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心理个人纠纷职场创业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创业工作
技能技术
职场职业
社会安全
纠纷案例
幽默乐趣
个人母婴
家庭家居
心理治疗
作文范文
美文笔记
历史解密

李林甫简介奸相李林甫一生都做了什么事?

11月7日 火云谷投稿 造句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李林甫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李林甫早年曾任千牛直长。他精通音律,深受舅父姜皎的宠爱,开元年间改任太子中允。侍中源乾曜与姜皎乃是姻亲,其子源洁为李林甫求取司门郎中之职。源乾曜笑道:“郎官应有才干声望,哥奴(李林甫小名)也能当郎官?”李林甫因此只被授为太子谕德,后累迁至国子司业。
  累职升迁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林甫得到宇文融的引荐,被授为御史中丞,后历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他生性阴柔,精于权谋,与宫中宦官、妃嫔交情深厚,对玄宗的举动了如指掌,每逢奏对都能符合玄宗的意旨,深得赏识。当时,武惠妃宠冠后宫。唐玄宗非常宠爱她的儿子寿王李瑁,对太子李瑛则有所疏远。李林甫通过宦官干谒武惠妃,表示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非常感激,暗中对他进行帮助。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侍中裴光庭病逝。裴光庭的妻子是武三思的女儿,曾与李林甫有私情,而宦官高力士也出身于武三思府中。裴光庭死后,武氏向高力士提出请求,希望他能推荐李林甫接任宰相,高力士却未敢答应。唐玄宗因中书令萧嵩的举荐,任命尚书右丞韩休为侍中。高力士将这个消息泄露给武氏,让李林甫提前告诉韩休。韩休拜相后,与萧嵩不和,却对李林甫非常感激,便推荐李林甫,认为他有宰相之才。武惠妃也暗中相助,李林甫因此被授为黄门侍郎。
  担任宰相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林甫被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后又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当时,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皆因母亲失宠而有怨言,被驸马都尉杨洄告知武惠妃,惠妃又向玄宗哭诉。玄宗大怒,与宰相商议,欲废黜三子。张九龄极力劝阻,表示不敢奉诏执行。李林甫当面一言不发,退朝后却私下对宦官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欲为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加实封,并让他兼领尚书。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引起玄宗不悦。李林甫私下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唐玄宗后以结党为由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之职,任命李林甫、牛仙客为宰相。李林甫被授为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后来,监察御史周子谅奏称牛仙客非宰相之才,被玄宗杖杀。李林甫又趁机进言,称周子谅是张九龄所引荐。张九龄又贬荆州长史。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听信李林甫之言,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时废为庶人,并将李瑛的妻兄驸马都尉薛锈流放瀼州。不久,唐玄宗又将三庶人赐死,时人无不称冤。同年七月,大理少卿徐峤奏称:“大理寺监狱杀气过盛,鸟雀都不敢栖息。如今刑部判定的死刑案件,一年仅有五十八例,而且有乌鹊在狱上筑巢。”群臣都上表拜贺,纷纷称赞这是社会治安良好的缘故。唐玄宗认为是宰相的功劳,便封李林甫为晋国公。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李林甫兼领陇右、河西节度使。当时,武惠妃已经病逝,东宫储位空悬。李林甫数次劝说唐玄宗,想让他立寿王李瑁为太子,而玄宗却属意于忠王李玙。他认为李玙年长,而且仁孝恭谨,勤奋好学,高力士也表示支持。同年六月,李玙被立为皇太子,后改名为李亨。次年(739年),李林甫又兼吏部尚书,与兵部尚书牛仙客一同主持文武铨选。
  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更改官制官名。李林甫改为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但却被免去兼任的节度使之职。天宝六年(747年),李林甫又加开府仪同三司,获赐实封三百户。唐玄宗对他非常宠信,宫中每有御膳珍馐、远方珍味,便命宦官到他府中赏赐,以致道路相望。当时,李林甫将性格柔弱的陈希烈引荐为宰相。他在家中处理政务,百官都集聚到府前等候召见。而陈希烈虽坐镇政事堂,却无人谒见,也从不敢参预意见,只是在公文上署名而已。
  排除异己
