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生一站(散文)

  人的一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每一个时段,不论短暂与悠长,也不论疯狂与舒缓,都有可以回忆的细节,也有可以品味的点滴。有的令人陶醉,有的令人忧伤。尤其是人生起步的第一站,更是如此。我的人生第一站,是从一个叫古城桥的人民公社开始的。
  说起古城桥,还是有些来历的。这个地方因一座桥而得名,桥因在古城之侧,而谓其名。然而,这只是近代的事情。往前推,要一直推到三国时代。一度,古城是属于东吴的战略前沿,从古城向西南,直赴荆州,是一条传递信息与运输战略物资的驿道,古城桥是必经之地。
  四十多年前,我曾在古城桥的桥头观察过。北面,一条大道自古城直接到达这里。桥南,有两条道,一条去西南,直对紫蓬山,应是战略要冲。一条朝正南方向,可以抵达安庆,顺江而下,便是建业城,是政治取向的通道。虽然,驿道只剩下土坯田埂,但那幽长深远的去处,是一直存在着的,不能不令人生出无限的遐想。
  当时,这里是一条无名的河流,没有桥。但是,驿道从此经过,却被一条大河阻隔,来往自然不方便。据说当时运输货物最好的工具便是毛驴,可能是河面太宽,或者河谷太深了,毛驴到了河边便苦嘘苦叹,不愿过去。故此,这条河便有了个名字——苦驴河。
  桥,就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但是,当时的桥是什么形状,叫什么名字,建桥人是谁,已无从查考。只知道,建桥用的石料来自湖北襄阳,是由长江入巢湖,再经派河运进来的。因为,襄阳石头坚硬又有韧性,非常适合建桥。可见,造桥人是非常讲究的。
  到了清朝中后期,这座石桥可能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了。苦驴河北岸有位姓万的进士,与河南岸的一位姓张的进士,两家要结亲,因为苦驴河的阻隔,很多事都不方便处理。这万进士便提议重修这座桥,张进士也欣然同意。于是,万、张两家倾尽家财,也从湖北襄阳采购石料,经过了几年的精心施工,才让昔日的石桥重见天日。桥修到收尾的一个环节,要填放最后的一块石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这块石头怎么也放不上去。施工人员在桥上焦急地大声喊:"放了没?"万进士看着,急着,大声说:"还没!"
  那块石头终于没有放进去,万进士则吐血而亡。
  桥最终落成了,而从襄阳运来的石头,就只剩下了没能放进去的那一块,搁在了一边。后来,有人就用这块石头做碑,刻上"剩石桥"三个字,便立在桥头,算是为这座桥立了名。也让这块石头,从剩石变成了碑石,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这是一个传说,也是一则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论。桥是真的,桥名也是真的。古桥最早的名字,就叫剩石桥。
  民国初年,因这座桥在古城之侧,被叫作城桥。此时的桥,迭遭破坏,多少次都面临着毁灭的危险。"中华民国"执政段祺瑞先生的祖上,就居住在城桥一带,因躲避土豪的骚扰,一度搬迁至寿春的炎刘庙。其祖父段佩老去世了,段祺瑞亲护灵柩,归葬古城桥南的陶岗村。从此,家道中落,段祺瑞便在一个叫侯大卫的村,继续读了一年私塾。后来,他发达了,对曾经养育他的故土念念不忘,听说城桥破损了,慷慨出资,使得城桥得到了修缮和保护。
  经过修缮后的城桥,可能比当年初建时的难姿还要壮观。三个圆孔,呈品字形一字排开,中间一个大孔,两边各一个小孔,就像三只弯月一样横卧在清波之上,十分的优美。桥面两侧有精心雕刻的栏杆,不仅使桥上的行人有了安全感,还让石桥越发的俊美。桥的上首,在三个孔的上方,有三把宝剑,似乎要斩断狂风恶浪,永保平安。桥的下方,也是在三个孔的上面,有三把宝刀,似是抽刀断水,任流水逝去,不许回头。最奇特的是,桥的南北两端,四个角落,居然设置了四口水井,称"四眼井"。井水分别是酸、甜、苦、辣四种味道,似乎是在向世人昭示着某种寓意。
  可惜,一九五四年的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水,没能撼动主桥。却将桥面上的栏杆,桥上、桥下的宝剑、宝刀都冲走了。四口水井,也只有甜水井至今还在使用,其他的三口井也相继废弃了。
  随着古城地位的提高,地处古城门户的城桥,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古城桥。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或许,是因为千年古桥的缘故,或许,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里成立了一个新的人民公社。因为,此地因桥为名,人民公社还有什么理由不用此名,故称为古城桥人民公社。
  虽然,沉寂无闻的乡村,距离古城很近,却因为交通、时空的缘故。此时此际,就如同那三口被忘记了的千年枯井,老百姓也就是那井底之蛙,无论外面是什么样的急风暴雨。他们的面前,只有碗口大的天,只有四壁苍苍的绿苔。无论怎么上蹿下跳,眼睛急成铜铃,肚子胀成皮鼓,都只是尺寸之间的王者。
  现在,苦驴河的水,似乎是被一阵风吹起了涟漪。可是,老百姓根本不关心。春种、秋收,冬藏时能有余粮供家人吃饱饭,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不过,对于我来说,却是改天换地的大事。
