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什么德国人如此讨厌小孩?

  上世纪二战后的"婴儿潮",西方社会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出生率大幅飙升的高峰期。然而,有一个国家的步伐却有些迟缓。
  在短暂的婴儿潮之后,德国陷入了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状态。
  2015年欧盟国家生育率数据
  1965年德国有132万个孩子出生,到了2011年就只有66万。尽管每位德国母亲平均生育将近1.5个孩子,但这个数字是远远低于维持人口规模所需的2.1的水平。根据早期的数据,在每1000名德国人当中,仅有8.2个婴儿出生,同比法国和英国的平均出生率都是12.7,而非洲尼日尔作为全球出生率最高的国家,1000人中平均有50名新生儿。
  面临"灭种之危"的德国,出生率不仅在欧洲倒数,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排在末端。
  印象中的德国,好像和其他发达国家并无太大不同,但仔细回想下,你好像很少能在这里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好几个娃出门,公园绿地上一群嬉戏的儿童,或是街上琳琅满目的童趣商品,就连超市里的母婴产品类型也比其他欧美国家少的多。
  外国人往往有至少两三个孩子的"大家庭"
  这样的德国,验证了那个"工业技艺突出,做事严谨认真,自然环境优美"的标签。德国的儿童成了稀少人群,这里被习惯的称为"欧洲的敬老院"。数据显示,德国当前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了44.2岁,每5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位超过65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老龄化趋势还将更加明显,到2050年,人口总量将减少10%。
  没有强有力的劳动力市场,德国就需要更多青年移民来填补重大技术空缺,并且为了避免经济问题,更多女性要出来工作。于是,晚婚晚育、家庭经济负担,让出生率问题再度陷入了死循环。
  德国老龄化或将威胁其欧盟最大经济体地位
  德国人当然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未来,但他们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他们想为孩子多做点事,他们大力建设幼儿基础设施,并向新生儿父母发放津贴;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周围建造了托儿所、幼儿园和儿童游乐场。
  在德国作家格拉德•许特的《成长的密码:如何探索孩子的天赋》一书中,我们从一个德国儿童的视角中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文/Gerald Hüther 译/黄华丹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作(BY-NC),由Chloe.Z整理编辑
  虽然并不情愿,但孩子很早就明白了他们会被大人嫌。小莫里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莫里茨五岁,一双敏锐的眼睛炯炯有神,活泼好动,如果可以的话,他一刻都停不下来。我们是在汉堡郊区遇见他的。许多家庭都住在哪里,因为那儿比市区更加安静,而且物业相对较低。莫里茨长大后想当一名汽车司机,和妈妈一样。妈妈每天早上都开着一辆漂亮的黑色轿车送他去幼儿园,然后,莫里茨会从小车棚里拿出他的波比车,练习如何开车。他兴奋地大声叫喊着、按喇叭、踩刹车,这让他感到快乐,但也会发出大量的噪声。而现在,他只能待在室内了。因为旁边的音乐老师说莫里茨让他没法工作,他喜欢工作的时候开着窗户,但莫里茨太吵了。
  过去,莫里茨和他的伙伴们还经常在旁边的草地上玩耍。这是周边最后一块没有建造任何建筑的地方,每到下雨的日子,小溪中就会注满水,这里还有一棵弯弯曲曲的橡树可以让他们乘凉。现在,这一切也消失了。斜对面的邻居在这里堆起了堆肥,他说他有权使用这块地方。从那以后,孩子们就只能待在院子里了。幼儿园的老师不想吵架,还告诫孩子不要到后门外去玩。那里很适合玩捉迷藏,但邻居看到会不高兴。邻居喜欢和自己的孩子在开满玫瑰的露台上共用早餐,外面的景色非常迷人。有一次,邻居的母亲过来解释说,幼儿园的存在让她的房产贬值了,根据房产经纪人的估算,大概贬值了20%。她还说不要误会,她并没有恶意。但莫里茨的他的父母还是妥协了,并作了弥补。谁让他们是邻居呢。
  终于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们受够了这些邻居。她们想在这些邻居的地产——长满醋栗的草地上造一座小房子,一座能容纳15名三岁以下儿童的托儿所,这些儿童发出的噪声绝不会比莫里茨小。而且,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有一辆漂亮的大汽车,开过去,这个限速30千米的区域马上就会陷入混乱。可许多人都不喜欢这样。他们当然喜欢孩子,但必须保持安静,不要大喊大叫,不要追逐打闹,也不要发出噪声。结果,周围的居民共同威胁说是提出起诉,整个计划就此不了了之。由此,莫里茨也得出了结论,凡是大人想保持安静的地方,他们就无法享受发现的乐趣。成年人早已明确自己的需求,他们绝不可能为了避免争端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莫里茨必须学会谨慎行事,因为大人们无法忍受他动一点点歪脑筋。甚至幼儿园后方几平方米大的小树林,他也只能看看,而无法亲自去感受。莫里茨和他的朋友们在海德堡郊区经历的事每天都发生在全德国的孩子身上。他们无法在室外自由地活动,他们在玩耍时总会有人过来打扰,而且他们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在大部分孩子生活的城市中,每一平方米的土地都已经被规定了用途。为单身者建造奢华的复式公寓比为孩子们建造游乐园更赚钱。因此,幼儿园也逐渐迁移到了租金相对低廉的地方,即通向城外的主干道上,和四车道的马路并驾齐驱。孩子们没有在城市中失去什么,因而也没有什么可寻求的,这便是他们认为的事实。
