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电话会议

  背景:2020与2021是汽车电动化加速过程,2021Q4新能源渗透率超20%。2022将有很多L2以上智能汽车落地,带来域控制器、芯片、激光雷达、毫米波、摄像头等机会。
  一、徐一清
  1. 一级架构: ECU被DCU所取代。过去整车豪车上有很多分布式计算单元,如奥迪宝马有上百个ECU,使得主机厂面临适配调试复杂、整车无线架构更复杂的问题。且ECU是嵌入式软件产品,博世、大陆等tier one企业会把成熟软件刷入ECU,使得主机厂不好对整车软件进行调配。因此主机厂在从ECU向DCU迁移,以功能域的维度把原来的计算单元进行整合,使得DCU成为软硬件结合、用主机厂定义汽车的产物。在下一代功能域将往中央计算平台迁移,但目前DCU即功能域仍是主要布置形式。原因在于1)供应链管控容易,汽车tier one能提供成熟的功能域产品;2)传统tier one掌控力度较强,如地盘与动力操控域,车企还不能做到很好地软件定义。但从域控到中央计算控制是车企未来希望继续发展的。
  2. 功能: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作为tier one的产品。消费者关注的是车的功能。两个典型功能:自动泊车、巡航内功能。首先它们分别代表了低速和高速自动驾驶的功能;其次,这两个功能对应从L1到L3算法有不断升级,升级到EPA、AUP、停车场泊车,能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域控制需求从L1级别到L3+将爆发,自动驾驶DCU目前是整车域控制器中增长最快、域控化进度最快的。原因在于ADAS与座舱域两个域是车企最为关注的,作为新的域整车的定义空间较大,且消费者感知程度更强。其中自动驾驶域控又是两者中最快的,原因在于需要做的功能最多,包括环境感知、数据处理、路径规划等,对于域控的计算、通信、存储能力要求非常高。
  3. 芯片架构与厂商生态布局区别: 域控制器的核心构成向外承担多传感器与数据汇集的角色,得到周围环境后需要进行大部分核心算法,需要计算单元CPU承担。目前大家的差异主要集中在AI计算单元,以英伟达为首主要以GPU作为核心计算单元,也包含ASIC;高通、华为、地平线主要以ASIC作为核心计算单元。特斯拉以NPU(ASIC)作为主要计算单元。ASIC在定制化开发与特定的网络架构的学习之后,对特定的场景性能会更为优秀,功耗控制能力更好,但前期的开发周期较长、技术投入风险较大。因此在算法还不够成熟的早期,性能更好、功能更高、环境开发能力更加开放的GPU成为市场主流。根据广州车站的数据,2022年落地的大部分车企主要是两个平台:1)英伟达的Orin;2)华为的MDC。其中,英伟达的底层开发平台的开放性使得车企以英伟达作为底层开发平台的最优选择。但后期高通、华为都会以生态自研闭环的形式提供,通过上升算法的自研与收购强化ASIC的计算能力。ASIC在较成熟算法驱动与进化后可以呈现更好的功耗。自动驾驶的芯片对于低阶与高阶自动驾驶看到了明确的区分。低阶领域Mobileye成熟度非常高,是目前落地方案的最优解,它的CPU+ASIC架构实现了低功耗比,在L2级别优势明显。它的主要对手是PDA4芯片。在高阶,英伟达一家独大,但从长期维度GPU有功耗问题,英伟达也将逐步以ASIC取代GPU。
  4. 除了主芯片其他硬件的构成: 自动驾驶的域控制器,德赛西威的IPU03、04由自己生产,报幕表比较封闭。特斯拉的产品芯片成本在5000元左右,整版成本约7500元(纯硬件)。其中特斯拉的主芯片占其所以芯片成本的60%,这个成本相比其他的域控制器企业更低。
  5. 嵌入式软件: 域控制器厂商的出现是底层软件与应用层软件结合的产物。域控制器厂商只需要提供底层的产品能力,上层交给主机厂提供自研。现在主机厂在寻求生态合作,许多主机厂投资入股了地平线、Momenta等企业,但这些强研发能力的AI公司基本仍以tier one形式为车企提供服务,站在主机厂之后。软件tier one也开始为车企提供服务。不过,主机厂的自研和软件tier one并不能看作会对传统的硬件tier one形成取代。因为本质上原来的主流硬件tier one都是嵌入式软件的tier one厂商,如博世、采埃孚都有非常强大的中间团队,德赛西威在底层也做了很多软件开发工作。主机厂自研与软硬件tier one的核心诉求都是更好地服务主机厂出货。
