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展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
  2.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及澳门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二、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像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置情境,多媒体播放图片)
  同学们,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令亿万中国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日子, 1997年6月30日晚,十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庆祝香港回归这令中华儿女欢欣鼓舞的历史时刻。那时的天安门广场,华灯流光溢彩,人如海,歌如潮。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呢?香港又是怎样回归祖国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板书〕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板书)
  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板书)
  合作探究一:要探寻香港、澳门的回归,首先要了解她们是怎样离开祖国怀抱的?两地的沦丧,说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假如你是当地居民,你有什么感想和希望?
  (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它是英国殖民者使用战争手段,通过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先是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8月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然后是1856年10月,英国又联合法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界限街以南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竞相在华划分"势力范围",英国又于1898年6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 期满。十分明显,上述三个条约都是英国武装侵略的产物,都是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届政府也都不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
  (2)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它是在明朝中晚期被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去。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晾晒被海水浸湿的货物为由,强行在澳门登陆。1557年,他们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鸦片战争后,葡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其中塞进了葡"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1928年,国民党政府与葡政府签订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该条约仅对关税税则、商业事务等事项重新做了规定,并未涉及澳门地位问题,葡占领并管理澳门的状况也未改变。
  (3)说明了明政府以及清政府的腐朽无能,香港的丧失更是进一步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
  (4)盼望国家富强,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播放《七子之歌》渲染气氛,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其余六篇分别为《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正值闻一多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期间。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年的他,多次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加上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使他更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也使他更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一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控诉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罪行。)
  合作探究二: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果解决香港问题,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符合历史潮流,各方应该接受,可以减少阻力,有利于港澳顺利回归。
  合作探究三:使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就必须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请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地区在回归前是什么情况?怎样才能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呢?
  (1)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使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祖国内地有不少差异,一方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香港与澳门发展起来,香港经济迅速发展,不仅亚洲四小龙,而且是重要的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信息中心。从历史来看,大陆与港澳台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从现实来看,港澳台的人民和大陆人民都希望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一国两制"正是从这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一要实现香港澳门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的繁荣。
  过渡:综上所述,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则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板书)
  合作探究四:为了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构想,这个构想是什么?"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内涵是什么?"一国两制"有何意义?
  (1)"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占中国绝大多数的主体部分—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2年12月,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
  (2)"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赞同,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创造了条件;其次"一国两制"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一国两制"也有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为解决一些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过渡:"一国两制"的提出,刚开始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但是首先在香港问题的解决上得到了验证。不久,澳门问题的解决也证明了它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构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的第二个问题。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板书)
  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论述。
  讲解:现在我们有了好的想法就要付诸实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从1892年6月中国开始于英国展开了收回香港问题的谈判,整个谈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是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到1983年6月,英国提出继续统治香港,不肯归还。撒切尔夫人认为,按照国际法的惯例,这三个条约至今仍然有效。1997年,中国只能收回租借出去的新界的主权,香港岛和九龙应另当别论。对此,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余地,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能把香港收回来,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中国希望和平收回香港,谈判收回。如果谈不成,中国也要收回。"由于结束殖民主义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崛起的中国,英国最后还是采取了比较明智的态度。第二阶段是从1983年7月到1984年9月,英国企图以主权换治权,主张1997年以后继续发挥英国在香港行政管治中的作用。对此,我国政府仍然寸步不让。因为主权和治权是不容分割的,经过反复较量,英方不得不接受中国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案,放弃了对香港治权的要求。中英谈判历时两年,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1984年1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关于香港问题的签约仪式,中英两国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即《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后,中国政府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政府管辖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1984年香港问题解决后,澳门问题即提上了日程。1986年6月,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开始。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声明,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过渡:中英和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经过平稳过渡,两地终于按时回归祖国。下面我们看回归的具体过程。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板书)
  (1)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xx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庄严升起。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报,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xx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从这一刻起,澳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刻起,中葡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的友好合作也将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响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46秒后,两面旗帜同时升到旗杆顶端,猎猎飘扬。至此,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仪式。
  合作探究五: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1)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回归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课堂小结: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而最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了,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台湾何时才能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呢?下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来一起探讨。
  【作业布置】
  课后查找关于台湾问题的资料,再思考:你如何看待祖国统一前景并说出你的理由?
