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1990年,他时隔40年找到老部队中学课文里说我牺牲,我还活着呢

  1990年2月的保定街头,寒风刺骨,街上行人寥寥。在38军某部营地门口,一位农民模样,胡茬花白的老人,在一名年轻人的搀扶下,向营地门口走来。
  卫兵很远发现两人走过来,于是在他们走近后询问他们要找谁?有什么事?
  面对这个问题,老人有些为难地说:"我也不知道咱现在的首长是谁?我也不知道该找谁合适。"
  接着老人缓缓从兜里掏出一本复员证和残疾证,说道:"我是38军的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这是我的证件,我想向老部队反映点事。"
  卫兵接过证件一看,这个老人的确是部队的老前辈,于是按规定登记好两人的身份后,通知了政治部接待室。
  秘书处的谢干事当天刚好值班,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门口。老人见到谢干事朝自己走来后,马上上前握住他的手:"可算找到部队了,见到你们太高兴了!"
  谢干事完全没有搞清楚情况,有些惊讶地问:"您是……?咱们认识吗?"
  老人显然过于激动,他突然站定,"啪"地敬了个军礼,认真地说:"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老兵李玉安前来报到。"
  谢干事被眼前的这一幕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在跟李玉安前来的年轻人及时解释道:"这是我舅,他是咱38军的老兵,叫李玉安。就是松骨峰战斗烈士名单中的那个李玉安。"
  谢干事有些震惊,以为自己听错了,烈士竟然还活着?尽管李玉安这个名字他并不熟悉,但松骨峰战斗,那在38军军史上是响当当的,他有些疑惑地看着眼前的老人。
  年轻人见他有些不相信,赶忙从李玉安手里拿过复员证和残疾证递给谢干事,又从自己包里拿出一本中学课本,快速翻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指着里边一段文字,给谢干事看,"你看,这个李玉安就是我舅!"
  对于这篇课文,谢干事自然是读过的,但他并没有记住上边提到的烈士的名字,当他顺着年轻人指的地方看去,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谢干事翻看着手中的证件,再三确认了李玉安的名字及原部队后,脑子里"嗡"地一声,觉得这个事情非同小可,眼前这位老战士,竟然是一位"活烈士"。
  他将两人带到接待室后,赶紧将此事汇报给了部队首长。
  那么,李玉安明明还活着,为什么会成为"烈士"呢?这么多年,他为何不早点出来澄清?他这次来找部队,除了说明自己的身份,还有其他事情吗?
  老年的李玉安
  这一切还得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讲起。惨烈的松骨峰争夺战,只剩7人存活
  1950年11月29日,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李玉安所在的38军335团作为先头部队,接到命令要切断美军2师和南韩3个师往南逃离的退路,马上急行军200里赶往指定地点书堂站。
  就在我军于30日凌晨5点左右赶到指定地点的时候,美军2师9团的前线部队也赶到了该地。在这场双方的遭遇战中,我军1营3连抢先敌人一步抢夺了敌人必经之路上的一个制高点——松骨峰,美军本来只想南撤,并不想恋战,但看到制高点被占领后,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夺下松骨峰才能完成撤离。
  年轻时的李玉安
  于是,敌人出动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24门榴弹炮,对占领松骨峰的我军展开激烈的攻击。李玉安所在的3连,就是在松骨峰守阵地的主力。战士们没有被敌人的狂轰滥炸吓倒,一次次振作起来击退了敌人5次进攻,守住了阵地。
  每一次阻止住进攻,都会让气急败坏的敌人展开更加狂暴的炮火袭击,打到后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连坚硬的石头,都被长时间炙烤后变得酥脆,更别提血肉之躯了。
  战斗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3连的战士子弹都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有受伤的战士则在最后时刻抱着敌人滚向汽油弹燃烧的火堆,与敌人同归于尽。
  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倒下,李玉安也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将刺刀装上后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作为一名参加过四平会战、辽西会战、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多次荣立一等功的老兵,李玉安的白刃战功夫了得,他刺杀了3名敌人后,被第4个美国士兵开枪击中右肺,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在魏巍后来写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详细描述了这次战斗的惨烈:
  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
  虽然3连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阻击任务,毙敌600多人,但3连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00多名战士,最后只剩7人生还。
