭了关羽。
  孙权跟关羽之间,本身是没什么太大仇恨的。只不过两者之间产生了一丢丢小摩擦。当初孙权为了和关羽处好关系,打算跟关羽联姻。
  也就是说孙权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媳妇儿做老婆。这事儿对关羽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关羽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荆州集团的走向。
  关羽如果答应了孙权,或者说考虑一下,那等于就是背叛了刘备。关羽如果说要请示一下刘备,那证明关羽有倒向孙权的动机。关羽如果严词拒绝孙权,那就得罪了孙权。
  所以不管关羽怎么选,对他来说都是不利的。孙权等于是给关羽出了一道无解的难题。关羽这边倒是很干净利落,他一口拒绝了孙权。
  这说明关羽的思路是很清晰的,与其得罪刘备,当然是得罪孙权要好一点。但是关羽对孙权的使者,却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虎女安能嫁犬子!
  这事儿可把孙权和江东集团彻底得罪了,你拒绝也就拒绝好了,干嘛非要侮辱人呢?你关羽是虎,他孙权就是狗吗?这不就是在骂江东子弟都是狗吗?人家当然不答应。
  不光孙权记仇,江东大臣们也不会答应受到如此侮辱。所以杀掉关羽,出于私愤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关羽被杀,后果太严重了。
  刚才已经说了,关羽被杀,只有曹魏那一方获利,刘备和孙权都是输家。这事儿孙权就没有考虑清楚,毕竟孙权身边已经没有了鲁肃这种思路开阔的人。
  当初孙权打算北伐合肥的时候,吕蒙就曾经劝说孙权,北方战骑骁勇,一马平川,很难防守。还不如夺取荆州,守住长江天堑。
  的确是这么回事,不过那次孙权没有听吕蒙的建议,结果导致合肥大败。因此孙权才有了偷袭荆州的想法。但是吕蒙可没有建议孙权诛杀关羽。
  天下人都知道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当年曹操给关羽拜将封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结果关羽为了追随落魄的刘备,居然选择挂印封金。
  可以说100名武将,有99人都会被曹操和封侯之位感动到,从而投降曹操,可关羽偏偏就是那么独一份。因此刘备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堪比金坚,这也是后人为啥都喜欢拜关公的原因。
  拜关公不是他战无不胜,也不是他从不投降,而是他在享受到荣华富贵的时候,没有忘记当初的义气,还能不辞劳苦,放弃一切,追随一穷二白的刘备。
  关羽被杀以后,刘备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谁都知道当时讨伐曹魏是好时机,毕竟曹操刚去世,曹丕篡位又会有一批人反对。可是刘备就是要先给关羽报仇,否则他不能再立足于世。
  总结: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为知己报仇。
  关羽对刘备来说,已经不是兄弟那么简单了,他更像是刘备的知己。否则刘备也不会把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留给关羽。
  所以关羽之死,比刘备丢了荆州的打击要大得多。为此刘备力排众议,一定要给关羽报仇雪恨。什么是真汉子?这就是真汉子。
  刘备身上有豪侠的气质,倾全国之力,给关羽报仇雪恨。千百年来的后人一直都很赞叹,但是到了现代,却被一些宵小之辈各种怀疑,真的是无语了。因为他们跪惯了,也不相信这世上有豪侠这种人的存在。
  岂不知,士为知己者死,可不是古代人凭空捏造出来的。当年智伯瑶被赵魏韩三家所灭,为了给智伯瑶报仇,豫让不惜吞炭让自己变成哑巴,又用漆涂满全身,刺杀赵襄子。哪怕最后失败了,豫让都要朝着赵襄子的衣服刺去。
  我知道,也一定有人会觉得豫让傻,甚至有人觉得豫让不存在。你没有见过,不代表不存在,这些人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华。
  参考资料:《三国志》
  活捉关羽的人是一个叫马忠的吴国将领,不是吕蒙。
  (潘)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三国志·潘彰传》
  而根据围堵关羽,是孙权亲自下令的记载。
  (孙)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三国志·吴主传》
  以及关羽被俘虏后,当场被杀的记载来看。
  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关羽传》
  部署抓关羽的人,也不是吕蒙,而是孙权。
  而杀关羽的人,应该就是马忠。或者是马忠的上级领导潘彰。
  因为马忠、潘彰当时就在活捉关羽现场。他们有条件"犯案"。
  至于吕蒙,他远在江陵。后来还生病了,连床都不能下。他既不负责围堵关羽,也不在擒获关羽的现场。他又怎么可能杀关羽呢?
  (孙权)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三国志·吕蒙传》
  所以,关羽之死,与吕蒙无关。他确实偷袭荆州,背刺关羽。
  但要说是他杀了关羽,没有史料依据。不能乱给他扣屎盆子。
  前些年的《新三国》电视剧,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吕蒙抗命,杀了关羽。
  还说孙权因此而愤恨,毒死吕蒙。
  那都只是编剧一家之言。史料依据不足。不必当真。
  既然,不是吕蒙杀死的关羽。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孙权下令杀死关羽的呢?
  目前一般认为,就是孙权下令杀死关羽的。
  这一点基本无争议。
  有争议的地方在于——孙权到底是打一开始就想杀关羽,不留后路,把事情做绝。还是起初不想杀关羽,后根据形势发展,临时改变主意,又下令杀的关羽?
