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班主任兵法之形篇

  有一位班主任,这样问他的学生:你同样的错误犯了一次又一次,老师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改不掉?你说,老师究竟要怎么做,你才能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学生回答:只要你不做我们班的班主任!
  我想这位班主任听到学生这样回答他大概要昏倒了!我不能说这位班主任的工作一定是失败的,但是,至少在对这名学生的教育上,他是不成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使让我出主意,我也是没有办法的,由于前面的教育方法已经很错误,后面再怎么努力,其结果只能是大败和惨败的分别了。
  善于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的地位。这是孙子兵法第四篇《形篇》的重要思想。原文是这样说的: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首先不被敌人击败,然后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
  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想法太重要了!可惜我们很多教师可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在做后进生的工作时,急功近利,缺乏耐心与宽容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恨不得这些学生一夜之间老母鸡变成鸭,一个个都实现质的飞跃。学生进步不大,或出现反复就唉声叹气,丧失信心,结果是这些后进学生经过我们教师的教育,不是变好了,而是更差了!说到后进生,他生来就是后进生吗?我们可以回想我们的学生,当他们小学一年级第一天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进学校时,哪个不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哪个不是积极向上准备充当好学生?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一批一批的后进生形成了,最终,有些学生积重难返,甚至不可救药,个别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生前途毁于一旦。对于后进生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教师有没有责任?该不该反思?或许有教师说这些学生的失败有很多原因,家庭的,社会的,不是教师所能左右的,此言不虚。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没有责任呢?学生以一种失败者的心态从学校毕业,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在其中起了坏的作用呢?
  我想,对于后进学生的教育,教师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情况不是变得更糟就是胜利。抱着这样一种思想,我们的工作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地转化学生,才不会犯事与愿违的错误。
  有一些教师,总是心太急,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犯一点点小错都不肯原谅,都要批评。学生进步不大,就要严辞训斥。于是,作业布置很多,题海战术,卷子一张接着一张;上课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还要经常拖堂;学生的进步总觉得不够大,要是退步了更是不能容忍,一顿臭骂是至少的。对于这样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不反感呢?可是,教师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是为学生好,学生不服气,有情绪他也很痛苦,但是没有去反思自己的错误和责任。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的分析情况,就会知道,这位教师违反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则,他很想做出成绩,弄得学生都很讨厌他,结果适得其反。我对这些教师的一个描述,叫做:立功心切,结果反而用力过猛。
  本文开头讲的这位班主任,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用力过猛,败相已露。事到如此,他已经没有什么取胜的机会了。他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弄僵了,在师生关系中已经被动了,就好像下棋一样,一着受制,步步受制,一着被动,步步被动。一开始不谨慎,后面无论如何补救,都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反复考虑,这样做有没有副作用,这样做会不会有不良后果产生,没有把握的教育,就暂时放一放,没有深思熟虑,就不要说过头的话。通常来说,多一些鼓励赞扬是没有错的,尽量不要盲目地批评学生,因为不当的批评是很容易使教师陷入被动的。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道理。胜利的军队总是先造成胜利的条件才同敌人作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打起来然后侥幸求胜。其实我们很多教师就是这样的。对付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办法,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就进行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也是侥幸的。真正高明的教师必须把情况调查清楚了,胸有成竹了再出手。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可是要把工作做好我们就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而不能两眼一抹黑,碰运气。教到好的学生便是运气好,教到不好的学生便认为自己比较倒霉。经验是可以积累的,方法也是可以学的。错误可以犯,但是相同的错误不能重复,时间长了,我们总能摸索到教育的一些正确途径。
  决定教育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学生的发展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可能成功还是可能失败,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就像成功的战争一样,成功的教育是可以预见到的,但不是通过蛮干取得的。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能够成功,我们通常可以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的情况执行得怎么样?邓小平说,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可见制度是很重要的。学校、班级是不是有法可依,是不是有法必依,教师是不是赏罚分明,学生是不是有榜样,正气是不是压倒邪气?这些都是对学生发展影响很大的因素。好的规章制度应该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应该是能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的。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凝聚力强的集体,纪律一定是严明的,制度一定是合理健全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1979年他来广州看他的姐姐,那时候广州晚上全是黑的,街上没有灯;市场上连一只鸡蛋都买不到,到外面吃饭很难找到一家好的餐馆,有时候叫了菜也没有白米饭,因为那时候白米是要配给的。22年之后的一个农历新年,他又到广州来,到佛山一家酒家吃午饭。那酒家里有一条食街,你可以随意选购东西让他们煮,有汤水部,有海鲜部,有小炒部,有烧腊部……光是海鲜部里就有六种虾,任君选择,琳琅满目,多得不得了。那酒家全坐满了人。22年时间,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产权制度改了,生活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中国还是70年代那种制度,那就连一只鸡蛋都买不到。所以说制度很重要,我们现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反思应试教育的危害,搞课程改革,考试改革,就是为了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制度。
  第二,学生的成长环境如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已经很明了了。学生不是个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受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受他的朋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弱,由于不慎交了不良的朋友,轧了坏道,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好的教师一定是注重校风、班风的建设。好的环境和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有些家长愿意出很多钱把孩子送到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就是看中那里的氛围了。一些名校,由于历史悠久,积淀很厚,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氛围是几代人共同创造的,是金钱所不能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看一个人的成长,可以先分析他所处的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车子停放在类似的环境中,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保持不动。打开的车辆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无遗,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但是当实验人员将这车子的窗户打破一个之后,一天之内,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了,内部的东西也偷得一空。这项实验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所以在不良的环境中,人的本性中不好的一面完全暴露出来,而且因不良环境而放大,使环境更糟,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可不察。
