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陈默老师00后孩子的培养方向在哪里?先读懂孩子这七条

  文 / 艾米老师(美国正面管教讲师、上海师大硕士,家庭教育&心理学深耕细作者。)
  对陈默老师的小粉丝来说,7月7日注定是个很特别的日子。这天,陈默老师在杨浦区小南国花园酒店,开一场主题为《当今都市孩子特性分析,给你家庭教育的"渔"》。
  两个小时的讲座精彩纷呈,全场观众都竖着耳朵听,生怕漏掉每一个字。能听到她本人讲演,这可比见到大明星还要激动,因为陈默老师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啊!
  瞧我,记得多认真!
  期待再次聆听陈默老师讲座的同时,我想把我抢记下来的几页干货,特别是当今都市孩子的七大特性,结合我的理解,一一呈现给大家。
  01
  现在的孩子,会有天生的孤独感。   陈默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是会无端伤感,莫名其妙地流眼泪;二是早早开始思考人生的终究问题:生死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种天生的孤独感呢?陈默老师认为,这跟都市里的孩子生活在独套公寓有关系,同时也因为很多孩子是家里独苗。还有一点原因,是时代不同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起作用了,到了不愁吃饭的时候,脑袋里想的问题就不一样了。   "有的4岁的孩子就会坐着发呆了,你不知道他的小脑袋想的是什么。他想的可能是:隔壁的奶奶死了,死是什么?我以后会死吗?死后会去哪里?"   这样带有深刻哲学意味的问题是无解的。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要么没考虑过;要么是考虑了也无法给孩子想要的答案。孩子们想不清楚却又要苦苦思考,能不痛苦,能不孤独么?   02
  现在的孩子,背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有厌学情绪?陈默老师觉得,这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有六个人围着转,争着爱。家长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对孩子的期待就是"考上名牌大学",但全中国的名牌大学就这么几所,凭什么你的孩子就能上呢?孩子想借此报恩,有多难!   六个人的浓情化不开,报不了恩的负罪感。家长的情感成为了孩子的负担,于是孩子就开始选择逃避,成为"老赖"!家长观念没有变化,养儿防老这种集体无意识还在持续发酵,没有什么本质变换。"养儿防老"观念不变,冲突就不能避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家长观念没啥变换,学校也不例外,陈默老师举了个例子:某个学校开高考前的动员大会,操场上一片哭声,学校想让孩子凝视父母的白发苍苍,想让孩子带着感恩到考场。试问:这样的动员大会能有效果么?用陈默老师的话来说,"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情绪,考场发挥的时候,下笔如有千金重!"   陈默老师说:"我给你找的钢琴老师花了多少钱?这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养儿防老,就是交换!但是你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是单边选择,你爱他,不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坏。"   03
  现在的孩子,承受着空前的学业压力。   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习压力,这只是显性的。实际上,孩子面临的隐形压力是:整天跟焦虑者相伴!这些高危人群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教师和父母。学校里,老师会不停地强调考试,强调学习;回到家,父母接棒,继续施压!   图片来源于《少年说》截图   不断地向孩子施压会怎样呢?长期的拉锯战,就像拉皮筋一样,导致孩子不堪重负,逐渐成为失去弹性的孩子。他们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会在潜意识形成高竞争感,满脑子都是"只能赢不能输",接受不了别人比他好,严重的甚至会辍学。   以前一孩子去参赛,事到临头就不想去了,问原因,原来是觉得拿奖无望,就想打退堂鼓了。这么看来,孩子对参赛就存在严重的功利心了。其实,就算结果不是太理想,多去尝试,多去学习,不也是一种收获么?还有的孩子,小学和初中都名列前茅,到了高中,成绩没这么耀眼,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接受不了别人比他好的具体表现。要知道,平台更大,对手更优秀,怎么可能每次都是你第一名呢?   高竞争感不等于高竞争力。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以及得奖的荣誉之上,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一旦心理承受不佳,还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04
  现在的孩子,对话语权的要求高。   以前,小孩总会被教育成"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但大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如果还用这一套来教育孩子,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家里,孩子是直接跟父母对话。他们会认为:为什么你可以说话,我不可以呢?   陈默老师举了个例子:在动物园里看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塑像,老师就开始了教育,号召孩子们向小姐妹学习,但是一年级学生却问:"老师,人为什么要为羊牺牲?羊不是可以买的吗?"老师来一句,不要胡说!   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信息网大。我做老师的时候,一年级的很多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QQ,对网上所说的星座理论也已经很精通了,一下课,有个小男孩跑过来问我:"老师,您是什么星座?""水瓶座呀。"话音刚落,小男孩连珠炮地跟我讲了一大堆星座知识。之后,又从星座跟我扯到《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性格。   如果在家里或学校,孩子平等对话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家长或老师没法理解他们,没法满足孩子的知识库,他们就会跑到网上去发泄或拒绝跟你讨论。   05
