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正史上,杀了魏延的大将马岱,后来结局怎样?如何评价?

  正史上马岱并没有列传,他的记载全部来源于马超等人的传记中。马岱是马超从弟,他一直是跟随马超的,是马超铁杆迷弟。马超打曹操,他跟着打曹操。马超降张鲁,他跟着降张鲁。之后马超投刘,他也就到刘备帐下了。
  早期的马岱并不出众,毕竟蜀汉前期大将还是相当多的,马岱能够崭露头角,很大原因是蜀汉后期无将,又或许是来源于马超死前的一句话。马超病死前曾对刘备说: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
  刘备为了完成马超夙愿,将马岱升到了平北将军,马岱此时才开始发光发热。刘备死后,诸葛亮也开始重用马岱,他在平定南蛮、北伐中都立了不少功劳。
  而在北伐中诸葛亮病死,文臣杨仪与魏延交恶,众人担保杨仪,魏延则被认定是谋反,魏延欲哭无泪,逃往汉中,在路上被杨仪派去的马岱斩杀。
  之后杨仪被排挤出朝堂后,同年马岱独自领兵进行过一次北伐,但被魏将牛金击败,此后再无马岱记载。
  不过大概能推断出来,或许当时由于马岱听杨仪命令杀了魏延,被蒋琬等人认定马岱是站队杨仪这边的,杨仪后来被打压,马岱自然不好过,于是马岱请兵北伐,望立功来折罪。但不幸的是,马岱战败了,他唯一救赎机会都没了,于是他在此后很有可能是被雪藏了,远离了蜀汉核心,最终病死。
  马岱应该不存在离开蜀汉,又或者是隐姓埋名之内的可能。因为其死后,被葬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处,也就是离成都不远处,证明他可能还留在蜀汉,只不过可能被边缘化了。如今马岱墓依然还在那里,上面还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的碑文。
  正史中马岱杀死魏延完全属于政治斗争,他企图借此抱上杨仪的大腿,只是可惜后来大腿"断了",马岱也销声匿迹于史册当中。
  一直以来魏延都是热门的三国人物,只不过人们记住他的原因并非其做出多么大的贡献,而是他胆大包天的"子午谷奇谋"以及憋屈至极的死法。
  可惜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太低,被诸葛亮断然拒绝,后来诸葛亮死去,军中大权落到杨仪手中,他颠倒黑白诬陷魏延造反,最终使其死不瞑目,而马岱正是杨仪手中的黑刀。
  马岱的早年经历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发动赤壁之战却以惨败告终,元气大伤,为了防止西凉的势力作乱,他以汉献帝的名义让马腾进京当了卫尉,又将其长子马超任命为偏将军,继续留在关中带领马腾的旧部。
  到了公元211年,曹操恢复元气,便派遣锺繇讨伐汉中的张鲁,可想要攻打汉中就必须经过关中,曹操不可能不知晓,所以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引诱关中诸侯反叛。
  果不其然,当曹操军队浩浩荡荡地向汉中进发时,马超、韩遂等人便联合起来对抗他,于是曹操心安理得地将矛头转向西凉诸侯,而这场战役中马岱曾追随兄长马超在潼关与曹操交手。
  后来马超兵败,他便带着马岱投靠汉中的张鲁,可张鲁因害怕马超的才能不但不重用他,反而想要将他杀死。刘备听闻这件事情,便派人去收服马超,随后又派兵围困成都,在马超的威慑下,刘璋没过多久便投降了
  就这样,马岱追随兄长辗转多年,最终还是投入刘皇叔的怀抱。
  不被重用的马岱
  投靠刘备以后,马超很快就得到了重用,但是马岱就有所不同,无论是武力值还是统帅能力,亦或者对于蜀汉的贡献,他都不如兄长马超,所以人们提到马岱第一反应就是他有个优秀的兄长,在蜀汉文武百官中他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公元222年,马超深患重病岌岌可危,临死前他告诉刘备,自己一家老小都死于曹操的屠刀之下,如今只剩下堂弟马岱这么一个亲人,希望他能对马岱多多照顾。
  而刘备也没有违背马超的遗愿,在他死后马岱便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并且跟随其逐鹿中原征战沙场,虽然没有做出突出的贡献,但也有不小的苦劳。
  (马岱)抱杨仪大腿的马岱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突然病重,情况岌岌可危,临终前他招来杨仪、姜维、费祎等人安排后事。
  他表示,等他死后,杨仪与姜维两人即刻退兵,而魏延负责断后,如果对方不服从命令就任由他去吧。
  可见,诸葛亮明白魏延心情孤傲难以控制,自己死后恐怕没有人压住他,所以才让姜维等人做好自己的事情。
  然而素来与魏延有矛盾的杨仪却故意曲解诸葛亮的遗嘱,他滥用诸葛亮给予的权力,命令马岱将魏延杀死,对此《三国志•魏延传》如是记载: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
  马岱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做杨仪手中的黑刀呢?答案很简单:他想要报杨仪的大腿。
  前面我们说过,马岱属于外来势力,能在蜀汉立足全靠兄长马超,马超死后,他又成功抱上诸葛亮的大腿,而此时诸葛亮病逝,他再次变成无依无靠的状态,凭借他那有限的才能,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出人头地。
  于是他选择站队杨仪,帮他杀死魏延从而获得他的信任,并且想要借助杨仪的权力地位获得更好的发展。
  (马岱)马岱的结局
  马岱抱大腿的想法是好的,可惜他选错了对象,杨仪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靠谱。
  北伐大军班师回朝后,杨仪将自己铲除"逆贼"魏延的功绩吹得天花乱坠,由于死无对证,后主刘禅只能褒奖了他,并将他封为中军师。
  然而这并没有达到杨仪的心理预期,事实上他一直垂涎丞相的职位,只不过诸葛亮在临死前早就将选好蒋琬当自己的继承人,杨仪彻底失去竞争的资格。
  此后杨仪天天抱怨这件事情,甚至还有一次发牢骚说:"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
  没想到这句话传到刘禅的耳朵里,后者一怒之下直接将杨仪贬为庶民,就这样他彻底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魏延死后第二年,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并且奉命再度北伐,只是可惜他才能有限,最终被魏将牛金打得大败而逃,损失惨重,对此《晋书》有这样的记载:
  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从那以后,马岱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彻底消失在史料当中,不过我们不难猜测他大概率是因为不受重用,捡个芝麻小官浑浑噩噩度过自己的后半生,没办法他的靠山杨仪倒了,自己能力又不够,那一次北伐应该是他最后的机会。
  (马岱)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马岱从始至终都没能向世人展现自己的价值,兄长马超在世的时候他一直生活在对方的光芒下,诸葛亮死后他又不得不抱住杨仪的大腿,只是可惜杨仪不靠谱,无法给他带来实质性的晋升,或许马岱命该如此吧!
