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本人经过大学到现在近十年的努力,已经基本是个普通人了!

  在大米和小米往期文章《 医学前沿:1/3自闭症孩童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减轻,他们都有这些特征——》 的留言区,一位昵称为"知画"的读者一句话引得众多家长心潮澎湃。
  大米和小米编辑随后联系了知画,她也给我们发来投稿。得知她曾被心理医生判断为阿斯伯格,但并没有得到医学诊断,考虑到她的成长经验对于社交障碍人士依旧会有借鉴意义,决定将这篇文章刊发。
  文/知画
  知画今年29岁,疑似阿斯伯格,旅居日本8年,曾就职于一家日本管理咨询公司3年,自小与人格格不入,因社交障碍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挫折,死磕社交问题10年后,知画社交能力有了很多提升,她希望将10年历练经验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一个有社交障碍的人。
  就算在今天,当我回忆起当初的社交经历,仍会崩溃痛哭,只有将一切经历看作"社会化训练",我才原谅了以往的痛苦。
  我不曾表现出明显的特征而从未得到过诊断,在阴差阳错中受到了社会化训练,将自己的社交能力推到了力所能及的极限。
  我想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写出来,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01
  很多人认为他做事混蛋   但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第一次听说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念,要追溯到大约十年前了。   上大学时,我特别喜欢反复观看一部叫做《豪斯医生》的美剧。   主角豪斯医生是一名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他智商极高,嘴巴极损,只要有可能总是极力避免接触病人。   他认为一切不能量化的概念都没有意义,他也没有能力表达诸如哀悼或爱的情感。当他想要了解一个人时,他甚至选择雇佣私家侦探跟踪对方,或偷盗对方的心理咨询档案也不愿意当面问一问对方。   当他"作妖"时,我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但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天然认同感是不对劲的。   我是个有些与众不同的人,而反思以往,这种不同在我很小时,其实就表现出来了。   我是个说话极早的孩子,十个月大,我已经会模仿大人说成句的话了。   我非常擅长记忆,小学二年级时靠看科幻小说记住了牛顿三定律。我自然不懂力学定律的内容,但对我来说,记忆比理解更有趣。   与记忆之相反,我苦于创作。我从不愿做手工,自愿疏远任何有关艺术创作的课题。小学时,最让我头疼的就是黑板报和手抄报。   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小说、漫画、百科全书,什么都读,却从没有想过动笔写作或者画画,一次也没有。   我可以快速阅读和背诵一大篇内容,却无法提炼中心思想。   似乎我只擅长做已经有一套完整程序的事,不论这程序有多么艰深,这也是我高中选择读理科的原因。   我对声音极为敏感(事实上嗅觉和视觉也有一定程度的过敏)。在模仿语音上很有天赋,另外,我可以轻易分辨各个人的声音,在嘈杂的食堂里也能一下听出认识的人。   我对音量的容忍度很低,年幼时,如果有人在我午睡的时候说话,即使隔着门,迎接TA的也是我愤怒的尖叫。我会极力避免去喧闹场所,因为太多的声音不能控制地飞到我的脑子里,总是让我筋疲力尽。   最后,我对人没有兴趣。很小就不需要人的陪伴了。   当我同时跟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时,我很自然地只注意自己熟悉的人,对其余人视而不见。我甚至似乎会屏蔽掉他们的声音。如果我有一件需要做的事,那我连熟悉的那个人也可以忽视了。   如果我要讲话,我就只讲自己感兴趣的,根本不考虑对方有没有兴趣或者听不听得懂。   直到大学,有一次我的好友指出了这一点,我才知道原来别人不是那么做的。   我想,因为我没有表现出过明显的困难,没有人注意到我这些微妙的不同。只是我从所有的朋友处都收到了同样的评价:我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我并不明白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也许这指的是——我与他们认识的人不同。   02
