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我5岁儿子学了3年英语,几种学习方法中效果最好是这个

  我去年写了一篇英语学习的文章——《宝宝学英语要趁早!但90%的方法都是没用的@_@》,整理了我看到的一些研究材料,以分析不同学习方法的效率。那篇文章因为对于达到高目标呈现悲观的论调,所以受到了不少的质疑。其中最多的一类质疑是说我没有实践经验纸上谈兵。
  那篇文章确实没有一个字写我家的情况,因为说真的,我个人有没有实践经验,跟那篇文章的逻辑毫无关系。那篇文章的材料都来自专业人士的研究,相比之下普通人的个人经验微不足道。
  不过无妨,今天我就来写写我家的情况。我儿子从2岁2个月开始学英语,到现在5岁半,已学3年多。很有趣的一点是,在大多数时间,他只同时接受了一种英语学习方法,所以用来观察不同学习方法的效率是不错的。
  特别注意,本文提到的一些所谓"结论",来自我个人的观察和分析,因为样本少,所以推导过程谈不上科学,仅供参考!
  1 英语启蒙
  我儿子是2岁1个月进入幼儿园的,在那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任何英语培训,我们在家也不说英语。那家幼儿园是很小的幼儿园,只有十几名3岁以内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幼儿园还没有任何英语课程。
  1个月后,也就是在我儿子2岁2个月的时候,幼儿园引入了外教。我儿子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英语启蒙的。
  外教每两天会来一次幼儿园,一次来半天。这半天内,外教会和孩子们玩游戏,上一些非常简单的课程,实际接触时间大约3小时吧。
  2岁出头的小孩往往中文还说不利索,我儿子也一样,当时长句子基本还说不了,多数时间说短语。有的朋友估计不免生疑——这么大点孩子,能学到什么呢?
  你别说,还真能!
  仅仅半个月之后,我儿子跟我说话就中英文混杂了。比如会说我的arm如何,我的leg如何……
  最逗的是有一天我俩在家唱歌,我唱完一句,他对我说,爸爸你要唱"肉"。我想着这歌词里面也没有"肉"啊,他这是啥意思呢?然后他又说了好几遍,我终于明白,他是说的——爸爸你要唱 slow。原来是希望我唱慢点。
  中英文混杂可能在生活中会被认为是一种装X行为,但如果不是刻意为之,那么其实在语言学研究中属于正常现象,被称为 code-switching。当大脑在用A语言表达一个意思时,如果发现一个意思只有B语言有相应词汇,A语言并不包含对等词汇,或者短时间想不起来A语言的对等词汇,大脑就会在A语言中插入B语言的这个词汇,并让嘴巴说出来。
  对2岁多的小朋友来说,显然不可能是装X,可能是由于一些意思英文先于中文学了或者中文也并不十分稳固,所以才会出现 code-switching。但这正说明他的大脑对英文词汇有正确处理。
  特别地,这种现象并非发生在我儿子一个人的身上。那段时间,家长群里每天都会有父母兴奋地诉说自家孩子的类似表现。我在接儿子放学的时候,也确实多次听到其他孩子有中英文混杂的现象。
  我看过一些研究报告提到3岁以前开始学第二语言才有希望达到母语程度。我想我儿子和他同学的经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3岁以前学,不会白学。
  2 母语占据上风
  我儿子在这家幼儿园呆了一年又八九个月的样子,也就是呆到3岁半到4岁之间。期间一直是这样的教学模式。
  非常奇怪的是从大约3周岁开始,中英文混杂的现象消失了。我儿子再也不会在家里主动说哪怕一个英文单词。这个现象不是孤立的,幼儿园家长群里面再也没有家长报喜了,我接送时再也没听其他小朋友说哪怕一个英文单词。
  后期当我尝试跟儿子用英语交流时,他比完全不会强不了多少。很早就学会的一些单词,比如 slow 后来竟然像是完全没学过一样。从这家幼儿园离开时,我估计他的单词量不超过 30。
  按说幼儿园采用的沉浸式教学方法是最先进的方法,每两天有半天英文接触,也还算是不错的暴露时间,为什么最后效果这么差呢?
