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送别朋友孟浩然去扬州时一方面年轻的他一方面向往扬州的繁华一方面又舍不得朋友的离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给学生提醒同学们回忆已知的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由此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接着,我给学生读诗的目标是:读准字音。通过各种读诗方式,指导学生把诗词的字音读准,中间插入认读字卡的环节,帮助学生把字音读准,并通过组词练习初步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理解诗意。在这里,我让同学说说自己不懂的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求知的方法,再提供给学生三种弄懂自己不明白的诗意的方法:可以边读诗边看插图,再思考;可以和参考书;还可以求助自己班上里的同学和老师。学生们可以通过自读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诗的意思。再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怀,感受诗句韵律的优美。最后,我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作业,巩固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回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自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知道哪些关于朋友送别的古诗?
  2、为什么喜欢它?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生读题目。
  4、解题:谁送谁从哪儿出发去哪里?之:去的意思。
  5、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谁吗?
  6、黄鹤楼在哪儿呢?师生交流,激起同学们对黄鹤楼的向往之情。(出示黄鹤楼、广陵的地理图)
  二、流利地读诗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首诗,特别注意把注音的生字读准。
  2、认读生字卡片:鹤浩陵辞州孤帆碧惟际每个字读三遍。
  3、跟好同桌一起再读这首诗,把它读流利。
  4、认字组词;结合诗中词语,对比古今词义的不同。
  浩:这里指名字中的一个字;陵:古代多用作地名;孤:联系孤帆来解释;惟:联系惟见来理解。
  5、再读古诗,注意它的停顿。
  6、指名读古诗,生评议;(字音、节奏等);再指名读。
  三、理解诗意
  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师作上记号。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3、师帮助归纳:老师给大家三条求助方法:
  1〕看课文插图,用心思考;
  2〕查学习古诗的工具书;
  3〕求助学习古诗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师。
  4、生开始自主学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习。
  5、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谁知道的最多。重点词句教师板书。
  烟花:柳如烟,花似锦。三月:阳春三月。下:顺流而下。碧空:蓝天。尽:消失。惟见:只看见。天际:天边。
  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的意思。
  7、老师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坐着船顺流而下去千里之外,繁华的扬州,多想跟老朋友一起去那繁华的扬州城里看看。我站在黄鹤楼上一直看着看着,直到那孤零零的帆影越飘越远,慢慢地消失在蓝天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边流去。
  8、老师说的跟同学们讲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9、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会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想想作者李白此时的心情。
  2、用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这首诗。
  3、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加上动作朗诵这首诗。
  指名背,生评议,再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赏析
  1、师给出一首送别的诗
  长江之滨母送别,
  荆州此去似天涯。
  立志定要学成归,
  寸草才可抱春晖。
  2、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是讲什么的?
  3、喜欢吗?为什么?
  4、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揭示谜底,是老师自己写的。
  5、师小结:生活中美丽风景和难忘的心情都可以用诗表达出来。
  六、布置作业:
  1、检测本课生字词,读字组词。
  2、今天你想做什么作业?
  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熟练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了解算式的意义。教学准备一排楼房的图片连成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建起了许多漂亮的楼房,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有一个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3。通过加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重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地进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美丽的草原教案设计孩子们跃跃欲试,选定一部分同学到板前确定个人所画的内容。说说自己合理安排画面的理由。边欣赏边小组合作找出正确答案,代表汇报。培养孩子观察画面的确定方法。增强对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了解。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范文活动目标1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喜洋洋,感受其欢快喜庆的音乐特点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游戏动作,能对输赢结果做出敏锐的反应3有两两合作协商决定游戏规则和游戏玩法的意识。活动准备音乐图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卖火柴溶解度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物质的溶解性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教学过程复习1饱和溶液不饱和河网的解释及造句河网拼音注音hewang河网解释意思纵横交错的许多水道所构成的整体化。河网造句1连接印度河与附近湖泊的河网,也同样涨起洪水。2利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具有较发达的河网和方便的入海通道,将有关甄嬛体的造句1天气甚好,乃是极好的日子。本宫琢磨着好久没和姐妹们一聚了,私心想着不如借五月二十一日本宫生辰这天与姐妹妹们在xx饭店一聚,以增加我们的姐妹感情,不知姐妹们是否赏脸肯前往一聚呢。2
八年级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的教学反思如何才能培养出习惯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发展性学习的学生?怎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学习者有幸福感的学习者?作为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实践反思创新的过程中,才能探索出小班手工变一变教案与反思能用各种图形自由组合图案,并且能形形变出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小班手工变一变教案与反思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活动意图怎样培养小班的小学两只小狮子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就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范进中举最新教案教学目的1探讨小说中的讽刺艺术2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协作交流能力3写作模仿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教学难点如何在小说中运用讽刺艺术。(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蝉孤雁精品教案。教案设计诵读欣赏古诗蝉孤雁(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疆五家渠一中苏新华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有关课文草原的早晨教案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片。导语那还等什么,咱们赶快学课文吧!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自读全文。学习第1自然段。1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师你觉得她哪些词读得特别好?2细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石头书教案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一)曹刿论战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教学设想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翠鸟课文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2让学生体会文中德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进行环保教育二学习重点1认识翠鸟外形的特点。2学兰兰过桥的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难点如何9。2溶解度化学教案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寻找答案。教师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你能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