  因为社交障碍   我成了大学里的隐形人   回想起来,我的大学生活很无聊。   我没有申请学生会,几乎也没参与兴趣社团活动。更没有学着同学们去参加什么比赛什么杯,做什么实习弄什么兼职,导致后来简历上没东西可写,确实也吃了大亏。   但如果时间倒流,我可能也不会有所改变。因为社会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都让我无法理解。   如果参加不再是强制的,那逃避就成了我第一选择。   一个人的生活,无聊吗?当然是有无聊的时候。焦虑吗?当然也是有的,但是任何改变现状的努力,还没开始就被要跟外界接触的恐惧打败了——   要寻找队友是可怕的;(有谁会"爱"我呢?)   要跟人竞争也是可怕的;(我怎么可能赢呢?我不知道怎么让别人认为我不错。)   我连单独去陌生的店剪头发都要在门外给自己做个十分钟的心理建设;   恋爱当然是谈不了的。我从没明白喜欢人到底是什么感情。"非你不可"是怎么一回事?"茶饭不思"又是怎么一回事?   空闲时间很多的我只喜欢宅宿舍看影视剧,也因此收获额外技能——极漂亮的外语发音,和内省力的建立。   Ps.内省力又称自知力(insight),在此指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直到我毕业了,七年前,我决定留学日本,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   03
  命运的转折,日本留学   我意识到社交障碍是可解决的   中学到大学毕业之前我都非常恐惧外部的世界,很害怕不熟悉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人。   留学日本时,我选择了哲学专业。这让我养成了深度思考世界和思考自己的习惯。   我发现其实我不喜欢自己这个状态,我希望能跟人好好说话,也喜欢交朋友,我就先去看别人怎么跟人说话,聊天总是有套路,有很多万金油一样的话题,可以先准备好了找机会试着去用。   留学海外,我发现更多锻炼社交的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   身处国外,我突然有了跟别人说话的理由。跟人说话,成了我展示自己的日语,和学习语言的机会。   有利因素二:   另外,在日本,社交障碍在日本是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性格特点。   日本居民普遍比较友善,我突然获得了一个特别宽容环境,即只要我开口说话,便有大概率获得正面的反馈。   即使对方感到我的行为有些怪异,TA也会主动用我是外国人来为我开脱。   社交中,谁不喜欢正向反馈呢?哪个热爱外语的人会不喜欢对方说"你的日语真好!"呢?就算TA只是说客气话,只要我不在意,就不能伤害到我。   面对与我没有冲突的人,我变得"豪横"了起来,说话是什么?只是一件小事啊。   有利因素三:   众所周知,任何语言里都有一些套话,客气话。而日本这种注重形式和上下关系的国家,套话尤其多。   并且日语对我而言是外语,因此我对日语的情感感受力就不如对汉语强,我说起日语套话来不会如说汉语一样会觉得害羞。再加上套话的运用润滑了我的人际关系,而日益增多的语言交流又让我更习惯于运用套话。   我逐渐意识到社交不是天赋,而是可习得的技巧。   虽然我觉得不跟人讲话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既然有机会练习自己处理社交场合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我在各种场合都和人练习交流,如理发店,青年旅舍的大厅,商场。一开始我仍很羞怯,被动地等待对方,后来我尝试主动发起聊天。   我发现了一些TA们聊天时,有常用的转场话。   TA们喜欢问起对方有什么兴趣,休息日做了什么,有时也会单纯地谈论天气。我也试着把这些用在了沟通中。有效避免我为了找话题而只说自己有兴趣的事,或因为找不到话题而沉默。   我开始意识到,社交是一种技巧性行为,而不是天赋行为,其中有很多可以模仿学习的部分。简单来讲,当别人那么做你觉得不错的时候,你也那么做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观察和模仿。   我也意识到社交是我们每天必须处理的事件之一,每天都会发生无数社交事件。虽然我热爱独处,但我必须重视社交,若我能顺畅地处理社交事件,我的世界就可以得到拓宽,我就可以活地更自由自在。   我也意识到,和别人融不到一起,原来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我的错。   