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
  【教学步骤】
  导入
  1、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2、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二战"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明确"冷战"政策的概念。
  一、冷战政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
  二、"铁幕"演说:1946年、演讲,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分析:杜鲁门主义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特点是:以反苏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2、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我们先来看看二战结束后欧洲的状况。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图片。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美国为何担心吗?
  阅读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引导学生思考:"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引导学生分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对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
  3、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请看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的。由公约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再由学生绘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苏联、东欧在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包围圈。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分成哪几个重要环节?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展示: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势图。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小组讨论:"冷战"政策的定义:"冷战"政策的表现;"冷战"对当时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追根求源: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
  【教学反思】
  第2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知道欧共体;简述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知道欧共体。简述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概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
  【教学步骤】
  导入:
  1、一试身手:多媒体展示《1950---199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情况描述、原因思考
  2、你知道吗?介绍《硅谷》:96年时,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说一说:展示《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图,图中的数据表明了什么?
  2、各抒己见:请结合有关二战的史实说明五六十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原因。
  (二站初,美中立,大发战争财,军事工业迅速发展。经济重心由东逐向西部和南部发展。大力发展科教,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自由空间:以"美国经济与教育、科技"为题组织自由发言。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西欧的振兴和欧共体的建立
  1、考考你:你知道"西欧"的概念?
  2、图片《重建柏林》、《二战后的欧洲城市》等:战争的巨大破坏,一片废墟,当时人们对欧洲的重建普遍不抱希望,有人认为仅把柏林市的瓦砾清除干净就需要20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简直比登天还难。
  3、课堂讨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引导: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由于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是由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指的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
  4、看图学史:《15个欧共体成员国》:包括哪些国家?后来是如何发展的?
  特色论坛: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使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思维拓展:欧共体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议一议: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引导主、客观或国内外两个方面分析)
  2、想一想:美国为什么要扶植日本?怎样扶植日本?战败后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特别是重视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经济,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从50年代中期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教学反思】
  第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苏联和匈牙利的改革以及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要了解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教学过程】:
  导入
  1.新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人物介绍:赫鲁晓夫;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2、东欧改革——匈牙利的改革
  联系旧知: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线索梳理:匈牙利事件的大致经过。匈牙利改革的原因、措施、结果。
  3、中国改革(学生自学)
  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首先肯定东欧国家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接着指出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问题。
  2、东欧剧变概况和实质: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短短
  的两三年间,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各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3、思考与讨论: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实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三、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影响。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2、苏联的解体: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
  议一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说一说: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3、小组活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分析如下:
  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教学反思】:

酸的组词造句1硅酸盐造句通过从COROT7b以及邻近的COROT7c收集到的数据,研究人员能够很有把握地宣称,这颗行星几乎像地球的地壳一样由硅酸盐岩石组成。解释硅酸的盐类,是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关于与世长辞的造句有哪些一如果想要让对方对你死心塌地,欲擒故纵的效果可能比紧迫盯人好。二警方使出欲擒故纵之计,先把小喽罗放了,以便引出幕后大哥,再一网打尽。三本文对环境工艺中运用欲擒故纵法的成果进行了归纳刚愎自用的意思和造句刚愎自用指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如何用刚愎自用造出比较好的句子呢?接下来网小编为您带来刚愎自用的造句内容,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刚愎自用的解释释义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一撮黏土阅读训练及答案很久以前,一条河边有一撮黏土。它是普普通通的黏土,质地粗糙不过它对自己的价值看得很高,对自己在世界上所可能占有的地位怀有奇特的想象,认为只要能得到机会,自己的美德一定会被人们发现。11条刚愎自用造句例子刚愎自用造句1哪知我们老板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我们将利害关系说破嘴了,他还是我行我素。2老王一向刚愎自用,无论别人怎么反对,他就是要硬干。3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却怪别人不配合呢?刚愎自用的反义词反义词虚怀若谷,怙恶不悛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楚因宋国发生战争,楚军打得宋国要投降了就撤军。晋军将领先不听统帅荀林父的命令擅自进攻楚军。楚国大夫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军将领先刚愎自用,内部刚愎自用的反义词是什么刚愎自用形容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刚愎自用的反义词是什么,欢迎阅读。刚愎自用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虚怀若谷,怙恶不悛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好玩的黏土(中班美工)活动目标1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认识黏土的特性。2体验创造性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黏土水图示(一盆黏土三杯水一勺盐)各种模具一块油布牙签叉子勺子冰棒棍塑料刀各种石头积木等活动过程一引导转弯抹角和长途跋涉造句造句,动词词语,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转弯抹角和长途跋涉造句,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转弯抹角造句1伯爵觉察到维尔福夫妇已开始在转弯抹角培养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教案游戏目的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最光荣。3通过引导评议,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游戏人数1012人游戏准备呼啦圈2个,垒球若干个游戏规则团队活动课教案游戏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学会观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集体的含义,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团队活动课教案,欢迎参考!团队活
第三单元ampnbspampnbsp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三世纪的审判点击下载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活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培养以下基础知识,拿破仑帝国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对法国及世界历史的贡献,拿破仑给欧洲及其他国家带来的伤害。通过对拿破第6课ampnbsp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导学案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导学案学习目标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2通过资料,了解希腊和东方文化的交融罗马文化的传播扩散所留下的文化成果,培养观察和鉴赏能力。3让学生第2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之二第2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教案之二教学设计思路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尽量由学生作答。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第12课(学案)亚非拉的奋起课程导入你认真看这张照片了吗?请你仔细观看认真辨别,也许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对了,你会说这是一张会议照片。不错,它的确是一张会议的照片,但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它是1961年召开的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二战后的世界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1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第7课ampnbsp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面性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诺曼底登陆,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注重个性发展激活学生思维九上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教学再设计教师在进行课堂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第14课ampnbspampnbspampnbsp蒸汽时代的到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和火车机车问世工业革命的影响。2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第7课ampnbsp与哥伦布同舟远航教学设计第7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教学设计学习与探究之一一活动主题与哥伦布同舟远航二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多途径收集查阅有关哥伦布航海活动的历史资料,经过合理整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再现历史(编排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考纲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八上p3)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白银外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