  战后,我军打扫战场的时候,完全无法区分战士们的容貌和名字,因为大部分牺牲的战士都被燃烧弹烧得面目全非,无法分辨。
  大家都认为李玉安牺牲了,因为当时1营营长在望远镜中,的确看到了李玉安冲下山岗和敌人拼杀,然后倒地。在后来的38军某部的《军史旁编》中,也记载了李玉安的英勇:
  "炮击过后,敌人从三面平拥冲锋……二排只剩下6个人,熊官全打完最后一梭机枪子弹,李玉安打完最后一排冲锋枪子弹,两个人端起没有子弹的枪支,冲入敌人群中。6名同志和敌人一起摔跤、扭打,杀伤几十个敌人,最后全部光荣牺牲。"李玉安成"烈士",被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阻击战的惨烈,让军旅作家魏巍大受震动,他通过3个月的走访,亲自采访了38军112师师长杨大易、335团团长范天恩以及3连还活着的7名战士,并在杨大易的陪同下,亲自爬上已经被炮火轰炸得到处是焦土,没有一株植物的松骨峰。
  然后,魏巍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报告文学,在当年的人民日报刊发,随后被收录进中学课本,这篇文章也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而在文章中,魏巍根据采访素材和部队文件,提到了十多位已经被追认为烈士的名字,李玉安就在其中。
  作家魏巍
  从此,李玉安就在"烈士"名单中呆了40年,一直到1990年他出现在大家视野中。
  那么,已经进入烈士名单的李玉安是怎么活下来的呢?多年后通过他的回忆,我们才搞清楚这个"错误"的由来。
  原来当时李玉安中弹倒下后,并没有牺牲,只是失去了意识,等他醒来的时候,阵地已经没有活着的人了。周围到处是战友和敌人的尸体,灼热的焦土覆盖着地上的植物,看着满目苍夷的阵地,他泪如雨下。
  因为不知道当时的战况,他也不知道阵地安不安全,万一有敌人出现那他的情况就会很危急,于是他强忍着伤痛,向山下爬去,每爬一段距离,他就得休息好一会。
  就在他快爬到山脚的时候,一名朝鲜人民军的司号员发现了他。虽然双方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两人通过军装都确认了对方是"自己人"。
  就这样,李玉安被司号员背到附近一个无人的农家。由于战争激烈,当时很多朝鲜人为了躲避战争,到处逃难去了。没过多久,我军一个押送战俘的团路过,朝鲜司号员立即向我军报告,之后李玉安被转移到一个位于山洞里的战地医院,马上进行了开胸手术。
  这期间,李玉安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由于前线医疗条件有限,李玉安在经过几天的观察后不见好转,医院决定将他送回国内接受治疗。
  于是,李玉安被运回了国内,辗转几家医院,先后接受了8次手术,伤情才算稳定下来,不过身体却落下了残疾,在牡丹江的一家医院休养。
  1951年,伤势好转的李玉安,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烈士名单,还一次次地打报告,准备上前线继续作战。
  不过组织上鉴于他的身体情况,拒绝了他的请求,并让他复员。就这样,李玉安结束了军旅生涯,复员了。由于当时38军依然在朝鲜战场,李玉安的复员信息并没有能传到原属部队,而是在牡丹江的后方组织帮办理的手续。多年后,他第一次知道自己是"烈士"
  李玉安拿着《残疾证》和《复员证》,离开部队后,由于他在解放战争中立下的军功,以及残疾军人的身份,他于1952年7月被安排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刚到粮库工作时,领导见他身体残疾,便安排他做粮库保卫。不过这份看似清闲的工作,其实职责也很重。防火防盗他得驻守在一线,而夜间巡逻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员工与当地人闹矛盾,他也得从中调解,没多久,他就因工作认真负责被提拔为保卫班长。
  后来,由于李玉安的刚正不阿,领导将他调到检斤员的岗位,这也是他干的时间最长的工作。检斤员实际上就是对粮库里进出的粮食进行重量检查,统计粮食重量。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检斤员必须公正,不能徇私舞弊。
  刚到这个岗位时,不少人经常托关系给李玉安送土特产,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在称重的时候"帮帮忙",在斤两上做点文章,但李玉安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呵斥对方,"被整这些手段,想通过我占国家便宜,门都没有。"
  久而久之,当地的售粮户都知道李玉安是个正直的人,也就没人再敢动歪心思。
  工作几年后,李玉安也在巴彦县娶妻生子,安顿了下来。虽然他是河南台前人,但为了祖国建设需要,他任劳任怨,放弃了回家乡工作的机会,在黑龙江扎根下来。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没有出过一次纰漏,在粮站工作中,16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李玉安与妻子
  在工作上尽心尽力的李玉安,虽然经常会回想起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和部队,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为"烈士"。他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天,邻居家一个孩子放学后回来,遇到李玉安的时候,问了一个让他有些吃惊的问题。
  那孩子问:"李叔叔,《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篇课文里的李玉安是你吗?"
