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 我實在別無辦法,無從相商。 我念的,無極原,一體真身。 我且問你,昨日有妓無妓? 我今此土一切自在,快得安樂,無復衰得。 我未生時,天下皆無無也。 或為人救病,無不平愈。 或恐所薦亡魂,內有生前與人爭競,妄起無名口呪,喑立呪誓詞狀,並與鑽結,上呈嶽府。 或受法誡,不精不勤,慕利資身,無惠念想,假設方便,誑惑人天,取功德錢,私己破用,無慙無耿,不懼當來。 或懸穎附箕,或生霆起鶴,天地問自有此等遊魂鬼衍,足以惑人,不可謂無,但非其正。 科學無國界、無種色,宗教不能無國界、無種色。 或起輕慢之心,罪報亦無有與之並者。 或言提點刑獄官過為煩擾,無益於事故也。 或以爲下筆不能用一句學問,不知詞壇中即有學問,無所用之。 或未變其形,隱藏無處。 或喜怒無時,酒食失度。 或旋空歌章,大梵無量洞章之流也。 或遊城市,貨藥飲酒,往來無定。 或得度世,但謹自持,無以此為害,審能專心,可得萬萬歲。 或以無名有名為讀,或以無與有為讀。 或當時雖無災苦,積久為人作患。 或曰施君美作,無可考。 或有人未解服一氣,氣未通流,便虛其心,忘其形,雖曰一效其坐忘,必無所成,多令困弊也。 或以為驚蟄前數日,欲為記文彌縫,無非臆論。 或有時全歸,或有時半歸,無一同也。 或無其解,或並無其字。 或見象而無言,或有言而無象。 或作僕使,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或因瞎撒欺丁微弱不能自立,謂之絕則可,然非無子也,今不取。 或曾居尊位,無道無慈。 或好色躭酒,麗飾自翫,胸心顛倒,粗惡險暴,歌哭無常,舉止不覺,掊擊東西,翻覆南北。 或遇指點刻劃處,不妨摘字中一二些小筆畫以斷之,無不奇中。 或以瓦擲之,窅然無聲。 或不幸又無曾孫,只有別房庶孫,豈可便作無後國除乎? 或有盲人都不見海,無所受潤。 或怒神理,無有祭祀,卻信邪巫,行於淫殺。 或願減應收大租,改歸小租戶完糧,准各順輿情,期無偏抑,妥為辦理。 或明知其與燕義無涉,而為之移于篇末焉。 或使則實,莫為則虛,徼妙並觀,有無不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是謂契理。 或以瓦擲之,窅然無聲。 或大醇而小疵,始愚而終聖,修真之士,亦有知人之鑑,不可不奉無上之道也。 或僻處山莊,糾夥竊劫往來商賈,肆意搶奪,閭閻畏其騷擾,乘機煽惑,被誘入會,藉稱無人欺負。 或者毫無反映與動靜,或者只是為了使醜忙至於洩露,做了一些不分對象、莫名其妙的舉動。 或無貿易居住,地租亦不得減。 或多生女無男,至老孤獨窮厄。 或財力不繼,而轉給他人墾耕,雖情狀不同,而其接續之權,必有另立契約,而無請官登記。 或在石室洞臺,雲崖嶔谷,皆有靈司主掌,無毒螫鷥攫之物。 或故殺誤殺,狠戾有毒,殘害無辜,求取膏粱,貪嘗筋血。 或貪利入己,無厭無足之罪。 或遇或值,普獲受度,得全本數之年,而無中道夭傷之苦。 或間能及其身後,而一世再世,漸遠而無聞焉。 或患人病輕,則蟲無形,不可追,惟夢中見人相別辭去,此其驗也。 或因劍杖告終者,則是託物,令知變化無常也。 或怒眷屬,不起慈柔,敬上有虧,撫下無節。 或曰田舍小兒任之自然,犯之者略無變動,蓋貴賤有異,禀受不同也。 或空號店鋪,傳喚無人。 或言無所出,母怒為之不食。 或有微言難曉,而小吏多頑,而使之決獄,無以死生委之,以輕百姓之命,付無知之人也。 或闕而不精信者,即貿易無利,貨鬻不售焉。 