  6. 整车设计: 域控制器重要性越来越高,因为传感器的传达度进一步上升,底层shock需要提升计算、传输带宽与存储能力,使得车内最大部分算力都集中在自动驾驶域。相对而言,座舱域、车身域、驾驶域算力提升并不显著,融合趋势明显。英伟达、高通、地平线都表示在下一代芯片希望做域融合或中央计算平台。因此我们判断在下一代整车的设计可能改变,而域控制器的地位将更强,主机厂定义域控制器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强。我们从地平线的座舱域和驾驶域芯片能看出,地平线的征程2芯片在设计初始没有界定在座舱或是驾驶域使用,目前也不属于座舱域,此外之后的G5、G6算力持续提升,座舱域和驾驶域差异性并不大,从硬件角度来说融合难度并不大。从主机厂也有融合诉求,为了节省成本。
  7. 核心 Know-How: 自动驾驶域向上需要快速适应不断迭代的传感器与芯片,向下需要满足车企关于自身不同的硬件配置以及差异化算法的需求,是在几项做深度定制化、取中间级的角色。低阶和高阶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会逐渐产生生态链区分。原因在于,低阶的功能相对而言传感器配置和算法已经趋于成熟,车企的需求在于消费者有感知度的特色功能落地。因此低阶自动驾驶企业现在正往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方向演进,做到量产落地与成本管控,而这两个能力都是传统tier one非常擅长的。高阶自动驾驶方面,传感器的高度不成熟、芯片的快速迭代、车企的算法差异,导致市场上并无成熟的标准。因此域控制器在长期来看,在前期还需在落地方面跟车企做深度开发,根据车企场景定义客户需求。这要求控制器厂商跟芯片厂商更深地迭代,以及跟头部车企的开发合作。当前市场最认同的tier one企业是快速量产落地与高阶合作开发能力都兼而有之的,如德赛西威。我们认为市场目前对创达的业务处在低估位置,创达需要向市场证明其成本管控及落地等方面的能力并且有更多出货。
  8. 市场规模: 市场竞争者变多,但市场会越来越大。从低阶和高阶来考虑,低阶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规模增长非常快速,目前一套解决方案价格控制在4000~5000元,可以非常快地铺设到13万左右的车型,如吉利星越L等,这些车型是自主品牌过去的主战场,未来的放量将很快速,我们估计到2025年渗透率可达40%甚至更高。而高阶自动驾驶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成本。一整套解决方案车企能承担的成本将近整车价格的10~15%,对应地只能在40万左右的车上铺设。而此类车型量产落地能力并未验证能否与外资豪车竞争。如果一套解决方案未来能降价到2.5万,对应配置20~25万的车型,将打开空间、进入自主品牌的优势领域。但降价需要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如激光雷达厂商和域控制器厂商,他们的降价又取决于上游。市场增量的核心在于放量带来的车型扩产。我们估计,L2级别在2025年覆盖率将达40%;L3+~L4级别大家的预期有差异,我们估计在2015年在80多万量。
  重要结论: 1)在2025年之前,传统tier one地位仍旧稳固,其量产能力、研发能力、跟主机厂的对接能力优势一直存在。但与此同时,软件供应商从tier two走向tier one、走向台前,也是确定性事件,它们会向主机厂直接提供服务。两者并不冲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整车厂出货。2)域控制器在未来会做一个分割,成熟产品主要考虑成本管控与落地效率,而高阶自动驾驶重在合作方落地以及合作开发能力。最顶尖的tier one是两者兼备的。3)在芯片品牌上,主机厂的开发环境决定,英伟达在未来三年优势难以撼动。高通、地平线、华为正不断增强自己的生态圈,在未来有希望与英伟达一较高下。
  二、投资人提问
  Q:高阶目前国内还没有厉害的玩家出现,比如德赛在L2+的软硬件结合已经比较优秀,但L3和高速自动驾驶能力似乎仍掌握在主机厂手里。高阶方向国内是否以后将具有大规模计算方复制的能力,或是该能力仍将在主机厂手里?
