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2讲ampnbspampnbsp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2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高考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法国共和制的确立①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作用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①德国的统一
  ② 178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③ 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
  1、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① 总统行使行政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 两院制议会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由普选产生,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2)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① 规定德国是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② 作为国家元首的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是由皇帝任命,而不由议会选举。
  ③ 两院制的议会是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联邦议会长由帝国宰相担任。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且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2)评价: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彻底、不完善。
  【要点名师精解】
  法德两国代议制政体的异同点
  【点析】
  法国是比较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共和政体,德国的代议制是不够完善和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相同点:都实行两院制,议会作为立法机构;国家元首都拥有大权,可以统率部队;下议院的权力都比较小,立法权都受到限制。
  不同点:
  (1)国家元首方面: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在参议院同意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2)行政和立法机构关系方面:法国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议会限制;德国皇帝任命帝国政府的宰相,宰相不由选举产生,所以不对议会只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所有法案都需经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
  (3)官员和代表产生方式:法国总统和参议院议员由选民间接选出,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
  【典例】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 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都有权解散议会
  c.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解析】: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没有很好的分析比较法国共和政体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异同。通过分析比较法德两国的法律文件的内容可以解答。分析可知a项只符合德国,b、项符合法国,d说法既不符合德国也不符合法国。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是国家元首,有权组阁任命内阁成员。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感悟高考真题】
  1.(xx•广东高考)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答案:a。
  2.(xx•安徽高考)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选修内容,题目强调树立国际威望方面,a.b是与其他文件对比,无法体现国际威望,c仅仅是对法国的意义,因此排除。d强调其国际影响,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d
  3.(xx•全国2高考)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0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的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解析】:提炼出题干的信息:"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指新民族的出现,应该指美利坚民族,既然是美利坚民族,那就应该是英国的美洲殖民地,故选a,依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在b、c、d国家的殖民地均未兴起一个新的民族,故均排除之。
  答案:a
  4.(xx•宁夏辽宁高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解析】: 帝国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由此排除a选项,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由此排除b选项,c选项错在直接民主,因为代议制均为间接民主。
  答案:d
  5.(xx•广东高考)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 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之所以把1688年革命称之为"光荣革命",就是因为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就实现了政权的易手。
  答案:c
  6.(xx•海南高考)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联想到1880年的时代背景。法国共和制来之不易。共和制与帝制经过长期斗争,于1875年颁布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为了巩固这一成果,第三共和国政府通过规定,缓和国内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答案:c
  7.(xx•江苏高考)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b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c项是英国的,不符合德国。德国的国家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d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正确的是a项。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 "统而不治"。
  答案:a
  8(xx•广东高考)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审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征收新税 d.制定法律
  【解析】:本题以再现历史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要结合教材回答问题。三级会议召开是为了满足国王征收新税的需要,由于第三等级的反对,而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三级会议召开是革命的导火线。
  答案:c
  【考点精题精练】:
  一、选择题:
  1.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
  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解析】:选a。 德国皇帝的权力很大显示了其专制主义,而其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骑士皇帝"显示了军国主义特点。
  2.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
  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宪法
  【解析】:选c。由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指的是希特勒发动的二战。二战发生的历史根源是德国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3.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
  "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解析】:选d .主要考查代议制的概念。代议制的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的医院用皇帝任命。皇帝可以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权力。所以,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4.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和派与保皇派长期斗争的结果
  b.它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c.它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
  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c. 法国总统是间接选举产生。
  5.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
  【解析】:选a. 俾斯麦是普乐士的铁血宰相,为统一德意志作出了巨大贡献,故选a。
  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
  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
  【解析】:选d. 由题干材料"终于选好"可知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
  7.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其书《大外交》中描述到:"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
  性普遍参政权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国会的关系,比国王和国会之间更亲密......"其中提到的"它"是哪一个国家呢?当今世界中又是哪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组成和"它"相似呢?
