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什么样的配套政策,会让女性想生三孩?

  "生三胎吗?"
  在新华社的发布的"三孩生育政策"调查里,最多的答案是,完全不考虑。
  调查显示很多人完全不考虑生三孩 | 微博/新华社
  为了改善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央今日宣布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然而现实却是,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被问到" 你觉得一家有几个孩子最理想 "这样的问题时, 很多人会回答一个 ,即使是喜欢孩子的一般也就回答两个。
  一般来说,"理想的孩子数",会大于"计划生育的孩子数"。而"计划生育的孩子数",又会大于"实际生育的孩子数"。想生的,未必生得起。生得起,又未必生得出。
  当大家共同的理想孩子数不过是1~2个时,总和生育率一路走低,也就是必然之事了。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生育率就没有超过世代更替水平过 。即使开放了"全面二孩",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止中国,东亚地区的生育率,即使放在全球来讲也是过于低了。
  一般来说, 总和生育率<1.5 ,就算 极低生育率 (very low fertility)。总和生育率<1.3,就算"低中之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
  中国、日本、韩国三个东亚国家,生育率要么是"极低",要么是"低中之低"。
  日本的生育率,1947年还有4.5; 2018年是1.42 。
  韩国的生育率,1960年代还有6.0; 2016年是1.17 。
  至于中国的生育率,1970年代初是超过5。最近的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的生育率现在是1.3 。
  从1947年到2016年,中日韩三国的生育率变化。中国为红色线,日本为紫色线,韩国为绿色线。| Tsuya, N., Choe, M. & Wang, F. (2019)
  而且,许多女性也更 审慎地对待生育问题 。如果说一孩还因为社会压力而是某种"必需品",那么二孩就是绝对的"奢侈品"。在生二胎时,很多女性都坚持"条件不够就不生",那更何况三胎呢?
  为什么都不想生三孩?
  和为什么不想生二孩一样,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 经济压力 。
  中日韩三国,都属于儒家文化的影响圈。儒家文化有几个特征:父权制,精英主义。
  父权制提倡的" 男性养家,女性持家 "模式,在 经济增长放缓 的时候,就会让结婚成家变成难以承受之重——工作机会减少,男性养不起家;女性出外工作,依然需要负担更多家务。结果是, 男性女性都不结婚或者都晚结婚 。而东亚的生育又基本发生在婚后……生育率,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
  在东亚, 托育和教育费用 都让人觉得压力山大。如果再考虑到为了孩子而支出的 购房费用 ,或者未来孩子成家立业需要存的"六个钱包",就更让人觉得"养不起"了。
  即使今年养得起,明年也不一定养得起。 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 ,也让人们不敢生。
  如果35岁就要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危机,还怎么养小孩?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工作和收入都不稳定,未来可能会下降甚至归零。而每养育一个孩子,就等于背上了至少十八年的大额贷款。
  在日本,从泡沫经济崩溃后,非正规就业和失业人数上升,而正规就业者的工资也不太增长。
  在韩国,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后,同样出现了非正规就业和失业人数上升。
  这对年轻人结婚成家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且,东亚的父权制对于"什么性别该干什么事"有着严格的规范,男性必须能获得收入、养家糊口。 就业和收入不稳定,是结婚的致命伤 。
  研究还显示,在"结婚可能性"上,东亚男性受"就业和收入不稳定"的影响,大于东亚女性受的影响,也大于欧洲男性受的影响——在欧洲,由于女性就业更少受歧视,所以即使男性只是兼职或打零工,夫妇双方也很容易通过 双薪 来养家。
  但在东亚不是这样。
  曾有研究调查了日本和韩国夫妻就业情况——
  可以看到,日本和韩国妻子里, 做家庭主妇或者只是偶尔打零工的依然占比不小 。
  "男女有别"的结果,就导致 男性单独养家的压力尤其沉重 。
  在日本,和第一份工作是正式就业"铁饭碗"的男性相比,第一份工作是"合同工"的男性结婚可能性只有前者的26%,失业就更不必说了,失业者几乎不可能结婚。