  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在三国的历史上,英雄辈出,大将不胜数。说起马岱,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是马超的弟弟,也是蜀汉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将。:
  有很多人对马岱的生平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史书上留下最浓厚的一笔便是斩杀魏延,那斩杀魏延之后,马岱去哪了呢?在那时,马岱已经人生暮年,很有可能归隐了,也有可能病死,具体情况史料也未详细记载,所以只能推测。
  01马岱随兄长马超投奔刘备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挟持的汉献帝发表诏书,令马岱的父亲马腾前往许昌。马岱在史书上的第一次记载,便是跟随父亲一起前往许昌。
  但很明显是曹操用计谋欺骗了马腾和马岱,在他们前往许昌之后,命令部下将马腾一家数百人全部杀害。
  马腾也因此而死亡,一行人只有马岱在伪装之后偷偷溜出了许昌城,侥幸存活。
  在逃出许昌之后,马岱立即去寻找自己的兄长马超。他把一家人被遇害的情况,详细的向哥哥说明,马超听闻之后愤怒不已,立即率兵攻打曹操。
  但显然马超和马岱兄弟两人不是曹操的对手,双方人马激战五个月,最终马超部战败,马超率领残军逃亡,辗转多个地点,最终投奔了刘备。
  02南征北战
  马超与兄弟马岱投奔刘备之后,两人在攻打成都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人也都在军中担任将领。但很明显,马岱的军事才能略逊于他的兄长马超,在马超生前马岱的军事才能根本无法得到展露的机会。
  尽管马岱也打过数次战役,战功较多,但和他的兄长马超比起来,仍然落入下风,在蜀汉阵中,一旦提起马岱,必然会想到他的兄长马超。直到马超去世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马超临去世前,特地请求刘备能够照顾好马家的最后一根火种——马岱。由此,马岱在诸葛亮麾下,一直南征北战,战功颇多,许多战役都有马岱的身影。马岱也在飞速的成长,一直跟随诸葛亮,对外北伐曹操,对内平定叛乱。马岱深得诸葛亮的赏识,是他最信任的一员大将。
  在又一次的北伐曹操之时,诸葛亮病情加重,即将离开人世,临死前特地叮嘱马岱,要注意魏延的动作,因为他认为魏延是有反骨的,希望马岱能铲除他,不留后患。
  03斩杀魏延
  在得到诸葛亮临终前的指令后,马岱一直在寻找除掉魏延的机会。诸葛亮逝世之后,军中的大权落在了杨仪的手中。对此魏延十分不满,诸葛亮所预言的反骨已渐渐露出。因为魏延与杨仪的关系势如水火,而在军权落入杨仪的手中之后,魏延十分恼火,心有不甘,于是率领自己的部队,将连接汉中的要道桥梁给烧毁,并脱离大军扬长而去。
  按照魏延的计划,在火烧栈道之后,杨仪所率领的大军必然会受到司马懿的攻击,而又没有道路能够撤退,必然要全军覆没。但谁能想到蜀军竟然又找到了一条小路,因而化险为夷。最终杨仪率领大军追上了魏延的队伍,双方人马展开交战,但毕竟杨仪才是实际上蜀汉的主帅,因此,魏延的队伍在大义上本身就不占理,更何况杨仪的军队乃是魏延部队的数倍,很快。魏延的军队很快溃不成军,魏延率领小部分亲信上马逃跑。
  马岱等人很快就反应过来,立刻前去追击魏延。最终成功追上魏延,马岱将其斩杀。他也完成了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
  04马岱结局
  在诸葛亮逝世之后,蜀汉的军政大权由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来掌控。马岱是十分希望能够率兵讨伐曹操以报家族血仇,但奈何当时蜀汉的国力大大下降。已不适合再次出兵。除此之外,马岱是很晚之后才投奔蜀汉的,并不是一起发家致富的创业伙伴,因此,在蜀汉的派系中,马岱一直不被接纳。
  虽然在斩杀魏延之后,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但他实际并没有掌握多少兵权。在马岱多次上书请求讨伐魏国之后,蒋琬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他并没让马岱率领重兵出击,而是仅仅只率领一万兵力去讨伐魏国。最终马岱率领的蜀军,与北魏金牛的军队展开交战,蜀军大败,马岱羞愧难当的回到了成都。
  由于蜀汉在当时并未设立专门记录史书的史官,而且人员分置混乱,又缺乏资金。关于马岱的史料记载几乎没有。有的人认为他年数已高,可能已经归隐山林了,但也有人说马岱战败以后心力憔悴,染病、郁郁而终,或者说在军中被下令处死等等,众说纷纭。
  结语:
  关于马岱的史料十分稀,我们只能推断他的结局。马岱最出名的事迹就是斩魏延。自这以后,屡受排挤、年老力衰的马岱,最终的结局也只能归隐山林、郁郁而终了。
  三国蜀汉大将马岱,生卒年不详,《三国志》也没有给马岱专门立传。据传马岱的祖父马干曾任天水郡兰干县尉,其父不知何名与马腾俱为马干之子,马腾居长,为马岱伯父,与马超为堂兄弟。据《山西通志》载:马岱少年时丧父,"与母避难"在山西平陆县期间,取名黄岩,以牧马为生。长大投奔马超后,才恢复马姓。大平调与豫剧《对金抓》,写黄三耀(马岱)独闯飞虎山,为女大王所擒结为夫妻。后来黄三耀秉母亲遗命千里寻兄,到蜀汉。他与马超多年未见面,姓氏又不一样,但二人都有一件马家祖传暗器"金抓",使得两军阵上黄三耀、马超以祖传"金抓"相对时,黄三耀方知马超就是自己的胞兄(《三国演义》说他们是堂兄弟),最后在诸葛亮的敦促下兄弟相认,黄三耀改名马岱,兄弟同保蜀汉。其实早在雍凉时,马岱就已经跟随马超了。他们共同反叛曹操,战长安,打潼关。后来曹操用贾诩谋,离间马超和韩遂,大败马超。马岱随马超退军回到陇上郡县。由于陇上郡县的将领的谋叛,马超、马岱等不得已投奔汉中,依附张鲁。由于张鲁的部下杨白等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于他,于是马超、马岱辞兵逃入氐中。恰逢刘备此时率兵入川,刘备派李恢结好马超,马超知道张鲁不是干大事业的人,于是写信给刘备,请求归附。马超和马岱投奔刘备后,助刘备围攻成都,迫降了刘璋。刘备占领益州后,与曹操为争夺汉中,发生了汉中之战。马超和马岱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牵制曹军先锋主力,最终助刘备又夺取了汉中全境。刘备称帝的第二年,马超患重病而死,临死前上疏刘备:"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刘备白帝托孤后,马岱追随诸葛亮南征北战,相继参与了南征南中,五次北伐曹魏,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特别是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病死军中,遗言退军。魏延坚持北伐,与长史杨仪争权,阻截退军,被前锋王平喝散魏延军,魏延与其子逃奔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斩了魏延父子。马岱因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235年,马岱率军伐魏,曹魏帝曹睿派大将牛金拒敌。马岱军被牛金军击退,被斩首千余级。至此一战之后,再无马岱消息。马岱是怎么死的,史料上也没有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初次登场随马腾入许昌。后来马腾和其余诸子尽皆被杀,马岱乔装逃出。马超起兵,马岱随之周旋。曾在潼关前打败钟繇。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救援刘璋,曾与张飞大战十余合败北,旋即随马超归降刘备。刘禅登基后,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马岱成功的完成任务。马岱也因功袭魏延官职。不过自此以后,再不见马岱出现,也没叙述马岱之死,想着到姜维率军北伐时,已相隔十数年,马岱可能已不在人世了。
