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你常说的一句话,暗示了你的人生走向

  编者按: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这是近两年我时不时会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
  人总是重复地说一些事情:抱怨别人、同情自己、吐槽老板……
  并且来来去去都是同样的话同样的情绪。
  但在心理咨询师的视角:重复说一件事,背后藏着你的人生走向。
  来看今天的文
  作者 | 冯嘉和
  责编 | 陈沉沉
  01
  她重复抱怨的一件事   实际上只需要骂一顿   一天晚上,下了班和几个朋友吃饭。   一见面便感觉到小A整个人都仿佛被掏空了一般。   她说白天被一个奇葩同事气到了。   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论怎么解释,对方就是听不进去。最后还把责任推卸到小A身上,认为是她的问题。   小A苦闷地说:   怎么会有这种人呀?   他听不懂人话吗?   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就是搞不清楚?!   吐槽了几分钟,小A主动提出终止这个话题:算了,还是吃饭吧,为这种人生气不值得。   我们吃了一会,小A又不自觉地提起奇葩同事的事情。   "怎么会有这种人啊?" "算了算了不说了"……   半小时里面,她反反复复,至少有5、6次,自己提起又自己终止这个话题。   这时,我想到了个方法,于是提议:   咱们停一下,要不这样,你不要再问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了"。   我们从此刻开始,咱俩一起骂这个奇葩同事。   什么话最难听,就怎么骂,你看怎么样?   小A有点不好意思:哎呀,他又不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不至于骂他吧。   我说:没关系,反正也就我们几个听到,又不是当面骂他。   在我的劝说下,我们几个一起骂这个奇葩同事。   一开始小A有点放不开,但没多久就越骂越顺畅了,也不自觉地边骂边笑。   大概不到5分钟,小A已经开始有点词穷了,在各种人格攻击和问候祖宗的言论后,她发现好像也发泄得差不多了。   于是,她便不再重复刚刚那些吐槽的话,大家一起愉快地吃完了那顿饭。   为什么小A会这样呢?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观察身边人的「重复抱怨」,就会发现:   其实他们大多数是在重复 「事件与评判」 ,而较少提到 「情绪」 。   以小A这次事情为例,她的核心情绪是愤怒。   但她总期望自己能够体谅他人,这样的念头使得她难以直接去表达愤怒。   但愤怒却始终在煎熬着她的思绪。   于是,她只好通过反复地说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 来缓解。   可是呢,这种重复仅是起到 隔靴搔痒 的效果,并没有真正触碰到小A的核心情绪,所以很难让她停下来。   而当她毫无顾忌地骂这个同事、尽情表达愤怒时,才终于精准抓到那个痒点。   她舒服了,所以这件事能很快就过去。   02
  越是复读,   越是渴望"被听到"   小A的 "复读" 是属于比较简单的情况,即使不处理,过不了多久也会忘得差不多。   但有些人,可能会几年重复说着相似的话语,这种情形处理起来就会稍微复杂一些。   在叙事疗法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常在倾听完当事人的诉说后,问一个问题:   在(刚刚的)故事中,你最希望被听到的是什么?   人重复说一件事,是因为里面有渴望 「被听到」 的部分,如果这部分没被听到,就会一直重复下去。   一位妻子曾向我抱怨,她的丈夫性格非常的暴戾,让她感到害怕。   丈夫是公司的一个小领导,工作很认真也很忙,压力也很大。   回到家时,常常会愤怒地批判着工作中遇到的那些 "该死" 的人。   "没想到这种没脑子的人也能被提拔。"   "这家伙老是给我捅娄子,我迟早得安排人去打他一顿!"   "这种只会耍心机的人活着有什么用?!"   每当听到丈夫满腔怒火地说着这样的话,妻子都害怕得不得了。   她觉得丈夫有暴力倾向,有时她会斥责丈夫:   你怎么动不动就喊打喊杀,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野蛮?   然而丈夫并没有停止愤怒,继续地宣泄着他的不满。   自打有了孩子之后,丈夫的情绪就越来越容易激动,说的话也越来越狠,这让妻子一听丈夫聊工作就害怕。   在这个例子中,丈夫的核心情绪显然并不是愤怒,而是别的东西。   我询问她,丈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妻子描述是:坚强但暴躁。   通过深入咨询得知,丈夫是家中长子,父母亲友对他有极高的期待。   他的人生信条是这辈子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因而从不喊苦喊累。   在丈夫的人生历程中,别人会听他努力奋斗的故事、养家糊口的故事,或是对职场乱象愤愤不平的故事;   但,从未有人关心过他的心酸。   例如自己脚踏实地努力,最终比不过别人靠关系或是投机取巧时的无奈,这些他都是独自承受。   作为男性,他极其不擅长主动表达自己的心酸,而心里的不平衡感却始终煎熬着他。   他渴望被关心,却开不了口,取而代之的是宣泄愤怒来缓解心中的不快。   可以说:   他有多频繁重复表达暴戾之情,就有多渴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容易。   在我的建议下,妻子选择不把关注重心放在丈夫的愤怒上,而是他的心酸。   平时多主动去问丈夫在遇到了哪些不容易,吃过哪些苦,然后慢慢走到今天的。   一开始妻子的询问会让丈夫感到很奇怪,因为从未有人问过他这些。   慢慢地,丈夫开始讲述自己人生故事中 "心酸" 和 "不容易" 的部分,妻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   当这个男人慢慢发现,他的脆弱是能够被温柔对待时,他对职场同事的愤怒也开始慢慢下降。   03