  李玉安被突然这么一问,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自己也不认识什么作家,也没什么事迹可以被写的,于是回答:"不是啊,咱一普通人怎么可能进课文里呢。应该是同名同姓的人!"
  李玉安并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也没有去找那孩子说的课文来看。转眼来到1964年,李玉安到县里去换残疾军人证,遇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战友王久海。不过这次相遇,让王久海十分惊讶,虽然抗美援朝时两人没在一个连队,但李玉安在松骨峰阻击战中牺牲这事,王久海是知道的,"你怎么还活着?不是早就牺牲了吗?我还参加了你们的集体追悼会呢!"
  王久海的话,让李玉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老战友告诉他,他的名字还被魏巍写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里,这篇文章在全国影响力很大。
  回到家后,李玉安马上让女儿翻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文,他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看着文中描述的战斗场景及松骨峰战斗,李玉安确定,文中提到的"李玉安"就是自己。
  这也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上了"烈士"名单。
  虽然自己心中已经确认无疑,但当女儿问他"课文中的李玉安是不是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直接承认:"重名重姓的人多着呢,打听打听再说吧。"
  对于为何没有在早期承认"烈士"李玉安是自己这事,李玉安晚年曾表示:"我已经享受了国家和组织的照顾了,没法再张开这个嘴。成绩也被人写出来,跟那些牺牲的战友一起一对比,我已经无比幸运了。"
  虽然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但其实李玉安家当年过得并不如意。他和妻子一共生育了6名孩子,妻子没有正式工作,一家8口人,基本就靠他每月50元的工资艰难度日。
  1978年,李玉安快到退休年龄了,单位有一次调薪机会,但镇粮库的名额只有一个。领导将这个机会给了他,这本来是李玉安最后的调薪机会,但他认真考虑后,还是将申请表给了另一位家里人口更多的同事。1980年,李玉安光荣退休了。为儿子当兵,他终于说出自己身份
  李玉安虽然不愿给国家添麻烦,也不想当"英雄"出风头,但他一直有个"心病"没有如愿,那就是让至少一个儿子去当兵,子承父业,守卫祖国疆土。
  当时李玉安的小儿子李广才初中毕业后,在父亲的教导下报名参军,但由于当兵名额有限,李广才连续三年都没能获得资格。
  1990年,李广才报名参军时再次被刷,已经67岁的李玉安有些急了。他想来想去,想为儿子找个当兵的机会,但这事在地方上太难了,最终他决定去找老部队试试看。
  经过一番打听,他得知自己的老部队38军,在1966年轮调到河北保定地区驻扎,于是他先来到石家庄,找到在这里工作的外甥,在外甥的陪同下,一起去保定打听老部队情况。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情形。
  当谢干事将李玉安的情况向上汇报后,军史办公室主任李淼生马上来到接待室,在与李玉安交谈了一会,聊起了朝鲜战争的过程后,李淼生就已经断定李玉安没有撒谎,眼前的老人,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提到的李玉安。因为没有战斗经历的人,是不可能将松骨峰战斗过程讲得如此细的。
  之后,按照组织流程,李淼生组织相关部门,仔细核查后,部队认定这个老人就是当年松骨峰上3连的副班长李玉安。
  在核实了身份后,李淼生仔细询问了李玉安现在的生活,并问他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帮忙。这时李玉安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出自己此次来寻找老部队的用意,一心想让儿子当兵的李玉安说,"要是有别的办法,我就不会来给部队添麻烦了。"
  部队领导经过商议后,决定按照特殊办法接纳李玉安的儿子李广才入伍,而且就将他分配到他父亲以前在的连队。
  李玉安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李淼生与李玉安
  课文中删去三位"活烈士"名字,魏巍要求恢复
  李玉安还活着的消息,马上就在38军内部流传开来。紧接着,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得知英雄还在世,魏巍激动得睡不着,他当即邀请李玉安到北京见面。魏巍听李玉安讲了自己的生还经历以及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后,十分高兴地说:"得知您还在世,我真的太高兴了。"
  临别之际,魏巍送了李玉安一本自己的作品集,并在扉页写道:"赠送给松骨峰战斗光荣的参加者李玉安同志,您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赠送给李玉安的书