  A: 理想还是需要德赛西威的。从地平线的人员规划可以看到,汽车工程事业部有将近800人,对接主机厂定制化服务落地;而英伟达和高通在国内这方面的人数在50人左右,不够支撑主机厂信息化开发。域控制器开发周期一共12~18个月,对于芯片厂商是不可能派人监管这么长时间的,它们的落地方一定要找有信任度的合作。在高通和英伟达的角度,它们与头部主机厂合作起到示范效应、希望打开中国市场,但从长期看,英伟达无法派人监管18个月,而大部分主机厂也不会跟英伟达花一个亿的开发费用。Tier one优势在于作为第三方帮助主机厂分摊了很多成本。我们认为整个生态的主导方在于芯片和上层AI算法。而域控制器厂商其实是中间的定制化角色,帮助车企落地,相对而言不是主机厂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的角色。
  Q:如果德赛往高阶域控制器做,是不是更偏向于硬件适配功能?
  A: 是的。域控制器不掌握上层应用算法,起到高阶自动驾驶芯片和整车厂间桥梁的作用。
  Q:德赛的管理层表示他们的最大优势是领先的时间差?
  A: 之前芯片的开发用了两年,Orin的开发只用了一年。如果其他人开始做可能还要花两年时间,站在2022年的时间点到2024年可能英伟达的新一代芯片又出来了。如果其他厂商要这么做,规模上会不兼具,也可能会有成本压力。因为德赛那时可能已经分摊了很多前期的研发成本了,它是有降价空间的。
  Q:德赛在高阶用自己的传感器能力在弱化?
  A: 是的。国内的毫米波相较于海外仍有差距,华域、德赛等量产时间还在去年,但成熟度还需要提升,还是市场新进入者的身份。
  Q:除了英伟达其他的合作方?
  A: 地平线与德赛有合作;黑芝麻与德赛在谈论中还未落地,需要观望;目前绑定较深的是英伟达与德赛、高通与创达。高通跟德赛的合作主要在座舱方向,由来已久。
  Q:如果英伟达以后放开了,博世、大陆甚至包括国内其他的tier one也参与竞争的话,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看德赛?
  A: 目前海外tier one在落地高阶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进度最快的是博世,它现在落单的是海外诸如凯迪拉克等的豪车品牌。国内tier one的快速增长核心驱动力是国产替代。至于合资品牌是否市占率会进一步上升是另一个话题。关键在于域控制器的核心Know-How,如果是成熟产品,落地能力和价格才是主要因素,典型的像是华为AITO新车,在L2级别就用到了博世,原因是华为主要做的是高阶,低速的自动驾驶可能没有用到华为自己的产品。可以看出,博世等企业一直没有退出中国市场,他们一直在中国有很强的生态定义能力,国内tier one的增长还是来自于国内智能化的需求。
  Q:德赛和中科创达互相渗透的情况下,从德赛这种硬件和软件做比较容易,还是从创达这种软件做比较容易?
  A: 对于创达,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顾虑的点,做硬件不是简单找代工厂,可能还需要跟主机厂、传感器做适配,做硬件的管控等。工程落地难度较大。软件tier one切入供应链难度较小,可以更灵活地帮主机厂做定制化开发,但只是相对而已更容易。
  Q:华为公司的域控制器是与谁合作?激光雷达和地图呢?
  A :座舱可能跟均胜有合作;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不明确;芯片以自研为主。
  华为的激光雷达是自研的,但上游还有很多提供方。
  地图合作方的说法多,四维图新曾提供,但华为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团队,可能以分工合作形式展开。
  Q: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在智能驾驶领域目前座舱占比绝大部分,但观察智能座舱有没有同质化的趋势,这会不会未来带来降价的风险?
  A: 中科和德赛在座舱领域 并不是 占绝大部分。座舱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博世、大陆等海外tier one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创达不做座舱的硬件,在软件的开发占比的确较高,但没有精确数据统计。大体来看,高通在中高端车智能座舱占比达到80%,大部分会带上创达做开发。德赛的智能座舱比例也没有确切数据,因为智能与非智能不好定义,但大约在20%。座舱领域确实会有价格竞争趋势,均胜等企业都有座舱类产;主机厂对座舱定义难度小于驾驶类,自研趋势更快。需要考虑竞争格局。
  Q:中科创达未来业绩增速?
