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渡江战役前,段氏兄弟策反10万国军,蒋介石大骂毁我半壁江山

  到1949年初,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大部分主力已经被歼灭,解放军已经解放北方的大多数地区,总兵力发展到400万,不但装备得到改善,部队士气更加高昂。
  相比之下,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正规军只剩下115万人,加上其他兵力,总兵力也不过200万左右。
  然而不甘于失败的蒋介石,依然企图依托长江天险,重整军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为了巩固长江防线,蒋介石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国民党在华东地区可以调配的兵力,会同白崇禧的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组织长江防御,企图与共产党"划江而治"。
  尽管中间隔着长江,中央军委依然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的统治。
  正当蒋介石在渡江战役前精心备战时,不料却"后院起火",让他不得不仓皇出逃。
  1949年4月7日凌晨,国民党预备干部训练团第一总队在总队长贾亦斌的率领下,以去莫干山行军演习的名义,把部队拉了出去,在嘉兴进行武装起义。
  预干总队是蒋经国的嫡系部队,堪称蒋家王朝的"太子军",此次起义又处于国统区的心脏地区,政治影响巨大。
  蒋介石当时气得暴跳如雷,痛斥蒋经国"无能""用人失策",随后蒋介石急忙调集优势兵力,设下重重包围和堵截线,并悬赏5万银元缉拿贾亦斌。
  起义部队在贾亦斌等的带领下,虽然浴血奋战,但是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部队最终被打散。
  嘉兴起义虽然失败,但是这一"从蒋家的心窝里反出来"的正义行动,粉碎了蒋介石成立新军以补充国民党军的计划。
  然而对于蒋介石来说,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预干总队起义失败的同时,国民党另一王牌部队,伞兵三团也在海上举义。
  在抗战后期,蒋介石曾于昆明建立三个伞兵团,一律装备美式装备,伞兵三团负责上海一带的警备任务,在三大战役打得如此胶着时,蒋介石都没舍得投放战场,在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还打算将这支部队调往福建,然后去台湾。
  伞兵三团接受检阅
  然而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伞兵三团团长刘农畯在率部打着奉蒋介石之命撤退到台湾的幌子,出了海就改变航向,直奔我解放区连云港,蒋介石得知此消息后,差点没气死。
  这两支队伍的起义,极大瓦解了国民党部队士气,对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介石针对嫡系部队接连起义十分不解,经过调查后才得知,在幕后策划这一切竟然是他亲自招入总统府侍从室的段伯宇、段仲宇兄弟,他们竟然是长期潜伏在自己身边的中共地下党员。
  除了已经起义的两支嫡系部队外,段伯宇和段仲宇兄弟在渡江起义前,联系和约定准备参加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大约有10万余人,分布在西起芜湖,经南京、常州、上海,东至嘉兴、杭州的广阔区域。
  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蒋介石不禁猛拍桌子,咬牙切齿地说:"段氏兄弟断送了我的半壁江山!"
  段氏兄弟段伯宇和段仲宇究竟是如何打入蒋介石的侍从室,又是如何策反如此多的国民党军队起义的呢?