  李林甫因自己在李亨立太子一事中并无功劳,担心日后会有祸患,便有兴大狱动摇东宫的想法。他将目标对准李亨的妻兄韦坚,将韦坚引居要职,却又命御史中丞杨慎矜暗中窥伺其过错。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入朝献捷,见李林甫专权,曾建议唐玄宗罢免其相位,引起李林甫的嫉恨。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十五,李亨出宫游玩,巧遇韦坚,而韦坚则密会皇甫惟明。杨慎矜向玄宗揭发,称韦坚身为内戚,不应结交边将。李林甫便趁机诬奏,称韦坚勾结皇甫惟明,欲拥立太子为帝。唐玄宗大怒,将韦坚、皇甫惟明贬官,并命李亨休弃太子妃韦氏。宰相李适之忧惧请辞,被罢为太子少保。
  同年十一月,李林甫再次发起一场针对太子李亨的冤案。当时,太子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与女婿柳勣不和。柳勣诬告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李林甫命京兆士曹王鉷与杨国忠一同审讯。最终,杜有邻、柳勣都被杖毙,杜良娣也被废为庶人。在这次事件中,很多地方官员也受到波及。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被杖毙,韦坚、皇甫惟明被赐死。监察御史罗希奭巡察地方,大肆杀戮贬谪官员,自青州一路杀到岭南。前宰相李适之已贬宜春太守,惊惧之下服毒自尽,其子李适则被李林甫命人杖杀于河南府。先天政变的功臣王琚贬任江华司马,服毒未死,继而自缢身亡。
  王忠嗣自幼在被养于宫中,与太子李亨交情深厚,后担任四镇节度使,掌控河西、陇右、河东、朔方,威震边疆。李林甫担心他会入朝拜相,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他非常忌惮。天宝六年(747年),将军董延光进攻石堡城失利,奏称王忠嗣沮挠军计,唐玄宗不悦。李林甫趁机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称其欲拥兵尊奉太子。唐玄宗虽表示不信,但仍夺去王忠嗣兵权,将他召回朝廷,贬为汉阳太守。李林甫虽屡兴大狱,欲离间玄宗与太子的关系,但李亨仁孝谨慎,又有张垍、高力士的保护,他的奸谋最终也未能得逞。
  李林甫又对权位日盛的杨慎矜起了猜忌之心。他引荐王鉷为御史中丞,将其视为心腹。王鉷素受杨慎矜轻鄙,对他怀恨在心,便在李林甫的挑拨下制造流言,称杨慎矜是隋炀帝玄孙,勾结术士,密藏谶书,图谋恢复隋朝。唐玄宗大怒,将杨慎矜下狱,命三司会审。李林甫还栽赃陷害,命殿中侍御史卢铉袖藏谶书,称是在杨慎矜家中搜出。最终,杨慎矜被族灭。天宝八年(749年),咸宁太守赵奉章揭发李林甫罪状二十余条。结果罪状尚未呈上,李林甫便以知晓,命御史台将其逮捕,以妖言之罪杖毙。
  天宝十年(751年),李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单于副大都护。天宝十一年(752年),李林甫鉴于开元年间张嘉贞、王晙、张说等文臣以边将入相的先例,欲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以巩固自己的相权。他请求辞去兼任的朔方节度使之职,举荐安思顺继任,并奏道:“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李林甫重用蕃将,使得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数民族将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也让安禄山得以长期控制河北,为日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身死家灭
  起初,李林甫认为杨国忠才学浅薄,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况且他又是杨贵妃的族兄,因而对他善加礼遇。杨国忠与王鉷同为御史中丞,李林甫却举荐王鉷为御史大夫,杨国忠怀恨在心。天宝十一年(752年),王鉷之弟王焊与刑縡图谋作乱,欲杀死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却遭到镇压。唐玄宗命杨国忠与陈希烈一同审讯。杨国忠奏称王鉷也曾参与密谋,并借此案牵引李林甫,称他暗中勾结王鉷。陈希烈则从旁作证。最终,王鉷被赐死。李林甫虽未获罪,也逐渐被唐玄宗疏远。
  同年十月,南诏寇边,剑南告急。当时,杨国忠兼任剑南节度使。李林甫便奏请玄宗,建议让杨国忠到剑南赴任,想借机把他调离朝廷。杨国忠哭着对玄宗道:“臣一旦离朝,必为李林甫所害。”唐玄宗安慰道:“你暂且先到剑南处理军务,朕很快就会召你回来,让你当宰相。”李林甫得知,愤愦发病。不久,李林甫随唐玄宗前往华清宫,结果病情加剧。巫师道:“只要您能见一下皇帝,病情就会好转。”唐玄宗本欲前去探视,却被侍臣谏止,便让人将李林甫抬到庭院中,自己则登上降圣阁,举起红巾招手慰问。李林甫已病重不能起身,只能让家人代拜谢恩。
  杨国忠刚到剑南,便被唐玄宗派宦官召回朝中,并到华清宫谒见李林甫,拜于床下。此时,李林甫已无力再对付杨国忠。他流着泪对杨国忠道:“我很快就要死了,你一定会继任宰相,我的后事就托付给你了。”杨国忠对李林甫仍非常忌惮,汗流满面,连称不敢。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753年1月3日),李林甫病逝,由诸子护灵返回长安,发丧于平康坊府邸。唐玄宗追赠他为太尉、扬州大都督,并赐班剑武士、西园秘器。不久,杨国忠拜相。
