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每到重大考试就胃疼,我的呵护竟让孩子得了焦虑症和抑郁症(上)

  今天分享的文章的作者是我们的一名读者。她的女儿琳琳在高中时出现考试焦虑症状,大考屡屡失利,自信心一步步受挫,后来罹患重度抑郁症,医生还怀疑她是双相障碍,开具了心境稳定剂。
  与很多患者家长一样,琳琳的妈妈知道双相障碍是"重性精神病"后非常焦虑、恐惧,担心孩子再也好不了了,不停地在网上查资料,找办法。
  后来,她关注了我们,一口气把双相障碍的系列文章都看完了,也阅读了很多家长的自述文章、案例文章。她发现,即使孩子被诊断了双相也不是那么可怕,而且临床中有不少成功康复的例子。
  琳琳妈妈内心的恐惧大大减轻了,也知道该如何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加快康复。她还说很想带孩子到我们晴日心身医疗进行面诊,但琳琳目前的状态很好,还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全好了,不愿前来,妈妈也只好作罢。
  所以,在对我们有高度认同和信任的基础上,琳琳的妈妈通过公众号留言,提出可分享女儿的患病和康复经历,还有她帮助女儿加快康复的心得和经验,希望能帮助其它患者及家属。而且,她对女儿目前存在的一些隐患也有所担忧,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议。
  我看到琳琳妈妈的留言后很高兴!虽然她和孩子没有前来面诊,但我们的文章能让她减轻恐惧和焦虑,掌握陪伴和引导孩子的方法,保持积极和理性的心态,这对孩子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欣慰!
  这也说明她是一个愿意学习、心态谦卑而且很有智慧的家长。她为了孩子,想尽了办法,几乎把能想到的事情都做了,也不吝啬于与大家分享经验,这是非常值得认可的!
  所以,我很快就让我们的团队小伙伴联系她,落实了今天这篇家长自述文章。我也非常乐意为她提供帮助,就她所叙述的情况提供一些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帮助琳琳更好地康复和成长!
  以下分享的就是琳琳妈妈撰写的自述文章。关于她在文中提到的一些疑问,我会在明天的文章中作出详细分析。就她所叙述的情况来看,琳琳日后的人生道路上确实还存在一些较大的隐患,我也会在明天的文章中具体说明,并提供具体建议。
  ——何日辉
  (下文作者:琳琳的妈妈)
  我的女儿琳琳是独生女,从小在爷爷家长大。我在单位上班,工作比较空闲,所以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主要由我来操劳,琳琳和我也比较亲密,学校发生的大小事都会告诉我。
  琳琳的爸爸自主创业,工作比较忙,虽然每天都会回家,但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少一些。所以他们父女之间不是特别亲密,她的爸爸确实错过了一些孩子成长的阶段和点滴,但也算不上"丧偶式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我和丈夫都不算很严厉,但我会有一点唠叨。如果孩子做错事了,我们会批评她,但从未有过恶言相向,绝不会说一些"笨""没用""丢脸"等等伤人的、很重的话。
  其实琳琳从小就很听话,是人们眼里的"乖乖女",从没犯过大的过错,所以我们不会经常责备她,也几乎没有打过她。
  总的来说,我们这个家庭像千万个家庭一样普通、幸福。
  01
  从小学开始,琳琳学习认真,成绩中上,而且长相讨喜,听话不惹事,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她,虽然说不上十分优秀,但也不差。其实我和她的爸爸一直没有对孩子的学习提过很高的要求,她是女孩子,我觉得中庸一些也可以。我们甚至不要求她能考进211、985学校,只要能考上大学,哪怕是三本学校也可以。   当然,平时如果琳琳的考试成绩一下子掉得太多,我嘴上也会说一两句,提醒她要注意。在小学、初中阶段,孩子都挺平稳。   中考之前,我和琳琳一起填志愿。按照她的平时成绩,考市重点高中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我们依次填了省重点、市重点,还填了一个保底的普通高中。我心里也只是希望她正常发挥,考到市重点就可以了。   可是,那次中考她失手了,最擅长的科目本来可以接近满分的,她只考了60多分,最后上了保底的那间普通高中,而且学校离家比较远,要住校。   