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一.知识教学点
  1.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
  3.缓慢氧化和自燃。
  4.爆炸。
  5.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重难疑点
  1.重点:燃烧的条件。
  2.难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燃烧能否引起爆炸,缓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其关键取决于什么?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
  3.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常识性介绍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整体感知
  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存在、性质、用途到制法已是一个完整的模式。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编入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能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过程
  1.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催化剂、催化作用、分解反应的概念。
  3.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强调实验室制法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制法为物理变化过程)
  写出铁、碳、石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打开课本第一页彩图,学生描述现象,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从而归纳出燃烧的概念。
  一.燃烧:
  指的就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用火历史,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那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就可以燃烧起来呢?
  二.燃烧的条件
  *着火点:物质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
  介绍红磷与白磷性质上的差异,演示,边实验、边讲解,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
  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开始燃烧,产生白烟,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为什么也不能燃烧,
  因为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同样是白磷,水中白磷的温度比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还要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
  水中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不能燃烧。
  若向热水中通入氧气,自磷会燃烧吗?
  你认为可燃物燃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1.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2)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可见内因(可燃物)是变化的根据,外因(燃烧的条件)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冬天生煤炉,不是用火柴直接点燃煤,而是点燃纸或木材等,为什么?
  在知道了燃烧的条件后,你认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灭火?
  2.灭火的原理:
  (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炒菜时,如果锅里的油着了火,你该怎么办?说出你的依据。
  总结肯定学生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灭火方法。
  第四节后习题第2题,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的足量空气(氧气),冷空气虽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不会使温度低于着火点,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由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而引出爆炸。
  三.燃烧的一种特殊现象——爆炸
  1.爆炸的条件
  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内容,找出爆炸的条件及其与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2.安全知识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象燃烧那么剧烈何发光、发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如铁的生锈,我们很难觉察得出,这种氧化我们叫做缓慢氧化。
  四.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很被难觉察氧化。(如铁的生锈)
  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引入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要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就会越积越多,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且可燃物周围有空气时,不经过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燃烧,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自燃。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的现象。
  白磷自燃。
  观察现象并分析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区别:条件不同,放出的热量、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否到达着火点、反应的现象不同。
  氧化
  反应
  剧烈氧化
  (燃烧)
  平静燃烧
  在有限的空间内
  急速燃烧
  ——————
  爆炸
  可能引起
  缓慢氧化
  ————
  自燃
  (四)总结、扩展
  本节学习了几种氧化反应,其中燃烧的条件是重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了灭火的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燃烧现象,接触一些没有氧气参与的燃烧现象。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内容,划出记忆要点。
  2.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务教学设计的意涵一,教学设计的意义1。教学设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教学的蓝图,一方面是教学的处方2。教学设计是为提升教学功能与教学效果,有系统地应用各种学习及教学理论,并考虑教学及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为帮助广大教师实施好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将从日常教学中经常接触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和说课设计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信息技术教育新教材的实施点滴。一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岳麓区长茅岭小学罗米娜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49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2学会初步预摇篮曲教学设计北碚区中山路小学孙莉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课堂引领者店口一小姚炜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对称。青岛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第282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2,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欣赏,审美能ampquot秒的认识ampquot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二)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完整版请下载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知识物体分类教学设计中海康城小学龙笑波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设计执教乐清市实验小学章永权备注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选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内容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
自我保护(第一课时)粤教版思想品德学科七年级下学期课时授课计划第七单元第三节法律护我第一个框题自我保护(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自我保护是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法律护我第三节的第一个框题。在此之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第一课时人生自强少年始)一学习目标懂得自强的含义,知道自强精神的表现,感受自强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体会自强不息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小学自己去吧语文教案一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三小学英语人教版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让学生兴高采烈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是我们当教师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说课,让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说课稿我上的天平游戏是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91页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3根据四则运趵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我能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基础要求提高要求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知识1使学生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2使学生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使学生了解自信自负和自卑三者与成功的关系能力1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感受成长一逆境顺境的作用1顺境a个人能够保持勤奋自律坚强进取等优良品质时,才会更好地促进人的成长。b个人如果贪图享乐,意志薄弱懒惰,顺境则成为个人成长的阻碍,它消磨人的(),使人安于现状,走进青春教案课题走进青春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青春期的种种生理心里变化都是正常现象,并因此而坦然面对。教材分析重点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探究自己身上有哪些变化难点开启青少年的心扉,正视自己青春期的种种平等交往第一单元第二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2)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第七课面对公共生活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个人的社会角色相关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个人与社会及社会公共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亲社会意识。在此基础之上,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应当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