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

  (先下手为强,这是硬道理哈)
  最近在写作《豹眼中的官渡之战》,对袁绍、曹操的相关史料做了较多的阅读。其中,"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桥段。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还是从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开始说起吧。
  十八路诸侯伐董卓,这是演义的说法,史书没有明确的数字记载,但的确不在少数。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春,曹操自行代理奋武将军,与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同时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在演义里老罗还安排了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扬、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等七家诸侯。这些大都是与曹操做对的,不反一下董卓不太合适。
  孙坚跟随袁术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行动,并且斩杀华雄,击败了吕布。但孔融、陶谦等人就没有参与。西凉马腾曾经受董卓邀请,想一起带兵入京,当时看还有联盟的可能,也没有讨伐董卓的行动。
  像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等大佬,都没有参与讨伐董卓。
  且不去管它究竟有多少诸侯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当时这一行动的目的是"讨伐董卓,匡扶汉室"。
  那么,兴平二年(195年),献帝东归,诏令天下勤王的时候,这些诸侯们都在干嘛呢?
  献帝流落到了河东,已是河东太守的张扬立马率兵前往安邑救援。杨奉、董承、韩暹等百官都很饥饿,没有粮食吃,张扬派数千人背着米袋在回洛阳的路上迎接献帝等人,然后一起回到了洛阳。
  张扬命董承修缮洛阳宫殿,认为自己护驾有功,就以"扬"命名这个宫殿,叫"扬安殿"。之后,张扬说:"现在天子有各位公卿大臣辅佐,我可以在外捍卫大汉朝,怎么可以留在京都呢?"
  于是,献帝拜张扬为大司马、假节钺,张扬回到了野王。
  此时,袁术在琢磨着自己称帝;孙策盘算着江东;刘表一心在荆州那一亩三分地上;刘璋听他老子说益州有天子气,正惦记着这事;西凉韩遂、马腾,天子在眼前时也没想勤王,这会儿就更没心思啦;刘备接了陶谦的班,这会儿只想跟吕布、袁术抢地盘,顾不上献帝。
  献帝下诏令吕布迎驾,但由于吕布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无法勤王。吕布派遣使者上书谢罪。朝廷表示理解,赞许吕布的态度,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
  这就是当时那些大佬们,对待天子的态度。
  献帝东还,无疑是一面可以利用的旗帜,但各地诸侯却都当做烫手的山芋。
  195年十月,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到曹阳。这时。袁绍的谋士沮授就提醒袁绍赶紧把献帝这面旗帜抢到手,奉迎天子,建都邺城,然后号令天下,以征讨不臣。
  袁绍准备接受沮授的建议,但郭图、淳于琼反对(三国志记载郭图曾力劝袁绍奉迎天子),他们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今天重新振兴何谈容易?现在正是’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的时候。献帝在身边,到时候事事需要上奏,服从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是违抗皇命,把天子奉迎到身边不是个好办法。"
  沮授苦口婆心地劝告:"奉迎天子不仅是符合道义,而且也是符合时局形势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希望将军考虑。"
  袁绍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沮授的建议。
  其实,沮授想多啦,几乎没有人对献帝感兴趣。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回到了洛阳。但是宫殿破弊,财物短缺,实在是没有了帝王的尊严。董承、杨奉、韩暹又开始争权夺利的斗争,让献帝没有一点安心。
  董承看到韩暹弄权,就秘密召兖州牧曹操进京勤王。
  曹操本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所有部将认为徐州还没有平定,韩暹、杨奉弄权专政,北连接张扬,暂时还无法控制他们。奉迎献帝,麻烦很多。
  在这关键时刻,谋士荀彧却对曹操说:"晋文公奉迎周襄王复位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将军您首倡义兵勤王,心无时不系于王室。此时奉迎天子不仅符合道义,顺应人心,而且可以‘奉天子以令诸侯’是最大的智慧。如果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考虑此事,恐怕就来不及了。"
  荀彧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利。
  曹操权衡再三,感觉利大于弊,认为荀彧说得对。
  于是,曹操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朝见献帝。献帝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
  之后,曹操借口洛阳残破不堪,粮食短缺,把献帝转移到了许县,在许县建立新的都城,从而把献帝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建都许县后,献帝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引起了袁绍很不爽,袁绍后悔不已。
  袁绍提出让献帝迁都鄄城,以临近冀州便于控制,但曹操一口回绝,而且以献帝的名义谴责袁绍拥兵自重,不进京勤王,只知道争地盘抢利益。袁绍知道是曹操在搞鬼,但没有办法,还得上书为自己辩白。
  但袁绍跟曹操这梁子也就结下了,多年的铁哥们就有了嫌隙。
  等到袁绍平定了河北,就集合大军南下,找曹操算账来了。
  官渡一战,曹操也几乎是要玩完啦,玄些被袁绍包了饺子。
  但最后曹操还是得益于奉迎天子的幸运,关键时刻得到了贾诩、桓阶等人的支持,最终战胜了袁绍。
  看来,挟天子还是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哦,这就是战略眼光。
  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乐意奉迎天子;袁绍、曹操的谋士中都有非凡的人才。
  但袁绍犹豫再三选择了放弃,曹操权衡利弊选择了奉迎,就这一步之差,导致了最终的结局。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献帝把机会给了每一个人,但能够抓住的人却只有曹操,这怪不得别人哦。
  (出手慢了哈,这就是差距)
  因为袁绍的政治理想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立天子以争天下"。东汉帝国之所以走到目前的乱局,袁绍"功"不可没。
  是谁给当年的大将军何进建议杀尽宦官?是谁建议征召外军入京逼迫太后同意杀宦官?又是谁带领军队冲进皇宫将所有宦官全部斩尽杀绝?