我一下子有点难以接受,这落差太大了,忍不住责问她:"怎么会考得那么差?"   琳琳当时的表现倒是比较平静,看不出来有明显的低落和失望,回了一句:"既然成绩是这样,那只能接受啊",似乎她比大人更想得开。可是,她的考试焦虑、以及接踵而来的情绪问题就从那时开始了。   高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前后,琳琳说胃疼、胃胀,连续几天吃不下东西,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治了将近一个月才好。为了方便照顾,我给她办了走读,方便照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此,只要一到期中考、期末考等大型考试,琳琳明显地紧张,考前几天就开始反复地念叨,"过两天就要考试了",接着就胃疼,需要在家休息几天,考试成绩当然不如意,比她平时的成绩差很多。而如果是普通的测试、周考,琳琳的发挥很正常,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但每一次的大考失利都没有影响她的学习态度,她依旧很认真,劲头也足,即使胃疼也会坚持上学。放学回家也仍然跟我叽叽喳喳地分享学校趣事,情绪看上去没有异常。   所以,那时我并没有在意,只觉得这孩子是身体不太好。现在想来我后悔得要命,如果那时就重视心理情绪问题,也许就不会有后面这么多问题了。   直到高二的时候,她的老师提醒我,孩子频频胃疼可能是考前紧张,我才意识到这可能是心理问题。我带她去找了当地的心理咨询师。第一次咨询后,咨询师说孩子没什么大问题,只是考前容易紧张,考前可以做些深呼吸、放松动作等。   估计是琳琳自己也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第二次我还想带她去看心理咨询,她就不配合了,去了也不说话。   那时候孩子还是没表现出情绪上的波动,我也不认为孩子有什么精神疾病。但我想着医院里的咨询师或者治疗师可能更加专业,就想带她上医院。但琳琳坚决不肯,她说自己没病,大声拒绝,但情绪也不算非常激动。   后来,我自己偷偷去过省里最好的医院咨询过医生,医生见不到患者,也下不了诊断,但说可能是考试焦虑症。我还是想找心理咨询师帮她缓解考试压力,但女儿不愿意,只好不了了之。   从这时候开始,我和她爸爸就不太敢在她面前提及成绩了。每当考完试,如果她愿意跟我说,我就跟她适当讨论一下,哪些地方可以继续努力;如果她不愿意说,我也不提,还经常告诉她考多少分无所谓,尽力即可。   02
  疫情期间,她在家上网课很认真,也参加过线上的测试,发挥很好,精神状态也正常。在这期间,我跟琳琳说,其实我们对她的要求并不高,正常发挥考个二本就行了,哪怕考了三本,也只是学费高一些,没关系的。   但今年开学后、也就是高三下学期的第一次正规大考,她又考砸了。平时她能排在班里前10名,但那次竟然考了倒数第5名!老师告诉我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琳琳后来跟我说,她考试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原来会的都不会了。   而且,这段时间她还出现了牙疼,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紧张、焦虑引起的;她还失眠,晚上入睡难,而且是后来才告诉我的。接着她又开始胃疼了,我也没有太在意,想着让她在家休息两天,再去上学就好了。   可就在高考一模前的晚上,琳琳发微信告诉我她不想参加普通高考了,想参加我们当地的大专考试。大专考试的难度比较低,但只能考我们省内的大专院校。   我意识到孩子的焦虑、紧张非常严重,便马上答应了她,还安慰了她一会。但当时我其实抱着侥幸心理,想着先答应她,过几天她状态好了,说不定又想去参加高考了。   但从第二天开始,琳琳的情绪变得非常低落,早上不肯起来,晚上睡不着,也不说话,问她事,她就点头或者摇头,连一个字都不愿意讲,也不愿意去上学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白天上班,没办法观察她的学习状态,但估计她在家也不太主动看书、复习了。   但我能理解,毕竟以女儿平时的成绩,考上大专是绰绰有余的。晚上我到家,她吃了饭就跟我们一起看电视,但也不爱说话。   两周后,有一天晚上我跟她讨论:"琳琳,你一直这样不说话,妈妈很担心,我希望你开心起来。你觉得自己这样好不好?"她不说话。   我又说:"我们去看看医生吧。"她点点头,终于答应去看医生了。   我带她去了我们省最好的脑科医院,经过检查、测评表,她告诉医生她每晚睡觉时都头疼、耳鸣。