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学四年级上册五彩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12个新词。理解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五彩池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11个生字及12个新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五彩池在哪里。
  (三)练习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12个新词。
  (二)练习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难点
  用自然段归并法正确地给课文分段。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平时见到过的水有颜色吗?(没有),可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四川省松潘市的藏龙山上有个五彩池,那里的水不但有颜色,而且颜色非常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五彩池,(板书:五彩池)了解那里的奇特景象。
  (二)学生初读课文,动笔划出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标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写的是什么?(五彩池的奇特景色。)
  2.学习生字新词。
  (1)在黑板上出示这11个生字。
  仑l*n 瑶y2o 潘p1n 亩m( 碟di7 拇m( 舀y3o 笋s(n 丘qi& 峻j)n 矗ch)
  (2)读准字音
  注意:峻(j)n)不读(z)n)。
  矗(ch))是翘舌音。
  丘(qi&)标调,标在u上。
  复习一下标调规则:a、o、e、i、u、 标调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
  (3)记清字形。
  ① 用比较法记忆仑、瑶、潘、碟、峻的字形。
  仑( )瑶( )潘( )碟( )峻( )丘( )
  仓( )摇( )翻( )蝶( )俊( )兵( )
  ②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拇字。
  母亲的母字左边加上扌就是拇指的拇字。
  ③ 按字的间架结构记忆矗字。
  矗是品字形结构,三个直字合在一起就是矗立的矗字。
  ④ 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亩、舀、笋三个字的字形。
  亩字亠下面是个田字。
  舀字爫下面是个臼。
  笋字上面是?头,下面是个尹字。
  (4)用的方法来了解字义及词义。
  (5)解释下列词语的词义。
  昆仑山:我国著名山脉,在新疆、西藏和青海省境内。
  神奇:非常奇妙、奇怪。
  铺展:铺开向四外伸展。
  惊奇:觉得奇怪。
  丘陵:连绵成片的小山。
  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的像笋的物体,常与下垂的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滴中所含的碳酸钙沉淀堆积而成的。
  险峻:山势高而险。
  矗立:高耸地立着。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
  细腻:精细光滑。
  折射:光线或声波在两种物质的接触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后,进入第二种物质。如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方向发生改变。
  瑰丽:异常美丽。
  (6)读下列词语。
  瑶池 菜碟 险峻 折射 茂盛 丘陵 石笋 矗立 神奇 灿烂 昆仑山 腾云驾雾
  (三)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讲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
  第2自然段:讲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
  第3自然段:讲五彩池池水的特点。
  第4自然段:讲五彩池里的水会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注意:在概括自然段、结构段段义的时候,不要使用疑问句式。
  (2)思考:哪几个位置相邻的自然段的意思相近,可以归并为一段?给课文分段。分段结果是: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至4自然段;第三段是第5自然段。
  (3)想想,每段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讲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第二段:讲五彩池的形状、颜色和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三段:肯定五彩池就在人间。
  说明: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下一阶段要进行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了。所以这里只要求想想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这是归纳段落大意训练的渗透,因此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大体上能够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像归纳段意那样规范、简练。要求说出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一定要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
  (1)小时候,奶奶给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2)奶奶讲的这个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我把奶奶讲的这个神话传说,当成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
  (3)神奇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4)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有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教师应在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方面加强指导。
  (五)听写下列词语。
  瑶池 菜碟 险峻 丘陵 昆仑山 石笋 矗立 茂盛 折射 腾云驾雾
  (六)作业。
  1.形近字组词:
  仑( )碟( )峻( )疑( )舀( )架( )
  仓( )蝶( )陵( )凝( )滔( )驾( )
  潘( )遥( )
  翻( )摇( )
  番( )瑶( )
  2.选择在本课中应读的音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2、4自然段。
  4.思考课后思考·练习中的第1、3题中的有关问题。
  5.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第2至5自然段;解决课后思考·练习中的有关问题;理解重点词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二)解决课后思考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五彩池的形状、颜色和显示不同颜色的原因。)
  2.按照给出的层意给第二段分层。
  第一层:写的是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
  第二层:写五彩池池水的特点。
  第三层:写五彩池里的水会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3.学习第一层(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
  ①五彩池水池的数量怎样?(多)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水池很多,不可计数。)
  ② 五彩池水池是什么形状的?(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下面的句子)读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想象句子描绘的景象。让学生领会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句子中先把金黄色的池边比作一圈圈的彩带;后来又把不同形状的水也比作葫芦、镰刀、盘子、莲花。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水池的形状还有很多种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水池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美丽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让学生想象水池的形状。教师可以将句子描绘的景象绘制成挂图或投影片出示给学生看;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从水池的大小、深浅、不同的形状三方面来回答水池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找出描写水池大小、深浅的句子,读一读。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的方法,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池形状的奇异。)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试背第2自然段。
  4.学习第二层(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
  ① 五彩池池水有什么特点?(颜色不同,令人惊奇。使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呢?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说明水源相同。按照常理池水颜色应该相同,但是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甚至一池水里也有几种颜色,上下、左右各不相同。一旦把水从池中舀出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