慢慢地我发现,我容易受到一些特定的人的喜爱。TA们通常是年纪比我大,阅历比我多,或者比我更有智慧的人。可能是我非常聪明(自己说有点脸红),又像孩子一样真诚而坦率,这正是那些经过社会多年毒打的人不得多见的品质。   同时,我与同龄人的交流则是困难的。我不明白普通人际交往的规则,而又过于聪明诚实,导致我既无法表现出对旁人自尊心的照顾,也无法传达出某种温柔的情感。而我的兴趣又跟普通的年轻人差别太远,兴趣社交也行不通了。   曾经我不明白我与普通人的区别,我有时以为这是对方的错。我厌恶他们,有时又觉得是自己的错,强迫自己放弃自我,违心模仿他人。   事实上这不是任何人的错,他们只是表现出了普通年轻人的样子,而我也只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样子,恰巧两者性格不合。我曾经常年为无法跟同龄人建立友谊而痛苦,直到我基本确定自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时候,我终于原谅了他们,也放过了自己。   在日本的研究生生涯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日子。   我获得了几乎完全的自由,在艰深的文献中获得了思考的快乐。   世界不再是无聊的了。我也不再需要费心解释自己的话。不需要去取悦谁,也不需要担心什么。我感觉世界上的景色都是如此明媚。   直到我研究毕业,后三年中被迫经历了地狱般残酷的社会化训练,但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04
  工作,我第一次参与团队合作   惨烈异常   关于职业,我没想过什么规划,也没有什么感兴趣的行业或要实现的理想,纯粹是因为时间到了要养活自己了。   三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和其他人一样,穿上黑西装黑高跟,拎着黑色公文包各个地方跑面试。   在面试中极度紧张的我屡屡受挫,面了大概50家公司,才在七月底收到了唯一的offer,进入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做咨询师。   而面试只是挑战的前奏,真正难的还在后面。   在咨询公司工作的这三年,我不知该如何下笔。记忆都是苦的。哭、自我怀疑、怨恨公司、大起大落、最终停职休息、归于平静。   如果可以的话,这一定是自闭症谱系最不应该从事的工作之一了:极大的工作量;经常更换的团队成员;因为常驻不同客户公司而经常变换的工作地点;还有不但要面对上司,还要面对客户的人际压力,一个季度一次的人事评价,严重依赖上司主观判断的评价标准,随时可能被从团队中替换下来的风险……   另外,我并没有团队合作的经验,第一次接触工作暴露了我许多问题:   1. 我不知道怎么做报告。   每当前辈让我做个报告,我就张口结舌地愣在那里。"东西就在那里,你自己看啊,我要说明个甚呢?"我不明白他说"报告"时想听什么,我也不懂怎样说明手头在做的事。   2.我跟权威人物或上司的相处有大问题。   如果TA问我是否知道某件事,我就会因为恐惧而说不出"不知道"三个字。   如果TA向我寻求工作上的意见,我很怕说出我的决定,因为担心我的想法不对。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寻求帮助,我不能向上司表达我需要TA做什么,因为我认为我应该单方面地满足TA对我的期待。   3.我无法表现出"得体"的样子。   不论我怎样穿西装或者化妆,我的行为,我的眼神,我的语言都很纯真。在咨询行业,这不是个讨人喜欢的特质。   其次,我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比如我在开会时,不能一直做出认真开会的样子,有时会突然弄出很大的声音,有时失手关掉了投影仪,或者无意识做了什么让周围人吓一跳。   我试着根据上司或前辈的反馈改善自己,但我发现任何伪装都会消耗我大量能量,并且还不能成功。   除了这些,其他还有不知道应该主动汇报工作,不知道怎么制定计划(绝对的死穴),不知道开会说什么,都是小事情了。   就第一和第二两个问题,我跟一个前辈死磕了九个月的时间。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我的前辈51%是天使,49%是魔鬼。   天使的一面,他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包容我接受我,即使我做不好也信任我,我不会的事情就教我。他明白我容易害羞和紧张,因此在我需要独自工作时依旧从旁协助我,带我适应从学生到工作这个巨大的变化。我最感谢他给我的信任。