  段氏兄弟出生于河北省蠡县的一个军人世家,他们的父亲段云峰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并且加入了同盟会,在保定速成武备学堂时,曾与蒋介石是同学,这为段氏兄弟后来潜伏到蒋介石身边埋下了伏笔。
  在辛亥革命后,段云峰考入中央陆军大学第四期,与后来成为国民党军事要员的李济深、徐永昌是同窗好友,毕业后,段云峰曾留在保定军校任教,段祺瑞执政时期曾担任参谋部次长,后挂衔为国民党中将。
  在北洋时期,保定军校是影响力最大的军校,段云峰因在此求学并执教,因而门生故旧无数,在民国军界享有一定的威望,然而段云峰痛恨当时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毅然选择辞官返乡,开办了培德中学,自任校长兼授国文、数学的授课,在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段氏兄弟也热爱学习,发奋图强,
  段伯宇从10岁起,他在天津觉民学校学习,在那里度过了6年读书时光,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五四运动爆发后,段伯宇也与天津的学生一起,走上街头,痛斥北洋政府的卖国投降行为,这段经历让段伯宇对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有了切身的感受和理解。
  段伯宇在中学毕业后考入河北大学医科,想要以医术拯救病入膏肓的旧中国。
  在河北大学就读期间,段伯宇认识了中共党员戴培元,在其指导下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大学毕业后,段伯宇先是在太原开办了三年左右的诊所,以实现学医报国的志愿,但是却没有成效后来他渐渐明白,医术再高明也改变不了国人思想上的疾病,于是他在离诊所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新书店,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并出售进步书籍。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举竟然受到了山西军阀阎锡山的通缉,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离开山西境内。
  1936年,他在保定开办进步书报社,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9月占领保定。
  段伯宇率领数人到太行山投奔八路军,在寻找未果、衣食无着、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参加了国民党第32军,并随军南下。
  凭借精湛的医术,段伯宇到国民党32军干训团当了一名军医,当时蒋介石不但不全力抗战,反而对一些抗日武装进行打击,在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被镇压后,段伯宇对国民党政府彻底绝望了。
  在此时,段伯宇结识了河北同乡王兴纲,当时王兴纲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32军军长商震的副官,而真实身份却是中共的秘密党员。
  王兴纲见到段伯宇的苦闷,为其拥有抗战的想法所感染,于是启发他"转向共产党"。
  在王兴纲的指引下,段伯宇在1938年春只身前往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聆听了毛泽东所作的《论持久战》的报告,对抗战的最终胜利抱有绝对的信心,在抗大学习期间段伯宇提出入党的申请,也希望能够拿枪上战场,做一名抗日战士。
  让段伯宇没有想到的是,组织上却拒绝了他的申请,对此,组织上给予的解释是,鉴于当时斗争的复杂性,让他还是回到32军工作对党更为有利,组织问题可找王兴纲解决。
  同年8月,依据党组织的安排,段伯宇回到长沙32军集训地,与王兴纲建立联系,段伯宇汇报了去延安学习的经过,并告知了组织的安排。
  不久,王兴纲郑重通知段伯宇,组织已同意吸收他入党,由他做介绍人,两天后在岳麓山腰小土地庙前,经中共湖南省委聂洪钧同志领誓,段伯宇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聂洪钧向段伯宇强调了党的纪律,告诉他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强组织观念,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严守党的秘密。
  聂洪钧
  相比于段伯宇的求学经历,比他小10岁的弟弟段仲宇却没有想那么多,他就想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军人,不参与政治上的事情,在16岁那年投笔从戎,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兵科。
  段仲宇在军校学习三年多,听过蒋介石的训话,得到过德国教官的夸奖,当时正是一腔热血,要抛洒战场,却被军校里的一件事给刺激了。
  当时学校要抓"抗日分子",一个一身正气的同学跑了,事后他才知道,这个同学可能是中共秘密党员,因身份暴露不得不跑。
  他不明白的是,当兵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辱,为什么还要抓"抗日分子"呢?
  同班同学中还有几名中共地下党,他们的言论也给段仲宇很大的冲击,让他对国民党军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重炮团当见习排长。
  由于段仲宇军事素养高,又有背景,所以很快升迁,从见习排长到连长没用上一年,以段仲宇的从军履历来说,以后仕途必然坦荡。
  但是这段时期的生活,却让段仲宇对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极为痛恨,当时一个连长的工资是80块大洋,九一八事变后,工资打八折,只剩下64元。
  很多连长见工资被拿去了一部分,就开始克扣士兵军饷,贪污部队的经费,一个月下来,一个连长可贪污到四五百块大洋。
  段仲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假如国民党的所有部队都如此,那还如何抗日,如何堪得大用?