  那一年,我十五岁,正在读中学。父亲却将我弄到公社电影队当放映员。即使中断了学业,我也非常的高兴。走出家门,就意味着可以独立了,可以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起码,能够解决我自己的吃饭问题。还有,一个乡下的愣小子,没见过世面,突然间到了人民公社,成了半个公家的人,不仅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身份,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那时的古城桥,除了那座千年古桥,还有一个小小的镇子。镇子也就是临苦驴河而建的一条小街,自桥向上,踏过十几个台阶,便可入街。青石板铺砌的路面,两边的房屋也是那种白粉壁,马头墙,黑瓦顶,皖南徽派的建筑格调。因为,远离政治、商贸,缺少人气,有些破败。可能是觉得小街太小的缘故吧,人民公社机关没有建在街上,而是选在小街的北部,比小街地势高出很多的一片开阔地上。
  我去的时候,人民公社己全部建好,开始了正常地运转。公社机关虽是新建的,却很简陋,很普通,两排二十多间的平房,坐北朝南,土坯墙,红色瓦顶。东边打横的,是大约五、六间,还要简易些的,土墙草顶的小平房。西边是厨房,规格却比其他的房屋高,红砖墙,黑瓦顶,有三、四间的样子。
  从格局看,两横两纵的房子,和房子中间的那个长方形,如同一个"口"字一样的院子,便是人民公社的全部。
  当然,一个基层政权的设立,还得有些配套的东西。那时,对于农村、农业、农民来说,最需要的是"国营三站",即粮站、供销社、食品站。还有信用社、邮电局。三站和信用社,是紧随公社一同进驻的,他们分别在公社机关的背后,按街道形状,建在一条路的两侧,自然形成一条街。邮电局未建,则在公社装上一台电话转换机,电话一通,井底之蛙也就跃上了广阔的天地之间。
  这样,公社有了,街道有了,集市也就有了。
  我们电影队,也是人民公社的配属之一,却只有两个人,就住在公社机关东头靠中间的两间屋里。我是学徒,另一个人里师傅,也是队长。队长姓孙,也只有二十几岁,瘦高个子,是另一个公社的人。他是三年前招工到县电影管理站的学员,被分配在南边的一个区电影队,在即将转正的前三个月,放映途中,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一场火灾,烧坏了一台发电机,也烧坏了他自己的一条腿。此事,被认定是因工作失误而导致的责任事故。他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伤是好了,却转不了正。招工,过了学员期,不能转正,就只能退回原籍。也就是说,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他当然不想回去,可不回去,去哪儿哩!那个年代,可不比现在,可以自谋职业。回去,就是回到农村,继续做农民,种地。当时,国家正在县及县以下的基层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加强文化基础建设,有条件的人民公社可以组建电影队。
  古城桥人民公社刚成立,很多的刚性需求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或许,是组织上考虑到我家兄弟姊妹多,家庭负担重,照顾我家。或许,是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我父亲利用了这个契机,合理的为我们公社配置了电影队,还配置了技术人员,孙队长便是最合适的人选。虽然,不转户口,不是正式工人,名义上叫临时工,其实就是到人民公社打工。他,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只能来了。
  而我呢,算是搭配进来的一个农民工。
  无论是什么工,对于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了工作,有了工资。虽然,人民公社给我定的工资,第一年每月十八元,第二年每月十九元,第三年每月二十元。也就是说,我也要当三年学员。不管怎么说,我是成立人民公社之后的受益者之一。
  电影队的工作就是放电影,县里无偿提供的是一台8.75毫米的小型电影放映机。那时的农村大多数地区都还没通电,因此,又配置了一台发电机。这是一台需要两个人用脚踏起来,才能有动力和发电的脚踏发电机。今天看来,这东西之简陋实在令人不敢想象。同时也说明,在当时的条件下,技术人员还是很聪明的。最起码,让远离城市的偏僻乡村也能看上电影,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创举。
  我们在全公社各大队巡回放映,虽然,电影片源不足,而且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当荧幕挂到了生产队的房前屋后,打谷场上时,对于祖祖辈辈只在田间地头,跟着牛尾巴跑的农民来说,那可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父老乡亲们喜悦的心情,都被那扶老携幼,奔走相告,三里、五里,甚至十里、二十里都来赶场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一般都是上午睡觉,下午到几天前就约定好的某一个大队开展工作。每天傍晚,大约在四、五点钟的时候挂好荧幕,架上电影机,吃个简单的晚餐,稍事休息,天一黑,人到的差不多了,就开机放映。