  是袁绍。
  袁绍早在没有进入大将军何进幕府为官时,就已经在私下里接触党人和侠义之识,不接受朝廷的征僻,隐居六年之久,作为出身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家族年轻一代最杰出人才的袁绍,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偏偏在隐居和结交英雄,你觉得袁绍在做什么?
  东汉近两百年的江山,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一是豪强势力大,连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都拿豪强没有办法;二是宦官与外戚专权贯穿整个东汉除前三任皇帝之外的所有皇帝。
  到东汉晚年时,由于皇帝需要加强权力,任用宦官打击外戚与豪强,所以宦官势力非常大,并且桓帝与灵帝朝还有党锢之祸,禁止党人参政,其实也就是士族豪强出身的人,所以对于士家大族来说,最恨的就是宦官。
  而袁绍已然成为东汉末年士族的领袖,世家大族在地方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所以袁绍空有一身四世三公,并且出身士家大族的身份,所以很快就凭借名声迅速成为东汉末年崛起的第一大势力,其崛起速度之快,人才聚焦之集中,实属罕见。
  所以在大将军何进当政的期间,袁绍就给何进出主意要杀尽宦官,宦官已经在东汉存在了一百多年,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存在,是依附于皇权的,并且存在就是合理的,袁绍消灭宦官的建议,无非就是消灭皇权的目的。
  消灭皇权,就是消灭皇帝,别以为豪强世家不敢干,事实上袁绍就敢。袁绍唯一失算的就是胜利果实被董卓摘取了,还因此赔上了袁家族人数十口的性命被董卓杀害,因为董卓这个袁家故吏不按常理出牌。
  之后不久,袁绍就成为了反董联军的盟主,袁绍何德何能?为什么迅速就能成为世族豪强的领袖,而成为天下最大的势力呢?
  因为袁绍代表着世家大族的利益,这些士家大族的终极理想就是消灭皇权,成立一个傀儡皇帝,代表世家大族的政权,所以这也是袁绍的政治理想,简单的说,这个政汉理想就是另立一个傀儡皇帝,打着皇帝的旗号征服天下,再建立一个保证世家大族利益的政权。
  回到题目,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按照汉献帝东归的路线来看,袁绍所控制的冀州、并州是离东都洛阳最近的地方,而曹操所在兖州则远得多,按理来说,袁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优先权,但是袁绍并没有迎立汉献帝。
  因为袁绍首先考虑的是汉献帝是董卓立的,而袁绍是反对董卓的,在关东诸侯共同反董卓时,袁绍可是盟主,不可能董卓一倒台,袁绍立马就去拥立董卓立的皇帝,那袁绍不是打自已的脸吗?况且董卓还和袁绍有着血海深仇,董卓杀了袁绍留在洛阳的叔父袁隗及其族人数十口。
  袁绍当时的想法是拥立另一个皇帝,也就是当时的汉室宗亲幽州刺史刘虞,这个刘虞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人,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可惜袁绍如意算盘又失算了,刘虞本人不同意。
  袁绍是世家大族捧起来的领袖,他代表的就是世家大族的利益,而且袁绍内部的势力也是派系林立,袁绍手下的头号谋士沮授向袁绍建议迎立汉献帝,可是得到郭图、淳于琼等人的反对,袁绍就开始犹豫了。
  袁绍的势力虽然起来得很快,但是缺乏内部的强有力整合,包括官渡之战,袁绍都是输在内斗上,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袁绍内部的各家势力争斗不息的话,严重影响了袁绍势力的发展,包括袁绍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利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了向曹操这样的敌人投降的笑话,可见袁绍内部的问题非常大。
  袁绍这一犹豫,曹操那边可丝毫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发兵迎接汉献帝,虽然曹操离洛阳路程遥远,但是曹操有行动啊,袁绍没有行动,离得再近还不是拱手相让。
  其实关于迎立汉献帝的建议,并不是只有曹操和袁绍有这个想法,其实当时靠得近的诸侯都有这样的讨论,关于是否迎立皇帝的讨论,比如说袁术,袁术手下就有人建议迎立汉献帝,可是被袁术否决了,袁术离洛阳也比曹操近啊。
  袁术为什么要否决呢?很简单,袁术是想自已直接称帝,连傀儡那层遮羞布都不要了,可见袁术在政治上愚蠢到什么地步,当然了,袁绍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就拿迎立汉献帝来说,由于犹犹豫豫,失去了先机。
  汉献帝经过董卓的胡作非为,再加上凉州军团李傕、郭汜等把持朝政四年之久,弄得朝廷几乎明存实亡。等到曹操奉诏去接驾时,满朝官员已经被饿得面黄肌瘦,惨不忍睹。
  当时袁绍是东汉末年最大的诸侯,实力强大,如果他执意要把汉献帝迎入他的领地,曹操根本就拦不住他。但袁绍根本就没有迎接汉献帝的打算,后来让曹操抓住机会,迎汉献帝去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之所以没有迎汉献帝,我认为有如下原因:袁绍见识不够
  袁绍认为汉献帝是个麻烦,当时汉献帝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对东汉的控制权,就是名义上的一个皇帝,根本就管不了手下的各路诸侯。