或若干人被災害官私口舌,得臣符救度得平出,無重科決者,具件總有若干人。 或者又謂宋襄無帝王之德,而欲效帝王之兵,所以致敗,亦非也。 或人以紙求書者,無弗應。 或有邪神來試人,此處無象,自然求道不求神也。 或納番女為妻妾,以至番民老而無妻,各社戶口日就衰微。 或平居失於佩持,則無於上帝之前啟祝,乞行破獄真符,願降十方生炁,五嶽靈芑,灌注策杖。 或有一家乃殺十數女者,或有妊之未生出,反就傷之者,其氣冤結上動天,奈何無道理乎。 或超擢官職,或賞戴花翎,知縣薛志亮亦蒙恩賞給知州職銜,鴻慈優渥,海外官民,無不同聲感奮。 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 或攬載客貨、或農家運載糞草,皆有底無蓋、單桅雙櫓,亦有一人雙手持雙槳者。 或議此章繼道名無有之後,何遽及美惡六對之繁雜。 或未知其地之能為賊據,而謂棄之便可無害者,試以林爽文為前車之鑑。 所有此次升補各員竟無庸送部。 所遺皆稱鬼物,無敢取者。 科品,皈命西方無極太上靈寶天尊,七炁天君,西鄉神仙諸靈官。 所謂一生三,三生九,九九八十一,主於始生之法,輪轉無窮。 所有公文及往來書牘,琉球人皆用中國字而以日本伊羅夏串音之法合而成聲,其法恰與日本人無異。 所有在世男女,收吾此法,須是齋戒受持,誦呪語無不應之。 所遇之境,無處而非妖魔。 所以自有法頓悟無法,因無脩勘破有脩。 所謂有無之相生者,情性也。 所謂無縱詭隨,以饉無良者也。 所試貼司既易,則見在鈔寫無能無過之人,例皆應選,適所以為六曹百司人吏廢弛相容之地,非所以為朝廷補救頹弊之術也。 所居之室,六氣和平,冬無凝寒,夏無拌暑。 所以能、盡年而不中夭,世所謂知之盛者,無過於此。 所惜樊籬間,無復六翮展。 所謂無始者,子太極,孫三才,族萬物者,道也。 所慮者,有採買之名、無買榖之實。 程正叔氏以名臣薦身際元祐之朝,似可以行其學矣,崇政說書,懇懇忠藎,卒無所售而去,況其他者哉! 程以一技之長,譽之者無間人言,幾於口角流沫,迄今六七十年矣。 程子嘗以主一無適言之矣,以整齊嚴蕭言之矣。 稍不如意,則套出無賴棍徒,冒親告命。 所求如願,萬靈無敢當。 所嫌者,聖真無象設之宇,門弟子無以揭香火之處。 所以宋慶、聶士成忠勇敢戰,而迄無成功。 所以貴不期驕而自驕,富不期侈而自侈,故曰無受難。 所有泰山沿路土地等,傳遞往來,並無違缺。 所攻必破,無不望風潰者。 所謂無為者,非枯木寒灰之說。 所以古先明哲體道有無,故常挫銳解紛,和光同塵也。 所供語秘密,無人聞知。 所有那些一層一層的都沒有了,就只有空無在你的手中,你被單獨留下來,沒有經驗。 所謂有福之人人伏侍,無福之人伏事人。 所行無,已是火候所燒滯濁也。 所有人名、地名無不從象生。 所謂無無明盡者,只是無明不起也。 所謂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以其無死地,信不虛焉。 所宜接濟安插,擇其能者官之,無使顛連瑣尾,有悔來之思。 所以沿至今日,僅與支流無辨,或至指大于股,海口遂至湮塞。 所貢惟金龜、銀鶴、銀爐、香絹等,無他異物。 所以造成世界,化及人民無窮也。 所謂数他家寶,己無分文。 所謂靈寶自然無上齋者。 所利益者,一切眾生,與天尊無毫壓差別,云何有外入無常? 所以治禮,敬為大,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 所謂三相,有相、無相、非有非無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