  根据孙权本传的记载,他本不想杀关羽。
  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三国志·吴主传》
  孙权在把关羽的包围后,派人对其诱之,想劝降关羽,不想事情做绝。
  但关羽将计就计,谋求通过诈降的手段突围逃回益州。最终被潘璋帐下的马忠擒获,并被吴军杀害。
  又据晋朝王隐的记载,孙权本不想杀关羽。
  是左右大臣劝他,说关羽不可留,他才下令杀死关羽。
  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蜀记》
  总之。关羽之死,与孙权脱不开关系,九成可能性就是孙权下令杀的。
  只是不知道,孙权是一开始就没打算留关羽一条命,还是后来改主意,下令杀关羽。由于目前的资料不充分,无法推断具体事实。
  我们想要厘清这件事,只能等新的资料和新的证据出现了。(比如考古)
  这个问题,不讨论了。下面说说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孙权想借关羽的人头向曹操示好,继而联合曹操,合击刘备,瓜分益州。
  根据史料记载,偷袭荆州前,孙权就派人向曹操称臣,还劝曹操称帝。
  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魏略》
  关羽死后,孙权第一时间就把关羽人头送给了曹操。以此表示自己与刘备势不两立,绝无首鼠两端,复兴孙刘联盟之可能。
  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
  随后,孙权又派人向曹操纳贡。
  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可以说,孙权对曹操是一系列示好,膝盖都快跪到地上了。
  而对刘备呢?孙权则是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攻益州。
  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三国志·周泰传》
  只不过,曹操没有相信孙权的鬼话。
  孙权想借刀杀人,他把曹操当作刀。
  岂不料在曹操的眼里,孙权才是刀。
  孙权在对曹操一系列示好后,曹操没有任何对刘备用兵的迹象,反而派曹仁、徐晃,攻打襄阳,赶走了孙权的部将陈邵。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
  曹操死后,曹丕又派人驻屯新野,威胁荆州江陵。
  等到夷陵之战后,曹丕立马动手。魏军兵分三路,与吴军展开长达半年的拉锯战。
  事实证明,一旦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孙权即成为曹魏的首要打击目标。想靠讨好曹操而进取益州,只是孙权梦呓罢了。
  第二,孙权政治地位低下,统治东吴的合法性不足,亟待借关羽首级,得到曹操控制的东汉朝廷的认可。
  杀关羽时,孙权坐拥江东二十年,可他的官方职务仅仅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东汉朝廷封给孙坚的乌程侯爵位,被孙权的弟弟孙匡继承了。
  曹操封给孙策的吴侯爵位,在孙策死后,给了孙策之子孙绍。
  孙权啥爵位都没有,官职又低。他纯粹就是靠着孙坚、孙策的余荫,统治江东。
  说他是非法武装割据江东都不为过。
  他和刘备联盟后,刘备表举他为车骑将军兼徐州牧。但是刘备的表举,曹操并不承认。
  所以当孙权和刘备翻脸后,他必须马上获得汉廷认可。如不然,曹操不认可他,刘备也不认可他。他就真成非法割据的草头王了。
  他如何号令江东?让江东人臣服于他?
  后来,曹操后来封他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南昌侯。这正是他要的结果。
  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第三,关羽一心忠于汉室,忠于刘备,不可能为孙权所用。而关羽又是顶尖将才,无论是陆战,还是水战,都是一把好手。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孙权所用,在孙权看来,那就只有杀了才最合适。
  如不然,让关羽溜回益州,那他对东吴必然是大患。
  至于软禁不杀,如关羽对于禁那样。对孙权也无意义。因为前面说了,孙权的计划是联曹灭刘,他当时无意与刘备修好。
  所以利用关羽要挟刘备,在孙权看来,根本没那个必要。
  而送一个活着的关羽去讨好曹操,孙权他又不敢这么做。
  因为,孙权并不在乎襄阳在曹操手中。北方无优秀水军,威胁不到东吴。这一点,孙权心里明白。
  但关羽懂水战,如果关羽为曹操所用,孙权的麻烦就大了。(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孙权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其实,这也正是为什么孙权要在关羽即将拿下襄樊的关头,要背刺于他,以及要急于结果他性命的原因。
  一个有本事人,不能为己所用,那这个人在孙权看来,就非死不可。
  孙权与关羽有解不开的仇,他是不会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的。孙权与关羽既有公仇,也有私仇,仇恨之大,很难化解。
  先看公仇,刘备占据了荆州四郡后,孙权十分生气,曾打算动用武力夺回来。刘备派关羽驻守荆州,这让孙吴方面很头疼。因为他们知道关羽实在不好对付,刀对刀枪对枪摆开阵势与关羽打上一仗,必败无疑。孙权知道打仗无法取胜,就派鲁肃去与关羽谈判。关羽也真够英雄的,单刀赴会见鲁肃,谈了半天,没有结果。好在鲁肃识大体顾大局,两家暂时没有打起来。仗虽然没打起来,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孙权对关羽的仇恨没有得到化解。关羽对江东孙权这帮人也打心眼里瞧不起,双方关系搞得很僵。
  从私仇方面,大家都知道的,关羽曾经严重羞辱过孙权,狠狠打了孙权一个大耳光。孙权也是"年少万兜鍪"的一方豪杰,见过大阵仗,位高权重,一言九鼎。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为妻并不过分。没想到关羽反应过激,出口伤人,说什么虎女焉得配犬子。关羽为图一时痛快,嘴上无德,伤人太深,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孙权在部下和子女面前,丢尽了面子,恨不得将关羽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国仇家恨摆在这里,孙权有什么理由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呢?孙权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常常不能从长远考虑问题,他对孙刘两家结成统一战线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不如鲁肃。不杀关羽的话,如果是从鲁肃的嘴里说出来,还是比较可信的。
  吕蒙并没有直接杀关羽,但关羽的死与吕蒙有关,是吕蒙间接杀害了关羽。因为吕蒙偷袭了关羽的后方,关羽丢掉了公安与江陵,被逼无奈冒险走麦城。关羽在临沮被吴将潘璋部将司马马忠擒获并杀害。吕蒙虽然没有亲手杀害关羽,但是他偷袭关羽后方,断了关羽的退路,才导致了关羽被杀,从这点来看,说吕蒙杀害了关羽也不为过,至少是他间接杀害了关羽。
  吕蒙为孙权立下大功,孙权给他赏官封侯,并赏黄金五百斤,铜钱一亿。这是个什么概念,不知放到今天价值几何?必成巨富无疑。可惜,面对这些奖赏,吕蒙却无福消受。嘉奖令还没收到,吕蒙得了吃不下去东西的怪病,疑似今日的食道癌。
  孙权为救吕蒙使出了各种办法,请来最好的医生,针炙吃药,大赦天下,还请来道士作法,为吕蒙求寿。不过,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吕蒙还是死了。不知他若在地下与关羽相见,会说些什么呢?