  袁绍手下的谋臣沮授向袁绍提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袁绍没有采纳。后来的结果说明袁绍的确没有见识,没有意识到皇帝在手上有什么作用,只想到麻烦。
  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动不动就用献帝的名义敲打袁绍,袁绍才看到这一招的妙用,这时想要迎汉献帝,曹操就要和他掰手腕了,结果袁绍还没有打赢,这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袁绍想做一方诸侯,不想受制于人。
  汉献帝如果到袁绍领土,袁绍要供汉献帝一切开销,还有大小事都要请示、上奏,以天子名义行事,想想都是麻烦事,袁绍不想迎天子也是正常。
  袁绍做了四州的老大,成为东汉最大的诸侯,就是不想听命于人,以自己的意志管理地方。若献帝来了,在名义上献帝为尊,袁绍某些方面就要受制献帝,这也不是他所愿意的。
  说到底袁绍想追求最大的权力,但没有合适的机会坐到皇帝的位子。结果一步之差,失去控制天子的机会,还是要受制于皇帝名义上的命令,的确是袁绍的错误。
  汉献帝刘协,是董卓进京时欲立威于天下,而擅自拥立的,董卓霸横残暴,一废一立,杀气腾腾,有不满者皆被当廷斩杀,百官莫不敢言,独袁绍厉声而出,直斥董卓即无尹霍之才而行废立之事,乃篡权谋逆之徒,自此袁绍开始了他的讨董生涯。
  献帝是董卓所立,袁绍内心里肯定是不承认的,后,董卓虽败亡,绍亦不会拥护献帝而号令群雄,在袁绍的心里汉献帝名不正言不顺,而是董卓霍乱朝纲所致,当初讨伐董卓正是由此,此时再拥护董卓所立献帝,岂不打脸乎。
  当然袁绍在一统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成为北方最大霸主后,也想着重新立一位傀儡皇帝,他看上了原幽州刺史刘虞,这刘虞乃汉光武帝刘秀之后,很有资格,可惜刘虞不愿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最后袁绍临风登顶,放眼望去,大河以北,风云激荡,紫气升腾,遂暗自一想,我试试!
  同样的作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眼光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以当时的乱世来看,"挟天子以令诸侯"未必就是灵丹妙药,不同的人来做这一件事情,会有很大的不同效果。二人之所以做出如此的选择,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董卓做了一个坏榜样,后面的再效仿有心理阴影
  而且当时来看,董卓已经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也是把天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结果自己的人头都丢了。所以说,拥立天子自重这件事情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董卓由一个生意人慢慢的做大了,在域外赚了钱,会朝廷买了官,而且越做越大,后来做了太守,其实想一想都知道,肯定是花钱买的。另外据说,董卓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豪侠,敢说敢做,所以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创下了偌大的家业。
  后来,朝廷出乱子了,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官僚集团和宦官产生了矛盾。结果傻白甜的何进贸然进宫中了太监的圈套,直接被看了头。后来宦官们挟持着皇帝跑出了皇宫,正好遇到应何进只邀来秦王的董卓,一番砍杀,救回了少帝和陈留王。
  董卓还是个有大志的人,想到要在宫中立足,最直接的方法是重新拥立一个皇帝啊,于是废掉了少帝,拥立刘协为帝。其实当时这一举动无异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虽然那时候司马昭还没出生),肯定拥帝自重想搞事情啊,于是极力站出来反对。最后弄了个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此时的董卓实力大增,牢牢的把天子控制在了自己手里,他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鼻祖,只不过董卓做得太过分了,凶残荒淫无度,皇宫里随便睡,人随便杀,膨胀的不像样。结果玩大了,后来直接被灭掉了。
  此时大家其实都很清楚了,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其实就是个牌位了,谁带着都是累赘,弄不好就被人来个清君侧,如果脑子不行,实力不够,还是不要想。
  袁绍的政治眼光决定了他的出路和归途
  控制皇帝进而控制天下豪杰这个事袁绍不是没有想过的,而且当时他的大谋士沮授给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当时的皇帝真的是狼狈不堪啊,在董卓被灭后,皇帝又被李傕郭汜控制了。后来李郭二人又内讧,打的不可开交。刘协又被杨奉带到了洛阳,据说一路没吃没喝,皇帝都快饿死了。这个时候,沮授就对袁绍说,你应该把皇帝迎过来,到时候我们把皇帝控制住,以他的名义来发号施令,狐假虎威,拉大旗作虎皮,到时候想打谁就说是皇帝的命令,谁敢不听话呢?