  马岱之所以以后不像王平、邓芝、马忠、张翼等将领那样被重用,得显爵,被立传,有三种可能:其一马岱北伐,不但没有斩获,还打了败仗,被曹魏将领牛金斩首一千级。那时候蜀汉人口稀少,每个人都很宝贵。诸葛亮五次北伐,之所以时时小心,处处谨慎,不敢冒险,就是因为蜀汉输不起,每个士兵的命都很重要,因此诸葛亮在北伐中只求稳妥,不敢用奇。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街亭,违令损军,致北伐大好形势功亏一溃,诸葛亮依军法斩了马谡等人,自己还上表刘禅,自贬三级。蜀汉因孔明治理,法纪威严,奖罚分明。作为刘禅相父的丞相诸葛亮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一战能损失一千多人,对于蜀汉来说,已属大败,一千多人得抵当时多少个村的精壮人口?马岱极有可能因此一仗被夺爵削职,回家抱孩子了。其二从杨仪派马岱追斩魏延父子看,马岱和杨仪走得很近。杨仪本来受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死后更是抗起退军重任,击斩魏延,安然退军汉中。自恃功高,做官资历也比蒋琬长,最终刘禅却让蒋琬做了大将军,主持朝政,杨仪怎能心服,因此不免口出怨言,被刘禅得知,就贬杨仪赴汉嘉郡为庶民,杨仪羞愧自刎而死。可想与杨仪同一阵营的马岱,怎能被朝臣待见?再加北伐失利,自然也被排挤出朝廷,边缘处闲了。其三马岱自请贬职为民。北伐失败,杨仪被贬,面对朝中人的冷眼热讽,再回想起自己跟随马超造反,致使伯父全家二百余口被斩,马超临终交待,马氏一族的传宗接待重任,全压在了他马岱身上。善待生命,退享天年,远离朝政喧嚣,岂不安然自在?正是有了这种退隐的想法,马岱乘贬而退,从此过上娶妻荫子的安然生活,也极有可能吧。
  总之,马岱忠勇可嘉,跟随马超,一心一意;侍奉蜀汉,忠心耿耿,南征北战,斩魏延,安定朝廷,功不可没;伐曹魏,复汉之志可嘉,虽败犹荣。最终能默默无闻,默然退出蜀汉舞台,也不失智者所为。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与魏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可以说,马岱的存在,就是为了最终结束魏延的生命而设定的。不过在正史上,马岱也是斩杀魏延的将领。罗贯中在书中的描写也是取材自现实。那么,马岱这个人到底和魏延有着多少不解之缘呢?
  一、《三国演义》中的马岱与魏延。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是以马超副将的身份出场的。他不但是马超的亲族,也是他的得力手下。在马超的各个战场上,都能够看到马岱的身影。在马超不能在关陇立足,避难至汉中的时候,身边也只有马岱和庞德跟随。
  在马超率军救援刘璋的时候,庞德因病留在了汉中。这样,在马超迎战刘备的时候,身边的亲信将领就只有马岱一人了。也正是从这时候起,马岱与魏延开始了他们相爱相杀的历程。他们的第一次交手就发生在葭萌关前。
  葭萌关之战的重头戏是张飞与马超的厮杀,而魏延与马岱的交手可称作前哨战。魏延与马岱相遇后,以为他就是马超,于是舞刀与马岱交手。结果两人战不十合,马岱败走。在魏延追击的时候,被马岱回身一箭,射中左臂。多亏张飞出马相救,魏延方才得以脱险。张飞与马岱战不十合,马岱再次败走,是刘备出面阻止了张飞的追击。
  在马超投入刘备阵营后,马岱自然也成为刘备的部下。不过此后,却很少看见马岱出色的表现。倒是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时,担任诸葛亮的先锋,打了许多漂亮仗。直到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时,马岱才再次登场,被诸葛亮委以重任。
  在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时候,马岱是负责放火烧谷的将领。而魏延这时,被诸葛亮派为诱骗司马懿父子的将领。马岱在按照诸葛亮的布置将上方谷的一切准备停当后,不诸葛亮附耳叮嘱,说让他把上方谷后路塞断,等到司马懿入谷后放火。在这里,我们不由得细思极恐。
  我们知道,上方谷的后路只是一条仅容一人一骑通过的小道。魏延在诱骗司马懿入谷后,他只能从后路撤出。他的五百人马从这里撤退都要花费功夫,司马懿想要从这里逃生更是难于登天。那么,诸葛亮让马岱塞断小路的用意何在,岂不是要让魏延与司马懿一同葬身火海?多亏上方谷的一场大雨,浇熄了大火,司马懿得以逃出生天,魏延也捡了一条性命。
  这一次,马岱没能杀掉魏延,可是魏延对此浑然不觉,最终还是难逃马岱的毒手。在诸葛亮临去世的时候,为了防止魏延造反,给杨仪姜维留下了锦囊妙计。这个计策中,马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马岱先是主动和魏延合伙,一起去夺取军权。在魏延与杨仪对阵时,当魏延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喊三声"谁敢杀我"时,马岱趁其不备斩杀了他。至此,马岱与魏延的关联才告一段落,马岱也再也没有出现在《三国演义》之中。二、历史记载中的马岱与魏延。
  其实在正史中,马岱的记载并不多。我们可以从《马超传》中看到马岱身世的叙述。在马超去世的时候,专门向刘备上表,谈及自己的后事。他说自己的亲族二百多口差不多被曹操杀光了。身边只剩下堂弟马岱,应当成为自己家族的继承人。他郑重的将马岱托付给刘备,希望刘备能够予以照顾。从历史上来看,刘备接受了马超的请求,马岱位至平北将军,晋爵陈仓侯。
  可是,在诸葛亮的历次战役中,我们没有能够看到马岱的身影。从历史记载来看,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有魏延、吴懿、王平、姜维等人。从这一点来看,马岱并不是诸葛亮手下的重要将领,至少不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不过,让大家记住马岱的事迹,就是杀死了蜀汉著名的大将魏延。
