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时候我们也被打骂,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多孩子自杀?

  最近,发生了一件非常痛心的事。
  5月9日,成都49中一名16岁学生小林在学校坠亡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警方通过调取小林生前使用过的手机数据发现,去年6月,小林和好友在QQ聊天中写道"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今年5月,他用QQ号转发给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有自我贬低的言论,表现出自我否定、多虑的情况。一些学生在警方调查中反映小林平时性格相对内向。小林死亡后,在他右侧裤包内遗留的一张纸条上写着"最近几乎每周哭三次,上过天台,割过腕……."。
  这么看来,无论是感情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从纸条内容和之前的QQ聊天中看得出,小林的心理出现问题已经很久了,精神状态已经很不正常了,很大可能性就是患了抑郁症,只需要再加一点小的挫折,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父母太过粗心没发现,还是孩子有了心理问题不敢向父母吐露心声?一个在父母眼里性格开朗的孩子,而在同学眼中却是性格内向,这是自相矛盾还是确是如此?
  前两天无意中看到一则郑州消息,说一个17岁阳光男孩自杀后,父亲潜伏进一些以游戏、动漫为话题的青少年网络社交群里,只为"关键时刻"拉孩子们一把。这些群如很多人都熟知的被文旅部列入网络黑名单的如"暗黑漫画"、"约死群"等,里面的学生在群里各种怨言,如被骗被勒索后怕面对父母;校园霸凌;对父母绝望;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被老师、父母指责;父母要求太高,让孩子背负着全家的期望;自我怀疑,越来越敏感,等等……因为各种压力太大、表现出了消极、轻生的念头,一些人会公开传递这样的思想——别指望父母、老师能帮你做什么,想改写人生,只有生命重来。这些话使得本就低落的年轻人更加绝望。
  这位父亲发现,那些"不想活"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善良、懂事。从小被身边人称之"省心",习惯把压力埋在心底,对家长"报喜不报忧"。因为压抑太久,就像一个汽油桶,早已积满了油,就差一个火星把它点燃。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类似此事件的自杀、自残等悲剧时有报道。仅2020年,青少年自杀事件就层出不穷。
  2020年2月25日,重庆1名13岁学生在家上网课,因被母亲批评不用功,在家上吊自缢;
  2020年3月20日,厦门1名14岁学生,因为网课多次旷课被学校要求写保证书,选择了跳楼自杀;
  2020年4月17日,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后,突然打开车门,冲过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从桥的栏杆处直接跳了下去,没有一秒迟疑;
  2020年5月18日,济南4名青年相约一起烧炭自杀;
  2020年6月5日,湖南邵阳绥宁5年级女生,因被同桌打骂,跳楼自杀,临终前的遗书在网络疯传;
  2020年9月17日,14岁男孩在教室和几位同学玩牌被请家长,家长当众扇了男孩几记耳光,家长离开后,他猛然转身,从5楼一跃而下,坠楼身亡。
  这样的悲剧,几乎每个月都有发生。
  看到这些新闻,估计大家都和我一样想不通:为什么现在孩子动不动自杀?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读书也罢,在家也罢,有几个没有挨过打挨过骂啊?那时候的老师,用尺子打手心,用粉笔、粉笔刷砸头,作业未完成罚站课室门口都是太过正常的事,也很少听说有孩子自杀啊?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时的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也没有现在的各种补习班,印象中作业做完就是玩,检查作业都是老师的事,父母很少管孩子的作业。
  很多青少年都能顺利度过青少年期。但是一些青少年在发展中会遇到一些严重问题,这是生理和心理变化,家庭、学校、同伴、社区以及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少年期常见的三个问题抑郁、自杀和违法行为。
  ▶ 1、 抑郁