  结果有谋士反对,说你们不看看董卓他们挟持皇帝的下场吗?不是都被灭了吗?大家都知道,袁绍士个优柔寡断的人,心里从来没有主意的。看到谋士们意见不同,他就糊涂了。想想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还是算了吧。我自己是要做皇帝的,何必弄一个拖油瓶呢?于是此事作罢。
  究其原因就是袁绍的眼光问题,他只看到了董卓为此而失败,他没有看到背后巨大的政治资本,虽然当时天下大乱,但是只是各路诸侯之间打来打去,并没有谁明确提出来反对皇帝的。所以,此时的皇帝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政治筹码。
  还要就是袁绍的实力足够强大了,家里有"四世三公"那么大的一个牌子,而且当时有兵有将,有粮有钱有地盘,根本没有把刘协那点助力看在眼里,他其实是觉得自己随时可以做皇帝的。
  最后一点就是在董卓当初拥立刘协的时候,袁绍士明确的投了反对票的。自己总不能做反反复复的小人吧,既然反对了就反对到底吧。于是,袁绍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了曹操。
  在东汉末年曹操的政治眼光绝对高于其他诸侯
  在皇帝狼狈不堪的时候,曹操看出了其中巨大的便宜。曹操的重要谋臣荀彧向曹操建议说:"奉迎天子都许(许昌)",就是说要把天子迎到许昌,而且还警告曹操说:"奉迎天子是顺从民望,制服雄杰之举,若不早定,后悔不及。"曹操多聪明啊,一听就明白了。于是马上跑到洛阳迎接汉献帝。
  这里还要说一下谋士的政治远见问题,其实沮授最早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口号,但是这里有一个缺憾,那就是沮授看到的是其中的便宜,是利益。他的目的也只是利用天子挟制诸侯,而袁绍又比较自大,他也许认为没这个必要,所以就拒绝了。而荀彧就更高明一点,虽然本质也是一个"利"字,但是他说的就比较动听了。他们劝曹操是去救驾,打着"义"字的旗号,他说:"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义以至英俊。"果然,当时还没那大野心的曹操非常认可这个建议,而且一路上曹操也是打着"义"的旗号。大义凛然的喊出了:"操向蒙国恩,刻思图报,进奉昭入宫保驾,当以社稷为重,首倡义兵,以顺讨逆。"看看这口号,喊得多响亮,多正义,多威武。
  袁绍就像至尊宝一样,"曾经有一个天大的机会等着我,可是我们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所以后来他也觉得自己做了一见蠢事,所以想让曹操把皇帝迁鄄城,以曹操的鸡贼,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事后证明,曹操这一步棋走的无比完美,无比正确,想打谁就把皇帝搬出来,想给谁加官进爵也是以皇帝的名义。各个诸侯心里也都清楚,其实都是曹操的主意。可是能怎么办呢?只有哑巴吃黄连认了吧。实在不服就只有开打了,打来打去,最终的结果还是成全了曹操。
  哈喽,您好,我是爱胡扯的老马,您的问题我来回答。
  对于从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手中迎回汉献帝这个问题,袁绍有机会、曹操也有机会,但相信这二位枭雄都不会真的希望迎回汉献帝,反倒乐得看到其他人供奉这个烫手的山芋。为什么会有此一说呢?您接下来看看老马分析的是不是有那么一分道理。
  三国剧照董卓乱政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自公元189年董卓乱政开始到192年董卓被吕布斩杀,三年的时间东汉政权彻底被董卓祸乱得支离破碎,最主要的是原属东汉政权的各州、郡势力割据一方,皇权不再有威严、号令不出洛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均因为董卓乱政,而由袁绍领导的"反董卓联盟"则彻底将军阀势力激活。因此,自公元192年开始董卓旧部李傕、郭汜以为董卓报仇为借口率军攻陷长安,杀死司徒王允等人,控制汉献帝刘协,掌控朝政达四年之久,史称李郭之乱。其实这二人才应该算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创者。
  董卓剧照
  李傕、郭汜二人的所作所为均被天下各势力诸侯冷眼旁观,其实在这一时期,很多诸侯都具有领兵勤王消灭李、郭的实力,但始终不为所动。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大家在这一时期都不想继续为臣、为将了,都有了野心。同时,大家也都在冷眼观望局势的发展,汉献帝在这些诸侯势力眼中只是一个穿着龙袍的孩子而已。
  另一方面,因为"李郭之乱"导致整个关中地区战乱频发,这就是个搅肉机,谁都不愿意往里边跳,而且据《后汉书》记载,当初在献帝迁都长安时,该地有数十万户人,自从李、郭互相攻杀,献帝东归以后,长安及其周边在四十多天里竟然成为了空城。这样的情况更是令各方诸侯不愿意做接盘侠,试想谁会愿意领兵拼杀用生命救回一个祖宗,更重要的是这个祖宗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剧照曹操为何愿意接盘汉献帝
  其实从曹操的本意来看,是不愿意掺与到迎回汉献帝的事情当中来的,当时的曹操正与吕布激烈交锋,更重要的是袁绍也虎视忱忱曹操的兖州,因此,这一时期曹操更在意的是如何保住地盘和扩大地盘,至于那个空有名份的小皇帝,对于曹操而言反倒是个烫手的山芋。
  剧照
  但这一时期,曹操阵营颇为倚重的谋士荀彧一直力主迎回汉献帝,他力劝曹操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此刻如不能及时扶正汉室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正是荀彧的极力主张,才使曹操决定迎回汉献帝,原本也只是想以君事之、以礼待之,毕竟只是一个孩子,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曹操眼中的孩子却成了曹操手中的一张王牌,"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成为千古奇谈。
  所谓荀彧一番匡扶正统的忠君爱国之心,却成全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可怜、可叹!