  因为不和大家同流合污,别人看段仲宇也不顺眼,段仲宇最终选择辞职,脱离了军队,1939年冬天段仲宇考入陆军大学第17期。
  随着抗战的爆发,陆军大学已经设到了重庆,而他的父亲也搬到了重庆避战,在战火纷飞的岁月,父子得以团聚。
  当时蒋介石听说老同学段云峰到了重庆,想要邀请他出山,但是段云峰却对儿子说:"我和蒋介石搞不到一块。"
  因此,段云峰也只挂了个中将部员兼全国童子军总监的虚职,领点薪水贴补家用就好。
  1939年春节前夕,国民党进行了整编,32军干训团被解散,已经是上校军医的段伯宇以探亲为名来到重庆,寻找他的父亲和弟弟。
  实际上,他的真实来历是受八路军南昌办事处委派前往重庆,与周恩来的秘书周怡进行单线联系,向周怡汇报了开展工作的情况。
  在重庆,段伯宇很快见到了周恩来,早在天津读中学时参加学生运动时,周恩来就是学生运动的领袖,此次再相见,更有一种亲密感。
  周恩来勉励他做好国民党上层的统战工作,通过他们影响和推动蒋介石抗日,周恩来说:"你的父亲和你本人在国民党军队,特别是国民党上层有不少社会关系,这是很好的工作条件,你就不要到前方去了,就留在重庆,这里的工作很需要你,这里也是前线嘛!"
  段伯宇当即表态:"那好,今后一定在党的领导下,在周怡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好好干。"
  周恩来开玩笑地说:"你光跟着周怡,工作展不开,你应该想办法找一条路子,到蒋介石身边去工作。"
  段伯宇想了想说:"我想先报考陆军大学,因为没有这块牌子,根本不可能挨上边。"
  因为当时蒋介石用人有一个标准就是"黄浙陆一",除了浙江老乡外,只有在黄埔系或者陆军大学出来的学生才会受到信任。
  对于段伯宇的想法,周恩来是十分支持的,并且还教给段伯宇工作方法,教导他学习三民主义,学习国民党的《一大宣言》。要他"长长见识,也好取得他们的信任。要用三民主义的语言来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工作"。
  当他跟在重庆的父亲和弟弟说要复习功课考陆军大学时,段仲宇十分不解地说:"一个学医的人考陆军大学干什么?"
  因为十几年来,兄弟两个人各奔前程,分处异地,几乎没有见过面,段伯宇一直恪守党的纪律,对自己的中共党员身份进行保密,没有告诉任何人。
  尽管父亲和弟弟都很困惑,但是对于段伯宇的思想转变也很支持,然后开始帮他补习军事课程,凭借扎实的军事理论功底,段伯宇于1943年10月考入中央陆军大学第七期特别班,这样兄弟两个人又成了陆大的同学。
  随着兄弟接触的时间长了,段伯宇经常给段仲宇讲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课,还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其中里面的一些论点,如"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在任何时期都不是独立事物,而是政治的手段"等,让段仲宇耳目一新,他没有想到大哥竟然对军事理论有如此高的理解,立即对哥哥开始佩服起来。
  段伯宇告诉段仲宇,做一个真正的军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战争和政治的关系,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样的军人就是虚弱的、苍白的,根本称不上是标准军人。
  这一席话,让段仲宇茅塞顿开,揭开了自己心中的很多迷惑,后来段伯宇还给弟弟一些进步书籍,并且让他不要拿到学校去,通过这些书籍,段仲宇的思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有一次段仲宇到歌乐山高级助产学校去看望女友,半路上碰到了郭沫若,段仲宇当即肃然起立,向郭沫若行了个军礼,恭敬地问候道:"郭厅长好!"
  得知段仲宇是陆军大学的学生后,就问道:"你们在陆大有没有看书的自由?"
  段仲宇不知如何回答,就说有些书可以看,有些书则不能看。郭沫若就问他,哪些书能看,哪些书不能看。
  段仲宇回答说:"共产党出版的《新华日报》就不能公开看,还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沈志远翻译的《政治经济学》等,都不能公开看,只能偷偷地看。"
  郭沫若没有想到,一个陆大的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书籍竟然了解得这样清楚,因此很高兴。
  后来段仲宇去看女友的时候,又多次见面,两个人谈论的话题开始逐渐深入,有一次,段仲宇直接向郭沫若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后方的许多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向延安跑?
  这个话题在当时是有点敏感性的,郭沫若不好直接回答,又无法长篇大论地讲,于是说道:"你看所有的植物都是向着太阳的,所有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不也是一样的吗?"