  抑郁是青少年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表现为沮丧、挫折感,对生活感到失望,伴有对各种活动丧失兴趣,失眠、食欲不振,难以集中注意力和体能下降。用成人抑郁的标准来诊断,大约15%~20%的青少年曾有过抑郁的一个或几个症状,2~8%的青少年患有慢性抑郁,在数月或数年里情绪低落或自责。
  ▶ 2、自杀
  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人结束自己的生命,8人自杀未遂。在青少年自杀者的年龄占比排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12岁的孩子,占比40.3%;排在第二位的是14岁孩子,占比22.7%;11岁和13岁的孩子,占比13.6%。青春期孩子的自杀率在青少年中最高,11-14岁合计占比76.6%。
  在自杀者中,有两类年轻人的自杀率比较高。一类是高智商但比较孤僻、退缩的人,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高标准或身边重要他人的期望。另一类具有反社会倾向,经常用欺负人、打架、偷窃、冒险和吸毒等方式来发泄内心不快。在敌意和破坏行为的同时,他们把愤怒和失望转向自己。
  自杀青少年往往有情绪失调和反社会失调的家庭背景。这些青少年经历过多种压力事件,如贫困、父母离婚、频繁的亲子冲突、受到虐待和忽视。种种压力在青少年期叠加导致了自杀企图的增多。可能引起自杀的突发事件中还有:父母因一些家庭事务而责骂孩子,和某个重要同伴的关系破裂,在打架斗殴中蒙羞。
  青少年期自杀为什么会增加?青少年计划能力的增强可能是一个原因。虽然有些自杀是冲动性的,但是很多青少年在自杀前做了周密的准备。个人神话的信念使一些青少年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深深的苦痛,这加深了他们的失望和无助感。
  ▶ 3、 违法行为
  低智力、学习成绩差、同伴拒绝、结交反社会倾向的同伴,这些隐私都和违法行为有关。这些因素是怎样共同作用的呢?关于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最肯定的发现是,他们的家庭大多缺乏温暖,矛盾重重,家庭教育以严厉、缺乏一致性和低监控为特征。因为婚姻变化,往往造成家庭不和与家庭教育的混乱,所以经历过父母分居和离婚的男孩更容易从事犯罪活动。
  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问题,究竟是教育上的缺失,还是孩子们内心太脆弱?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实在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自杀;
  有人认为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管教太压制,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有人说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我们是否也认真考虑过是否是自己的问题?当街对孩子任意打骂、羞辱,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又怎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难道挫折教育是靠打骂出来的吗?
  曾有一个教育机构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全国有近几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吼过和打过孩子,而父母的年龄越低、学历越低,则越容易情绪失控。
  前段时间热播的军旅片《号手就位》,片中欧阳俊很小的时候,父亲因为酗酒家暴欧阳俊母亲而导致离婚。父亲将一生最大的心愿寄托在欧阳俊身上,凡事力求必须优秀,绝对不能犯任何错,每一门考试成绩必须考在全班前五,否者就是皮带伺候。欧阳俊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他也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尽管考到好成绩能得到短暂温情,但更多的是父亲的责骂和殴打。在这种单亲家庭棍棒教育中成长,心理也慢慢开始出现问题。
  反观片中"死对头"夏拙,号称"超级大脑"。他父母从小对他都是散养,他们奉行的一贯原则就是:望子成龙的父母自己都不是龙。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千万不要把成功的定义强加给孩子。
