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歸於寂定,則知命之在我,如彼春夏復為秋冬。 於寂然大休歇之場,恍兮無何有之鄉,灰心冥冥,如雞抱卵,似魚在水,呼至於根,吸至於蒂,綿綿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 於寂然休歇之場,恍兮無何有之鄉,天心冥冥,注一竅,如鷄抱卵,似魚在水,呼至於,吸至於根,吸至於蒂,綿綿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 於寂靜出生妙德大林之中。 於寂然休歇之場,恍兮若無何有之鄉,天心冥冥,注意一竅,如雞抱卵,似魚在水,呼至於根,吸至於蒂,綿綿若存。 修學之士,而無此天科,徒勞於空山,無感於寂庭。 若不知虛無恬淡妙用之理,徒委志於寂默之間,妄作於形神之外,是謂無益之用,非攝生之鴻漸也。 人謂於寂寥中能豪爽,不知於歌笑中見哭泣耳。 又能洞靈體,無則太無,共寄於寂寥中矣。 (完)
单字:於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