医生问她有没有想过自杀,琳琳点点头,但她说没想过具体采取什么方式。大概就诊了20分钟,医生说孩子是重度抑郁症。   我在旁边呆住了!我之前想过她可能是抑郁症,但一直觉得她不可能想自杀。我跟她那么亲密,她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而且,她虽然不说话,但还是非常注意形象。那时她脸上有痘痘,每天都很仔细地用洗面奶洗脸,涂护肤品,出去吃饭前也会特意穿着打扮一番。在我的观念里,如果真的是想寻死的人,还会在意外表吗?   不过,医生那天没有追问她有自杀念头的原因,没有深究心理过程,我也没有就这个问题跟孩子详谈过。她现在状态好多了,我一直不敢问,怕刺激到她。   医生开了文法拉辛和奥氮平,吃药后她的睡眠好了,也肯开口说话了。但话语不多,以前她是叽叽喳喳的,很多想分享的事。但那段时间是我问什么,她就回答一个字、两个字,也不会主动跟我说话。   这期间她一直没去学校,直到五月初,她要到学校参加体检。去之前,她就说很怕,但我说学校都是你认识的同学,没有什么好怕的。我想着她人缘也不错,去重新感受一下学校和同学的氛围,也许有促进作用。现在想起来,当时是我不够重视她的心情。   结果体检回来后,她明显不对劲了,说话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表情很僵硬,神态和语气也不对,还在厕所里发抖了一会儿。我赶紧带她去找医生,她对医生说,做听力检查的时候,她感觉就像回到了考场里,非常紧张,觉得要窒息了。我赶紧在旁边安慰她说以后再不去学校了。   从医院出来,琳琳的情绪明显好转,话很多,语气还嗲嗲的,提了好几个计划,比如配隐形眼镜、剪短发、去同学家玩等等。这些计划她以前也说过,本来是想在高考后实施的。她还谈到了以后上了大专会是如何如何,语气里面有憧憬。   我当时有点惊讶。孩子在生病之前就是这样叽叽喳喳的,所以如果放在以往,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但那时她有好一段时间抑郁、不爱说话了,医生还诊断了重度抑郁症,中午还在厕所里发抖、害怕呢,怎么一下子又打开了话匣子,变得那么开朗了呢?我到现在也觉得很奇怪。   后来,我自己在微信上问了琳琳的医生,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他。医生说有转躁的可能,减少了一粒文拉法辛,并建议住院。但孩子不肯,我们考虑再三,最后没有住院。   我一直很困惑,琳琳的"转躁"到底是抗抑郁药引起的呢,还是她本来就有的呢?想请何主任解除疑惑。   此后,她说话逐渐增多,情绪不算高涨,但总体上是平稳的。但会冒出几句诸如"吃饭饭"、"睡觉觉","我要成为一个小宝宝"之类的幼稚语言,不像一个大姑娘,让我觉得不太对劲。但这个现象没有持续很久。   快到大专考试了,我让她看看书,她说自己不能长时间阅读,稍微多看一会就会头疼。她还安慰我:"那些我都会的,妈妈你不要急"。我就随她去了,让她在家看看电视,找同学玩,比较轻松地等待大专考试。   大专考试前,她又有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不爱说话,我很担心她坚持不下去。但她还是去考了,出考场后她说试卷比较简单,考到一半的时候她感觉"难受得不得了",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考完的当天晚上,琳琳要去染发,而且要染绿色的。其实她没生病之前就说过高考后要去染发,我想这也正常,高考完的孩子总想做一些以前学校不让做的、但自己喜欢做的事。   但我觉得染绿色太夸张了,尝试着想让她染别的颜色。她不肯,哭闹了起来,最后我依了她。她染头发的时候我也不怎么开心,在一边生闷气。染完之后,她说:妈妈,你为什么不高兴,一点都不跟我说话?"语气里带着质问,比较强烈。   为了这事,第二天晚上她又不高兴,说我们都不喜欢她头发的颜色,说我们不喜欢她,甚至还坐在地上,一边拉自己的头发,一边哭闹,我感觉有点过头了。我赶紧安慰,说爸爸妈妈都是喜欢你的,她才慢慢停下来。   这样的哭闹后来还有一次。大概的经过是她想穿的衣服我不喜欢,我一直觉得她是学生,还是该打扮得像学生一些,但她买的衣服比较成熟。她为了这个事情又哭闹了一次。后面也有一些矛盾,也是闹一下就过去了,不会特别极端。   其实,孩子患病期间如果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如果不满足,孩子有情绪了,家长当然担心会影响康复,更担心孩子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但如果全盘满足,又担心惯坏了孩子,以后也有麻烦,而且他们有些需求,确实是难以满足的啊!