  魏巍还贴心地给李玉安写了一封情况说明,让李玉安带回去转交给当地政府,信中说明了李玉安的身份,希望当地政府能给予这位战斗英雄适当的照顾。不过李玉安并没有把这封信交给当地政府,在他过世后,子女在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这封没有开封的信,打开后才知道里边的内容。
  魏巍替李玉安写的情况说明
  在和李玉安见面后不久,魏巍再次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活烈士"李玉安的故事。之后媒体开始纷纷报道李玉安的传奇经历,后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全省范围内发起学习李玉安的活动。
  在李玉安被公开报道后不久,魏巍还得知《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提到了另一位"烈士"井玉琢也还活着。黑龙江省军区邀请魏巍、李玉安、井玉琢三人见面。在见面后,魏巍从井玉琢处得知,当年还有一位文中提到的胡传久也活了下来,不过胡传久已经于1985年病逝了。
  李玉安、井玉琢及胡传久三位"活烈士"的故事从此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不过关于三位"活烈士",之后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1992年,魏巍听人说北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中删去了李玉安、井玉琢及胡传久三位"活烈士"的名字。
  很显然,北京市教育局应该是觉得这三位幸存下来的老英雄,不适合再出现在文章中。但魏巍却不这么认为,他有些生气地给教育局写信要求恢复三人的名字,并表示,"这可是他们的荣誉,怎么能随便就删掉呢?"
  对于三人最终幸存下来这一事实,魏巍认为可以在课文后边加注释说明情况。北京市教育局很快就按魏巍的意见,在课文中恢复了三位"活烈士"的名字,并在文末加了说明。
  1997年,李玉安因病去世,享年73岁。去世之前,他还忙着帮兴隆镇筹款修路,在他的号召下,最终筹集了百万资金。
  不过路还没修好,他就提前走了。当地的群众至今都觉得,"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关麟征宣布蒋介石决定,会上哭声一片,杜聿明回忆我含泪登车前言1980年7月30日凌晨,一位老人被紧急送往香港伊利莎白医院,医护人员为他紧急施救,过程中发现这位老人胸前布满伤口,伤痕累累,那是被手榴弹炸伤过的痕迹,在场的医生护士们都十分惊真实照片彭总夫人,总理夫人,朱总夫人,穿着太朴素真实照片彭总夫人,总理夫人,朱总夫人,穿着太朴素!浦安修邓颖超和康克清如果不说,没有人会相信这张照片里这三个穿着连普通女工都不如的女士竟都是传奇人物,而她们的丈夫竟是如此大名鼎鼎。经济链工业化周公近日,苦读资治通鉴,头昏脑胀之余转换思路,看央视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2016,看到了第10集周公摄政。武王克周后,三监发生了叛乱,在成王迎回周公后,周公平定了叛乱。周公认为新生偏远的孤立小岛的英格兰是怎么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大英帝国的当时美洲的和达伽马新航道的发现,让西班牙葡萄牙这两牙赚的爽歪歪。英格兰这个孤零零的岛国也够倒霉悲催的了。看着黄金白银像下雨那样落在西班牙国土上,真是嫉妒啊。(西班牙当时控制了美洲,毛主席丰功伟绩的又一发现作者智度幽宗(头条号原创)今天是2021年12月26日,在128年前的今天,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年的今天人们都会自发地以各种方式纪念毛主席诞辰。在这一天里,人们或参观纪念堂瞻仰毛主老谋深算的慈禧,为啥会选3岁娃娃当皇帝?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慈禧太后,叶赫娜拉氏,这个掌管大清48年的特殊女人,在政治生涯中经手了三个小皇帝同治6岁光绪4岁,溥仪3岁。她2次垂帘听政,第三次未遂,慈禧选的这个三岁的小娃娃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索额图当了33年忠臣,突然要造反,康熙忍了5年,杀光他的儿子每个王朝都少不了子孙们争夺帝位的戏码,毕竟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实在是很诱人,因此很多人都想当皇帝,但皇位只有一个,皇上的儿子又那么多,没办法只能靠抢了。在中国诸多王朝中,清朝海洋的变局,如何影响国家的命运地球有70的面积为海洋所覆盖,人类进行海洋征服行动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5000年。海洋不仅是不同民族文明之间贸易与交流的通道,也成为暴力和杀戮的战场,多少国家因海洋而兴,又因海洋而衰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原子弹试验场,如今能养活亿万中国人(罗布泊一片荒漠之地)在中国的西部,有一只大耳朵格外的引人注目,它就是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罗布泊的语义乃是汇水之地。中国的古籍汉书西域传上向我们展示了它曾经的盛况广袤三百里,其1965年,美军在越南投下7000多万升落叶剂,影响有多大?1965年,美国人在越南喷洒了7600万升的落叶剂,不仅将越南的森林弄得光秃秃,连水稻生产都受到影响,甚至还造成40多万越南平民死亡或伤残。很多人就有疑惑了,当时美国不是正在打着越埃及艳后是怎么死的?传闻是死于毒舌之吻,这是真的吗?说到埃及,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埃及金字塔,想到埃及金字塔的法老木乃伊,同时也会想到埃及艳后。据说,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死于眼镜蛇之吻。在历史上的众多著名女性当中,克利奥帕特拉无疑是一个