  A: 参考外发报告,将近30%。具体需要去分类跟踪,汽车类增速最快,手机类未来会活跃到20%,物联网取决于新的大客户导入。我们对创达的整体业务规划较乐观,它与高通的合作使得业务布局很清晰。
  Q:毫末智行等专门做高阶自动驾驶的企业,未来它们的定位是否与德赛有区别? 或是德赛在高阶自动驾驶其实更多是服务于独立的第三方自动驾驶软件公司呢?
  A: 主机厂的tier one培育是一直以来都有的。长城的毫末智行是特例,通过成立子公司找外部融资、甚至把技术开放给第三方来扩展自己的生态圈及研发能力,是很成功的尝试和案例。但大部分主机厂tier one在智能方面的成熟度可能仍落后于第三方tier one企业。
  Q:德赛会自己做AVP或升级版本L3自动驾驶吗?
  A: 会的。德赛在新的惠南工厂有成熟的测试场地,做低速及部分高速自动驾驶;L3方面在新加坡有独立的开发团队,有入测证书。
  Q:华为与极狐合作的号称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您怎么评估?
  A: L2级别有成熟定义;但现在L3、L4标准还未明确,国内目前没有完整的L3、L4级别的法律,更无协会标准,从第三方角度目前难有数据量化评估。
  我会在同名 微信公众号:合纵投研 中每天更新最新的机构调研内容、最优质卖方研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 END —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不破不立纪录片引发热议,牛宝居然成为团队毒瘤双城之战第一季结束之后,大家又开始看了LPL的纪录片不破不立,这也是每周会出一集,然后每一集的时间大概四十分钟,和电视剧差不多,这个纪录片里让很多玩家看到了在赛场之外的许多事情,因雪地奔驰S6HaulampampampHustle将至越野美国缅因州发行商FocusEntertainment日前宣布,硬核越野模拟游戏雪地奔驰第6季HaulHustle将于12月7日登陆XboxOneSwitch以及PC,12月8日上线PS4平台LOLT1官宣2022赛季大名单,Faker坐镇中路,小吕布挑起下路大梁北京时间12月3日中午,今年S11全球总决赛LCK赛区三号种子T1战队官宣了2022赛季的新阵容Faker仍然稳坐中路,打野和下路组也是S11的主力选手OnerGumayusiKe黄大仙真敢说AG一诺虞姬根本没熟练度,连大闪调位都不会2021年KPL秋季赛季后赛正式开打之前,几乎所有KPL业内人士一致认为AG超玩会最起码能够拿到季后赛败者组二轮游的成绩,几乎没有人认为RW侠能够战胜AG超玩会。结果怎样大家伙们也限量2000件!索尼PS5国行12月12日开售3899元起送走了双11,双12的脚步又近了,你的购物车又满了吗?今日,从PlayStation天猫旗舰店获悉,索尼PS5国行版将于12月12日上午1000再次开售,售价3899元起。从商店页穿越火线马哲精准预测,中国队全胜晋级CFS四强,CN决赛内战来了由KS直播的2021CFS世界赛,在12月3日结束了小组赛。最终,2支中国队伍全胜晋级四强淘汰赛。而淘汰赛将会在12月4日下午正式开启,作为CF荣誉第一人的马哲,将继续带领大家观摩PlayStation迎来27周年纪念日官方发推庆祝索尼家用电子游戏机PlayStation在今天迎来的它的27岁生日。1994年12月3日,索尼涉足游戏产业的第一台主机PlayStation在日本发售,全球销量为1亿249万台。官德杯预选赛竞争激烈!狂队状态回归,网友GNR最有希望的一年自从此前英雄联盟S11世界赛的结束意味着本赛季的比赛逐渐接近尾声,在此期间关键时期国内德玛西亚杯赛事再一次满足了广大网友们的观赛需求。熟悉本次赛事的网友应该都知道,作为本赛季的收官LOL测试服12月3日征服者青钢影削弱,克烈加强今日测试服上线了之前设计师提到的一些改动。英雄改动青钢影卡蜜尔W战术横扫基于敌方最大生命值的百分比伤害由66。577。58降低到55。566。77。百分比伤害的加成由每100额外攻Cat感慨KPL选手没人比我承受的压力大,我没耽误其他4位队友在AG超玩会输掉了比赛之后,他们的赛季纪录片绝对王者也曝光出来,对他们整个赛季进行了回顾。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让粉丝们对AG超玩会有了更深刻了解,选手们整个赛季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大家狼队撞车德华13分钟被平推,把德华打成110,德华怎么就针对我KPL秋季赛常规赛的比赛已经结束了,各支队伍都在为了季后赛做准备。除了训练之外,很多队伍的选手也会一起打打五排,一方面是练练英雄,另一方面也是娱乐放松一下。重庆狼队在本赛季的发挥非