  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用尽了全力。这是因为诸葛亮长年积劳成疾,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因此,诸葛亮在这一次北伐中,将最大的兵力,最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了战场。可惜他遇到了难缠的对手司马懿,在司马懿死守不出的战略下,诸葛亮终于倒下了。他怀着满腔的悲愤,病逝于五丈原的大营。
  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他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蜀军主力安全地撤回汉中。当时蜀军内有魏延、杨仪争权,外有司马懿虎视眈眈。如果一着不慎,诸葛亮毕生的心血打造的蜀军主力,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诸葛亮将蜀军主力交给杨仪,让他率领撤回汉中,诸葛亮还给魏延派了断后的任务。并且规定,如果魏延不撤退的话,就不管魏延,蜀军以姜维断后撤回汉中。这当然难免引起魏延与杨仪的冲突。魏延为了夺取军权,抢先占领蜀军回归的谷口,阻击杨仪。
  在这场冲突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人是王平。他冲到两军阵前,怒叱魏延说,诸葛亮的尸骨未寒,你们就敢如此胡作非为!魏延的手下知道魏延不占理,于是四散而走。魏延因此只得和他的儿子及数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去追杀了魏延父子,并把首级带给了杨仪。
  杨仪在得到了魏延的首级后,用脚踩着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并且还灭了魏延的三族。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岱与杨仪的关系密切。在当时,蜀军上下都知道魏延并不是谋反,而是为了夺取兵权。杨仪知道,如果魏延得到军权,自己肯定凶多吉少。因此,杨仪必要置魏延于死地而后快。
  但是,杨仪本人是一个小人,也没有多数人愿意和他接近。大家之所以不服从魏延的指挥,主要是魏延平日里的作风,让大家难以忍受。再加上有诸葛亮的命令,大家统一有回归蜀中的愿望。所以才对阻挡大家退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公义的魏延发起声讨。这也是王平亲自上前线怒叱魏延的原因。
  不过,大家对魏延都没有赶尽杀绝的心思。唯有杨仪害怕魏延逃回他的封地,会给杨仪带来后患。因此,杨仪才会派马岱去追杀魏延。在偌大的蜀军,杨仪也就只能差遣马岱,可以看出他们两人的关系密切,也可以看出他们在蜀军中的人望。这也是马岱一直担当不了重任的原因吧。
  三、马岱最终的结局。
  从此之后,马岱就从三国的历史中消失了。只有在《晋书宣帝纪》中有一段简单的记载。那是诸葛亮去世的第二年,"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我们从这一段记录可以看到,马岱在诸葛亮去世后,单独对曹魏进行了攻伐,但是被司马懿派将军牛金击退了,还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战果。
  这一段记录十分蹊跷,让人十分费解。因为我们知道,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他确定了蒋琬为继承人,将国策定为休养生息,不再北伐。因此,在蒋琬和费祎掌权的时期,我们很少看到蜀汉对曹魏发动北伐。而且,在魏延和杨仪内讧后,司马懿得知魏延已死,便向曹魏皇帝要求伐蜀。只是因为曹睿厌倦战争,急于享乐才拒绝了他。
  在这种情况下,马岱的北伐简直是如卵击石,也不会得到蒋琬的支持。可是他居然就发动了北伐,这才是真正奇怪的地方。那么,在马岱北伐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我们如果结合当时蜀汉政局的变化,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当时,蜀汉发生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昔日不可一世的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了汉嘉郡。不久之后,杨仪被迫自杀。而让杨仪落得如此下场的,正是他最信任的费祎。
  在杨仪杀了魏延,率领蜀军撤回蜀中后,自以为功劳很大。他的本意是自己应该代替诸葛亮执政,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已经确定了蒋琬为继承人。汉中的军事,也被吴懿接管。最后杨仪只是被拜为中军师,没有任何的权力。杨仪因此十分愤恨,对费祎大发牢骚,被费祎告密,落得个身死名裂的下场。
  杨仪得到这个下场是他的咎由自取,我们可以看到,蜀汉上下没有人同情他。那么,紧紧跟随杨仪的马岱,他的处境可想而知。那么,他这次北伐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动北伐,一种是主动的北伐。
  如果马岱的这次北伐是被动的北伐,那他就是受蜀汉当权者的派遣。不过,我们看当时蜀汉的局势,就会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蒋琬是诸葛亮政策坚定的执行者,他是不会主动提出北伐的。而当时蜀军刚遭受内乱,元气大伤,更是经不起一场战争。如果没有曹睿的阻止,司马懿的伐蜀就已经降临到了蜀汉的头上。因此,蜀汉派马岱北伐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马岱的这次北伐就是他的主动行为。从这次北伐的种种迹象来看,这种可能性比较大。首先,这次北伐的主将是马岱。我们知道,马岱只是一名平北将军,品级并不算高。如果蜀汉要发动北伐,至少也要派吴懿、王平这样的将领来担任主帅。
  其次,我们只看到了马岱的行动,没有看到有其他军队的配合。而在曹魏的方面,司马懿也只是派了牛金去抵抗他,而没有派其他的军队。可见马岱的这次北伐只是一支孤军。
  第三,是这次北伐的兵力规模。马岱作为一位平北将军成为北伐的主将,这次北伐的规模可想而知。而且在这次北伐中,马岱吃了败仗,损失了千余人。如果兵力大的话,损失就不会只有这么多了。因此,这次北伐只能是马岱率领他的直属军队发动的,没有其他军队的参与。
  从上面的这些迹象,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马岱的这次北伐是他主动要求发动的,但是遭到了大家的冷漠,他只能独自进行。如果再和杨仪的流放结合起来,那么马岱发动这次北伐的原因就昭然若揭了,那就是他企图立功来弥补自己追随杨仪的过失,这个过失就是斩杀魏延。不过他的军事能力太差,不但没能立功,反而遭受了惨败。从损失方面来看,马岱的直属军队应该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之后,马岱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的下场我们也应该可以想到,那就是退出军界,去颐养天年了。结语:
  马岱在《三国演义》中是魏延的克星,他惯于利用魏延的弱点,一次次置魏延于死地。最终,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下,马岱斩杀了反叛的魏延。不过,在现实中,情况则并非如此。马岱并不是打败魏延的主力。他是在魏延兵败后,受杨仪的派遣,追杀了魏延父子。从这一点来看,马岱在当时是极力追随杨仪的。
  但是,杨仪在杀了魏延,灭了魏延三族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他被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这个时候,马岱却发动了北伐。从种种迹象表明,马岱的这次北伐是他主动发起的。原因应该是为了立功,来弥补听命杨仪追杀魏延的过失。
  可是,他的北伐遭到了大家的漠视。孤立无援的马岱遭受了惨败,他的直属部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任何马岱的记载。如果按照常理来设想,马岱在兵败回去后,就会退出军界,去颐养天年了。这也是马岱在历史上的最后的结局。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马岱算是三国时期"蹭流量"最成功的一员将领。
  小说中,马岱的故事非常精彩。
  不过,在正史上,马岱的表现非常一般。
  相比于马岱本人的表现,反倒是他的后人,在正史上的表演更为精彩。小说中拥有精彩人生的马岱
  《三国演义》中,马岱的戏份很足,故事也足够精彩。
  在马腾应曹操之招前往许昌前,马岱指出曹操的阴谋,反对马腾前往。
  马腾不听,马岱遂随马腾、马休、马铁等人前往许昌。
  结果,马腾等人一到许昌就被除掉了。只有马岱打扮成客商,连夜逃走,赶回西凉给马超报信。
  其后,马超起兵反曹。
  马超军中,上首庞德,下首马岱。马岱是与庞德并列的主要将领,他们一起,一度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
  马超西凉战败后,马岱、庞德又追随马超投了张鲁。
  随后,在马超救援刘璋的作战中,马岱与魏延交手。
  战不十合,马岱败走,但反手射伤魏延,又来追魏延,幸有张飞前来,才救得魏延。
  看来,马岱"打不过魏延,却能奈何得了魏延",是演义中给马岱实力的定位。
  归刘后,马岱首次出战是追随诸葛亮参加七擒孟获之战。
  七擒孟获中,有两次是马岱亲手擒拿孟获的,戏份非常足。
  其中,他一刀斩杀南蛮猛将忙牙长,数合生擒孟获,将其勇武展现无遗。
  在诸葛亮北伐中,马岱也往往是诸葛亮安排的一路人马,其戏份仅次于姜维、魏延,略多于王平。
  而在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受密计,伪从魏延,等到魏延喊"谁敢杀我"时一刀砍了魏延。
  演义给马岱的戏份,也就只到斩魏延,其后马岱就消失了。
  不过,马岱仍然是戏份较多的一个武将。正史中不多的亮相
  相比之下,马岱在正史中的表现就不多了。
  在早期马腾、马超在西凉征战时候,马岱连提都没有被提过,完全没有亮相。反倒是庞德,以先锋的身份,亲手斩杀袁尚派去攻略河东的郭援,出了一把风头。
  也就是说,在原马家军体系中,马岱和庞德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马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正史,是马超去世的时候。
  马超去世前,表示:我全家都为曹操所屠,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
  其后,刘备、诸葛亮多番征战,姜维、魏延、吴懿、陈式、吴班、王平、张翼、廖化、张翼等一众将领多有亮相,唯马岱不见相关记载。
  直到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相争时,马岱才亮相。
  而且,马岱斩魏延的情节,远非演义一般精彩。
  杨仪让何(王)平在阵前大骂,魏延部下知魏延理亏,散去。魏延见大势已去,只带儿子往汉中逃跑,马岱奉杨仪之令追斩魏延。
  次年,马岱率军攻魏,司马懿派牛金击败之,马岱军被斩杀千余级。(这也是正史中马岱唯一一次独当一面,却不见于《三国志》,只见于《晋书》)
  此后,马岱本人消失于正史中。马岱后世的事迹
  直到近1300多年后,史书又有了对马岱后人的记载。
  马岱的后人后来在黎州(今四川汉源一带)成了地方领袖。
  朱元璋时期,封其后人马芍德为世袭安抚司,万历年间,因为家族内部问题,被降为千户。
  张献忠入川后,以金印招抚该部。马金将金印扔在地上,率众坚决抗拒张献忠。
  清军入四川后,马高归附满清,仍守原职。乾隆十七年,又降为百户。
  另外,根据《哈珀科林斯全球通史》等国外史书记载,马家有后人马抗,后来在亚美尼亚成为亚美尼亚的民族英雄。
  不过,亚美尼亚、马抗与马超、马岱究竟是什么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尚无定论。(网上流传的《蜀世谱》中相关记载为后人杜撰)
  总之,无论是远处成为亚美尼亚民族英雄的传言,还是留下来成为黎州土司的经历,马岱后人的故事,都比正史上马岱本人的经历更为丰富。
  总的来说,马岱的表现只能用平平来形容。
  他唯一一次有记载的带兵出战,还是为牛金所破。
  因此,《三国志》不但没有再单独列传,甚至只是在《马超传》中以一句话一笔带过,未费笔墨。
  即使在蜀汉中后期将才凋零的情况下,马岱仍然不算出彩的一个。
  他成为平北将军、陈仓侯,似乎更多是马超的关系。
  不过,马岱的知名度足够大。
  除了马超从弟的身份外,最主要的,是他在斩杀魏延这一为后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中,马岱是最后的斩杀实施者,站在了聚光灯下。
  可以说,马岱的知名度,主要是"蹭"了马超、魏延的流量。
  奉命(《三国演义》中奉诸葛亮令,正史奉杨仪令)斩杀魏延的蜀将马岱,为马超从弟,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人,史书并无专传,其事散见于《三国志》与《晋书》等处。
  《山西通志》载:马岱少年时丧父,"与母避难"在山西平陆县期间,取名黄岩,以牧马为生。长大投奔马超后,才恢复马姓。
  马岱先后随马超反西凉拒曹操、投汉中张鲁、归刘备迫降刘璋、取汉中取刘备称汉中王。因马超过于神勇,故马岱这颗星斗总被马超这个月亮遮蔽得暗淡无光。
  马超临死前,痛感马氏"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故遗书中提出唯一要求,将马岱"深托陛下(刘备)。"
  刘备驾崩后,马岱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与杨仪因争权而矛盾激化,"(杨)仪遣马岱追斩之(魏延)。"马岱斩杀魏延后,将其首级献给杨仪,因功进封陈仓侯。
  235年,马岱奉命率部伐魏,被魏将牛金击败,被"斩首千余级。"从此,再无马岱踪迹,生卒年亦不详。
  民国相学家陈公笃站在传统立场上,指责魏延在诸葛亮病逝后不顾大局"因争功夺柩而叛",盛赞马岱当机立断杀了他,不愧为蜀汉擎天柱,"否则蜀漠危矣!"