  我个人考虑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师资和教学内容不行。
  如前文所述,这家幼儿园是规模很小的幼儿园,财力有限。我坦率地说,外教老师肯定没有工作签证,只是一位打黑工的普通美国人,并不具备什么教育背景,而且每两三个月就会换人。教学内容也比较随意,几乎没有什么诸如教材之类的专业材料,全靠一张嘴,缺乏一个系统化的设计。
  "沉浸式英语学习"听上去很美好,但恐怕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构建一个合格的沉浸式环境。事实上,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外教都是这种情况,外教老师人在教室里,确实和孩子们在一起,但看孩子主要靠中国老师,外教老师有事没事在旁边随口说两句罢了。
  当孩子非常低龄的时候,母语在大脑里还不稳固,那么外语在脑子里就容易留下印象。当孩子逐渐长大,母语在大脑里地位越来越强势,那么这种薄弱的外语输入,就会被大脑忽略掉。
  这样的所谓"沉浸式"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到头来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授课方式。
  3 中国式英语教育
  我儿子快4岁的时候,转到了一所大型幼儿园,在这家幼儿园呆了一年半的时间。
  这家幼儿园在各个方面都有我们熟悉的中国式教育,每天的各种课是按节安排好的。具体到英语方面,一周有6节英语课,一节40分钟,其中3节是外教老师上,3节是中国老师上。换句话说,天天都有英语课。
  幼儿园有统一规划的课程内容,有清华出版的教材,不论中国老师还是外教老师,都会按照幼儿园的统一要求和标准进行授课,课后会指导孩子们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每人一把凳子坐好,老师在前面拿着教具,比如英语卡片,不断地指导孩子们说出一个又一个单词和句子。大多数时间相当于在背单词,少数时间在做游戏之类的交互。总之,我觉得跟我小时候在学校学英语的样子差不多。
  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是"沉浸式"学习,更像是我们传统的、以知识点为线的学习方式。它更多地需要大脑中智力部分的参与,而非语言处理部分的参与。
  在我去年的那篇英语学习原理的文章中有写,这种几乎完全使用智力学习英语的方式,不是最佳方式。
  尽管如此,但这样的方法有它的优点:
  首先,孩子学会了很多单词。在这里的一年半,我儿子单词量应该差不多够100了。
  其次,阅读能力有提升。我儿子完全靠幼儿园的课程学会了 a-z 26个字母,并且学习了少量的自然拼读,能够从书上读出简单的单词。
  第三,这个效果比较稳定。班里所有孩子,都能达到差不多的水平。
  要说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就是,听说能力的进展非常之缓慢。
  我跟我儿子进行了一些简单地英文对话,发现两个特点:
  第一,如果说句子,他几乎只能听懂课堂上教过的句子,比如问 What is your name? 没问题。但如果问 What is your mom"s name? 他其实每个词都懂,但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有时甚至不能理解整句的意思。
  第二,他几乎不能说出任何句子。我问 How old are you? 他答 four。我问 What color do you like? 他答 blue。也就是他只能说出一个词。聊天什么的想都不敢想。
  举一个这个时期的例子,我儿子有一天走在大街上问我,天桥的英文怎么说?我说,这我还真不知道。他说他知道,因为天是 sky,桥是 bridge,所以天桥就是 sky bridge。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他那时候对英语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种汉语翻译成英语的常规思维方式。我想这也体现了中国式英语教育的一些特点。
  综上,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下,我儿子进步明显,但缺陷也相当明显。坦率地说,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无法或不想投入很大的家庭来说(此处的投入包括金钱和精力等),不失为很好的选择。它虽然达不到非常高的目标,但是能可靠地达到中等目标。