  关羽是蜀汉的大将,位居上将之首。在孙吴和曹魏环伺之下,独自率军镇守荆州八年。诸葛亮的"隆中对"曾说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镇守荆州多年的关羽成为了诸葛亮口中的上将。
  关羽于公元219年七月,率军攻曹仁于樊城,大有直捣曹操所在的许都活捉曹操之势,威震华夏。曹操当时甚至提出迁都来避其锋芒。
  对于这位蜀汉如此倚重,足以支撑孙刘两家对抗曹魏的将领。孙权自然知晓关羽的生死会影响蜀汉和孙吴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会给孙吴带来灭顶之灾(夷陵之战爆发后,刘晔曾劝曹丕入侵孙吴)。为什么最终关羽还是被了孙权一方所斩杀?
  孙刘能够联合,是因有强敌——曹操的进攻而引发的。
  待到赤壁之战后,曹操撤出了荆州南部即南郡。
  为了应付曹操日后的报复,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将南郡划给了刘备。
  孙权此时这样做是没有将刘备视为敌对方,并为了加强孙刘之间的关系,孙权又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完成和亲。
  孙权这种和亲的做法就有将刘备当做下属的意思。毕竟,孙吴经过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的经营,地位和势力十分稳固。
  对于原隶属于刘表,现如今又名义在刘表之子刘琮之下,虽然实际上已经开始崛起的刘备来说,在形式上自然要与孙吴保持联系。
  但是,一向不甘人下,此时拥有地盘以及文武人才,并拥有诸葛亮定下的路线十分明确崛起策略,甚至是一统天下的战略,却是与孙权与鲁肃定下的榻上策,有重合的地方。
  进军荆州,进而拿下益州。
  待到刘备越过孙权,南下益州,这让孙权感受到了愚弄,同时愤恨刘备在攻取益州后,又接连攻占汉中,房陵和上庸等地,将益州和荆州连在了一起,更为重要的是,刘备这样做完全占据了长江上游,就像吕蒙担心的那样,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
  在心理上以及在实际情况下,孙权必须攻克荆州,如有机会则抢占益州,从而占据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与曹操并争天下。
  但是,孙权此时却遇到了阻力,而且还是来自于敌我双方的阵营。
  一个是鲁肃。
  一个是关羽。
  鲁肃是坚持与刘备进行联合的。
  这并非是出于什么同情或者是私心。
  其实,这是鲁肃对榻上策一种细小调整得出来的结果。
  鲁肃事前劝解孙权将南郡交于刘备,本就是将刘氏势力置于孙吴之前,目的无非就是消耗双方的实力,同时为孙吴提供将内部不断反抗的山越处理干净的空间和时间,再者就是减少孙吴面对曹魏的压力。
  但是,这对于急于获得侧翼安全的孙权来说,太过迟缓和不可控。
  再加上刘备在建安十七年,相继取得了大胜,赶跑了曹操,孙权越发觉得刘备已经不受控制,急于将荆州拿下,保证安全的同时,俯视益州,襄阳和许昌等地。
  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孙权改任更为功利的吕蒙为大都督,坐镇陆口,与关羽对峙。
  随后,刘备在益州"擅自做主"称王,孙权命人接收余下三郡。
  再次被关羽阻拦。
  孙权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
  随之,在关羽北上发动襄樊之战时,于建安二十四年命吕蒙陆逊潘璋等人偷袭荆州。
  仅仅数个月后,便轻易将荆州拿下,并活捉了关羽。不久就将其斩首,将首级献于曹操。
  这让人不由产生一个疑问,孙权发兵是为了获得全部荆州。可是,在攻占荆州之后,孙权为什么还要将关羽杀掉?作为一个占据中国三分之一还要多领土的统治者,他不会不清楚关羽对于蜀汉的作用,他为什么不强力阻止属下杀掉关羽?
  孙权偷袭关羽是为了荆州,杀掉关羽同样是为了荆州,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蜀汉或者关羽的影响,进而完全吸收荆州,不留存什么隐患。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关羽镇守荆州的时间太长,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投奔刘表开始算起,到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被杀,关羽在荆州足有11年之久。
  除去前三年,与刘备、刘琮以及诸葛亮等人一起驻扎在荆州之外,其余八年的时间只有关羽独自一人镇守在荆州。
  关羽需要同时面对东边的孙吴虎视眈眈,北边曹魏的不怀好意。
  就是在两大势力之间,关羽保证荆州一直处于刘备的治下。
  与此同时,关羽对蜀汉名义下的三郡之地,治理得相当成功。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关羽在八年之中如何治理荆州的细节,但是从致关羽死地的两大凶手之一的陆逊口中可以看出。
  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胜,未易图也。
  更为明显的事实是,刘备在发动夷陵大战对孙吴征讨时,曾派出马谡的兄长马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为内应。没有往日的恩信存在,刘备不敢也不可能更没有把握派人深入敌对方,策反其地界上的土著。马良一到五溪蛮所在地,立刻得到反馈,同意接受刘备的调遣。
  但是,以上这些只是一部分原因。
  孙权杀关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鲁肃是一直坚持与刘备这方势力和平共处,但他的这个策略是不得孙权心意的。
  孙权在与陆逊品评周瑜鲁肃说道,鲁肃有两件事让他很满意,一是鲁肃的榻上策,二是鲁肃与周瑜独独为孙权打算,不投降曹操,而是连刘抗曹。
  让孙权不满意鲁肃就是,将南郡划归刘备。
  鲁肃死后,主张以武力夺取荆州的吕蒙接替了鲁肃,镇守陆口。
  其实在鲁肃上任之初,吕蒙明里暗里向鲁肃表示,如果想得到荆州,必须先将关羽除掉。
  但是,鲁肃并没有听从吕蒙的建议,依然与蜀汉保持和平,即便是受命索要荆州三郡,也是以谈判为主要的手段。