  马岱的确对蜀汉忠诚且有功,但陈公笃之言,似有言过其实之感!
  马岱参与了蜀国的内部争斗,最后也成了内斗的牺牲品,想了解马岱的结局,就要从杨仪和魏延的内斗说起。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已经成长为蜀国头牌上将,每次北伐,诸葛亮都会带上魏延;杨仪也深得诸葛亮的信任,诸葛亮把筹措粮草和军中的一些事物都交给杨仪打理,杨仪的表现让诸葛亮十分欣赏,制定军事计划的时候也让杨仪参与。魏延和杨仪是诸葛亮的左右手,但两人一直不和。
  魏延在军前立下很多功劳,在军中也经常以头牌身份自居,蜀军将领对魏延也很服气,即使魏延霸道一些,将领们都会避让三分,只有杨仪不管那一套,对魏延一点不客气,这两货一个针尖,一个麦芒,经常是当着诸葛亮的面就狗咬狗,一嘴毛,关系搞得水火不相容。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死在北伐前线,临死前,诸葛亮做了撤军的决定,他考虑到魏延很骄傲,在军事上和自己有不同意见,做事又比较激进,如果把权利交给魏延,魏延肯定不会撤退,反过来还会对魏军发动攻击,如果那样的话,有可能把全军至于危险中,思虑再三,把军权交给了杨仪。
  杨仪也想趁机火一把,他找来费祎,姜维商量,决定秘不发丧,先把大军安全撤回汉中在说,魏延是蜀军的先锋官,撤军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断后,杨仪心里明白,魏延是不会服从自己命令的,但撤军也必须通知魏延一声,经过研究决定,由司马费祎去传达杨仪的命令,也捎带试探一下魏延的意思,魏延听说是杨仪下的命令,大怒道:
  丞相虽亡,吾自健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意思很明确,一:不能因为诸葛亮死了就放弃北伐,二: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能听杨仪的命令,给他断后。
  就这样两人彻底闹翻了,杨仪也已经做好了安排,不再理会魏延,自行率大军后撤了。魏延得到杨仪撤军的消息,气得失去了理智,他抢到了大军的前面,一路上火烧栈道,这等于是断了蜀军的退路,这个举动彻底失掉了军心,魏延烧了栈道后,就占据南谷口,阻挡杨仪的大军。魏延真是气糊涂了,阻挡蜀军将士回家的路,彻底丧失了军心。
  杨仪派何平去迎敌魏延,以前何平见到魏延,都是客客气气的,这次也被气坏了,大声斥责魏延说:"丞相刚刚去世,你们居然烧了栈道,是要把自己人都至于死地吗?"魏延手下将士听了,心想:我们的家都在蜀国,不让自己的战友回家,这干得叫什么事,再说这些人也愿意回家啊,听了何平的话都低下了头,魏延下令开战,这些士兵一听,这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算了,我们不干了,没人听魏延的命令,僵持了半天,终于有人带头,都投到何平这边来了,魏延一看就剩几个人跟在身边,这还怎么打,赶紧跑吧。
  何平见魏延跑了,并没有追赶,他知道魏延是南郑侯,征西大将军,自己也没有剿灭他的权利,杨仪心里恨魏延,哪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斩草一定要除根,杨仪马上派马岱去追赶,追上后格杀勿论。
  在《三国演义》里,马岱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葭萌关之战,他对阵魏延,十几回合诈败而走,魏延来追赶,马岱回身一箭,射伤了魏延。诸葛亮临死前,又想起了马岱,诸葛亮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当卧底,还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告诉杨仪,我死之后,魏延必反,战场上你见到魏延,只要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斩我魏延,自然有人取魏延性命,这个斩魏延的人就是马岱,马岱字丁琳,所以网传"马丁琳专治胃炎。"这只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
  真实的马岱,战场冲锋是一员猛将,但政治头脑相对简单,马超临死前,给刘备上疏,
  唯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
  这是对马岱不放心,给刘备打个预防针,一旦马岱做了什么鲁莽的事情,要宽恕他。
  如果派王平,姜维等人去追魏延,有可能会把魏延活捉回来,这样就杀不了魏延了,马岱前往,事做得干净利落,他没有考虑魏延是什么身份,追上后就把魏延的人头砍下来,交给了杨仪。马岱做的这么坚决,一方面是头脑简单了,另一方面马岱有可能是杨仪的亲信,杨仪出问题,马岱就会受牵连,马岱上了杨仪的贼船。
  而杨仪也果然出事了,回到蜀国后,杨仪自认为立了功劳,把这么多军队都顺利带回来了,以自己的能力。诸葛亮死了,丞相的职务一定会落到自己身上,但他没想到,诸葛亮早已安排蒋琬接替自己,杨仪成了一个闲散的官员,而且蒋琬也对魏延造反做了推论,他认为魏延并没有造反,如果造反就逃往魏国了,魏延之所以往南来,只不过是和杨仪有矛盾,想借机除掉杨仪,争夺蜀军的指挥权,把杨仪平定叛乱定性为内斗,这杨仪和马岱作为内斗的一方,以后当然会受到压制了。
  杨仪自此心里非常不舒服,他的资历比蒋琬还老,以前官职也在蒋琬之上,现在我杨仪把队伍带回来了,没有封赏,还把我弃之不用了,这不是卸磨杀驴吗?他整天牢骚满腹,费祎来看望杨仪,,杨仪把费祎当成了知心朋友,对费祎说:
  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杨仪这是说,诸葛亮死的时候,我带领大军去投奔魏国,哪能落得如此下场呢?现在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
  费祎这人也真对得起杨仪,把杨仪的话原原本本上奏朝廷,刘禅也没有照顾一下杨仪的情绪,不是嫌官小吗,好办,贬为庶民,流放汉嘉郡,杨仪更不满意了,继续上书表示不满,也不知道是刘禅还是蒋琬的意思,下令拘捕杨仪,杨仪更加不满,以自杀的方式继续表示:坚决抗议。
  杨仪死了,也波及到站错队的马岱,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难以想象得,马岱遭到了排挤,心里十分压抑,作为明星演员,没事搞个绯闻,就能提高自己的热度。作为武将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个胜仗,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于是就在杨仪死的同一年,有了