  从日韩的结果来看,女性不工作,并不一定会带来高生育率。因为一部分男性会根本无法结婚。而即使结了婚, 沉重的教育和经济负担,会让夫妇主动选择少生 。
  养育好贵,教育好累
  据日本内阁办公室2011年的一个调查,45% 的日本受访者和73% 的韩国受访者说" 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费用 "是他们少生孩子的原因。
  2017年,一个研究调查了日本人"生的孩子比原本想要的少"的原因——
  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 抚养和教育孩子花费太多 "(56.3%)。
  第二位是"我不想当高龄产妇"(39.8%)。
  第三位是"即使我想要孩子,也无法怀孕"(23.5%)。难以怀孕与男女双方的晚婚晚育有关。而晚婚晚育又与年轻人就业前景黯淡,无法结婚有关。
  后面依序还有
  "我再也无法忍耐养育孩子造成的身心负担"、
  "健康原因"
  "干扰我的工作"、
  "房子太小"、
  "丈夫不帮忙家务和育儿"、
  "丈夫不想再要孩子"、
  "如果再要小孩,丈夫退休时小孩都还没成年"、
  "社会环境不能让小孩自由地成长"、
  "自己和丈夫的人生也很重要"等原因。
  在韩国,"理想的孩子数目"是2.0~2.3。不过2005年一个研究显示, 即使是回答说"理想孩子是2个以上"的韩国人,65.7%只生了一个孩子就不再生了 。
  2012年,一个韩国研究调查了重男轻女等传统价值观如何影响生育。研究者发现,无论男女,越是持有传统价值观,"理想的子女数量"就越多——看上去好像对生育率有好处吧?但后面还有转折。 持有传统价值观的人,实际生育的子女数量反而低 。研究者认为,传统价值观虽然让人"想要更多孩子",但 "养不起孩子"的残酷环境和现实,让大人又放弃了想要的孩子 。
  在国内,育儿同样是沉重的负担。
  即使有钱,也不一定有人手 。如果夫妻双方里的一个人回家带娃,家庭的风险抵抗能力就会下降。如果老人来隔代带娃,则要面临不同代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如果选择家政或者托班,各种虐童的负面新闻又让父母胆战心惊。
  就算以上都解决了,还有 孩子看病难,入园入托难,公立进不去,私立费用高等等问题 。2019年郑州的研究里,国企女职工的孩子只有25%想方设法挤进了便宜又高质量的公立幼儿园。其余都不得不选择昂贵又质量差的私立幼儿园。
  另外, 目前职场的工作时间,和孩子的上学接送时间常常是冲突的 。如果家长总是请假接送,就会面临难以晋升甚至失业的风险。
  现在,只有一小部分家庭优越、经济稳定、幸福感较强的女性,能没有后顾之忧地生育二胎。
  2017年,湖南的研究显示,女职工 生育期间得到的劳动保护 越好,越是愿意生育二孩。
  2019年,河南的研究显示,女性 得到的家庭支持和生活照料 越多,幸福感越强,身体越健康,就越是愿意生育二孩。
  2019年,福建的研究显示, 主观幸福感 越高,城市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越高。 公共教育满意度 越高,农村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越高。
  精英主义与教育内卷
  在东亚,儒家文化里的 精英主义 ,也加重了养育的负担。
  精英制度,意味着学习非常重要。在一个任人唯贤的等级社会中,要向上流动,就要成为精英。要成为精英,就要靠学习精进。"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对东亚的人们来说,是一种信仰。
  东亚三国对 教育 的重视,体现在了学历的飞速增长上。
  在日本,18岁能读大专或本科的女性,1955年有5%,2015年有 57% 。
  18岁能读大专或本科的男性,1955年有15%,2015年有 56% 。
  在韩国,18岁能读大专或本科的女性,1965年有35%,2014年有 82% 。
  18岁能读大专或本科的男性,1965年有30%,2014年有 76% 。
  同时, 东亚的教育系统竞争十分激烈,年龄壁垒和歧视又比较严重 。这意味着,东亚的人很少能像欧美那样"终身学习"——出社会干几年,又回来念大学。再出社会干几年,又回来念研究生。这样的状况在欧美并不少见,但在东亚却很难。
  在东亚, 进入精英大学,取得精英学历的机会 ,说是" 一辈子只有一次 "也不为过。无法进入重点大学的年轻人,一出社会就处于不利的境地。
  因此,东亚家长会背负沉重的教育压力,尤其是东亚母亲。时间、金钱、精力有限的东亚母亲们,可能会因此生得更少。
  毕竟,生一个娃可以鸡娃。生两个娃咬咬牙也还能鸡。生一群娃,就真的只能放养了。
  教育系统竞争激烈,考上哪个大学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家长因此也背负着沉重的教育压力 | 中新网
  高等教育的普及,让东亚拥有了许多高学历的人才。
  但在家庭而言,教育费用增加了,养育年限变长了, 家长更难以平衡养育和工作了 。
  而高等教育出来的人才数量如果供过于求, 很多大学生无法找到与自己学历相适应的工作 ,难以就业,就会推迟结婚或者不结婚。
  另外,东亚三国的女性都很拼, 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大幅增长 ,这也让女性倾向于推迟结婚和生育。
  怎样的政策,让人敢生育?