  最后说句题外话,我觉得这家大型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不错,在他们规划的路线上,执行得非常好!执行力很好的中国式教育胜过有名无实的舶来品。
  4 网络在线学习
  我儿子之前没有上过任何课外的英语培训,在他快5岁的时候(已经在上一节所述的幼儿园一年了),为了提升他的听说能力,尤其是说的能力,我们考虑给他找一个必须开口说话的机会。经过一番考察,最后选择了一家在线英语机构,报了他们的欧美外教一对一课程。这种课程现在很多公司在做,为避免广告之嫌,我就不说是哪一家了。
  每周上两次课,一次课25分钟。通过iPad或者电脑,孩子和外教老师一对一的进行。我儿子上课的时候,在他自己房间独立进行,我并不在旁边提供协助,因为一对一嘛,所以也就是会迫使他必须开口说话。
  看得出来课程内容都是培训机构精心设计过的,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孩子。通过摄像头和 APP中的一些功能,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我儿子上得还是很高兴的。
  在线学习的优点很明显——家长不用接送了,在任何地方,有网络就能上,这节省了很多时间。上课时间随便约,很灵活。如果对某位老师不满意,以后不约他就行了。每个老师都有其他家长的评价,选老师就像在大众点评选餐馆一样。所有的课程都有录像,家长可以回看,以评估教学情况。如果感觉课程难度和孩子能力不匹配,可以随时调整难度,我儿子就跳过3次级。
  缺点主要是交互手段不足。再怎么样也比不上面对面的交互。比如老师说 give me five,双方只能对着镜头伸一下手。做游戏什么的就更别提了。另外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感觉很多老师也并非专业人士,只是经过了培训,挣点外块。
  我儿子上这个课之后,非常明显地展现出他当时的优缺点——每节课要求的知识点,尤其是出现在ppt上的知识点,对他来说都很容易。很多老师都评价他能飞速地配合老师完成 ppt 上的所有内容。我想这是由于他在幼儿园,对于这种通过 ppt 传递知识点的方法已经非常熟悉。但有时候老师会和他闲聊一下,他绝大多时候无法听懂这些非课程内容的东西。而且他不能说出句子的问题,也暴露无遗,很多老师都在课后评语中提出这一点。
  如下是一条我儿子收到的典型的老师评语(Tom 为我儿子的化名):
  『We learned about vases, mummies, pyramids, and sounds /a/, /e/, /o/. The lesson seemed appropriate for him. Tom was talkative and answered my questions when I asked. He was also full of positive energy.
  I see Tom practiced introducing himself. GOOD JOB! He did a great job speaking in class today. I suggest he begins to practice speaking in simple full sentences. For example ‘I see a dog’. 』
  在线英语课程持续了半年,结束的原因并不是嫌它不好,而是我们找到了更好的方法,见后文。
  这半年的在线学习,我经常看课堂录像。我可以感觉到,我儿子确实在进步,尽管进步的速度比较缓慢。
  初期的时候,老师问一句,他答一句,不会多说一个字,偶尔说句子会出现很多的语法错误,比如老说 i is 什么什么;中期的时候,他开始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往往这种时候只能说出一两个单词,并配合肢体语言;后期的时候,他逐渐能说一些句子了,也能跟老师就 ppt 上没有的内容聊上几句,但也只是几句,而且经常会说出语法不正确的句子或者发音奇特的单词,导致老师不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总的来说,一对一课程确实能提升听说能力训练的强度,进而推动小朋友的听说能力发展。当然了,我们家一周只上两次,每次25分钟,这个时间长度对于高目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听客服人员说有的孩子一周上5天课,每天上两节,也就是每天50分钟,能达到很好的水平。不过这样一来学费就高昂了。
  5 家庭教育
  我们家里一直没有给孩子进行任何形式的英语学习,包括和小孩英语交流、看英语绘本、看英语动画片、唱英语歌等,统统没有。只是偶尔我和他用英语聊几句,主要是为了测试他的英语能力。