  电影机距离荧幕十多米远,一场能容纳的也就一两百人吧。可是,电影机的位置,是全场的中心点。或许,这里看的视角正,看得最清晰。或许,放电影的是两个毛头小伙子,正当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一些大姑娘,小媳妇总喜欢往里头挤,而且是一波一波的挤,经常被挤得电影机都几乎无法立足。我们的电影台上,会不断地有人,一会递上一把花生米,一会递上一袋葵花籽。有时,还有人递上小手帕、雪花膏之类的东西。显然,我们是受宠的。
  那时,能够放映的影片不多。七部革命样板戏影片是主要片源,还有"老三战,"即《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也经常放。国外的电影也有,不多,我只记得有部叫《伏击战》的电影,在我们这里放了一个多月。这些影片基本上都是通俗易懂,老百姓能看得明白,也就非常的喜欢。
  对于放映员来说,电影看多了。当然,我是说每部电影看的场次多了,最大的收获,不仅记住了电影情节,还能背诵全部的电影台词。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好玩。与我来说,似乎是开拓文学荒原,奠定文学基础的开始,对我后来狂热的喜爱文学,是有一定渊源的。
  电影结束以后,也就十点钟左右吧,纯朴的主人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夜餐。那时,乡村生活是艰苦的,夜餐也基本是随季节的变幻,吃不同的饭菜。春天,有泥鳅、黄鳝。夏天,有鱼、有鲜活的蔬菜。秋天,有鸡、鸭、鹅,可烧,可炖,可以有多种方式的吃。唯独冬天,几乎没有可吃的东西。但是,主人会想方设法,一定不让客人光筷子下酒,比如蒸豆米,蒸咸菜,即使都是咸菜,也一样让我们,酒喝得尽兴,饭吃得满足。
  这些,今天看来简单、普通的食物。在那时,却是非常的珍贵,非常的难得,无一不饱含着农民们对能给予他们幸福、快乐的我们,最真诚的表达。
  我是五岁那年,随着母亲下放回原籍的。是三舅的一架板车,把我们全家从县城拉回到故乡。从此,我在泥土上生活,在父老乡亲们的呵护中长大。但是,这只是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家族的生活环境,一切都是自然的,平常的。眼下,我依然在故乡的天空下,只是在做着我应该做的工作,却被长辈们当作贵宾一样的盛情款待着,既亲切,又意外,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吃罢夜餐,我们赶夜路回公社。两个年轻人,说胆子大,也大。说胆子小,就小得很。一路走着,排解寂寞的方法,就是对电影台词,往往,从起点到终点,正好说完一部电影。天空上的星星听着,快乐的眨着眼睛;田野里的青蛙听着,鼓起肚皮,为我们伴奏。我从家里来到公社时,妈妈给我配置的唯一一件物品,便是一只能装三节一号电池的手电筒,撑开了很亮,能照到几十米以外,走夜路有了它,是不会迷失方向的。每天夜里,一出门便打开手电,直至到了自己的宿舍才关闭。一路上,手电一会照一下前面,一会照一下左右,还会时不时地照一下身后,似乎只有这样才觉得安全。其实,那个年代走夜路的人很少,乡野的安全状况也非常的好,从没听说有拦路抢劫等事件的发生。我们的害怕,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什么鬼呀神呀的,一些虚幻的东西。然而,最害怕的是死了的人,刚埋下的坟墓。有好几次,下午走过的路上,什么也没发现。夜里回来时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花圈,还有一座醒目的新坟。身上的汗毛会立马竖了起来,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眼睛盯着它一刻都不敢离开,两只就像鸿毛一样轻的脚不知如何迈,简直就如同末日来临了一般。
  人民公社,是一级政权机关,有"政"就有权,有权就有斗争,好像是亘古不变的现实。
  人民公社的第一届领导班子搭配时,不知道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党委书记是个初踏仕途不久,只有三十多岁的大帅哥,来这里之前担任过什么职位,我不知道。不过,听别人议论,说工作能力很棒,组织、领导水平也很高,还是县委、区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曾做过几个公社的革委会副主任,来这里是职级上转正了。但是,党政机关里,党委书记是真正的一把手,主要工作都是由党委做出决定后,革委会才可以执行。革委会主任自然也就是副职。本来,这在党政机关里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谁都知道,都会不言而喻的照此办理。
  问题在于一把手年轻,又不谦虚,工作上常常是独断专行,显得对副手们不够尊重。副手呢?又有些倚老卖老,自视经验丰富,瞧不起年轻人,对一把手的领导不以为然。甚至,很多时候自作主张,根本不把真正的领导放在眼里,还觉得这是在为领导分忧解难。
  如此等等,这个班子怎么能搞好团结,有矛盾是自然的。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班子不只是书记、主任两个人,还有一大帮人,甚至,几大帮人。有些人善于察言观色,投机取巧,为了一己之利,搬弄是非,拉帮结派,利用一人,排斥一方,不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样的健康机体,都会被毁坏。