  段仲宇听了郭沫若的解答,当即对共产主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弟弟的思想不断进步的同时,段伯宇在陆军大学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为以后的统战工作打基础。
  当时陆军大学流行同学会、同乡会、联谊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段伯宇就利用这些活动结交一批对国民党消极抗日、对贪污腐败现象不满的人,这里面就包括贾亦斌、刘农唆、宋健人、宋光烈等人,这些人都是对国家前途和命运颇为关系的人。
  贾亦斌29 岁即是少将军衔,在抗日战争初期担任团长,率部积极作战。
  1981年嘉兴起义32周年,左为贾亦斌,右为段伯宇
  刘农酸是杜聿明的部下,曾任远征军中校通讯营长,在缅甸作过战,熟悉战车、汽车、通讯等现代作战技术手段。
  宋光烈在保定第二师范读书时就与共产党有联系,参加过冯玉祥在察北领导的抗日同盟军。
  段伯宇经常与他们谈学习、谈政治,逐渐建立了感情,形成一个政治圈子。
  段氏兄弟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两个人竟然一块打入蒋介石侍从室,侍从室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是当时国民党最重要、最核心也是最机密的一个机构。
  能够进入侍从室的,全部都是经过蒋介石亲自选拔的,首先映入蒋介石眼帘的段仲宇,段仲宇毕业后,曾随远征军到缅甸作战,一部分远征军撤退到印度时,担任驻印度总指挥部军务处科长、处长,于1944年回国。
  回国后,受到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赏识,经蒋介石单独召见,当面考核后,就让他到侍从室二组任上校参谋。
  二组当时的任务很重,国民党军的很多事情都要送到二组后,再呈报给蒋介石,当时段仲宇的职务不过是一个上校,但是权力却很大。
  然而越是接近蒋介石,段仲宇却越能看清蒋介石的真面目,对蒋的失望也越大,当时段仲宇亲手经办的一个案子,让他十分难过。
  1944年底,蒋介石在侍从室上报的一份报告上亲笔批示将国民党中将程泽润枪毙,在执行后,相关照片会经侍从室的手再报告给蒋介石,当段仲宇看到程泽润被枪毙时的照片时,心中震惊万分。
  当时段仲宇还不知蒋介石为何要杀程泽润,后来经大哥段伯宇的分析,才得知原来蒋介石是在玩"一石三鸟"的阴谋。
  程泽润是负责兵役工作,当时征兵数量很多,在征兵过程中,意愿当兵的少,为了完成募兵人数,往往会强制征兵,使得民间怨声载道,蒋介石为了转移老百姓的事件,枪毙程泽润是给征兵工作照一个"替罪羊"。
  而这只是表面的,再深层次来说,程泽润是四川人,当时中央军是川系将领有一定矛盾,蒋介石杀他也是为了震慑四川地方实力派。
  另一方面,程泽润还有袍哥会等帮会的背景,蒋介石也杀程泽润也有打击帮会势力的考量。
  在段伯宇分析过后,段仲宇才后背发凉,从而看清蒋介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
  1945年抗战胜利后,段仲宇经手承办发给傅作义的一份电报,内容是蒋介石亲笔批示将美国支援的一批枪支弹药给傅作义。
  然而段仲宇却从别的渠道得知,这批弹药被阎锡山搞走了一半,但是等到傅作义回电时却说:"如数收到"。
  段仲宇本以为蒋介石会追究,却没了下文,后来段伯宇给分析说,这是蒋介石和阎锡山、傅作义正在为打内战作准备,只有一致对外的时候,他们才不会自己掐。
  阎锡山
  段仲宇对蒋介石最大的失望,是在毛泽东应邀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那段时间。
  当时蒋介石"作秀"邀请毛泽东到重庆来,他断定毛泽东不会来,从容开启内战,然而毛泽东不计个人安慰,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了重庆。
  段仲宇当时还以为和平有戏了,然而接下来,正在国共和谈期间,蒋介石却背后让侍从室下发《剿匪手本》,当他把这个情况告诉哥哥段伯宇的时候,段伯宇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表明蒋介石搞和谈是一个阴谋,暗地里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剿共"。
  在对现实失望的情况下,段仲宇一度想要到远赴美国,离开国内尔虞我诈的统治环境,但是段伯宇却坚决劝阻他:"不要走!"