  在他恰好5岁的时候,我们开始在家里给他实施有计划有规律的英语辅导,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且将继续持续下去。
  辅导内容目前主要包括三样——看英语绘本、学习自然拼读、英语交流。(未来应该会有所变化)
  看英语绘本是每天都进行的,目前大约持续20分钟。阅读内容既有分级阅读材料,也有我购买的一些适合他水平的普通英语绘本(比如之前我组织团购过的一些英语绘本)。这个阅读过程是要求他能看着书读出并理解里面的每一句话,我会陪同并提供帮助。一本绘本会反复看,并定期复习,以确保他掌握了里面所有的单词。他现在偶尔也自己拿一本英语绘本就看起来,这样的时间是随意的,不计入每日的既定时间。
  要阅读英文,自然要学习自然拼读。现在网上有很多收费或免费的自然拼读培训材料,找一套坚持教下去就好。自然拼读的内容对小孩子来说,其实很多,慢慢教吧,不要图快。我一般教教停停,和绘本阅读配合起来,到现在都半年了也还没有教完。
  我和儿子有时候会选择一段时间进行英语对话。一般选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就绘本内容扩展了聊一聊。有时候也就生活中的事情聊一聊,比如整个从洗澡到上床睡觉的过程都用英文。我和我媳妇的英文听说能力都不是太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件事情,我俩还弄了点培训材料每晚自我培训一下。
  以上三项家庭辅导工作,都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见效,必须长期坚持。我家已经坚持了半年。别的不说,就说英文绘本的阅读吧,前两个月基本上举步维艰,但后来很明显地越来越顺利,现在的阅读过程比半年前可顺溜多了。
  另外,我个人认为,除非是在家里长时间地进行全英文对话,否则家庭的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父母可能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作用更大一些,具体要传授多少英文单词和英语句式,恐怕很难。
  6 国际学校
  我儿子不到5岁半的时候,进入了国际学校就读学前班(严格来说是开设了国际课程的民办学校,我上个月有一篇文章专门写了择校的问题)。
  每个国际学校的中英文比例不同。我儿子的学校在学前班是四六开的,中文四成,英文六成。注意,不是英文课有六成,而是用英文上的课有六成,比如数学、科学、社会学这些课程都是英文授课的。
  在英文授课的课上,禁止说中文;在中文授课的课上,禁止说英文。一位外教老师作为班主任和孩子们几乎所有时间都在一起,他是不说中文的,也不大会说。班上同学有外籍小朋友和幼儿园就上国际学校的小朋友,英文自然都溜得飞起。每天也都有英语作业拿回家。
  坦率地说,现阶段单纯英文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基础比较低的小朋友设计的,从认26个字母教起,教一些很简单的单词和句式。再直白点说了,尽管我儿子英文水平不高,但英文课学的,他也基本早就会了。
  那么在这样英文课程暂时还比较简单的国际学校,英文水平能提升么?
  答案是,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突飞猛进!
  我儿子是个经常自言自语的孩子,进入国际学校不出半个月,他的自言自语就时常变成全英文的了。有天晚上说梦话,竟然说的英语。
  在他入学一个月时,我们晚上看绘本看到 beak 这个新词(鸟嘴的意思)。我顺口想聊两句,就问 Do you have a beak? 搁以前,他会回答 No,然后就结束了。但是这次,他脱口而出 Nooooo, i only have a mouth, i don"t have a beak. I"m not a bird, i"m just a boy. 一边说一边摇头晃脑,满脸笑呵了,神情举止非常自然流畅,完全脱离了以前那种边想边说的状态。而且由于语速很快,他说完之后,我甚至还反应了一下,才理清楚他说的每一个词。很难想象仅仅一个月之前,他还需要整理两秒钟思绪才能说出一个整句来。
  就在前几天,也就是他入学两个月后,也是我们看绘本看到一个新词 athlete。我又想发散一下,就问:Bolt is an athlete ? 他回答:Yes。我又问:You are an athlete ? 他回答:No. But when i grow big, maybe i will be an athlete. 虽然 grow big 这种说法不十分准确,但他竟然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引申想法了,这又比一个月前进步了。
  如前文所述,他们目前正经英文课的难度对我儿子来说是偏低的,那为什么还能迅速进步呢?