LPL第六周最佳阵容小虎上单四项数据第一,FPX小辅助未来可期不知不觉LPL夏季赛打完六周,现在就是季后赛名额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第六名到第十一名的队伍都是六个胜场,谁能都无法真正确定季后赛名额,同时第十二十三名的队伍也还有机会,尤其RNG最近Knight想加牛宝好友,结果遭到拒绝不行,现在我们是敌人LOL选手打完比赛后,通常都会在韩服Rank保持手感,尤其到深夜更是职业选手的天堂,加上韩服高端局就那么几个人,选手撞车的概率极大,一来二去就容易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不,Knig逆水寒发福利,ID吴亦凡可免费改名,这波操作伤害拉满最近吴亦凡又火了,不过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有人爆料他私生活混乱,并且可能还有违法行为,一时间的各大品牌商都宣布跟他解除合约本来这是娱乐圈的事,但吴亦凡事件影响太大,就连游戏圈都有他的LCK选手纷纷到期,LPL又来到抢人环节,Chovy不是没有可能签约LPL夏季赛常规赛接近尾声,一些队伍已经获得季后赛名额,有些队伍则率先淘汰出季后赛,一些队伍则准备淘汰,比如说IG,目前战绩4胜7负,后面每一场比赛都是生死局,只要输一场就是结束S宁王分析IG胜算想赢RA看乐言能否报恩,想赢TES则看中路LPL夏季赛常规赛还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赛程,当RNG排进前十名后,季后赛名额就差不多确定下来,后面四支队伍基本无缘季后赛,剩下就是OMGLGDIG还有可能挣扎一下,但机会也很渺茫。季KPLWB秋季赛大换血,暖阳确认留队,或许从打野转型边路王者荣耀世冠杯还有接近半个月时间才开始,参赛队伍都在积极调整状态备战,不过北京WB并不在其中,因为他们连正赛都没有进去,选拔赛期间他们只取得3胜6负的战绩,实力甚至比不上KGL队伍RNG排名重回中游,11。13版本已经六连胜,小虎却暴露一个英雄短板从冰岛刚回来时,RNG突出一个全员不在状态,同时由于没有训练时间,对夏季赛版本极度不熟悉,刚开始几场比赛甚至用春季赛的阵容打比赛,结果可想而知,RNG各种连败,一度来到暗黑四大天王RNG喜获五连胜,夏季赛第一次进前十,LPL恢复三足鼎立局面适应版本对战队有多重要?看看RNG就知道了,春季赛夺冠后他们就代表LPL参加MSI季中赛,期间选手没有休息时间,即使回归后也只能待在酒店隔离,而不能打训练赛,因此RNG选手对新版本EDG还剩4场比赛,厂长只有一个上场机会,前提是打上韩服400分不知不觉常规赛打完三分之二赛程,EDG10胜2负排在第一名,在10个胜场中,EDG又有9场零封对手,从这里就能看出EDG的统治力有多强,不出意外的话,夏季赛常规赛第一名将落入EDGBO重新上场成事实,FPX老板就算被骂也要坚持做对的事上半年LPL和LDL赛区发生一起特大假赛事件,FPX打野BO先自爆受到裹挟参与假赛,腾竞官方顺藤摸瓜查出37名假赛选手,俱乐部高层教练选手应有尽有,这里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上梁不正下Doinb引起争议,喊话三支队伍想跟你们再打一次,FPX肯定不会输FPX夏季赛的状态不算稳定,前段时间Nuguri刘青松都出现问题,导致接连输给IGBLG,尤其输给IG更能看出FPX的不对劲,不过好在FPX调整能力极强,就算首发不是全部都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