  现在的孩子,道德判断水准高。   现在,很多孩子善良有爱心,同情弱者。他们是浸润在爱中长大,他是在物质充沛、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这样的孩子,他们的道德评判标准远远高于教育者。   举个例子来说,马上期末考试了,家长好不容易搞到了一张上海中学的数学试卷,这是人家教研组出的试题。于是,家长可能会叮嘱孩子独享,千万不要告诉同学。但是,孩子会觉得"好东西就是要拿来分享",于是打印出来,跟全班共享。   孩子已经达到很高的道德标准,而父母还在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被教育者就会不接受教育者的教育,甚至内心瞧不起教育者。类似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   06
  现在的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群体游戏是孩子成长的养分,但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在游乐场的时间也相当有限。再加上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学校纠纷等,通常都是家长来包办的。孩子实际事务操作的机会少,虚实世界的感知很容易错位——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他们通常要到网络游戏中找存在感。如果家长强制让孩子戒掉网络,远离虚拟世界,孩子会怎么做?当然是拼命反抗。因为家长剥夺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孩子"一不怕死,二就怕苦",如果你试图跟一个孩子讲大道理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是要吃很多苦头的,他会说"不可能的,到那天我会去死的"……连死都不怕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教育?作为家长,一定药多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痛苦点。   07
  现在的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化生活需求。   一个人如果很小就要搞清楚"我是谁",将来才能想办法"成为谁"。人人实现自我价值,社会就会被推进得快速发展。   以前的孩子会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比如服装上面。一切压抑个性的人和事,孩子都会进行抗争。   现在的孩子的处境就像是"第三只笼子的老鼠"。第一只笼子,电击给食物;第二只笼子,电击不给食物;第三只笼子,一会儿给,一会儿不给,这老鼠呀,就要在笼子里面纠结死。孩子一靠近父母,就感觉父母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却又达不到父母所要求的高度。如此反复循环,不断纠结,不断痛苦。在陈默老师看来,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长期出于这种纠结和难受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给孩子适当的物质条件,同时给予足够的尊重。一个被尊重的生命将来成才的可能性更高。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几乎不约而同地锁定在这一句话:"孩子这一生过得好!"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好好把握以上七大特性,把孩子培养成:   1.身心健康的人;   2.不为金钱困扰的人;   3.内心愉悦感不仅来自他人评价的人;   4.有终身学习之愿望的人;   5.能欣赏美、会为美而感动的人;   6.独处不焦虑的人;   7.群处不焦虑的人;   8.有助人能力的人;   9.与同伴亲密相处的人;   10.与伴侣亲密相处的人;   11.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人。   艾米老师代表作:   1.《那些从小被逼着背古诗词的孩子,长大以后有什么体验?》(10W+)   2.《小学三年级就是个坎,父母不重视孩子越学越吃力!》   3.《孩子真正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强烈推荐)》   4.《唤醒孩子的内力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终于有对策了》   5.《忙来忙去,原来整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事只有这一件!》

