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三节ampnbspampnbsp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2.了解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3.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环境战略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计算活动中水泥厂污染造成的损失,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让学生讨论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3.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战略措施。
  难点
  1.绿色gdp、人类发展指数。
  2.掌握计算活动中水泥厂污染造成损失的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文字资料和漫画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结合实例归纳分析,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接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是它的概念、准则和行动纲领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课本上的这幅漫画,面对环境问题,我们每个人应具备怎样的态度和责任?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新授]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在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组成了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深刻的变革。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板书)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举例]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做一国之君却不能严格地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立他做天下的帝王。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砍伐栽种不失季节,所以山林就不会没有草木,百姓也会有多余的木材。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使水塘枯竭而捕鱼,怎么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山林去打猎,怎么能打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承转]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目前我国的国情
  (1)庞大的人口压力
  耕地占7%,而人口占21% 。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每年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掉。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人口压力
  经济迅猛发展
  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
  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补充]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又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其中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建立费用与资金体制、加强教育、发展科技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任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和防灾减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能源和生产消费等部分。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
  [承转]我国面临着如此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政府针对国情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板书)
  1.人口战略
  [说明]xx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其中5000万为贫困人口,5000万为残疾人,15岁及以上半文盲人口1亿多。在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 16亿。
  [提问]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回答]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
  [提问]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回答]一方面,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知识窗]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5月发表的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它包括具体的三个指数:①收入——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
  ②寿命——反映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用平均预期寿命来评价计算;
  ③教育——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反映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资源战略
  [自学提示]我国资源的现状如何?
  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短缺已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压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阅读课文和知识窗]为什么节约能源势在必行?
  [回答]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而且提高缓慢。
  [提问]应采取什么措施?
  [回答]既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潜力,促进其增值,并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3.环境战略
  [自学提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回答]面临的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承转]近年来我国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环境问题还比较严重。
  [补充]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老问题,但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环境污染过去主要集中在城市,现在乡镇企业发展后,农村的环境污染程度比以前大大增加了。
  [知识窗]绿色gdp
  [讲解]多年来,提到增长,人们就会想到gdp的增长。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有增长不一定就有发展"。增长和发展都必须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这种代价就叫"生态成本"。针对这一问题,生态经济学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即从现行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
  计算公式: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
  (自然部分虚数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生态质量退化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
  人文部分虚数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失控造成的损失、疾病造成的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等。)
  提出绿色gdp的概念,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公众形成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风尚,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4.稳定战略
  [承转]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那么,该怎样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
  [师生共同总结]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和全体公民的行动,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小结]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选择。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面临的困难和关心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是石刻持续发展的具体道路也不会完全相同。人口问题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青年学生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对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有所了解,逐步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课堂练习]活动
  1计算由于水泥厂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是多少?找同学来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回答] 玉米减产造成的损失:6750 10% 0.9 66.67 2=81004.05(元)
  小麦减产造成的损失:5250 5% 1.2 66.67 2=4xx.1(元)
  2.根据材料判断柳林村与梨树村的做法孰对孰错,为什么?
  [分析]柳林村的做法只考虑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破坏了土地资源,对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威胁,是不可取的;
  梨树村的做法既开发了矿产资源,有保护了耕地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可取的。

记叙文阅读集锦之四阅读怜悯和善行的距离张揆辅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小说阅读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开学三天后,我如愿当上了班长。我在高中时一直做班长,有经验,所以充满自信。我希望一个班级能有好的团队精神和面貌。当天下午,我走上讲台对大家说打扰各位同学几分钟,为了方便大家联系,我小说阅读画家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小说阅读听出心灵的杂音去年夏天,从省医科大学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我随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实习。院长告诉我们,三个月实习期满,如果我们表现良好,就可以成为医院的正式人员。实习第一天,我们来小说阅读花事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妈妈小说阅读山就这么高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小说阅读喂出来看上去,这个洞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似的。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并且,也许越往深处洞的直径越大吧。填洞公司的经营规模一点一点地扩大了起来。全品中考网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上星期老师和领导们听了我的公开课,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说不紧张是假的,特别是上课时间晚了近10分钟让我心里很没底,生怕讲不完整节课比较赶进度,所以很多准备的东西比如引入国学经典板关于话题作文(八)话题作文的拟题技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题目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使人一见钟情的因子。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先声夺人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里的题高,从关于话题作文(七)话题作文写作的文体选择高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那么,高考话题作文写作如何选择文体呢?除了写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外,在文体上求创新,不失为一条好路子,比较容易突破。文体,大致可分为两类文艺文和实用文。文艺文包关于话题作文(六)话题作文写作的技巧一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
墨与彩的韵味美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第24课动荡中发展的南朝P辽宁省凤城三中陈桂花(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南朝宋齐梁陈的更替士族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2思想教育南朝时期,北方南迁的劳动人民与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劳永州韦使君新堂记阅读答案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茶可道茶亦悠然阅读理解及答案茶可道,茶亦悠然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我们则习惯于饮茶。在我看来,喝咖啡是一种享受,饮茶则是一种境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诸多的不同。西方人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则崇尚内心自悠然把酒对西山阅读理解及答案悠然把酒对西山阅读理解及答案悠然把酒对西山颐和园陈从周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吧!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七年级音乐下册行进中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饱满有力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并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2愿意并积极的参与歌曲的编创活动。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七年级音乐知识我爱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4学生能彩色的非洲的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课文平移变换教学反思范文平移变换是一节从概念引入的实践型教学课,如按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概念,再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实质不能真正理解,而且也容易遗忘所学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课文静夜思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总是希望在讲课前做好一切准备,绝不允许自己在学生面前出错。一直都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今天教静夜思这首古诗,指导朗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