  虽然现在社会竞争很重要,但孩子的路终将靠孩子自己走,你为孩子设定的路未必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广州"一得他爹",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辞去高薪,卖掉房子, 张一得,最终成为让他父亲为之骄傲的托福考试差两分就满分的学霸,美国"南部哈佛"埃默里大学大一的留学生。可结果如何呢?一得入学仅一个月就选择用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
  当今社会的父母很多都很焦虑,一句"都是为你好",从小就开始为孩子铺路,各种兴趣班,让原本欢乐的童年在各种兴趣班中奔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让他们考上理想的学校,要让孩子有最好的前途,孩子在童年时就已经背负了太多的压力。除此以外,学校也如此,各班都有评级、评分,学生拖了全班后腿,老师向学生,向家长施压。家长再将压力反加给孩子。
  想起前两年一个朋友家上小学的小孩,放学回来后发现孩子脸上有几道红印,细问之下,孩子说是在学校被老师打的,原因是作业未完成。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把几个未完成作业的孩子都扇了耳光,杀鸡儆猴,还威胁全班同学回家后都不准告诉家长。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哪有自尊啊?家长找老师理论,老师"义正言辞"地说,你去告啊,反正我下期就退休了。为人师表,自己也有孩子,可有想过自己孩子将来受到如此待遇会是如何?而现在普遍家长都不敢得罪老师,生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穿小鞋,所以,有时也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家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邓红认为,当前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总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针对性不强,难以起到实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快补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短板"。
  参考文献:《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吼完孩子就后悔?如何做到理性引导?试试去情绪化管教在知乎搜索为什么父母心情不好,孩子就遭殃等相关话题,提问者回答者成百上千,显而易见,如今父母教育孩子情绪化现象严重。不少孩子不敢直接控诉父母,不少父母也是生气完就后悔,又好面子不愿发现孩子偷钱,打一顿好使吗?正确引导是关键昨天去姐姐家,看见姐夫在教育孩子,姐姐说,她去超市买东西,刚好碰见孩子在超市门口吃零食,问孩子哪里来的钱,孩子不愿意说,姐姐就带着孩子回家让姐夫教育他。姐姐会买一些水果酸奶给孩子当每天喊着孩子学习,为啥没有用?心理学家试试鸟笼效应朋友小孙的女儿小学二年级,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孩子。用小孙的话来说除了学习什么都喜欢。因为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小孙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谈话,夫妻二人也因为这件事情经常发生矛盾。无奈之下柔软呵护宝宝!全棉时代婴儿纯棉柔巾入手不亏众所周知,小宝宝的肌肤是非常娇嫩的,有些纸巾由木浆制成,使用时会掉粉末纸屑,容易进入宝宝的呼吸道,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的选择是给宝宝用棉柔巾。那么,有什么棉柔巾是比较适合宝宝全棉时代精选优质棉花,追求向往的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日常清洁产品的舒适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以及环境的保护。因此,主打100全棉生活用品的全棉时代,不断推出高颜值高品质打工人工资高低谁说了算?我们打工人的工资高低是有什么来决定的?你以为是你的老板说了算吗?不是!那就是学历说了算?也不是!那就是工作能力说了算?更不是!那就是为公司或者老板创造的价值说了算?还是不对!我们的幼儿园开学,全棉时代这些好物必Buy转眼已经到了开学季,又一批宝宝开启人生新阶段,背上小书包,迈进幼儿园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安排全棉时代入园必备好物篇!