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面对塑料污染,微生物已经开始演化出吃塑料的能力

  一项研究表明,微生物或许要跳出来拯救地球了。该研究从全球抽取的大量微生物相关样本中发现, 有1/4的微生物都携带了可以降解塑料的酶。 酶是一种蛋白质,塑料降解酶指的是微生物分泌出的一种可以分解塑料的蛋白质。换句话说, 地球上的微生物开始进化出"吃塑料"的能力。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不存在塑料。如今塑料污染遍布地球,上到近九千米高的珠穆朗玛峰,下至万米多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人类也一直试图降解塑料,但屡屡碰壁,至今都只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中。
  例如:2016年,日本的一个垃圾场中发现一种会吃塑料的虫子。科学家不断对其基因进行调整,在2018年终于创造出了一种酶,声称可以分解塑料瓶。2020年,科学家又进一步调整,声称其降解速率提高了6倍,但落地遥遥无期。人类目前主要的手段还是将塑料回收,然后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减少对原生塑料的需求。
  微生物为什么开始吃塑料?
  微生物进化出了降解塑料的能力,或许在将来可以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但这种能力的出现也反映出了另一个问题。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Zelezniak教授表示:
  我们发现多个证据支持这样一个事实,即全球微生物群的塑料降解潜力与环境塑料污染的测量数据密切相关——这是环境如何对人类施加的压力做出反应的重要证明。
  1950年,全球塑料的年产量大约是200万吨,如今已经激增至3.8亿吨。科学家编译了95种已知的可降解塑料的微生物酶的数据,发现这些酶 常常出现于人类的垃圾场、废品场等类似的地方。 可见人类除了影响着狮子、老虎、大象等清晰可见的生物,也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
  在海洋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了12000多种新的降解酶,分别取自不同海域,共67个地点,而且取样深度不同。研究结果表明,降解酶的水平与海洋塑料污染程度密切相关,例如:较深的海水,降解酶水平较高,这与较深的海水塑料污染程度更严重是相吻合的。
  在土壤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了18000多种塑料降解酶,这些土壤的采集来自38个国家169个地点和11个不同的生物栖息点。很明显土壤中的降解酶种类与数量要多于海洋,这可能是因为土壤中含有的塑料要比海洋中更多。
  在新发现的塑料降解酶中,有近60%不属于任何已知的酶的类别,这意味着 微生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努力扫除环境中的塑料。 未来它们能否完全解决塑料污染还有待观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到底是应该高兴,还是愧疚? 微生物拯救地球于水火
  从地球的角度来讲,微生物才是地球上的原住民。几乎每一次生命大崛起的背后,地球上都会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也会演变成污染,大多都需要靠微生物来化解。人类造成的塑料危机像极了石炭纪的"植物污染"。如今化石能源是人类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其中煤炭运用最为广泛,而 地球超过50%的煤炭来自石炭纪。 想象一下, 如果植物无法腐烂,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
  5亿多年前,藻类植物随着潮汐以及板块运动上岸,随后它们逐渐适应了地面毒辣的阳光并慢慢向大陆扩散,就像如今的苔藓类植物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3亿年前,当地面都被占满后,一些植物学会了新技能—— 长高, 它们演化出了一种名为" 木质素 "的新型蛋白质。木质素存在于细胞壁之中,它的结构十分致密,可以让细胞变得更坚韧,硬实。于是, 植物出现了坚硬的茎杆,从占地盘演变成了比高低,不断登高争抢阳光。
  参天大树的盛宴持续了8000万年,这段时间里植物不断在地面上累积,即使是倒下也不会腐烂,因为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分解木质素。 于是地球陆地99%都被高大的乔木所覆盖,植物的尸体不断在地球表面沉积,最高峰时曾垒了30米高。如今深埋于地下的煤炭记录着当初那场盛宴,也述说着那场危机。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还不好,现在天天搞绿化。如果大气中碳含量不断升高,绿化的确很重要,但当时木质素突然出现阻断了地球的碳循环。 植物无法腐烂意味着空气中的碳不断被锁进植物体内,让大气中碳含量骤降。 这种情况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所有生命将迎来大灭绝。
  石炭纪后期的存亡之际,一类真菌脱颖而出,它们进化出高效的木质素降解酶,开始疯狂分解植物,终于让地球的碳重新循环了起来,大灭绝的危机随之解除。如今的塑料不就是当初的木质素吗?那么如今的微生物不知道能否解决人类带来的塑料危机。

吉林中公事业单位经济学效应1。青蛙现象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如果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因为它还能够适应水温的变化。水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提高到青蛙无法忍耐的地步,它已吉林中公事业单位复兴号动车组一考点梳理(一)复兴号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吉林中公事业单位招聘科技热点总结1。实践十三号通信总容量超过20Gbps,超过了我国之前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这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2。风云四号A星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正式交付使用吉林中公事业单位肖像权的辨析一概念辨析肖像权指自然人对自己的面部肖像享有利益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肖像权的客体为肖像,但注意一点肖像必须是具有人脸辨识度的才可以算肖像,也即经由一定方式呈现出的个人容貌须能被辨吉林中公事业单位哲学小练习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答案A。