我想,这大概也是很多家长的疑问。   还有,那段时间她喜欢上网买东西。她让我把她的压岁钱给她,她想学化妆,要买化妆品。但我觉得她花得不算出格,还是会精打细算、货比三家的,至今为止花费了两千余元,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而且,她买够要用的化妆品之后,最近不买了。   我觉得这也挺正常的,女孩子都爱打扮,她以前没机会,现在高三结束了,肯定想开心一把,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面这些因素,她考完大专考试后我带她去复诊,医生就给她加了碳酸锂,我感觉医生是从双相障碍的角度来治疗的。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不停地在网上查阅抑郁、双相的文章,越看越害怕。我看了网上的评论,说双相障碍是很严重的病,我真的很担心、很担心女儿好不了了,担心她要一直吃药。我曾经想过带她去北京、上海看大专家,但最后也未能成行。   03
  偶然间,我在知乎看到了何日辉主任写的一篇文章,他提到了很多孩子被诊断双相障碍属于过度诊断。我马上关注了公众号,那一天晚上我几乎把何主任写的关于双相障碍的文章看了个遍,一口气看了好几个小时。   根据何主任所说的,我感觉女儿的病没那么严重。自从医生认为琳琳"转躁"以来,除了前10天她有过4次哭闹,但从未打骂过人,也没有打砸物品或自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是哭闹,也是为了一些具体的矛盾,很快她就恢复平静,主动跟我们和好了。她也没有兴奋得说话停不下来、或精力好得不肯睡觉的症状。   看了何主任的文章以后,慢慢地我对双相不再那么恐惧。原来并不是所有被医生诊断为"双相"的患者,就一定真的是典型的双相。而且,即使被诊断过双相,也有那么多成功康复的例子。   但我到现在也没敢告诉女儿这件事,现在网络很发达,我怕她查到一些关于"双相障碍"的信息时,会自己吓自己。   根据何主任所说的"抑郁症的根源往往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我也跟她爸爸把孩子从小到大的经历思考了一遍。   在学校方面,女儿一直乖巧,讨人喜欢,有自己的好知己,不爱惹是生非,更不会欺负别人,也没有过恋爱经历。所以,琳琳应该没有经历过校园欺凌,或者同学的排斥和欺负。学校里经历的最大的心理创伤应该就是中考失利了。   在家庭方面,我跟她爸爸对她的要求不算严厉,比较温和,夫妻感情好,有时虽然拌嘴,但并不严重。而且,女儿和我的关系一直很好,愿意跟我说生活中的大小事。   即使在她情绪最糟糕的时候,她也不会指责我们、对我们发脾气,从不记仇。所以,我想我们家庭带给她的心理创伤应该也比较少。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导致女儿患病的外因并不明显。   但我自我反省,可能就是因为我对她照顾得太好了,呵护得太无微不至了,几乎什么事都替她想好了,做到了。我所有的空余时间都陪着她,却没有培养她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的抗压能力不足,缺乏逆商。   孩子那次中考为什么失利?我真的不知道,女儿也没跟我说过。但她显然无法积极应对这个困难,我也没有意识引导她积极地反思和面对,导致后面出现了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然后出现了情绪障碍。   总之,在她生病之前我没有反思过这些问题,我也从没想过孩子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阅读过何主任的文章后,我和她爸爸有意识地放手,特别是我,希望一边能培养她独立,一边也积极创造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她自己能完成的事务,我们尽量引导她自己完成。   我和她爸爸也不拌嘴了,在家就跟她说点开心的事,憧憬以后的校园生活。爸爸对她的陪伴多了很多,两人一起聊天,父女的关系亲近了些。   和她一起看电视时,我会有意识地根据电视里的情节跟她讲一些道理,比如毒品是一定不能碰的,夜店是不能去的,女孩子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我还跟她谈了一些恋爱观,如果在大学里谈恋爱,最重要的是对方的人品。而且谈恋爱不一定一次就能成功,而是个选择和成长的过程。我又就其准备读大专这事告诉她,大专也是大学,一样可以学到知识,让她宽心。   