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考新政策传来,初中生或将直升高中,家长表示大力支持

  文/香橙聊教育
  2021年教育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其中也包括中考的改革。
  中考也是改变学生命运的第一场考试,因为中考失利就考不上高中,也就没有机会参加高考了,更没有机会上大学了。
  即便是上了大学学历上也永远和高考的大学差了一大截,以后的就业方向和机会也差了一大截,这些差距都是从中考开始的。
  而中考也就成为了改变学生命运的第一场重要的考试。但教育的改革之后,中考的录取比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公办的学校又不允许复读。
  再加上要严格控制普职比,就导致一半的初中生必须到职高或者技校,这更让家长接受不了。虽然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坏消息,但也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中考新政策传来,初中生2023年或将"直升高中",家长表示大力支持
  随着中考的改革不断的进行,关于中考的新政策也在不断的落地,一个关于中考的好消息也随之而来。对学生而言就是雪中送炭一样。
  那就是今年将继续扩大指标到校的名额,预计在2023年的时候实现全面覆盖。也就是说,2023年初中生有可能实现"直升高中"。
  这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机会多了,毕竟学生的升学率也就大幅度地提高了,而那些本来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现在也有机会了。
  家长们对此更是大力支持。但也有不少的家长表示反对,理由是执行的时间太晚,自己的孩子享受不到。还有的家长认为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不公平,偏离了中考的宗旨。
  分析:
  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反对也可以理解。指标到校的名额针对的是重点高中对于学校的名额,而不是普高的名额。
  也就是说,指教到校的名额增加,会让那些本来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这对本来的重点高中的学生不公平,因为学习进度等都会受到影响。
  竞争的压力就更大,重点高中的招生人数是固定的,指标到校的名额增加,代表着自己考上重点高中的名额就会减少,这样才能平衡。所以这部分家长反对也是情理之中。指标到校的名额哪些学生能拿到?
  指标到校的名额是有限制的,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首先,必须是成绩好,全校排名靠前的学生。否则肯定是没有机会的。
  我上学的时候,重点高中给了17个名额,也就是前17名有机会,我们学校当年正常考上重点高中的有3个人,所以,最后就是前20名考上的重点高中。
  当然,这个指标的名额和学校的升学率也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学校的升学率越高,指标的名额一般就越多。其次,就是学生必须是本地生源。
  外地的学生是享受不到指标名额的。我就是外地的学生所以没有享受到这个名额,最后去的普通高中。所以,指标的名额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学生想要拿到指标的名额,至少要达到多少分才有机会?
  由于各地区的中考科目和中考的总分数都不一样,所以,不能以同一个分数为标准。以辽宁地区2021年中考改革之后的750分为例。
  扣除体育的60分,剩余有690分,这690分就是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中考的考纲70%是基础题,20%的题目是中等题,一般想要考重点高中的学生或者是边缘的学生。
  又或者是想要走指标的学生,中考的分数90%的分数,至少也不能低于80%,也就是不能低于552分。这样再加上体育的56分,因为不可能拿到满分,这样中考的总分数在608分。
  正好也就在指标的名额之内。如果是河北、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中考的分数至少也得在700分以上,否则别说是指标了,就连普高都不一定上得去。这就是各省份之间的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中考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真正拉开学生之间差距的并不是难题,而是所谓的简单题。因为越简单的题目越不容易拿到分数,也越容易出错。这非常考验学生的基础知识。
  结语
  中考的改革到这里依然没有结束,还在不断的改革和更新当中,但说道最受改革影响的永远都是中等生和边缘生。真正的好学生以及最后末端的学生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所以,中等生要抓紧时间学习了,平时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和保证正确率。这样才能保证在中考的时候拿到更高的分数,才能有机会考上高中,甚至拿到指标的名额。
  中考改革增加指标到校的名额,你觉支持吗?你觉得增加指标到校的名额,对学生而言是否真的公平?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神奇的泡泡之旅一千零一叶第197叶发现泡泡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洗手池洗手。这时安珏挤了一点洗手液洗手,只听见安珏说哇,是泡泡,我的小手上有好多的泡泡了!这时孩子们都看向了自己的小手,韵涵说咦,为什共读锦囊他玩他的,我玩我的,是什么逼疯了新手爸妈?家长提问我家宝宝快1岁了,每次给ta读书,ta不是玩自己的手,就是拿着别的书玩,甚至还会来抓我手里的书。这种我读我的,他玩他的状态,还是亲子共读吗?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类似的问耳朵前的福地,差点把我送进了手术室不久前,女儿在一家人的期待中如期出生了。如同所有80后独生子女的第一个孩子一样,女儿在24的家庭结构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她耳朵上的仓窝自然没能躲过家中4位老人的细心观察。仓窝这孩子为你这作业我很累楼下又传来咆哮声又乱写,给我擦了,重写!鸡飞狗跳的辅导作业场景很立体地出现在眼前。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你给我好好把作业写了,一会我过来检查!