  穿行在德国这座工业发达的古老城市,你可能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一个孩子。因为那些原本就少有的儿童,不是待在家里,就是正在车上去一个可以玩的地方。尽管家门口就有宽广的草坪可以玩耍,但为了不挨骂,他们必须保持安静。就像文中的小莫里茨说的那样:"我们不能骑自行车,也不能滑冰和玩皮球。大人们能随时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我们必须闭嘴。大人总是骂我们,但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
  具体原因尚无法得到深究,但调查显示,德国社会的确是很难接受孩子的。邻居不容忍孩子的噪音。在车上、餐厅等公共场所,人们也厌恶婴儿的哭声。生了孩子常常意味着妈妈失去职业前途,而不在家带孩子的妈妈又会被看作是"乌鸦妈妈"。德国租房协会也承认,虽然法律要求平等对待租户,但房东总是不愿将房子租给有孩子的家庭。同样地,在德国愿意帮助有孩子家庭的人远不如其他国家。一位妈妈说,在德国,如果想把婴儿车从公交车推下来,必须恳求3个人才有机会得到帮助。在丹麦,则会有3个人主动上来帮助。
  一位外国妈妈正推着婴儿车上公交
  无独有偶,德国对待儿童的态度并不是个例。在格拉德•许特的书中,还提到了这些:
  英格兰已经有了第一个明确表示禁止儿童居住的地方。位于小镇奈恩(居民数为11000人)附近的法霍尔村(Firhall Village)只允许45岁以上,且没有16岁以下孩子的人居住。孙子孙女每次只能在他们的祖父母那里住两三周,且一年的探望时间加起来不能超过3个月。由于需求巨大,投资商还将继续建造多座没有孩子的村庄,德国也在规划之内。在欧洲,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宣传他们的"成人专属假期":一个保证不会受孩子打扰的假期。孩子不仅仅是不能在外面玩,现在他们甚至还不能和大人一起出游。在英国和美国甚至还有旅客提出要开辟"无人童班机",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和不安分的孩子共处一室。
  这样的现状对儿童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儿童人数越来越少,孩子的需求得不到重视,他们被当成稀罕品以惊叹,或者当成干扰成人生活的附属品,日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因此而改变,孩子的生活也只能背离正常的发展轨道。
  德国空旷的草地上,却鲜有孩子玩耍
  生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在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新生儿们背负着一整个社会的发展。多年的一胎化政策,让中国同样面临着出生率低带来的老龄化趋势,在"单独二胎"全面放开的今天,生育率却没有预期的大幅提升,其中的缘由,除了年轻人工作忙、财力不足等原因,社会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孩子乖乖听从命令,而不要哭闹;我们不断告诉孩子,他应该去做什么,而不做什么;我们苦恼于孩子何时可以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天天缠着你问"为什么";我们想让孩子有个强健的体魄和聪明的头脑,却无法忍受他在你面前释放天性……
  这样的愿望,是在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
  也许你对生活早已疲倦,但对孩子来说,这世界还有无数值得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的东西,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对"发现"的喜悦。
  好在,随着近年来新移民加入和各种福利政策的促进下,德国的生育率已有所缓解,至于能否真正脱离人口"雪崩"的状态,也许我们该从人性发展的角度、从对孩子的态度上有所改观。
  毕竟,我们都曾是孩子。

为什么我的牙缝开始变得越来越宽?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牙缝变得越来越宽,然后发音不清晰说话含混不清,而且笑起来大牙缝露在外面很难看,吃东西时总塞牙,到后来连牙齿也松动了,好像一碰就会掉。那矫正牙齿,什么时候开始才是最合适的呢?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己的牙齿美观与口腔健康重视起来,到医院进行牙齿矫正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什么时候开始牙齿矫正最合适的问题上存在疑问,不知道成年了是否还能牙髓炎引起的牙疼该如何处理?别看牙齿长得小,但是疼起来真的是折磨的人坐卧不安苦不堪言。很多人都认为牙疼是上火引起的,其实不然,牙疼最常见的病因其实是牙髓炎。那么,牙髓炎是什么引起的呢?牙髓炎引起的牙疼该如何处牙齿矫正会让牙齿发黄?其实是你这步没走对很多人都反应,为什么牙齿矫正后自己的牙齿发黄,有的甚至还伴有白垩色斑块牙龈出血等,这难道是牙齿矫正本身在作祟?答案是错!牙齿矫正本身是不会让你牙齿发黄牙龈出血牙龈萎缩或者牙齿松动的嚼口香糖真能有效去除口臭吗?口气难闻?嚼颗口香糖吧!嘴里发苦,嚼颗口香糖吧!不想刷牙?嚼颗口香糖吧!貌似,口香糖作用很大,凡是与口腔清洁有关的好像都能用得上。但是它能起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吗?顽固的口腔异味真的能你属于易患牙周病的人吗?