  我们这个电影队,在人民公社的地位是属于下下层的,两个毛头小伙子,谁都不把你当数,却又是谁都想挂在身边,当作可以被利用的一块石头。
  我到人民公社,很长时间都没见到书记、主任。只和武装部长、水利委员、团委书记、妇女主任、党委秘书、革委会干事、广播员等一干人有些接触。
  武装部长是个快五十岁的人,什么来历我不知道,但为人有些强势,做事喜欢揽权。他的妻子是电话总机的接线员,因此,他家住两间房子。他妻子还是个爱管闲事的人,所以,他的家,几乎就是公社的中心。
  党委秘书兼文教干事,也是个中年人,与我有点亲戚关系,是我奶奶娘家的侄孙子,我应该叫他表哥。本来是小学教师,因为会写文章,成立人民公社时,被调上来的。他这人很温和,没有野心,做事认真、细致,适合做秘书工作。
  我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在食堂里看到书记和主任的。书记大约一米八几的个头,瘦瘦的,显得很精干。长方脸,高鼻梁,薄嘴唇,眼睛细长,却有一道很浓很长的眉毛,一看就是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主任呢,个头也应该在一米七以上,但身材有些胖,背也有些驼,圆形的脸盘,眼睛不大,眉头的皱纹很深,感觉很深沉,很有内涵,也饱经沧桑。
  食堂虽然有三四间屋子,却没有供大伙吃饭的餐厅,三口联在一起的大锅就占据了一大半的位置。有些人,可能是懒得跑,或在门口的过道上,或在院子的空地里,蹲下去,将盛菜的碗放在地上,就地便吃了起来。
  书记、主任从来都是打好饭菜,端着就走,是回到自己的宿舍里吃各自的饭。
  我是分别看到书记和主任的,看他们进入食堂,又端着碗走出食堂,都有一种莫名的傲慢,看我用的只是眼角的余光,很轻淡的一瞥而已,好像早就知道了我,也早就认识我似的。尤其是主任的目光有些复杂,似乎在轻淡以外,还多了一些轻蔑。
  我好像知道一些原因。我来公社,最初是我父亲与书记沟通好的,与主任是否说了,是怎么说的,我不清楚。或许,这就是根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我在人民公社的队列中,不由分说的,就成了书记的人。
  我和书记、主任,在公社的几年中几乎没有说过话,就像是根本不认识似的。对于书记、主任来说根本就不是事,我对于他们是可有可无的。对于我来说,好像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我还太小,除了每月十几元钱的工资,其他的什么需求都不知道争。
  据说,书记、主任在工作上从来就没有一致过,什么时候,什么事都有各自的主张。但是,最后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书记占上风,表面上看,书记总是赢家。
  公社党委、革委两个班子中,跟书记一样年轻的人很少,比如团委书记、妇女主任、广播员等。不知道是因为年龄的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年轻人自然的成为一帮。而且,这个帮人数不多,却很团结。以主任为首的中老年帮,人数过半。可是,每个人考虑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比如武装部长就是这样的人,与己无关的事,只随大流,轻易不得罪主要领导。因此,主任一帮的实力不强,关键的时候顶不上去。
  书记及书记一方,在获得每一个胜利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埋下了一份难以解脱的怨恨。这种怨恨,就像一粒种子,被埋得久了,只要气候合适,就会发芽、生根、长叶子。
  书记这一帮人,女人较多,都是单身汉。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年轻男女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而且,还会愈演愈烈。工作也好,平时相处也罢,有了一种超越工作本身的关系,似乎是不寻常的。
  俗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书记和他的女人们,本以为做事机密,毫不设防。孰料,人民公社就那么点大,又是两派对立。在很多人的眼睛里,人民公社是透明的,无论什么事情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书记和妇女主任都住在第二排东首的屋子里,两人之间就隔着一个门。某天夜里,书记悄悄地进入了妇女主任的房间。关门,熄灯,一切都在无声无迹中进行着。门外无人,窗外无月,整个世界只在一片黑暗之中,有谁会关注人民公社的屋檐下,正在发生着什么事情呢!
  你还别说,就有人在关注着。主任和水利委员就住在前一排东首的两间屋内,后窗正对着书记和妇女主任的门,他们若是想注意观察书记的行踪,坐在屋里,只要将窗户打开一条缝,一步路都不用走,就可以看个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书记进了妇女主任的屋里,怎么能逃过主任和水利委员的法眼哩。
  男女之间谈情说爱,本来无可厚非,只要他们自己愿意,你能怎么着!问题是党委书记居然惹着自己的部下,这不仅损坏了党委的形象,更是让很多想动而未敢动的人受不了。起码,不平衡呀!
  于是,第二天的清晨,主任和水利委员去敲书记的门。试想,天亮以后,书记和妇女主任都在自己的屋里,谁还会承认夜里干了什么事情!