  (原创)
  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此定论不对!不是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因为袁绍能力本事太过平庸,较之曹操来说根本不在一个层次,而是至少低一个档次,所以才无法能"接来"汉献帝,只是让曹操捷足先登了。这才是历史的真实本源!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历史,应该还记得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吧?这场决定命运的关键性之大战,堪称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经典之战。在曹操与袁绍的这场生死之战中,袁绍拥兵十万,而曹操只不过仅仅以2、3万之众的兵力,可以说袁绍是具有绝对的优势的,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正因为袁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才造成了优势变劣势;而曹操在这场战役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力能和真正的枭雄本色,如果袁绍不彻底败于曹操那才怪呢?!这场经典之战,的确给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作战经验,当然最终是曹操以弱胜强,取得了这场"官渡之战"的胜利。
  我们仅从这个战役案例,就足以证明了袁绍其人的军事统帅能力比起曹操来说实在差之太远了,从中也就知道袁绍必败的道理了。
  有两个原因:一、当初董卓立汉献帝时,袁绍持反对意见。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后,对当时的小皇帝刘辩很不满意,决定改立更为机灵,并且由董太后抚养的陈留王刘协为帝(他自认为自己跟董太后是本家)。
  在征求当时朝廷要员意见时,董卓与袁绍发生了争执。袁绍认为,臣子私自废长立幼,不符合汉王朝四百年的规矩,难以服众;董卓初至朝廷,则铁了心要以此立威。二人甚至亮出了武器以相威胁。
  枪杆子里出政权,最终带着重兵的董卓如愿,袁绍则跑回河北,依托家族影响力,扯起反董复汉大旗,并担任各路诸侯盟主,开始了自己的"正义"事业。
  因此,如果袁绍愿意迎接由董卓捧上皇帝宝座的汉献帝(即刘协),等于自扇耳光,否定了自己当初"反董"大业的正义性。
  二、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
  在曹操迎汉献帝的前一年,袁绍的谋士沮授已经提出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但郭图、淳于琼认为,汉朝已经大势已去,若把汉献帝请在身边,大小举动都要向其汇报,将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利于袁氏业务的开展。
  同时,作为豪族袁家的大本营所在地,当时河北的主要家族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倾向于支持袁氏自立门户。说白了,这就像在赌桌上下注,押宝就要压最大的、最有希望赢的那一方。
  综合考虑以上原因,最终袁绍排除了沮授的提议。
  (在下镜学家,不专业的历史爱好者,厚着脸皮闲扯专业的历史知识,欢迎朋友们交流指正 )
  三国时期的曹操能够占据政治上的主动,与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有着直接关系。正是他把汉献帝的朝廷奉迎到自己的地盘,才掌握了朝廷大义的名分。如果论实力的话,北方的袁绍集团要比曹操强大得多。为何他们却错失了这个重要的机会?