  支持女性即使生育也能重回职场 ,长远来看才是提升生育率的好办法。
  政府制定的影响生育率的家庭政策,可以被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用型家庭政策(general family support):鼓励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 。比如给每个孩子定额的育儿补贴,给母亲一定长度的育儿假。由于女性的收入一般低于男性,这样的政策更鼓励女性为了育儿和家庭退出职场。这种类型的例子有意大利。
  第二类,双薪型家庭政策(dual-earner support):鼓励 父母双方都实现"家庭-工作"的平衡 。比如 为生育的女性保留职位 ,给予的 育儿补贴与母亲薪酬相关 (母亲原本的薪水越高,则休育儿假期间补贴越多), 给父亲专门的"父亲育儿假" 。这样的政策,会保证女性不会因生育离开职场,鼓励男性更多地参与育儿,促进两性平等。这种类型的例子有瑞典。
  第三类,市场型家庭政策(market-oriented):政府不太主动干涉社会里的性别分工,以上补贴都不多, 让市场来解决生育中遇到的困难 。这种类型的例子有美国。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发展家庭政策的重点,是双薪型家庭政策。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 帮助女性不要因为生育退出职场 , 才是"经济-人口"的双赢之道 。
  日本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试图提升生育,政策重点放在增加儿童保育,以及帮助平衡工作和生活。
  韩国从2000年代中期开始,也是扩大儿童保育服务,并帮助兼顾工作和养育子女。
  许多因素叠加,共同形成了东亚三国的低生育率。这样意味着,东亚的生育率问题,不会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
  如今从"二孩政策"递进到"三孩政策",需要多管齐下,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生育友好"的社会。

孕期妈妈怎样饮食,生出来宝宝皮肤白里透红?每个婴儿都是美丽的,没有人能忽视这些小天使散发出来的甜美的美。然而,婴儿的长相取决于父母的长相,因为婴儿继承了父母的大部分身体特征。那么你一定想知道在怀孕期间该怎么做才能有一个漂亮孕期吃叶酸好还是复合维生素好?叶酸你吃对了吗?复合维生素是指多种维生素,可以补充人体消耗的维生素,相对食补直接服用复合维生素会更加快的补充,也更加直接可以更快的吸收。然而维生素在怀孕的时候,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补充。怀孕初期吃叶高龄怀孕有哪些风险?高龄孕妇也能生出健康宝宝在产科术语中,高龄孕妇指的是35岁或以上的准妈妈。随着二胎的开放,高龄产妇高龄妊娠,高龄孕妇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很多女性很怕这个词汇,一方面提醒你,你已经35岁了,已经属于高龄了,现高糖孕妇生下的孩子健康吗?有糖尿病的孕妇,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这种情况是有遗传性的。其中1型糖尿病的遗传几率为14(25岁之前生孩子遗传性高,25岁之后有所降低),2型糖尿病遗传给孩子的几厨房这些家居设计,过于鸡肋,真想拆掉重装厨房作为每个家庭一日三餐的区域,它的设计规划可谓是重中之重,但使用时间久了,才发现这些厨房的家具设计过于鸡肋,不利于家人使用,搞得真想拆掉,去重装一次!厨房吊柜过高厨房吊柜做得过高屋主选择美式简约,打造出一个极度舒适的家,太整洁了本期,要分享的精选案例是来自蔷薇馥郁的家,美式简约的装修风格,打造出一个极度舒适干净的居家环境,整个室内看不到一粒灰尘。每天清晨起床拉开窗帘的一瞬间,窗外的微风缓缓吹进客厅,白纱在新房装修,最值得投入的2个区域,一定要根据家人的需求进行设计最近很多朋友问我,新房装修,投入哪些地方更加划算?下面就给大家分享2个我个人觉得,最值得投入的两大区域,根据家人的使用习惯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升居家幸福感。入户设计注意实用性1入户口房子住久了才发现,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家居设计,实际用起来超鸡肋房子住得越久,就会发现在居家生活中有些东西看似很高大上,实际用起来就很鸡肋,后悔当初在装修时,10头牛都拉不回倔强的家居设计!