  如果重复无法停止   你可以做一件事   但 "被听到" 并非总是有用,尤其是那种多年的重复。   甚至你越共情,对方越陷入在情绪之中,难以走出来。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复读者,或者你也多年来重复地说一件事。   那么在觉察和理解了背后的核心情绪后,还可以做这样一件事:   "改写" 那些不断重复的故事。   如何改写呢?   在倾听的过程中,有技巧地提问。   有一位老妇人,她的口头禅是 "我的命真苦呀。"   她常常在儿女面前抱怨自己命运坎坷:   自己当年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受了多少多少苦;   丈夫去世后常被村里的人讥讽自己是寡妇;   她常常一边说一边落泪。   儿女可以理解老妈的不容易,所以每次也都耐心地倾听老夫人诉说,安慰她。   但这数十年下来,确确实实消耗了儿女们大量的精力。   儿女去请教了他们认识的一位心理咨询师,   后来,他们换了一种倾听老人的方式。   当老妇人再重复自己的坎坷经历时,儿女不再时一昧的表示 "嗯,我理解,我知道了。"   取而代之的是,关注另外一些问题:   妈,你遭遇了这么多痛苦的事情,是怎么挺过来的?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你是如何让自己顺利长大的?   在失去丈夫之后,你是如何做到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的?   这些提问的共同特点是:   不再刻意关注老人生命中的 "苦" ,而是关注她在面对苦难时的 "策略" :   如何想办法解决,如何拥有继续生活的力量?   老妇人开始慢慢思考这个全新的方向,向儿女们说了自己故事的另一面:   家人重男轻女,她就就少和家人说话,多和老师同学接触,因为老师主张男女平等,她在老师那里能够获得力量; 丈夫去世对她打击很大,但她看到孩子很可怜,会想方设法多打几份工,多赚些钱; 当村民讥讽时,她就少搭理他们,多和孩子聊天,因为孩子很喜欢她......   这时,老妇人的人生不再全是 "命很苦" 的 「问题故事」 。   而多了另一面——"我很强" 的 「力量故事」 :   自此之后,她依然也会重复说着她的人生,但不再是哭哭啼啼的抱怨,而是多了几分自豪感。   儿女们也更加乐意听到老妈这样的 "复读" 。   上述的这种倾听方式,是应用了「后现代心理咨询」的沟通理念:   关注人本身的「潜能和资源」,而不是「问题和困难」。   用故事中「有力量的部分」,去覆盖「无力的部分」。   这样的重复,不仅会给重复者自己带来力量,也会带给倾听者力量。   困难的时候,你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让你走到了今天?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身边人,这样的思考方式多试试,那些糟糕的故事才会渐渐被改写。   最后   说到这里,如果有人问: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吗?"   我想说,并不是。   重复,背后大有深意。   如果粗暴地总结为复读机,会让我们错过了很多人类细腻且美好的情感。   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在 "复读" 时,不妨问一下:   -这背后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在这个故事,最渴望让别人听到的,是什么?   -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你身上最难能可贵的特点是什么?   这些提问的思路,或许可以帮助你一层层拨开充满是非评判的表象。   随后发现的,是一个个鲜活且努力着的生命。 END   作者简介:冯嘉和,一个低调的心理咨询师 。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浅谈幼儿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金堂县第三幼儿园唐红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养成了好的习惯,有的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曾指出习惯决定命运。习惯的孕妈的艰难心路怀孕简单,保胎曲折煮了根玉米当夜宵吃。讲真,这种半熟包装好的玉米,真的比不上新鲜的,糯是很糯,粘也是很粘,但味道确实没有新鲜的好吃。而且还得煮个二三十分钟,煮这么久,也没有多方便。下次不会再买了,想带娃最困难的一年快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2020年,我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还得我自己亲手带,前两个也是自己亲手带的,在家里带了五年前两个,老二上幼儿园以后刚挣了两三年的钱就又来了个老三,生活节奏全部又重新安排上!高龄孕妇需要注意什么?当高龄孕妈托着沉重的肚子,忍受高龄怀孕的不适高龄生产的危险以及人们她为什么这么晚才生孩子的质疑站在年轻孕妈中间的时候,压力油然而生。可是不管怎么,你都该相信没有任何事比让健康宝宝顺成人口欲期有哪些症状?成人口欲期有哪些症状成人口欲期一般指婴儿口欲期的固着,表现可能有贪食(口欲重,而非食欲)嗜饮(酒)吸烟癖或者习惯性咬自己的指头咬人咬坏东西口头攻击或习惯性秽语等。口欲期最早由精神分抽动症早期孩子会同时出现的几个症状抽动症的早期会同时出现几个症状!孩子抽动症的早期症状往往会被家长忽视。