5岁的社会观察家上班的人群就像爆米花二丫每天早上去幼儿园都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上班高峰期,这里人来车往,好不热闹。福州这座城市,电动自行车又出奇的多,十字路口红灯变绿灯时,不同方向的电动车汇集在一起,堵得不成样子,行一到开学娃总说紧张什么情况?国庆七天假期就要结束了,丫头昨晚又开始喊紧张了。我问她怎么了。丫头说就是紧张,怕作业没完成好,被老师批评。我说你作业做得挺好的呀,要不我们一起再检查一遍?丫头说好。父女倆认真地把假双减后,你家娃学习有变化吗双减政策实施一个月了,给娃爸娃妈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和很多爸爸妈妈交流后,大家都觉得以前是为孩子作业太多而烦恼,现在呢,则心慌。作业明显减少,也不需要家长签字了。大家的感觉都类似,如何培养孩子的优势玩也玩出点学问孩子除了学习,少不了游玩。互联网时代,手机游戏是少不了的。在作业完成之后,在约定好的时间内,我们允许丫头一周玩三次游戏。丫头迷上了我的世界,里面的人是方的,树是方的,叶子也是方的。二丫突然问洗澡的泡泡是什么做的?老爸该怎么回答呢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图片来源网络。5岁的孩子,对世界的一花一木一事一物都充满好奇,每时每刻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昨晚,给二丫洗澡,为她抹上洗发沐浴二合一的泡泡,她一边享受一边冒出一句爸二丫有进步,提要求前喜欢说一句ampampquot不然,我又要哭了二丫很爱哭。她一哭,所有人都得求饶,依她。以致哥哥常愤愤不平地说妹妹耍赖。我们常对哥哥说的话是你几岁,妹妹几岁?她还小,你和她一般见识?最近,二丫有了新变化,使出哭招前,会广而告之二丫,小汽车的耳朵为啥当作眼睛用?儿童与汽车。图片来源网络。二丫最近对耳朵着迷了,什么东西都要问耳朵长在哪里。爸爸,小兔子有耳朵么,她的耳朵长在哪里?爸爸,牦牛有耳朵么,他的耳朵长在哪里?爸爸,电视有耳朵么,他们的宝宝入园很崩溃?很多妈妈这3点没做对9月是开学季啦!对于许多首次踏进幼儿园的宝宝来说,这也是他们踏入人生新阶段的一课。撒花!但初次入园的宝宝,大部分都少不了入园崩溃三件套出门磨蹭别扭路上撒娇黏人分别大哭大闹。不少妈妈二丫的梦想100斤的兔宝宝从抽屉里蹦出来二丫最近迷上了兔子,一直缠着要爸爸给她买。爸爸说不是给你买了好几只兔宝宝么?二丫说,那是玩具,我要活的!爸爸心里想,活的兔子?家里已经够乱的了,再来两只活蹦乱跳的小家伙,那还得了。大娃问坐公交地铁该不该让座?爸爸说遇见两种人非让不可告诉孩子理性的让座观。图片来源网络。这一年来,有关让座霸座抢座的热点事件不断,沸沸扬扬,把各阶层各群体裹挟其中,众说不一,吵得不可开交。就连在游戏里看新闻的00后也不能幸免,开始关月嫂VS新手妈妈,她才是宝宝最需要的生宝宝前,或者宝宝刚出生后,新手妈妈们都纠结过这个问题吧?手忙脚乱的,要不,去月子会所?或者请个月嫂?毕竟,不管你之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女强人,还是已经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原
小提琴的指法与音响(上)小提琴的声音是它的琴弦的声音,四根琴弦不仅各自具有自己所固有的独特的音色,并且在它们的不同的音区中也具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色彩。因此1琴弦的选择必须符合于曲调的特征和曲调所要求的力度变练琴十问你真的用心练琴吗?很多人每天都刻苦练琴,也很用功,可就是老不见进步,这是为啥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怎么练琴的文章,希望能帮助那些每天刻苦练琴,但进步很慢的童鞋。一细节清楚吗?当你单独演奏某个练琴练到吐血还不见成效?接招吧第一招练习时间要连贯许多技术,没有磨练过程是掌握不了的。而这种磨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拉琴时间一定要连贯,每天都要拉每天都要不断积累对琴的感觉,今天心血来潮拉三个小时,明学习小提琴时的进阶观念,你一定要看学习小提琴时的进阶观念很多练琴的朋友,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指法训练上,因此,音准完成得相当好,可拉出来的就不是个味,缺少器乐的美感。细细分析,可能是因为如下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作品使用小提琴的7个小窍门1新弓子很难擦上松香,若用碎松香碾压会划伤弓毛,在以后的使用中弓毛就很容易断而用棉签蘸上酒精后将松香溶解后,涂到弓毛上即可。此方法简便快速,不伤弓毛,且持久不掉松香粉末。2弓子使用小提琴的指法与音响(下)6曲调中音高相同的乐音反复时,应在该音上变换手指,以便改变它的音色和增加它的表现力7在抒情曲中,第四指的运用应该是有限制的,因为它(a)在非常高的把位中,(b)在要求有很大的发音力解决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相信大家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有这样的疑问,如何解决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高世光关于解决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相信一定对您有所帮助!如何解决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弦乐演奏者在他所购买小提琴的几个误区误区一小的琴比较便宜。小的琴用料会少一点,这是没错的,但是小的琴更不好做,小的琴就是便宜,也只是便宜一点点而已。误区二新琴一定比旧琴好。实际上刚好相反,多数情况下旧琴比新琴好,一把比赛考级演出等,不得不收藏和分享的法宝器乐演奏在演出考试,甚至上课时经常出现一些发挥失误,究其原因如下一演奏者心理紧张,是造成器乐演奏发挥失误的主要原因。学生在下面练得很好,一上台,面对千百双直视的目光,或面对监考老师看战狼2有感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礼记电影战狼2正激情上映,许多拍摄内幕也不断被透露出来。开篇吴京有一个跳海的动作,影片里不过一秒钟,但是,吴京为了拍好这个动作,重复了26次,对艺学习小提琴应掌握的练琴方法练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多人由于找不到这些特点和规律。因此,常常事倍功半。在练琴的过程中,以下是我总结的提高练琴效果的基本要求和前提,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调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