  从另一方面说,吕蒙攻取荆州的想法,自鲁肃上任的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早已形成。
  在吕蒙接替鲁肃驻扎陆口时既建安二十二年,孙权就开始积极地运用外交手段,营造孙吴夺取荆州的适宜环境。
  孙权派出使者与曹魏交好通婚。
  此时,正是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关键时期,孙权主动示好,正中曹操下怀,也使得曹操在一定程度上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刘备的身上。
  孙权的压力因此减小。
  但因刘备的正确举措,再加上曹操内部再次出现太医吉安谋反,曹丕胜任太子等事件的发生,以及曹操年龄偏大的原因,留下夏侯渊张郃据守,便转身返回。
  这让刘备不用抽调关羽辖下的大军,就轻易攻取了汉中。
  这让本就惧怕刘备拥有地盘的曹操,十分担忧局势继续恶化。
  然而,襄樊地区在此时接连爆发了起义,这让关羽有了动用大军进行北伐的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疲于应付,刘备志在必得。
  孙权在此时与曹操交好通婚,一则是在营造与刘备决裂的假象,如同三年前(建安十九年)强迫刘备割让州郡。二则是为攻打荆州做准备,避免两线开战。
  然而,荆州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绝不肯轻易放弃。
  一旦吕蒙陆逊等人偷袭成功,势必会引来蜀汉的报复。
  孙权所在的江东,是以河道密布著称的。在蜀汉方面,精通水军战阵,又有谋略武艺,同时又熟悉荆州水文环境的却只有关羽一人。夺取荆州成功后再杀掉关羽,就意味着与蜀汉彻底决裂,不死不休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权只能借助曹操的手,在汉中和襄阳等地,对蜀汉进行牵制,这样孙吴在获得荆州之后,不会与蜀汉进行持续性消耗战。
  为了取信曹操,孙权的确是与蜀汉真的决裂,真心地降服,他只能杀掉刘备恩若兄弟的关羽。
  至于关羽在被杀前,孙权劝阻吕蒙潘璋等人,只不过是个障眼法,减轻蜀汉或者刘备对孙权和孙吴的憎恨程度而已。
  而关羽与孙权本人爆发的不愉快,如孙权求婚于关羽,遭到关羽的怒骂;以及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孙权趁机抢夺刘备名义三郡,被关羽悉数将其驱逐,惹恼孙权;还有关羽擅自抢夺湘关米等事,其实都是因荆州引发的摩擦。
  对于孙权这样称霸一方诸侯,这种事情完全能够隐忍下来,不去发作。只需等到合适的机会,一举将全部的仇恨予以返还。
  只能说,孙权和关羽之间的摩擦是导火索,而不是孙权杀关羽主要原因。
  吕蒙长久追随周瑜,而且很崇拜周瑜。自始至终目睹周瑜和孔明比拼时的抑郁和耻辱。这一切源于荆州。其实不管是谁守荆州,只要败在吕蒙手中,都会死的像关羽一样。吕蒙要彻底洗雪前耻,就要杀刘备方面的主将。
  关羽被俘虏,孙权并没有强调不杀他。
  关羽发起襄樊战役,威震华夏,却是粮草不济,袭击了东吴的粮仓。这正好给孙权以口实。孙权命吕蒙孙皎为正负将,攻取荆州。
  事实上,在之前关羽因联姻的事,辱骂孙权的使者,并说虎女"焉能嫁犬子"。致使孙权大怒,才下决心攻取荆州。
  吕蒙白衣渡江,很快糜芳傅士仁投降了东吴。关羽腹背受敌,没有了后方。关羽所带人马,家眷多在荆州,所以人心涣散,失去了战斗力。
  吕蒙得了荆州各郡,孙权亲临前线,亲自部署捉拿关羽的战斗,安排人截断了关羽入川的道路。关羽无奈麦城突围,被设伏的马忠俘获。后关羽父子被杀于临沮(今襄阳南漳)。
  关羽的死,孙权从没有说过不能杀。而是在有人劝说道,杀关羽,恐怕蜀汉对东吴不利,孙权却说:"狼子不可养,后必有害。曹以不即除之,自取大忠,乃议迁都。今乞可生"。
  孙权的态度很明确,说:关羽不能留下,不然后患无穷。曹操当年没有及时杀了他,想得一个好名声,不料,襄樊之战,差点打得曹操迁都。今天怎么可能让他活着呢?
  所以说,孙权对关羽的死,是非常决绝的,根本没有过犹豫。
  下令杀关羽的不是吕蒙,就是孙权本人。在电视剧《新三国》之中有这样一幕情节,孙权要求吕蒙不要杀死关羽,而吕蒙却擅自将关羽处死,所以很多人便认为害死关羽的罪魁祸首是吕蒙。
  但实际上无论是《三国演义》原著还是正史《三国志》中描述,下令处死关羽的都是孙权本人。孙权之所以要处死关羽,其实还是为了永久占据荆州,而吕蒙只不过是攻打荆州的工具罢了。
  公元219年,关羽为了配合刘备在汉中取得的胜利,也从荆州地区发动北伐。当时,关羽占据了荆州的零陵、南郡、武陵三个郡,而孙权占据了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个郡,曹操只占据了荆州的南阳郡一个郡。
  关羽仓促发动襄樊之战,出兵包围了曹操统治的樊城和襄阳,一时之间威胁到了南阳郡的存亡。曹操所派去的于禁、庞德等大将也都被关羽打败,三万曹军瞬间土崩瓦解。曹操为了解除关羽的巨大威胁,只能秘密地联合孙权偷袭关羽的大后方。
  孙权这边对关羽也是又惧又恨,惧的是关羽的兵力越来越强大,他害怕关羽会反过来攻打自己。此外,孙权过去向关羽求亲也被拒绝,并得到了"虎女焉能嫁犬子"的羞辱,导致孙权对长期关羽怀恨在心,这可能是关羽被杀的诱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孙权早就对关羽占据的荆州南郡垂涎三尺,这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借给刘备集团的战利品,至今也没有收回来。这回,趁着关羽的主力在前线攻打曹操,孙权派出吕蒙、陆逊、蒋钦、潘璋等将领,带兵偷袭关羽后方的大本营,一举攻占了南郡、武陵、零陵。
  同时,关羽讨伐曹操的行动也出师不利,反而还被徐晃、赵俨打败。在孙权、曹操的夹击之下,关羽在荆州兵败如山,不但没有攻破襄阳和樊城,反而连自己的荆州南郡等地也悉数落入孙权手中。
  失去了根据地荆州,关羽率领数百名骑兵往西逃走,想要逃到成都去投奔刘备,可是他的军队在临沮一带落入孙权埋伏,不幸被俘。关羽在荆州的威望很高,如果不迅速处死关羽,那么荆州南郡等地很难完全归顺孙权。为了永绝后患,孙权终于下令把关羽、关平父子枭首而死。
  相对而言,吕蒙只是在攻打荆州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较小的代价就收服了糜芳、傅士仁等降将,成功地夺取了关羽的大本营。但后来真正下令诛杀关羽父子的,其实还是孙权本人,这与吕蒙无关。
