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嬰兒者,未分善惡,未識是非,和氣常全,泊然凝靜,以喻有德之君、全道之士。 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嬰兒非與戲也,聽父母之教。 嬰孩求乳,母歸其子,黃麑悅喜。 嬰不肖,罪過固其所也,而士以身明之,哀哉! 嬰兒是一含真氣,十月胎圓入聖基。 嬰雖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絕之速也? 嬰兒無識無知,孩兒已有識有知,未免浮雲點太空矣。 嬰聞孔子之荊,知白公謀而奉之以石乞,勸下亂上,教臣弒君,非聖賢之行也。 嬰懼君有暴民之行,而不睹長庲之樂也。 嬰兒同與黃金髓,姥女時斟白玉杯。 嬰兒,即嬰兒姹女之嬰兒乎? 嬰又得布衣鹿裘而朝,于嬰不有飾乎! 嬰孩、少壯、老耄,死亡無端,相隨之類也。 嬰兒求乳,母歸其子,黃麑悅喜。 嬰兒、姹女、木母、金公、黃婆、珊瑚、硨磲、水晶、碧玉、黃金、天心之所生。 嬰兒遑遑不可悟,徒自勞神虛見苦。 嬰所不為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 嬰兒只戀陽中母,姥女須朝頂上尊。 嬰兒氣專志一,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故福亦不至,禍亦不來,其姿悅澤而美好。 嬰非廚養之臣,社稷之臣。 嬰兒失母,所託皆親也。 嬰相景公,此書著其行事及諫諍之言,昔司馬遷讀而高之,而莫知其所以為書。 嬰兒姥女共於一坑,於申之時,運其火之候,丹成而朝三清矣。 嬰兒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嬰所著書名晏子春秋,今其書有七十篇。 嬰兒似乳母,斯道不遠矣。 嬰兒乳母吏主乳某胎兒,使調暢交好。 嬰聞之,能長保國者,能終善者也。 嬰兒姥女見黃婆,兒女相逢兩意和。 嬰兒欲慮未萌,疏戚一視,怕兮靜止,和順積中,而英華不兆於外,故若嬰兒之未孩。 嬰豈其婢子也哉,其從之也? 嬰兒者,陽氣未散,內和以柔,非嬰兒之能,然乃專氣之效,不期致而致之,故專氣致和,一而不雜,能如兒子乎? 嬰兒未就母,地久更天長。 嬰兒太極太朴,天下之大本,惟守雌抱一,則能返本。 嬰兒向外,握固端坐,餘光遍覆天地,形神光明,須臾五藏五色之炁,如雲自下而昇。 嬰向君二十人,主收食雲中閉一切消滅。 嬰兒生,無石碩同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 嬰無以應也,吾子幸教以所不逮,虛心以承。 嬰孩便是鉛中寶,誰信鉛中養得來。 嬰相景公,此書著其行事及諫諍之言。 嬰姹從此認知識,看無中顏色。 嬰啼木枝,見山海經所載。 嬰兒君一人,官將一百二十人,治河倉室,主小兒厭赤陽常淋露三年主治之。 嬰所不獲,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從。 嬰孩倏然各乘蓮花飛昇。 嬰兒是肝,妮女是肺,名曰嬰兒女姹也。 嬰兒之視而無所視曰睨,知者以其所不知而為知,亦猶嬰兒之睨也。 嬰兒純一柔善,其氣專,其柔致。 嬰信忌不實義,文信命不辟諱,雅俗異材,舉措殊操,故嬰名闇而不明,文聲馳而不滅。 嬰兒藥女,寶樓絳宮,青蛟白虎,寶鼎洪鑪,皆此物,有非此物存者。 嬰兒姹女,隔阻在天涯遠,全仗著黃婆在兩下纏。 嬰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 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 嬰者,武所資,戰死則無武,嬰將安施? 嬰兒養就十月胎,頂門迸破天仙來。 嬰兒謂睹境無心知其自理明白,守其黑默之道者,可為天下式,法也謂藏光隱德也。 嬰非有異於人也,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難及也。 嬰謝不能,強立之,欲以為王。 嬰兒筋骨柔弱而握拇指牢固者,非由力也,本為心專,人雖欲開,不可得也。 