  天宝十二年(753年),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同谋造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唐玄宗命有司审理。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附和杨国忠,出面证实。当时,李林甫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除名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中则有五十余人被贬。唐玄宗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评论 转载

造句:李林甫简介奸相李林甫一生都做了什么事
造句:李林甫简介奸相李林甫一生都做了什么
司马道子简介司马道子一生都做了什么事?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东晋晚期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司马道子的家庭成员都有谁?司马道子的儿子是谁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东晋晚期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道子怎么死的?历史如何评价司马道子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东晋晚期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为什么自古以来中国南方政权总是会败给北方政权很简单,因为几乎都是北方向南方发起攻击,南方除少数个案外几乎没有主动向北进击过。一方不停地进攻,总会得逞的。哪个朝代不是打了几百几十年的。倒过来和汉朝一样,天天打匈……贾似道怎么死的贾似道的死因是什么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悦生、秋壑,宋理宗时权臣。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京湖制置使贾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贾涉死时,贾似道年仅11岁。端平元年(12……卢杞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奸相卢杞卢杞(?约785),字子良,唐朝大臣。侍中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滑州灵昌(今河南安阳滑县西南)人。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内升为门……李林甫简介奸相李林甫一生都做了什么事?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夫差商鞅历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或贵为帝王,或位极人臣,或时运颇佳,或聪明绝顶,但最后不免横死的命运,而这……中国历史上一代奸相李林甫怎么死的?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奸相李林甫的家庭成员有谁李林甫的子女是谁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卢杞简介古代奸相卢杞一生都做了什么事?卢杞(?约785),字子良,唐朝大臣。侍中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滑州灵昌(今河南安阳滑县西南)人。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内升为门……官员都在坐等出事“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一想起1813年秋天那件事,嘉庆皇帝就感到窝囊:他差一点儿就当了大清的末代君主,并且,各级官员早就知道要出事,却都像请客一样,把问题迎进了紫禁城。1812年一个宁静的仲夏……
高渐离简介资料介绍,高渐离是怎么死的?惠文后简介资料,惠文后魏纾是哪国人,惠文后是怎么死的高渐离是一个怎样的人?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图文)陈友仁简介资料,陈友仁的生平事迹新闻思想(图文)秦武王的母亲是谁?惠文后芈姝到底是怎么死的?公孙衍简介资料,公孙衍怎么死的,公孙衍主要成就事迹惠文后生了几个孩子?历史上的惠文后是怎么死的?秦惠文后怎么死的?秦惠文后魏纾怎么死的?陈友仁的子女都有谁?陈友仁与宋庆龄的爱情故事公孙衍主张什么?公孙衍的历史功绩都有哪些?魏冉为何叫穰候呢?芈月与魏冉什么关系?魏冉怎么读,魏冉生平事迹,魏冉有什么贡献?
关姓取名关姓取好听的名字10月假面骑士特摄杂志公开,景和获得新形态,道具又被骗走了?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好听的情侣微信名甜蜜搞怪让领导厌烦的3件事,越早知道越好研究称加速融化的速度正使格陵兰冰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坝释明心法师个人资料这么快出师是个好学的人经常掉头发是怎么回事六大原因告诉您遐亭以诗见寄次和却寄其一最爱家乡的小木初中桥作文400字红网夜读丨春天,听雷锋的诗新旧社会对比一个湖南粉卖40多?北京来的就能卖这么贵?还能开得下去吗?热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