快来看看这几类人里有没有你牙周病属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时还会诱发或加重其他全身性系统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因此,我们并不能小看牙周病,而且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见为牙龈出牙结石怎么样才能预防和去除?随着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长期停留而得不到彻底清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牙菌斑乃至牙结石。而牙结石不及时去除的话,就会引起牙周炎,继而使牙龈萎缩,牙齿松动。那么牙结石的预防和去除方式有哪些呢拔牙到底是上午好还是下午好?许多需要拔牙,尤其是要拔智齿的患者,去医院都会听到医生说,你这牙齿比较难拔,下午不能拔,明天上午再来。有的人心里就会嘀咕了,是医生的技术不行吗?拔个牙都得分上下午?这您就误会了,有我什么都没做,为什么牙齿会发黑?总会听到有人说,我平常刷牙挺认真的,挺注意口腔卫生的,为什么我的牙齿还是看起来黑黑的,特别影响外貌美观?其实,造成牙齿发黑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简单的刷牙就能避免,况且大部分人虽然自涂口红不如先洁牙,3分钟告诉你洁牙有什么好口红涂得再美丽,也抵不过张嘴露出一口大黄牙衣服穿得多漂亮,口臭会让他人望而却步!洁牙,不仅能够帮您去除牙结石和口腔异味,恢复牙齿本来光彩,提升颜值,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与礼貌。洁牙是什儿童牙痛怎么办?该如何预防?牙齿疼痛在儿童之间更易发生,并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进食和生活,还有可能对身体生长发育造成损害,引起牙齿不齐错颌畸形,妨碍颌面部正常发育。因此,家长需要关注儿童的口腔健康,对牙痛重视起来
宝宝的胎记怎么来的?孕妇的这几种行为不可取怀孕之后,一家人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宝宝的身上,家人尽量让孕妇在孕期吃的好,为的就是生出一个健康高颜值的宝宝,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颜值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说什么最影响宝宝的颜值,那么宝宝独坐能力好?妈妈功劳少不了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孩子的第1次睁眼,第1次笑,第1次学走路,都代表着宝宝的成长,都是妈妈关注的焦点。而俗话说三翻六坐,如果孩子6个月的时候还坐不稳,那么有些父母就坐不住了,生怕孩子奶奶初见小宝宝,兴奋的手舞足蹈知道儿媳生了一位小公主,孩子奶奶的反应一时间引起了许多人的夸赞,太真实了。其实在如今的社会中,大多数的人早已经改变了重男轻女的观念,现如今男女又有什么区别呢?孩子是爱情结晶女人生孩如何提高受孕率?科学备孕很重要有些人怀孕很快,但是有的人好久都怀不上,不管是去庙里求菩萨保佑,还是什么偏方小妙招都用了,但就是迟迟不见动静。对于正在备孕的女性,我必需要提醒一句,想要个属于自己的宝宝的急切心情是外婆带娃变成流行,这是为何?在当下有很多家庭,家里的宝宝都是由外婆带的,而不是奶奶。按传统来说,正常应该是奶奶带娃才是,而现在外婆带娃明显更加流行。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建立两个孩子的感情,这些事情要知道之前在网上看了一段有意思的视频,弟弟今年刚满3岁,姐姐已经5岁。女儿某一天和爸爸商议把弟弟卖掉,爸爸听到理由后,哭笑不得。因为她想要一只猫头鹰娃娃。女儿最近却喜欢上了猫头鹰,所以说宝宝哄睡呢,有可能是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俗话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如果你的孩子有睡眠问题,那么做妈妈更是难上加难。婴儿的睡眠问题好像一个怪圈,白天不困,晚上不睡,半夜定时醒,哭闹成为家常。其实有些宝宝哄睡很难,是因为他了解这些小方法,不再害怕宝宝缺铁孩子6月到三岁,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而根据2016年中国婴幼儿缺铁情况红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有过半的宝宝,都会出现贫血情况。并且一般发病缓慢,妈妈不容易察觉,诊断之后,基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小夫妻要用包容和理解的情感去解决问题生小孩后雇月嫂伺候月子,在很多80后小夫妻中,已经非常普遍。但据家政中心负责人介绍,虽然小夫妻雇月嫂是想减轻负担,但由于婆媳两代人生活方式和观念上的差异,大部分婆媳对于是否请月嫂存坐月子一定要顾好自己的头部和关节,这样才能防止得月子病生孩子对女性来说是一个难关,因为这有着很大的风险。随着医学的发展,虽然现在风险已经降低了,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只要相信医生,按医生说的来做,就能顺利生下健康的宝宝。而在生完孩子后,坐你不知道的五个育儿真相妙拯心在小学阶段,父母需要培养孩子的五个真相。1学习兴趣和好的感觉远大于成绩。教育的最大失败就是在小学阶段就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的感觉彻底给击挎了。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成绩提升,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