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莊息關重,該墾戶務須遵照奉公,毋得怠忽,須牌。 莊周論治言五末,而三軍五兵之運,於德為末,所謂本則精神心術是已。 莊中科派諸費及風水不順,依炤左右田鄰比例而行。 莊子,宋人也,名周,字子休。 莊大田在鳳山,一路窺伺府城。 莊子曰物物者不物於物與? 莊子以寓言為真,蓋謂是也。 莊子固自徐州率眾馳救,三日而至。 莊公歸,散舍諸宮中,數月,然後歸之。 莊田之麥俱為劉棍割去,每日以數文燒餅度活,何以能支? 莊子之書,有言真人、至人者。 莊娥官、同順號、李長溪、復成號、方來號、林協合、三合興、廷瑞官、孫光諒、黃寶興、李炳英、李光秋、莊首娘、蔣冬榮、李清飄、陳來老、陳賓老、陳以義,各捐銀一大元。 莊田碾磑,家人使役,五行什物、六畜器具,果木葉藥一切所須,皆共愛惜,供養十方,當來福田。 莊生魚亦知非我,老字龍偏患有身。 莊子之言未終而昧者,勦之以入其言耳。 莊宗素好徘,不覺大笑。 莊子雄豪宏肆以神行萬物之上,以心遊宇宙之表,至樂極指,古無斯人。 莊子之文,如此一段妙中之妙者。 莊中有老檨數株,云為荷人所植。 莊子不信髑髏之言,更說生人之事。 莊,後之人失其本旨,派而為方術,為符錄,為燒鍊,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遠,其來久矣。 莊子所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是也。 莊穆位崇中壼,與懿德有異,已祔真廟,自協一帝一后之文。 莊子謂之太一,又但謂之一,此迺自然之道所為,其用則虛而不盈,後而不先,柔而不剛,弱而不強。 莊子之言,每謂一層之上更有一層,故以有道有德為分別。 莊公升壇,曹子手劍而從之。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 莊子之所貴,則孔子、孟孫才、顏氏,而其制行則若子桑、子反、子琴張之徒,何也? 莊君平所傳章七十二,諸家所傳章八十一,然有不當分而分者,定為六十八章,云上篇三十二章,二千三百六十六字,下篇三十六章,二千九百二十六字,總之五千二百九十二字云。 莊子家貧以粗布為服而補之,摩,履帶也,亦言腰帶也。 莊子云聖人生而大盜起,此云舉賢任才而羣盜去,何謂耶? 莊孟之文辯,則論理之崇規也。 莊門上有個壯大的單身漢,在門臺上打睡。 莊子所謂藐姑射之山也。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生所云中央之帝混沌,為鯈忽所鑿七竅而死者,蓋假此以寓言也。 莊破,陳氏自焚死,弄走新興莊。 莊子曰其疾俯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玆聖人所以密運而獨化。 莊子稱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 莊民多已復業,各處均屬寧謐。 莊子與惠子為至密之友,惠子博學而好辯,故莊子以外神勞精譏之。 莊子欲人忘其外好,充其自然之理,而不見可欲之善也。 莊子之所謂君子者,有譏侮聖賢之意在於其間。 莊子言澤雉之處樊中,以其失於真性也。 莊嚴十方一切世界無所障礙。 莊敬夫,號桂園,西定坊人,以水墨畫著名。 莊子寓言於漁父,以明七十而從心,然後造至命之地,則六十九以前皆孔子經世之迹也。 莊子曰昭昭生於冥冥,則反隱而之顯,故有兆於動出之意。 莊生示有承稟,故具列其師資也。 莊子所謂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亦此意也。 莊子論純素之道,始言一之精通,終言不虧其神,則精全神王可知也。 莊王,楚穆王商臣之子旅也。 莊周述老氏之用,失於太過,故欲絕聖棄智。 