  一、袁绍阵营关于奉迎汉献帝朝廷的争论。
  汉献帝和他的朝廷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从关中流亡到了关东。与汉献帝所想的关东豪杰群起欢迎的状况不同,根本没有什么人来迎接他们。汉献帝和他的臣子们居住在洛阳的残垣断壁之间,连温饱都得不到保证。大家都要出去樵采才得以勉强度日,有很多人被活活饿死。
  在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就是袁绍集团。他们占据四州之地,袁绍还是四世三公出身,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以汉室忠臣的身份自居,曾经是讨董联军的盟主。但是,袁绍却没有来奉迎汉献帝,来的却是实力较为弱小的曹操。
  其实曹操奉迎汉献帝也是看袁绍的脸色的,他看到袁绍没有奉迎汉献帝的打算,才亲自前来奉迎汉献帝。因为袁绍的实力强大到让曹操提心吊胆的地步,如果袁绍有意奉迎汉献帝,曹操是不敢和袁绍公开进行争夺的。
  其实当时在袁绍的阵营中,也为奉迎汉献帝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主张奉迎汉献帝的是袁绍最重要的谋士沮授,不主张奉迎汉献帝的是郭图和淳于琼。沮授劝说袁绍说,你出身四世三公之家,累世为汉室忠臣。现在朝廷颠沛流离,宗庙被残毁。而那些割据州郡的势力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举兵,却只顾扩大自己的势力。
  现在我们的控制区已经安定下来,兵强马壮,正好可以把汉献帝的朝廷奉迎到邺城。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天下谁还能抗拒我们。袁绍听了沮授的建议,便想要奉迎汉献帝。
  但是沮授的建议遭到了郭图、淳于琼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汉室到今天已经走到了尽头,根本就没有复兴的希望了。现在英雄并起,争夺天下。就如同当年秦末一样,群雄逐鹿,先得者为王。如果我们把汉献帝迎接过来,就要受他的挟制。做个事情就要请示,如果听从汉献帝的意见就会大权旁落,不听从的话就落得个抗拒命令的名声,这不是什么好的建议。
  沮授再次争辩说,现在迎接朝廷,会拥有大义的名分,而且也和现在的时局十分契合。如果不早早决定下来,肯定会有他人捷足先登。希望袁绍能够早点下决心,不要错失机会。最终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让曹操把汉献帝奉迎到了许都。当袁绍接到曹操假借汉献帝名义发来的诏令时,才追悔莫及。二、不奉迎汉献帝朝廷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看袁绍手下在决策是否奉迎汉献帝时的意见,就会发现沮授的意见与曹操手下荀彧、程昱得差不多。可是曹操采纳了荀彧、程昱的意见,袁绍却拒绝了沮授的意见。难道说是因为袁绍手下反对奉迎汉献帝的郭图、淳于琼的意见理由充分,才让袁绍认可吗?
  实际上,我们看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就会发现他们的意见理由似是而非,结论强词夺理,根本就站不住脚。他们看到了汉献帝朝廷的虚弱,无力对天下行使自己的权力。也看到了天下群雄并起,没有人把汉献帝的朝廷看到眼里。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汉室难以再兴,必将灭亡的结论。
  在这个结论的前提下,奉迎汉献帝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举动。他们认为现在是群雄逐鹿的时刻,如果把汉献帝迎来之后,做事就不自由了。所有的事情都有向汉献帝报告,如果听从汉献帝的意见,就失去了权柄,不听从汉献帝的命令,就会落下骂名。
  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完全是自相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强调汉献帝没有用处,迎接他对自己无利。另一方面又强调如果迎接了汉献帝,自己就要尊崇汉献帝的命令,甘心做他的臣子。对于一个没有用的汉献帝,谁会去事事遵从他呢?我们看曹操后来的所作所为,也毫不把汉献帝的政治意见放在眼中,去忠实执行的。
  因此,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完全是胡搅蛮缠,只是为不奉迎汉献帝寻找牵强的理由。但是,这种苍白无力的理由却被袁绍接受了。袁绍之所以会接受他们的意见,才是袁绍不奉迎汉献帝的根本愿意,那就是袁绍根本就不想奉迎汉献帝,郭图和淳于琼只是揣测袁绍的心思,为他寻找理由而已。
  袁绍之所以不想奉迎汉献帝,有着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汉献帝不是袁绍立的,他是董卓进京后,废黜少帝而立的皇帝,这个行为并没有得到过袁绍的拥护。并且袁绍的家族遭到了董卓的屠杀,按照董卓意志而立的汉献帝被袁绍看成一伙的人,自然遭到袁绍的冷遇。
  其次,袁绍有自立的野心,要看着汉献帝的朝廷自生自灭。袁绍凭借着自己四世三公的家族势力,在东汉末年就有了自立的野心。他早早就豢养死士,培养自己的势力。随着自己势力的壮大,袁绍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他开始不满足于做一个割据的诸侯,想要登上皇帝的宝座。
  在讨袁战争的后期,袁绍就开始拉拢曹操。他把得到的一方玉印展示给曹操看,遭到了曹操的嘲笑。在取得四州之地后,他又指使手下耿包写信劝自己称帝,来试探手下的态度。对于在内心迫不及待想要称帝的袁绍,汉献帝的朝廷就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因此在汉献帝处于困境时,袁绍则袖手旁观,希望他们自生自灭。至于沮授所说的有其他人会捷足先登的话,袁绍根本就不予以考虑。因为袁绍实力强大,没有人胆敢忤逆袁绍的意志。
  结果袁绍打错了算盘,曹操不顾他的态度,毅然奉迎了汉献帝来到许都。曹操的这一举动,完全出乎袁绍的意料之外。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虽然天下是群雄逐鹿的状态,可是大家还是奉汉朝为正统的。不顾这时袁绍已经失去先机,后悔也晚了。
  结语:
  在汉献帝来到关东后,袁绍的手下也为是否奉迎他进行了争论。袁绍手下的沮授奉迎汉献帝的建议,被郭图、淳于琼否决。这是因为在袁绍的心中,早就有了代汉自立的野心。对于汉献帝的朝廷,他希望能够自生自灭,以免阻挡自己的计划。