  1946年初,段仲宇趁自己调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的机会,向侍卫长俞济时推荐,由自己的哥哥段伯宇替补他离任后的遗缺。
  段仲宇说道:"补他离任后的遗缺。他说:"我大哥段伯宇适合这一工作,他是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学员,成绩在130多名学员中名列第7,是上校军衔,即将毕业,又是一位老大学生,外语、汉语文字能力和组织才干都好。"
  在段仲宇的强力推荐下,俞济时看了段伯宇的履历,也认为可用,于是就将段伯宇的情况上报给了蒋介石。
  1946年3月,中央陆军大学段伯宇所在的第七期毕业,蒋介石以校长的名义,带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等人参加了典礼,在讲话之后,检阅了每个学员,当走走道段伯宇跟前时,也认为段伯宇一表人才。
  徐永昌与段伯宇的父亲也是老相识,自然会为他说话,在典礼结束,蒋介石果然派人传话,说校长召见学生段伯宇,就这样开启了面试。
  徐永昌
  蒋介石问了段伯宇很多的内容,从姓名、年龄到毕业打算,段伯宇都一一作答,最后说道志向时,段伯宇说自己学军事就是为了跟共产党一较高下。
  蒋介石听后大为好感,说道:"你们家门父子,一家三个陆大毕业生,在我们党国是很少见的,难得,难得!好,好!"
  几十年后,段伯宇想到这次对话就想笑,他说:"我要长期潜伏啊,我必须要使他能够信任,不信任我的话,我不可能进侍从室。"
  受蒋介石召见后不久,段伯宇就接到了任命通知,从而顺利打入侍从室,一个月后,侍从室改为总统府军务局,逐渐公开化,权力反而更大。
  段伯宇所在的部门为第四科,也就是情报科,科长为张国疆,也是中央陆军大学毕业的,与段伯宇算是校友,有了这层关系,也有利于段伯宇开展工作。
  因为长时间没有与组织取得联系,段伯宇已经处于失联状态,在段伯宇进入军务局后不久,1946年5月,段伯宇得知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进驻南京梅园新村,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便想方设法与代表团取得联系。
  然而由于国民党特务对中共代表团进行了严格的监视,使得段伯宇无法接近,但是段伯宇却在军务局内发现了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收集的中共中央文件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
  通过这些材料,段伯宇即使没有与组织取得联系,也能够了解到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于段伯宇热衷学习中共材料的态度,情报科科长张国疆还十分赞赏地说:"和共产党打仗,不了解它不研究它,怎么能战而胜之?"
  根据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领导下的还在南方的武装力量开始向北撤退,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段伯宇却接到一份国防部有关将中共广东游击队东江支队转移到华北地区的报告,在报告中,将东江支队的具体路线都规划了出来。
  段伯宇一看,国民党这是要在途中截击消灭东江支队!
  为了掩护东江支队能够安全撤离,段伯宇在随后召开的军务局内部会议上提出为了避免东江支队在路上与沿途群众接触,方便监视,应该让他们从水路北上。
  段伯宇的意见得到了俞济时的支持,于是上报给了蒋介石,就这样,东江支队于1946年6月30日从广东乘船北上,于7月5日安全到达了烟台解放区。
  段伯宇可以说是不动声色就让国民党国防部的某些激进将领,在半路截击东江支队的想法破灭。
  1947年3月的一个周末,张国疆匆匆交给段伯宇一份密电,让他处理,然后就走了,当段伯宇打开密电后才知道,原来是国民党32军军长发来的,报告了32军参谋长王启明率部5000多人脱离部队,投靠共产党,虽已派兵追剿,但兵力不足,请求中央派兵增援。
  张国疆之所以不愿意处理此事,是因为王启明是他在陆大的同学,关系很好,因此不愿意对朋友下死手。
  段伯宇知道张国疆的心思,心底更希望王启明能够起义成功,于是就借机把文件压在手里,等到周一上班的时候再上报,王启明得以起义成功。
  王启明
  在人浮于事的国民党机关,段伯宇的这种行为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段伯宇就是这样在与组织失联的情况下,依然利用策略巧妙地斗争,让很多在一线的同志化险为夷。
  1947年春,段伯宇被擢升为少将,职务为军务局高级参谋兼情报科科长,他于是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和陆军大学时的同学多方联系,酝酿如何反对蒋介石打内战。