我对旁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如果感受不到信任,就容易不安焦虑,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   再来说说他魔鬼一面,在特定情况下,他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当我不知道怎么报告愣在当场时,或者无法做出选择而沉默时,他会大发脾气,导致我更紧张,更说不出话来。说不出,被骂,更说不出,恶性循环。那时,我几乎每天都要跑到厕所大哭一场,哭到满脸通红。   为了学会合作,适应团队交流,我尝试了不少方法,并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在这里我想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一、及时记笔记。   当我和他人沟通工作内容时,我一定会准备好纸笔,把对方的话记下来,最后还会跟对方复述一遍。这个习惯我一直保留到现在。   二、为工作排优先顺序。   一开始,我自己不明白怎么排,就会直接问前辈,这些工作里哪些是需要紧急完成的,哪些不那么着急。后来就自己排了跟他确认。   三、及时与他人联络。   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跟同事或上司确认。在工作中,我逐渐明白,他们发火,大多不是因为我做的跟他想的不一样,而是因为他没有预期。   如果我及时通知他,跟他商量,他就会对我在做的事有掌控感,就不会发火。所以在工作中,当你不明白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对方你不明白。   四、做沟通模拟和联系。   我需要沟通或说明什么事的时候,我首先要在笔记本或电脑上把重点写下来,然后反复练习。如果对方有提问的机会,就提前想一想可能在哪里提问,把问题和答案的要点也准备出来。同时还要准备一些套话,比如对方问到没有答案的问题时要怎么回答。(类似于"我会回去讨论一下,过后给您答案。")   五、从成功案例吸取经验。   重要是练习练习,还是练习。所以我们要记住成功案例,分析为何成功,其中自己做了什么满足了对方的需求,记录对方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一点一点摸索和对方的相处方式。   在每天的死磕下,我慢慢克服了对团队工作的恐惧,学会了怎么开口发表意见。   另外,我取得的最主要的成就是,我明白了我在交流上的问题。即我不能意识到对方跟我不共享同样的背景知识。我问问题从来单刀直入,不描述背景导致对方一头雾水。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策略是——先按自己的理解写下背景和指示内容,然后及时找一个人测试一下,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这对我帮助很大。   工作了短短六个月后,我就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入职初期被劝退,到后来,我拿到了足以得到破格升职的高评价。我一直记得上司告诉我,我总有一天会发光的。   虽然我在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经常更换领导和同事的压力,担心被换掉的压力,没有项目的压力,不能选择项目及同事的压力……都让我觉得,我其实并不适合目前的工作,项目制的工作方式让我处在全方位不可预测之中。   而我在工作中,也因长期的压力出现了耳鸣、失眠、丧失工作动力等抑郁症状,经常情绪崩溃,时而会不受控制地大哭。   最终,我选择停职休息。在休息期间,我的心理咨询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带领我认识自己,指导我表达自己,是他说出了那句关键的"你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当然他也告诉我这不是诊断)   一瞬间,豪斯医生的脸闪回在我的脑海中。十年了,十年前我不敢说我是你,十年后我终于还是成了你。   我在网上到处搜索有关自闭症谱系的信息,也就这样认识了大米与小米,并找到了《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读这本书,就像读我的自传一样自然。   ps:邹小兵教授也曾提到,很多阿斯伯格综合症女孩会通过"假装"正常,并调节自身行为,从而混迹在普通人群中,实际上她们内心时常因无法理解自己而感觉痛苦。   直到她们确诊,明白自己为什么在人群中格格不入,才开始接受自己,不再为社交活动为难自己,合理对待自己的强项和弱势,在职业规划和与人交往中表现得更加理性。   