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2课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马丁amp8226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 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2. "九十五条论纲"发表于
  a.1518年 b.1517年
  c.1519年 d.1527年
  3.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财富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4.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教皇出售赎罪券
  b.分裂割据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c.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
  d.天主教势力在德意志比较强大
  5.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德意志主要是因为
  a.德意志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迅速
  b.德意志与罗马教廷的矛盾尖锐
  c.罗马教廷最先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d.马丁•路德是德意志人
  6.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是
  a.教会 b.国王 c.教皇 d.贵族
  强化提高
  7.引起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的因素有
  ①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局面
  ②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对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神权统治与经济搜刮的憎恨
  ④《圣经》已经过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8. 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是因为
  ①教会通过征收"什一税"出售"赎罪券",从德意志搜刮大量财富
  ②天主教会时常干预德意志的政治
  ③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榨取的钱财比德意志皇帝的钱财还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9. 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
  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封建主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c.封建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豪夺
  10. 马丁•路德有关国家权力的主张,不包括
  a.国家权力是神授的
  b.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的权力
  c.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d.国家权力应高于宗教的权力
  课外延伸
  11. 材料一 基督教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受蛇引诱,违背上帝神命,偷吃了禁果,这一罪过一直传给人类所有的后代。人一生下来就有罪,这就是所谓的"原罪"。救世主耶稣以自己的牺牲在上帝面前替人赎罪,所以只有信仰上帝,追随耶稣的人才能得救,获得死后永生。
  材料二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一一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请思考:比较材料一、二,你认为马丁•路德的思想同教会的说教有什么冲突?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选集》
  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 ‘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高考猜想
  13. (xx年•广东文科卷)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14. (xx•山东)下图为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封面。
  请回答:
  (1)结合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观点,分析他翻译《圣经》的意图是什么?
  (2)马丁•路德此举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c 解析: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廷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
  2.b 解析:历史是研究时间的科学。该题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考生应知"九十五条论纲"发表于1517年。
  3.a 解析:该题考查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原因"。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是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愤怒的条件下发表的。
  4.a 解析:题干要求的是导火线,应是a项"教皇出售赎罪券
  5.b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作为一场反天主教会的运动,是由于矛盾的尖锐引起的,之说以最先从德意志开始是因为这种矛盾特别尖锐,而c项是矛盾的一个因素
  6.a 解析:例如在德意志,教会不仅控制了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还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全德三分之一的土地。所以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应该是教会。
  强化提高
  7.c 解析:《圣经》并未过时,①不是影响路德的因素,②③正确。
  8.d 解析: 本题针对的是经济掠夺,②是政治方面。
  9.d 解析: 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影响力较其他已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更为突出。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不仅加剧了德意志封建统治者与教皇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的苦难,在16世纪的德意志,罗马教皇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10.c 解析:"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课外延伸
  1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然后联系课本中讲述的教会的说教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即可。
  答案: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他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虔诚的信仰而得救,《圣经》为人们信仰的惟一权威和依据,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往才是正道。这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主张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靠繁缛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天堂是根本相反的,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2. 【解析】 第(1)问回答事件"赎罪券",第(2)问回答反映的"问题",第(3)问要说明道理。
  答案:(1)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
  (3)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
  高考猜想
  13. 【答案】 d
  【解析】 宗教改革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并得到了世俗贵族的支持,宗教改革家抨击宗教的愚昧。所以只有d项正确。
  14. 【解析】回答第(1)题时要注意先答出"因信称义",然后再回答马丁•路德翻译《圣经》的目的;回答第(2)题时要注意承接上一题。
  答案:(1)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能自主地阅读理解《圣经》,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作为中介。为方便德意志人阅读《圣经》,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
  (2)既有利于宗教改革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小学语文麋鹿优秀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浮华的意思及造句浮华拼音注音fuhua浮华解释意思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顾实际。浮华造句浮华造句1作为一位厂长,他太浮华。2由于陵墓教堂规模过小,这些马赛克没给人产生一种空虚冷清的浮华印象。3美不胜收意思和造句成语美不胜收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应该怎么造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不胜收意思和造句,欢迎参考!美不胜收意思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美不胜收造句1。远远地远远地望着石榴花中班探索叶子的秘密教案设计设计意图树叶是城乡孩子最常见的自然物,从南到北,树的种类有许多,唾手可得的树叶其形状色彩纹理各异,其中还蕴藏着树木自然生长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可以说这个以树叶展开的主题是孩子们乐于四年级科学上册瓶吞鸡蛋的秘密教案及反思学情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亲眼看到大气压力的存在,让学生关心生活的科技产品,用所学知识改变生活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磁铁的秘密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活动准备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梁林梅焦建利从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试点现代远程教育至今,全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随着网络教育试点实践的实施,对我国远认识网络基础教学反思1。虽然在平时的课堂上也有进行追问形式的学习模式的探索,但都是小打小闹,大概是尝到了甜头,所以这次大胆地在课堂上进行全面铺陈,效果挺不错。但冷静思考一下的时候,觉得教师在形式的组织网络音乐厅教学反思在准备这一课时,试教了多次,也修改了多次教案,一开始,我都是由老师示范后,再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但是这样的课堂很明显是不合格的。于是我重新分析了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将教材中哪些需要注故乡网络教案一教学目的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4体会作者在小说末尾寄予的深沉的思想感情。二课时四大班农艺园区域活动设计教案一区域名称农艺园设计意图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让孩子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因此,围绕我园重点课程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在农村家庭与幼儿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梳理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完成后。2提出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3提出的正确性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第五章ampnbsp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第一节自然科学教案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教学过程导入172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公开课教案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第17课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商鞅变法二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进一步明确明确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9758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或方案屡屡碰壁。(3)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第20课ampnbspampnbsp西学东渐第20课西学东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必修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第一课内容,前四个单元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情景铺垫。在掌握并理解本课的基础上才能对下一课新文化运第2课ampnbsp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井田制从出现到废除的历史过程,了解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理解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关系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的关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1三民主义(1)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入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xx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那究竟孔子有什么魅力呢?让这位诺贝尔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