  《三国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结果在逃亡路上中伏,被潘璋部奖马忠所擒,关平前去相救,也被捉住了。吕蒙见二人不肯投降,就将二人杀死,关羽死时58岁。
  问题来了,吕蒙为什么要杀关羽?他难道不知道关羽是刘备亲如手足的兄弟吗?就不怕万一杀了关羽,会导致刘备的报复,引发孙刘大战?其实吕蒙之所以要杀关羽,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当孙权向关羽提亲的时候,没想到关羽断然拒绝,明显地看不起孙权。关羽能看得起的人只有刘备和曹操,他认为孙权只是个坐享其成的人,根本看不起孙权。关羽只会打仗,比起孙权的话,孙权的智谋怎么都比他强。
  关羽诋毁和看不起孙权,让本来就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吕蒙更是气得要死,这件事使得吕蒙对关羽恨之入骨,为以后关羽的被杀埋下了隐患。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对关羽来说,是一辈子当中风头无两的一年。
  当年八月,关羽趁着雨季汉水暴涨的时机,水淹七军,大败救援樊城的魏军。此后又引得陆浑悍民孙狼等以及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前来投靠。声震华夏,曹操甚至一度考虑过迁都。
  然而,也是在这一年冬天,关羽因为一时大意,失了荆州,败走麦城。最后兵败被吕蒙所杀。一代武圣,就此殒命。
  94版《三国演义》截图,关羽败走麦城被俘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可能都注意到,孙权曾多次嘱咐吕蒙,只取荆州,但不杀关羽。那么,吕蒙为什么不顾命令执意斩杀关羽呢?
  孙权的态度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当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关于怎么处置关羽这件事,孙权的态度究竟如何?
  电视剧里是这样展现的——关羽兵败被围麦城,试图走小路突围入川,这一计策被吕蒙识破,他亲自带兵阻击关羽。关羽以寡敌众,自知不敌,因此引颈自刎。此时有来使驱马赶到,大喝"主公有令,不得斩杀关羽"。然而迎接他的,只有正提着关羽首级的吕蒙。
  2010版《三国演义》截图
  孙权是否真的嘱托过不杀关羽?仅凭电视剧里的情节是不足以断言的。先看小说《三国演义》的记载。在吕蒙"白衣渡江"、攻打荆州之前,孙权曾与其有过两段对话:
  第一段对话,乃是试探吕蒙是否有攻打荆州之意——
  权曰:"孤本欲取荆州,前言特以试卿耳。卿可速为孤图之。孤当随后便起兵也。"
  ——《三国演义·七十五回》
  第二段对话为战前动员,孙权本打算让其弟孙皎和吕蒙一同出征,被吕蒙谢绝,于是封吕蒙为大都督。
  孙权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何如?"
  ——《三国演义·七十五回》
  除此之外,孙权对吕蒙别无其他指示。其后关羽败走麦城,孙权再次问计吕蒙,言谈之中,也只是问应当怎样擒住关羽,并未嘱托不可杀关羽。其后,关羽被押去见孙权,乃是群臣建议孙权不可留关羽,孙权亲自下令将关羽、关平父子推出去斩杀。
  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遂命推出。于是关公父子皆遇害。
  ——《三国演义·七十七回》
  依《三国演义》来看,并非吕蒙执意要杀关羽,而是孙权亲自下令斩杀关羽父子。那么,在《三国志》中,这段公案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孙权占领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 后,将关羽麾下士卒的妻子儿女全部抓获,关羽部众因此不攻自散。孙权派遣大将朱然和潘璋截击关羽,但并未有只言片语提到不可杀关羽。于是在临沮(今宜昌市远安县) 被俘之后,关羽不久便被杀害。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
  关羽被杀时,孙权正在两百里之外的江陵,自然不可能当场下令将其斩杀,但两百里的距离,急行军两天就可到达,朱然、潘璋并未征求孙权的意见就决定斩杀关羽,可见,孙权对于杀关羽这件事,很有可能是支持或默许。
  值得注意的是,孙权遣去截击关羽的兵马,乃是由朱然、潘璋率领,最后抓住关羽的,是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尽管《三国志》中并未明确指出究竟关羽死于谁手,但很有可能就是马忠,或是朱、潘其中一人。
  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
  ——《三国志·吴书二》
  也就是说,在斩杀关羽这件事上,吕蒙极有可能是背了孙权和马忠的锅。最终被戏说成了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
  关羽之死的直接原因
  后人提起关羽兵败的故事,总要以"大意失荆州"讲起。意思是讲关公傲慢大意,中了陆逊和吕蒙的计策,因此才导致荆州失守,最后被杀的结局。这一俗语也从此流传下来。
  然而,陆逊只是小施谋略,当时已威震华夏的关羽,为何会就此一败涂地呢?这还得从关羽自己的性格说起。
  尽管关羽勇猛无当,且足智多谋,然而一个成功人士,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容易产生傲气,不将其他人看在眼里。关羽在樊北斩杀魏军将领庞德之后,并没有就此攻下樊城。然而,此时后方的南郡太守麋芳、将军傅士仁已经和他生起了嫌隙。原因在于关羽出军围困樊城,两人只是出给军资,并未前去援助,因此关羽放话回来要收拾两人,引得两人惴惴不安。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三国志·蜀书六》
  因此,在吕蒙"白衣渡江",占领荆州之后,傅士仁和麋芳在吕蒙的三言两语之下,就归顺了东吴。这段故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傅士仁听从吕蒙的意思去劝降麋芳,正逢关羽派遣使者向麋芳征粮,还威胁说去迟一刻就要斩立决。本来犹豫不决的麋芳立马倒戈。
