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网红心理疗法冥想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不宜自行练习

  如果把心理学界比喻为一个互联网,那么冥想、正念绝对是这几年的"网红"。
  而且,冥想和正念虽然源于东方,却率先在西方国家走红。上个世纪90年代,冥想曾多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受到精英阶层的追捧。据报道,乔布斯、希拉里、科比等名人都加入了冥想行列。随着欧美国家的示范效应,我们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练习冥想和正念。
  而且,基于冥想和正念开发出的心理疗法也受到了医学人士的青睐和认可。目前,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正念疗法"已经成为少有的、得到循证医学支持、证实对精神心理障碍有确切疗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师推出"冥想练习"、"正念冥想入门"、"放松冥想"的服务和课程。在网上搜,相关的视频、文章令人眼花缭乱
  但对于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家属来说,冥想和正念练习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对此并不了解,觉得非常神秘;但又听说可以调节情绪、改善失眠、提高注意力(这都是大部分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希望达到的治疗效果),跃跃欲试。
  所以,很多患者和家属会问:
  冥想、正念训练到底是什么?
  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疾病,到底能不能进行冥想或正念练习?
  有研究者和练习者认为,正念源于冥想,又或者说,正念练习是冥想中的其中一种。我个人并没有系统化地学习过冥想,无法十分详细、深入地解答这个问题。但对于冥想的生物学基础和机制,国内外的科学家们是做过不少研究的。
  研究表明,冥想可对脑功能、脑结构产生影响,在心电脑电交互和脑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干预人的代谢、内分泌、免疫系统,改变很多人的生化指标。
  而关于冥想的作用研究表明,比如说首先它对注意力的作用,它能够增强人的注意力,而且对情绪调控的作用,对睡眠调控的作用。
  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崔东红曾做过研究,对一些长期用抗精神病药物但是幻觉妄想仍然存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8个月的冥想训练,发现妄想和幻觉症状都有所改善。
  她认为,如果说一个人长期训练,并且有好的方法和好的老师指导,那么冥想对改善精神疾病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比药物的作用还要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练习冥想对心身健康确实是有益的。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它的确可以帮助练习者增强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提高注意力,改善睡眠;从而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心态更平和、愉悦,学习、工作效率更高,人际关系更好,甚至能缓解一些免疫系统和疼痛的症状。
  换言之,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对冥想的宣传和认可并不能说是错的。
  只不过,几乎所有文章、视频都只强调了冥想的作用,但并未提及其副作用。
  这就好比一份药物说明书,如果里面只有药物的作用机制、效果和适应症,却并未列明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那这肯定是不够全面的,甚至可以说过分放大了正面作用,这对大众是有误导性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以前介绍过,虽然心理治疗不用打针、不用吃药、不涉及物理仪器,看上去只是"话聊",但其实心理治疗和所有治疗方法一样,都是有副作用的。
  而冥想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种,也是必然有相应不良反应的。
  现在,已经有国外学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近,为了评估冥想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比例和影响因素,英国考文垂大学的研究人士对45年来、83项关于冥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统计。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冥想开始流行以来,第一篇探讨冥想相关不良事件的系统综述。
  最终,这个研究团队发现:
  - 冥想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比例约为8.3%,与心理治疗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大致相当;
  - 最常见的、冥想相关的不良反应有焦虑、抑郁、认知异常(如思维紊乱)、躯体紧张、视/听幻觉;
  - 大部分不良反应出现在冥想练习/干预的过程中或结束后,有个别研究发现了超过半年的长期副作用;
  - 什么因素会增高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有可能是练习的频率、强度过大;还可能是练习者曾经有精神障碍病史。
  还有,这个研究团队说,他们认为这些数据不算十分准确。因为在这些研究中,对于什么是不良反应,主要靠受访者的主观报告(也就是受访者认为是,那才算是);而有些不良反应,可能是受访者没有意识的。所以,这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低于实际发生率。
  最后,研究人员提出了非常理性的建议:
  大家要更客观地理解此类技术的两面性,冥想练习完全有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尤其是焦虑和抑郁;
  所以,要提高大众对冥想相关不良事件的知晓度,减少对冥想作用的夸大,并且很有必要提前告知练习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关对象。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冥想应该是有助于练习者放松、平静、调节情绪的,为什么反而有可能出现以上那些不良反应?