  我认为还是一个高质量语言环境的作用。在国际学校有正儿八经的外教老师,有英语很溜的同班同学,每天有相当长的时间,大家用英语上英语课,用英语上数学课,用英语一起玩,用英语交流各种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迫使小朋友真正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使用起来,而不是当做一种知识在学习。
  从我目前对国际学校的了解来看,从小上国际学校的孩子,英语很溜是必然的。(不过,中文需要父母额外投入很多精力也是必然的)
  这应该算是真正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学习效率显著地领先其他学习方式。
  7 总结
  本文分析了我家在各种学习方法上的投入及它们的优缺点。相信大家能看出,根据我家的经验,哪一种英语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的?
  当然了,严谨地说,我儿子目前的水平(并没有多高),是他3年多积累的最后体现,他所经历的所有学习方法都对他现在的水平有所贡献。但是我想,从他每个阶段的进步速度,仍然可以大致看出——进入一个好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学习效率会大幅领先其他方式。
  我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在中国土生土长,但英语又很溜的小朋友有两位,他们现在都是5岁,英语溜到什么程度呢?我跟他们基本没法对话。他们只要就一件事说到5句以上,我就听不懂了,而且嫌我发音不标准。我感觉他俩基本上达到了双母语的程度。那么他俩是怎么学的呢?答案是从3岁就上全英文幼儿园。注意,是完全不说中文的全英文幼儿园。学费不菲。
  客观地说,在咱们社会目前的现状下,小朋友想在英语上达到一个很高的目标,比如达到或者接近母语的程度,需要家庭有很大的投入。这个投入一方面是金钱,一方面是时间精力路线选择等。
  至少在语言学习这方面,小朋友就是一颗种子,你在他合适的年龄,给他合适的土壤,他就会成长为预期的样子。
  注意,我写本文绝对不是要表达:大家都去上国际学校或全英文幼儿园吧。更不是要表达:家庭承担了不了这种投入就别学英语了。无论我去年那篇写英语学习原理的文章,还是今天这篇写我家学习经验的文章,都是为了告诉大家所有的学习方式都有正面效果,但不同的方式效率有高低之分,成本有大小之别。
  一个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英语只是其中一样。按照自己家庭的情况,综合各种考虑,为孩子选择最适合自己家庭的学习方式,并对能达到的目标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就是最好的路线。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
  微信号:DaddyGrowUp
  不爱鸡汤,只有干货!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要学会适时地放手周末,一早送孩子去参加活动,我们两个人先坐公交车624路,到青岛北站后坐地铁3号线在李村转2号线,石老人海水浴场下车就到达目的地了。孩子自己骑行在海边到目的地以后,我跟孩子开玩笑说弹钢琴的孩子更聪明?记得前几年看过一个国外纪录片,讲的是通过扫描大脑发现,儿童在弹奏钢琴时大脑的大部分区域都处于被点亮的活跃状态,左右脑的连接也更顺畅。如果孩子童年时经常弹奏钢琴,对大脑所带来的好处可有多少人是4岁才去幼儿园的?读的中班还是小班?我家姑娘是4岁的时候上的私立幼儿园,记得当时去给孩子报名的时候,接待的老师就说孩子有点大了,应该早上,现在报名只能上中班。当时我也没说什么,感觉孩子去上学了就挺高兴。现在孩子上学前八岁之前的孩子,你真的了解吗?八岁之前的小朋友,有多可爱呢?我们一起看一下。心理学研究表示,婴儿在02岁时,主要通过嘴巴的吸吮手的抓取来探索世界。在婴儿48个月时,是没有客体永久性概念的。例如我们将一个可爱的玩生二胎给孩子留一个亲人别找借口,孩子的爱比你想象的多太多一个在育儿道路上有诸多心声的全职宝妈,喜欢分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妈妈们分享更多有用的育儿知识。文茜妈育儿日记(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究,欢迎给人转载分享)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为孩子做好以下这几点,你就可以放轻松啦开学季我要上头条。象棋带娃我想我是一名伪家长,身为未婚未育的大好女青年,却总是担当着家长的角色。我曾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着与教育相关的工作。然后,长辈们和亲戚们都给我打上了很会带小孩很海韵教育丨世界最伟大的24个教育法则,你知道几个?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后所取得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世界上最伟大的24个教育法则,希望能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启示!1鱼缸法则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一论教师批评教育学生,语言是否能过急1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有培养的优势,能花得起成本,学生素质相对较高,在学校有给老师照顾的优势。