莊樊老不准,也無損於咱們。 莊周已悟醒,莊周巳悟醒。 莊外負深山,溪流交錯,土番據之,每出殺人。 莊語,猶法言,唯道之從而已。 莊敬夫,號桂園,臺灣縣治西定坊人,以水墨繪事著名。 莊子曰以禮為翼,所以行於世也。 莊烈帝將親臨奠,俄聞承疇降,乃止。 莊子馬蹄篇改玉篇引莊子。 莊子好奇,專要添此等說話。 莊妃丽妃都出了列,分别走到夏王宁王身边,低嘱鼓励。 莊子送塟,過惠子之墓。 莊子曰仁常而不成,又曰不多七恩是也。 莊大田力不支,與其黨潛匿焉。 莊子既稱夫子之言,乃對惠子而歎曰,已乎已乎,我安得及彼孔子哉,只此可見莊子非不知敬吾聖人者。 莊民合築,以灌龍船窩、烏山頭、三鎮等莊。 莊子論養神之道,其言有及於貴精,豈非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者,有在是耶? 莊辛狂語留成迹,張緒風流感少年。 莊浪路司吏李濟捉獲印造偽鈔賊人趙失剌立吉等,合該賞錢,若便全給,緣係請俸人吏。 莊子誠中國之自由神也哉! 莊大田犯郡城小南門桶盤棧,官兵禦之,退屯上中洲。 莊家贏便得本金連加注金,手牌相同便把賭金連加注金退回,若闲家贏便得收回本金及派彩,加注金則派彩表派彩。 莊妃听得皇帝意味深长的笑着,抑住心底涌上的颤抖,从皇帝怀里挣脱出来,只跪下谢恩。 莊烈帝崩,走杭州,請巡撫發喪討賊,不應。 莊子卻如此翻說,越見他高處。 莊子所謂大仁,不仁是已。 莊生曉夢迷胡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莊周、荀卿之著書,其辭浩浩乎若無窮,於道邈乎未有聞。 莊生持釣,豈為白屋所回。 莊子知物情若此,居家三月不出戶庭。 莊妃眼里浮起丝笑,皇帝眉头一皱,摆了摆手,手却突然顿在半空中。 莊子謂以懦弱謙下為表,夫為表則非處下之道矣。 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 莊子翻說得來便如此詭怪,但文亦奇矣。 莊瑞諒見福夫林儱既糾吳小棕、林面總及林發粿等四十餘猛,又自發粿、面總轉糾不識姓名,持械迎鬥。 莊子所載者,史臣之言,其意盖欲矯世俗殉物之弊,所言不能無過。 莊嚴棄捨國內珍寶,妻子眷屬,入妙樂之山,蒲鄰世界,修學元陽上品大乘經典,滿一千歲。 莊中生監士子,及有職人員,咸宜安分守法,勉圖上進,不許包攬詞訟,交給衙門,護庇匪黨。 莊子雖以老子為宗,然老子之學卻尚要出來應世,莊子卻不如此。 莊大田無他技能,勤于耕種,家道小康。 莊家无语望着中村隼人,这次他终于明白,无端的自信是要吃苦头的。 莊子將死幾死也,弟子欲厚葬之。 莊蕎,楚威王之將軍,能為大盜。 莊子之寓言,猶易之立象以明意。 莊宗滅梁平蜀,志頗自逸,命蜀匠旋織十幅無縫錦為被材。 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 莊烈帝即位,祭告郊廟、陵寢諸大典,皆宗載秩之。 莊生曳尾塗中,終身不仕,故稱許由,而毀堯、舜。 莊子欲絕其進而反於神天之本宗,則其論聖人固宜如此,非小之也。 莊嚴刼壞交賢刼,初,嚴浮人物八萬四千嵗,身長八丈,過百年,命減一年,身減一寸,如是遞減,至十嵗,身長一尺,則減刼之極也。 莊子惠子最相厚善,此事未必有之,戲以相譏爾。 莊子思欲復仲尼之道而非仲尼之時,遂高言至道以矯天下之卑,無為復朴以絕天下之華,清虛寂寞以拯天下之濁。 莊周遊乎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顆而集於栗林。 莊子所謂當而不自得,故不恃也。 莊生所謂周遍咸三者,名異而實同也。 莊潭、蕭然膽敢容留逆屬,與黨惡無異,應如該撫所擬,即行處斬,以示懲創。 莊子之書,其旨高遠,言猶涉俗,故合物而無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