  关羽回击荆州被吴兵所围,派部下前往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境内) 向刘封和孟达求援。这个刘封是刘备养子,当初刘备想封他为将军时,关羽曾表示反对,最后刘封被封在了上庸。因为记恨这件事情,刘封决定不去援助关羽,部下只得赶往四川求取支援(《三国演义》记载) 。
  在和孙权的关系上,关羽也处理得极差。当初孙权想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女儿提亲。关羽非但没有答应,反而大骂来使,说孙权的儿子配不上自己女儿,拒绝了求婚的要求。(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三国志》)
  在野史《典略》中也记载,关羽在围攻樊城时,孙权没有积极前去援助,关羽大骂孙权使臣,威胁说,一旦攻破了樊城,难道还灭不了你们吗?(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语出《三国志》注) 这样一来二去,关羽与孙权的关系几乎崩裂。
  关羽在被吕蒙、陆逊摆了一道后,迅速失去了所有盟友。假使傅士仁、麋芳不降;假使刘封、孟达同意出兵援助,关羽未必不能重整旗鼓,再夺荆州。
  然而其时悔之已晚,关公最终落得被围的局面。同时,又因为此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一段经历,东吴方面自知即使俘虏了他,最终也无法驯服,最终横下心来,将关羽斩杀。
  可以说,关羽虽然忠肝义胆、智勇双全,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正是这些性格中偏执的一面,使他在东吴的"荆州夺回战"中一败涂地。
  关羽必死的原因
  如果说恃才傲物、四面树敌是关羽被斩杀的直接原因,那么,"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或许可以概括关羽为什么非死不可的原因。
  一切从"刘备借荆州"说起。鲁肃愿意借荆州给刘备,乃是存了联刘抗曹的意思,刘备则是为了"跨有荆益",以图北上中原。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一个敢开口,一个真敢借。这一借之后,再要回来就不知要猴年马月了。
  三国时荆州地区
  众所周知,荆州一带乃是三国争霸的主战场。在大运河开凿之前,荆州是贯通南北,左右东西的交通中心。长江中游横贯整个荆州,溯江而上可达巴蜀,沿江而下可通吴越,北有汉、沔相连,南有湘、资、沅、澧,四水相通。在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当中,荆州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据点。对于刘备来说,没有荆州,两路出击就成了笑话,统一天下不一定失败,起码得延后不少时间。
  而对于孙权,如果没了荆州,东吴本土就有了危险。尽管最初借了荆州给刘备,但作为交换条件,刘备退出江夏郡,还从长沙郡分出汉昌郡,由鲁肃任太守。这样,孙权在荆州所占的地盘和江东由此连成一片,而江陵作为荆州抗曹的主战场,为孙吴起到战略缓冲的作用。这是孙权从"借荆州"得到的好处。
  在孙吴的建国计划中,荆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收复荆州也是必然的。孙刘集团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在建安二十四年爆发。当时刘备已经打赢了汉中之战,而且关羽势如破竹,声名远播。如果自己再不动手,等到刘备统一北方,那吴国的失败也就成了必然。所以即使不考虑将来是什么情况,为了眼下,荆州必须得拿下,关羽也必须得死。因为关羽是蜀汉大将,也是唯一一个精通水战的将领。
  从吕蒙大军对荆州民众的怀柔政策,也可以看出孙吴对荆州势在必得的决心。根据史料记载,吕蒙在占据荆州后发布了非常严格的命令,总结起来就是不许骚扰百姓。吕蒙的一个部将因为偷拿了荆州百姓的一个斗篷,被吕蒙下令当即斩首。
  不难看出,吕蒙的真正想法是通过收拢人心,达到暂时控制荆州的目的。然而,毕竟关羽打理荆州十年,尽管一时有所得失,但在人心方面肯定比他们更胜。因此,关羽一日不除,荆州就仍有失守的危险。为了稳固占有荆州,关羽自然也就不得不死。
  尾声
  关羽英雄一世,最后的遭际令人神伤。尽管吕蒙背信弃义偷袭荆州会引来许多人的唾骂,但关羽之死,却是整个东吴集团,特别是在孙权的授意下形成的局面。
  而刘备那边,既失荆州,又折了关羽,元气大伤。在孙吴袭取荆州后,吴、蜀之战的焦点转移到夷陵。待到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继位之后,对荆州一带失去了原本的战略重视。而当时的晋将王濬已经在长江上游修造楼船,操练水军。
  随着"王濬楼船下九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三国纷争,也就此定下终局。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罗贯中:《三国演义》
  END
  吕蒙真这么猛?敢违令斩关羽?怕是除了现在一些胡编乱写的影视剧,没有人敢这么写!确切地说,关羽虽是败在吕蒙手里被杀,但绝不可能这样死的。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首先孙权是不是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其次,关羽到底是不是吕蒙下令杀掉的?
  在演义里面,关羽是被孙权下令斩杀的,当时关羽被俘虏,孙权起初是想要劝降,可关羽肯定会拒绝,最终孙权下令杀掉了关羽。
  在史书中,裴注《三国志》对于关羽之死的细节有过一定的记载:
  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这是史书中对于关羽死前东吴内部商讨的唯一记载,从这段记载能看出,孙权最初确实是俘虏了关羽,他也有要招降关羽的念头,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杀掉关羽。
  因为此前曹操曾善待关羽,然而没能改变关羽的想法,最终曹操还在关羽身上吃了大亏。这与演义里面对于关羽结局的描述是非常接近的,这或许能看出孙权并不想要杀掉关羽,可这就是事实吗?