嬰乃以盾、朔及孤遭岸賈害。 嬰能無死也杵臼死而以生授嬰嬰生而以死還杵臼夫豈直義至盡哉。 嬰兒無知無欲,孩則情欲已生,故喻以未孩矣。 嬰兒姹女一歡會,卻向環中養大還。 嬰從其言,以兵屬項梁,梁以為上柱國。 嬰謝不能,遂彊立嬰為長。 嬰甲冑之重冷者,所以扞鋒鏑之集。 嬰兒者,諭其怕然淳和,是非都泯也。 嬰聞賢人得上不虛,得下不危,言聽於君必利人,教行下必於上,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從也,行義可明乎民,謀慮可通乎君臣。 嬰乃不敢為王,以兵屬項梁。 嬰蒙,古本作矇,後同。 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日扶突。 嬰兒姹女笑呵呵,黃婆勸丁公,指引過曹溪,運上崑崙頂。 嬰兒產後,搾汁和蜜飲之,以祛胎毒。 嬰兒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不藏是非美惡,故專氣而致柔。 嬰聞訟夫坐地,今嬰將與君訟,敢毋坐地乎? 嬰兒無知思之誘以動其氣,故其氣也專。 嬰姹成真樂,胎仙應物和。 嬰聞拒欲不道,惡愛不祥,雖使色君,于法不宜殺也。 嬰聞之君子居身擇鄉,遊心擇友。 嬰兒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 嬰兒迤邐降瑤階,手握玄珠直下來。 嬰兒上為真人,然後為赤子,此真一也。 嬰兒所以無害者,一為內無毒意,一為慈母加護,故不傷也。 嬰兒藥女,金樓絳宮,青蛟白虎,寶鼎紅爐,皆此物,有非此物存者。 嬰未嘗得交也,今免子於患,吾於子猶未可耶? 嬰兄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終日視而目不瞬,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嬰兒之為物,專氣致柔,不失其一體之和而已。 嬰兒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心不期其無而自無,不期其死而自死,人能如嬰兒之專氣致柔,而無心之妙塊已得,凝結聖胎,何難之有? 嬰兒姹女見黃婆,嬰兒相逢兩意和。 嬰齊受命于蜀,盟,盟在成二年。 嬰聞之,君正臣從謂之順,君僻臣從謂之逆。 嬰兒結守胎,和合回靈源。 嬰聞之,言不用者,不受其祿,不治其事者,不與其難,吾于莊公行之矣。 嬰兒為赤子,混離生玉容。 嬰聞之,眾而無義,彊而無禮,好勇而惡賢者,禍必及其身,公之謂矣。 嬰兒以乳汁和,如大豆,與之。 嬰兒是一含真氣,十月胎圓合聖基。 嬰兄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不藏是非美惡,故氣專而致柔。 嬰投金室,姹歸銀闕,笙歌鬧簇清宴。 嬰兒之性,外無所了,內無所分,念乳則啼,不饑則止,假令久不乳,終日號而不嘎。 嬰兒生時,一神魂魄來入形中也。 嬰之於君,犬彘之臣也。 嬰兒、無叮畦、無崖,是形容無知妄為之狀。 嬰兄欲慮未萌,疏戚一視,怕兮靜止,和順積中,而英華不兆于外,故若嬰兒之未孩。 嬰入啟此言,上不得已出迎而入同安天地之樂。 嬰兒在母腹中胞胎裹,定氣不能出而無所損者,蓋嬰兒臍中有臍帶街在口中,呼吸之氣,往來不絕,此乃自然胎息,故無損也心丹成八轉後,復於臍中生一臍帶,亦如嬰兒之形,還其本始之道,故曰還元地帶垂也。 嬰麟骨鯁之才,皆羅朝陛。 嬰塵感浮慮,愜靜惟中林。 嬰兒化為元始,五臟雲氣化為五色獅子,元始於寶珠之內,坐五色獅子之上,百千萬億寶光,洞煥諸天諸地,瑩徹表裹。 嬰兒誕育時,惟臍帶與母胞相連,其帶空,中如管,則傳氣之所形,從此漸凝結也。 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彊謂之力。 嬰兒為夫,姥女為婦,而鉛汞合矣。 嬰兒姹女之嬰兒,乃坎中之陽,後天中所藏先天之氣。 嬰兒婦女,狼奔鼠竄,雖至苦窮,必以一簪一珥繫肘間,曰此買命錢也。 嬰兒病飽,貴臣傷寵,父母失於媚子,人君過於驕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