  沮授向袁绍建议奉迎汉献帝,也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诱惑袁绍,险些得到了袁绍的同意。不过袁绍自认为实力强大,天下没有自己的对手,对于奉迎汉献帝的好处不屑一顾,也自信不会有人会忤逆自己的意志,奉迎汉献帝。就这样,袁绍失去了奉迎汉献帝的先机,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政治利益拱手让给了敢作敢为的曹操,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在汉献帝东归后,曹操成功进入雒阳朝廷,然后说服汉献帝迁都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人生事业蒸蒸日上;而本来更有机会的袁绍却拒绝迎驾。曹操和袁绍两人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后人看来,大都认为袁绍鼠目寸光,坐失良机。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袁绍形象】
  笔者就来分析一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曹操进京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进京是受到汉献帝征召,所以顺利入主朝廷,而在历史上,曹操进入雒阳却是靠运气。
  建安元年初(196),曹操听闻天子刘协东归至河东安邑县,便派曹洪率军西进,希望能觐见天子,表达忠心,可是曹洪被董承派兵阻挡,只能悻悻而归。
  七月,刘协返回旧都雒阳时,身边有四位掌握兵权的将军:张杨、董承、韩暹、杨奉 。
  张杨时担任河内太守,他无意争权,见天子公卿安顿好后,便主动提出退兵出雒阳,希望朝廷交给公卿大臣来运作,重新恢复汉廷秩序。在他的表率下,杨奉也表示自己可以屯兵至梁县。如此一来,朝廷只剩下董承和韩暹两人。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形象】
  董承一心想专权,无奈依旧斗不过韩暹,于是在董昭的提议下,董承想到了之前有心觐见天子的曹操。
  得到董承密令后,曹操率一千多兵马火速进京,得以顺利入主朝廷。
  曹操进京后,当然就顺着董承的意思,把韩暹赶出朝廷,然后写信给杨奉,哄骗他说要迁都去鲁阳。实际上曹操和刘协及公卿大臣们商议的结果是:迁都许县。
  因为去鲁阳的路,必须经过梁县,被欺骗的杨奉还准备在半路上迎接曹操及天子队伍,等了半天,一个人影都没看到,这才发现自己是被骗了,于是杨奉和韩暹带兵去追击曹操,反被曹操的伏兵击败。
  等刘协和公卿大臣一同进驻许都,重设朝纲后,历史进入了转折点。袁绍优柔寡断
  其实在刘协等人还在河东安邑时,就已经派出大批使者前往关东各地,要求他们带兵前来救驾勤王,最终也只有张杨一人前来:荆州刘表也只是派人去洛阳搞建设,徐州吕布说自己分身乏术走不了,扬州袁术正把玩着从孙家得来的传国玺,盘算着自己何时能登基称帝……那袁绍呢?
  袁绍身居冀州,距离河东郡非常近,他要迎接天子,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是他偏偏没有去。
  陈寿在写《三国志·袁绍传》时,说:袁绍派郭图前往河东觐见天子,郭图返回后就劝袁绍去迎天子到邺城定都,而袁绍不听从;但是在《献帝传》中,却说是沮授提的这个建议,郭图和淳于琼则是持反对意见。
  《献帝传》这个故事后来又被袁宏《后汉书》和范晔《后汉书》采纳,所以后人以从众的心理看待问题,都不太相信郭图是支持迎天子的。
  不管怎么说,袁绍拒绝迎天子的理由有三点:
  1.当初袁绍起兵就是为了反董,而刘协又是董卓立的皇帝,所以袁绍对刘协没好感。
  2.袁绍认为汉室难再兴,不如趁机称霸地方。
  3.袁绍担心迎接天子后,自己会处处受到天子的掣肘。
  如此三点,袁绍就不再想去迎天子来邺城定都了。
  袁绍反悔
  曹操迎天子刘协定都许县后,反手就是让刘协下诏书责难"袁绍不忠于朝廷",袁绍这下子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也终于领教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力。
  在当时,袁绍并没有"袁术称帝的野心,敢把天子的诏书置之不理",所以他只能写奏章申明自己一直以来对汉廷忠心耿耿,并派从事中郎徐勋前去许都,协助曹操重建汉廷。
  袁绍麾下还有校尉应劭,写了一堆汉代礼仪的书籍,献给许都,得到刘协的嘉奖。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袁绍在后悔的同时,还写信给曹操,说许都环境不好,建议曹操把天子再迁往鄄城,但是曹操又不是傻瓜,怎么会不明白袁绍的本意呢?——原来是鄄城距离黄河比较近,也拒绝袁绍更近一些。
  曹操一口回绝了袁绍的提议,两人原本友好的关系已经貌合神离,袁曹之争已经是天下人都能预见到的事了。

浅谈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天下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能够左右人的生死。自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号,并建立相应的皇帝制度后,历代王朝基本延续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第二次英阿战争英军为何能轻易征服阿富汗,使其沦为英国附庸国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18781880年,英国为了对抗俄罗斯,维护英属印度安全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最终英军获胜,成功控制阿富汗。那么1958年许世友返乡,母亲步履蹒跚不敢上前,一声娘情真意切1958年冬,许世友坐车前往许家洼,时隔三十年,这是许世友第一次可以光明正大的回乡,探望高龄78岁的母亲。一路上,许世友满怀期望,他多想抱着母亲大喊一声娘,可当他来到一间的破旧瓦房曾国藩器量比才干重要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两个人也是师生关系,两人之间还曾有过一段趣事。一次,李鸿章去拜见曾国藩。拜帖给了差役后,差役将他领到了一旁,告之曾大人在洗脚,让他等一会。谁知这一等就是孩子送给大使的礼物,4任大使没有发现异常,8年后成为美国耻辱1945年前,苏联特务机关用名贵木材制作一枚非常精美的美国国徽,将特制窃听器藏在里面,由4名孩子转送给美国大使。这枚国徽在美国大使馆一待就是8年,最后成为美国情报部门的耻辱。这到底黄药师的真名叫什么?为什么他没有真实姓名,他的过去又有什么故事?