  有一点,我一直没搞清楚。主任也是经历过风雨的人,难道古话说的:"拿贱拿藏,捉奸捉双"的道理都不懂?是想着拿住书记的一个把柄,可以任意操纵。还是只想给书记敲个警钟呢!无论怎么说,这事弄得不好收场。
  于是,事情闹到了区里,区里汇报到了县里。没几天,来了工作组,调查开始了。调查的主要人员是武装部长,党委秘书,还有我们。
  为什么要向武装部长调查情况,他又说了什么,我无从知道。
  调查党委秘书,是因为他住的屋就在书记和妇女主任之间。按理说,他与书记、妇女主任的距离最近,若真的有什么动静,即使看不见,也能感觉得到。
  我这表哥可是个老实人,平时与书记、主任都是若即若离的,对谁都没有意见。他怎么说的,我当然也不可能知道。
  调查我,就有点不合逻辑了。我被看成是书记一方的,又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对谁都无关紧要。找我谈话的是县区联会调查组的副组长,也是我们这个区的副区长,中等个子,胖胖的,很和蔼,说:"那天夜里,你看到,或者是感觉到了,书记去妇女主任的屋了?"
  这样的问话,是个傻子都知道怎么回答。我说:"没有!"
  "要说真话啊,实事求是,看到了就说看到了。没看到,就……"
  忽然,那位副组长不往下说了,一双像叶片割开了一条缝似的眼睛看着我。
  "真的没有!"我又说了一遍。他的那只胖乎乎的大手向我挥了挥,坐在那不动了。
  我知道,这是让我走了。我如释重负,三步并作两步,逃出了门。
  没几天,工作组走了。到底调查到了什么,我依然不知道。
  半个月后,书记调走了,去了什么地方,一时还没人知道。主任没走,还是主任,却来了一位新书记,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
  这事到此,应该是结束了。
  第二年秋季,征兵工作开始了。我虽然离开了农村的田间地头,可我依旧是农村户口。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无疑,当兵是一条路。
  于是,我请表哥帮忙,去找武装部长报名。表哥一向不善辞令,说话的声音小得跟苍蝇似的。他跟部长说:"今年好像是四川兵吧,让我表弟去锻炼锻炼。"
  部长的手一挥。说:"行啊,四川可远得很哩,别哭鼻子啊!"一边说,一边打量着我,怕真走时,我会变挂。
  我没敢笑,只是肯定的说:"不会的!"
  然后,跟着那一帮十八九岁的村娃们,在区武装部住了一夜。先是填填表,后又量量身高,称称体重。还脱光衣服,让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在身上摸摸、看看,就算体检结束了。
  体检后,我回了趟家,跟妈说:"我当兵了。"
  我妈很吃惊!她从没想着要让我去当兵,感觉非常的舍不得。可我坚持要当兵,她也只能随我的意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跟我一道体检的人,只有一两个人不合格,其他人都领到衣服,准备入伍了。唯独没有我的消息,我又去找表哥。表哥见到我,两只手老是摸着脑袋,不正眼看我,也不说话。我很诧异,就说:"表哥,怎么还不通知我领衣服呀?"
  "今年,你不走了。"表哥终于说话了:"你还太小,只有十六岁,明年再去吧!"
  原来,我被刷下了。表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是太小了,恐怕军装都穿不起来哩。"表哥的情绪低落,脸上却是红红的,好像这事是他没办好,有点对不起我似的。
  这一年,我没当成兵。虽说确实不够年龄,可能不能当兵,武装部长是清楚的,要不然,他是不会让我报名的。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公社党委研究我们这一批新兵时,主任拿着我的申请表,对与会的人员说:"太小了吧,这是去当兵,不是上幼儿园!"随手将我的那张表抛到了一边。
  他这一抛,抛掉了我自小就想当兵的梦想,也让我的人生多了一份遗憾。
  人民公社机关,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但是,公社所属的部门里却有很多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地方,就有朝气,就会有多姿多彩的生活。
  我在公社以及公社所属的部门中,都是最年轻的,不客气的说就是个毛头小子。放电影的工作都在晚上,也不可能天天都放,总有一些是属于不工作的时间。因为我年轻,自然也就找年轻一些的人玩。学校有个老师小张,粮站有个开票员小沙,食品站有个杀猪的小秦,拖拉机站有个驾驶员小王……这几位都是年轻人,当然,都比我大。而且,这几位都是不喜欢与那帮中老年人厮混的不识时务之人,我们却成了好朋友。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文化落后。在远离都市的一个小小的人民公社里,一帮小青年在一起能干什么呢?