  当时经常与段伯宇来往的人包括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万建藩,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代局长贾亦斌,伞兵司令部参谋处主任刘农畯,国防部工兵四团团长王海峤等人。
  在平时聚会的交谈中,段伯宇先以爱国思想教育大家,又以反内战为由引导大家,引起很多人的思想共鸣,当时大家打定主意,一定要千方百计的掌握武装力量,才有更多的话语权。
  此后不久,刘农畯担任伞兵三团上校团长,掌握了这支由美军帮助建立的现代化部队,贾亦斌则利用蒋介石大肆扩军时,担任了预干总队的总队长。
  正当大家怀着一腔热血掌握兵权时,段伯宇想到自己的弟弟还在美国,于是写信要他赶快回国,并且在信中直言:你在国外待久了,会丧失为人民工作的机会。
  段仲宇当即向当时中国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何应钦请求回国,得到批准后,段仲宇就披星戴月赶回国内,1948年9月担任联勤总司令部徐州第十一兵站少将后勤部长,在徐州期间,段仲宇与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见面聊了聊。
  何应钦
  当时段仲宇并不知道张克侠与何基沣的真正身份是中共特别党员,两人劝段仲宇赶紧离开徐州,这里要发生大事,段仲宇正好遭遇黄百韬的排挤,就离开了徐州。
  一个月后,才得知张克侠与何基沣率两个师共两万三千人起义,直接促使黄百韬退路被切断,最终被歼灭。
  在段仲宇离开徐州的同时,国民党军10万余兵力在济南战役中被歼灭,蒋介石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体系开始崩溃。
  回到南京后,段仲宇被任命为上海港口司令部少将副司令,后又获取了南京到上海与杭州的运输路线。
  1948年12月,段伯宇接到贾亦斌打来的电话,约他前去聊天,等到段伯宇赶到时才发现,屋子里还有刘农畯和宋健人等陆大的同学。
  因为得知国民政府计划将首都从南京迁往广州,此时他们正在策划武装起义,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时机。
  段伯宇经过分析后表示应该慎重,他说:"第一,十分同情同学们的义举,但我们能调动的部队无几,南京有重兵驻守,我们的行动无异以卵击石,如暴露了自己,则非常不利。第二,我们要反蒋,是革命行动,但绝不能盲动,应当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搞。第三,我们要掌握武装,积蓄力量,待机行动。"
  正当大家都热血澎湃时,段伯宇的一席话让大家冷静了下来,于是开始联络更多的部队,只有掌握更多的部队,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秘密会谈结束后,段伯宇立即行动了起来,除了他们这些陆大的同学外,还让段仲宇和陆大同学宋光烈做工作,宋光烈又联系了国民党106军军长王修身、96军军长于兆龙。段仲宇联系了爱国将领齐国榰、王海峤等人。
  左1段伯宇,左2段仲宇
  这样到1948年底时,段氏兄弟联系和约定准备参加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大约有10万余人,企图发动兵谏,在南京重演"西安事变"。
  此时段伯宇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尽管身边联系了如此多的军队,但是如果无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话,在起义过程中难免发生混乱。
  于是段伯宇先是派一位同志到河南解放区寻找党组织,未取得结果后,段伯宇又通过自己的表弟、中共党员温尚煜的帮助,联系上了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委员会书记张执一。
  段伯宇于是向张执一汇报了当时的情况,张执一对段伯宇独立开展地下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
  从此段伯宇与张执一建立了联系,并安排李正文负责联络工作,为了加强与参加起义的国民党部队的联系,党组织很快派遣更多的同志打入到准备起义的队伍中。
  在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段伯宇等同志决定发起起义,策应解放军渡江,中共中央上海局的有关同志认为大规模起义计划目前条件尚不成熟,还要等解放军主力抵达长江沿岸时,时机才算成熟。
  然而此事国民党内接连发生突发事件,迫使贾亦斌领导的国防部预备干部总队和刘农畯领导的伞兵三团不得不提前起义。
  尽管起义时机不成熟,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对贾亦斌领导的预备干部总队起义特别重视。
  虽然最后起义没有完全实现预定计划,但是也给国民党带来极大的震撼,国民党当时报纸刊登:"其行动……给征服、给人民以极大的刺激,因为这一批正是万人瞩目之国之瑰宝的知识青年。"