这个问题有点难,听我给您瞎掰。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王重阳虽然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但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也是名扬天下,还有一个老顽童周伯通,天下高手无出其右。五绝中中神通王重阳,南帝段沁园春雪发表后轰动重庆,蒋介石晚年承认毛泽东确实有才提及毛主席,我们首先想到的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是一位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但他在诗词和书法方面也大有建树。毛主席的书法刚劲有力,豪放潇洒,自成一派,很少有人能模仿他的字,他的诗词百岁老人宋平当了周总理9年秘书,官至正国级,心系贫困儿童是夜,周总理的办公室里还闪着烛光,其他工作人员都已经走了,就剩一名穿着朴素的青年还在整理着白天周总理召开会议的记录,他就是周总理的政治秘书宋平。光荣岁月里,有人扛起长枪,用鲜血保卫历数中国历次三国时代,你会发现怎样的规律?一曹魏蜀汉和东吴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沧州镇海吼保存了1000多年,却毁在专家的保护上,怎么回事?在我国的河北沧州地区,曾有一个重达32吨的铁狮子,它长约6。2米,高约5。4米,宽约2。9米,当地百姓一般将其称为镇海吼。这个东西保存了1000多年,是很有传奇色彩的大型文物,结果97岁薛岳因交不起房租被告,法庭上大声感慨我曾消灭10万日军薛岳是国民党的一员悍将,他曾追随过孙中山先生,并多次救孙中山于水火之中,后来转投到蒋介石的麾下。在抗日战争中,薛岳带领着部队多次英勇抗击来势汹汹的日寇,特别是在长沙会战一役,展现了
清朝十大贡献,八大维新图强机会1。屹立于世界东方2。奠定中华版图3。多民族统一4。人口激增5。开发三北地区6。创建满州文字7。编修文化典籍8。贡献杰出人才9。兴修皇家园林10。保护文化遗产注解1顺治入关时侯,英临汾的华门有什么来头?为什么称为天下第一门?临汾华门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旅游区中心,修建于2002年,2005年建成,景区占地150亩,华门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门。如今,华门已经成为了临汾的象征,以前有外地人到红嫂家风代代相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70岁的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百岁红嫂张淑贞的女儿。2004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于爱梅将全部精力投入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上。10多年来,她担任沂蒙红嫂纪念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的功绩有多大?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的功绩有多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态度坚决地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把红军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及时让红军避免了惨遭覆灭的厄运,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55年大授衔,如果左权将军在世,能否力压粟裕,成开国大将之首?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我们也要时刻回顾历史,铭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复兴所付出的努力,也正是他们心中那牢不可破对党忠心的信仰,驱使着他们在解放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在抗日战争中,我军牺为什么古代将军有兵权就可以造反,士兵不是直接效忠天子吗?古代士兵效忠天子?乍一听,仿佛理所当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嘛。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我们看雍正王朝电视剧当中,就有这么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当时,年羹尧他是开国元帅之子,25岁保送清华,47岁少将,59岁中将,今年74岁引言中国的大地上,军人都会在国家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背井离乡,在各个战场上为了守卫国家的每一寸领土,战死至最后一刻。战争结束,有那么十位功勋卓越地将领获得了开顶撞蒋介石,用毛主席的水杯喝水,他是唯一同日法美都打过的将军在开国十大大将中,粟裕排第一,陈赓排第四,论战绩陈赓绝对比不上粟裕,可论名气陈赓却比粟裕要高。这是为何?主要原因在于陈赓出身名门,别人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成为主角,他则一上来就是主角。史料东北赴江西南下干部名录(部分)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抽调干部随军南下的决议,1949年1月,东北局决定抽调12815名政治可靠质量较好有经验的新老干部随军入关南下末代皇帝溥仪的伙食费有多少?一天吃掉60人一年的收入郑逸梅的朋友钱玉斋收藏着一册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的膳房买办肉斤鸡鸭清册,记录了当月溥仪的伙食费。具体是这样的。菜肉17090斤8两,花费白银2734两4钱8分猪油851斤,花许褚战平过吕布赵云典韦马超,为何输给了关羽和张飞?许褚战平过吕布,赵云,典韦,马超,为何输给了关羽?应答冷兵器时代将军出阵,不是两个勇士摔跤,看谁力大有技巧,那是要看整个战埸局势天时地利的,正面交战,还是被伏击,其出入就太大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