下面总结4点在装修过程中很容易变鸡肋的家居细节,希望大看似高大上的4件家居用品,现实却让你交了智商税别跟风现在很多年轻人新房一装修入住,就想着买一大堆的家居用品回家,最初的想法是提升家人的生活质量,可最后才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宝贝买回家没用几次就被闲置了,主要是还占空间,扔了又觉得可惜,业主坚持砸掉客餐厅隔断墙,小半年过去,越住越舒适秋天不邀而来,喜欢在秋日里多喝蜂蜜水,润肺养颜。烧水壶设定好选项,很快就能烧到我想要的温度,泡茶泡蜂蜜顺手拈来,不用久等,让喝水保持暖暖的节奏。喝口蜂蜜水,感受一下甜蜜的温度,告诉入住小半年才发现,卧室这些家居设计,看着高大上,实际很不合理新房入住小半年才发现,现在家居生活中这些东西看起来很高大上,可使用时间久了就显得很鸡肋,甚至觉得是不合理的设计,后悔自己当初的盲目跟风和装修过程中没有谨慎考虑!下面给大家总结,我家
孩子中文启蒙和英文启蒙同时进行,会不会造成语言混淆?前不久,小助理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短视频一位妈妈,在她的育儿笔记中,提出一个问题中文启蒙PK英文启蒙,你觉得哪个重要?她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朋友的女儿,突然抗拒说英语。孩子告暖心!飞机2次开门,7岁断臂男孩最终得到救助大家都知道飞机一旦起飞除了受到威胁或者飞机有安全隐患就不能返航,近日南航航班却发生一起飞机起飞后却又滑回廊桥2次二次开门的决定,究竟是这么一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4月30日一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马龙VS樊振东,最终六角形战士笑到最后7月30日男单决赛如约举行,虽然对于奥运奖牌的归属大家都早已知晓,但是两人之间究竟谁强却依旧牵动着网友的心,是曾经被日本媒体称为六角形战士的马龙能取胜,还是现如今乒乓排名第一樊振东30岁以后才发现,人生下半场,敌人就剩下你自己前几天看朋友圈,刷到了一张图,是北京女子图鉴中的一段话,发人深省以前除了问题,都觉得是别人的问题总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倒霉那么不幸福到现在才明白人生到了下半场,敌人就剩下自己了1。hr豪横!湖北一学校为学生买波音737飞机上课,网友别人家的大学近日,在湖北鄂州,有网友发布了一段学校为学生买波音373飞机上课的视频,引发了诸多网友们的关注。画面显示,当天在湖北某高校内,为了让航空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学校斥巨资婚后的女人敌人到底是谁?全职在家带宝宝,一次和小区里宝妈闲聊。有个女明星换了发型,看起来干净利落,我看了觉得很好看,跟她说我也想剪这么短,我老公不太喜欢。其实就是闲聊,找个话题。这个宝妈可能是女权主义者,脑瘫小伙用嘴叠飞机获千万点赞命运残酷如刀我依然可奏出华丽乐章最近,有一个短视频在网络爆火,收获了1400多万点赞,超过10万条评论。一名患有脑瘫的男子,将纸片衔入口中,经过一番咀嚼,竟然用舌头折出了一个飞机。小伙儿顽强的毅力和超神的技能,惊伦敦机场入境爆满,有乘客排队3小时后晕倒!C罗乘私人飞机抵英9月5日英国时事和疫情日更重点有伦敦希思罗机场周末再次爆满,有乘客排3小时长队后晕倒,内政部回应称不可接受四分之三因新冠入院的50岁以下人群未接种疫苗查尔斯王子助手被曝卖爵位,现已诗词中10成语典故,了解中华文化精心整理,值得拥有,好好收藏!1,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把眼泪洒在了竹子上,竹竿上都长出了斑纹。唐代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2,连宝宝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父母这样做,让宝宝受益一生你知道什么时候是宝宝行为习惯的养成关健期吗?A。13岁B。36岁C。610岁D。6岁之前正确答案是D,你选对了吗?06岁是宝宝各种身心发展的敏感期,拥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同时也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是高知家长必须知道的立规矩关键期如果有一个地表最强破坏力生物排行榜,那么熊孩子一定榜上有名。我们见过很多家境贫寒但被惯坏的熊孩子,也见过家境富有盛气凌人的熊孩子。面对熊孩子,不管是普通家庭还是高知家庭,都会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