从被汉武帝重用的理财家到谋反家,桑弘羊到底经历了什么桑弘羊,一个洛阳出生的富二代,为什么会以苏秦为偶像,期望出相入将,封土拜爵?13岁时因精于心算而闻名,被汉武帝看中了,招去做侍中,陪在武帝的身边伴读。每天看武帝处理各种事情,感受到曾国藩一个世代务农的家族如何培养出一个官至宰相的人物曾国藩家史(三)话说曾国藩出生前,曾祖父曾希公(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曾做过一个梦,梦到屋子里桌椅板凳剧烈振动,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抬眼往外看,竟看到屋后的一树苍藤化身一条巨大的青蟒腾慈禧太后第一次看电影1904年,为了给慈禧太后70寿辰祝寿,各国纷纷向清朝皇室进献礼品,英国驻华公使赠送了一台放映机和几套电影胶片,一天慈禧太后突然来了兴致,想开开洋荤,下令在紫禁城内试映一次电影。万自称南越武王后,两次臣服于西汉,赵佗心中的苦楚谁知?前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终于消灭了六国,基本完成了自己统一中原的霸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但在当时还有被匈奴占据的北方和荒凉偏僻的岭南尚未王玉生讲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百年党史天天学每日一学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有关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每日一题1958年9月2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播。1978抗战胜利后滞留中国的日本人,看看他们以后的命运如何经历了14年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整个华夏大地上到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与此同时,在我国的土地上,却有一群日本人终日惶恐不安,因为它们不知道,自己将会迎来怎样的命运344字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哪3个人生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我们在高中语文课本中都学过。邹忌为何拿家里的事儿来比喻国家的事儿呢?这篇文章又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呢?诗经女孩带你一起来看。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背景首先说战国日本投降四个月后,粟裕又和日军打了一仗,轻松歼敌近万人文夜谈编辑王图往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争最难以忍受的时候,并不是刚刚开始的那会儿,而是在即将获得战争的胜利却又无法立即胜利时。而抗日战争当中就有这么一场战事。尽管当时日波尔布特结过两次婚,他的恋爱都是以婚姻为目的波尔布特是柬埔寨人,出生于1925年。1975年,波尔布特成为柬埔寨的统治者,这时波尔布特已经50岁了。波尔布特一生可以称为传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他从农民的孩子到柬埔寨的国舅爷蒙古国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匈奴贵族墓父系DNA数据2019年12月6日,由中国河南考古部门和蒙古国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发现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入选了2019年美国考古杂志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该河北省内,有九个因刘秀渡河而来的村子,分布在三个地级市晚唐诗人胡曾有诗云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正凭陵。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这其中的光武说的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这首诗讲的是刘秀在河北作战时度过滹沱河的故事。经过历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