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爱惜粮食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两首诗,就是反映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米来之不易的古诗。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
  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禾"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1)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指导看图
  1.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样的场面?
  2.第二首诗正是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二、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粒。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精耕细作 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现像诗句中的悲惨景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
  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饿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丰: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总结课文,教育学生要辛勤劳动,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2、完成课堂作业 。
  教学过程 :
  一、总结课文
  1.学会了两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
  2、用各种形式背诵古诗。
  二、完成课堂作业
  作业设计:
  一、组词。牛( ) 木( ) 立( ) 古( )
  午( ) 禾( ) 粒( ) 苦( )
  二、积累词语。春种秋收、五湖四海、硕果累累、两手空空。
  板书设计 :
  20 古诗两首
  锄禾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春种一粒粟,
  汗滴禾下土。 秋收万颗子,
  谁知盘中餐, 四海无闲田,
  粒粒皆辛苦 农夫犹饿死
  21、锄禾
  一、 导入
  1、 小朋友们,今天正好有这么多的老师在,我们来开个诗歌朗诵会,展示你们的才华,好吗?谁能背一背给大家听? (指名汇报)师评:看来大家积累的古诗可真多呀!
  2、 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起劲,唐代诗人李绅也想来参加,他带来的`诗是——出示课题词卡:锄禾 (全班齐读),大家可要注意了,"锄"是翘舌音,大家再把课题读一遍。
  3、 这其中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地,过了一段时间,绿油油的禾苗长出来了,特别让人喜欢。可是,这时周围的杂草也跟着长了起来,快把禾苗的营养吃光了。如果你农民伯伯,你会怎么做?(指名答)
  4、 对,为了让禾苗长得更好,用锄头把周围的杂草锄掉,这在古时候就叫"锄禾"
  二、 初读识字
  1、 在课前老师调查,大家就会读这首古诗了,谁来试试?师评:声音真响亮/很流利(板:会读)
  2、 大家知道吗?光会读还不行,还要注意把古诗的每个字音读准,现在就大家翻开书119页,对照着拼音读一读,找一找哪些字是我们容易读错的?(生汇报,师在黑板上圈出)师评:你们读得真仔细
  3、 经过刚才几个小朋友的提醒,我们现在再来读读古诗。(指名读,齐读)板:读准
  三、 悟读古诗:
  1、 老师看到大家读得那么有意思,也想来读读。(师范读)
  2、 老师读得怎么样?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对呀,那是因为老师知道了古诗的意思。
  3、 那现在大家就在四人小组讨论,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句子,没读懂的句子也提出来。(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4、 学"午":如生读出该句,就请该生读字卡。出示字卡,那你能不能读读这个字?谁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5、 大家看看图,当时的太阳怎么样?一天中什么时候的太阳最大?(中午)对的,农民伯伯在太阳最大的时候在地里锄杂草,汗水都滴到禾苗的泥土里了。谁再来读读这了两行?师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还没感到烈日当空/看来你真是一个会朗读的小诗人,老师仿佛看到农民伯伯满头大汗的样子了/太阳可真大呀,农民伯伯的汗不停往下滴。
  过渡: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3、4行告诉我们什么?
  6、 每当你看着盘中的白米饭时,你会想到什么?
  7、 学"辛苦",出示字卡"辛":指名读,你能说说怎么记吗?
  师述字理:农民每天都要站立在田地里干十多个小时的活,辛苦不辛苦?
  8、 平时,你还觉得什么事情辛苦,能不能用辛苦说一句话?
  9、 看来大家都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谁来读读后面两行诗?师评:看来你已经知道粮食的可贵了/那米饭可是用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呀,谁再来?/每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呀,你能再试试吗?/可真是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四、 说话拓展
  1、 师出示几张浪费粮食的画图,大家仔细看看,和同桌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句式:
  2、 指名汇报。师评:
  3、 看来大家对这首诗的体会更深了,那我们再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板:读好)
  过渡: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五、 指导写字
  1、 这一课有几个生字?不用老师教就已经会写的小朋友举手。好的,那今天大家就来当当小老师,看看这字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的?(出示字卡:禾)师范写,生描红。
  2、 相继出示:午、辛、苦
  六、 小结:今天学完了锄禾这首诗后,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相信会更加爱惜粮食,课后,大家收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诗来读读。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教室里轻声播放着典雅的古琴曲,讲台的大屏幕展示一幅灰蓝色调的天地沙鸥图。)(点评)开课就以典雅的古琴曲和大屏幕展示的天地沙鸥图把学生和听课者带入一个艺术境界。师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美文共赏赏有层次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程继伍一。教学指导思想美学是鉴赏的哲理升华,语文鉴赏课是一种课堂审美活动。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鉴赏讨论活动,并通陈奂生上城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陈奂生向老婆交帐的假设和讨论,熟悉小说情节结构,把握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2通过启发式讲授,具体分析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门外观球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有一项体育运动,它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热心观众,你们知道这项体育运动是什么吗?生足球!师老师带来些球星的图片,如果认识,就请你们大声读出他们的名字!生郑智!李金羽!罗纳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九里山乡中学常慧玲教学设想本诗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首当代诗歌,因此要从朗读上着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要让学生对诗句的品味有自己的体会,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1。掌握诗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时间一课时上课,师生问好。师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此写了许许多多的诗老王教学实录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时,按照上课惯例,从三方面做预习工作一是不解之处二是精彩之处三是有误之处。每个同学至少要有一处发现,传统玩具总动员的说课稿三年级传统玩具总动员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看到我手中的这些玩具大家一定会倍感亲切,甚至会饶有兴趣地玩上一会儿。正是它们,承载这我们童年时代的温暖和甜蜜。请大家带着这份温概率的应用高一数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模拟方法是北师大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第3节,也是必修3最后一节,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古典概型的基础上,用模拟方法估计一些用古典概型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的概率,李龙眠画罗汉记阅读答案李龙眠画罗汉记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你有资格玩吗的阅读答案原文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我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
白娘子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对故事中的人物有强烈的爱憎。2能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复述课文3认识11个生字教学重点能回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教学难点同重点教学流程一质疑课题,导入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二年级语文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我的发现这是一道组合拆分认字的练习题,蓝绿相配的长方形中是一个多字组合体,它可以拆分出立日音十早章口古儿兄克等十多个字。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去拆字。1学生各自找组合体中所隐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知识与能力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过程与方法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开国大典拓展阅读教学设计范文每天早晨目睹国旗的冉冉上升,在那庄严的时刻,同学们高唱国歌,当同学们学习到开国大典这课时,又再次感受了那更为神圣的一幕,他们不禁对开国大典的内幕国歌国旗的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为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文章内容,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2学习赏析抒情小品文的方法。3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二能力训练点1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分一分教学设计分一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一上第8到第9页,分一分课型新授施教日期月日星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使学生通黄河象逆推教学设计黄河象是一篇科普小品。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科学家们是怎样想象黄河象的来历?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这是全文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5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国武夷山天游峰能够认识并运用课后生字词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运用课文语句分析扫路人形象,并总结人物描写方法能够通过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总结扫路人的精神,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