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莲文化的魅力活动方案设计及讲解

  夷陵区三峡初级中学    陈超
  【活动设计理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周敦颐)是对莲的绝妙写照,古往今来,流传下来无数表现、歌颂莲的佳作。之所以莲为众多文人钟爱,是因为我们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莲,是中国传统审美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大胆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听说读写融于一体,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预期达成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莲文化进行认知、体验、感悟和表述。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培养语文学习必需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动步骤分解】
  (一)   准备阶段
  1 、结合本册课本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观察的方法。
  (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云:磨刀不误砍柴功。)
  2 、向学生简要介绍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莲文化的魅力,明确研究总目标和基本方法。
  (让学生明确将要做什么,怎样着手,要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
  3 、布置全班同学查找搜集有关莲花的资料,注重搜集"莲文化的历史""咏莲诗文""莲花的别名""莲花植物特性""莲花名胜""莲花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以语文活动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形式展示成果。   并请 参加本活动的相关学科指导老师(包括语文、生物、美术等)做好准备工作:搜集筛选资料,对要指导的内容和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我们强调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的指导者,但如果一个指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可能发生的情况没有充分准备的话,那就只能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局外人。在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资料来源全靠教师先搜集,然后再传授给学生。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
  利用放大周假,我和学生们一起开始了资料的搜集工作。利用网络,我下载了大量的与荷花有关的资料和图片,然后将他们做成了两个课件。一个课件侧重对莲的欣赏,另一个课件则侧重介绍莲有关的知识。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不盛产莲花,为了让学生对莲有进一步直观的认识,我在书店里购买了介绍了莲的 VCD 碟片,并利用电脑将它们制成了几个小视频短片。便于在活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
  4 、在说明分组要求和原则后,学生根据需要自由分组,组成"探究小组"。
  (分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既鼓励个人目标的达成,又强调集体目标的实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人人参与,人人进步;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二)活动阶段
  1 、莲的绘画、摄影、视频作品欣赏 :   观莲
  (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不盛产莲花,为了让学生对莲有直观的感受,我在书店里购买了介绍了莲的 VCD 碟片,在活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使学生对莲有了进一步的直观认识)
  2 、追根溯源,自主探究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说莲
  提供参考课题,各小组自主选择,完成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
  ①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②咏莲文学作品赏析
  ③关于莲的名胜古迹
  ④莲与佛教
  ⑤关于莲的传说故事
  …… (同样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搜集的资料往往是极其有限的。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既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又要让学生了解荷花的有关知识,我将在网上下载的大量文字资料打印下来,没有经过任何整理交到课代表手里,然后由班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完成各个课题的资料的筛选整理。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向课代表借阅资料,找出自己所需要的部分并整理出来,形成比较规范的文字。由于没有喷墨打印机,无法打印图片,图片资料整理由教师整理并制成课件在展示课堂上随学生成果一起展示)
  3 、感悟环节, 莲花诗赋 : 诵莲
  (随着对莲探究的深入,研究者的目光渐渐由莲本身转移到莲的人文价值。古往今来,流传下来无数表现、歌颂莲的佳作,这个环节由学生将搜集整理的与莲有关的美文、传说展示给大家,学生在美文欣赏中进一步感受莲的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
  4 、表达环节 : 赏莲、颂莲
  各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汇报形式:
  1 、展板:图片、文字、美术作品
  2 、传说故事会
  3 、赛诗会
  3 、视频欣赏
  课堂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花吗?你最喜爱的是什么花?为什么会喜欢它?你喜欢莲花吗?
  师语:莲是一种在中国许多地方都广为种植的水生花卉,它的花大而形态优美,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古往今来,留下了无数表现莲、歌颂莲的佳作。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去走进莲、了解莲、感受莲文化的魅力。
  二、师生活动
  1、   观莲
  师语: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个介绍莲的短片。
  播放视频短片 : 《走近莲》。
  2 、了解莲
  师语: 2500 年前,人们就已经把野生莲花进行了人工栽培,为的就是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莲花的芳姿。 莲在我国各地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许多清丽柔和的色调。 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存环境、生长习性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的了解与莲的历史、栽培、品种等相关的知识。
  播放视频短片《了解莲》
  3、   莲文化探胜
  师语: 一池清莲,一池美丽。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莲,感受莲文化的魅力!
  播放课件:《莲文化的魅力》
  荷花 清香优美,荷叶碧绿如盖,很早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荷花来美化生活的环境。首创中国用荷美化街景的是北宋。师介绍"北宋用荷花美化街景"。
  下雨 天的时候,人们都会撑起一把把漂亮的雨伞,雨伞有点像什么?师介绍"鲁班按荷发明雨伞"
  荷花 也一直是画家笔下的爱物。师介绍"保存最早的荷花绘画""中国首套荷花邮票"。
  莲子 成熟的季节,江南水乡的采莲女们乘着鱼船,穿行在荷田里。他们一边采莲,一边唱着优美动听的采莲曲。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采莲曲是汉代乐府中记载的《相和曲   》。师介绍   "最早的咏荷乐曲"
  课件 出示《采莲曲》(王昌龄)
  学生齐诵读。学生探究: 这一段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这幅情景描绘出来)