对于这类学生,老师教育比较温和,学生犯错,都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素质差这些育儿的冷知识你知道吗?养育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就是不停踩坑,掉坑,拍拍灰尘再爬起来的过程。学的越晚掉的坑越多,带娃也就越累。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专业的儿科,儿保科,牙科,皮肤科医生还有营养师,提前传授一些棍棒教育VS宽松教育,BBC跟拍6位妈妈,不同育儿方式揭惊人差距和世界上的许多妈妈一样,在生小孩之前,CherryHealey(BBC知名主持人)认为养育孩子大概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1。轻而易举2。十分无聊3。出于本能。但当她真正成为一个妈妈时,孩子如果经常听到这三句话,自信心会越来越强,父母可别觉得麻烦随着教育的普及,新时代的父母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愈发变得科学起来。很多父母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开始着重于孩子心理问题的状况。想要更好地了解孩子,就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在儿童生理和心理发
你放开我,我不会跑,安徽女子遭遇男子猥亵时上演完美自救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早晚要还的,这句话尤其应该说给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让他们知道,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对于年轻女子,尤其应当注意陌生男子的不良企图,我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从恩爱到吵架再从吵架到恩爱,你走过了前半段,有否走过后半段?在60年代初,曾经有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男的叫许伯常,女的叫刘淑芬。许伯常天资聪慧,却家境贫寒,想念大学却苦于囊中羞涩。为了帮助自己的心上人实现梦想,刘淑芬勇敢地站出来,去工厂干活一盏小小的灯带来的幸福感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我小的时候也不例外。没想到,已人到中年的我,在最近实现了这个公主梦。说是公主梦,但我心中的公主梦也不是那种碎花粉饰富丽堂皇的样子,具体它是个什么模样,倒也说差点误会了这本书,绝美之画诉说地球脉动每次我把绘本带回家,儿子都一下子抢去翻阅。匆匆翻完,他通常会得出一个大致结论,比如快给我讲!就说明他对这本书很感兴趣。没想到这次这本书,他翻完就说,这也没什么好看的嘛。我有些奇怪,经常删聊天记录的人,是什么心态?心理学犯了隐私强迫症作家蔡骏曾经在他的著作当中写到每个人曾经用过的每一个手机,都埋葬着各自的记忆。现在手机已经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手机当中的社交软件也已经深深地陷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通过各种社交同学聚会后,我发了个红包退出群男人到中年,要远离这3类人文老卫一名30岁的情感博主,洞察情感,并将答案告诉你。每日一篇情感文章,带你洞察生活的酸甜苦辣,希望您能享受我的文章。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宋代著名女词分手后偷看对方动态的人,是什么心理?心理学损失厌恶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甜蜜的恋爱关系是很多人神往的,但受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影响,有一部分人最终没能步入婚姻殿堂,而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关于分手,或许大多从不佩戴项链戒指的女人,是一种什么心理?该远离还是深交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为自己的爱美之心买单,这也就导致了现如今项链戒指手镯等成了人真正讲过世面的人,不是炫耀,不是侃侃而谈,而是坦荡和同理心文老卫一名30岁的情感博主,洞察情感,并将答案告诉你。每日一篇情感文章,带你洞察生活的酸甜苦辣,希望您能享受我的文章。什么样的人才是见过世面的人?有人认为,见过世面的人他满腹经纶可儿子身亡获赔120万,前妻现妻都来索要,公婆竟将钱一把火烧了人生几大悲剧,其中之一应该就有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情况,无论放在哪个家庭,都是很难接受的,跟赔偿没有关系,再多的钱也不如骨肉亲情啊01。男子发生意外小杨是做拉模板工作的,常年在工地湖北一已婚失足女帮助情人谋害亲夫,家属仅获赔3。5万元丧葬费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世间事,有多少凶杀是因情而起?想必是数不胜数,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人终究是为此付出了代价01。孽缘蔡某时年在江西省九江市下边的修水县,年轻并且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