  a.德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德国;法国 d.英国;德国
  【解析】:选a.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帝国宪法规定首相由皇帝任命,帝国国会不能弹劾政府,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是批准预算;美国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地方各州的行政长官通过选举产生。
  8.1873年,法国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他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轿式马车,
  缝制了国王的礼服,结果没有得逞。其复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b.法国保皇派内部发生重大分歧
  c.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最高 d.法国广大人民、士兵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反对
  【解析】:选d. 共和政体之所以战胜了专制政体的复辟,关键在于广大人民、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广大士兵的反对,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9.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深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选d. ③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0.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
  文宣布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b.恢复了资产阶级等级制度
  c.规定只有平民才能当选为法国的总统 d.堵塞了复辟之路,巩固共和制度
  【解析】:选d .此题考查对引文的正确理解,acd说法有误。
  11.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
  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解析】:选b.从"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一句看出旧势力对的不甘,法国1875年宪法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12.(xx•广东省深圳市高三模拟)法国近代政体的确立经历诸多曲折,其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颁布1791年宪法 b.颁布《人权宣言》
  c.颁布1787年宪法 d.颁布1875年宪法
  【解析】:选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一直在帝制和共和制中徘徊,最终共和制的确立,其标志就是颁布1875年宪法。
  13.马克思说德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
  组织起来……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德国国内封建势力的异常强大
  b.德国国内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最终失败
  c.德国国内没有产生强大的无产阶级力量
  d.德国以统一的形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德国代议制确立过程的把握,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的过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德皇是世袭的
  c.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两国代议制的比较,德国皇帝有权解散议会,而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才有权众议院。
  15.(xx•广东省汕头市高三模拟)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791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解析】:选a。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拥有统治大权,君主专制明显色彩,而《德意志帝国宪法》授予德国皇帝巨大权力,宰相及内阁听从于皇帝,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
  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未满届的众议院。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第九条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以上材料均引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引自《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有哪些权力。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有哪些权力。3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2分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政治体制的不同点。9分
  答案:
  (1)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行使行政大权,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施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3分
  (2)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宰相和其他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等。3分
  (3)法国是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2分
  不同点:
  第一,国家元首的产生方法不同。1分 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要对议会负责;德国皇帝是世袭的,凌驾于议会之上。2分
  第二,两国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不同。1分 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要对参众两院负责。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行政权控制立法权,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同时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帝国议会制定的任何法律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第三,两个国家与旧制度的关系不同。1分 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封建势力被彻底摧毁,实行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议会制;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容克地主的政治地位没有触动,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实行的是保留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君主立宪制。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之一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初一地理教学反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刘丽静老师在森林资源一课中以好大一棵树的歌曲导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对森林资源内在联系的认知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我的地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通过使用新教材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整理知识,才地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反思法反思是一种自我评价,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审视判断,从而分析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学习主体的自我觉察水平来地理教学反思学会倾听新学期接手初一地理课,一连几节课发现了同样的一种倾向,有的同学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一边还大声喊我来,我来。有时老师刚提出了问题要求,明明是一听就懂,可总缺乏创意的评价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反思中国的地形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教学片段课前准备将自印的绘有省界线的中国空白图发给每一位学生。引入新课复习中国的主要山脉首先教师板绘中国轮廓图(或用小黑板事先画好),其次,按山脉走向(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如何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乐学情境的创设,要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分析并把握愚公的人物形象,深入体会愚公的精神品质2。体会文中衬托对比手法表现愚公人物形象教学重点体会愚公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三个小伙伴一年级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三个小伙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册中的最后一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二三五自然段的结构基本一六年级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名称。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2能制作一组简单的动画,能运用本课学习的有关动采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者的观点,当堂成诵2探讨鉴赏古诗的方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导入新课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我的新朋友电脑五年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的用途和学电脑的乐趣,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感情。2理解清晰神通广大一丝不苟依依不舍的意思。3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叙述方法。4朗读课文,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教学关于我的新朋友是电脑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的用途和学电脑的乐趣,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感情。2理解清晰神通广大一丝不苟依依不舍的意思。3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叙述方法。4朗读课文,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教学少年闰土的教学反思范文11月初,我给六(3)的学生讲授了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初识鲁迅,共选取了四篇课文,其中少年闰土是鲁迅自己钱学森教学反思范文钱学森一文是一首净化学生灵魂的赞美诗,是一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交响乐!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钱学森所说的两段话的反复朗读,感受他的爱国之心,因此,我抓住美国享受优厚的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执法守法用法的人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程板书效果评关于电脑是我的新朋友的教学教案我的新朋友电脑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的用途和学电脑的乐趣,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感情。2理解清晰神通广大一丝不苟依依不舍的意思。3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叙述方法。4朗读课文,练习给课文身边的故事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实现的恰当性论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根据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描述及在实地进行考察,感受身边正发生着的变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