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中苏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周恩来于1953年12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理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运用:1.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起到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现、历史比较、阅读材料、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国初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历史资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949年10月我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
  学生回答:新中国的成立。
  教师提问:新中国的"新"新在何处?
  教师提示学生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去找。
  教师总结: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新中国的"新",那就是外交。
  板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那么旧中国的外交是什么样的外交?
  多媒体展示: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结合投影内容,学生回答,并用史实说明。得出结论:旧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可列举的史实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教师过渡:那么,新中国的外交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人说外交是一种政治智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吧!
  板书: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教师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教师讲述:一方面:二战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强国英、法、德等受到了严重的战争创伤,战后,实力锐减。美国则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战后,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另一方面:二战后,在苏联的支持和影响下,欧亚两洲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相互对抗、斗争,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最突出特点。
  在这样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多媒体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基本外交方针有哪些?
  学生活动:结合多媒体展示,填表。
  多媒体展示: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多媒体展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教师分析:"一边倒"是指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把中国纳入全球战略的轨道。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人民的革命给予支持和同情。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联合的必要性。
  答案:b
  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原则为引导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但是,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中,苏联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学生阅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1950年初在莫斯科签订的图片和历史纵横中的内容。
  教师讲述: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思想。据此,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进一步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板书: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多媒体播放:周恩来访问印度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关文献资料。
  教师强调学生理解记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教师讲述: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此后不久,毛泽东又明确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5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教师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拓展,这些原则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被认为是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唯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最可靠,最有生命力,最能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遵循这些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和睦相处,违背这些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
  举例: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在朝核问题上,正是因为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话代替对抗,不干涉朝鲜内政,所以在六方会谈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教师讲述: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等世界大国于1954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国际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的重要国际会议,同时也说明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多媒体播放:新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图片。
  教师讲述: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事务,扩大外交成就。1955年4月,中国派出的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的会议。在会议上,针对极少数国家发表的影射攻击中国的言论,周恩来发表了讲话,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教师简要讲述"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共同体会中国代表团面对压力和危险,毅然接受邀请,出席会议。
  多媒体展示: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教师提问:亚非会议何时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在印尼的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
  教师提问:周恩来在讲话中提出应该"求同存异",你认为亚非国家和人民共同之处是什么?
  学生回答:亚非国家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都遭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另外还有共同的愿望,即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
  教师提问:"求同存异"中的"存异"指什么?
  学生回答:是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教师总结:在各国代表团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就经济、文化合作和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达成了协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的宣言》。会议所表达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侵略,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维护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会议有力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新中国通过参加万隆会议,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开拓了外交新局面。
  多媒体展示:
  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针对()
  a.外来势力对中国的敌视b.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制造紧张局势
  c.有的与会国反对共产主义,对中国怀疑d.帝国主义破坏会议和各国间的分歧
  教师分析:此题属于最佳选择题。做题关键把握两方面问题:第一,要搞清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各国自主召开的国际会议,其中a、b|、d三项均包含帝国主义国家因素,所以不符合题意不能选。第二,要明确"求同存异"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是在当时一些国家影射社会主义中国的形势下提出的,所以c项与史实相符,正确选项只能选c。
  答案:c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指导下,开拓了崭新的外交局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新中国的光明未来。
  课后探究:1.你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为什么?
  2.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
  备课资料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毛泽东向斯大林建议:中苏应签订一项新的条约,以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表示同意。接着,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谈判。2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两国外长互换三个照会,声明1945年8月14日苏联政府同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各项协定失效,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独立的现实。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有效期30年。它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磋商";"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自1950年4月11日生效。在缔约后的一段时间内,两国都履行条约规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过密切合作。但自6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和中苏关系的重大变化,这个条约逐渐失去继续存在的实际意义。据此,197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做出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中印、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1953年12月31日至1954年4月29日,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了北京会谈。会谈的第一天,周恩来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把新中国成立后所确立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概括为五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后来正式写入双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6月下旬,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两国,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举行了会谈。在6月28日发表的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和29日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也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五项原则的倡导,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
  又称"亚非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五国发起,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陈毅、章汉夫、叶季壮、黄镇为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的会议。共有29个国家340名代表参加。周恩来在会上发言,指出: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认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在各国代表团的努力下,会议就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等问题达成了协议,制定了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会议所表达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会议有力地推动和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金蛇狂舞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使用的音乐不是纯音乐,而是用了唢呐演奏的音乐,让幼儿在欣赏音乐时,一下子把前奏和正文音乐区分开,给幼儿在为音乐配乐器演奏带来了方便。所以整个活动中幼儿对于用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时光老师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关于成长带来责任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能力目标理解由于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思想觉悟目标充分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避免做错事,养成对自绘画的色彩阅读理解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史军花的欺骗艺术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兰花的欺骗艺术史军一说到兰花,总能让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动,总之是什么好词都往它的脸上贴。不过,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现存的20000多种兰科植物中,有13都干着坑蒙拐骗的事情。它们自嘲古诗阅读及答案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1。下面对自嘲一月下独酌古诗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十五夜望月古诗阅读答案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练习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2探索酸的性质教学反思下面是探索酸的性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反思一探索酸的性质教学反思最近,我上了一节校级探索酸的性质复习白板研讨课,也是我的第一节白板公开课。回顾这节课,收获颇多,遗憾不少,真的需要静爱情婚姻家庭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哈欠声声益处多多兰晓雁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作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生命的壮歌的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一)生命的壮歌一课中的生命桥是一篇激情讴歌生命的篇章。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感受生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ampnbsp教案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设计思想本节教材的编写虽图文并茂,但以叙述性为主,可读性强,甚至学生自学也能看得懂。如果讲教材必教之无味,学之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行星风系与气候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全球气压带对降水带分布的影响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分析主要气候类型成因。2地位与作用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3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通过本节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二是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形成科学完整的可2。4全球性大气环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2。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3。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最重要的原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第二节ampnbspampnbspampnbsp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发展商品农业的条件。2认识东北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土地资源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分析,掌握东北农业分布的基本格局。2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P教学目标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3理解季第二章ampnbsp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4讨大气运动大气的运动(2课时)教学目标1热力环流a。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b。热力环流的产生及图示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教学重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4。4ampnbspampnbspampnbsp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4旅游景观的欣赏(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在旅游景观的欣赏过程中怎样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以及景观观赏的其他要求。培养学生科学地审美价值观,增强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