大家快来看看吧01全棉时代儿童垫背巾从宝宝会蹦蹦跳跳开始,汗水也跟产后若想奶水充足,喝下奶汤需牢记3点,宝妈们早知早受益产后若想奶水充足,喝下奶汤需牢记3点,宝妈们早知早受益过了怀胎十月,好不容易卸了货,就要面临着哺乳这个难题,很多宝妈在生完孩子之后,想必都有同样的烦恼,那就是奶水不够,导致孩子吃不产后奶水不足,金牌月嫂提醒常喝3种下奶汤,奶水多营养还高产后奶水不足,金牌月嫂提醒常喝3种下奶汤,奶水多营养还高宝妈在生完孩子后,都想让孩子吃上营养价值高的母乳,有的人可能会说,不是还有奶粉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母乳中的营养要远远高于奶14岁跳水天才少女全红婵天赋等于好伯乐加千百次的训练14岁,第一次出国比赛,第一次世界大赛,她在奥运跳水决赛中拿到了比赛历史最高分,其中五个动作有三个满分,为中国代表团摘下东京奥运第33金。这些传奇般的成就,说的就是近期火爆全网的跳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某位少年一直以来是老师眼中的天才学生,同学眼中的学霸同学,在家里却是连鞋带都要大人帮忙系的巨婴,不会叠被子叠衣服,不会收拾房间,他的房间堪比垃圾堆。深挖其中的原
大佬们都在学啥?读完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我有6点收获前两天,比尔盖茨夫妇离婚,大家都知道了。不过,网友调侃最多的,是他们的离婚理由不适合一起成长,无法让彼此提升。有网友戏称还要怎么成长?这是要升仙吗?世界首富还要怎么成长,他不说我们给婆婆做了一道家常菜,表嫂看到说让老太太吃草,她要去告状导语大家好,我是宝妈私房七七八八,很高兴您点开这篇文章。人生何处不相逢,看见就是缘分。我是上班族也是一个宝妈,每天在工作与灶台之间轮流转,累并快乐着。如果您和我一样,每餐不知道捣鼓喂完孩子盘子空了,90后宝妈怒掀饭桌,却遭丈夫反手一耳光全职妈妈这个群体,从前在人们的眼中是非常幸福的。她们似乎什么都不用做,只带好孩子就可以了,不用担心经济上的问题。但实际上想要扮演好这个角色,背后需要默默付出很多,还要遭遇家人的不理作业不管多少娃都写一晚上?除了催和吼,善用三只青蛙法则是关键辅导孩子写家庭作业始终是一个令许多家长都感到头疼不已的问题,孩子态度端正写作业认真,哪怕孩子错的比较多家长也要好受许多,觉得还可以慢慢教导他们。然而最让家长们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6个月后婴儿变睡渣,一晚上吃奶很多次,频繁醒来原因有这几个索福克勒斯曾说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自从升级成为妈妈之后,我们习惯性的将孩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母亲的一生,大多时候是为孩子而活,我们不仅需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还要监督学习成绩,日早上孩子赖床不想上学,我用这种方法,不打不骂让孩子主动上学今天早上,孩子突然不知道咋了,怎么叫都不起,就想赖床,让我们给她请假,说今天不上学了。你们家庭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孩子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表现时,心里的为什么高考成绩选择在晚上公布?背后另有玄机,学生恍然大悟现在高考的时间是每年的6月7号和8号,谐音刚好是录取吧,寓意讨个好彩头。而在2000年之前的高考并不是6月份的7号和8号,而是7月份的789日。时间就像白驹过隙,转眼就要到了高考的为什么宝宝在添加辅食以后,晚上经常哼哼唧唧,总是睡不好?前天,看到一位妈妈在后台的留言身边的好几个闺蜜都在宝宝出生没多久就开始给孩子吃各种营养补充剂,包括钙锌硒等。心想我家的宝宝也不能落后别人啊,可是却又不知道给娃补哪些,于是带着孩子去宝宝晚上睡觉爱蹬腿?别担心,宝宝有这2种睡觉反应是聪明的表现孩子没出生之前,当爸妈的总希望娃快点落地,想看看他可爱的模样每天陪着他一点一点的长大。可真当这个小家伙来到自己身边后才知道有多难带,吃喝拉撒睡样样都要管,好不容易培养他睡整觉了,却孩子晚上和谁睡就和谁亲?研究表明不在于人而是不能错过黄金期每位宝宝都是宝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宝妈比任何人都要疼惜宝宝。但由于生活中上的种种原因,如很多宝妈不是因为工作就是生二胎坐月子,晚上没有办法陪宝宝睡,导致母子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宝情感教主教人为奴,背后是做女人的艰难最近,知名情感类博主Ayawawa(杨冰阳)因涉及慰安妇话题的不当发言,以及昔日大量矮化奴化女性的言论,遭到新浪微博的禁言处罚,并被央视等众多媒体批评。Ayawawa被央媒点名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