  对此,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基于对精神心理障碍的多科学模式诊疗(MDT)实践,尤其是大量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TPTIH)心理干预的经验,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个体在冥想过程中,不小心激活了心理创伤。
  我个人并未系统化地练习过冥想,但通过了解相关的引导词、练习方法时,不难发现,无论是冥想放松、冥想练习、正念冥想或正念疗法等,它们虽然名字和具体内容不完全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觉察某个事物,但不进行批判。
  巧的是,我们认为,催眠的本质也是相似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下,放下批判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状态。甚至,一些冥想练习中"观照身体"的引导词,与催眠中的渐进式放松诱导法是非常相似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冥想放松、冥想练习、正念冥想或正念疗法等,可能相当于进入了轻中度自我催眠状态。
  我们分析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一般都遭受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他们情绪波动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的创伤被激活、或者再次遭遇创伤的时候。
  所以,在冥想、正念练习等类似于催眠的状态中,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但又未能很好地控制思维活动时,是有可能不小心触碰到或者激活心理创伤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他们这时又暂时放下了批判思维和理性思维,情绪感受性是很强的,如果触碰到的创伤是比较重大的,那他们可能一下子出现非常明显的情绪波动,出现抑郁、焦虑、愤怒、恐惧情绪。如果情绪比较激烈,是有可能导致知觉障碍的(如幻听、幻视)。
  还有,当这个创伤里有愤怒情绪时,可能会令他们变得有攻击性,这非常危险!
  以前我们跟大家分享过一个我们临床中的催眠心理干预细节。催眠治疗师Lucy对一个患者进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修复他以往被人欺负的一个重大创伤。
  不料,这个患者的创伤被激活后,情绪非常激动,暴怒不已,一下子从催眠椅上跳下来。他180厘米的身高,个头很大,先是把Lucy猛地推到门边,再对准Lucy一拳打去。
  幸好Lucy练习过泰拳,她低头闪过患者的攻击,双手按住患者的身体,凭借着丰富的创伤修复经验和过人的心理素质,马上对患者给予引导,患者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我事后得知时出了一身冷汗!
  在那种情况下,如果催眠治疗师没有修复心理创伤的丰富经验,不但催眠治疗师会受到伤害,患者也会出现精神症状的急性发作,需紧急送院治疗。对于患者的病情来说,相当于一次严重的二次伤害,是狠狠地揭伤疤!
  我曾经治疗过的一个患者就告诉我,他曾经接受过一个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这个心理专家曾在催眠中激活了来访者的重大创伤,但不懂处理,来访者被紧急送院,他后来再也不敢对患者利用催眠技术进行心理咨询了。
  所以,对于冥想和正念训练也是如此,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来说,不可贸然尝试,必须有一些前提。
  第一,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和家属都不适宜自行练习,否则自己激活了自己的心理创伤,后果难以预料。
  第二,如果想练习,必须找到在这些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的人士。
  最理想的导师是既是精神科医生,也深谙冥想和正念练习,也懂得一定的创伤修复技术的人。
  不过,这种人才实在太少了,更可能是有相关的团队或者机构,集合了这些方面的人员,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又或者万一出现不良反应时,精神科医生可以及时通过药物控制症状。
  第三,如果找到了上述资源,也尽量在经过药物治疗或其它专业的心理治疗,患者的情绪比较稳定,认知相对比较理性的状态下进行训练。
  当然,也可以是在疾病治疗的后期,也就是康复期接受指导和训练。
  第四,对于心理健康人士来讲,又或者有轻微心理问题、但没达到精神心理障碍诊断标准的大众来说,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是可以练习冥想的。
  很多长期练习冥想的人都对冥想赞不绝口,认为这个方法让自己变得不容易紧张和焦虑,学习和工作更专心、投入,心境更平和,睡眠质量更好,与别人的关系也更和谐了。
  其实,我们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和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也能实现这些状态,而且速度很可能更快。不过,我们的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难以大量复制,个体难以自行掌握和练习,目前只能服务于少数的,病情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
  所以,如果领悟能力较好,能长期坚持练习,冥想确实对大众调整心身健康和状态是大有裨益的。在这过程中还能找到"自我提升"、"自我养成"的成就感。但同时也要对不良反应有所意识,慎防发生副作用。
  #心晴计划# #冥想# #心理#