  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之,斩千余级。
  马岱仓促出兵北伐,扯后腿的比支持者要多,怎么能打胜仗,但也没有办法,时间不等人,所以被魏国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将军牛金,杀个大败,斩首千余也就不足为奇了,自此马岱也就消失了,估计没有死在战场上,如果死于战场,蜀国历史还能书写一笔,为国捐躯。
  马岱此战大败后,政治上,军事上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只能默默无闻的抑郁而终了。
  《三国志》记载,马岱是马超的从弟,生卒年不详,少年从军时一直追随马超,战曹操于潼关,投汉中依附张鲁,受迫害改投刘备,兵围成都迫刘璋,马超马岱兄弟共进退。只不过归降刘备之后,马超虽然得了个五虎将之位,却因为投过张鲁以及神威天将军之名显赫,不受刘备重视,最后抑郁而终。
  马岱在兄长去世之后没了靠山,开始在诸葛亮手下做事,南征北战鞍前马后,南中之战七擒孟获也有他的身影,六出祁山之时随军出征,诸葛亮病逝前遗计杀魏延,马岱更是亲自动手,在外人看来,他从丞相的马前卒走进了杨仪的阵营里。
  诸葛亮的继承人是蒋琬,杨仪根本靠不住,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蜀向刘禅复命,因为仅得了个中军师心生不满,抱怨的话一出口立马被刘禅贬为庶民,羞愧自刎而死。
  这时候马岱就很尴尬,站错了山头没有人愿意搭理,渐渐地被排挤出了权力的中心。最后一次出场是诸葛亮死后第二年,马岱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孤军北伐曹魏,被曾经曹仁的部将牛金抵挡,兵败。
  《晋书》: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此后马岱几乎在蜀汉朝野销声匿迹,结局如何莽莽仅能推测一二。
  第一,马岱北伐失败,因为无法报马腾及兄弟被杀之血海深仇,最后抑郁而终。
  第二,马岱站了杨仪的队,备受排挤成了夹心饼干,无奈辞官回家。
  第三,马岱淡出人们的视线是在马超死后13年,马超卒年47岁,兄弟年龄相差5岁左右,以此推算此时马岱的年纪也有五十多岁了,差不多该退隐了,巧的是三国这回都休兵了,也没战事,英雄无用武之地。
  蜀汉除了几个知名的人物外,许多人都是生卒年不详,概因统治者没有修撰史书的概念,只能从《三国志》以及《晋书》侧面了解。
  马岱的一生:视马腾如父,英勇善战,忠心耿耿,却智谋不足,在权力交替之时轻易战队是一大失误。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惜无法从头来过。
  我是 三道历史,我来回答。
  马岱影视形象
  在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界处,村民们发现一座古墓。墓地虽不甚宏大,周围却是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围绕,无侵葬野坟。墓前有石桌祭台有石碑,碑高约二米,碑上刻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墓室依山坡而建,封土高约3米。50年代曾于封土下发现花边砖,砖上隶书"马岱之墓"字样。
  马岱雕像
  汉墓群位于马岱墓以下约一公里处,已被当地农民采土烧砖挖出6座,墓室分主室、耳室、主室内残存铁器、陶器、有一墓室存一盒五株钱约千枚,除极少数依稀可辨为刘秀五株钱外,余多已锈烂。墓室均为带花纹边的汉砖砌成,随墓之圆形而砖有异,花纹分回纹连环扣和叠浪多种,每砖约2寸厚,尺许宽,1.5尺长,重10余公斤。墓室外覆汉瓦,比汉砖大半,瓦厚约1.5公分,瓦弧背面有约公分左右线沟。现文化站内收藏残缺汉瓦片和几种规格各异的汉砖样品。出土的大量汉砖散落在当地村民家中。
  马岱,三国时期名人马超的从弟,关于马岱的记载,在正史上比较少,唯一能够知道的一些记载:
  马岱
  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马腾之子,马超从弟。马岱是马超的堂弟,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早年他曾经从曹操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归附刘备,马超临终前将马岱托付刘备。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杨仪与魏延争权,受杨仪之命,马岱袭斩魏延,这是他唯一的闪光点,之后杨仪失势,作为手下,马岱的日子也不好过,后来征伐曹魏时,又被魏将牛金击败,之后就消失匿迹了。推测应该是回到蜀国,被边缘化了然后病死了,或者受到牵连,之后郁郁而终。
  关于马岱的字,正史中没有记载,甚至在三国志上连个马岱的传都没有,可见其悲催程度,其光芒完全被马超所掩盖。
  刘备
  我是 三道历史,与你一起 阅读历史,评说中外!欢迎关~注~支~持~春夏秋冬又一年,汉唐明清代代传。
  古今中外论天下,诗词歌赋品人间。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武则天和狄仁杰是什么关系?狄仁杰遗物中发现纸条,揭开两人关系羸疲岂任盐车重,伯乐见之不胜嗟,从古至今,有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他们缺的或许只是一个伯乐,伯乐对于千里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实却是伯乐很难遇到,有许多人一生都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夏侯渊地位不比于禁低,为何斩夏侯渊的黄忠没被评为威震华夏?夏侯渊被斩杀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公元218年七月,刘备倾巢而出,率蜀地所有兵力攻打汉中。但夏侯渊早有防备,将刘备堵在阳平关下约半年之久。就在刘备苦于无法进入汉中时,又一个不利消息传会昌战役,陈赓受伤佯死,黄埔同学装作没发现,踢了他一脚后走开图片来自网络要论人间惨剧,莫过于曾经亲如兄弟的同学在战场上捉对厮杀,可这一幕却在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的会昌战役中发生了。