  喝酒是聚会的最好形式。中国人喝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只要有酒,只要想喝。一个人可以,两个人也可以,人越多,喝得越热闹。虽然,我们这帮人,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每个人,依旧是经济拮据,没有多少钱可以供喝大酒的。于是,我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赶着下雨天,尤其是秋冬季。一到雨雪天,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干什么呢?喝酒!这一帮人中,只要有一人挑个头,其他人会一一响应。
  怎么喝?可不是现在这般情形,给某个酒店打个电话,什么都会安排得好好的,到时人去了,坐下就喝吧。
  我们没有现代人的福气。如果,用时髦的说法,我们采用的是自助式喝酒。先由牵头人指点地点、时间,同时指定各位参加者的任务。就是看有多少人,安排谁带酒,谁带菜什么的。带什么酒,随各人的意愿。带什么菜,生熟皆可。因为,我们在哪个人的宿舍喝酒,都会安排两样东西:一只煤油炉,一只摘掉了底座的大灯泡。
  若是谁带有生菜的,就先放到炉子里烧熟,再将谁带的熟菜倒进去,一锅烩。弄一只大茶缸子,倒上半缸子开水。将酒倒到大灯泡里,再放到茶缸里烫着,酒很快就热了。
  这样子的喝酒,我喝过好几次。轮到我做东,在我的屋里喝酒,只有一次。
  那是我到人民公社第二年的冬季。那一天,上午的时候,天只是有点阴,有点冷,没感觉要下雪。午饭以后,在西北风的缝隙中,雪星星点点的飞落了下来,而且越下越大。我和学校的小张老师正在拖拉机站,看小王跟着他师傅修理拖拉机。
  他们修的是一台东方红牌拖拉机,而且有点旧,毛病不少。修了半天,终于听师傅说:"摇摇看!"
  师傅是对小王说的。小王也就十八九岁吧,为人憨厚,身体也很壮实。这时,却缩着身体,好像冷得直不起腰来了。听到师傅的话,赶紧拿起那个很长的,拐着两个九十度弯的铁摇把,插入摇把孔,弯下腰,摇了起来。连续摇了三四次,摇把居然没能转动一圈。小王不冷了,腰也直了,眉头似乎都要出汗了。
  站在一旁的小张老师说:"我的乖乖呀,别是冻住了吧。干脆,今晚我们喝它两灯泡。"
  然后,转身看我。说:"在你那,还是在我那?"
  "在我那!"我不假思索,一口答应在我屋里喝。因为,我一直在别人那喝,总得做一次东呀!
  "那好,我通知他们几个。"小张老师说完,便先走了,给各位酒友们下达通知去了。
  没一会,我也走了。
  我师傅有煤油炉,我得去向他借用一下。另外,还得去供销社打一斤煤油,不然,这晚上的酒是喝不成的。
  冬季,日短,五点多钟,天就黑了。只是,因为下雪,看起来不是很黑。
  我将屋里唯一的一张三抽桌,顺直了,又从隔壁的几个邻居处借来几只小凳子,在桌子四周一围,桌上放着煤油炉,还有一只白色的搪瓷大茶缸,就等着酒友们光临了。
  酒友们陆续地来了。先到的是小张老师,他从食堂打了一碗白菜豆腐。接着小沙、小秦来了。小沙提着一瓶酒,是山芋老白干。小秦则带来二斤猪肉,他是杀猪的,弄这东西,很是方便。
  小秦,瘦高个子,也不足二十岁,家在区上。小秦不仅会杀猪,还会烧菜。他带来的肉,早已洗好、切好,便熟练的打开煤油炉,端上钢精锅,将肉放进去,烧起来了。
  接着,拖拉机手小王来了,他带了一碗咸鸭,好像是从他的家里拿来的。因为,他家就住在小街边上的一个村子里。
  随后,我师傅也来了,还提了一瓶酒,高粱玉液,瓶装的。
  今天,我是东家,自然也不能空手。我从食堂买来了一颗包心菜,并在食堂切好、洗好,装在洗脸盆里,也放在桌子上。
  到来的人,谁也不跟谁客气,自动地坐下来,在长桌四周围成了一圈。
  不一会儿,钢精锅里的肉烧熟了,小秦随手将白菜豆腐放了进去,又将包心菜放进去了一些,再洒上一撮盐,用筷子搅了搅。说:"开始吧!"
  于是,我提起大灯泡,把己烫热了的酒,给每人自带的,或碗,或缸子里倒上,没有人客气,没有人阻拦说不要。
  开始了,每个人都端起自己的酒,不用人劝,也不用人吩咐,喝多、喝少,全凭每个人自己的意愿。
  喝酒总是要说话的。小张老师先问小王师傅。说:"拖拉机修好了吗?"