  探究:诗人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是一种感情?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探究结束,生齐背诵。

  在人 们栽培莲的过程中也流传下来许多和莲有关的优美传说。   引导学生讲诉和莲有关的传说故事。   莲与佛 也有着极其久远的渊源,大家知道佛教为什么会选择莲花吗?   生探究,师小结"莲与佛教的联系"   出示 图片《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 》   学生探究:澳门 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为什么会选择荷花?   在学生探究之后,师出示课件,引导普通话较好的同学对照课件介绍。   莲 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人格魅力 。周墩颐在《爱莲说》里写到:"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这是赞美香远益清的莲。 在你读过的有关莲的古今诗文中,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哪些含义 ? 在你看来,莲有哪些品质值得人们赞美 ? ( 探究结束,生齐诵读或背诵《爱莲说》)

  师小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位列我国十大名花之列,被人们称为花中的君子。 一池清莲,一池美丽。 荷花是圣洁、和平、吉祥的象征。愿同学们学习荷花的品质,做一个高洁的人。烟雨空蒙的江南,水光潋滟的江南,莲的风景让人神往。让我们在江南采莲曲的优美旋律中,再次走进美丽的莲。   结束: 在"采莲曲"的乐曲中欣赏课件《赏荷》。   布置练习 :(选做一题)   1、 以" 的莲"为题写作。450字左右。   2、试发挥想像,为采莲姑娘们编一首《采莲曲》,最好有词有曲。然后唱给班上同学听听   (这一环节正是体现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班队活动的区别所在,即活动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把自己所观、所感,经过思维加工,流畅地、生动地表达出来。)   (三)、 评价环节   评价方式:   1 、个人自评   2 、小组自评   3 、小组互评 综合评定等级,颁发"结题证书"   4 、指导老师评价   5 、观摩者评价

观摩课说表情教案范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描述人物的表情,能较连贯完整地讲述高兴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体验。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推测,说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3让幼儿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体谅理解他人的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案乘车去朋友家活动目标1学习看路线图,找出最合适的路线。2在乘车游戏中学习8以内的加减计算。活动准备1学过8以内的加减。2去朋友家的路线图(如图,大图一份,小图若干。图上的粗线表示汽车行驶的路线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长短排序活动目标1。激发排序的兴趣,大胆运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2。培养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3。能较熟练地按物体长短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活动准备1。课件数学32比较概念31比较概念。2。长短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过程(一)本节的总体要求体温受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体温的恒定受激素和体液的调节,同时,动物的行为对体温的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要知道体温的控制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体现出生命有关轻和重的小班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活动准备1ppt课件天平的介绍2一筐实物(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玻璃球等)。活动过程一感行星的运动一节教案6。1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学习开普勒三大定律,能用三大定律解决问题。3。了解人类对行星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是来之不易的。学情分析在第五章中转变班风学风,提高学习效率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转变班风学风,提高学习效率二班级现状(1)班级学习氛围不浓,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贪玩好耍,对学习是无所谓的态度。(2)部分学生缺少方法,感觉力不小学三年级语文瀑布教案师谁能说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衬字是什么意思?生映衬。生衬托。师噢,回答得不错,同学们的词语还比较丰富。那谁又能说说映衬或衬托是什么意思呢?(生沉默,无人回答。)师(从讲台下拿幼儿园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活动目标1能过抱一抱捏捏手等方式表达与同伴间亲密友好的关系。2学习大胆介绍自己及同伴。3体验与同们一起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熟悉并基本会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2幼儿每人一张自己的信任语文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细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题3结合讨论课后两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4积累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在星城出现了首家无人超市小学课文瀑布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诗歌,积累优美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瀑布的美丽壮观。教学重点让学生受景色之感染,学语言之优美,并写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ampnbspampnbsp宋明理学ampnbsp学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难点宋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的经过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两党制的形成过程2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意义。3理解责任制内阁形成通过阅读相关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2识记理初三思想品德上册一年一度人代会教学反思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础知识,感悟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事实,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本课时所第四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P需要掌握的知识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051908年印度反英民族运动的新高涨。伊朗沦为半殖民地。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议会斗争。纳西比战役。查理一世美国的独立战争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海地独立多洛雷斯呼声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新兴国家。思想认识1。通过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到殖民者黄鹤楼送别教案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水乡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水乡的一些特点,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2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