  第三,教师是不是有人格魅力?学生长大之后仍然记忆如新,不能忘怀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时代是很容易崇拜一个人的,如果教师能有幸成为学生的崇拜者,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荣誉,对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益事呢?尤其是学生所崇拜的教师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好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起点,更能够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一个人一旦有了目标,他的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了。苏格拉底有一天外出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遇到一个年轻人迎面而来,苏格拉底首先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样的东西;在哪里可以买到那样的东西?年轻人一一回答苏格拉底的询问。然后苏格拉底问道:"那你可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制造良善和美德的人?"年轻人回答:"不知道。"苏格拉底说:"那么就跟我来学吧!"俗语说,经师易找,人师难寻。遇到苏格拉底这样的良师,是每一位学生的幸运。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要修身养性,让你的学生无时无刻都感觉得到你的人性光辉。
  第四,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受到激发?要知道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这个观点已为许多心理学的实验所证实。美国一个心理研究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一〇一磅,然后将这些人催眠,并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在重新测量他们的握力,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六十磅左右了。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一百四十磅。换句话说,他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教师应当懂得心理学,应当善于激发学生的向上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象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也正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是不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他是受压抑还是蓬勃发展的,他是不是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学校教育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我怎么来评判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成功?就看以上四点。如果以上四点都做得很好,我可以这样说,它的教育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即使有个别小的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是已经无碍大局了。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他不可能学坏!如果我是学生的家长,我会很放心地把小孩送到这样的学校去读书。
  孙子说,胜利者作战,就像掘开八百丈高山溪谷中的积水那样奔流直下,具有雷霆万钧之力,不可阻挡。善于做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是这样,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为大势所趋,这是因为他关键的因素都抓住了,都做得很好。为什么我们许多教师觉得自己对教育事业已经很投入了,付出也很多了,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感到很郁闷,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力气没有花在刀刃上,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没有效率的。决定教育成败的主要因素没有抓住,花再大的力气也是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师,只能屡战屡败。

初一音乐凤阳花鼓作者肖丽娣年级初中一年级执教深圳市华强中学肖丽娣教学目的任务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行进中的歌教学设计新教材人音版课题行进中的歌授课人汤世文教学对象初一(4)班课型音乐欣赏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参与体验法范唱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喜欢聆听本单元的进行曲,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2学生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ampnbsp第四周第一课时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四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曲阿西里西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掌握混声合唱的相关知识西部放歌边区十唱(号子)广西师大附中封奇俊年级初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第一册(广西教育出版社)教学目的一使学生了解边区十唱的产生,了解号子这一民歌种类。二试简单地创作一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二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教学重点难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岭南春早粤曲和广东民歌一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粤曲荔枝颂,让学生初步感知广东粤曲的特点,萌发对粤曲的兴趣和对粤曲艺术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二)引导学生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2二艺术天地(一)音乐与戏剧大进行曲1内容介绍一名阿依达进行曲。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于1871年。管弦乐曲。为所作的四幕歌剧阿依达中的选曲。同年12月24日在开罗剧场首次演出。歌剧剧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1第一单元社会滋养艺术的沃土主题构思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唯物主义的艺术观。组建这一单元,旨在使学生更进一步从感性上认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2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七子之歌澳门课题课型综合课教材分析这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前奏曲小步舞曲教学内容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教学过程1音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资治通鉴唐纪阅读答案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你有什么样的学习技巧去提升阅读理解方面的分数呢?多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是有益的。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资治通鉴唐纪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寂寞出学问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及答案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寂寞出学问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一鸡鸣狗盗如何成语接龙鸡鸣狗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用这个词怎么做成语接龙呢?下面品学网网小编教你如何用鸡鸣狗盗做成语接龙,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鸡鸣狗盗的意思成语鸡鸣狗盗拼音jmiacutenggud微不足道的成语接龙和成语解释微不足道的成语接龙微不足道道路以目目瞪口呆呆头呆脑脑满肠肥肥马轻裘裘弊金尽尽力而为为富不仁仁至义尽尽心竭力力透纸背背道而驰驰名中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在言外外圆内方方底圆盖盖世无双双微不足道的反义词有哪些反义词是词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构词领域里也有它的积极作用。新学期即将来临,童鞋们将又面临一轮的复习,现品学网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微不足道的反义词,希望可以帮助你提高阿谀奉承的同义词阿谀奉承的意思是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你知道阿谀奉承的同义词有哪些呢?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阿谀奉承的同义词阿谀奉承的近义词阿谀奉承的反义词,供大家学习参考。阿谀奉承的琵琶行的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琵琶行的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琵琶行的说课稿1大家琵琶行优质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优质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迎刃而解的典故典故的精妙之处在于含蓄,在于其浓缩的丰富的背景内容和延伸意义。每个典故都有它的历史文化根源。品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迎刃而解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迎刃而解的典故杜预是魏晋之际着名的政治家别具一格的典故典故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大家知道别具一格的典故吗?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别具一格的典故,欢迎欣赏别具一格的意思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别具一格的典故燕昭王求贤的典故讲了什么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职,战国时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燕王哙之子,曾经在韩国做人质,子之之乱平定后,由于原先的太子平被杀,遂由赵武灵王派送重兵回国即位,史称燕昭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