琳琳对这些都比较认可,一边听一边点头,对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帮忙做家务,这些她也愿意去做。   还有,按何主任文中所提的,我们诚恳地向她道歉,检讨我们当初因为中考的事责怪了她,请她原谅。但她没什么反应,似乎也不是太在意了,也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好了,不再纠结过去的事。   随着她的考试成绩公布、顺利被学校录取,她的情绪越来越趋向稳定,说话做事条理清晰,基本和以前一致。现在当我们和她意见相左时,她有的还能听进去,听不进的她也只是稍微闹一下,并很快恢复正常。   最近她还去过学校一次,参加英语口语的考试。其实对于她来说,这不是必考项,但她想着万一以后有加分需要,就去考了。考之前其实没多少准备,但她也不紧张,顺利过关,孩子很开心。   后来,大专通知书就来了。她对自己只上了大专这件事似乎不太在意,还说以后要考专升本。这几天琳琳还要去学校拍毕业照,她挺高兴的,似乎没有了那一次对于学校的恐惧感。看到她这样,我非常高兴,感觉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04
  现在,琳琳认为自己全好了。她跟我说,其实她就是因为害怕面对高考才得病的,现在这个坎儿已经过去了,她也就百分百地恢复了。她甚至想把药物都停掉,因为药物副作用,她胖了一些。   医生也说她恢复得很快,但不同意这么快停药,只是给她减掉了一些药量。而且,琳琳似乎没有太多的担忧,总憧憬着以后的校园生活,还是那么爱美,而且愿意坚持锻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我知道的比她知道的多,所以我的担忧也更多。我还没有彻底放下"双相障碍"这个心坎儿。我想请问何主任,在您看来,琳琳是双相吗?   我看了这么多文章,不管是何主任写的,还是别的相关文章,我觉得女儿真的不大像是双相患者。但我们看的那个医生,是省里最好的精神科医院的医生,他说琳琳的双相症状很明显,但他没有解释原因。   另外,我也还有顾虑。很快,琳琳将面对新的大学生活,她是否能适应?这次高考的坎儿是过去了,但以后遇到学业压力,她能不能应对?   还有,可能是家人保护得太好,女儿比较单纯,心思少,为人简简单单,我以前就担心过她会不会容易受伤害。经过这次患病,我更加担心她的人际关系了。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有脾气,同学之间少不了会闹矛盾,这会不会导致她复发?如果恋爱受挫,会不会又导致很大的情绪波动?   女儿从来没有表现出有这方面的烦恼和担忧,可能还是把前路想得太简单了。我作为她的妈妈,更加有责任提前了解好风险和应对方式,提前做好引导。   我本来很想带琳琳去广州找何主任做一次面诊,但孩子自认为好了,不愿意再看别的医生。我也不敢和她深入探讨面诊的必要性,毕竟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抑郁,根本不知道双相。所以,在此非常想请何主任指点迷津!   此外,我也有两个小心得想分享给其它家长们。   一是家长可以坚持写日记。我从女儿患病开始就每天写,她一天做了什么,为了什么事出现情绪波动,药物剂量的具体调整等。在面诊时,我先把这些信息总结一下,再告诉医生,可以有助于医生更全面、更快地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个习惯我都现在还保持着。   二是在孩子抑郁发作时期,我每天晚上陪她看电视。看什么随她选,然后一边看、我一边和她讨论剧情,引她说话。她一开始可能会不理睬我,但慢慢地就会开口了。   有些家长不敢跟孩子说话,可能是因为生怕说错了什么、或者因为孩子对家长有怨气而歪解了家长的意思,一不留神就会刺激到孩子,甚至引发吵架。但幸运的是,可能因为琳琳跟我一直很亲密,她说最喜欢的人就是妈妈,所以在她抑郁最严重的时候,我对她说话,她也极少从负面角度去理解。   在这里,我要感谢何主任和他的医疗团队。孩子是每一个母亲的牵挂,我不希望女儿以后能有很大的成就,只要做一个普通的人、有普通的幸福就可以了。她得病的时候,我真的心力交瘁,我感觉自己都快得焦虑症了。   是何主任和他的团队的一篇篇文章让我从对双相的恐惧、焦虑中走出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真的是不断学习,减轻恐惧,改变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理性面对孩子,帮助孩子康复。   直到现在,只要我有空,我每天晚上10点就会看何主任推送的文章,然后再睡觉。女儿患病以来,这些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   按何主任说的,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深刻反省自己,孩子患病和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虽然孩子以后的成长经历里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疾病,迎接美好的明天!   #​心晴计划# #考试焦虑# #抑郁症#

