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的“平衡点”我国自2000年到现在基本上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但是它们在拉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会……
陈兴良:减刑适用论【摘要】减刑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行刑制度,正确地适用减刑制度,对于鼓励在押人犯积极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减刑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所谓减刑的条件是指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为获得减轻原判……
姜明安:行政程序:对传统控权机制的超越现代法治与传统法治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传统法治主要着眼于控制授予政府权力的范围,而现代法治则更注重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如果说,法治的基本功能是控制政府权力的话〔1〕,那……
陈兴良:法的解释与解释的法【摘要】该文首先叙述了法解释的历史嬗变,认为法是在解释中发展的,也只有在解释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与适用。该文认为,法不是简单的文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创……
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本文是2006年5月湘潭大学法学院学生对郭道晖教授的访谈录,郭道晖教授就近年来他提出的一些关于社会权力、公民权与公民社会以及马克思法学的命运诸问题的新观点作了精要的阐述。原稿经……
温毅斌:程序至上杜绝冤狱冤狱的不断出现,暴露出司法的缺陷。典型的,前有云南杜培武杀妻案,近有湖北佘祥林杀妻案,赵作海杀人案,至于历来被错判死刑而被枪毙了的,媒体时有报道,不一而足。相类似的国外案例是美……
许志永:从李昌奎案看法律人与公众的分歧李昌奎强奸杀死了同村女孩,并杀死了她3岁的弟弟,一审判处死刑,到了云南高院改判死缓。公众愤怒了,这比药家鑫还要恶劣的案件怎能判死缓?然而云南高院却大义凛然地站出来,副院长田成有……
姜明安:行政补偿制度研究有两个案例促使我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第一个案例发生在湖北某县。1998年长江发大水时,政府采取分洪措施,该县部分村镇被淹。灾后政府对村民房屋被淹的损失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但一些企……
季卫东:重新认识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问题中国对法治的重新认识起源于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就应该是法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证明市场经济和法治都没有唯一正确的、……
姜明安:法治平衡矫正拆迁异化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出现暴力拆迁、野蛮拆迁的事件,甚至引发自焚、暴力冲突或群体性事件。导致这些悲剧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在拆迁中没有……
陈兴良:侵占罪与贪污罪之比较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为惩治公司犯罪提供了刑法武器,其中《决定》第9条设立了侵占罪。由于《……
姜明安:信访制度及其解决争议的机制应该创新信访制度的功能是什么?是救济,是监督,是解决争议,是听取民声,反映民意,是维持社会稳定?抑或是所有这些功能兼有?无论信访制度是具有所有这些功能,还是具有这些功能之一,其发……
崔海智邰浴日: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启示:基于史料与俄国学者【内容摘要】《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以及汪亭友先生的争鸣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和解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没有对使用的一些口述史料和回忆录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金雁:俄国为什么能够发生革命?长期以来围绕“俄国为什么能够发生革命”这个老话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俄国革命当然不是一夜成熟的,它是一系列社会发展条件与人为因素的综合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金雁:俄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形象狐狸”与“刺猬”的“社会主义”19世纪后半叶,这些“叛逆的神甫子弟”终于形成俄国革命知识分子左翼,他们使俄国的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在具有村社集体主义……
金雁:俄国民粹主义的缘起经典民粹主义仍然以俄国民粹主义为代表,它不能不成为我们重新认识民粹主义的门径。要想了解俄国民粹主义,首先要了解俄国的传统农村。俄国农村是一个公社的世界(在俄语中米尔(村社……
孔寒冰:苏联是如何改为总统制的?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转变一样,国家首脑体制从形式上的集体元首而实质上的总书记向总统制的改变也是苏联剧变的重要标志。国家元首的称谓是多种多样的,古代多为皇帝、国王,现代……
汪亭友:戈氏改革为什么注定失败?【核心提示】苏联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改革丢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凝聚党心民心的统一思想基础,一旦改革瓦解了共产党这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旦改革背弃了广大人民群众……
金雁:世纪之交的东欧左派世纪之交的数年里,东欧左派的分化、重组仍不断出现新景观。一些情况是剧变后第一个十年所未见过的。一新斯大林主义的兴起在一些国家,随着转轨期危机的延长,人民对“乱糟糟的……
刘自立:斯大林联合政府的覆灭一斯大林在二战以后于东欧施行所谓联合政府一举,让近乎百年以后的人们依然争执不已;关于他的正面意义据说,斯大林本来确实要施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因为历史政治原因而……
汪亭友: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立场贯穿苏联演变研究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围绕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真相、性质及教训等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一个世界观和立场的问题……
陶林:苏联官僚特权阶层与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历史联系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问题是近20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但大多是对苏联党内腐败、苏联解体作了探讨,而对于其深刻影响往往局限于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方面,关于其对于俄罗斯社……
肖枫:不要把“苏联模式”当作“筐”相关的理论混乱和认识误区必摘要: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将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践完全“同一化”和“同质化”的倾向。一些学者对苏联模式进行“理论加工”,将其外延“扩大”到……
李燕:乌克兰“大饥荒”:不仅是个历史真相问题兼析历史问题的政摘要:乌克兰19321933年饥荒在乌克兰被称为“大饥荒”,或“对乌克兰人的种族灭绝”。近年来,俄乌两国学界的研究证明,乌克兰饥荒是上世纪30年代遍布苏联主要产粮区的饥荒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