黄埔军校本是国共两党心血的结晶,虽然后来因为蒋介唐宣宗的错误让大唐走向末路唐宣宗晚年中了风毒,风毒指与所居处潮湿低下有关的致病因素。唐宣宗早年受到唐武宗迫害,曾以游方僧人的身份流浪江湖,风餐露宿,生活条件恶劣,估计晚年的此病与他早年经历坎坷有关系。于是下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犯了什么错误?汉初元年,楚汉两军在中原大地拉开了历时五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由于刘邦的知人善任,韩信的才华横溢,君臣携手打败了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韩信也因为功高盖世,先被刘邦封为齐王,后被封宋朝工资是大明几十倍,大明朝为什么穷?朱元璋干的好事!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对历史朝代这样的总结烈商礼周暴秦强汉士晋盛唐富宋刚明奴清,刚明就是因为明朝奉行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明朝表现了少有的骨气和脊梁,但是笔者认为明朝还有一个称呼更9个唐朝小段子,人生百态,鱼目混杂!文章配图唐朝绘画壁画9个唐朝小段子,鱼目混杂。01hr最令人舒服的进贡开元末年,唐玄宗由之前的励精图治,变为贪图享乐,整天不干正事,与嫔妃们打成一片。那么多嫔妃,幸谁好呢?一个一个1955年首次授衔的中尉军官离休前都有哪些待遇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的中尉军官有14万人之多。能授予中尉军衔的都是连级干部,都是经过战争洗礼的青年干部。老一点的同志有抗战后期参军的,年轻一点的也都是解放战争的亲历者。当年,他史记里,为什么卫青霍去病与李广的待遇有明显差别?司马迁因为著史记而名垂青史,史记也不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赞誉,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历史财富。但我们读史记时也许感觉到,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战神般人物的存在,在司马迁先生那里,其毛主席嗜茶,尤爱隔夜浓茶,自用茶杯与客人用杯只有一处差别伟人毛主席的事迹大家肯定都烂熟于心了,关于他的嗜好很多人都非常清楚,无非就是爱抽烟。他的老对手蒋介石曾经说过他嗜烟如命,手指一缕,绵绵不断。可见主席也是个老烟民了。可有谁知道,毛主新疆,青海和内蒙阿拉善的蒙古人是卫拉特蒙古的后代吗?这个问题不错。从历史上看,现在生活在新疆青海套西的蒙古族大部分确实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但是也有少部分不是,由于历史矛盾和清廷的政策等原因,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的部分也会驻于新疆,成为
如果崇祯登基后躺倒不干任何事,明朝是否有救?说有救有点过于形而上了,毕竟明朝接近三百年,也到了王朝周期律发挥作用的时候了。但是要说崇祯年的形势其实并不能算差的。对比下历史,唐末的唐僖宗,那条件不比崇祯差多了。还有对比人类历史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竟做到雄兵数十万明朝万历年间,辽东都督李成梁奉朝廷之命征讨古勒城的女真人部落。此时的努尔哈赤正是寄养在外公家,也就是古勒城主的家里。古勒城破之时,李成梁已经斩杀了1104名女真人,可是却偏偏放过了被毛泽东点评过的帝王朱温(852年912年),废唐哀帝李柷自立,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在位期间,重视农耕,但是连年征战,民生多艰。晚年荒淫无耻,乱伦无度,强奸儿媳,被他的三儿子朱友圭杀死。历史上的评1992年,钱树根任兰州军区参谋长,顶头上司曾由64军军长越级提拔兰州军区是我军七大军区之一,1955年5月由西北军区整编而成,军区机关在兰州,主要负责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和新疆的军事防务,下辖主要有21军47军和新疆军区的部队。历任兰州军区的首长都山东人闯关东究竟多少人?为何不下江南?当年为了能够活着闯关东,如今为了能够活好回流山东。这种情况,在如今的山东每个城市都很普遍,经过多少年的融合,山东又成了东北人的第二故乡。相关材料显示,山东人闯关东有三个人数较多的时1938年,小商贩卖日军花生不收钱被骂汉奸,一年后日军中将被击毙纵观整个抗日战争,第一个被我军击毙的日军中将级别的高级指挥官,便是有着名将之花之称的日本陆军中将阿部规秀。在黄土岭围歼战中,阿部规秀被八路军瓮中捉鳖,最后命丧于此地。阿部规秀战死后一千中国人离开中国迁徙海外,租借土地999年,建起一座中国城每逢战乱或者国家软弱无力受到外敌侵凌时,百姓就会流离失所,叙利亚人如是,20年前的阿富汗人亦如是。而在19世纪末,当八国联军开进北京,中国大地狼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时,勤劳坚韧的中15岁冒充加入解放军,为参加抗美援朝,在国籍一栏填上中国日军的铁蹄踏入中国的领土之后,肆意烧杀抢掠,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破坏,因此日军成了中国人的心头恨,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老百姓的信仰,民族的希望,一直焦作出过哪些名人?人杰地灵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已经中了进士的贾敬,却突然选择出家,贾母反对过吗?宁国府臭名昭著,是被公认了的,除此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处处透出隐晦和神秘的气息。凡说到宁国府,曹雪芹总是语焉不详,欲言又止秦可卿之死怪事重重,读者都很熟悉了,暂且不表。另有在贾敬身上重温康熙王朝,才懂明珠比索额图结局要好的真实隐情经康熙同意,明珠大摆60岁寿辰宴,李光地特意为他送来了两份大礼,先是康熙御赐的亮辅良弼四字牌匾,再是李光地弹劾明珠贪贿坏法,结党营私的10条罪状,一喜一悲,成为明珠最难忘的生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