孙云晓生活感悟美育是最好的女孩教育,也是真正的富养生活感悟孙云晓生活感悟生活感悟7982019年9月28日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做同心家长会节目,讨论孩子的压力你懂吗。印象最深的是,父母们的无限焦虑和小学生的压力内化。有的母亲公开了习惯养成课吸引20万人说明什么?孙云晓生活感悟918网络传播太惊人了,昨晚谈特殊时期习惯培养的一小时视频课,在线人数竟然超过20万!这说明父母和教师们太需要了,特殊时期的孩子更是需要。讲了几十年的课,哪有如此之大让孩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亲爱的父母朋友们,你们好。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欢迎大家一起参与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的伴读伴行伴成长活动。昨天,我们晨诵了杜甫的江村,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孙云晓生活感悟孩子的发展需要大智慧生活感悟孙云晓生活感悟生活感悟5402019年1月21日,与谢军长聊四个小时。一直觉得谢军是个奇人,她不仅是中国国际象棋史上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是北师大的心理学博士和教育学博士后,孙云晓生活感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家庭生活教育,并给出更多理性的建议生活感悟孙云晓生活感悟生活感悟804英烈后代举着英烈画像行进,成为2019年国庆游行令人感动的一幕。之所以动人心弦,是因为在对英雄的崇尚中注入了浓厚的亲情元素,可谓血浓于水。其实,改变交流方式从自己做起孙云晓生活感悟909赞同余国志博士的判断,新型肺炎疫情会倒逼出新的学习模式。我甚至认为,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交流方式,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倒逼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新的生存技能。近日,应阅读与写作是在精神世界飞翔的翅膀孙云晓生活感悟933阅读与写作不仅仅是学业技巧,更是在精神世界飞翔的翅膀。遇见文学的少年何以妙不可言?秘诀正在于此。我与著名作家董宏猷常新港孙建江和四位女儿的成长探索,证明了文学家一起做饭,一起进餐才是和谐家庭的味道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诵读蓝玫亲爱的父母朋友们,你们好。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欢迎大家一起参与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的伴读伴行伴成长活动。(一)今天,我们的晨诵内容节选自增广贤学会在与大自然相处中心存敬畏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欢迎大家一起参与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的伴读伴行伴成长活动。昨天,我们晨诵了王维的辋川别业,欣赏了欣欣向荣的自然之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动手做菜,童年更可爱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诵读蓝玫亲爱的父母朋友们,大家好!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欢迎大家一起参与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的伴读伴行伴成长活动。