  对祖国的统一大业充满信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陆经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为祖国统一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板书设计】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反思】
  本课,在处理教材上,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讨论,使学生对课文重点理解掌握,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背影教案教学目标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教学重三只蝴蝶语言活动教案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只蝴蝶语言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参考。三只蝴蝶语言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复述假如第一课时教案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小树,太阳,小鸟等图片。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么?马良用这枝神笔为老百六年级Oh!ThatsMySon!的英语教学反思本课是EEC小学英语六年上第七课Oh!Thatsmyson!第二课时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千以内的数的读写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知道其组成。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1。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2。中间中班语言买菜教案活动目标1在生动活泼的表演性活动中,了解菜的特点。2让幼儿学会歌曲并能体会歌曲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鸡蛋母鸡青菜鱼等歌曲中有关的菜的卡片。2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欣赏歌曲1你们去过菜场小松鼠采果子小班体育游戏教案活动目标1练习走不同宽度和高度的平衡木。2能动作协调地走平衡木。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准备高度和宽度不同的平衡桥低而窄的桥高而宽的桥(宽度1520厘米左右高度1525厘米左右)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四季教案范文设计理念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抓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这条研读主线,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案例反思这节课让学生先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这样的与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带上她的眼睛的教学反思带上她的眼睛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新增自读课文,篇幅较长,但读来悬念四伏高潮迭起,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科幻小说。课文设计教学时长为两个课时,更确切地说一个半课时最为适宜。第一课
一丝不挂的成语接龙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个成语的成语接龙,希望大家喜欢。一丝不挂成语接龙一丝不挂rarr挂肚牵肠rarr肠肥脑满rarr满打满算斗开头的成语接龙集锦ldquo斗rdquo字在我国古代及现代都是常用字,你知道斗开头应该怎么做成语接龙吗?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斗字开头成语接龙相关内容。以斗开头的成语接龙斗志昂扬rarr扬以罢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以ldquo罢rdquo字开头的成语,可以拿去成语接龙,包含成语的解释。第一个字是罢的成语罢字开头的成语罢黜百家和罢有关的成语罢黜百家善罢干休欲罢不能罢字开头abca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家都有听过,它们有哪些呢?下面是品学网网小编带来abca的成语有哪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abca的成语有哪些1床上安床床上迭床床上叠床床上施床床下安床错上加错豆萁燃豆讹带有阻字的成语和成语解释有哪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肯定也学习过不少的成语,关于带有阻字的成语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带有阻字的成语和成语解释,供大家参考查阅,希望可以帮到你。带有阻字的成语妍姿艳质怎么做成语接龙妍姿艳质这个成语一般形容女子,用这个词怎么做成语接龙呢?下面品学网网小编教你如何用妍姿艳质做成语接龙,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妍姿艳质的意思成语妍姿艳质拼音yaacutenzyagr成语甘之如饴甘之如饴是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你们知道甘之如饴的造句吗?下面是品学网小编带来的成语甘之如饴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甘之如饴的解析释义把活动儿歌玩树(原文)儿歌玩树小蚂蚁,绕圈圈。小毛虫,荡秋千。小松鼠,跳树尖。小麻雀,在树间,咻!冲上天!小白兔,在树下,蹦蹦跳跳玩游戏。小猴子,在树上,尾巴摇来摇去荡秋千。小蜗牛,在树叶上,背拍手儿歌2首1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你拍二,我拍二,天天都要带手绢。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换衬衫。你拍四,我拍四,消灭苍蝇和蚊子。你拍五,我拍五,有痰不要随地吐。你拍六,我拍总结音乐游戏魅力无穷音乐游戏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游戏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将音乐的内容用游戏化呈现出来,使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教师在游戏中教。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我最喜2019年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这学期时间短,活动多。因而,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在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