  "好了。"小王刚好咽下一口酒。说:"那家伙老掉牙了,常坏,天冷了不好发动。"
  "那为什么还要用它。"小沙说:"我们站里也有一台,现在不用了,就放在那,都锈了。"
  只顾喝酒的我师傅,突然说:"你们知道吗,主任要调走了。"
  他的话就如同这雪天里的雷,大家都一惊,却又不知为什么,都相互看着。
  "听说跟书记的那件事,县里对他也有看法,搞得没头没尾的,影响可坏了。"还是我师傅在说。
  "调到哪去了?"小秦接着我师傅话茬,问道。
  "说是县里,到什么公司,当副经理。"还是我师傅说的。
  大家又各自的喝过了一巡,我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没帮他指认书记,你呀,没当成兵。"
  我早已不想这事了,现在被师傅这么一点,心里着实不是滋味。本来,我的酒量不大,两口酒下肚,头便有些昏了,又被点到了痛处,喝酒就有些把持不住了。
  一边喝着,一边想着。一边想着,也就一边怨恨着。不知不觉,别人还没怎么喝呢,我倒先醉了。
  第二天醒来,屋里的桌子、凳子,都按原来的次序、位置摆放得好好的。虽然,满是酒气,但一切都是原来的状态。推开门,院子里盖着厚厚的一层雪,一片洁白。只是,昨夜飘飘洒洒,满天飞舞的景象已经停止了,似乎有了放晴的迹象。
  待在公社里,总是想着要出去看看,尤其是省城近在咫尺,早早晚晚的就想着要去逛一逛。还好,小王师傅的拖拉机,近期正在向省城送货。想去,自然也就有机会了。
  在今天看来,拖拉机跑运输,实在好笑。可是,那个时期,有拖拉机已经是了不起的事了。如果,我不是小王师傅的朋友,想搭一次拖拉机出门,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春月里的一天,师傅派我去县里送拷贝。因为,我想去省城逛逛,便坐上了小王师傅的拖拉机,向省城进发,然后,再转道去县里。
  从公社去省城,要经过一座小山。这一段路,也就十几公里,却是弯弯曲曲,大坡小坡好几个,又是毛石垒砌的路面。拖拉机在这样的路上跑,除非载重了,要不然,就像是在跳舞。若是平坦的路段,倒也无大碍。
  拖拉机的挂车,至少载有七、八吨的货。前面一个大坡,站在坡底向坡上看,得仰起脸来。拖拉机是耕田犁地的好手,拉运输,爬高坡,就勉为其难了。只见拖拉机向坡上爬着,车头的烟囱里,一股浓浓的黑烟狂喷上冲,发动机的声音就像要撕裂了一般,速度几乎跟人散步似的,一米,十米,总算爬到了坡顶。虽然,也只有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却让人感觉像是过了很多年似的,太难熬了。
  忽然,我像是悟到了什么,心里头沉甸甸的。我在人民公社快三年了,伴着千年古桥度日,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不懂人情世故,不参与任何团体的活动。却因为没让主任当一回枪使,失去了一次当人民解放军的机会。
  应该说,我这三年没有白度,知道了尘世的复杂,领略了人与人之间许多不可理解的问题。起码,开始认识世界了。
  我也知道,将来的路,一定不会是平坦的大道,就像拖拉机跑运输,爬着高低不等的坡,其艰难,其困惑,其无奈,都会扑面而来。我没有选择,只能一心一意的去面对。
  2018年12月31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宝宝睡觉为什么总是满头汗?是缺钙吗?喜欢就点个关注吧每天都有给宝宝吃维生素D,为啥睡觉还总是满头大汗?是缺钙吗?室内温度也不是很高,大人都还要盖薄被子了,可是宝宝却似乎很怕热,睡觉时往往是满头大汗?是体虚吗?宝宝睡觉萌宝问答丨宝宝过度喂养危害大!这些信号要注意萌宝成长问答宝宝过度喂养危害大,掌握这几大信号,避免宝宝过度喂养!过度喂养可能会造成宝宝脑疲劳和消化吸收不良,从而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因此,宝爸宝妈为了宝宝的健康和成长,喂养宝母乳VS奶粉,究竟哪种更适合宝宝?宝宝的口粮,喜欢就点个关注吧究竟是给宝宝实施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喂养呢?如果你正纠结于这个问题,或面临各种奶粉的宣传,不知如何是好,或许,你该好好看看接下来的内容。毕竟,事关宝宝的第一口奶,更关系萌宝问答丨3个月大的宝宝睡觉,双腿弓着,看着像青蛙,正常吗?萌宝成长问答3个月大的宝宝睡觉,双腿看着像青蛙,正常吗?需要绑腿吗?3个月大的宝宝睡觉,双腿看着像青蛙,是正常的!事实上,宝宝生来就是罗圈腿即O型腿。这是很常见的生理现象。宝宝大约萌宝问答丨混合喂养,大便次数多,有奶瓣,是奶粉不吸收吗?萌宝成长问答混合喂养,大便次数多,有奶瓣,是奶粉不吸收吗?奶粉是不吸收有没有吸收,不只是要看大便的情况,还要看宝宝的一个生长发育的情况。若生长发育正常,说明问题不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宝宝吐奶怎么办?新手爸妈不要急,吐奶的解决方法都在这里啦喜欢就点个关注吧为什么宝宝老是吐奶?不会是有哪里不舒适吧?不会是吃的东西有异样吧?每当看到宝宝吐奶,相信新手爸妈的心中肯定有很多的疑问与懊恼,总觉得宝宝突然吐奶,肯定是宝宝哪里不适新生儿洗澡有这么多讲究!这份新生儿洗澡攻略,家长请收好喜欢就点个关注吧新生儿软软糯糯的,全身小小的,抱都不太好抱,何况还要洗澡,这可让初为人父母的新手爸妈们有点犯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该怎么给新生儿宝宝洗澡吧!