  而刘农畯率领的伞兵第三团出海就就直奔我解放区连云港,当时主管运输的段仲宇还调拨了一艘排量3000吨的"中字102号" 美式大型坦克登陆艇,交付刘农畯接管。
  伞兵团登陆连云港时,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来慰勉电报:"庆祝你们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而加入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举动,希望你们努力于政治上和技术上的学习,为建设中国的新伞兵而奋斗。"
  伞兵三团的起义引起了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的怀疑,他认为是段仲宇在其中搞了鬼,段仲宇否认了,并且表示自己跟伞兵三团没有任何关系。
  汤恩伯虽然怀疑,也未敢抓人,一直到段仲宇策划王海峤为团长的国防部工兵第四团起义时,身份才暴露,汤恩伯下令抓捕段仲宇,段仲宇早已得到消息,连夜逃跑。
  尽管有的部队还没有起义成功,但是在解放军渡江后,很多部队均未做抵抗而自行瓦解了,在这个过程中,段氏兄弟利用自己的影响,策反了很多的将领。
  当时汤恩伯认为长江防线固若金汤,结果渡江作战刚刚发动,汤恩伯的几十万精锐就开始全线溃败,蒋介石也不得不连夜乘坐军舰逃往福州。
  等到蒋介石得知部队哗变得如此厉害,原因是他当年亲自选中的侍从室参谋段氏兄弟时,不禁大怒:"东南半壁江山就毁在段家两兄弟手里!"
  可以说,段氏兄弟为渡江战役的成功,立下了大功,在新中国成立后,两个人均受到重用,并继续为祖国统一而奔走呼号,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做了不少工作。
  段伯宇于1998年9月23日在北京逝世,段仲宇则于2010年10月7日在南京逝世。

四野究竟有多少115师的成分?中枢骨干源于八路军第一师作者桅杆1945年8月11日,苏联对日宣战第四天,延安以朱总司令名义连发7道命令,着手部署抢占东北。9月19日,延安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定向东北派出大批干部和军队。从8月曹操为什么至死也没有称帝呢?是害怕?还是大智慧?第一个原因,曹操当年迁都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管干什么都是打着汉室的名义,当初为了出师有名拉拢人心,他自己也不止一次强调过自己绝不会取汉而代之。也就是说曹操当时是以扶持汉室,打民族英雄第一个号召走资本主义道路写资政新篇的洪任玕的悲剧洪任玕是我少年时期崇敬的人物,因为和洪秀全治国理念上的分歧,让他和天国越走越远,虽然他最终为天国殉了葬,为救幼天王而死,然死的不值当!他活着比幼天王更有价值,对于复国而言,他完全可长征途中,林总率领的红一军团,麾下三个主力师,都是谁任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是在1930年6月,由红6军,红4军,红12军组建而成。而时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朱老总,政委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主席他老人家,参谋长是朱云卿,汉武帝的四个女人,个个都是传奇,他到底最爱谁?汉武帝刘彻作为西汉时期最负盛名的贤明君王之一,是将西汉带到最为强盛和繁荣的君王。自古贤君配惠后,很多有成就的帝王背后一定要有个贤内助相匹配才能家国昌隆。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有长孙皇后康蒙古人如何看待我国的元朝?在蒙古人的眼里,元朝就是蒙古人的元朝。那是蒙古人的高光时刻啊啊啊,还能怎么看?蒙古是元朝的一部分,蒙古人民视我国少数民族子弟成吉思汗为英雄。那是蒙古征服中国的时代,是蒙古人的骄傲,美国是如何搞垮苏联的?三大手段招招致命,对中国为何失灵?1922年,苏联成立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二战洗礼,苏联军备实力愈加强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强国。然而仅过去70年的时间,苏联就被迫解体。美苏争霸,美国三大手段完败苏联。为巩固自己抗美援朝时,除了彭老总可胜任主帅外,毛主席也考虑了这四人说到抗美援朝,人们总会提及志愿军总司令彭老总的事迹,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最初决定出兵援朝之时,毛主席在考虑的主帅人选里,除了彭老总还有另外四人。那这四人究竟是谁?为何毛主席会考虑他们长津湖战役胜利,彭德怀计划休整,毛主席暂不休整,越过三八线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带来很大的不利。