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卜算子咏梅阅读及答案参考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试题】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 的处境,下阕写梅花 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参考答案】
  1、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高洁坚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
  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4、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
  5、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6、 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7、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
  (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正面描写)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环境烘托)作者处境:仕途坎坷,屡受挫折。)
  8、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
  (提示: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阅读练习三
  ⑴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⑵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寂寞、苦闷、凄清(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
  (2)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2分)
  【解析】
  第(1)小题考查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领悟。梅花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渲染了一种寂寞的氛围。已是黄昏独自愁描写的是苦闷而凄清的氛围。
  第(2)小题考查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写出孤傲、隐忍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译文】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赏析】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却履遭群小的嫉妒诽谤和排斥打击,处地孤危,境遇苍凉。梅花在陆游的笔下涵蕴着一个失意志士的秉性坚贞、矢志不渝。所以前人评价其末句想见劲节,沉沦不遇者,读之一叹。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 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 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鉴赏二】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咏梅之诗多至百余首,且认为只有节义之士,脱俗之笔才配得上题咏梅花。他在《梅花绝句十首》中说到: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尘,只恐梅未肯。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对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虽然不免有自悼自伤的消极成份和孤芳自赏的意味,但主要精神是积极的,他在词中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径以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也是令人感佩的。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卜算子.咏梅》一诗是托物言意之佳作,作者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也正是作者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他青年及第,好兵书,习剑术,胸怀报国之志,并始终坚持抗金,以收复中原,统一中国为己任。但是,由于受到投降派的打击排挤,他屡遭贬嫡。特别是在他的晚年,竟至于潦倒至衣食无着。但他虽穷益坚,不坠爱国之志,临终之时还吟《示儿》诗,教诲儿孙们不要忘记北定中原的事业。
  作者在此词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此首《咏梅》当为宋代咏梅诗词中的杰作。另外,此诗词言语朴实深沉,明白流畅,更实践了他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骨气多的文学主张。

贝贝怎么越大越不出趟了?每个小婴儿似乎都是社交家。谁抱他,他都要无论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和谁都一处就熟。大人总能从孩子友好的表现中,得到享受和快慰,爸爸妈妈也因为有这么个亲善大使而得到许多赞赏。贝贝长着长着贝贝为什么会怕黑?贝贝34岁大的时候,特别害怕黑暗,会出现不敢独自到比较黑的地方去,不敢在黑暗中入睡等现象。其实,贝贝对黑暗的恐惧大部分是源于他的想象。34岁的贝贝,想象力丰富,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界为什么贝贝会自作主张?爸爸妈妈最近发现3岁多的贝贝不听话了,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你不让他干的,他又按着自己的主意去干,说他他也不听。问了邻居才知道,他家的孩子4岁了,也是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心理学上改善宝宝受挫时的情绪(一)明了宝宝受挫之原因当发现宝宝闷闷不乐时,大人可以协助宝宝找出其不快乐的原因。对于许多较为内向或是不善言词表达的宝宝,大人可让宝宝以说出画出或是写出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认生的贝贝贝贝来到这个世上,接触最多的人是爸爸妈妈,刚开始他对陌生人和对爸爸妈妈一样并不认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除爸爸妈妈外,其他人一抱贝贝,他就又哭又闹,爸爸妈妈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贝贝自我评价的发展人对自己会有看法,这种动物永远也达不到的能力也是从小发展起来的。我们把它叫做自我意识。你不是发现贝贝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会用代词我了吗,这是自我意识的一大进步。原来他用第三人称指称天职怎么造句天职拼音注音tianzhi天职解释意思应尽的职责。天职造句1作为战士,他表现出了对其天职的无私奉献。2把一种严重的错误当作天职来奉行,这自有它的伟大之处。3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4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31881308622226927665208262089138431303403682725915259452339835774357453103420363wh1。dotwh1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导学案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识记与理解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史实2记住中国先后建立起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三支海军以及第二炮兵部队3了解人民空军建立初期在抗人民军队的建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人民军队的创立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
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同义词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种。1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ldquo顽强rdquo与ldquo顽固rdquo,前者表示赞许,拔地而起同义词有哪些同义词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在构词修辞以及揭示矛盾对立面的表达特色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学期即将来临,童鞋们将又面临一轮的复习,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拔地而起的同义词表演的同义词有哪些表演解释1。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亦指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2。指做示范性的动作。3。谓做事不真实,好象演戏一样。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其的同义词辨析,希望对你有用!表演的同安慰的同义词是什么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的标志,同义词的丰富程度与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学期即将来临,童鞋们将又面临一轮的复习,现品学网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安慰的反义词,希望可以帮绝望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绝望意思是希望断绝毫无希望。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绝望的同义词,近义词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绝望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失望注释因希望不能实现而失去信心或感觉不快活看榜以后,失望而归想看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愚公移山阅读理解附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答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关于钟表的教学设计评析一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列出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关系式2。理解二次函数概念3。能判断所给的函数关系式是否二次函数关系式4。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见形式。过程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感悟变四年级语文黄河的主人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九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黄河的主人。这是一篇散文,赞扬了黄河上撑着羊皮筏子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因而被誉为黄河的主人。课文共八平移和旋转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知识内容是学生的第一次学习。教材以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