相关阅读:邹小兵荐文 | 在伪装中挣扎的自闭症女性   在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是谁,明白了我的压力来自哪里。   我明白了我不应该做需要大量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如果选定某个特定的领域,我可能会成为其中的专家。   我也明白了自己变不成社交达人,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即使是自闭症谱系,即使已经成年,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现在,我不能说我变得擅长社交,但起码,我不会只说自己感兴趣的话,只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里了。   我开始尝试去注意别人。我还发展了在团体中发言的能力。我通过模仿擅长主持会议的人,对别人的意见给予关注,在自己发言时会提及跟自己意见相似或相反的人,这样就可以与他人产生联系。虽然现在我也不能自发地明白对方的心情,但我学会了询问。我还学会了表达自己,让对方可以明白我,接受我。   这些都让我给自己构筑了一个更稳定可控的世界。也许以后仍会有困难,但我已经决定要在外界纷繁的影响中控制自己。   我仍要重申我的观点:社交是一个技巧性行为。   当我说要处理社交事件,我并不认为要处理的是社交技能,而是指要处理社交障碍对自闭症谱系带来的情感和生活上的影响。如果情感和生活上都没有很大的困扰,那么我并不认为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处理社交障碍。   社交只是一个技巧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给自己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为模式,然后练习。   重视旁人的反馈,和沟通前的准备,能够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也许我们在社交方面不能达到90分,但是我们可以多10分,再多10分,可以从负分变成正分。普通的沟通技能的书籍也很有帮助(推荐《非暴力沟通》),还可以阅读一些愤怒管理和情绪管理的书。   社交不是为了变得普通,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现在,我可以接受现状,不需要再折磨自己了。   若以往的社交经历,这是我必须进行的挑战,我可以说我出色地完成了它。我要向前了,我有好多要学的事,我还有好多练习要做。我要交很多朋友,我要有一个爱人,我要养猫养狗。   从此我要快乐地生活。   整理| 梁雨 编辑|当当 主编|潘采夫

孕期喜怒无常,这样做对孕妈和孩子更健康关注我,学习更实在的育儿知识很多准爸爸说一怀孕,媳妇怎么就变得喜怒无常了呢?上一刻还是大晴天,下一刻就开始下雨了。真琢磨不透!关注我,学习更实在的育儿知识孕妇喜怒无常的情绪不仅让老春天,多给孩子吃这5种长高菜,常吃长得快,早吃早受益导语春天,多给孩子吃这5种长高菜,常吃长得快,早吃早受益春天是孩子长个子最快的时候,快进入夏季了,家长要抓住春天的尾巴,多给孩子吃这5种长高菜,它们是孩子身高的加速器,常吃长得快,孩子的智商和相貌是由丈夫还是妻子决定的?一身高除了营养状况外,70的主动性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因为35的决定身高的因素来自父亲,35来自母亲。如果父母双方都不高,那就取决于孩子后天30的努喜欢睡午觉和不睡午觉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明显,家长要注意相信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好动深有体会,孩子从早上醒来开始不闹到凌晨是不会入睡的,好像永远都有无限的精力一样,不像成年人活动一会儿就开始感觉到累了。所以很多孩子都没有睡午觉的习惯,甚至县教育局领导小长假到学校调研5月24日,县教育局领导到同心幼儿园同德幼儿园大济小学五都小学和庆元中学调研。5月2日调研组深入同心幼儿园同德幼儿园走访调研。调研组指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社会民生之孩子教育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说,所谓充实的生活,便是养个孩子,栽棵树,写本书。看到这句名言时豁然觉得内心非常宁静,似乎瞬间在这纷扰的尘世中找到到某种信仰养个孩子,意味着传承文明栽棵树,意味41岁再婚女性,身体体质和抵抗力弱,还要和老公生个共同孩子吗?