可是当孩子这些动作变频繁,家长这才想起了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其结果多是抽动症。当孩子出现了缩鼻子踢腿斜眼咧嘴耸肩亲子共读不等于会自主阅读如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必备能力。因此,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她的自主阅读能力,最终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将是家长送给孩子一生最美好家长不会英语怎么督促孩子学英语?找一套适合小孩的教材,并找到相应的mp3,用跬步口语苹果商店搜索来练习和检查小孩的听力和口音问题吧。我是跬步口语的开发者。不分语种,也不分来源,只需一个音频文件,打开该文件后,跬步十二三岁的孩子厌学,并且已经退学,有什么好的建议?一,先问一问孩子厌学的原因是什么?是在学校被流氓学生欺负了,还是被一些用心不良的老师给整了?还是说真的学不会大脑接受不了知识所以不想读书了?二,排除以上的原因之后,你就问问孩子感兴怎样做算是一个好婆婆?回复诚邀如何做个好婆婆?首先为妳有个好人品点赞,其次也为妳有个好心态而感到高兴!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记得婆婆也是妈,只有诚信对待然后用一颗真诚的心,相互包容各自的缺点,尽量减少不必白手起家49父母对孩子真正的安心来自于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年轻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到离家远的地方去发展,如果他能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站稳脚跟,并且能够独立的生活得很好,父母才会真正的安心。直接把孩子扔到一个一线城市,告诉他爸妈在家等着你功成名就
9。9买来祛斑霜,斑点没去成,却变成阴阳脸,家里人也嫌弃我我真的没想到一瓶9。9的祛斑霜竟让自己变成这个鬼样子,家里的孩子看见我就哭,甚至不要我去接送,我的内心真的太难受了!年纪大了,脸上难免有些斑斑点点的,正好在网上看见推荐说有款祛斑霜三名女孩天台攀爬事件心理教育,是父母的一次研学修行昨天,好多家长群都在疯传一段视频,宝妈也看到了。视频中,有三个小女孩竟然不顾危险,翻过小区天台的护栏,在楼顶边缘处跃跃欲试。其中一个穿蓝色衣服,看起来年龄最大的女孩,站在旁边紧紧抓各位设计大神帮我看看,怎么破掉这个大门风水禁忌?因为房子闲置好几年了,屋顶有漏水,现在请了专业施工队伍在施工,房屋还在设计中,现在就是门口这个没想好,麻烦各位设计大神帮我看看,怎么破掉风水禁忌?这个是个圆形的厅,一打开门就是上图心理老师因肢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创伤如何解决心理老师因肢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创伤如何解决度麦心理的公益心理咨询平台上收到求助者留言说自己双腿疾病导致孤独感强。原文如下事情发生在三年前,自己一直在国外工作,因为双腿有了疾病,没有人园长经验学龄前孩子,拥有这四种能力,上小学后会越来越聪明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摇摇晃晃学走路,转眼间,就要入园就学了。而入园后,需要培养的能力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据了解,学龄前是指46岁的孩子。这1岁内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大全,你家娃达标吗?全中的家长高枕无忧孕育生命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十月怀胎,妈妈们在经历了各种担心之后,终于能和自己的宝宝见面了。然而,孩子出生了,妈妈们才知道,原来这才是孩子成长的开始。而很多新手妈妈们在带孩子的过速看!2020年成都教办园招生比例新鲜出炉2020年,成都教办园报名全面启动,其中,成华武侯青羊区线上线下报名结束,进入资格审核期金牛锦江天府新区报名ing,社群后台每天67000条信息轰炸。消息刷屏的社群对此,园助只能预教育周报双减之下,教育改革需要组合拳出击慧聪教育网我们一起从政策要闻教育市场地方动态资本以及企业财报等角度回顾上周(9月6日9月10日)新闻精要政策要闻19月9日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高中生栅栏字体走红,老师看后想打人,并直言想给0分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学生可以写得一手好字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学生写得字特别干净整洁的话,那么是很容易在考试当中获得高分的。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有很多的网红字体河北实力强的二本大学,学生毕业有望成为公务员,却鲜为人知我国的河北省在最近几年的发展是比较不错的,不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都非常的优秀,每一年都有外省的学生选择报考河北省的大学院校。众所周知,国内现在共有3000多所大学院校,最让学生们青睐幼儿园新套路,要求学生画房画车探寻家庭背景,家长反套路操作文艾小贝孩子上学的事情,家长是一直十分重视,家长想要孩子能够早早地接受到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就想要给孩子挑一所好的幼儿园。很多家长都会给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期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