怎么给新生儿洗澡新生研究蝙蝠一周后,我发现最可怕的才刚刚开始前段时间给弟弟读新冠病毒的绘本时,弟弟突然问妈妈,蝙蝠传播那么多病毒,为什么不能消灭掉?这个问题问的我一愣,脑子里瞬间飘过了好多个答案,什么蝙蝠一般不会直接传染人类啊,蝙蝠也能吃害王祖蓝老婆晒2胎满月照,软萌可爱,内附低月龄宝宝早教想必大家都听说了李亚男和王祖蓝新添了一位小公主吧,在一月十六日的时候李亚男晒出了宝贝女儿的一组满月照,照片中的小女孩像个小公主一样肉嘟嘟的,闭着眼睛吸着手指,纯洁无瑕的模样让人见了育儿必学技新生儿排气操,缓解宝宝肠绞痛喜欢就点个关注吧宝宝夜里总是哭闹不止,怎么哄也哄不住?宝宝爱憋屁,憋得小脸通红,还哼哼唧唧?宝宝肚子经常咕咕作响?宝宝爱使劲,两腿乱蹬?家长注意了,若宝宝出现以上情况,可能是肠绞痛萌宝问答丨宝宝舌头上白白的,是不是舌苔?萌宝成长问答宝宝舌头上白白的,是不是舌苔?发现宝宝舌头上出现白白的东西,家长不要急。可以先用干净的软布纱布蘸点饮用水,轻轻擦一擦。若能擦掉,且擦干净后,宝宝的舌头还是粉粉的,看着很
明星妈吃人血馒头老戏骨直播圈钱,我们都用网暴的思维教育孩子随着各个直播平台的百花齐放,我们迎来了一个直播带货的时代。但不仅是小鲜肉小网红们玩得不亦乐乎,许多年过半百退居二线的前辈高人也按捺不住寂寞,加入了直播大军的行列。似乎人们对已经成名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应该多尝试,使孩子思维得到活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应该如何解决?因为现在教育孩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全国乃至世界都逐渐重视起来,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托育机构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赶快收藏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托育机构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家长快收藏,在选择托育机构时可以对照使用呦!托育机构重点开展五方面工作根据现有法律和相关规定要求,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健全细化安不结婚和嫁错人哪个更可怕?一个18岁少年悟出的答案很在理文开心果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果妈曾经有一段时间,比较恐婚,当时总觉得自己不想结婚,但是却耐不住家人的催促。不想结婚的原因,那便是怕自己嫁错人。说白了,就是有些恐婚。当每天晚上补课,孩子该不该上补课班?家长要知道核心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和父母对于自己的和孩子要求都变得变得身高,所以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去上补习班,想加强孩子的课外活动,或者是课外学习,以至于都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家长究3岁童星走红网络,公布日常惊呆网友,成名背后竟如此艰辛?今年年初,日本有个小姑娘,凭借着奶萌奶萌的声音,以一首童谣小狗警察一炮而红,俘获了无数的姨母心。她就是有村乃乃佳,近日她又现身在一档日本综艺节目中。令人惊讶的是,妈妈公开了她的日程现在孩子不懂得节俭,穷养孩子是否可行?父母要掌握好尺度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小的时候在物质方面没有被满足,所以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求必应的。也有一些家长觉得如果一直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的话,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浪允许孩子自私,是教会他分享的第一步!那些被父母忽略的人性我的,我的,我的!每次听到孩子这样嚷嚷,朋友的内心都会泛起一股焦虑这孩子,怎么什么东西都要霸着,太自私了。于是乎,囿于面子和礼貌,朋友觉得是时候该教孩子大度分享了!听到朋友的倾诉与作业一直拖拉不愿意写,如何教育孩子自律?父母应从源头做起家长是否还记得,有多长时间没有去问过自己的孩子这句话了你喜欢什么?孩子长大后,最多听到家长说的是要求孩子去做什么,而不是问孩子喜不喜欢做,人有共同点,就是都有喜欢的与不喜欢的,这个儿子被同学掀裙子,我们该支持孩子的另类喜好吗?爸爸,今天在学校有人掀我裙子。如果是一般的爸爸听到这话必定勃然大怒谁敢如此欺负我可爱的小公主?他死定了!然而这位爸爸的内心却五味杂陈,面对刚上小学的儿子他竟一时无言以对。这事,还在外卖小哥参加高考,还考了623分?大学肄业后才知道学历多重要每年高考都不乏出现一些奇人轶事,今年最出名的恐怕非王威莫属。语文114分数学118分英语129分历史81分化学91分生物学90分。湖北襄阳26岁的外卖小哥王威,今年高考考出了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