有个共同的孩子,是天地所赐。生吧!不必疑惑。生了孩子身体会再现生机和活力,生活充满了阳光。咨询医生,如果身体允许,生一个孩子当然很好。最好是不生孩子,首先身体不允许,其次精力达不到孩子的钱不好挣!亲子经济虚火,想赚良心钱太难!记者孙杨编辑段文大家一起再想想办法,帮日托班度过难关吧。2019年2月末,一群家长围着园长Lily,一边流泪一边出谋划策。从事早幼教28年的Lily,2016年在北京的东边自主创业快把家里的钙片都扔了!春天娃天然的助长剂,这些辅食就够了前几天我家孩子的水杯坏了,我带孩子去母婴店给他选个水杯,那时候刚好是下班时间,母婴店里的人还蛮多的,一些职场妈妈都会趁下班时间给自己宝宝准备一些日常需要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妈妈引起了孩子钙锌补剂内幕大揭秘!避开这些坑,抓住孩子黄金生长期!孩子要多喝牛奶,要多吃干果强壮的钙,聪明的锌已经是育儿宝典里的共识,家长们也不吝购买补剂。可以说所有营养素中,家长们最熟悉的就是钙,其次就是锌。但是,但是,但是!在天猫上搜钙锌有整长春在哪生孩子便宜,双方没有医保,社保什么保也没有,自费?不要考虑民营,没有便宜的,最最最重要的是民营医院没有抢救能力!!!长春能生孩子且有危重孕妇抢救绿色通道的公立医院主要有吉大一院,吉大一院二部,吉大二院,省妇幼保健院,长春市妇产医院
EnglishCorner线上社教英文绘本SportsDay今日课程Hello各位亲们,又到了每周一期的奥博社教时间,大家别来无恙。本期奥博英语角为大家带来的是线上社教英文绘本故事SportsDay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鼻子里的红球是什么在门诊经常碰到家长,领着孩子看病,很紧张的说,我在孩子鼻子里发现了两个红色的肉球,是不是长zl了?其实这就是鼻腔里的正常结构,叫做下鼻甲。下鼻甲的粘膜是由海绵状血管网形成的软组织,给孩子一杯夏日凉茶尊重生命钱塘现在是早上七点二十八分,很高兴我们的生命里又能拥有新一天的太阳。当新的一天来临,你有没有静下心来去聆听过生命的声音呢?生命说,我是由大自然经过几十亿年的造化而来。三十六亿年前,小孩子为什么玩手机上瘾,不爱学习?手机APP包罗万象,尤其是网游越来越吸引人,别说小孩大人都成谜。但想让孩子喜欢学习,需要大人持续不断的引导,而最好的引导方式是言传身教,你希望孩子爱读书,你就做到爱读书并且每一天都如果孩子可以挑选家长,你觉得自己可能胜出吗?肯定被淘汰了。1。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孩子们的表现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从小就是来学规矩的,因为社会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生活,没有规矩,就会被这个集体排斥。如果孩子可以挑选家孩子比较内向,有什么办法改变吗?我家三个侄子,其中一个老大性格内向,两个外向。个人觉得还是要找到原因,孩子生下来,性格没有固定,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特有的性格。主要原因首先是家里大人的对孩子影响其次是孩子通过看自己的孩子被安上一个不听话的标签,怎么办,大家有这种体验吗?孩子不听话,孩子不乖,这种说法很笼统,一切不听指挥,都是这样的总结语。虽然我也很为自己家孩子的这种情形头疼,另一方面,我又很理解。所谓不听话,不乖,其实就是日常很多小事上,没有达到为什么许多宝妈自己买药给孩子吃也不去医院看医生?都有经验了,常用药也就那几种,去一趟医院,一个上火的感冒发烧,都要先验血,麻烦不说,医院病毒更多,能不去就不去了简单的感冒流鼻涕,鼻炎过敏之类的,有经验了,之前医院开的药在药店买,当孩子打破盘子,打骂还是说教,用什么方法才能培养出好性格?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两岁多的孩子不小心打破了盘子,应该怎么应对呢?有的家长会把孩子打一顿,一边打一边训斥,有的家长则会赶紧把孩子抱到一边,生怕碎片扎到孩子,然后自己来收拾。那这两种要清醒知道自己在哪里不要迷失方向昨晚,带娃去参加幼儿园开学前的老师同学见面会。公共场所,普通咖啡屋,没有强制消费。娃很懂事,自己找了一张椅子坐定,等待,不吵不闹,我很欣慰!接着,娃从书包里拿出了他的AOTEMAN厉害的人都是自闭症吗?最近有个7岁孩子的家长问我怎么样才能发现孩子的天才能力?我说为什么这么说?孩子的父亲说很多自闭症都是在某些方面很有天赋的,有报道说,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乔布斯以及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