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湖北会场(现场研讨课)一等奖长方体的认识

  执教:高 众 辽宁省抚顺市学院附属小学
  指导:卢喜强 辽宁省抚顺市教育学院
  马中华 辽宁省抚顺市教育学院
  艾冬梅 辽宁省抚顺市学院附属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15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形状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进而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模型,再使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获得研究立体图形的经验;体会研究立体图形的基本方法。
  【学生分析】
  为了明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们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附答题情况)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答:大楼,字典,文具盒,门,窗户,书柜,黑板等等。
  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长方体你认为应该研究些什么?
  无答案:5人。边长:3人。面积:7人。周长:2人。
  你喜欢怎样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听老师讲:0人。自己研究:2人。先自己研究再老师指导:15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指出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初浅的认识程度。比如,有的学生说窗户是长方体,进一步追问后又叫不准了,也不能说明为什么是或者不是。我们制作了有两个面是平行四边形的盒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长方体,25个学生中有9个说是长方体。
  其次,学生不能明确进一步研究长方体还需要研究什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第三,学生喜欢独立研究、探索新知识,而且知道要拿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盒子来研究,更多的学生也不是盲目的研究,希望有老师的指导。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
  借助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2.学生从老师准备的学具中选择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盒子。
  3.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4.教师小结完善课题。
  二、探究交流,归纳特点
  1.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模型。
  (1)教师演示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小盒 白色小盒 长方体透视图。
  (2)正方体与长方体过程相同
  2.了解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1)指透视图,问:“从这个长方体中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面、棱、顶点”。
  (3)指导学生在学具上找出面、棱、顶点。
  3.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1)指导学生针对“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教师巡视,分组指导。
  (2)集体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逐步完善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并注意发现和鼓励不同的发现方法。
  (3)归纳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填表。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问:“正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图说明高、长、宽。
  (3)指导学生找出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
  5.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异同。
  (1)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讨论:有人提出“正方体也可以说成是长方体”,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3)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p15—1,学生测量后,教师追问其它棱的长度。
  2.p15—2,表扬利用“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思考的学生。
  3.把p15—3改为拼盒子游戏。
  四、总结评价,感受成功(略)

小学四年级小学生开学安全教育教学设计穿马路时左右看,用家电时看插头,用火电时要小心,做工作时要认真,平平安安过一生。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四年级小学生开学安全教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通报假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爆炸溺水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教学重点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教学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二年级语文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火红的枫叶教学反思火红的枫叶选取了秋天里非常有代表性的景物火红的枫叶来描写秋天,本课不仅赞美了秋天的美丽,更是赞美了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生字也比较多,所以我先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云房子教学反思今天听了莫老师云房子一课。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总体感觉是老师的目标意识强。这节课里学生应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教师心中有数对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处把握得准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昭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的教学反思今天上了爬天都峰这一课。开课时以黄山奇石一课为导入,本计划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回忆着背一下,结果学生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只得引学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学生回忆起当时的金鸡叫天都了。接着以索溪峪的野语文课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师的成功之处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清晰,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的内容。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声音,图片文字以及网络的交互作用。以人为本,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索溪峪的野语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A案课前准备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课件展示,揭题导入(1)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2)揭三年级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冲毁坚固而且图案智慧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了解有关赵州桥的知识。了蜡烛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的战争主题。2分析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赏读课文,品味语言,提高理解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内容,挖掘作品角色和舞台教学反思学习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感受我国戏剧艺术的魅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角色和舞台教学反思,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ampnbsp全面建设ampnbsp实现小康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p35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复习专题教案专题七学习先进人物收获心灵感动背景材料1XX年10月11日,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市基层干部群众在京国有企业职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知识导引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当积极关心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提纲(人教版)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一我知我家1家庭关系的建立(p5)(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庭的特点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3)家庭关系确立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知识导引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懂得教育的涵义和作用,受教育权的涵义,义务教育的地位涵义和特征知道当自己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要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要求认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点知识点归纳(四)考点38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见九年级p8992)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经典十种序言阅读答案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奶奶的星星阅读题答案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奶奶的星星阅读题答案,欢迎郑哲敏院士给力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阅读训练附答案孙自法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国际游学的阅读答案国外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际游学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国际游学材料一暑期将至,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安排暑假游学项目。所谓游学第三课ampnbsp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新课标九年级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