父母朋友们,让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让亲自动手制作玩具也是生活实践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诵读蓝玫亲爱的父母朋友们,你们好。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欢迎大家一起参与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的伴读伴行伴成长活动。童年留给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回忆,足以温暖
学鼓想要练习效率翻倍,就要这么安排时间练鼓时间安排很多家长会发现,一到练鼓时间,孩子不是要上厕所,就是要喝水,练鼓过程中还时不时出来晃荡两圈。其实,孩子不仅需要制订学习计划,也需要制订练鼓计划。家长不妨帮孩子制订一张练鼓手演出必背,让你分分钟抓住观众的心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就是去参加演出,无论是现场表演,跟乐队演奏,还是去参加比赛在不同的表演场景下,都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才可以做到一场完美的呈现,因此需要更多地去尝干货手腕放松的方法常常收到同学这样提问练习完一首曲子总是感觉胳膊很酸很累怎么办?一首曲子都没有练习完我就已经敲不动了什么原因?学习爵士鼓不是依靠蛮力和没有效果的坚持,在平时练习中我们应该适当调节好自叛逆的孩子管教误区你越是讲道理,他就越不听话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大家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叛逆的孩子来说压根没效果,通常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你越讲道理他就越宝宝不肯刷牙?一提刷牙就哭?让宝宝爱上刷牙,有这一篇就够了提起刷牙这件事情,几乎是每个家庭上演的重头戏。如果宝宝不肯拿起小牙刷刷牙,也不肯让父母帮忙,甚至每次都像打仗一样,亲子双方都会筋疲力尽,最终宝宝还是不一定能刷牙。不得不说,让宝宝爱厌学的孩子如何沟通,当你关怀人,他就开启心扉孩子厌学是目前很多家长都非常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孩子有明显厌学情绪后,如何沟通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这同时让家长时常担忧的问题。其实,孩子厌学并非问题本身,只是孩子生命自我保护的一个有种爱叫高龄拼4胎,50岁钟丽缇为爱拼4胎,备孕相当艰辛文小豆芽育儿记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一种很极致,那就是想给对方生下属于两个人的孩子,不管是家庭的压力,还是其它某些原因,很多女性都愿意这么做。50岁钟丽缇为爱拼4胎女神钟丽缇网宝宝再可爱也不能久抱,容易影响宝宝各方面发育,还会养成坏习惯文小豆芽育儿记宝宝软糯可爱,谁看了都喜欢抱一抱,可宝妈们知道吗?宝宝经常被抱着,对宝宝的发育并不好,而且还容易给宝宝养成坏习惯。宝宝不抱不睡觉,都是从小养成的坏习惯于女士的宝宝已经又到一年择校季,幼儿园怎么选?公办还是私立?你所关心的全在这朋友的孩子今年9月要上幼儿园了,那天聊天说,她最近纠结的要命,不知道该选哪家幼儿园好,让我给她出出主意。对于经历过二娃的老母亲来说,如何选择幼儿园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曾经也如何给小婴儿读绘本?教你简单5招,这么读孩子更优秀!给03岁宝宝读绘本,你心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疑问?给小婴儿讲绘本要不要指读?不同月龄要用什么方法读?都需要注意什么今天珠珠帮你解决心中的疑问,不同月龄要用不同的方法讲绘本,宝宝才会爱上学霸是如何练成的?0到7岁是关键,越早培养越好想要培养一名学霸孩子,就要让娃全面的发展,杜绝偏科。因为一旦偏科,喜欢的就会越来越喜欢,不喜欢的就会越来越讨厌。很容易两极分化。因此培养一名学霸孩子的前提是不偏科。今天咱们来聊聊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