中公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吉林中公事业单位政治知识模拟1。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在于()。A。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C。借鉴了西方有益文明的成果D。形成了革命文化传统答案A。中公解析吉林中公事业单位五大科技创新1。慧眼2017年6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慧眼全称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是中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吉林中公事业单位空间技术一神州系列载人宇宙飞船目前为止,神州系列发射到神州十一号。这些飞船均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进行发射。在这十一艘飞船里1。神一到神四以及神八是无人飞船或者搭载模拟人的飞船。2。神五是吉林中公事业单位不当得利的界定一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一方获得利益,包括财产积极增加与财产消极增加。财产积极增加指财产本不增加而增加财产消极增加指财产本应减少而未减少。例如甲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误将他人点的一吉林中公事业单位商品二因素一知识介绍(一)商品含义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恩格斯对此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商品首先是私人产品。但是,只有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自己消费,而是吉林中公事业单位经济学考点1。以下哪种贷款的特点是用于环保教育扶贫和农业开发项目()。A。国际金融组织贷款B。国际商业贷款C。外国政府贷款D。出口信贷1。答案C。解析外国政府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提供
锁死地面天文观测,马斯克的星链为何被天文学者深恶痛绝?文丨硅谷101(IDsvstyle),采访丨泓君,作者丨胡少阳如果有一天地球被小行星撞了,天文学家没有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千万不要怪他们,你该去找那些发卫星的公司。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突破性的光源可以提高量子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纠缠光子发生器的示意图。深蓝色的底层是一个超导体,成对的纠缠电子从中穿过浅蓝色的层状结构到达上层。当隧道电子同时过渡到较低能级时,就产生了纠缠光子对。作者伊桑米诺特纠缠是量子力学的是什么让一颗行星适合居住?我们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在一颗位于宜居带之外的恒星周围发现一颗地球大小的行星,我们不应该将它忽略。艺术家对潜在可居住系外行星Proximab的插图,它围绕红矮星ProximaCentauri运行。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严格计算了三粒子散射一种新方法使用超级计算机计算三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帮助物理学家们更多地了解我们宇宙的组成部分。作者杰斐逊实验室核物理学的目标是从最简单的组成部分夸克和胶子来描述所有的物质。出乎意料!2021年全球平均温重回3年前,地球是不是降温了?长期以来,关于地球未来的变化一直是热议的焦点,有人说地球未来会越来越热,也有人说未来地球会进入小冰河时期,变得非常冷。这不,2021年地球的平均气温数据又出来了,但是有点出乎意料!2022年五星连珠血月将现身,真的会有灾难发生吗?天文奇观其实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我们常见的流星雨就是天文奇观之中的一种。由于流星雨经常会出现,基本上在每年都会上演几场流星雨,在流星雨达到极大的时候,在那段时间我们会看到天际出现星舰飞船解锁的两类在轨补加方式虽然星舰的运载能力很强,可以将超过100吨的载荷运往低轨,但这也带来燃料消耗快的短板,导致星舰飞船无法一次性完成登陆月球或火星的任务。因此,spacex公司正在验证一款可恢复其运力今天我们来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地球如古大陆从未分裂现代社会是怎?今天我们来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地球古大陆从未分裂,现代生活会是怎样?通过西瓜视频APP上搜索对于盘古大陆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大约1。65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块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开始解体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2022。1。20星期四国内科技动态1。我国海丝一号卫星助力汤加救灾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区域火山喷发前后卫星影像中国电科38所供图2。科学家组装出高效乙二醇脱水分离膜3。相隔2米!同济大学实现红外隔空充电4俄罗斯宇航员结束太空行走任务返回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官网转播画面显示,俄罗斯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夫和彼得杜布罗夫在结束太空行走任务后回到国际空间站。莫斯科时间1月19日15点18分,俄罗斯宇航员开始执行太空行走任务。警告!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大灭绝正在发生地球生命已历经五次由极端自然现象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大规模灭绝事件。现今,许多专家警告说,第六次大灭绝危机正在发生,而这一次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和法国巴黎国