这是长津湖战役胜利,即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毛主席于1950年12月13日在发给彭德怀的回电中说的一句话。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七国之乱从古到今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之间矛盾一直都有,大多是因为分封导致诸侯国实力强盛与中央集权权利相争,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西汉景帝时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七国之乱。秦末年,楚汉相争,刘韩国人声称自己是高句丽后裔,为何却不使用扶余人的语言文字?高句丽和高丽是两回事。高句丽是当时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盘踞在东北和朝鲜半岛一部分。其都城先期在桓仁(辽宁)。后期转到集安(吉林)我的家乡。并在集安建有好太王碑和将军坟。南朝鲜人
志愿军排长走路不小心摔进一个大坑,一看之下大喜赶快下来抓人第五次战役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因为屡屡失利,逐渐意识到他们靠着先进装备的优势也不可能击败志愿军。再加上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美国只好转入战略防御阶段。而志愿军方面,也意识到因为自古锦标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新丰江水库建设与万绿湖开发万绿湖,六十年的凤凰涅槃新丰江水库建设移民60年与万绿湖开发旅游纪实作者古锦标从1958年新丰江水电站的建设到今天的万绿湖,刚好六十年。六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白马过隙,而对万绿湖经典老照片神情轻松惬意的领袖们朱德董必武刘少奇和陈毅这是一组非常罕见地展现领袖人物轻松愉悦心情的经典老照片。照片上,四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勋都面带笑容,他们站在广场上,表情放松,仿佛正在谈论着什么。照片最左侧的是朱他曾任陕西省委书记,屡创佳绩,随后担任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陕西省的发展属于在改革开放后面向西部开发的关键一步,这里不仅孕育了革命,还在建国后承担起了西北发展的重任。在陕西省的发展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正是他在陕西省的出色工作,让这个处于西六七十年代的干部作风记亲历的一件事。当年我是厂里的一名资源调查员。因为我们工厂的生产与各乡(当时叫公社)村(当时叫大队,小队)的山林资源产出息息相关。于是每年年初我们厂里都要派人下到各公社,各大小队去金日成访华,被少将王明贵搂住脖子,周恩来批评道他已不是营长很多人之所以热爱部队,是因为部队能够培养出人们钢铁一般的意志,提供保家卫国的机会。当然,部队除了让战士们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还让战友们之间生出了刻骨铭心的友情。而革命斗争年代里的浴山西灵石出过哪些明星?明星不知道,名人有不少。1张瑞清山西灵石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排,连长。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延长石油矿钻井队队长,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队长,黑龙江李渊李世民父子娶了多少仇家的妻女?夜里能睡得安稳吗?李家父子后宫春色满园,李渊50岁之前只有五个儿子,当了皇帝后他精神抖擞,连生十七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李世民不逞多让,一边打仗一边搜罗天下美色。有意思的是,爷俩都很胆肥,网罗了数量不菲一个家族二百多年有一百人被记载在县志广西某县一个家族,第一代从广东迁徙而来。二三四世都是单传。四世祖生于崇祯十年,近百年还一是户,之后人口逐渐增加,成为一个大家族。大约是发了横财,或得意外之财,成为富户,于是在科举上你知道祖宗十八代到底都是哪十八代呢?谈秦说汉(472)祖是指本身血统直系之先辈,即祖先。宗是指同家族人的分支,即宗族。古代一个家族所有成员共同供奉一支直系祖先之庙,叫宗庙。同一宗庙的先人,称之为祖宗。所以说,祖宗其实粟裕也幽默!让俘虏带信给敌将承蒙慷慨解囊,解我燃眉之急从未见过这样一支奇特的军队,打了胜仗却主动向后撤退,被敌军围困却大大方方放走俘虏,战役结束之后还主动向敌军的最高指挥长官写感谢信,谢谢对方给自己的部队送来武器弹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