  这是本文描述的一个重点,让学生多读来加深理解。
  (2)池水都有哪些颜色?(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
  (3)默读第3自然段,体会五彩池池水的神奇。
  5.学习第三层(课文第4自然段)。
  (1)齐读,思考:五彩池里的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2)讲解原因之一:地质结构特点。
  ①出示句子。
  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② 反复读句子,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景象。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底石笋的形态各异。
  ③ 讲解: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这就相当于我们日常使用的镜子,背面涂(镀)抹的`那一层水银,使反光效果增强。
  (3)讲解原因之二:阳光照射。
  作者是在夏季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游览五彩池的。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4)讲解原因之三:
  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5)提问:课文哪几句话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找出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也是本文描述的一个重点,学生要多读多思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6)齐读第三层,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
  ①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②原来一词你是怎样理解的?(增加了我的见闻的可信程度,与课文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2.齐读本段。
  (四)齐读全文思考:
  1.五彩池有什么神奇之处?(五彩池的数量多,大大小小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五彩池的形态各异,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莲花;大小、深浅对比强烈鲜明;池水显出多种不同的颜色,色彩瑰丽。)
  2.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神话传说中的瑶池,人们是见不到的,而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则是人们可以亲眼见到的。开头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只是人间的五彩池的陪衬,现实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更美。
  (五)解答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中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同学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六)作业。
  1.摘录课文中出现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金黄色、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预习第12课。

工业的发展,1教案示例1工业的发展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教学难点中国的工业布局教学用具中国工业分布变化图,中国工业发展景观图片教学过程(讲述)上节我们了解了我国基础工业及其分布与全国海洋资源本学期总第39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授课日期128课题第五节海洋资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源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八上地理学案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主备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xx。9。14序号8hr学习目标知道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重点难点降水分布中国的气候类型本学期总第20课时本单元第20课时授课日期1024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类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2认识我国气候的优越性。3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河流和湖泊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选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就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确立等方面的内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第一节世界的气温的降水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2利用有关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3了解引流和湖泊黄河的治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2)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河流和湖泊概况教学目标通过读图,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国主要湖泊分布的省区和特点。通过读图,使学生能在图上确认内外流区域的界限并结合地形图指出它与地形区的关系,结合季风区第三节ampnbsp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ampnbsp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五章第三节教学目标1。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2。通第二节ampnbspampnbspampnbsp降水和干湿地区本学期总第18课时本单元第18课时授课日期10。20课题第二节降水和干湿地区(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2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初二地理我国主要山脉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告诉我们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在备课时,我狼学习要点狼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作者蒲松龄,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生活的贫寒,仕途的凄凉,使他有机会广泛接触下层群众,深入社会生活,看到种种不平之事,激起了忿忿不平之感,同时积累了素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爱如茉莉语文老师教学后反思首先说说为什么选择这篇课文,不经意见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对父母的抱怨对老师的抱怨非常的多,除了一些合理的之外,有的时候显得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会体谅师长的良苦用心。发现了少年闰土教学的反思少年闰土是名人名篇名文,备课上课都是最大的挑战,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几十年了,故而,对其各方面的挖掘几近殆尽,各种风格的课可以说备矣,如想翻出如来佛的掌心推陈出新故不可能,即使小有补益华南虎学习要点华南虎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73年6月,那时正处在十年动乱中。诗人牛汉当时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被囚禁着的华南虎。这只老思辩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探究美丽的丑小鸭有感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而我要说,语文课堂上选准一个突破口,便能投一石激千层浪。至今我一直难以忘怀那堂思维碰撞火花四溅的语文课那是一个星期四下午的第四节课,我乐滋抓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有效训练语文教学反思今天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这样的一段话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得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反思新的学期开始,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本学期作为九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感觉自己的担子很重,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规划着最合理,最有效率,最有期望的复习计划,希望给自己四年的教学工作,四年的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单元教学反思范文这次古诗词教学精品课程开发,大家都还是能围绕中心教研组定的主题来研究朗读品味想象。这几节课,大家在以下几方面用了功1教学中注重对古诗的诵读,教学中都能让学生进行反复吟读,通过形式多小学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教学反思4月28日,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1课乡下人家的第一课时。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