  显然不是,因为这段史料的作者裴松之自己就提出了疑问,裴松之所处的时代,肯定资料各方面要比较完善一些,他对这些资料整理过后,会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
  关羽之死就有着不少的疑点,比如孙权想要招降关羽,这样为自己对抗刘备,曹操增加一些筹码。
  这本来就是比较扯淡的事情,如果孙权要与刘备为敌的话,那么他招降关羽完全是多此一举,关羽要是这样的人,那么曹操早就成功了,也轮不到孙权去做。此外,根据这段记载,吴军在俘虏关羽之后,孙权就立即召开了这次会议,决定如何处置关羽,这本身就是有些难度的。
  孙权当时人在江陵,而根据记载,关羽是在临沮遇害的,临沮是湖北宜昌市远安县,现在要从荆州到这里,确实要方便很多,可那个时代,没有高速也没有火车高铁,信息传输不可能那么快。
  哪怕是关羽在临沮被俘虏,他距离孙权也有几百里远,消息传到孙权那,再等孙权做完决定传回去,恐怕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因此,关羽之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孙权提前就做好了布置,只要抓住关羽立即杀掉,第二是孙权根本就不知道关羽的情况,关羽是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与吴军交战最终死在战场上的。
  这两种可能哪个更符合史实呢?很明显,第二种可能性是最大的。
  因为孙权一方即便经过了精密布置,偷袭荆州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吕蒙一路进兵运气也非常好,糜芳等人直接投降,拱手让出了荆州。
  可即便如此,关羽在回师过程中,他依旧有着无数逃生的机会,哪怕到最后,他也没有完全被合围,西北方向就是刘封等人的防区,无论是孙吴还是曹魏,都没能封死那个方向。
  这次的军事行动,孙吴这边原本就是冲着荆州去的,对于孙权来说,拿下并彻底控制住荆州,比杀死关羽更加重要,可战争发展到这个地步,孙权也不确定关羽会有什么结果,追杀关羽有追杀的风险,不追杀也有不追杀的风险。
  孙权在不知道其中风险的情况下,他是不可能提前下死命令,让部下不杀或者坚决杀掉关羽的。
  那么吕蒙在关羽之死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最初攻打荆州的战斗中,吕蒙是吴军的最高统帅,可在拿下荆州之后,孙权来到了这里,这样布局就有些微妙了。
  孙权并非是来这里观光的,他在来了之后,就立即调兵遣将,派潘璋、陆逊去截断关羽的后路,又派朱然这些大将参与到围堵关羽的行动中。
  从这些举动能看出来,当时战场上孙权无疑是最高统帅,吕蒙已经把指挥权让了出来,由孙权继续战争收尾工作。吕蒙在后面到底做了什么,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可吕蒙身份本来就不一般,哪怕孙权过来了,他也是吴军的统帅。
  吕蒙不会像潘璋、朱然这些人一样去前线参与到围剿关羽的战斗中,他应该还是在江陵坐镇,协助孙权一起指挥后续的战斗。
  因为当时孙权把手下得力的将领基本都派出去了,可他却不能就这么掉以轻心,曹魏的军队正好就在襄樊,从北面围剿关羽。虽然孙权与曹操联合,但并不代表两家就真的没事了,荆州谁都想要,曹魏也没准趁机南下直接打荆州。
  孙权无论如何都要留一手,像他后来把关羽首级送给曹操,这就是没安好心,那么他当时为了防止曹军趁机南下,肯定要在江陵留一个得力的将领,吕蒙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他此前进城后的一系列操作,也赢得了当地人们的好感,要想稳住荆州地区,吕蒙是绝佳的人选。
  可要是吕蒙坐镇江陵,他就与孙权情况非常类似,他没那么大的能耐快速得知关羽的下落,哪怕是前面的部队抓住了关羽,吕蒙也不会第一时间就知道。
  同样,他在江陵,就更不可能自己杀掉关羽,他就算得到消息,也必须要向孙权汇报,那才是最大的领导,吕蒙还不具备独自处决关羽这种大将的权力。因此,关羽确实不会是吕蒙要杀的,也不可能是吕蒙背着孙权偷偷杀掉关羽的。
  吕蒙这个人,本身也不是冲动的统帅,他不仅极有胆略,更是非常稳重,在轻松打下江陵之后,还能从容布置,没有给关羽反击的机会。
  很难让人相信,吕蒙会做出这么草率的决定,可关羽虽然不是吕蒙下令杀掉的,人毕竟是死在吴军的手下,当时吕蒙作为统帅,名义上这些人都是他的部下,因此这个账被算到他的头上也很正常。
  孙权既然并不确定该怎么处理关羽,吕蒙又不是直接下令杀掉关羽的人,那么关羽之死就只有一种可能,他是在战场上牺牲的。
  其实在明朝后期之前,无论是史书还是演义话本,都是更加倾向于关羽战死的结局。陈寿在《三国志》里面,对于关羽之死的描述也是前后矛盾,不同的传记里面有不一样的记载,就出现了战死说和被擒被杀的说法。
  从现实角度来看,当时关羽的部下只剩下十多个人,他们这种小分队突围,正好遇到了潘璋军队的拦截,要想抓住关羽,也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关羽本来就不是那种会束手待毙的人,他从头到尾都表现得非常刚猛,哪怕荆州丢失,自己的部下已经溃散得差不多了,关羽依旧想着要夺回失地,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逃跑。麦城被包围,关羽也想着要抵抗,还用诈降之类的手段拖延时间,为自己赢得突围的机会。
  在关羽一路突围之后,他距离益州已经非常近了,只要再加把劲,他就能顺利跑出吴军的封锁。
  因此他面对潘璋的拦截,是不会束手待毙的,肯定会与对方殊死搏斗,当时关羽虽然已经不是巅峰时期的万人敌,可想要抓住他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最有可能的,就是潘璋下令部队与关羽全力交战,他在战场上杀掉关羽,这也是他最大的军功,根本没必要冒那么大风险,去活捉关羽再请示然后再杀。
  当然,孙权这边在决定偷袭荆州的时候,就应该想过该怎么去处理一些事情,他们肯定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因此,综合分析来看,关羽之死应是战死的可能性最大,而不可能是吕蒙违抗主子孙权的命令杀掉的。