与爱同行,育宝堂发起成立童伴公益专项基金近日,育宝堂秉承坚持真爱陪护的品牌理念,与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了童伴公益专项基金,用于帮助那些真正需要长期关怀的孩子,包括因丧失父母关爱家庭重大变故隐形家暴校园欺凌学习都在说弱酸亲肤,什么原理?一直以来,不管是育儿专家,还是有经验的宝妈,或者那些母婴产品都在说给宝宝用弱酸纸尿裤。但很多家长其实并不是很理解什么是弱酸纸尿裤,到底是什么原理,今天小编就和你们掰扯掰扯,简单科普抱娃有讲究,新手爸妈别不当回事多大的孩子,不能竖抱啊你这样抱孩子太费劲了抱娃姿势究竟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似乎每个宝妈都不一样看似随意的抱娃姿势中都着大有学问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解锁各种常用抱娃姿势03个月新生儿头大脖给宝宝换尿布的雷区,别踩换尿布可不能说是件小事看似简单,雷区却不少比如,有些宝宝一换完尿不湿就哭闹不舒服有尿布疹一长时间不更换图源网络没拉粑粑?宝宝睡着了,换纸尿裤怕惊醒?省点用?懒得换?不管是哪个原因,华人华侨留学生在国外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集釆访节目,釆访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在中国学习,游历,去了很多地方,然后选择留在西北偏远贫穷地区教学,教了好几年,生活非常的艰苦,央视请他去做节目婴幼儿听力诊断与配戴助听器到验配中心的婴幼儿就诊时,大多数已检查了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简称ABR),根据ABR的结果,推测其残余听力,这里要声明的是ABR不能直婴幼儿验配助听器常见的五大误区误区一婴幼儿不需要太早配戴助听器,长大再配也不迟对于听损婴幼儿,我们应该遵循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因为三岁以前是宝宝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有听力婴幼儿听力诊断与配戴助听器到验配中心的婴幼儿就诊时,大多数已检查了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简称ABR),根据ABR的结果,推测其残余听力,这里要声明的是ABR不能直评估探管插入技术,以测量婴幼儿的真耳耦合腔通常在儿童群体中测试真耳耦合腔差(RECD)真耳响应的方法是分别从耳塞插入一根探管。在尝试对婴幼儿进行测试时,有时该方法很难实施。一种新的RECD探管插入技术用塑料薄膜将探管连接到婴幼儿验配助听器常见的五大误区有哪些?误区一婴幼儿不需要太早配戴助听器,长大再配也不迟对于听损婴幼儿,我们应该遵循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因为三岁以前是宝宝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有听力如何发现婴幼儿存在听力异常呢?除了儿童外,婴幼儿也同样存在听力的问题。只是由于婴幼儿不会诉说,家长更难以发现,甚至有部分病儿直到两岁以后仍不会讲话,家长带来医院检查才发现病因。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发现婴幼儿存在听
重庆男子一个月被偷走四辆摩托车损失一万五小偷跟我杠上了近日,重庆一名男子向警方报案,称其一个月内被接连偷走了四辆摩托车,损失一万五千多元。这么离奇的事件让民警都摸不着头脑,同一个人,一个月之内被偷了四辆摩托车,难道是天选之子?当事人刘你知道超选四驱一代和第二代区别在哪4WD四驱形式,如果按照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分时四驱全时四驱适时四驱等常见形式。而还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四驱形式,因为功能太过齐全和强大,难以按照前面的标准去划分,它就是三菱的独家技术超选幸福有礼,广元欧蓝德限时特惠1。7万元本周欧蓝德最新报价广汽三菱广元协和4s店即日起限时促销,最高优惠1。7万元,如此优惠的降幅,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店铺地址广元市利州区环城南路63号促销时间2021年08月07日至2专家提示脑力超常儿童,常会有3个坏毛病,未来多半很优秀孩子的健康发育,对于父母来说,责任重大。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很多家长更是从怀孕开始,就开始做准备。只为了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脱颖而出。文柒月的宝贝(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宴席中3款饮品黑名单登榜,尽量别让孩子喝,父母也别贪嘴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凡是给孩子吃的东西或者是喝的东西,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会层层把关。最近媒体曝光的几款常见饮品,家长们要注意了!文柒月的宝贝(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不止陈乔恩,经历过家暴的儿童,可能毕生都要为自己疗愈有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的确,尤其是家暴,这个词非常不愿意提起,它会让很多人内心充满愤怒和忧伤。文柒月的宝贝(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前段时间,拉姆为何很多女性不愿意婚检?难道真能检出秘密!婚检是否必要婚前检查这个事情,一直都是我们讨论的比较多的。更多人婚检是为了优生优育,减少遗传疾病,认为婚前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是最近数据表明,婚检比例竟然不足3!文柒月的宝贝(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新手父母莫忽视,宝宝出生后3个低智娃的表现,要尽快干预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但是也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孩子智力低下。那么父母如何发现,并且尽早干预呢?文柒月的宝贝(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智力低遗腹子被打掉就是绝情吗?背后的心酸,难免让人无奈文育儿日记360(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很多人对遗腹子这个词很熟悉,但也会让很多人莫名的心酸。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自己的丈夫突然去世,然而肚子里却怀有丈夫的骨血。那新啃老流行,比旧啃老更龌龊!父母甘愿被挖空还表演开心文柒月的宝贝(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每次提及起啃老这个话题就会让很多人联想到自己或者自己的未来,变得忧心忡忡。小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避风港,我们的依赖。但是当我们有一天专家养女三避,养男三忌,家庭教育错误让孩子难有出息近几年在开放了二胎政策之后,有儿有女,儿女双全,再一次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焦点。本期话题专家养女三避,养男三忌,家庭教育错误让孩子难有出息!文柒月的宝贝(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