结果你一会去看,还没有写,于是你很生气我的小丈夫6(更新中)在怀孕的初期他还比较贴心的照顾我,到后来威胁逼着我吃东西。孕期一点也不开心。又因为我们跟公婆也不是住在一起,是自己单独住。到孕晚期基本上是我自己想吃什么就自己做什么,也没有再指望他双胞胎拉了肚子,育儿嫂粥没煮熟?陈女士有一对10个月大的双胞胎女儿,7月中旬,陈先生通过好孕妈妈杭州分公司找了一位育儿嫂。她反映,育儿嫂有一天煮粥的时候没煮熟,两个女儿吃了以后拉肚子了。陈女士尝了一下,我说没熟,我们家小孩5岁就戴眼镜了,为什么近视现在越来越年轻化?我女儿六岁,前两天幼儿园体检出视力不达标流泪。我老公近视五六百度,而近视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从我女儿出生开始我就特别注意这一点,这些年我家的电视机基本就是个摆设,很久都不会开一次。当幸福来敲门,儿童的5种表达爱的语言你知道吗?不同的孩子渴望不同的关注和情感。我们将帮助你找出对你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样她才会真正感到被宠爱。我6岁的儿子是我在成长过程中羡慕的那种孩子他既足够可爱听话,赢得了老师的认可宝妈睡前故事分享,教育哄娃两不误,妈妈我从哪里来的?有孩子的宝妈都知道,宝宝哄睡太难了,公主与王子的故事都讲烂了,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我发现通过讲故事给孩子灌输思想和道理特别有效。我有一个6岁的女儿和一个四岁的儿子,最近一段时间一对母子的经典对话,惊艳至极,值得流传五十年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童年时期的表现,可以影射未来的一生。作为家长,当我们看到别人家孩子耀眼的光芒时,往往会感慨自家孩子的平凡,到底要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勾勒出孩子最好的模6种辅食粥详细做法,适合一岁左右宝宝,新手妈妈赶紧收藏78月龄抓住宝宝长高黄金期,分享6道营养的辅食粥品,一起来看看!今天阿慧分享一套宝宝辅食,03岁的辅食都有详细介绍,有需要的宝妈们可看文末获取胚芽米燕麦作为主要的谷物,营养本身就很
重点高中普通班,和普通高中尖子班,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尽管教育部禁止各学校设立尖子班,但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类班级依然存在。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和校长十分无奈,因为相比学校,学生和家长对设置尖子班的热情更加高涨。毕竟学习这件事关乎哈佛发现孩子3岁上幼儿园和4岁上幼儿园,上小学后差距明显幼儿园是孩子的教育启蒙,是体验文化知识的开端。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尤为重视,特别是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意识异常强烈,恨不能在胎教时期就让孩子变得足够聪明。大家都知道,孩子正常上幼儿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到底如何选择?家长要了解3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朋友需要进入新的环境和成长阶段,他们不再是爸爸妈妈身边的孩子,需要接触更多的人事物。上幼儿园就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由于是孩子第一次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此时产一位高考落榜生的逆袭复读385分读专科,没毕业就被3家公司争抢高考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大型人才选拔考试,对每位考生都非常公平。每到每年高考季,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考得好的同学能顺利进入理想大学,并且还能听到一夏天的称赞。考得不好的同学,只能忍气双减政策下,教培机构关门了,教师子女会因为开小灶逆袭吗?任何政策诞生初期,都容易引起很大争议,就比如这次的双减政策。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为减轻学生压力而努力,可在学校减轻学业负担时,教培机构却趁机赚得盆满钵满。短短几年时间,非但没缓解我是大一新生,每月要求父母给4500元生活费,过分吗?2021高考已结束,接下来是紧张又激动的准备时间,准大一新生们对大学生活已经跃跃欲试。大学生活对准大一新生来说,既充满未知,又充满期待,因为这是大多数人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自出培训机构已过时,补课班受到重创,又有一种新式补课诞生了近日,教育双减政策已落地,补课班大势已去,家长一片哀嚎。在补课盛行的今天,人们好像已经忘记什么才是正常的学习氛围,在没有补课班的年代,学生虽也有压力,但不至于内卷这样严重。而在补课毕业后才明白,民办三本和公办专科的差距很大,后悔当初选错如果说,高考是选择命运的关键,那么填报志愿就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所靠谱的大学,可能比学历更有话语权。在如今这个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时代,学历好像变得没那么重要,无论是双一流大学还是普通教育厅确定52模式,今秋正式推行课后服务,服务内容已公布为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无法及时辅导孩子等问题,多省决定实行课后服务政策,如今广东省已确定在今秋开始推行52模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论中小学生还是高中生有一种新式啃老叫毕业生考试,90后沉迷于此,家长还引以为傲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报考公务员的应届毕业生超过了80。不得不说,公务员永远是父辈眼中最好的工作,没有之一。原以为年轻人不喜欢这种一眼看到头的工作,但从去年开始,因为疫情导致很多人接连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校外培训机构终于停业,教育问题终于能回归校园。其实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为学生减负而努力,学校提前放学,减少家庭作业,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轻松一些。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