黄继光事迹被质疑夸大,80岁老人怒骂谁不相信就来找我对峙1952年10月,上甘岭597。9阵地上硝烟滚滚,敌人连续发起进攻,志愿军战士们前仆后继对敌作战,没有露出半分怯色。为了夺回高地,15军45师135团2营的战士们三人成组,分组执行我们从未忘记!一组数据带你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冰雕连战争的胜利从来都是来之不易的,有人贡献了自己的谋略,有人付诸了实践,有人则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正义的战争从来都不是为了恶意侵略他国,而是为了保卫本国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在抗美援职业鬼子矢野浩二因爱中国被日本人抵制,更传言被开除国籍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却有着一颗满腔热忱的中国心因为一句我爱中国,他成了日本人眼里的另类,更有传言他被开除了日本国籍为了实现明星梦,他成了大家眼里公认的职业鬼子,无数中国人认可曹操一生阅女无数,但心中也有他的白月光一代枭雄曹操,一生阅女无数,但曹操心中也有他的白月光,那便是一代才女蔡文姬。蔡文姬,是东汉大书法家大儒学家蔡邕的独女,她不仅文采出众书法精妙,而且精通音律善琴善乐。相传她6岁就能辨晚清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1873年,一个普通人的死亡,让一个正直举人和一个美丽小媳妇堕入生不如死的深渊,随着事情的发展,甚至让许多朝廷大员纷纷落马,遭遇悲惨。一百多年来,无数文艺工作者都曾以杨乃武与小白菜2004年,美国为何耗10万美元巨资,从中国买一个不起眼石碾?自从二战之后,美国跻身世界一流大国,不管从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看,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就连之前与之齐为强国的苏联,也无法与美国抗衡。也正因如此,美国对其他国家也就产生了一种居高临下,最可爱的人回望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美国悍然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并将战火烧至鸭绿江畔,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中华儿女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传承舍生忘10月25日,见证中美三场载入史册的正面较量有许多日子,因为历史上发生许多大事,而别具意义。可是像10月25日这样,一个日子,承载中美博弈的三重意义,真的绝无仅有。所有国人,都可以通过10月25日一份记忆,看懂中美七十多年的建国以后有四国曾对中国动武,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正面刚前言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实力在不断地增强,但是你知道吗,在1949刚刚成立的时候,战争仍然在继续,还没有彻底站稳脚跟的新中国,曾经前后有四个国家对中国动武,但是都被中国一一打中国最后一位王爷,住豪华王府活到2014年,死前将国旗挂身旁中国最后一位王爷,住豪华王府活到2014年,死前将国旗挂身旁每次说起历史,在封建制度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皇帝或者妃子,但是却很少有人想到王爷。他们和皇帝是亲兄弟,拥有着一人之下万为何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再与大清发生战争?因为二鸦之后,大清已经称臣纳贡,对英国俯首帖耳,不需要打了。关于清朝的真实实力,早在乾隆晚年,英国就有所了解。用马戛尔尼的话说清朝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看似强盛富庶,实则极
给英雄拜年丨读懂老兵,读懂父亲1984年仲夏之夜,一列开往祖国南部边陲的火车徐徐启动,数百名年轻的军人把身子探出车窗,挥动着手臂高喊再见,母校!再见,妈妈!车厢里,一名军人用小号动情地吹起了再见吧,妈妈。悠扬的左宗棠收复新疆(2)李鸿章染指西北新疆险些不保李鸿章染指西北张一湖(一)李鸿章督办陕西军务同治八年,左宗棠平定陕西回匪的战争节节胜利,刘松山所部从陕北绥德进攻花马池(今盐池),逼近甘回马化漋的老巢金积堡,此前已经向清廷投诚并改万历皇帝为什么28年不上朝?明神宗万历皇帝于1572年登基,在位48年,有将近30年的时间没有上朝,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还是神宗皇帝个人的身心健康问题。神宗皇帝在位之初的十年由内阁首辅张居正辅佐朝300年清朝哪个皇帝活到88?哪个只有19岁?哪个坐过10年牢?1努尔哈赤享年67岁,病死。一般而言,庙号中开疆拓土开国建朝曰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虽然开启了建立新朝的艰苦征程,但清朝并不是在他手里建立的。按照惯例,他的八子皇太极,在开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的前前后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的凌晨,天还没亮,在漆黑的夜幕中,在位17年,年仅35岁的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北京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之上,从而从此终结了大明朝历时276他经历四个朝代,辅佐十代皇帝,是宰相界的不倒翁他是中国宰相界的第一常青树,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宰相,历经四朝十代帝王,世称十朝元老。而且每次都进退有据,稳坐相位,他究竟有什么秘诀呢?冯道宰相的职位可是除了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遵义会议有哪些人给毛泽东投票首先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周恩来功不可没。正是他筹备遵义会议,并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全力推举毛泽东领导红军,保证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共有20人参加1950年格达活佛被英国间谍软禁期间圆寂,毛泽东亲笔为他书写挽联1950年8月的一天,著名爱国藏族领袖格达活佛远赴西藏拉萨为西藏和平解放作说服工作。在途中,格达活佛遭英国间谍福特软禁,格达活佛在无法脱身,与外界也无法联系的情况下愤恨成疾,最终,为何雍正登基后,其生母乌雅氏在临终前都不愿意当皇太后?在古代后宫之中,能够成为皇后是所有妃嫔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在皇后之上,还有一个更受后妃们期待的位置,那就是太后。试想,若能成为太后,那么在偌大的帝国之中,便是皇帝也不能奈她如何。但在康熙给雍正攒下800万,雍正给了乾隆6000万,乾隆给嘉庆攒多少钱?纵观宫廷古装剧,会发现一些规律在朝廷上,什么事更容易吵架?给某人升官,要么是皇帝早就决定好的,要么是百官心知肚明的。要不要出兵打仗,这事也无非打或不打,不至于吵作一团。能让文武百官古代的宝剑真的能做到削铁如泥吗?真相是什么?古代宝剑是绝对可以做到削铁如泥这个指标的,前提是,这把宝剑是需要用钢铁制造,而不是之前时代的青铜宝剑。原理如下青铜时代早于铁器时代。在青铜时代,人们采用青铜,也就是铜和多种金属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